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提取物及制剂和制法

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提取物及制剂和制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提取物为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的醇提取物与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水提取物的混合物。本发明通过醇、水提取原料后,有效成分得到了提高和增加,不但保特了原有功效成分多糖、多肽,而且还增加了脂肪族酰类物质,特别是提高了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的甾醇类物质含量,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胃乐宁制剂能够克服已有产品的缺点,产品质量稳定,疗效显著提高,服用量减少,生产工艺简单适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138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10111355.9

  • 发明设计人 陈坤;邱建勇;

    申请日2005-12-09

  • 分类号A61K36/06(20060101);A61P1/04(20060101);A61P3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罗大忱

  • 地址 211811 江苏省南京浦口区经济开发区天浦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29: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2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5120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1-04-27

    授权

    授权

  • 2008-10-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8-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及培养物为原料生产加工制成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菌。利五脏,助消化,对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炎症和肿瘤有较高的治愈率。目前,以猴头菌丝体为原料制备的中药制剂,如上海中药三厂等公司生产的产品,其活性成分均为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体的水提物,产品成份单一,疗效不明显,服用剂量大,产品质量不稳定,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的提取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公开所述提取物的制剂,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本发明再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所述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的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胃炎、胃溃疡或胃癌消化系统炎症和肿瘤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的提取物,为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的醇提取物与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水提取物的混合物,混合物中,以干物质重量计,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的醇提取物的重量份数为20~30份,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的水提取物重量份数为25~35份;

所说的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的醇提取物可采用常规的醇提法进行制备,如《猴头菌及其提取物有关甾醇类化合物的初探》文献公开的方法,是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用体积浓度为70%-80%的药用乙醇的提取液;

所说的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的水提取物可采用常规的水提法进行制备,如《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十七册(P264页)文献公开的方法;

其中:术语“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在《中国药用真菌学》第八章<药用真菌固体发酵>文献中,有详细的报道,其中:所说的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指的是猴头菌丝体与用于猴头菌菌种固体发酵或液体发酵培养的培养基的混合物,所说的培养基为常规的培养基,在上述文献中已经有详细的报道,液体发酵培养的培养基常用的组分和含量如下:

葡萄糖3%    可溶性淀粉2%    酵母膏1%    麦麸1%    磷酸二氢钾0.1%

7H2OMgSO4 0.05%,水余量

用于固体发酵的培养基的组分和含量如下:

玉米芯80%                麦麸20%

本发明的制剂,包括治疗有效量的上述提取物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按照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提取物与辅料的重量份数比例为:

主药45~70份,辅料30~50份,所说的辅料包括淀粉、糊精、维晶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或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置于8~12倍的体积浓度为70%-80%的乙醇中,加热至回流,提取1~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50℃)的醇提取液,药渣再加7~10倍重量的水煎煮,煎煮时间为1~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50℃)的水提取液,药渣再加5~7倍重量的水煎煮,煎煮时间为1~2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50℃)清膏,然后与辅料混合,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粒,压片,包衣即得片剂,或与辅料混合后装填于胶囊中,获得胶囊剂;

动物试验证明,本发明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的的提取物和制剂对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炎症和肿瘤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可通过口服的形式施加于需要治疗的患者,剂量一般为1.5~1.6克/天体重,具体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具体情况由医师决定。

毒性试验证明,本发明的猴头子实体或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的的提取物和制剂几乎没有毒副作用,即使大量服用,对人体也没有影响。

本发明通过醇、水提取原料后,有效成份得到了提高和增加,不但保特了原有功效成份多糖、多肽,而且还增加了脂肪族酰类物质,特别是提高了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的甾醇类物质含量,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能够克服已有产品的缺点,产品质量稳定,疗效显著提高,服用量减少,生产工艺简单适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下述各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申请的保护权限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片剂

组成                            份数(按重量计)

猴头菌丝及培养物醇提取物        28份    按干物质计

猴头菌丝及培养物水提取物        29份    按干物质计

淀粉                            4份

糊精                            13份

硬脂酸镁                        0.2份

维晶纤维素                      22份

包衣剂                          3.8份

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指的是猴头菌种与液体发酵培养的培养基的混合物,液体发酵培养的培养基的组分和重量含量如下:

葡萄糖3%    可溶性淀粉2%    酵母膏1%    麦麸1%    磷酸二氢钾0.1%

7H2OMgSO4 0.05%,水余量。

制备方法:将1000克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置于10000ml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中,加热至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0℃)的醇提取清膏,药渣再加8000ml的水煎煮,煎煮时间为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0℃)的水提取清膏,药渣再加6000ml的水煎煮,煎煮时间为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清膏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然后与辅料混合,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粒,压片,包衣即得片剂,片剂重量为0.54克/片或0.27克/片或0.13克/片。

