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在移动电话之间共享联系人列表的系统和方法

在移动电话之间共享联系人列表的系统和方法

摘要

公开了一种利用消息传递业务将移动电话联系人数据从一个移动电话发送到另一个移动电话的方法。发件人编写含有联系人数据的消息。利用消息传递业务将消息发送到组内其它移动用户。在对接收的消息采取动作之前,先一定要进行检查,看看该消息是否含有联系人列表数据。如果没有,则对该消息进行正常处理。如果该消息含有联系人数据,则启动软件程序来管理接收的联系人数据。该程序显示接收的联系人数据,以使其能被检查。运行导入功能以解决冲突,将数据存储并重写到移动电话的联系人数据库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497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480023320.3

  • 发明设计人 J·W·诺尔思库特;

    申请日2004-03-26

  • 分类号H04L29/08(20060101);H04L12/58(20060101);H04Q7/32(20060101);H04M1/2745(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凯;刘杰

  • 地址 瑞典隆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51: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4-1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L29/08 登记生效日:2016032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4032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12-0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4L29/0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4032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0-01-20

    授权

    授权

  • 2006-1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10-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背景技术

大多数移动电话的特性之一是其在内部联系人数据库中或SIM卡上(或二者)存储许多联系人的能力。联系人数据库常被称为“电话簿”,它含有通常在较大PDA以及计算机应用软件例如MicrosoftOutlookTM中可找到的联系信息。电话簿可容纳许多字段,例如:姓名、地址、多个电话号码、多个电子邮件地址等等。移动电话用户为了方便照例都利用电话簿功能。当电话簿功能可与计算机上的联系人数据库“配对”或“同步”时,它就更方便了。这样就不必每次在电话簿中添加条目时使用移动电话键盘逐个键入联系人数据,这样做非常费时,人们都不愿意。

通常移动电话用户在他的数据库中会有许多联系组。这些组可按家庭、朋友、工作团队成员、专业人士、紧急联系人等进行组织。在一个组中常需要共享一个共用联系人列表。一个组员可为整个组维护一个联系人列表,并定期对其更新。更新后,其余组员还需要更新他们的移动电话联系人列表,以确保每人都有最新的联系人数据。遗憾的是,还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机制可以在不要求每个组员自己键入新的联系人数据的情况下对一组移动电话更新联系人列表。

所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机制,它能使共享共用联系人的移动电话用户组不费力地更新他们各自的联系人列表,而每个用户不必键入新的联系人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说明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移动电话消息传递业务将移动电话联系人列表数据从一个移动电话发送到其它移动电话,不需要重新键入各个联系人数据。发件人编写SMS或MMS消息,将他电话簿中的联系人数据附于该消息中。发件人显示他的联系人列表,并选择他想附到该消息上的联系人。一旦消息编写完毕,就利用消息传递业务(例如SMS或MMS)将其发送给想要更新后的联系人数据的其它移动用户。在发送消息之前,发件人可预览该消息,以便将另外的联系人添加到消息中,和/或可将所选联系人删除。此外,在将联系人添加到该消息之前,可以显示所选联系人的各个联系人数据。

本发明还描述了一种在移动电话中接收从第二移动电话利用移动电话消息传递业务发送的移动电话联系人列表数据的方法。在移动电话中接收来自第二移动电话的消息。在对该消息采取动作之前,先进行检查,看看该消息是否含有联系人列表数据。如果没有,则该消息由移动电话进行正常处理。然而,如果该消息确实含有联系人列表数据,则启动专用软件程序来管理所接收的联系人列表数据。该程序显示所接收的移动电话联系人列表数据,以使移动电话用户能检查该数据。运行导入功能以解决冲突,基于新接收的联系人列表数据将数据存储并重写到移动电话的联系人数据库中。

本发明还描述了一种将移动电话联系人列表从移动电话上载到驻留在数字蜂窝网络(DCN)上的计算机服务器的方法。移动电话用户在移动电话上选择要上载到计算机服务器的一个或多个联系人。然后,在移动电话和计算机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将联系人列表数据从移动电话上载到计算机服务器,并存储供以后检索。然后服务器自动编写SMS或MMS消息,并将其发送给在联系人列表数据中有名字的移动用户,通知他们有新的联系人列表数据可供下载。或者,邮寄新联系人列表数据的移动用户可将SMS或MMS消息分别发送给该组的其余成员,通知他们在服务器上有最新的邮寄。

为了检索上载的联系人列表数据,移动电话建立与计算机服务器的连接,并经适当认证后,允许将联系人列表数据从计算机服务器下载到移动电话。一旦联系人列表数据已下载到移动电话上,就启动软件程序来管理新的联系人列表数据。然后在移动电话上预览和存储新的联系人列表数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可实施本发明的硬件环境。

