首页> 中国专利> 提举装置和包括此种提举装置的窗

提举装置和包括此种提举装置的窗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举装置(10),其具有提举臂(14),其一个端部用于与结构的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枢转连接,与被偏置的滑靴(20)相关联的另一端部用于安装在所述结构的第二构件或第一构件上。为了调节来自偏置件的力,在滑靴内设置了制动装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968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VKR控股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08699.3

  • 发明设计人 耶斯佩尔·赖伯格;

    申请日2007-06-18

  • 分类号E04D13/035;

  • 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艳江

  • 地址 丹麦索布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37: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4-06

    授权

    授权

  • 2009-06-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1-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打开结构的提举装置,其可辅助结构的第一构件相对于结构的第二构件打开,其包括具有两个端部的提举臂,一个端部用于与结构的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枢转连接,与被偏置的滑靴相关联的另一端部用于相对于所述结构的第二构件或第一构件移动,其中该滑靴包括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调节由偏置件所引起的力。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此种提举装置的窗。

背景技术

此种结构传统上安装于倾斜表面内,例如建筑物的屋顶。不同的安装情形包括结构相对于水平面的不同斜度。接下来,这使得因第一构件的重力所产生的力矩随安装情形的不同而改变。通常将提举装置选定为使得偏置适于安装情形。例如,如果结构要安装在相对于水平面仅具有小斜度的表面内,则通常需要高度的偏置以在第一构件的初始运动过程中——即当第一构件相对于第二构件仍旧形成小角度时——辅助打开运动。但是,因为在第一构件水平时重力所产生的力矩达到最大,所以偏置对于打开运动的其余部分而言太高,如果没有其它措施则不能将第一构件置于此间隔外的任意位置。因此希望在打开运动过程中,偏置通过提举臂在第一构件上产生的力矩基本上对应但不超过重力力矩。此外,在闭合结构时必需克服偏置和摩擦,因此闭合过程中的合成力矩比打开过程中的力矩高。

这种提举装置和窗在申请人的WO-A-89/10460和EP 0 733 146 B1中公开。通过实施某些措施,可以使同一提举装置适配于不同安装情形。然而,尽管这些文献中所公开的提举装置已被证明在大多数应用领域功能良好,但调节的可能性并不总是能够控制到所需程度。

在FR-A-2200425中公开了技术领域中提及种类的提举装置。这种提举装置包括制动装置,其包括一组与滑靴合作的靠拢面。但是,这篇文献中所公开的提举装置的调节可能性也是有限的。

发明内容

基于该背景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技术领域中所提及种类的提举装置,以获得关于不同安装条件下的改进的调整可能性和灵活性。

这个及其它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提举装置来满足,该提举装置的特征在于滑靴的制动装置包括联接机构,其具有由联接件彼此连接的两个制动构件,联接件相对于导引部分以一定角度延伸,导引部分形成与相应的制动构件接触的至少一个面。

以此方式,可以根据安装条件,使作用在提举装置的滑靴上的偏置件和制动装置所致的总力范围的跨域更大。以此方式,可在建造在不同斜度表面内的结构内使用同一提举装置。再者,该提举装置的制造和组装特别简单。

在实施方式中,其中该实施方式除制造简单外安装也非常简单,提举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分别与第一结构构件和第二结构构件连接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利用铰链彼此连接。

在实施方式的进一步发展中,第二板件包括所述导引部分,所述导引部分优选地与铰链相距一定距离定位,所述滑靴可移动地容纳在导引部分内。然而,作为可替代实施方式,滑靴可制造成沿结构本身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可移动。在这个方面,注意,用语“可移动”应当理解为涵盖任何位移,包括滑动、滚动或此类运动的任意组合。

优选地,制动构件可沿导引部分的相对面移动。这为提举装置提供了可靠功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引部分基本上为U形,一个制动构件可沿U形的一个腿部移动,另一制动构件可沿U形的相对的腿部移动,联接件从一个制动构件朝另一制动构件延伸,与一个腿部形成锐角,所述另一制动构件与滑靴的偏置件连接。

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导引部分基本上为杆形,一个制动构件可沿杆的一个侧面移动,另一制动构件可沿杆的相对侧面移动,联接件从一个制动构件朝另一制动构件延伸,与一个侧面形成钝角,所述另一制动构件与滑靴的偏置件连接。

滑靴的制动构件可采用任何合适的形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动构件的至少之一是雪橇形或盒形元件,其具有面对导引部分相应面的基本平面的侧面。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操作的顺畅性获得改进,其中至少一个制动构件在其基本平面的侧面上设置有调整摩擦层。

