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及其制备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在药学上的应用

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及其制备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在药学上的应用

摘要

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及其制备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在药学上的应用,其中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是以羟丙基和磺丁基混合取代的环糊精衍生物:n-(2,3,6-O-2-羟丙基)-m-(2,3,6-O-磺丁基)-β-环糊精,每摩尔环糊精取代的基团数有:n个羟丙基和m个磺丁基,n为羟丙基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m为磺丁基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n+m=Z为总平均取代度,其中n=1、2、3、4、5、6、7、8、9的任一值;m=1、2、3、4、5、6、7、8、9的任一值;而两取代基的总平均取代度是Z=2、3、4、5、6、7、8、9、10的任一值。本发明作为药物赋形剂溶血性小,毒性低。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002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95176.0

  • 发明设计人 任勇;马学琴;余书勤;孙晓东;

    申请日2005-11-02

  • 分类号C08B37/16(20060101);A61K31/724(20060101);A61K9/08(20060101);A61P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07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栗仲平;张苏沛

  • 地址 210097 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25: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0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8B37/16 登记生效日:2020061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5110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9-27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8B37/16 登记生效日:201909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5110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0-12-2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8B37/16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9-06-24

    授权

    授权

  • 2006-09-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7-12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载体: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具体涉及羟丙基和磺丁基混合取代的环糊精衍生物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这种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其作为药物载体在药学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环糊精(cyclodextrin,CD)系淀粉经环糊精葡聚糖转位酶酶解环合后得到的由6~15个葡萄糖分子以糖甙键连接而成的环状低聚糖天然产物,常见的为α-、β-和γ-CD,分别含有6、7、8个葡萄糖分子,呈截头圆锥形体,有一个中空的疏水内腔,葡萄糖单元的羟基分布在腔的外围,腔外具亲水性。“内疏水,外亲水”的特殊分子结构,使得CD能与多种空间尺寸适合的有机小分子形成主客分子弱作用的超分子体(包合物),从而改善可以有机小分子的理化性质,因此在分子识别、模拟酶及色谱手性分离等方面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在农业、医药业、食品业及化妆品等应用领域的前景更是诱人。

环糊精在药学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但安全性和溶解性等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常用的环糊精是β-CD,由于其溶解度小(1.85%),溶血作用强,非肠道给药刺激性强且具明显肾毒性,因此,不能适于非肠道给药,β-CD的衍生物(简称CDD)可以克服其不足。在药学应用中CDD的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促使人们对CD进行结构改造。以获得性能更好的药物包合或载体材料。

环糊精的衍生化方法是选择某种合适的取代基取代母体环糊精的羟基而实现的,取代基的嵌入,破坏了母体环糊精的分子间氢键,使分子固态结构及包合小分子性能发生改变,因而改变环糊精水溶性等理化性质,降低溶血性和毒性及改善药剂学性能,其引入取代基的类型和取代基数量(取代度)对衍生物性能性质的变化至关重要,取代基结构类型和取代度大小的“微小”变化,常常可导致环糊精衍生物性能性质或用途的重大改变。典型的例子有C3结构的丙基和羟丙基对β-环糊精性能的影响,虽然二者取代基结构仅相差一个氧原子,但是,丙基-β-环糊精(Pr-β-CD)不能用于药物用途,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水溶性好、溶血性小、毒性低,目前已广泛用做药物赋形剂和食品工业。另一方面,平均取代度的变化也能改变衍生物的性能和用途,如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该结构系列的产品溶血性随取代度增加而降低,其四取代物(SBE4-β-CD)和单取代(SBE1-β-CD)衍生物的溶血性高于七取代物,因此,SBE7-β-CD(取代度6.0-7.1)可用作药物赋形剂(U.S.PatentNo.5,134,127)。另外,取代度的变化也引起包合性能的改变,如HP-β-CD平均取代度越高,其包合能力就越小(Muller BW,Brauns U.Hydroxypropyl-B-cyclodextrin derivatives;influence of average degree ofsubstitution on complexing ability and surface act ivity.J Pharm Sci,1986,75(6):571-572),最常用的是平均取代度5的HP5-β-CD。

β-环糊精结构特点是仲碳面(HO-C2和HO-C3)和伯碳面(HO-C6)具有两类共21个羟基,衍生化时取代基的数量(取代度)及取代位置变化较大,具有丰富的结构异构特点,实际制备中,要获得单一取代度且取代位一致的单一结构的衍生物极其困难。环糊精衍生物除单取代衍生物外,实际应用的多取代衍生物是不同位置不同取代度的混合体,通常用平均取代度(DS)来表示环糊精衍生物的取代程度,DS表示每摩尔环糊精母体平均所连接的取代基个数,如平均取代度7的SBE7-β-CD指每单元β-环糊精母体平均连接了7个磺丁基,但实际该化合物是包含了从1取代到11取代的多种取代组分。HP5-β-CD则指平均取代度5的HP5-β-CD,实际包含了羟丙基从1取代到13取代的多取代度组分。

β-CD分子间氢键是其水溶性小并具有肾毒性的主要原因,故衍生物应着力消除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基团。环糊精衍生化引入的基团主要有亲水性和疏水性两大类基团,由此发展出下列五种结构类型衍生物:①引入疏水基团,烷基取代的环糊精衍生物,如2,6-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不定位甲基化-β-环糊精(RM-β-CD)和全甲基化-β-环糊精,和二乙基-β-环糊精。②亲水性基团,羟烷基取代的衍生物如,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③支链环糊精衍生物如,葡萄糖基(G-β-CD),二葡糖基(G-β-CD)、麦芽糖基和二麦芽糖基环糊精。④亲水性羧基衍生物如,羧甲基环糊精(CM-β-CD)等。⑤离子化取代基如,磺烷基环糊精SBE4-β-CD和SBE7-β-CD等。

虽然引入亲水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都可改善β-环糊精溶解性能,但是,两类基团衍生物的安全性和刺激性差异很大。试验证明典型的CDD溶血作用的顺序为β-CD>DM-β-CD>SBE1-β-CD≈HP-β-CD>SBE4-β-CD>SBE7-β-CD(1.Rajewski,R.A.;Stella,V.J.Applications of cyclodextrins:2.in vivo drugdelivery.J.Pharm.Sci.85(11),1142-1169,1996)。目前,有限的研究表明:β-CD环糊精的伯羟基(6OH)取代通常可至溶血性降低;引入正离子基团可减少溶血的发生,而负离子基团对降低溶血性效应不明显;两性离子基团通常使溶血性增大;亲水性强的正离子基团几乎不引起溶血性效应(M.Bost,V.Laine,F.Piland,A.Gradelle,J.Defeye,B.Perly,J.Inclosion Phenomena ang MolecularRecognation in Chemistry 1997,29,57)。但SBE-β-CD系列取代物的溶血性试验表明,随着磺丁基取代度增加SBE-β-CD的溶血性有显著降低(Rajewski,R.A.;Stella,V.J.Applications of cyclodextrins:2.in vivo drug delivery.J.Pharm.Sci.85(11),1142-1169,1996)。U.S.Patent No.5,134,127报道了磺丁基取代的环糊精离子化衍生物SBE-β-CD的结构和用途,研究表明,SBE7-β-CD性能性质的主要优点为:水溶性高(>50g/100g H2O);包合性能强;无药理活性;对肾功能无影响;可用于非口服制剂;GMP生产成本低且用途广泛。SBE-β-CD的药用产品是SBE7-β-CD,平均取代度6.0~7.1,平均分子量2089~2264g/mol,目前已用于多个药品制剂产品。另一个优秀的药用环糊精衍生物是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欧洲药典标示的取代度范围是2.8~10.5,使用最多的是取代度5的产品HP5-β-CD,该取代度产品溶血性较小,包合性能优良因而使用广泛。

目前,大部分的环糊精衍生物是单一取代基产物,近年来,又发展出混合取代基衍生化的方法。WO 2005042584报道了二元取代基的磺烷基-烷基-环糊精(SAEx-AEy-CD)新型衍生物,该发明将亲水性基团(磺烷基,SAE)和疏水性基团(烷基,AE)同时引入环糊精,实现二元多取代衍生化,SAEx-AEy-CD不仅提高了水溶性、增强了包合性能,而且其溶血性也较烷基-环糊精有明显降低,其中乙基-磺丁基-β-环糊精衍生物的溶血作用与SBE4-β-CD相当,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环糊精作为药物载体的基本特征是对药物分子的包合性能,其特殊功能是环糊精区别于其他类型药物赋形剂的本质所在。环糊精及其衍生物通常具有比药物大得多的分子量,实际应用中常需使用多于药物质量比例的环糊精,实践证明,过大分子量的环糊精衍生物使处方中的赋形剂配比过高,而影响环糊精作用功能的发挥,成为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环糊精的衍生化,不仅需要考虑水溶性和安全性,还必须将衍生物的分子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改善母体环糊精水溶性,制备出安全、有效而又具有适当分子量的环糊精衍生物。其技术方法是,在母体环糊精中同时引入两种不同结构类型的亲水取代基,通过两种取代基不同比例的混合取代方式,改善环糊精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化合物设计、合成、结构鉴定、包合性能试验、溶血性试验、分析方法试验、毒性试验和一般药理试验。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1)亲水性取代基及其取代度的确定:以羟丙基和磺丁基为取代基,以溶血性-取代度关系与溶血性-分子分配系数(Log P)关系,并且同时考虑衍生物分子量限制,设计系列HPn-SBEm-β-CD衍生物。

2)碱催化连续反应方法合成设计物:以母体环糊精为原料,1,2-环氧丙烷和1,4-丁基磺酸内酯为反应试剂,水溶液中碱催化方法制备产物。

3)衍生物的结构鉴定:以高效液相法和透析方法有效区别出单取代衍生物及其混合物与HPn-SBEm-CD的差别;IR、1HNMR及DSC谱鉴定HPn-SBEm-β-CD结构,确定取代度n和m,采用色谱法分析产物。

