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增加鞋类制品重量的鞋内底组件以及具有增加重量的鞋底夹层/外底的重的鞋类制品

用于增加鞋类制品重量的鞋内底组件以及具有增加重量的鞋底夹层/外底的重的鞋类制品

摘要

本申请披露了一种用于增加鞋类制品重量的鞋内底组件,以及具有由高比重挤压树脂制成的外底和/或鞋底夹层以增强锻炼效果的重的鞋类制品。该鞋内底组件(100,200)包括:由具有高比重的挤压树脂制成的下内底(110,210);置于所述下内底(110,210)之上的上内底(120,220);以及附着于所述下内底(110,210)的后跟处的减震件(130,230)。该鞋内底组件由挤压树脂制成以增加使用该内底组件的鞋类制品的重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978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爱善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480038188.3

  • 发明设计人 金熙奭;

    申请日2004-02-18

  • 分类号A43B1/14(20060101);A43B13/14(20060101);A43B5/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章社杲

  • 地址 韩国釜山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08: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4-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43B1/14 授权公告日:20090128 终止日期:20120218 申请日:200402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1-28

    授权

    授权

  • 2007-03-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1-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增加的重量的重的鞋类制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由挤压树脂制成的鞋内底组件,用于潜在地增加采用了该鞋内底组件的鞋类制品的重量。此外,本发明涉及包括由具有高比重的挤压树脂(compressed resin,压缩树脂)制成的外底和/或鞋底夹层以增强锻炼效果的重的鞋类制品。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各种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在平时在需要增强穿着者的锻炼效果、同时使体重下降的情况下,增加鞋类制品的重量。

这种技术的一个实例披露在标题为“Aports shoes for Exercise”的韩国已注册实用新型序列号第285242号中。根据该文件,将重的金属件可拆卸地插入作为鞋类制品的外底部的外底或底部鞋底(bottomsole)中,以增强穿着者的锻炼效果。

另一个实例披露在由本申请的发明人提出的标题为“WeightAdjustable Footwear Liner”的韩国已注册实用新型序列号第298008号中。该文件提出,在放入鞋类制品主体内的鞋内底或衬垫中插入金属件,以增加鞋类制品的重量,从而增强穿着者的锻炼效果。

根据传统技术,被插入外底或内底用于增加鞋重量的高比重材料(例如金属),降低了鞋对作用于穿着者的负载冲击(load impact)的吸收能力,因此需要另外的减震装置。

由于为了提供用于增加重量的插入件的可拆分结构而需要另外的模具以及加工和组装过程,因此现有技术具有增加制造时间和成本的另一个缺陷。

由金属制成的插入件给穿着上述鞋类制品或鞋的人带来不便,因为在经过机场扫描仪时,他/她必须脱下鞋或者从鞋中拿出金属件。

此外,当在洗衣机中水洗时,这些鞋可能被金属件的锈弄脏。

此外,如果鞋使用了预定的时间,橡胶外底被磨损,使金属件露出,金属件又会撞击地面,发出令人不愉快的声音。

因此,需要在调节鞋的重量的同时克服前述问题的新的方法(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附着在鞋类制品上时能够增加鞋类制品重量的鞋内底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重的挤压树脂模制而成的鞋内底,以赋予鞋类制品理想程度的人体承载减震能力而无需附加的减震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在于将增重件插入鞋底夹层和/或外底,以增加鞋类制品的重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由高比重挤压树脂制造鞋底夹层和/或外底,以增加鞋类制品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加鞋类制品重量的鞋内底组件,包括:由具有高比重的挤压树脂制成的下内底,和位于该下内底之上的上内底。

优选下内底由模压树脂(compression molded resin)制成。

还优选模压树脂具有至少为2的比重。

鞋内底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附着于上内底后端的减震件。

根据本发明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重量的鞋类制品,包括:用于容纳脚的主体;连接至主体用于支撑脚的外底,外底的至少一部分由具有高比重的挤压树脂制成;以及在主体内位于外底之上的内底。