                               实施例2

胶囊剂

组成                            份数(按重量计)

猴头菌丝及培养物醇提取物        29份    按干物质计

猴头菌丝及培养物水提取物        30份    按干物质计

淀粉                            11份

维晶纤维素                      30份

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指的是猴头菌种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中经发酵培养的混合物,固体发酵培养的培养基的组分和重量份数含量如下:

玉米芯80%                            麦麸20%

制备方法:将1000克猴头菌丝体及培养物置于10000ml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中,加热至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0℃)的醇提取液,药渣再加8000ml的水煎煮,煎煮时间为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0℃)的水提取液,药渣再加6000ml的水煎煮,煎煮时间为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清膏,然后与辅料混合,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装胶囊即得,胶囊重量为0.18g/粒或0.27g/粒。

                                实施例3

胶囊剂

组成                                  份数(按重量计)

猴头菌子实体醇提取物                  29份    按干物质计

猴头菌丝子实体水提取物                30份    按干物质计

淀粉                                  11份

维晶纤维素                            30份

制备方法:将1000克猴头子实体置于10000ml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中,加热至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0℃)的醇提取清膏,药渣再加8000ml的水煎煮,煎煮时间为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0℃)的水提取清膏,药渣再加6000ml的水煎煮,煎煮时间为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清膏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然后与辅料混合,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装胶囊即得,胶囊重量为0.18g/粒或0.27g/粒。

                                实施例4

实施例1的干浸膏的毒性试验

试验方法:

将实施例1的棕褐色干浸膏,用蒸馏水配成6.5g/ml、5.5g/ml、4.7g/ml、4.0g/ml、3.4g/ml(以生药量计)浓度药液;

昆明种小鼠,体重20-22g,由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供给。

给药前后,实验小鼠雌雄分笼,用全价颗粒饲料喂养,自由饮水,室温22±3℃,湿度:50-70%。

取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20-22g,雌雄各半。按体重大小分为五组,剂量分别为65g/kg、55g/kg、47g/kg、40g/kg、34g/kg,组间距0.85。试验前禁食(不禁水)12小时后,各组分别按0.3ml/10g体重一次灌胃给药,连续观察一周,记录受试小鼠活动、行为及死亡情况.

试验结果

给药后小鼠活动正常,毛色光滑,粪便为棕褐色,质地正常;一周内未见死亡及其它异常情况发生.处死后尸检,各组小鼠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经肉眼观察亦无异常改变。故无法测出实施例1的对小鼠的LD50(见表1),因此做最大耐受量试验。

                表1   胃乐宁小鼠LD50急性毒性试验

  剂量(g/kg)  动物数(只)  死亡动物数(只)  死亡率(%)  LD50及可信限  6555474034  1010101010  00000  00000未测出

最大耐受量试验

试验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20只,体重20-22g,雌雄各半。试验前禁食(不禁水)12小时后,用6.5g/ml的实施例1的浸膏以0.4ml/20g体重给小鼠灌胃给药,连续观察两周,记录受试小鼠行为、活动、摄食量、体重、粪便、死亡等情况,未死亡小鼠于两周后处死进行尸检。试验结果

按130g/kg(6.5g/ml×0.2ml/10g×1000)剂量灌胃给药的20只小鼠,未见明显毒性症状,仅见粪便棕褐色,质地稍稀软,摄食、活动稍减少,第二天后小鼠活动、摄食量等均恢复正常。两周内未见动物死亡,肉眼观察未见异常改变。

试验结论

经口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试验结果表明:小鼠最大耐受量为130g/kg(以生药量计),该剂量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的650倍[130g/kg÷0.2g/kg]。

                              实施例5

实施例1的片剂治疗胃痛445例临床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均来自九家大型中医院消化专科门诊和病房,病例及病种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597例病例及病种分布情况

  观察单位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30  10  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0  2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2  13  33  12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30  10  30  10  江苏省中医院  60  20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30  10  中日友好医院  30  10  南京市中医院  30  10  北京中医医院  80  27  合计  152  53  90  30  123  42  80  27

所有入选病例都是以胃痛为主症的胃病患者,共597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共445例,男227例,女218例;年龄19-65年,平均45.43岁;病程1个月-40年,平均6.42年.对照组共计152例,男84例,女68例;年龄18-65岁,平均44.68岁;病程2个月-40年,平均5.99年.根据不同的病种又分为相应的治疗组和对照组。