4)包合性能试验  测定HPn-SBEm-β-CD对离子型或非离子型活性分子的包合性能;试验包合物制备条件;DSC谱鉴别包合物。

5)溶血性试验:以母体环糊精、HP5-β-CD和SBE7-β-CD为对照,进行溶血性试验。

6)急性毒性和一般药理试验: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对照,口服和静注给药试验HPn-SBEm-β-CD毒性及对动物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一、亲水性取代基及其取代度的确定

2-羟丙基(简称羟丙基)和磺丁基是能够有效降低母体环糊精溶血作用的亲水性基团,两种取代衍生物的溶血性关系为:β-CD>SBE1-β-CD≈HP-β-CD≥SBE4-β-CD>SBE7-β-CD;以CAChe 6.1.8 Worksystem Pro.程序,模拟计算了羟丙基和磺丁基取代度1~10的衍生物结构参数(如:charge,dipolemoment,improper torsion,van der Waals,molecular orbital energies,hydrogenbond,torsion stretch,Log P等),分析与溶血性的相关性,发现分配系数(Log P)与取代基类型及取代度有关,顺序为:β-CD<SBE1-β-CD<HP3-β-CD<HP5-β-CD≤SBE4-β-CD<SBE7-β-CD,结果与溶血性呈负相关。

为此,设计羟丙基和磺丁基混合取代的衍生物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HPn-SBEm-β-CD,n为羟丙基平均取代度,m为磺丁基平均取代度。进一步计算了n=1~9及m=1~9的HPn-SBEm-β-CD的Log P,其数据见下表1:

                        表1:HPn-SBEm-β-CD的Log P与取代基、取代度关系

m                                                  n  0  1  2  3  4  5  6  7  8  9  0  -8.52**  -8.27  -8.02  -7.77  -7.52  -7.28  -7.03  -6.78  -6.53  -6.28

  123456789  -8.16-7.81-7.45-7.10-6.74-6.39-6.04-5.69-5.34  -7.92-7.56-7.21-6.86-6.50-6.15-5.79-5.44-5.09  -7.67-7.31-6.96-6.61-6.25-5.90-5.54-5.19  -7.42-7.07-6.71-6.36-6.00-5.65-5.31  -7.17-6.82-6.46-6.11-5.75-5.40  -6.92-6.57-6.21-5.86-5.51  -6.67-6.32-5.97-5.62  -6.43-6.07-5.72  -6.18-5.83  -5.93

*n=羟丙基取代度;m=磺丁基取代度

**n=m=0,HPn-SBEm-β-CD=β-CD

设计总平均取代度n+m=Z≤10的HPn-SBEm-β-CD系列衍生物,其平均分子量分布1353~2625。

换言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该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是以羟丙基和磺丁基混合取代的环糊精衍生物:n-(2,3,6-O-2-羟丙基)-m-(2,3,6-O-磺丁基)-β-环糊精,该环糊精衍生物具有下列通式所示的结构:

R1=H,R2=(CH2)4SO3-X,R3=CH2CH(OH)CH3,orR1=H,R2=CH2CH(OH)CH3,R3=(CH2)4SO3-X,orR1=(CH2)4SO3-X,R2=H,R3=CH2CH(OH)CH3,orR1=CH2CH(OH)CH3,R2=H,R3=(CH2)4SO3-X,orR1=(CH2)4SO3-X,R2=CH2CH(OH)CH3.R3=H,orR1=CH2CH(OH)CH3,R2=(CH2)4SO3-X,R3=H,orR1=R2=(CH2)4SO3-X,R3=CH2CH(OH)CH3、H,orR1=R3=(CH2)4SO3-X,R2=CH2CH(OH)CH3、H,orR2=R3=(CH2)4SO3-X,R1=CH2CH(OH)CH3、H,orR1=R2=CH2CH(OH)Ch3,R3=(CH2)4SO3-X、H,orR1=R3=CH2CH(OH)CH3,R2=(CH2)4SO3-X、H,orR2=R3=CH2CH(OH)CH3,R1=(CH2)4SO3-X,H,orR1=R2=H,R3=CH2CH(OH)CH3、(CH2)4SO3-X,orR1=R3=H,R2=CH2CH(OH)CH3、(CH2)4SO3-X,orR2=R3=H,R1=CH2CH(OH)CH3、(CH2)4SO3-XX=Na,K,Li。

进一步优化,得到以下方案:每摩尔环糊精取代的基团数有:n个羟丙基和m个磺丁基,其中n为每摩尔环糊精衍生物中连接的羟丙基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m为每摩尔环糊精衍生物中连接的磺丁基取代基的平均取代度,n+m=Z为环糊精衍生物的总平均取代度,其中n=1、2、3、4、5、6、7、8、9的任一值;m=1、2、3、4、5、6、7、8、9的任一值;Z≤10。其中所述的平均取代度n和m还包含其±0.5内的实际平均值。本发明推荐: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中的X为Na、K的衍生物。

二、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制备

制备方法的优化方案是:以母体环糊精为原料,采用反应中间体不经分离的连续加料反应步骤进行混合取代。

起始原料:β-环糊精;反应试剂: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碱催化:NaOH,或KOH,或LiOH,优选NaOH。反应体系:水溶液。

环糊精依次加入质量2~4倍量水和2~17倍摩尔量碱,分次将2~15倍摩尔量比例的1,4-丁基磺酸内酯、1.5~13倍摩尔量比例的1,2-环氧丙烷两种反应试剂分别缓慢滴加入环糊精溶液,其中先加1,2-环氧丙烷的反应需补加2~15倍摩尔量碱后再滴加第二种试剂:其中1,4-丁基磺酸内酯在80℃反应5~8小时;1,2-环氧丙烷室温反应5~8小时,生成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粗品,盐酸中和至pH=6~7,过滤,滤液经透析,浓缩减压干燥得产物。本发明推荐以下方案:

合成工艺1:环糊精依次加入比例2~4倍量的水和3~17倍摩尔量NaOH,搅拌加热至80℃,缓慢滴加2~15倍摩尔量比例的1,4-丁基磺酸内酯,反应5~8小时,冷却至室温,搅拌下缓慢滴加1.5~13倍摩尔量比例的1,2-环氧丙烷,反应7~8小时,生成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粗品,盐酸中和pH=6~7,过滤,滤液经透析,浓缩减压干燥得产物。

合成工艺2:取环糊精依次加入质量比例2~4倍量的水和2倍摩尔量NaOH,室温搅拌下缓慢滴加1.5~13倍摩尔量比例的1,2-环氧丙烷,反应7~8小时后补加2~15倍摩尔量比例的NaOH,加热至80℃,搅拌下缓慢滴加2~15倍摩尔量比例的1,4-丁基磺酸内酯,反应5~8小时,生成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粗品。盐酸中和pH=6~7,过滤,滤液经透析,浓缩减压干燥得产物。

根据以上合成方法,以不同比例投料可以制得设计所需取代度的产物,本发明的部分产物取代度与理化性质见表2~表4:

    表2:11种不同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的平均取代度

产物  平均分子量(g/ml)  实际平均取代度  HP  SBE  HP1-SBE4-β-CD  1756  1.2  3.5  HP2-SBE2-β-CD  1620  2.1  2.3  HP2-SBE3-β-CD  1713  1.8  3.0  HP3-SBE2-β-CD  1616  2.7  2.1  HP3-SBE4-β-CD  2000  3.2  4.3  HP3-SBE6-β-CD  2171  2.6  5.6  HP4-SBE2-β-CD  1676  3.9  2.0  HP4-SBE3-β-CD  1799  3.8  2.8  HP5-SBE2-β-CD  1677  4.6  1.8  HP5-SBE3-β-CD  1923  4.9  3.2  HP6-SBE2-β-CD  1720  6.0  1.5

      表3:11种不同取代度的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的理化性质

  样品  熔点℃  比旋光度[α]  含水量(%)  HP1-SBE4-β-CD  227~237  +120.98  4.6  HP2-SBE2-β-CD  245~255  +171.30  5.2  HP2-SBE3-β-CD  202~212  +107.97  5.0  HP3-SBE2-β-CD  220~231  +145.42  5.6  HP3-SBE4-β-CD  227~235  +116.25  4.1  HP3-SBE6-β-CD  270~280  +99.06  4.2  HP4-SBE2-β-CD  234~244  +129.81  5.3  HP4-SBE3-β-CD  232~242  +115.37  4.7  HP5-SBE2-β-CD  244~255  +132.68  5.3  HP5-SBE3-β-CD  225~240  +128.71  5.1  HP6-SBE2x-β-CD  236~243  +149.70  5.7

                   表4:HP2-SBE2-β-CD溶解性试验

溶剂  样品量(g)  溶剂加入量(ml)溶质/溶剂溶解情况结论  水0.1mol/L HCl0.1mol/LnaOH甲醇乙醇乙腈正己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丙酮50%甲醇水溶液50%乙醇水溶液30%乙腈水溶液  0.50000.50000.50000.10000.10000.10000.01000.01000.01000.01000.10000.10000.1000  0.500.500.501.005.006.001001001001001.002.003.00  1/11/11/11/101/501/601/100001/100001/100001/100001/101/201/30  全部溶解全部溶解全部溶解全部溶解溶解溶解溶液混浊溶液混浊溶液混浊溶液混浊溶解溶解溶解  极易溶极易溶极易溶易溶略溶略溶不溶不溶不溶不溶易溶溶解溶解

*溶解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凡例溶解度项下测试。

本发明采用HPLC法和透析法区别产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β-环糊精(β-CD)和磺丁基-β-环糊精的混合物。

1、HPLC法:HP-β-CD、β-CD、HP2-SBE3-β-CD的HPLC谱图见附图1、2、3。在此色谱条件下,HP-β-CD洗脱为多个宽峰,保留时间分别在3、10、13、16min左右;β-CD洗脱为单一宽峰,保留时间约10min;HP2-SBE3-β-CD洗脱为单一宽大峰,保留时间约3min,无HP-β-CD和β-CD特征峰,表明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不含有HP-β-CD和β-CD,色谱特征结合1HNMR谱说明: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不是β-环糊精与羟丙基-β-环糊精与磺丁基-β-环糊精的物理混合物。