优选外底的整体由高比重挤压树脂制成。

还优选将高比重挤压树脂插入外底中。

大重量的鞋类制品可以进一步包括置于外底和主体之间的鞋底夹层,鞋底夹层的至少一部分由高比重挤压树脂制成。

优选鞋底夹层的整体由高比重挤压树脂制成。

还优选将高比重挤压树脂插入鞋底夹层中。

根据本发明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重量的鞋类制品,包括:用于容纳脚的主体;连接至主体用于支撑脚的鞋底夹层,鞋底夹层的至少一部分由具有高比重的挤压树脂制成;附着于鞋底夹层的下表面的外底;以及在主体内位于鞋底夹层之上的内底。

优选鞋底夹层的整体由高比重挤压树脂制成。

还优选将高比重挤压树脂插入鞋底夹层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用于增加鞋类制品的重量的鞋内底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用于增加鞋类制品的重量的鞋内底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下内底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仰视图;

图6是图2所示的上内底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仰视图;

图9是放置有本发明的鞋内底组件的鞋类制品的侧视图;

图10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用于增强锻炼效果的重的鞋类制品的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重的鞋类制品的分解透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重的鞋类制品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重的鞋类制品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前述和其他特征以及优点作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用于增加鞋类制品(例如鞋)的重量的鞋内底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本发明的鞋内底组件100包括:由具有高比重的挤压树脂制成以增加鞋的重量的重内底(weight insole)或下内底110、附着于下内底110的后跟处的减震件130、以及位于下内底110之上的上内底140。

体现本发明的主要思想的重内底或下内底110通过将期望的树脂模压至比重至少约为2而制成。该树脂含有丁腈橡胶、丁二烯橡胶、作为高比重填料的硫酸钡(BaSO4)、氧化铅(Pb3O4)、ZnO、S、硬脂酸和硫化促进剂。可替换地,可以将树脂压缩,然后切割,再加工成内底的形状以制造内底。

高比重的下内底110可以与鞋分开制造,以便它能够可拆卸地附着在鞋上,或者必要时通过粘合剂等整体地附着在鞋上。

减震件130附着在下内底110的跟部或后端110b,由能够在穿着者运动期间吸收施加给他/她的冲击负载的弹性材料制成。另外,减震件的后角(rear corner)是圆形的,以更有效地吸收迈步时的震动并确保行走舒适。

上内底140包括:放置在下内底110上的支撑部142,位于支撑部142之上的弹性部144,以及位于弹性部144之上以接触穿着者的脚底的脚底接触部146。

支撑部142由预定厚度的例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制成,以防止穿着者的脚的扭曲(例如外展或内收)。可替换地,支撑部142可以由期望厚度的弹性材料制成以使穿着者舒适。

弹性部144由软材料制成,以吸收震动等。

接触部146由诸如薄布的软材料制成,以吸收来自脚的汗液,同时使穿着者感觉舒适,并且通过粘合剂附着于弹性部144。

当将鞋内底组件100用于鞋中以增加其重量时,将具有期望重量的下内底110插入鞋内,然后将上内底140放置在鞋内的下内底110上,并使上内底140的前端和后端140a和140b与下内底110的前端和后端110a和110b对齐。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用于增加鞋类制品的重量的鞋内底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鞋内底组件200包括:由具有高比重的挤压树脂制成以增加鞋类制品或鞋的重量的重内底或下内底210,附着于下内底210的后跟处的减震件230,以及位于下内底210之上的上内底240。

下内底210由与第一实施例的下内底110相同的材料制成,但是结构上有所改动。

下文将结合图3至图5描述下内底210,其中,图3是图2中所示的下内底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而图5是图3的仰视图。

如图3至图5所示,下内底210在上表面212上设置有多个前凹部214、后凹部218、以及多个用于使凹部214和218相连的纵向凹槽216。

后凹部218刻在上表面212上或从上表面212处凹入,以吸收任何着地的冲击。而且,后凹部218通过凹槽216与前凹部214相连,以致在迈步时施加于后凹部218的压力迫使空气在鞋内从后凹部218经过凹槽216向前凹部214流通,同时使来自鞋内的脚上的汗液蒸发并散去热量。

在前凹部218中有多个暴露的垂直通孔220。该通孔220与形成在下内底210的下表面222中的多个横向凹槽226相连。纵向凹槽224与底部凹部228相连,其形成在下表面222的中部,并且作为空气从凹部228向垂直通孔220流动的通道。

