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一个汽车车身活动部件如翻盖或车门、尤其是用于后备箱盖的锁闭装置

用于一个汽车车身活动部件如翻盖或车门、尤其是用于后备箱盖的锁闭装置

摘要

对于这种锁闭装置必需使通过一个锁体保险的汽车车身的活动部件(10)在故障情况下通过一个可钥匙操作的锁闭柱体(40)解除保险以便手动地打开活动部件(10)。为了打开,在一个位于活动部件(10)上配有操作体(21),它在垂直于汽车车身的垂直平面中是翻转活动的。当该操作体位于其闭合位置(20.1)时,则它位于基本与汽车车身平齐。在移出的翻开位置它可以用手反卡,其中也可以用钥匙接触锁闭柱体(40)。为了构成节省空间的锁闭装置建议,所述操作体(21)构成锁闭柱体(40)的载体并与这个锁闭柱体共同构成一个翻转活动的组合体(20)。在该组合体(20)上还具有一个可以通过锁闭柱体(40)操作的旋转离合器-机构(45),它参与翻转运动。在活动部件(10)的一个确定位置上具有一个旋转离合器-机构(35),它作用于锁体。在组合体(20)的闭合位置(20.1)所述旋转离合器-机构(45)与旋转离合器-机构(35)解除耦联,但是在翻开位置位于一个传递一个转矩的耦联位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6719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申请/专利号CN03818407.9

  • 发明设计人 H·许茨;G·布施曼;

    申请日2003-07-16

  • 分类号E05B65/19;E05B5/02;E05B17/04;E05B17/14;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苏娟;赵辛

  • 地址 德国费尔伯特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33: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01-07

    授权

    授权

  • 2005-11-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9-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所述形式的锁闭装置。在此一个活动部件相对于汽车车身的静止部件是活动的而且通常是在活动部件的一个锁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摆动运动。所述活动部件的锁闭运动在此通过一个锁体固定。这些锁体通常电地和/或通过一个遥控器控制。但是在故障情况下,当电控失效时,所述锁体可以用一个从属的钥匙机械地通过一个锁闭柱体解除保险。

对于这些锁闭装置在活动部件上也存在一个操作体,它在一个相对于汽车车身的垂直平面里是翻转活动的。一般情况下,在静止状态下该操作体位于其闭合位置,该位置与汽车车身是平齐的同时保护锁闭柱体。为了能够手动打开活动部件,将该操作体转移到一个突出来的翻开位置。然后使它可以被舒适地反握,以便将汽车的活动部件打开。在故障情况下在翻开位置也可以用钥匙接触到锁闭柱体。

对于这种形式的公知锁闭装置(DE 100 45 224 A1)所述锁闭柱体位置固定地组合在一个外壳里面,该外壳装进一个汽车的后备箱盖里面。外壳开孔通常通过一个盖板封闭,它围绕一个平行于盖板平面延伸的轴是翻转活动的。所述盖板在其翻开位置起到用于打开后备箱盖的操作体的作用。该静止的锁闭柱体通过其柱体轴线对准外壳开孔的方向。该静止的锁闭柱体的出口与一个锁体永久地耦联,以便在故障情况下通过插进的钥匙使锁体在其保险位置与解除保险位置之间转移。出于安全的原因该锁闭柱体必需具有一个可观的柱体长度,以便能够使所需的许多固定体轴向相互定位。这一点在本来就非常狭小的后备箱盖部位的空间里带来所不期望的长结构深度。

对于另一形式的公知锁闭装置(DE 199 29 243)锁闭柱体的钥匙孔位于一个位于活动部件上的汽车标记的盖板后面。为了用钥匙接触到锁闭柱体,只需偏转或移动盖板。所述标记不能作为打开活动部件的操作体。所述锁闭柱体位于活动部件中的活动盖板后面。

已知一个用于一个行李厢盖板的盖板锁(DE 802 046),它由两个直接紧邻设置的锁部件组成,它们搭接活动的行李厢盖板与位置固定的行李厢外壳之间的缝隙。位于外皮上的锁部件具有一个弹簧加载的固定销,它使一个底板与相邻的位于行李厢盖板上的锁部件搭接。在底板上摆动地支承自身的把手并在其定位位置的方向上弹性加载。尽管一个锁闭柱体与把手一起移动,但是其用于锁闭柱体的进入孔位于把手的外观面上。由此使所述锁闭柱体不仅在定位位置而且在把手的突出位置可以用钥匙接触到并因此总是无保护的。