2、透析法:试验结果表明HP2-β-CD∶SBE6-β-CD=1∶1混合物样品透析后,样品质量减半,其保留物的1HNMR谱仅显示SBE4-β-CD特征峰,基本无HP2-β-CD的甲基特征峰(90%以上透析流失);HP2-SBE3-β-CD对比试验1HNMR谱基本无变化(透析流失率<7%)。此结果说明,本发明制备的产物中同时含有羟丙基和磺丁基,样品是羟丙基-磺丁基混合取代的产物,而不是HP-β-CD与SBE-β-CD二者的混合物。

三、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纯度及含量测定

1、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纯度测定

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是由一系列同时具有羟丙基和磺丁基,并且是由不同取代度的羟丙基和不同取代度的磺丁基所组成的环糊精衍生物。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中主要的杂质及其要求限量如下表5:

    表5: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中主要的杂质

  杂质  杂质来源  杂质限量(%)  环糊精γ-羟基丁磺酸盐1,2-丙二醇  残留残留水解产物  <1.5%<2ppm<2.5%

本发明采用HPLC法分析检测残留的环糊精、GC法分析检测γ-羟基丁磺酸盐和1,2-丙二醇。以HP2-SBE3-β-CD为例说明。

HPLC法分析检测残留的环糊精:

HPLC法检测HP2-SBE3-β-CD中β-CD残留量为0.8%(附图4)。

GC法分析检测γ-羟基丁磺酸盐和1,2-丙二醇:

GC法检测HP2-SBE3-β-CD中γ-羟基丁磺酸盐和1,2-丙二醇的含量分别为1.2ppm,1.0%(附图5)。

2、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含量测定

本发明采用反相HPLC、外标法测定各不同取代度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含量。以HP3-SBE6-β-CD为例,HPLC法测定其含量为93.7%。

四、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与难溶性药物的包合

1、离子药物:盐酸哌唑嗪

将本发明的HP4-SBE2-β-CD与1~10倍量水混合使成溶液;以HP4-SBE2-β-CD质量为1,加入质量比为1/10的盐酸哌唑嗪,充分搅拌混合,约需搅拌时间为2h;压滤、水洗固体物;干燥得含有本发明的HP4-SBE2-β-CD和盐酸哌唑嗪药物包合物的组合物。

1)测定盐酸哌唑嗪与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常数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王亚娜,陆亚鹏,任勇等,环糊精及衍生物/药物包合常数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J].药学进展,2004,28(1):23.)分别测定HP2-SBE3-β-CD、HP4-SBE2-β-CD、HP2-SBE2-β-CD、HP3-SBE6-β-CD,HP-β-CD与盐酸哌唑嗪的包含常数Ka,结果见表6所示。

表6:不同取代度的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与盐酸哌唑嗪的包合常数

  样品  包合常数Ka  HP-β-CD  597  HP2-SBE3-β-CD  610  HP4-SBE2-β-CD  4131  HP2-SBE2-β-CD  2697  HP3-SBE6-β-CD  12048

表6结果显示,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与盐酸哌唑嗪有良好的包合能力,并且其包合常数较HP-β-CD大。

2)包合物差示热分析验证试验

各样品差热分析图如图6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物理混合物保持了盐酸哌唑嗪的水峰和熔融峰,基本上是盐酸哌唑嗪与HP4-SBE2-β-CD的简单叠加;而在HP4-SBE2-β-CD的盐酸哌唑嗪包合物的图谱上,盐酸哌唑嗪的水峰消失,各峰的位置(温度)和形状(热效应)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包合物已形成。

3)对盐酸哌唑嗪的增溶试验

测定浓度为10%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对盐酸哌唑嗪的增溶效果,结果见表7。

表7:浓度为10%各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对盐酸哌唑嗪的增溶倍数

  样品  溶解度(ug/ml)  增溶倍数  盐酸哌唑嗪  0.0495  -  盐酸哌唑嗪/HP2-SBE3-β-CD  2.0344  41.1  盐酸哌唑嗪/HP3-SBE6-β-CD  1.5345  31.0  盐酸哌唑嗪/HP6-SBE2-β-CD  3.0200  61.0

  盐酸哌唑嗪/HP5-β-CD  1.1633  23.5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对盐酸哌唑嗪有显著的增溶效果,增溶作用强于HP-β-CD。

2、阴离子药物:布洛芬

将本发明的HP4-SBE2-β-CD与1~10倍量水混合使成溶液;以HP4-SBE2-β-CD质量为1,加入质量比为1/4的布洛芬,充分搅拌混合,约需搅拌时间为2h;压滤、水洗固体物;干燥得含有本发明的HP4-SBE2-β-CD和布洛芬药物包合物的组合物。

1)测定布洛芬与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包合常数

采用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王亚娜,陆亚鹏,任勇等,环糊精及衍生物/药物包合常数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J].药学进展,2004,28(1):23.)分别测定HP2-SBE3-β-CD、HP-β-CD与布洛芬的包合常数Ka,结果见表8所示。

表8:不同取代度的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与盐酸哌唑嗪的包合常数

  样品  包合常数Ka  HP-β-CD  221  HP2-SBE3-β-CD  61

表8结果表示本发明的HP2-SBE3-β-CD对布洛芬的包合能力较HP-β-CD对布洛芬的包合能力差,但对布洛芬仍具有一定的包合能力。

2)包合物差示热分析验证试验

各样品差热分析图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物理混合物保持了的布洛芬水峰和熔融峰,基本上是布洛芬与HP4-SBE2-β-CD的简单叠加;而在HP4-SBE2-β-CD的布洛芬包合物的图谱上,布洛芬的水峰消失,各峰的位置(温度)和形状(热效应)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包合物已形成。

3)对布洛芬的增溶试验

考察浓度为10%各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对布洛芬的增溶效果,结果见表9。

表9:浓度为10%各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对布洛芬的增溶倍数

  样品  溶解度(ug/ml)  增溶倍数

  布洛芬  64.68  -  布洛芬/HP2-SBE3-β-CD  330.01  5.1  布洛芬/HP3-SBE6-β-CD  321.25  5.0  布洛芬/HP6-SBE2-β-CD  315.03  4.9

表9结果显示,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对布洛芬有一定的增溶效果,对其增溶倍数为5左右。

3、非离子型药物:葛根素

将本发明的HP4-SBE2-β-CD与1~10倍量水混合使成溶液;以HP4-SBE2-β-CD质量为1,加入质量比为1/2.7的葛根素,充分搅拌混合,约需搅拌时间为2h;压滤、水洗固体物;干燥得含有本发明的HP4-SBE2-β-CD和葛根素药物包合物的组合物。

1)测定葛根素与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常数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王亚娜,陆亚鹏,任勇等,环糊精及衍生物/药物包合常数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J].药学进展,2004,28(1):23.)分别测定HP2-SBE3-β-CD、HP4-SBE2-β-CD、HP2-SBE2-β-CD、HP3-SBE6-β-CD、HP-β-CD与葛根素的包合常数Ka,结果见表10所示。结果显示,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对葛根素有良好的包合能力,包合常数大于HP-β-CD。

表10不同取代度的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与葛根素的包合常数

  样品  包合常数Ka  HP-β-CD  345  HP2-SBE3-β-CD  2168  HP4-SBE2-β-CD  26254  HP2-SBE2-β-CD  863  HP3-SBE6-β-CD  1440

表10结果显示,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对葛根素有良好的包合能力,包合常数大于HP-β-CD。

2)包合物差示热分析验证试验

各样品差热分析图如图8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物理混合物保持了葛根素的水峰和熔融峰,基本上是葛根素与HP4-SBE2-β-CD的简单叠加;而在HP4-SBE2-β-CD的葛根素包合物的图谱上,葛根素的水峰消失,各峰的位置(温度)和形状(热效应)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包合物已形成。

3)对葛根素的增溶试验

考察浓度为10%各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对葛根素的增溶效果,结果见表11。

  表11:浓度为10%各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对葛根素的增溶倍数

  样品  溶解度(mg/ml)  增溶倍数  葛根素  5.8  1  葛根素/HP2-SBE3-β-CD  54  9.3  葛根素/HP3-SBE6-β-CD  51.6  8.9  葛根素/HP6-SBE2-β-CD  24.6  4.2

表11结果显示,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对葛根素有一定的增溶能力,增溶倍数为4~9左右。

4、其它药物

以HP2-SBE3-β-CD为例,考察其与其它难溶性药物的包合常数及对药物的增溶倍数,结果表12。

表12:浓度为10%HP2-SBE3-β-CD与难溶性药物的包合常数及增溶倍数

  样品  包合常数Ka  增溶倍数  碘仿/HP2-SBE3-β-CD  2050  125  喜树碱/HP2-SBE3-β-CD  560  35  番茄红素/HP2-SBE3-β-CD  2566  173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对水不溶性药物有很好的增溶效果。

五、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溶血试验(参考文献:依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1999,11,12)

本发明以β-CD、HP-β-CD、SBE7-β-CD、SBE4-β-CD为对照,选取本发明的11种化合物溶血试验结果见表13和附图9~附图11。结果表明:1)在测试浓度下,所有化合物的溶血性均远小于β-CD;2)多数化合物的溶血性小于对照品HP-β-CD和SBE4-β-CD;3)化合物HP2-SBE3-β-CD、HP1-SBE4-β-CD、HP3-SBE6-β-CD等的溶血性小于SBE7-β-CD(见附图9);4)少量化合物在浓度>25mmol时溶血性大于HP-β-CD和SBE4-β-CD。

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磺丁基产物溶血性与羟丙基和磺丁基取代度直接相关:当磺丁基的取代度≤2时表现出较大的溶血性;当磺丁基的取代度≥2.5时,溶血性显著降低,当总取代度为4~7,其中磺丁基取代度为3~3.5时溶血性最低。本发明只要控制磺丁基的平均取代度在3~6时就可以获得很低溶血作用的产物。