在主要由脚的前部在其上施加负载的鞋的区域,设置有环形凹部226a,以形成吸收着地压力和冲击的空气通道。

减震件230附着在下内底210的后跟处,并以弹性件制成,以吸收在穿着者运动期间施加给他/她的冲击负载。此外,减震件的后角是圆形的,以便更有效地吸收迈步时的震动并确保行走舒适。

下内底210在上表面212的中部设置有凸起部232。该凸起部232支撑跖骨,同时与上内底240(下文将对其进行描述)的下凹部254一起起到缓冲垫(cushion)的作用。

下面将结合图6和图8描述上内底240,其中,图6是图2所示的上内底的剖视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图6的仰视图。

上内底240整体具有附着在下内底210上的支撑部242、位于支撑部242之上的弹性部244、以及位于该弹性部144之上以接触穿着者的脚底的脚底接触部246。

支撑部242由预定厚度的例如EVA制成,以防止穿着者的脚扭曲。可替换地,支撑部242可以由期望厚度的弹性材料制成以使穿着者舒适。

弹性部244由软材料制成,以吸收震动等。

接触部246由诸如薄布的软材料制成,以吸收来自脚的汗液,同时使穿着者感觉舒适,并且通过粘合剂附着于弹性部244。

上内底240具有从靠近前端240a的上表面前部(top frontportion)延伸的防滑凸起252a。上内底240还具有多个靠近前端240a形成的排气孔248和多个形成在其底部前端的向下的凸起250。然后,凸起250接触下内底210的上表面212,以在上内底240的下表面和下内底210的上表面212之间形成空间,当穿着者行走时,空气可以通过该空间流动。因此,它使得空气在鞋内流通,以使得来自脚的汗液蒸发,并散去热量。

上内底240设置有在上内底240上表面的中部纵向延伸的凸起部252b。该凸起部252b支撑脚的跖骨,以将负载分散至鞋的底部。凸起部252b的底部形成有凹部254,以容纳下内底210的凸起部232,从而与凸起部232一起支撑跖骨。

在上内底240的底部靠近穿着者的脚跟接触的后端240b处形成有空腔256。该空腔256位于对应于下内底210的后凹部218的位置,并且优选对应于下内底210的上凹槽218形成三个凹槽258。在迈步时,空腔256收缩,推动空气从空腔256经过凹槽258和216向前流动,并通过排气孔248向脚的前部喷出。这样,空气在鞋内流通,同时将来自脚的汗液蒸发并散去热量。

图9是放置有根据本发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鞋内底组件100或200的鞋类制品或鞋的侧视图。

如图9所示,鞋10包括用于容纳脚的鞋帮(upper)或主体12、用于支撑主体12的鞋底夹层14、以及位于鞋底夹层14下面的外底16。

鞋内底组件100或200的下内底110或210、以及上内底140或240被按其次序插入鞋10内并在鞋底夹层14之上,以支撑脚。

优选将重内底或下内底110或210制成各种重量。例如,将下内底制成诸如200克、400克、600克和900克的不同的重量,以便使用者可以选择期望重量的下内底,以调节他/她的锻炼效果。

在鞋的制造过程中,根据不同脚宽的宽脚、窄脚和中等宽的脚来调节鞋楦(last)。如果下内底110和210被制成各种厚度,则不用另外制造鞋的不同的鞋楦就可以制出不同宽度的鞋。也就是说,不同脚宽的使用者通过根据他们的脚宽选择合适厚度的下内底110或210,可以使用同一鞋楦的鞋适合于他们的脚。此外,通过取出上内底140或240而仅使用下内底110或210,可以预想到基本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的重内底或下内底的制造过程如下:将天然橡胶与丁腈橡胶和丁二烯橡胶的合成橡胶混合,然后与高比重填料BaSO4混合。用辊式压制机(roll press)挤压混合物,以提高分子质量以及可塑性和粘性。被压缩的混合物再与ZnO、S、硬脂酸和硫化促进剂混合,然后再加压以制成约5毫米厚的薄片。

压制在约6-8kgf/cm2的压力下和130℃至160℃范围内的温度下进行5分钟至8分钟。

在如上制备的薄片中,上部薄片优选具有约45或更小的硬度,其他薄片优选具有约50至60的硬度,更优选约55的硬度。上部薄片具有相对较低的硬度,以吸收在穿着者行走时施加在他/她的脚上和关节处的多达穿着者重量约4倍至5倍的负载冲击。

