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锅炉四角燃烧,螺旋上升水冷壁燃烧器区水冷套制造工艺

锅炉四角燃烧,螺旋上升水冷壁燃烧器区水冷套制造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四角燃烧,螺旋上升水冷壁燃烧器区水冷套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将产品分成小模块进行组装,待模块焊接完成后组装成整体,这样有利于控制产品的整体和局部的各尺寸,在焊接工艺方面,对装嵌的扁钢设置0.2~0.3mm的焊接收缩余量,钢板的装焊减小焊接间隙,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焊,在小模块水冷套的制造中确定合理的焊接收缩中心,保证燃烧器开孔的尺寸要求。小模块的水冷套组装焊接完成后组合成整体的水冷套,这样可在制造过程中,逐步控制产品各部的焊接收缩、焊接变形,本发明的优点是能解决由于大量的不规则焊接引起的焊接收缩,控制焊接变形,确保产品的各部尺寸满足图纸的要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488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18143.8

  • 发明设计人 任一平;叶上云;张海江;徐永兴;

    申请日2006-11-09

  • 分类号F23M5/08;B23K9/00;

  • 代理机构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翁若莹

  • 地址 200245 上海市闵行区华宁路25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25: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11-04

    授权

    授权

  • 2007-06-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4-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四角燃烧,螺旋上升水冷壁燃烧器区水冷套制造工艺,属于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申请人引进美国ALSTOM的技术设计制造的超临界锅炉中采用四角燃烧,螺旋上升水冷壁燃烧器区水冷壁结构,对该类型水冷套制造,目前,在国内没有制造先例,而美国ALSTOM提供的技术不全。

超临界锅炉四角燃烧,螺旋上升水冷壁燃烧器区水冷套,外形尺寸:高13734mm、宽1900mm,由252根不同的弯管组成,并焊接组装大量的附件,与燃烧器组装出厂,在制造中,关键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由于大量的密集焊接引起的焊接收缩、焊接变形,校正、组装方法,确保产品的各部尺寸满足图纸的要求。在以往制造类似水冷套产品时,常采用将产品进行整体组装,在焊接上采用手工电弧焊,这样制造的产品往往会产生外形尺寸、开孔尺寸控制困难,收缩余量难以控制,校正困难,产品的各部尺寸难以达到图纸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四角燃烧,螺旋上升水冷壁燃烧器区水冷套制造工艺,以解决由于大量的不规则焊接引起的焊接收缩、控制焊接变形,确保产品的各部尺寸满足图纸的要求。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锅炉四角燃烧,螺旋上升水冷壁燃烧器区水冷套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将产品分成小模块进行组装,从小模块控制产品的尺寸,确保产品最终组装的

尺寸满足图纸的要求,其方法为:

一.小模块的焊接

步骤1.将2个装配架合成一组,框架二侧面尺寸h公差为±1mm,定位面上机床加工后的平行度为±1mm,相邻二框架的对角线H公差为±1.5mm;

步骤2.将水冷套左、右两端的斜面管子15根先分别在装配架上进行组装,用梳形定位板在弯管中间直段及管子端部夹持定位,控制管间节距为13mm-40mm;在每两根管子之间中心位置装嵌扁钢,然后用小车式的气体保护焊进行管子与扁钢的点焊,点焊的距离为150mm-250mm,宽度放余量0.2~0.3mm;

步骤3.去除装配架和梳形定位板,采用小车式的气体保护焊对每两根弯管进行正反面交叉拼焊,焊成管排;

步骤4.将组装的水冷套上、下两端的斜面管排从装配架卸下后进行100%磁粉探伤;

步骤5.将探伤过的水冷套左、右两端的斜面管排再装上装配架,对水冷套左、右两端管子弯曲部分采用步骤2、3焊上钢板,组成小模块,小模块宽度尺寸要求比图纸尺寸大3mm~5mm;

步骤6.将至少15根弯管在装配架上就位组成水冷套中间管排,用梳形定位板在弯管中间直段及管子端部夹持定位,控制管间节距为13mm-40mm;在每两根管子之间中心位置装嵌扁钢,然后用小车式的气体保护焊进行管子与扁钢的点焊,点焊的距离为150mm-250mm,宽度放余量0.2~0.3mm;

步骤7.采用步骤3-5组装成水冷套中间小模块;

步骤8.重复步骤6-7焊成一块块小模块;

二.模块拼焊

步骤9.在装配平台上划出水冷套的基准线、开孔位置线、长度、宽度尺寸线,并装焊定位靠山。水冷套长度尺寸考虑到焊接法兰板等附件的焊接收缩需放余量,收缩余量是以水冷套的中心为基准向两端各放3~5mm;

步骤10.将水冷套中间各小模块在装配平台上拼装,拼装时从中心小模块向两侧左一块右一块采用小车式的气体保护焊,采用步骤2、步骤3焊接;

步骤11.最后在两端采用小车式的气体保护焊,采用步骤2、步骤3对水冷套左、右两端小模块进行拼焊,并装焊与燃烧器连接的法兰;

步骤12.将组装的水冷套从装配架卸下后进行100%磁粉探伤;

步骤13.对水冷套采用整体热处理,温度为730℃-780℃,热处理前开孔处装焊支撑,防止热处理时的变形;

步骤14.热处理后校正各部尺寸,校正管子端部尺寸,热校正时注意控制加热温度≤790℃;