              表13:各受试样品溶血实验结果

  样品  无溶血现象发生时浓度(mg/ml)  溶血50%时浓度(mg/ml)  HP1-SBE4-β-CD  22.83  55.33  HP2-SBE2-β-CD  19.44  33.21  HP2-SBE3-β-CD  20.56  >60.00  HP3-SBE2-β-CD  14.54  29.89  HP3-SBE4-β-CD  24.00  58.00  HP3-SBE6-β-CD  34.73  >76.00  HP4-SBE2-β-CD  20.11  38.54  HP4-SBE3-β-CD  10.79  27.88  HP5-SBE2-β-CD  10.90  28.51  HP5-SBE3-β-CD  22.11  45.19  HP6-SBE2-β-CD  18.92  32.68  SBE7-β-CD  25.20  60.90  SBE4-β-CD  10.60  15.90  HP-β-CD  8.16  12.61  β-CD  0.28  1.14

六、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药物载体的急性毒性试验

(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1999/11/12)考察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产物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小鼠灌胃给药,HP4-SBE3-β-CD剂量8000mg/kg,静脉注射给药剂量达2000mg/kg时,均未见受试动物死亡,也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反应。未能测出LD50,其最大耐受量为分别为8000mg/kg和2000mg/kg,结果提示,HP4-SBE3-β-CD毒性很低。表14列出了部分注射剂赋形剂的毒性数据以做参考。

                  表14:部分注射剂赋形剂毒性指标

样品试验动物给药途径         毒性  LD  剂量(mg/kg)  HP4-SBE3-β-CDHP3-SBE4-β-CDβ-CD丙二醇1,3-丁二醇特戊醇PEG400苯甲醇DMFDMADMSO三醋酸甘油酯乳酸乙酯  小鼠小鼠小鼠狗大鼠小鼠大鼠小鼠小鼠小鼠大鼠小鼠小鼠小鼠小鼠大鼠小鼠小鼠  口服静注口服静注腹腔注射口服静注口服皮下注射口服皮下注射口服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口服静脉注射口服静脉注射口服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口服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口服腹腔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皮下注射  ----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Lo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0LD50LD100  8000200080002000788222622.820.0623.3116.5110002100420010(ml)12306415804802800100014002000462032003020165003000145750267032502(ml)2.5(ml)3(ml)
苯甲酸苄酯甘露醇柠檬酸去氧胆酸钠大鼠小鼠大鼠小鼠小鼠小鼠  静脉注射口服皮肤吸收口服口服口服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口服腹腔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口服  LD0LD50LD10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LD50  0.2(ml)0.6(ml)1(ml)170040001400172214175040961270042140075815

参考文献:侯惠民,王浩,张光杰:药用辅料应用技术第二版[M]

Rajewski,R.A.;Traiger,G.;Bresnahan,J.;Jaberaboansari,P.;Stella,V.J.;Thompson,D.O.;Preliminary Safety Evaluation of Parenterally Administered Sulfoalkyl Ether β-CyclodextrinDerivatives,J.Pharm.Sci.84(8),927-932,1995

七、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一般药理试验

(一)、对小鼠神经精神系统的影响(参考文献:1、徐叔云主编 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91年 第二版,641页;2、卫生部药政司: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1993年7月42页)

1、对小鼠一般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鼠在用药后的活动,取食、二便、皮毛及上述各项指标均未见有明显异常。同对照组相比,未见有差异。表明对一般行为无明显影响。

2、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的影响:结果见表15。结果表明HP4-SBE3-β-CD在80、160及320mg/kg剂量时,对小鼠自发活动无明显影响;药后各时相同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有显著性意义的差别,表明对自主活动次数无明显影响。

                             表15: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组别  剂量mg/kg 动物数n  给药后不同时相(min)自发活动数(次/5min)  0  30  60  120  180
  空白对照HP4-SBE3-β-CDHP4-SBE3-β-CDHP4-SBE3-β-CD氯丙嗪  -801603202  1010101010  316±46319±50289±43296±43302±75  277±46246±79227±70248±5957±40*  225±55225±38207±63206±5616±20*  187±24179±20181±40193±4122±19*  170±36166±45150±48146±5325±28*

x±sd,Student t检验,*P<0.05,与对照组比。

3、对平衡运动的影响(Balane test):结果表明用药后各组在各时相的跌落率均为0,表明对平衡运动无明显影响。

以上结果显示在本实验80、160及320mg/kg三个剂量灌胃给药条件下,HP4-SBE3-β-CD不改变小鼠的一般行为,活动次数及平衡运动,表明对精神神经系统无影响。

(二)、对麻醉犬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参考文献:卫生部药政司: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1993年7月42页)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16。结果显示麻醉犬由十二指肠给予HP4-SBE3-β-CD各剂量组及对照组生理盐水溶液后各观察时间段内、其呼吸频率及呼吸幅度均无明显改变,其中用药各剂量组在用药后30、60、120及180min时与药前比较P均>0.05,均无有显著性意义,同时与对照组平行比较P均>0.05。表明HP4-SBE3-β-CD对麻醉犬的呼吸系统无明显的影响。

2、对心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7。结果显示HP4-SBE3-β-CD各剂量组在十二指肠给药后各个时相内心率均无明显改变,与给药前及对照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该药对麻醉犬的心率无明显的影响。

3、对血压的影响:结果见表18。结果显示HP4-SBE3-β-CD由十二指肠给药后,40、80及160mg/kg三个剂量组在药后各时间段对麻醉犬的SAP、DAP及MAP均无明显的作用,与药前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该药对麻醉犬的血压无明显的影响。

4、对心电图的影响:结果见表19。结果显示由十二指肠给HP4-SBE3-β-CD40、80、160mg/kg后各时间段,对麻醉心电图各波的传导时间(s)、电压振幅(mv)均无明显影响,亦未见有心律失常发生,用药各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差别无显著性意义,表明该药对麻醉犬心电图无明显影响。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HP4-SBE3-β-CD通过十二指肠给药后,40、80及160mg/kg剂量时,对麻醉犬的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变,表明HP4-SBE3-β-CD对麻醉犬的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均无明显的影响。而HP-β-CD:ig 10-100.0mg/kg,4h内其呼吸幅度、呼吸频率、血压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影响;在40、120及400mg/kg剂量时,对小鼠空腹血糖无明显影响,但120,400mg/kg剂量时能使小鼠胃肠推进功能轻度减缓(任勇、余书勤等,新药注册资料新型药用辅料羟丙基-β-环糊精,2005)。

                                                             表16 HP4-SBE3-β-CD对麻醉犬呼吸的影响

指标组别  剂量mg/kg)                                                用药后时间(min)  0  5  10  30  60  120  180呼吸频率(次/min)  对照组HP4-SBE3-β-CD  -4080160  7.8±5.609.5±3.678.5±6.418.0±4.24  17.0±6.9620.8±5.1519.2±6.7018.8±4.45*  17.3±6.9220.5±5.0919.7±5.8919.0±3.16  6.7±6.090.5±5.170.3±5.509.0±3.46  18.3±5.8520.7±3.7219.7±6.0519.7±2.73  19.5±5.9219.3±4.2319.8±6.9920.8±3.81  20.0±5.2520.0±5.2521.3±7.9420.3±2.94呼吸幅度(mm)  对照组HP4-SBE3-β-CD  -4080160  4.2±1.333.3±1.503.5±1.763.5±2.73  14.7±1.8613.5±1.8714.3±0.8214.0±2.83  14.7±1.6313.3±1.9715.2±1.7213.5±2.81  4.8±0.764.8±1.834.5±1.764.2±2.32  13.5±0.8414.8±2.0414.3±1.8613.8±1.94  13.2±1.4714.3±1.2114.8±1.1614.0±1.90  14.0±1.0914.7±2.0615.0±1.9014.2±2.14

X±S;n=6,student t检验,与对照组比,P均>0.05

                                                     表17  HP4-SBE3-β-CD对麻醉犬心率的影响

组别  剂量(mg/kg)                                            给药后不同时相(min)受试动物心率(次/min)  0  5  10  30  60  120  180  对照组HP4-SBE3-β-CD  -4080160  187.3±10.6188.8±18.2187.5±18.5185.3±22.1  189.2±14.4187.5±16.0193.2±16.5187.8±20.9  189.6±25.7188.2±21.0192.3±16.5184.8±20.8  185.7±14.9188.2±19.2194.5±18.9187.3±23.8  191.3±20.2189.3±22.6198.3±18.9188.5±21.4  192.7±18.2188.5±23.2195.8±18.8190.7±19.2  190.0±18.8190.0±19.1197.8±18.7188.8±18.0

X±S;n=6,student t检验,与对照组比,P均>0.05

                                                    表18  HP4-SBE3-β-CD对麻醉犬血压的影响

  指标组别  剂量(mg/kg)                                    给药后不同时相(min)受试动物血压(mmHg)  0  5  10  30  60  120  180  S对照组HP4-SBE3-β-CD  -40  145.5±15.6148.3±15.0  147.2±17.3145.0±16.0  145.3±15.6144.8±17.3  144.0±13.8147.5±15.8  144.7±18.2145.8±16.3  144.0±19.2147.2±18.6  144.0±18.3147.7±20.2

  AP  80160  144.7±15.5146.0±14.8  144.5±14.8145.3±16.6  144.7±15.7143.5±17.0  148.0±15.5144.3±17.2  150.3±15.9148.0±13.3  149.7±14.9149.5±13.2  148.7±13.4149.3±12.8  DAP  对照组HP4-SBE3-β-CD  -4080160  104.8±10.6104.0±9.4103.0±10.6101.5±9.3  104.7±10.6104.0±11.3103.2±10.199.5±10.9  103.3±11.0104.3±10.4102.8±9.798.7±10.0  102.5±11.7103.3±11.1103.3±10.699.3±11.7  103.7±13.0101.8±12.7105.5±12.2100.0±9.0  101.8±14.4101.8±11.8104.7±9.4103.7±9.8  102.5±14.1100.2±15.1104.7±10.2102.3±10.4  MAP  对照组HP4-SBE3-β-CD  -4080160  121.3±12.7120.5±11.5119.2±11.2119.0±11.8  120.7±12.8118.8±12.5119.7±11.4117.8±13.1  120.8±12.4118.3±11.8119.2±11.4116.0±13.2  117.8±11.3120.3±12.6120.5±12.7116.2±12.8  119.5±16.4119.0±14.1122.2±13.6117.8±11.1  118.2±17.4119.2±15.0120.7±12.3119.2±11.3  119.2±17.2115.3±14.5121.3±11.4119.7±11.4