图2示出的流程图说明移动电话用户如何创建和发送含有联系人列表数据的SMS或MMS消息给一组移动电话。

图3示出移动电话用户如何将联系人列表上载到服务器的流程图。

图4示出移动电话用户如何从服务器下载联系人列表数据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可实施本发明的硬件环境。数字蜂窝网络(DCN)102负责为多个移动电话104提供语音和数据通信网络。服务器106与DCN 102耦合。虽未示出,但应理解到,服务器106还含有或操作上与存储装置耦合,以便可存储与应用和/或用户有关的数据。服务器由DCN的拥有者维护,并含有由DCN用户使用和访问的应用和数据。在此文中,“用户”和移动电话104和移动电话用户同义。所以,在本说明书中这些术语可以互换使用。

DCN 102和服务器106二者都与因特网108连接,以提供更大的数据存取和内容交换,来方便用户。而因特网108又可连接到各种各样的其它计算机、类似计算机的装置,甚至其它的计算机网络。在图1中示出因特网108与一些个人计算机(PC)110和局域网(LAN)112相连接。LAN可代表连接到因特网108的公司内部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08类似,LAN 112可与其它计算机114、类似计算机的装置以及其它计算机网络相连接。

为了上载或下载与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有关的数据,计算机110、114或移动电话104用户具有受限的访问、写入和从服务器106上读取的能力。只要计算机110、114和移动电话104用户具有适当的认证并能向服务器106证实其自身,就允许访问服务器106。

图1所示的网络体系结构提供了在移动电话104中实现软件和软件应用的基础,这些应用便于在移动电话104用户组之中创建和传播联系人列表数据。

本发明设想了两个单独的实施例,用于共享移动电话联系人列表。第一个实施例基于以对等方式使用的现有移动电话消息传递协议。第二个实施例基于对移动电话和/或计算机用户能上载和下载的集中式服务器的访问。

如果一个计算机涉及到共享或创建移动电话联系人列表的过程,则假定该计算机能够和移动电话通信。这在当今已很普遍,并且有时称之为使计算机和移动电话“同步”。诸如联系人列表等数据可以在计算机上以及移动电话上存储和编辑。用户定期使计算机和移动电话之间的数据同步。“同步”就必需建立计算机和移动电话之间的直接连接(有线或无线),并协调移动电话上的联系人列表文件和计算机上相应的联系人列表文件之间的差异。软件允许用户选择哪个列表应给予优先权,以重写具有所检测差异的另一个列表。

此外,许多计算机都能够发送和接收用移动电话格式或协议的SMS和MMS消息。这种交叉比较简单,因为用于计算机和移动电话的数据协议通常都是基于分组的协议。驻留在计算机上的软件没有很多困难就可读出SMS或MMS消息,并对其解码。这样,只要计算机和移动电话可以彼此“同步”,计算机就可用作代理。

图2示出的流程图说明移动电话用户如何创建含有联系人列表的SMS或MMS消息并将其发送给一组移动电话。这就是上述的对等方法论。当用户希望与一组其它移动电话用户共享其移动电话联系人子集时,他可创建包含有关联系人的SMS或MMS消息,以发送到该组。“一组”例如可以包括一起从事某个项目的一组移动电话用户,或构成垒球队的一组移动电话用户。一般来说,“一组”通常由具有共同兴趣且经常互相通信的移动电话用户组成。

为创建用于组传播的联系人列表,移动电话用户访问其移动电话的消息编写功能,并选择联系人图标或其等效物202。这个动作会显示移动电话中所有的移动电话联系人204。使用用户界面(UI),用户可滚动翻看列表,并加亮他想加到消息中的各个联系人206。当联系人被加亮时,屏幕就显示存储在存储器中该联系人的所有信息208。此时,用户决定是否将此联系人包括到消息中210。如果不是,则将各联系人数据从显示器上清除,并且整个联系人列表从被中断处重新显示204。如果用户选择要将该联系人包括到消息中,则该联系人数据就被加到消息中212,并提示用户是否还要将另一联系人加到消息中214。如果要将另一联系人加到消息中,则联系人列表从被中断处重新显示204,且该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所有需要的联系人都已加到消息中。一旦消息完成,用户就可预览、取消或发送此消息给其预期的收件人216。预览消息218必需细读与该消息相关联的联系人。用户还有最后的机会来编辑他刚才创建的列表,包括去掉或添加联系人。取消消息220允许用户完全中断消息编写功能。发送消息222包括用户指定刚才创建的SMS或MMS消息的收件人,并用适当的通信装置将此消息发送到该组。

刚创建的联系人列表消息与其它SMS或MMS消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含有能识别此消息含有联系人列表的控制数据。当此控制数据由收件人移动电话接收并解码时,移动电话中的软件就启动联系人导入功能。它还提醒发送方移动电话对消息数据进行格式化,以使其能容易地由接收方应用进行处理。