替代性地,所述制动构件的另一个可为滚轮。因此可根据正讨论的提举装置内的滑靴的特定要求,选择雪橇形或盒形元件和滚轮的合适组合。

导引部分的相对面可互相平行,或包括具有互相靠拢和/或发散延伸部的部分。这使得在滑靴沿导引部分移动时,可以具有不同方式的制动力。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导引部分的至少其中一个相对面设置有多个突起和/或凹陷。这使其有可能获得对应数量的可施加相对较大制动力的预定位置,因为制动构件必须分别移动经过突起和从凹陷移出。

因此,第二板件优选地包括用于提举臂另一端部的邻接部分。可替代地,提举臂可沿结构自身移动。

在一实施方式中,其对于在铰链处具有空间限制的结构特别有利,在提举臂的所述另一端部和滑靴之间插有中间臂。此类提举装置传统上建造于诸如窗的结构内,位于该结构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铰链连接装置附近。为了适配该结构内的空间条件,整个提举装置通常设计为尽可能低的高度和尽可能小的宽度,因为提举装置的这些尺寸特别关键。因此可以将提举装置安装成,使得中间臂在安装位置基本上平行于第二结构构件或第一结构构件延伸。当整个滑靴进一步向下定位到正讨论的结构上,即与第一结构构件和第二结构构件的铰链连接相距一定距离处,所占据的铰链连接处的稀少空间不超过严格所需的空间。因为作用在滑靴上的偏置件所引起的力由于单独的中间臂而不直接作用在提举臂上,所以也可以根据例如安装情形来设计滑靴。

为确保提举装置顺畅地操作,提举臂的另一端部和中间臂可利用轮彼此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框架和窗扇的窗,所述窗的特征在于,在框架和窗扇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提举装置。

优选地,滑靴安装在框架的侧部构件上,而提举臂与窗扇的侧部构件枢转连接。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处于打开位置的窗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提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示出图2的提举装置的细节的侧视图;

图4a和图4b示出曲线图,其示出力和提举装置的部件的行进距离之间的关系;

图5是与图3对应的、本发明提举装置的替代性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6、7、8、和9是以放大比例示出的根据本发明提举装置的制动装置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窗的实施方式中,该窗包括窗扇1和框架2。该窗用于建造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表面内,如图1所示窗的角度表示的那样。在框架2顶部具有与承载窗玻璃3的窗扇1连接的铰链连接装置。以下将进一步详细描述该铰链连接装置。框架2和窗扇1各自由四个构件以本身公知的方式形成,图中标出框架侧部构件2a、窗扇侧部构件1a和窗扇底部构件1b。因为窗扇1可从闭合位置移到打开位置,所以窗扇1可相对于框架2打开,其中在闭合位置,例如窗扇侧部构件1a与框架侧部构件2a基本上平行,在打开位置,窗扇侧部构件1a与框架侧部构件2a形成一定角度。在该运动过程中,窗扇1绕位于框架2和窗扇1顶部的铰链连接装置处的铰链轴线旋转。为了辅助窗扇1从闭合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总体标识为10的提举装置以下文将详细描述的方式安装于窗扇1和框架2之间。可设想出窗的其它实施方式:例如,框架可在顶部与中间框架连接,中间框架对载有玻璃的枢转窗扇构成支撑,载有玻璃的枢转窗扇能够绕窗扇的中央铰链轴线转动或枢转。在这种情况下,该枢转窗扇利用上部闭合装置与中间框架连接,因此在窗扇打开和闭合期间的正常操作时使用位于顶部的铰链,同时枢转功能主要用于清洁玻璃的外侧。

现参见图2和图3,所示实施方式的提举装置10包括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利用铰链13彼此连接。在图1所示的窗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件11与窗扇侧部构件1a连接,而第二板件12与框架侧部构件2a连接。在窗扇和框架的其它侧部构件处可能存在相似的或许镜像反向的提举装置。第一板件可与正讨论结构的固定部件——这里指的是框架2——连接。在窗设置有如前所述的中间框架的情况下,中间框架和载有玻璃的窗扇之间的连接装置例如可位于第一板件11的与铰链13相反的端部处。

提举装置10的提举臂14的一个端部14a在15处与第一板件11枢转连接,而另一端部14b与轮16和中间臂17的一个端部17a连接。如结合以下对提举装置的操作所做说明的详细描述,轮16可沿第二板件12的邻接部分18移动。

中间臂17的另一端部17b与总体标识为20的滑靴连接。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滑靴20可沿第二板件12的纵向移动,且因此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滑动容纳在第二板件12的导引部分19内而沿框架侧部构件2a的纵向移动。但是,用语“滑靴”应该解释为涵盖能够利用包括滑动、滚动等在内的运动的任何组合来执行这种移动的任何构件。