X±S;n=6,student t检验,与对照组比,P均>0.05,与用药前比较 P均>0.05

                                                           表19  HP4-SBE3-β-CD对麻醉犬心电图的影响

  指标组别  剂量(mg/kg)                                                  用药后时间(min)  0  5  10  30  60  120  180P-R(s)  对照组HP4-SBE3-β-CD  -4080160  0.105±0.010.105±0.010.102±0.0070.104±0.008  0.105±0.010.105±0.010.102±0.0070.104±0.008  0.105±0.010.105±0.010.102±0.0070.104±0.008  0.105±0.010.105±0.010.102±0.0070.104±0.008  0.105±0.010.105±0.010.102±0.0070.104±0.008  0.105±0.010.105±0.010.102±0.0070.104±0.008  0.105±0.010.105±0.010.102±0.0070.104±0.008QRS(s)P  对照组HP4-SBE3-β-CD  -4080160  0.044±0.0030.044±0.0030.044±0.0030.045±0.003  0.044±0.0030.044±0.0030.044±0.0030.045±0.003  0.044±0.0030.044±0.0030.044±0.0030.045±0.003  0.044±0.0030.044±0.0030.044±0.0030.045±0.003  0.044±0.0030.044±0.0030.044±0.0030.045±0.003  0.044±0.0030.044±0.0030.044±0.0030.045±0.003  0.044±0.0030.044±0.0030.044±0.0030.045±0.003Q-T(s)对照组HP4-SBE3-β-CD-4080160  0.206±0.0170.210±0.0190.208±0.0120.208±0.016  0.206±0.0170.211±0.0190.208±0.0120.206±0.018  0.206±0.0170.210±0.0190.208±0.0120.208±0.016  0.206±0.0170.211±0.0190.205±0.0160.207±0.017  0.206±0.0170.210±0.0190.206±0.0150.207±0.017  0.206±0.0170.210±0.0190.207±0.0130.208±0.016  0.206±0.0170.211±0.0190.207±0.0130.208±0.016

X±S;n=6,student t检验,与对照组比,P均>0.05;与用药前比较 P均>0.05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合成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溶血性小,毒性低。设计范围内的各种取代物的溶血性都低于β-环糊精,也低于常用的药物赋形剂羟丙基-β-环糊精,部分取代物溶血性低于药物赋形剂磺丁基-β-环糊精(SBE7-β-CD)。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溶血性与羟丙基和磺丁基的取代度相关,并且存在一最小溶血的取代度范围:羟丙基取代度n=2.0~5.0的产物表现出更低的溶血作用;磺丁基m=3.0~4.5时溶血性很低。羟丙基取代度n>6时溶血性增大;磺丁基的取代度m≤2.0时表现出较大的溶血性;当磺丁基的取代度m≥2.5时,溶血性显著降低。因此,综合结果当总取代度为4~7时即可获得溶血性很小的衍生物,如HP2-SBE3-β-CD、HP3-SBE2-β-CD、HP1-SBE4-β-CD和HP4-SBE2-β-CD等,这些取代度衍生物的Log P在-6.80~-7.10区间范围内。WO 2005042584报道的衍生物乙基-磺丁基-β-环糊精、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溶血性与SBE4.6-β-CD相当。

2、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溶解性好,在水中溶解度≥50%。在有机溶解剂中也表现出较好的溶解性(如表4所示)。良好的溶解性能对难溶药物的包合十分有利,便于简化包合工艺,也有利于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产品的自身分析检测,便于控制产品质量。

3、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药物能力较强,尤其是包合阳离子和中性离子药物。对阴离子药物也有一定的包含性能。对药物包合后,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这对改善难溶药物生物利用度尤其重要。

4、本发明制备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具有适度的平均分子量,如总取代度=5的HP1-SBE4-β-CD、HP2-SBE3-β-CD和HP3-SBE2-β-CD不仅溶血作用显著低于HP5-β-CD,且平均分子量范围1571~1730(与HP7-β-CD相当)远低于SBE7-β-CD的2089~2264平均分子量。本发明产品的每单位质量产品的包合药物量高于SBE7-β-CD,即相同质量的包合材料,本发明产品将比SBE7-β-CD多包合31%~33%的药物。这对控制制剂中赋形剂使用量有重要而实际的意义,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本发明产品的应用可行性。

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产率高,质量稳定。系列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制备重量收率≥110。另外,本发明制备方法原料易得(市售β-CD、1,2-环氧丙烷、1,4-丁基磺酸内酯),生产成本低。制备过程中通过调节投料比就可以得到所需取代度的羟丙基-磺丁基-环糊精产品。色谱方法分析产品,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便。

6、本发明产品性质稳定,无毒害无易燃易爆特性、无环境污染,不易变质,易储藏、易运输。

附图说明

图1:HP-β-CD的HPLC图谱。色谱条件 色谱柱:苯基柱(4.6mm×250mm,5μm);检测:示差检测;流动相:甲醇-水(1∶10);柱温25℃,样品浓度0.02mg/ml,进样量20μl。HP-β-CD在此色谱条件下洗脱为多个宽峰,其中9min左右的峰为β-CD。

图2:β-CD的HPLC图谱。色谱条件同附图1。β-CD在此色谱条件下在9min左右洗脱为一个宽峰。

图3:HP2-SBE3-β-CD的HPLC图谱。色谱条件同附图1。HP2-SBE3-β-CD在HP-β-CD结构基础上引入了磺丁基而使环糊精极性增大,较易洗脱,表现为在3.4min左右的一个大的单宽峰。

图4:HP2-SBE3-β-CD中β-CD残留量HPLC法检测图。色谱条件:色谱柱:苯基柱(4.6mm×250mm,5μm);检测:示差检测;流动相:水;柱温25℃,其中HP2-SBE3-β-CD的保留时间为9.6min,β-CD的保留时间为34.6min。

图5:GC法检测HP2-SBE3-β-CD中γ-羟基丁磺酸盐(以1,4-丁基磺酸内酯计)和1,2-丙二醇的含量色谱图。其中1,2-丙二醇保留时间为5.8min,1,4-丁基磺酸内酯保留时间为12.4min。

图6:盐酸哌唑嗪差示热分析图。其中a为HP4-SBE2-β-CD;b为盐酸哌唑嗪;c为HP4-SBE2-β-CD和盐酸哌唑嗪的包合物;d为HP4-SBE2-β-CD和盐酸哌唑嗪的物理混合物。从d可以看出,物理混合物保持了的盐酸哌唑嗪水峰和熔融峰,基本上是盐酸哌唑嗪与HP4-SBE2-β-CD的简单叠加;而从c可以看出,盐酸哌唑嗪的水峰消失,各峰的位置(温度)和形状(热效应)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包合物已形成。

图7:布洛芬差示热分析图。其中a为布洛芬;b为HP4-SBE2-β-CD;c为HP4-SBE2-β-CD和布洛芬的物理混合物;d为HP4-SBE2-β-CD和布洛芬的包合物。从图c可以看出,物理混合物保持了布洛芬的水峰,基本上是布洛芬与HP4-SBE2-β-CD的简单叠加;而从d可以看出,布洛芬的水峰消失,各峰的位置(温度)和形状(热效应)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包合物已形成。

图8:葛根素差示热分析图。其中a为葛根素;b为HP4-SBE2-β-CD;c为HP4-SBE2-β-CD和葛根素的物理混合物;d为HP4-SBE2-β-CD和葛根素的包合物。从图c可以看出,物理混合物基本上是葛根素与HP4-SBE2-β-CD的简单叠加;而从d可以看出,葛根素各峰的位置(温度)和形状(热效应)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包合物已形成。

图9:溶血试验结果:以HP-β-CD、SBE7-β-CD、SBE4-β-CD作对照,测定HP1-SBE4-β-CD、HP3-SBE6-β-CD、HP2-SBE3-β-CD在浓度分别为1、6、12、25、35mM时的溶血百分率。从图中可以看出,HP1-SBE4-β-CD、HP3-SBE6-β-CD、HP2-SBE3-β-CD在以上浓度时的溶血百分率远低于HP-β-CD,并且溶血百分率基本呈线性上升。HP2-SBE3-β-CD、HP3-SBE6-β-CD浓度35mM时的溶血率百分率<50%。各浓度下β-CD表现高溶血性。溶血性大小:β-CD>HP-β-CD>HP1-SBE4-β-CD>HP3-SBE6-β-CD>HP2-SBE3-β-CD。

图10:溶血试验结果:以HP-β-CD、β-CD作对照,测定HP4-SBE3-β-CD、HP2-SBE2-β-CD、HP4-SBE2-β-CD、HP5-SBE3-β-CD在浓度分别为1、6、12、25、35mM时的溶血百分率。各化合物随着浓度增大溶血百分率增大,浓度27mM时各样品达最大溶血百分率,后又减小,与HP-β-CD的溶血变化相近。各浓度下,本发明产物溶血百分率均小于HP-β-CD。溶血性大小:β-CD>HP-β-CD>HP4-SBE3-β-CD>HP2-SBE2-β-CD>HP4-SBE2-β-CD>HP5-SBE3-β-CD。

图11:溶血试验结果:以HP-β-CD、β-CD作对照,测定HP6-SBE2-β-CD、HP5-SBE2-β-CD、HP3-SBE2-β-CD、HP3-SBE4-β-CD在浓度分别为1、6、12、25、35mM时的溶血百分率。浓度<25mM时各样品溶血百分率均小于HP-β-CD,浓度<25mM时溶血性大小为:β-CD>HP-β-CD>HP6-SBE2-β-CD>HP5-SBE2-β-CD>HP3-SBE2-β-CD>HP3-SBE4-β-CD。