慢性浅表性胃炎实施例1片剂治疗组152例,养胃舒对照组53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例1片剂治疗组90例,胃复春片对照组30例;

消化性溃疡实施例1片剂治疗组123例,胃苏颗粒对照组42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实施例1片剂治疗组80例,枳术丸对照组27例;

所有相应的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均衡性检验,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中医诊断辨证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中医胃痛诊断标准

<1>胃脘部疼痛及胃肠病症状

<2>有反复发作史

<3>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

以上<1>必须具备,并应兼具其余1-2项,即可诊断。

2.中医辨证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胃痛(胃脘痛)篇,分为气滞证、虚寒证、阴虚证、阴虚肝郁证、郁热证、瘀血证等证型。

(1)气滞症

主症:胃脘胀痛、攻窜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舌苔白,脉弦。

次症:①遇恼怒复发或加重;②胸闷食少,嗳腐吞酸;③大便成形,但排便不畅。

上述主症必须具备,并应具备次症2项以上,即可诊断。

(2)虚寒症

主症:①胃痛隐隐,喜暧喜按;②空腹痛重,得食痛减,食后腹胀;③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次症:①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②大便溏薄,或虚秘,或初硬后溏;③食欲不振,食后脘闷。

上述主症必须具备3项或具备主证①、③及兼具次症2项,即可诊断。

(3)阴虚症

主症:①胃脘隐隐灼痛,空腹时加重;②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③舌红少津,有裂纹,少苔或花剥苔,脉细数。

次症:①口干舌燥,纳呆干呕;②大便干结;③手足心热。

上述主症必须具备3项或具备主证①、③及兼具次症1项,即可诊断。

(4)阴虚肝郁症

主症:胃脘隐痛、气怒症重,脉弦。

次症:胃脘痞满,两胁胀闷,纳少反酸,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疲乏无力,舌红少津,脉象弦细。

上述主症必须具备,并应具备具次症2项以上,即可诊断。

(5)郁热症

主症:①痛势急迫,脘部灼热拒按;②口干口苦,喜冷饮;③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次症:①心烦易怒,泛酸嘈杂;②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上述主症2项(①必备),并应兼具次症1项,即可诊断。

(6)瘀血症

主症:①胃痛拒按,如刺如割,痛点固定,痛时持久;②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涩。

次症:①食后或入夜痛重,或痛彻胸背;②呕血或黑便史。

上述主症2项,并应兼具次症1项,即可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皆经胃镜和病理确诊。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国际公认的诊断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Rome标准II,胃镜和病理排除了慢性活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肿瘤等,生化检查和B超排除了胆胰疾病、甲亢及糖尿病等。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凡符合前项中西医诊断标准而又自愿受试者,均可纳入III期临床试验范围。有下列情况者属于排除病例:

(1)恶性肿瘤及具有外科情况者;

(2)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药物过敏者;

(3)胃痛合并有心血管病、肝病、肾病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4)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或安全性判断者。

观察方法:

1.观察药物及方法:

治疗组:用实施例1的片剂,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选用合肥神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养胃舒胶囊,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慢性萎缩性胃炎选用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胃复春片,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消化性溃疡选用扬子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胃苏颗粒,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功能性消化不良选用枳术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版),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2.观察疗程及需求:

观察疗程:功能性消化不良2周,消化性溃疡4周,慢性浅表性胃炎6周,慢性萎缩性胃炎12周。观察期间停服任何其它治疗胃病的中西药,饮食及工作照常,每周记录一次病程变化,一个疗程结束后全面复查有关理化指标以利于判断疗效。

3.观察项目:

(1)临床症状和休症:按照统一的观察表格,主要观察胃痛、腹胀、嗳气打嗝、嘈杂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胁痛胁胀、便秘或便溏等。根据病情轻重,将症状分为轻、中、重度3级,分别用+、++、+++表示。

(2)疗效指标:包括胃镜和病理,X线钡餐造影,幽门螺杆菌检测及胃排功能钡条检查法等。

(3)安全性指标及副反应:治疗前后观察血、尿、便常规,心肝肾功能及观察期间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

疗效评定标准:

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主症、次症消失。

显效:主症、次症明显减轻(+++→+)。

有效:主症、次症减轻(+++→++或++→+)。

无效:主症、次症无明显改善。

不同西医病种综合疗效的评定标准:

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均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关章节。

钡条法胃排空功能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胃排空钡条90%以上。

显效:胃排空钡条达70-90%。

有效:胃排空钡条达50-70%。

无效:胃排空钡条达50%以下。

统计学处理:采用显著性t检验和x2检验。

试验结果:

中医症状疗效:见表2。

表2  实施例1片剂445例胃痛患者不同中医辨证症状疗效的比较

  证型  例数  临床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气滞证  188  69(36.70%)  73(38.83%)  38(20.21%)  8(4.255%)  95.74%  虚寒证  76  24(31.58%)  26(34.21%)  20(26.32%)  6(7.895%)  92.10%  阴虚证  86  38(44.18%)  28(32.56%)  16(18.60%)  4(4.651%)  95.35%  阴虚肝郁证  60  17(28.33%)  27(45.00%)  15(25.00%)  1(1.667%)  98.33%  郁热证  20  4(20.00%)  6(30.00%)  9(45.00%)  1(5.00%)  95.00%  瘀血证  12  3(25.00%)  2(16.67%)  5(41.67%)  2(16.67%)  83.33%  其它  3  0  3(100%)  0  0  100%  总计  445  155(34.83%)  165(37.08%)  103(23.15%)  22(4.944%)  95.06%

注()内为所占比率,各证之间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综合疗效见表3。

表3  胃乐宁片对胃痛不同病种综合疗效与对照组的比较

  胃痛不同病种  治疗组  对照组(依次为养胃舒、胃复春片、胃苏颗粒和枳术丸)P值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慢性浅表性胃炎  152  31  73  37  11  92.76%  53  9  16  17  11  79.25%  >0.05  慢性萎缩性胃炎  90  7  28  42  13  85.56%  30  2  9  12  7  76.67%  >0.05  消化性溃疡  123  35  51  31  6  95.12%  42  6  11  14  11  73.81%  <0.05  功能性消化不良  80  27  32  16  5  93.75%  27  2  4  13  8  70.37%  <0.05  合计  445  100  184  126  35  92.13%  152  19  40  56  37  75.67%

实施例1片剂对幽门螺杆菌(Hp)的作用: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Hp阳性的部分病例进行了观察,结果见表4,表5

表4  实施例1片剂对萎缩性胃炎Hp的转阴作用

  组别  治疗前阳性例数  治疗后转阴例数  转阴率  实施例1片剂组胃复春片对照组  3614  207  55.56%50.00%

两组间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

表5  实施例1片剂对消化性溃疡Hp的转阴作用

  组别  治疗前阳性例数  治疗后转阴例数  转阴率  实施例1片剂治疗组胃苏颗粒对照组  6619  236  34.85%31.56%

两组间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

实施例1对胃排空功能的作用: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观察病例,观察了实施例1片剂对胃排空功能的影响,结果见表6

表6  实施例1对消化性溃疡Hp的转阴作用

  组别  列数  治愈  显效  有效无效 总有效率  实施例1片剂治疗组枳术丸对照组  8027  11(13.75)%3(11.11%)  27(33.75%)7(25.93%)  22(27.50%)9(33.33%)20(25.00%)8(29.63%) 75.00%70.37%

两组间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

毒副作用:

445例观察病例于治疗前后都进行了血、尿、便常规及心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在445例服用实施例1片剂的患者中,有3例出现了一过性腹泻,继续服药并注意饮食后腹泻停止。除此之外,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

                          结       论

实施例1片剂能明显改善中医胃痛病的临床症状。治疗445例胃痛患者,临床治愈155例(占34.83%),显效165例(占37.08%),有效103例(23.15%),总有效率为95.06%。根据中医的辨证不同,气滞证188例,总有效率为95.74%;虚寒证76例,总有效率为95.35%;阴虚肝郁证60例,总有效率为83.33%。由此可见,胃乐宁片对气滞证、虚寒证、阴虚证、阴虚肝郁证等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各证型之间症状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

实施例1片剂对慢性胃病不同病种都具有较好的效果。治疗消化性溃疡132例,总有效率为95.12%,疗效明显优于胃苏颗粒对照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总有效率为93.75%,疗效明显优于枳术丸对照组。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52例,总有效率为92.76%,与养胃舒对照疗效相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0例,总有效率为85.56%,与胃复春片对照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

实施例1片剂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一个疗程,Hp的转阴率为55.56%。

实施例1片剂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钡条法胃排空功能疗效为治愈11例(占13.75%),显效27例(占33.75%),总有效率为75.00%,值得进一步研究。

III期临床主要观察是否有毒副作用,用实施例1片剂治疗中医胃痛445例一个疗程观察,除有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腹泻外,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说明实施例1片剂临床应用是安全无毒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