例如,移动电话1创建联系人列表,并通过MMS消息将其发送到移动电话2。移动电话2接收并解码消息控制数据,并且电话显示“新联系人数据”或等效物。如果消息控制数据并未指示此消息含有联系人,则该消息按常规处理。否则,当移动电话2打开此消息时,消息编写器就比较现有的联系人列表数据库,看看新的消息是否含有新的联系人和/或与现有联系人是否有差异。然后移动电话2预览发来的联系人列表,并逐个选择新的联系人和/或重写现有联系人。此外,移动电话2可以不用逐个审查而完全接受该联系人列表。

图3和图4说明了上载和从DCN运营商维护的服务器上下载移动电话联系人列表的过程。

图3示出的流程图说明移动电话用户或计算机用户如何将联系人列表上载到组内其它用户可访问的服务器。要将数据上载到DCN运营商维护的服务器上,用户必需被授权方可访问。网络用户通常都被允许访问。由于服务器与DCN连接,所以移动电话可以直接访问它。只要服务器能和因特网通信,就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访问服务器。为了进行说明,现在描述将移动电话上载到服务器。

与DCN具有有效预定的移动电话用户操纵其移动电话菜单结构,以发起与DCN上服务器的连接302。连接的格式和协议并不非常重要,只要支持分组数据传送即可。一旦建立了连接302,移动用户就将联系人列表从其移动电话传送或上载到服务器304。

联系人列表可包括移动电话上的全部联系人集合或用户定义的联系人子集。为了定义联系人子集,用户首先通过用户界面和软件显示联系人列表来进行这项任务。在操纵所显示的联系人列表时,用户可选择哪些联系人要上载到服务器。一旦用户操纵完列表并选中了要上载的联系人,这些联系人就由软件作标记而被包括到随后的上载过程中。

作为额外的安全措施,联系人列表可以和安全数据例如密码相关联306。这就确保了联系人列表只能由联系人列表上具有密码的移动电话组成员下载。联系人列表和安全数据然后都存储在服务器上308。

此时,将一条消息广播给该组,指示服务器上有新的联系人列表供下载。广播消息可由服务器创建并发送310,因为联系人列表构成了该组成员。服务器可将包括有访问密码的SMS或MMS消息发给该组成员。或者,上载列表的移动用户可发送一条SMS或MMS消息给该组的其余成员,指示他刚才已邮寄了更新的联系人列表312,该列表可以从服务器上下载。安全数据可以在此广播消息中给出。

图4示出的流程图说明移动电话用户如何从服务器上下载联系人列表。一旦联系人列表已上载到服务器而且该组成员均已接到有关此列表的通知,各个组员就可在其方便时下载此更新的或新的联系人列表。为了下载新的联系人列表,移动用户启动专用软件程序在其移动电话上运行402。该软件程序首先建立移动电话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404。必要时,交换安全数据,并允许移动用户从服务器下载联系人列表406。将联系人列表接收到移动电话中后,软件程序就打开列表供用户检查。联系人列表可以由用户预览和/或编辑408。用户审查完联系人列表感到满意后,就可将联系人列表存储在移动电话上410。与移动电话中已有数据发生冲突的新联系人列表中的数据将被重写。只要将新数据输入到移动电话的电话簿/联系人数据库即可。

安全措施不必与密码有关。也可采用用于验证试图下载联系人列表的移动用户身份的其它装置。例如,由于每个移动电话对DCN来说都是唯一可识别的,因此在移动电话连接到服务器后服务器无需密码输入就可验证其身份。

此外,本发明可以用各种移动电话消息传递设置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短消息业务(SMS)、多媒体消息业务(MMS)以及移动电子邮件业务。业界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将本发明提出的概念应用于各种消息传递平台。

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部分可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发明可以采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用具有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实施,在介质中实施的“代码”或“计算机程序”供指令执行系统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在本文档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能够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设备或装置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子、磁、光、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设备、装置或传播介质例如因特网。要注意到,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其上打印了程序的纸或另一适合介质,因为该程序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它介质作光学扫描进行电子捕获、然后编译、解释,或者以适当方式进行其它处理。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和任何软件和硬件构成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实现本发明功能的各种装置。

本文公开了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业界技术人员很容易认识到,本发明在其它环境中可具有其它的应用。事实上,许多实施例和实现都是可能的。以下权利要求决不旨在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上。此外,任何“用于...装置”的叙述旨在将一种单元和一项权利要求读作“装置加功能”,而没明确使用叙述“用于...装置”的任何单元则不应读作“装置加功能”单元,即使权利要求中包括有“装置”这个词也不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