图12:HP2-SBE3-β-CD 1HNMR图谱。

图13:HP2-SBE3-β-CD的IR谱。

图14:HP2-SBE3-β-CD的DSC图谱。

图15:HP3-SBE6-β-CD 1HNMR图谱。

图16:HP3-SBE4-β-CD 1HNMR图谱。

图17:HP2-SBE3-β-CD的HPLC图:色谱条件:SiO2(4.6mm×250mm,5μm)色谱柱;示差检测;乙腈流动相;柱温25℃。样品浓度0.001g/ml。

图18:HP2-SBE3-β-CD的HPLC图:色谱条件:SiO2(4.6mm×250mm,5μm)色谱柱;示差检测;甲醇流动相;柱温25℃。样品浓度0.01g/ml。

图19:HP2-SBE3-β-CD的HPLC图:色谱条件:SiO2(4.6mm×250mm,5μm)色谱柱;示差检测;乙醇流动相;柱温25℃。样品浓度0.01g/ml。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向装有恒压漏斗、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三口圆底烧瓶中分别依次加入0.02molβ-环糊精,0.11molNaOH,45mlH2O,搅拌使溶解并加热至75℃~80℃后,保温滴加0.08mol1,4-丁基磺酸内酯,约3h加完,继续搅拌反应2h后冷却至室温20℃,搅拌下缓慢滴加0.08mol1,2-环氧丙烷,约3h加完,继续搅拌反应5h后,盐酸调pH至中性,过滤,滤液透析除去残留的β-环糊精和反应生成的1,2-丙二醇及γ-羟基丁磺酸钠。透析8~10次后浓缩减压干燥,得类白色固体25.7g,重量产率111.7%。1HNMR图谱(附图12)各值解析如下表:

ppm质子归属峰特征峰面积质子所在基团取代度DS  1.05-1.06  3H:-CH3  d  5.43  羟丙基  1.8  1.69  4H:-CH2-CH2-  s  12.02  磺丁基  3.0  2.83-2.85  2H:-CH2-SO3X  d  5.99  磺丁基  3.0  3.38-3.91  3H:-O-CH2-CH-;  m  53.92  葡糖环  2H:-O-CH2-  6H:C2-H;C3-H;C4-H;  C5-H;2C6-H  4.99-5.16  1H:-C1H-  m  7.00  葡糖环

β-环糊精有7个C1-H(葡糖环C1)化学位移为4.99-5.16ppm,以此特征峰面积积分7表示7个C1-H(即1分子β-环糊精),则衍生物相对应的甲基峰(1.05-1.06ppm)面积/3即为每分子环糊精中连接甲基的总数也即羟丙基个数(取代度);相对应的-CH2-CH2-基团峰(1.69ppm)面积/4,同时相对应的-CH2-SO3X基团峰(2.83-2.85ppm)面积/2即为每分子环糊精中连接磺丁基取代度。由上表所示,本例合成产物取代度分别是羟丙基的平均取代数为1.8,磺丁基的平均取代度为3.0,简写为HP2-SBE3-β-CD。

          IR(KBr)谱(附图13)各值解析如下表:

  频率(cm-1)  官能团  特征  3424293414601420137013331206116010821040946853  O-HC-HC-H-SO2-OC-HS=OC-O-CC-O-C/-SO2-OC-O/C-CC-O/C-Cα-1,4-C-1  环糊精伯仲羟基,强吸收侧链亚甲基,尖峰亚甲基,弯曲拉伸甲基,弯曲拉伸醚键,拉伸拉伸拉伸拉伸骨架振动基团振动

DSC图谱(附图14)解析:脱水峰(弱):50~90℃;熔点:263~290℃;分解点:345℃。

其它理化参数如下:平均分子量M=1718g/mol;含水量:5.0%(参考文献:2000年药典附录VIIIM水分测定法-甲苯法);比旋光度:[α]=+107.97(WZZ-2S/2SS数字式自动旋光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参考文献:旋光度测定法2000年药典附录VIE旋光度测定法)。

HP2-SBE3-β-CD对照品的制备:将合成得到的HP2-SBE3-β-CD放置100℃烘箱72h后取出,冷却,存于干燥器中备用。精密称取样品少许,混合等摩尔苯甲酸(内标物),以D2O为溶剂测定混合物1HNMR谱,以苯甲酸Ar-H和环糊精母核C1-H峰面积积分比(等摩尔比=5∶7)计算标定HP2-SBE3-β-CD得含量=93.2%;HPLC法检测残留环糊精为0.8%,GC法检测1,2-丙二醇和γ-羟基丁磺酸钠的含量分别为1.0%和1.2ppm,定此化合物为对照品,用以确定其它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样品含量。

实施例2,向装有恒压漏斗、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三口圆底烧瓶中分别依次加入0.02mol的β-环糊精,0.04mol的NaOH,90mlH2O,搅拌使溶解,20℃搅拌下缓慢滴加0.03mol的1,2-环氧丙烷,约2h加完,继续搅拌反应6h后,补加0.3mol NaOH,加热至75℃~80℃后缓慢滴加0.3mol的1,4-丁基磺酸内酯,约3h加完,继续搅拌反应5h后冷却至室温,盐酸调pH至中性,过滤,滤液透析除去残留的β-环糊精和反应生成的1,2-丙二醇及γ-羟基丁磺酸钠。透析8~10次后浓缩减压干燥,得类白色固体25g,产率108.7%,经1HNMR验证为羟丙基的平均取代数为1.2,磺丁基的平均取代度为8.9,简写为HP1-SBE9-β-CD。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加70mlH2O,其中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的投料量分别是0.20、0.16、0.10mol。最后得产品产率为105.5%,经1HNMR(附图15)验证为羟丙基的平均取代数为5.6,磺丁基的平均取代度为2.6,简写为HP3-SBE6-β-CD。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其中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的投料量分别是0.15、0.12、0.15mol。最后得产品产率104.35%,经1HNMR(附图16)验证为羟丙基的平均取代数为3.2,磺丁基的平均取代度为4.3,简写为HP3-SBE4-β-CD。

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加90mlH2O,其中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的投料量分别是0.08、0.04、0.26mol。最后得产品产率为110.5%,经1HNMR验证为羟丙基的平均取代数为9.1,磺丁基的平均取代度为1.1,简写为HP9-SBE1-β-CD。

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其中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的投料量分别是0.06、0.04、0.04mol。加1,4-丁基磺酸内酯反应5h、加1,2-环氧丙烷反应5h,最后得产品产率101.36%,经1HNMR验证为验证为羟丙基的平均取代数为1.3,磺丁基的平均取代度为1.4,简写为HP1-SBE1-β-CD。

实施例7-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其中催化反应的碱是KOH,得磺丁基为钾盐的产物。

实施例7-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其中催化反应的碱是LiOH,得磺丁基为锂盐的产物。

实施例8,HPLC法鉴定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是羟丙基和磺丁基混合取代的环糊精衍生物而不是β-环糊精与羟丙基-β-环糊精与磺丁基-β-环糊精二者或三者的简单混合物。

色谱条件 色谱柱:苯基柱(4.6mm×250mm,5μm);检测:示差检测;流动相:甲醇-水(1∶10);柱温25℃。精密称取HP-β-CD、β-CD和本发明的HP2-SBE3-β-CD各0.1g,分别用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5ml进样;进样量20μl。HP-β-CD、β-CD、HP2-SBE3-β-CD的HPLC谱图见附图1、附图2和附图3。

实施例9:透析法鉴定本发明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是羟丙基和磺丁基混合取代的环糊精衍生物而不是环糊精与羟丙基-β-环糊精与磺丁基-β-环糊精二者或三者的简单混合物。

分别称取5g HP-β-CD(平均取代度为6)和5g本发明的HP2-SBE3-β-CD,分别加入10倍量水使成溶液,用透析袋(MWCO3000)透析5小时,浓缩减压干燥。最后分别得白色固体粉末0.3和4.7g,计算HP-β-CD透析流失率=94%,HP2-SBE3-β-CD透析流失率=6%。

实施例10,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纯度测定

1、HPLC法分析检测残留的β-环糊精

1)色谱条件:色谱柱:苯基柱(4.6mm×250mm,5μm);检测:示差检测;流动相:水;柱温25℃。

2)溶液的配制

参比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0.15g β-CD,用流动相溶液并定容至10ml做为母液a。精密量取1ml母液a溶解并定容至10ml得参比溶液。

样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1g HP2-SBE3-β-CD,用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10ml得样品溶液。

3)测定:取上述参比溶液和样品溶液各20ul进样检测得色谱图,样品中β-CD的峰面积应小于参比溶液的峰面积(样品溶液见图4)。

4)系统适用性试验:取上述样品溶液20ul进样检测得色谱图,理论塔板数按β-CD计算为2600,与HP2-SBE3-β-CD样品峰分离度3.78(附图4)

5)检测限:取β-CD母液稀释300倍,以S/N=3得β-CD的最低检测限为1ug。

2、GC法分析检测γ-羟基丁磺酸盐和1,2-丙二醇

1)色谱条件:色谱系统:Saturn GC3800;色谱柱:DB-5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检测器温度250℃;载气N2

2)溶液的配制

参比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1,4-丁基磺酸内酯20mg,用纯净水加热1小时,冷却后水定容至50ml,取上述溶液5ml,稀释至100.00ml。取稀释后的溶液2.00ml并加入1,2-丙二醇50mg,后加入纯净水溶解,至20ml,氯仿萃取(每次用氯仿10ml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小心挥去氯仿至干,残余物用水溶解,并用水定容至2.00ml,制得含1,4-丁基磺酸内酯0.02mg/ml、1,2-丙二醇25mg/ml的参比溶液。

样品溶液的配制:取样品10g,用10ml纯净水溶解(加入1-2滴2MH2SO4液),每次加氯仿10ml萃取,共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小心挥去溶剂,残余物用纯净水溶解,定容至1.00ml,制得样品溶液。