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导引部分19基本上是具有第一腿部19a和第二腿部19b的U形,第一腿部19a形成导引部分19的第一面且第二腿部19b形成导引部分19的第二面。第二腿部19b与邻接部分一体形成;但其它构造当然也能够设想得到。滑靴20被偏置,即受到在滑靴上施加载荷的任何器件的影响。可以任何合适方式提供这种偏置。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该偏置由弹簧构造(在该图中未示出)表示。在最常用的情况下,该弹簧构造包括一个弹簧、或两个弹簧,如上述申请人的欧洲专利No.0 733 146 B1中进一步详细描述的那样,其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如图3更清晰示出的那样,在图中为清楚起见去除了第二板件和弹簧构造,滑靴20包括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包括联接机构,其包括由联接件23彼此连接的两个制动构件21和22,联接件23相对于各制动构件以一定角度延伸,使得制动构件21、22和联接件23可相对于彼此呈现很多角位置。制动构件21、22可分别沿导引部分19的相对面滑动,即分别沿第一腿部19a和第二腿部19b滑动。联接件23从一个制动构件21朝另一制动构件22延伸,从而与正讨论的制动构件和导引部分的相关面之间的接触面形成锐角,即,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与制动靴21和第一腿部19a之间的接触面和/或制动靴22和第二腿部19b之间的接触面形成锐角。中间臂17在一个制动构件21和联接件23之间的连接处与滑靴20连接,另一制动构件22与滑靴20的偏置件连接。为此,制动构件22具有钩形凹槽24,因此来自偏置件的载荷作用点被定位在凹槽24处。载荷经联接件23、制动构件21和中间臂17,从制动构件22内的凹槽24转移到提举臂14,因此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转移到窗扇1。各个制动构件或两个制动构件均可在面对导引部分的表面的相应侧面上设置有调整摩擦层,以减小制动构件和导引部分上的磨损。

提举装置在安装到图1所示窗的实施方式内时,其操作如下:

使用者从闭合位置操作窗的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可为与窗扇底部构件1b连接的把手(未示出),或包括辅助打开装置,例如一个或多个传压介质缸体、链式操纵器(chain operator)等。提举装置的偏置作用在滑靴20上,作用点如前所述是另一制动构件22内的凹槽24。该载荷经联接件23和一个制动构件21传递至中间臂17,再顺次至提举臂14。提举臂14相对于轴线在窗扇1上施加力矩,该轴线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是位于提举装置10铰链13处的窗的铰接轴线。结合操作该操作装置的使用者所施加的力以及因此产生的力矩,克服了窗扇1的重力所产生的力矩。在该运动过程中,滑靴20和位于中间臂17和提举臂14之间连接处的轮16分别沿第二板件12的导引部分19和邻接部分18移动。总之,该操作使得窗扇1从闭合位置移到如图1所示的打开位置。

从打开位置闭合窗使得窗扇1及提举装置的相关部件做相反运动。

在窗的打开和闭合过程中,整合在提举装置10内的制动装置可调节由作用在提举装置的滑靴上的偏置所致的力。

为解释本发明的提举装置所蕴含的基本原理,参照图4a和图4b,其分别示出表示力和传统弹簧构造行进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力和形成本发明的提举装置的一部分的弹簧构造行进距离之间关系的曲线。

在图4a所示的传统弹簧构造中,力与行进距离成正比,且没有出现滞后现象。亦即,预加载或偏置弹簧所需的压缩力对应于因载荷释放或弹簧松弛所致的张力(分别由箭头A和B表示)。

在图4b中示出发生在具有滑靴的提举装置内的效果,该滑靴包括调节力的制动装置。象传统弹簧构造一样,载荷的预加载和释放过程中的力分别与弹簧的行进距离成正比。但是,在载荷释放过程中,即在诸如窗的打开过程中,力随始自点A’并止于点B’的曲线变化。其原因是制动装置调节了弹簧的力。在弹簧的预加载或偏置过程中,即在窗的闭合过程中,所生成的力描述为从点B”至A”延伸的曲线。因此,在释放和偏置弹簧构造时,所生成的曲线绘出不同的路径,因此产生滞后现象。

在诸如窗之类的整合有本发明的提举装置的结构内,这种效果使弹簧构造和制动装置的合力具有较大跨域。由该合力所致的相对于铰链轴线的力矩分别绘出打开和闭合过程中的对应曲线(未示出),该对应曲线也取决于其它因素,例如窗扇和提举臂之间的当前角度。这依次使得窗的窗扇可处于稳定的通风位置,对于安装在不同屋顶斜度的屋顶内的窗,该通风位置介于很多的打开角度内。

滞后效应可根据所选安装条件的要求进行最优化。提举装置可进行修改,使得第二板件12可设置成使导引部分19的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之间的距离增加。这将造成甚至更加显著的滞后效应。