将这些薄片以期望数量(通常为4至6层)层层叠起,装入模子,然后加热以形成内底的形状。

然后,该内底具有约2.0或更大的比重,并且在255毫米尺寸时根据填料量而具有约300克至1200克的不同的质量,因此可以用作鞋的增重装置。作为参考,典型的鞋内底具有约0.4至0.6的比重。

表1记录了上述工艺中制成的重内底的物理性质。

表1

  测试项目  单位  结果 试验手册(Test Manual)  抗拉强度  kgf/cm2  16 KS M 6518  伸长率  %  410 KS M 6518  撕裂强度  kgf/cm  9.2 KS M 6518  比重  2.38 KS M 6518  硬度(A-型)  标度  55±1 KS M 6518  弹性(钢球下落)  %  17 KS M 6518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用于增强锻炼效果的重的鞋类制品的侧视图。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重的鞋类制品或鞋300包括用于容纳脚的鞋帮的主体320、连接至该主体320以支撑脚的鞋底夹层330、以及位于鞋底夹层330下面的底部鞋底或外底340。鞋底夹层330和外底340由各种材料制成,并且根据鞋的类型和用途具有各种厚度。此外,内底350(以虚线示出)放在鞋底夹层330之上以给穿着者的脚底提供缓冲。

通过用高比重的挤压树脂形成鞋300的鞋底夹层330和/或外底340,或者将由高比重的挤压树脂制成的增重件插入鞋底夹层330和/或外底340中,使得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具有增加鞋300的重量的技术特征。高比重的挤压树脂优选具有约2或更大的比重,并且含有丁腈橡胶、丁二烯橡胶、作为高比重填料的硫酸钡(BaSO4)、氧化铅(Pb3O4)、ZnO、S、硬脂酸和硫化促进剂。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重的鞋类制品或鞋300的分解透视图。参照图3,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重鞋300包括用于容纳脚的鞋帮或主体320、连接至该主体320以支撑脚的鞋底夹层330、以及位于鞋底夹层330下面的外底340。鞋底夹层330和外底340由各种材料制成,并且根据鞋的类型和用途具有各种厚度。此外,出于方便起见,放在鞋底夹层330之上用于给穿着者的脚底提供缓冲的内底350未示出。

鞋底夹层330具有由高比重挤压树脂制成的增重件332和用于容纳增重件332的壳件334。在增重件332和壳件334通过适当的方法(例如使用粘合剂)组装成一体之前,该增重件332和壳件334可以制成独立的部件。可选地,整个鞋底夹层330可以由高比重挤压树脂或橡胶形成。

增重件332优选由具有约为2或更大的高比重的挤压树脂形成,并且其比重根据所期望的鞋300的重量和鞋底夹层330的厚度来决定。高比重挤压树脂优选具有约为2或更大的比重,并且含有丁腈橡胶、丁二烯橡胶、作为高比重填料的BaSO4、Pb3O4、ZnO、S、硬脂酸和硫化促进剂。

外底340可以由通用橡胶或合成树脂制成,或由耐磨损橡胶或合成树脂制成以防止易磨损或撕裂。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重的鞋类制品或鞋400的分解透视图。参照图12,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重鞋400包括用于容纳脚的鞋帮的主体420、以及连接至该主体420以支撑脚的在下面的外底440。外底440具有与其形成一体的鞋底夹层,由各种材料制成,并且根据鞋的类型和用途具有各种厚度。此外,出于方便起见,放在外底440之上用于给穿着者的脚底提供缓冲的内底未示出。

外底440具有由高比重挤压树脂制成的增重件442和用于容纳增重件442的壳件444。在增重件442和壳件444通过适当的方法(例如使用粘合剂)组装成一体之前,该增重件442和壳件444可以制成独立的部件。

增重件442优选由具有约为2或更大的高比重的挤压树脂形成,并且其比重根据所期望的鞋400的重量和外底440的厚度来决定。该高比重挤压树脂优选含有丁腈橡胶、丁二烯橡胶、作为高比重填料的BaSO4、Pb3O4、ZnO、S、硬脂酸和硫化促进剂。此外,壳件444可以由通用橡胶或合成树脂制成,或由耐磨损橡胶或合成树脂制成以防止易磨损或撕裂。