本发明采用将产品拆分模块进行,待模块焊接完成后组装成整体,这样有利于控制产品的整体和局部的各尺寸,在焊接工艺方面,对装嵌的扁钢设置0.2~0.3mm的焊接收缩余量,钢板的装焊减小焊接间隙,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焊,在小模块水冷套的制造中确定合理的焊接收缩中心,保证燃烧器开孔的尺寸要求。小模块的水冷套组装焊接完成后组合成整体的水冷套,这样可在制造过程中,逐步控制产品各部的焊接收缩、焊接变形,而采用气体保护焊又减少了焊接变形,采用该制造技术,产品的整体质量、各部的尺寸能够得到保证。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解决由于大量的不规则焊接引起的焊接收缩,控制焊接变形,确保产品的各部尺寸满足图纸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2为装配架结构示意图;

图3、4为燃烧器区水冷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超临界锅炉四角燃烧,螺旋上升水冷壁燃烧器区水冷套,外形尺寸:高13734mm、宽1900mm,由252根不同的弯管组成,

如图1、2所示,为装配架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装配架8由框架1和底架4组成,框架1垂直设于底架4上,装配架按产品的总长度进行合理分组,一般装配架的长度为2~3m。

在制造过程中,本发明控制每根弯管的尺寸,确保252根不同弯管的正确性,考虑到扁钢的焊接收缩,管子的长度焊接收缩余量为3~4mm,管子两端直管处各放余量50mm,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本发明采用左右弯管机进行管子的弯制,弯后对每根管子按平台样对样校正,校正采用外力校正和热校正相结合,热校正时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加热的均匀性,严禁超温,热校正后采用自然冷却,不允许采用水等其他介质来快速冷却,管子弯制后进行通球检验,确保每根弯管的制造质量,这些工艺在以前制造弯管时采用,为成熟工艺。

在焊接工艺方面:所有的焊接根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编制焊接工艺说明书(WPS)和焊接工艺评定(PQR)的文件必须完全与要求的规范相符,扁钢与管子的焊接要求按制造标准考核。

组装焊接中的所有焊接预热温度为≥10℃。焊后进行目视检查。对拼焊扁钢、密封钢板设置焊接收缩量0.3mm,采用气体保护焊焊接,这些方法的采用可控制焊接收缩,减少焊接变形。小车式的气体保护焊或手工焊焊机均为外购。

如图3、4所示,为燃烧器区水冷壁结构示意图,一种锅炉四角燃烧,螺旋上升水冷壁燃烧器区水冷套制造工艺的方法为:

一.小模块的焊接

步骤1.将2个装配架8合成一组,框架二侧面尺寸公差h为±1mm,定位面上机床加工后的平行度为±1mm,相邻二框架的对角线公差H为±1.5mm;

步骤2.将15根水冷套左、右两端的斜面管子6先分别在装配架8上进行组装,用梳形定位板3在弯管2中间直段及管子端部夹持定位,控制管间节距为34mm;在每两根管子6之间中心位置装嵌扁钢5,然后用小车式的气体保护焊进行管子6与扁钢5的点焊,点焊的距离为150mm-250mm,宽度放余量0.2~0.3mm;

步骤3.去除装配架8和梳形定位板3,采用小车式的气体保护焊对每两根弯管2进行正反面交叉拼焊,焊成管排;

步骤4.将组装的水冷套上、下两端的斜面管排从装配架8卸下后进行100%磁粉探伤;

步骤5.将探伤过的水冷套左、右两端的斜面管排再装上装配架8,对水冷套左、右两端管子6弯曲部分采用步骤2、3焊上钢板4,组成小模块,小模块宽度尺寸要求比图纸尺寸大3mm~5mm;

步骤6.将25根弯管2在装配架8上就位组成水冷套中间管排,用梳形定位板3在弯管2中间直段及管子端部夹持定位,控制管间节距为13mm-40mm;

在每两根管子2之间中心位置装嵌扁钢5,然后用小车式的气体保护焊进行管子2与扁钢5的点焊,点焊的距离为150mm-250mm,宽度放余量0.2~0.3mm;

步骤7.采用步骤3-5组装成水冷套中间小模块;

步骤8.重复步骤6-7焊成一块块小模块;

二.模块拼焊

步骤9.在装配平台上划出水冷套的基准线、开孔位置线、长度、宽度尺寸线,并装焊定位靠山。水冷套长度尺寸考虑到焊接法兰板等附件的焊接收缩需放余量,收缩余量是以水冷套的中心为基准向两端各放3~5mm;

步骤10.将水冷套中间各小模块在装配平台上拼装,拼装时从中心小模块向两侧左一块右一块采用小车式的气体保护焊,采用步骤2、步骤3焊接;

步骤11.最后在两端采用小车式的气体保护焊,采用步骤2、步骤3对水冷套左、右两端小模块进行拼焊,并装焊与燃烧器连接的法兰9;

步骤12.将组装的水冷套从装配架8卸下后进行100%磁粉探伤;

步骤13.对水冷套采用整体热处理,温度为750℃,热处理前开孔处装焊支撑,防止热处理时的变形;

步骤14.热处理后校正各部尺寸,校正管子端部尺寸,热校正时注意控制加热温度≤790℃;

步骤15.清理并修磨焊缝,管内通球清理,材料及焊缝进行光谱检查。

步骤16.管子水压试验检查;

步骤17.按图划管端余量线,去除管端余量并加工管子坡口;

步骤18.最终尺寸检查并记录;

步骤19.水冷套油漆后进行燃烧器组装。燃烧器与水冷套采用螺栓连接,组装后出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