3)测定:分别取参比溶液和样品溶液5ul进样,样品中各峰的峰面积应小于参比对照品中相应峰的峰面积。

4)系统适用性试验: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取5ul样品溶液进样,得色谱图。理论塔板数按1,4-丁基磺酸内酯计算为22200,与丙二醇的分离度>1.5,与氯仿的分离度为16.7(取纯氯仿1ul+样品溶液4ul进样)。

5)最低检测限:将参比溶液稀释5倍,峰高为噪音的2倍,因此1,4-丁基磺酸内酯最低检测限为4.0ppm。样品被浓缩10倍,则折合样品1,4-丁基磺酸内酯的最低可检测含量为0.4ppm(4/10=0.4ppm)。

实施例11,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含量测定

反相HPLC法

色谱条件:色谱柱:苯基柱(4.6mm×250mm,5μm);检测:示差检测;流动相:甲醇-水(1∶10);柱温25℃。精密称取HP2-SBE3-β-CD对照品0.1g,用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5ml进样;进样量20μl,得色谱图(附图3)

色谱条件:色谱柱:C18(4.6mm×250mm,5μm);检测:示差检测;流动相:水(1∶10);柱温40℃。精密称取HP2-SBE3-β-CD对照品0.5g,用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10ml进样;进样量20μl,得色谱图。

正相HPLC法

色谱柱:SiO2(4.6mm×250mm,5μm);检测:示差检测;流动相:乙腈;柱温25℃。精密称取本发明的HP2-SBE3-β-CD对照品各0.01g,用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10ml进样;进样量20μl,得色谱图(附图17)。

色谱柱:SiO2(4.6mm×250mm,5μm);检测:示差检测;流动相:甲醇;柱温25℃。精密称取HP2-SBE3-β-CD对照品0.1g,用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10ml进样;进样量20μl,得色谱图(附图18)。

色谱柱:SiO2(4.6mm×250mm,5μm);检测:示差检测;流动相:乙醇;柱温25℃。精密称取HP2-SBE3-β-CD对照品0.1g,用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10ml进样;进样量20μl,得色谱图(附图19)。

根据以上测定含量色谱条件,优选的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1)色谱条件:色谱柱:苯基柱(4.6mm×250mm,5μm);检测:示差检测;流动相:甲醇-水(1∶10);柱温25℃。精密称取HP2-SBE3-β-CD对照品0.5g,用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10ml进样;进样量20μl。

2)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对照品(经纯度检测合格)0.5g,用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10ml得标准溶液。

样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待测样品0.1g,用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10ml得样品溶液。

3)标准曲线的确立:取标准溶液分别稀释2、5、10、20、50倍进样检测,以浓度C对峰面积A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A=5928C-1368,r2=0.9948。表明样品进样量在0.02~1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4)测定:取样品溶液,进样20ul得峰面积,由回归方程计算其实测浓度。

5)最低检测限:取标准溶液稀释200倍,以S/N=10得样品的最低检测限为5ug。

实施例12,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与阳离子型药物-盐酸哌唑嗪的包合。

精密称取本发明的HP4-SBE2-β-CD(10克)与纯水(10毫升)混合,加热,加入3.11g盐酸哌唑嗪,充分混合搅拌3小时,然后过滤,室温减压干燥,即得白色固体包合物。

1)测定盐酸哌唑嗪与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常数

用pH6.86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盐酸哌唑嗪稀溶液,用此稀溶液配制HP4-SBE2-β-CD样品溶液。盐酸哌唑嗪溶液250nm波长下的紫外吸收值(A0),改变HP4-SBE2-β-CD样品浓度为1.67×10-4~8.94×10-4mol/L,得不同HP4-SBE2-β-CD浓度体系的紫外吸收(A1-An)由1/ΔA=1/(ΔεKa[G]0[CD]0)+1/Δε[G]0公式(ΔA盐酸哌唑嗪紫外吸收值的变化,[CD]0是样品总浓度,[G]0盐酸哌唑嗪浓度,Δε为包合前后摩尔吸光系数之差),按照公式以1/ΔA对1/[CD]0作图得一直线,由截距/斜率可得盐酸哌唑嗪/HP4-SBE2-β-CD的包合常数Ka。

2)包合物差示热分析验证试验

称取盐酸哌唑嗪、HP4-SBE2-β-CD、盐酸哌唑嗪与HP4-SBE2-β-CD物理混合物、HP4-SBE2-β-CD的盐酸哌唑嗪包合物共四种样品各5.0mg,进行差示扫描热分析:Al2O3参比,量程±50μV,升温范围40℃~400℃,升温速率10℃/min,得DTA图谱。

3)对盐酸哌唑嗪的增溶试验

精密称取盐酸哌唑嗪适量,用pH6.86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定容,稀释不同倍数250nm下测定紫外吸收A,以A对浓度C(μg/mL)作图绘制标准曲线,得C=9E-06 A+8E-08 R2=1.0000。分别取不同取代度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它们是:HP2-SBE3-β-CD、HP3-SBE6-β-CD、HP6-SBE2-β-CD,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的溶液,分别加入过量的盐酸哌唑嗪,25℃±1℃振荡12h使达成饱合平衡,过滤,移取适量的滤液,缓冲液稀释,250nm处测定光吸收强度,依标准曲线得各不同取代度的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对盐酸哌唑嗪的溶解度及增溶倍数(见表7)。

实施例13,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与阴离子型药物-布洛芬的包合。

精密称取本发明的HP4-SBE2-β-CD(10克)与纯水(10毫升)混合,加热,加入4g布洛芬,充分混合搅拌3小时,过滤,室温减压干燥,即得白色固体包合物。

1)测定布洛芬与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常数

pH6.86磷酸盐缓冲液配制布洛芬稀溶液,用此稀溶液配制HP4-SBE2-β-CD溶液。布洛芬稀溶液265nm的紫外吸收值(A0),改变HP4-SBE2-β-CD浓度为1.67×10-4~8.94×10-4mol/L,各组不同HP4-SBE2-β-CD浓度体系的紫外吸收(A1-An)由公式:1/ΔA=1/(ΔεKa[G]0[CD]0)+1/Δβ[G]0,以1/ΔA对1/[CD]0作图得一直线,由截距/斜率可得布洛芬/HP4-SBE2-β-CD的包合常数Ka。

2)包合物差示热分析验证试验

称取布洛芬、HP4-SBE2-β-CD、布洛芬与HP4-SBE2-β-CD物理混合物、HP4-SBE2-β-CD的布洛芬包合物共四种样品各5.0mg,进行差示扫描热分析:Al2O3参比,量程±50μV,升温范围40℃~400℃,升温速率10℃/min,得DTA图谱。

3)对布洛芬的增溶试验

精密称取布洛芬适量用pH6.86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定容,稀释不同倍数265nm下测定紫外吸收A,以A对浓度C(μg/mL)作图绘制标准曲线,C=22.53A-0.2696,R2=0.9998。分别取HP2-SBE3-β-CD、HP3-SBE6-β-CD、HP6-SBE2-β-CD配制成浓度为10%的溶液,分别加入过量的布洛芬使成过饱合,25℃±1℃振荡12h,过滤,移取适量的滤液,缓冲液稀释,265nm处测定光吸收强度,得各不同样品对布洛芬的增溶倍数。

实施例14,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与非离子型药物-葛根素的包合。

9克HP4-SBE2-β-CD与10毫升水混合,加入1.83g葛根素,充分混合加热搅拌0.5小时,5℃下冷却;过滤,室温减压干燥,即得白色固体包合物。

1)测定葛根素与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常数

pH6.86混合磷酸盐缓冲液配制葛根素稀溶液,用此稀溶液配制HP4-SBE2-β-CD溶液。葛根素稀溶液紫外250nm吸收值(A0),改变HP4-SBE2-β-CD浓度为1.67×10-4~8.94×10-4mol/L,各组HP4-SBE2-β-CD浓度溶液的紫外吸收(A1-An)由公式:1/ΔA=1/(ΔεKa[G]0[CD]0)+1/Δε[G]0,以1/ΔA对1/[CD]0作图得一直线,由截距/斜率得葛根素/HP4-SBE2-β-CD的包合常数Ka。

2)包合物差示热分析验证试验

称取葛根素、HP4-SBE2-β-CD、葛根素与HP4-SBE2-β-CD物理混合物、HP4-SBE2-β-CD的葛根素包合物共四种样品各5.0mg,进行差示扫描热分析:Al2O3参比,量程±50μV,升温范围40℃~400℃,升温速率10℃/min,得DTA图谱。

3)对葛根素的增溶试验

精密称取葛根素适量,用pH6.86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定容,稀释不同倍数250nm下测定紫外吸收A,以C(μg/mL)浓度A对作图绘制标准曲线,得A=66.608 C+0.0017 R2=0.9999。分别取HP2-SBE3-β-CD、HP3-SBE6-β-CD、HP6-SBE2-β-CD,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的溶液,分别加入过量的葛根素使成过饱合,25℃±1℃振荡12h,过滤,移取适量的滤液,缓冲液稀释,250nm处测定光吸收强度,得各不同取代度的样品对葛根素的增溶倍数。

实施例15,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药物载体的溶血试验

取新鲜兔血10ml于洁净三角瓶中,玻璃棒搅拌10min去除纤维,加入约20倍生理盐水置于离心机中,1500rps/min约3min,除去上清液,如此反复洗涤直到上清液澄清为止。将制备的红细胞以生理盐水配制成5%悬浮液。(参考文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1999,11,12)

以本发明的11种化合物为例,除药用级β-CD由于溶解度差而只能配制成初始浓度为13mmol外,11种化合物、药用级羟丙基-β-环糊精、SBE6.1-β-CD、SBE4-β-CD(磺丁基-β-环糊精系列样品由南京师范大学新药研究中心提供,制备方法参考文献:QI QU,EDWARD TUCKER and SHERRIL D.CHRISTIAN:Sulfoalkyl Ether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s: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s.Journal of Inclusion Phenomena and Macrocyclic Chemistry 43:213-221,2002.)分别配制成初始浓度为40mmol各等渗溶液,按照表所示方法配制,并在37℃下振摇30min,冷却,于2500rps/min离心约5min,取上清液于λ=543nm处测定紫外吸收值,溶血百分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溶血百分率=(A受试物-A阴性对照)/A阳性对照×100%