可选地,整个外底可以由高比重树脂或橡胶形成。就是说,该高比重橡胶不仅提供了大的重量,还提供了高耐磨性,因此其本身可以作为优良的壳件使用。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重的鞋类制品或鞋500的分解透视图。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重鞋500包括用于容纳脚的鞋帮的主体520、连接至该主体520以支撑脚的在下面的鞋底夹层530、以及在鞋底夹层530下面的底部鞋底或外底540。鞋底夹层530和外底540由各种材料制成,并且根据鞋的类型和用途具有各种厚度。此外,出于方便起见,放在鞋底夹层530之上以给穿着者的脚底提供缓冲的内底未示出。

外底540具有由高比重挤压树脂制成的增重件542和用于容纳增重件542的壳件544。在增重件542和壳件544通过适当方法(例如使用粘合剂)组装成一体之前,该增重件542和壳件544可以制成独立的部件。

增重件542优选由具有约为2或更大的高比重的挤压树脂形成,并且其比重根据所期望的鞋500的重量和外底540的厚度来决定。该高比重挤压树脂优选含有丁腈橡胶、丁二烯橡胶、作为高比重填料的BaSO4、Pb3O4、ZnO、S、硬脂酸和硫化促进剂。此外,壳件544可以由通用橡胶或合成树脂制成,或者由耐磨损橡胶或合成树脂制成以防止易磨损或撕裂。

可选地,整个外底可以由高比重树脂或橡胶形成。也就是说,该高比重橡胶不仅提供了大的重量,还提供了高耐磨性,因此其本身可以作为优良的壳件使用。

如上所述,可以将由高比重树脂制成的增重件插入外底和/或鞋底夹层中,或者外底和/或鞋底夹层的整体可以由高比重挤压树脂制成,以增加鞋的重量,进而显著地增强穿着者的锻炼效果。

下面将描述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至第五实施例的重鞋中的鞋底夹层和/或外底的制造过程。

将天然橡胶与丁腈橡胶和丁二烯橡胶的合成橡胶混合,然后与高比重填料BaSO4混合。用辊式压制机挤压混合物,以提高分子质量、以及可塑性和粘性。被压制的混合物再与ZnO、S、硬脂酸、硫化促进剂混合,然后再次压制以制成预定厚度、优选约5毫米厚的薄片。

压制在约6至8kgf/cm2的压力下、以及130℃至160℃的温度范围下进行5分钟至8分钟。

这些薄片被制成具有约45至60的硬度,优选约50至55的硬度。

将这些薄片以期望的数量层层叠起,装入模子,然后加热以形成内底的形状。

如上制造的增重件具有约2.0或更大的比重,并且在255毫米尺寸时根据填料量而具有300克至1200克的不同质量,因此可以用作鞋的增重装置。

通过上述工艺制造的增重件具有如上述表1所记录的物理性质。

工业应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用于增加鞋类制品(例如鞋)的重量的鞋内底组件仅由合成橡胶和/或树脂制成,以克服由被插入鞋的外底和/或内底的金属件引起的各种问题。

本发明的鞋内底组件还可以节约成本,因为不需要用于由金属制成的增重件的模子,而使装配过程得以简化。

因为不再采用金属,本发明的鞋内底组件可以免除穿着者在经过机场扫描仪时脱鞋或将金属件取出的不便。在行走时,即使外底被部分地磨破,该鞋也不会发出噪音,从而能够延长其寿命。此外,因为即使长时间水洗也不生锈,因此鞋不会被(锈)弄脏。

同时,还可以在内底的合成树脂或橡胶中加入天然香料和药草(香草)或药粉,以利于脚的健康。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重的鞋类制品仅由合成橡胶和/或树脂制成,以克服由被插入鞋的外底和/或内底的金属件引起的各种问题。

本发明的重的鞋类制品还可以节约成本,因为不需要用于由金属制成的增重件的模子,而使装配过程得以简化。

因为不再采用金属,本发明的重的鞋类制品可以免除穿着者在经过机场扫描仪时脱鞋或将金属件取出的不便。在行走时,即使外底被部分地磨破,该鞋也不发出噪音,从而能够延长其寿命。此外,因为即使长时间水洗也不生锈,因此鞋不会被(锈)弄脏。

尽管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了,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变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