显然,导引部分的两个腿部之间的距离界限是:在两个制动构件21和22不再抵靠导引部分的腿部执行任何制动时,即,在联接件23不再相对于正讨论的制动构件和导引部分的相关面之间——即,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制动靴21和第一腿部19a和/或制动靴22和第二腿部19b之间——的接触面形成锐角时。

注意,替代改变导引部分的腿部之间的距离,联接件23的长度也可改变。

在图5所示的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具有与图2和图3的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只是附图标记加了100。仅对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有所不同之处进行详细描述。

在图5所示的提举装置110的实施方式中,导引部分119基本上是杆形的。例如,导引部分或杆119可象图2和图3的实施方式中一样连接到第二板件(未示出)。一个制动构件121可沿杆119的一个侧面119a滑动,而另一个制动构件122可沿杆的相对侧面119b滑动。因此侧面119a和119b形成杆119的相对面,形成导引部分。联接件123从一个制动构件121朝另一制动构件122延伸,与杆119的一个侧面119a形成钝角,因此一个侧面119a构成接触相应制动构件的面。象图2和图3的实施方式中一样,中间臂117在一个制动构件121和联接件123之间的连接处与滑靴120连接,另一滑靴122与由125示意性标识的偏置件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沿导引部分的相对面滑动的各个制动构件示为具有面对导引部分相应面的大致平面侧面的雪橇形或盒形元件。此外,导引部分的相对面示为互相平行并平坦的面。

但是,制动构件和导引部分的相对面原理上可采用用于该目的的任何适合形式。以下在图6、7、8和9中示出制动装置的修改示例。在这些实施方式的每一个中,具有与图2和图3实施方式中对应元件的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只是附图标记分别加了200、300、400和500。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进行详细描述。

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滑靴220具有一个滚轮221形式的制动构件和另一个示为盒形元件222的制动构件。以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方式,滚轮221由相对于各制动构件成一定角度延伸的联接件223连接到盒形元件222,使得制动构件221、222和联接件223相对于彼此可呈现很多角位置。制动构件221和222可分别沿导引部分219的相对面219a和219b移动,即,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滚动和可滑动方式移动。中间臂217在一个制动构件221和联接件223之间的连接处与滑靴220连接,另一制动构件222经臂226与滑靴220的偏置件(未示出)连接。盒形制动构件222可在面对导引部分219的面219b的侧面上设置调整摩擦层。

如图6中示意性示出的那样,第一面219a和第二面219b朝向图的右侧靠拢。这意味着,在提举装置的安装状态对应于图1的情况下,当滑靴220在窗扇的打开运动过程中沿导引部分219移动时,制动装置的制动构件221和222彼此朝对方逼压。因此减小了制动力。这种靠拢可仅构成整个导引部分的一部分。这种靠拢甚至可很显著,使得在滑靴220不能沿导引部分219进一步行进时,窗扇的运动达到完全停止。

此外,为了提供很多可施加相对较大制动力的预定位置,导引部分的至少其中一个相对面设置有多个突起和/或凹陷。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这是由导引部分219第一面219a内的凹陷227和突起228实现的。在滑靴220的运动过程中,滚轮221通过其与凹陷227和突起228的接合而被暂时性地卡住。当窗扇欲进一步移动时,滚轮221形式的制动构件必须分别移动经过突起228和从凹陷227移出。

第一面219a和第二面219b可一体形成,例如利用如图2和图3的实施方式中的横剖面为U形的导引部分形成,该U形因此从左向右逐渐变窄;但是,其它构造当然也是可设想到的。

在图7的实施方式中示出另一变型,其中一个制动构件形成为盒形元件321,而另一个形成为滚轮322。导引部分319的相对面319a和319b分别形成为平面和凸面。这在滑靴320沿导引部分319的运动过程中为制动力提供了变化,因此制动力在滑靴320通过最窄位置时达到最低点。凸面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曲率半径。曲率半径沿滑靴行进的路径可以是恒定的或改变的。

图8的实施方式是图5实施方式的变型,其显示出,显然也可以提供具有一个滚轮421和一个盒形元件422形式的制动构件的杆形导引部分419。再者,杆形导引部分419可设置有突起和/或凹陷,在该示例中设置有一个突起427。

在图9所示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提举臂514与其中一个制动构件直接连接,因此没有借助中间臂。这种制动构件521形成为盒形制动构件,偏置件525进一步连接到该盒形制动构件。如上述实施方式中那样,制动构件521利用联接件523与另一形成为滚轮的制动构件522连接。制动构件521和522可分别沿导引部分519的相对面519a和519b移动。以相似于已述方式的方式,由滑靴520的制动装置提供的制动力取决于联接件523和相应面519a、519b之间的角度以及其它因素,例如,诸如在盒形制动构件521的面对导引部分面519a的面上是否存在调节摩擦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设想出所示和所述实施方式的多个改型和组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