                       表10:溶血试验各溶液的配制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5%红细胞(ml)生理盐水(ml)蒸馏水(ml)受试物(ml)受试物浓度(mmol)  0.53.535  0.51.02.525  0.52.31.212  0.52.90.66  0.53.40.11  0.53.5  0.53.5

实施例16,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急性毒性试验(参考文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1999/11/12)

配制方法和保存条件:精确称量HP4-SBE3-β-CD 7g,以配制成HP4-SBE3-β-CD混悬溶液,受试药临用前配制。受试药常温保存。

动物:昆明种小白鼠,东南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日龄约40天。体重20±2g。雌雄各半。

试验组别及药物剂量设置:每组受试动物20只,一个剂量组。

给药方法及途径:灌胃给药及静脉途径。动物一日内单次给药。由于受试品的浓度限制,不能按LD50试验给药,因而进行最大给药量试验。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试验在一日以40ml/kg容积给药。静脉注射给药容积为25ml/kg给药后观察记录受试动物毒性反应情况、体重变化及动物死亡情况。

试验条件:实验室温度为18~25℃,湿度40~60%,12小时明暗周期。小鼠每5只同性别同笼饲养于18×29×16cm的鼠笼内,饲料为全价鼠颗粒饲料,自由饮水。垫料刨花木屑。试验中每周更换1~2次。

观察指标:观察给药后14日的动物毒性反应及各组动物死亡数。必要时进行大体解剖观察内脏病变情况。试验结束时称各组动物体重。

实施例17,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一般药理试验-对小鼠神经精神系统的影响(参考文献:1、徐叔云主编 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91年 第二版,641页;2、卫生部药政司: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1993年7月42页)

配制方法和保存条件:HP4-SBE3-β-CD完全避光冰箱中保存。用时以生理盐水配置成所需浓度后应用。

动物及饲养条件: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东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环境设施合格证号:97004号;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号:97006号。实验室饲养三日后使用。饲养条件:试验用小鼠为笼养,塑料笼具体积为:32×18×18cm,每笼饲养同性别5只。基础饲料为实验鼠全价营养颗粒料,由实验中心自制。自由饮水。实验室温度为22~26℃,相对温度:40~60%,具排风设备。

仪器:六光道SYS-I型小鼠自发活动测定仪,自制。

阳性对照药:盐酸氯丙嗪注射液(Chlorprom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50mg/2ml,批号:20040509,北京市永康制药厂生产;地西泮注射液(DizepamInjection),10mg/2ml,批号:041101,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对小鼠一般行为的影响:取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用药80、160及320mg/kg三个剂量组;一次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空白),然后分别在用药后0.5、1、2、3小时各观察一次小鼠一般行为,记录有无倦伏、竖毛、呼吸变慢、流涎、震动、惊叫、跳跃、竖尾、攻击咬架、对声及触觉刺激的反应、步态、翻正反射、耳壳及尾部血管色泽、体温、眼裂大小、瞳孔变化等情况,记录异常反应同对照组进行比较。

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的影响:取健康小鼠,予选5min内活动次数在220~320之间共50只,随机分为五组,剂量设置同上。药前测一次为0min活动次数,然后由灌胃给药,分别在给药后30、60、120及180min各测定记录一次5min内活动次数。同对照组进行比较。测定时间固定在每日早9:00~下午4:00之间。以六光道自发活动仪每盒一只测定,实验时室温24~26℃,保持安静,测定盒罩以黑布后进行。结果见表13。

对平衡运动的影响(Balane test):取小鼠50只,雄雌各半,随机分为五组,剂量设置及用药方法同前。用药前先将小鼠进行予选,合格者用于实验。测定时,将小鼠置一直径0.8cm,长60cm,距地面60cm的木棒上,以三分钟内不跌落者为合格。然后给药,并分别在用药后30、60.120及180min时各测一次。以三分钟内跌落三次以上者为失去平衡,计算跌落率。比较用药组同对照组之间差异。

实施例18,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的一般药理试验-对麻醉犬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参考文献:卫生部药政司: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1993年7月42页)

配制方法:以生理盐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实验动物:受试动物为Beagle犬,由中科西山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为中科沪动管第99-0011号。设施环境合格证号中科沪动管99-0010号。试验前称重及观察进食量,并观察一般行为表现。

实验仪器:RM-60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日本光电);WDT-204型自动平衡记录仪(上海大华仪表厂生产)。

具体实验方法:家犬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以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以后每隔1h由静脉补充戊巴比妥钠4mg/kg)后,背位固定分离右颈总动脉,插管连接TP-101型压力换能器以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及平均动脉压(MAP);针形电极刺入四肢皮下记录II导联心电图(ECG),分离气管并切开,插入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换能器,描记呼吸频率及幅度。分离左侧股静脉,行静脉插管,以备补充戊比巴妥钠用。腹正中切口,找出十二指肠以备给药。实验设40、80及160mg/kg三个剂量组,对照组给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溶液。手术结束后稳定20分钟,记录上述各项指标为药前值,然后十二指肠注入不同剂量的HP4-SBE3-β-CD,注入时间为30秒、容积为1.0ml/kg,并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5、10、30、60、120及180min时记录上述各项指标,观察受试药物HP4-SBE3-β-CD对呼吸频率、幅度及心电、血压的影响。数据以用药前后同体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

实施例19,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08、0.04、0.055mol。得产率100.43%的HP2-SBE1-β-CD产品。

实施例2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08、0.04、0.08mol。得产率99.57%的HP3-SBE1-β-CD产品。

实施例2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08、0.04、0.11mol。得产率103.03%的HP4-SBE1-β-CD产品。

实施例2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08、0.04、0.014mol。得产率109.36%的HP5-SBE1-β-CD产品。

实施例2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08、0.04、0.017mol。得产率107.24%的HP6-SBE1-β-CD产品。

实施例2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08、0.04、0.020mol。得产率112.02%的HP7-SBE1-β-CD产品。

实施例2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08、0.05、0.03mol。得产率109.89%的HP1-SBE2-β-CD产品。

实施例2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08、0.05、0.05mol。得产率111.16%的HP2-SBE2-β-CD产品。

实施例2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08、0.05、0.07mol。得产率113.52%的HP3-SBE2-β-CD产品。

实施例2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08、0.05、0.10mol。得产率113.58%的HP4-SBE2-β-CD产品。

实施例29,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08、0.05、0.14mol。得产率109.89%的HP5-SBE2-β-CD产品。

实施例3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08、0.05、0.17mol。得产率111.93%的HP6-SBE2-β-CD产品。

实施例3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08、0.05、0.20mol。得产率116.43%的HP7-SBE2-β-CD产品。

实施例3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08、0.05、0.23mol。得产率118.21%的HP8-SBE2-β-CD产品。

实施例3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1、0.08、0.03mol。得产率107.55%的HP1-SBE3-β-CD产品。

实施例3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1、0.08、0.12mol。得产率111.75%的HP3-SBE3-β-CD产品。

实施例3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1、0.08、0.15mol。得产率107.55%的HP4-SBE3-β-CD产品。

实施例3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1、0.08、0.16mol。得产率109.02%的HP5-SBE3-β-CD产品。

实施例3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1、0.08、0.20mol。得产率111.15%的HP6-SBE3-β-CD产品。

实施例3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1、0.08、0.23mol。得产率111.07%的HP7-SBE3-β-CD产品。

实施例39,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5、0.12、0.04mol。得产率106.33%的HP1-SBE4-β-CD产品。

实施例4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加水65ml,再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5、0.12、0.06mol。得产率103.16%的HP2-SBE4-β-CD产品。

实施例41,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5、0.12、0.09mol。得产率105.11%的HP4-SBE4-β-CD产品。

实施例42,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5、0.12、0.12mol。得产率108.45%的HP5-SBE4-β-CD产品。

实施例43,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5、0.12、0.16mol。得产率111.18%的HP6-SBE4-β-CD产品。

实施例44,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8、0.15、0.055mol。得产率109.34%的HP1-SBE5-β-CD产品。

实施例45,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8、0.15、0.08mol。得产率110.70%的HP2-SBE5-β-CD产品。

实施例46,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8、0.15、0.095mol。得产率112.45%的HP3-SBE5-β-CD产品。

实施例47,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8、0.15、0.13mol。得产率111.86%的HP4-SBE5-β-CD产品。

实施例48,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18、0.15、0.17mol。得产率116.06%的HP5-SBE5-β-CD产品。

实施例49,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l,2-环氧丙烷0.20、0.16、0.08mol。得产率117.57%的HP1-SBE6-β-CD产品。

实施例50,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1,2-环氧丙烷0.20、0.16、0.13mol。得产率115.66%的HP2-SBE6-β-CD产品。

实施例51,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环氧丙烷0.20、0.16、0.16mol。得产率114.82%的HP4-SBE6-β-CD产品。

实施例52,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环氧丙烷0.21(0.02+0.19)、0.19、0.03mol。得产率116.11%的HP1-SBE7-CD产品。

实施例53,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环氧丙烷0.21、0.19、0.06mol。得产率117.23%的HP2-SBE7-β-CD产品。

实施例54,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环氧丙烷0.21、0.19、0.09mol。得产率113.17%的HP3-SBE7-β-CD产品。

实施例55,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环氧丙烷0.29(0.02+0.27)、0.27、0.03mol。得产率119.67%的HP1-SBE8-CD产品。

实施例56,与实施例40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环氧丙烷0.24、0.22、0.06mol。得产率117.54%的HP2-SBE8-β-CD产品。

实施例5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分别加NaOH、1,4-丁基磺酸内酯、-环氧丙烷0.08、0.04、0.023mol。得产率118.76%的HP8-SBE1-β-CD产品。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