因此所述锁闭柱体可能被轻微污染并由此变得不好用。此外所述锁闭柱体只用于使把手在其定位位置固定在底板上。没有规定一个故障情况。为了使把手能够旋转到突出位置必需用钥匙操作锁闭柱体。在这个旋转运动情况下所述相邻锁部件的固定销从盖板侧的锁部件的把手上的一个轮廓棱边这样远地去除顶压,使得固定销可以释放底板。

对于按照一个未预公开的DE 101 23 939 A1的一个锁闭装置所述盖板不仅作为翻开一个活动部件的操作体,而且作为用于电动打开活动部件的摆动开关。在盖板的背面上设置一个锁闭柱体,它在盖板的闭合位置指向活动部件的内部。所述盖板在其中心围绕一个水平轴可旋转地支承并由一个弹簧固定在其遮盖位置上。所述盖板可以从其遮盖位置转移到三个不同的旋转位置。当起到摆动开关作用的盖板以一个15°的小角度旋转时,则操作一个微动开关,它使锁体电动地打开。在这个第一旋转位置不能用钥匙接触到背面的锁闭柱体。在故障情况下可以手动地通过一个约45°的较大角度使盖板旋转,直到一个位于锁闭柱体出口上的旋转销止挡在活动部件的一个静止的钩上。然后可以将钥匙插进锁闭柱体,由此使旋转销与钩转离并使一个与一个轴向活动的销子对准的锁闭柱体上的心轴对准活动部件的内部,然后手动地使盖板继续转移到一个第三旋转位置,其中该心轴碰到销子并轴向顶压这个销子。由此机械地操作汽车内部的一个解除止锁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所述形式的可靠的锁闭装置,它在其结构深度上节省空间。这一点按照本发明通过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措施实现,它们具有下面的特殊的意义。

在本发明中所述操作体与锁闭柱体构成一个在翻转运动时共同运动的组合体,它具有一个旋转离合器的第一机构。在该组合体的翻转位置用钥匙可以接触到背面的锁闭柱体并在通过钥匙旋转锁闭柱体时使机构一起旋转,因此该机构在下面要称为“旋转离合器-机构”。用于这个旋转离合器的另一机构设置在活动部件的一个确定位置上并在旋转时通过其旋转运动作用于锁体。这个第二对应机构在下面要称为“旋转离合器-对应机构”。

一般情况下,在组合体的闭合位置位于组合体上的旋转离合器-机构与旋转离合器-对应机构解除耦联,因此撇开用钥匙对锁闭柱体的不可接触性不谈,根本不能在锁闭柱体与对应机构之间传递一个转矩。因为所述旋转离合器一对应机构设置在相同的垂直平面里面,在该平面中所述旋转离合器-机构在组合体翻转运动时移动,在翻转运动的后一种状态中这个机构的耦联部位移入到对应机构的对应耦联部位,因此通过锁闭柱体的钥匙旋转能够实现转矩传递。因此可以在翻开位置通过传递转矩使锁体从其解除保险位置转移到其保险位置或者相反。

在本发明中所述锁闭柱体一方面在闭合位置而另一方面在翻开位置在汽车车身的活动部件中占据两个不同的位置。在闭合位置所述锁闭柱体优选平行于操作体延伸,即,基本上在汽车车身的曲线方向上延伸。所述操作体的可供使用的较大高度可以用于布置一个锁闭柱体。在操作体的延伸方向上可以在锁闭柱体中设置大量的固定体,由此提高排列组合的数量。所述锁闭柱体和钥匙可以具有一个非常大范围的密码,它改善按照本发明的锁闭装置的开启安全性。在活动部件的深度方向上按照本发明的锁闭装置具有特别小的结构深度,该结构深度只对应于锁闭柱体的横截面。因为所述锁闭柱体总是在操作体的延伸方向上对准,因此在相当小的翻转角度时已经可以用钥匙接触锁闭柱体。在翻开位置所述组合体的锁闭柱体明显地突出于汽车车身。

由从属权利要求、下面的描述和附图给出本发明其它措施和优点。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以对一个起到汽车车身活动部件功能的后备箱盖的一个局部的俯视图示出当操作体位于其闭合位置时的这个操作体,

图2示出在装入以点划线表示的后备箱盖之前从后备箱盖背面看去的图1中的锁闭装置,

图3以沿着图1中的截切线III-III的纵向截面图示出锁闭装置,

图4+5以沿着图2中的截切线IV-IV以及V-V示出在那里所示的锁闭装置的两个横截面图,

图6示出图2中所示锁闭装置的立体后视图,其中示出一个鲍登线的起始段,它是一个导引到未示出的后备箱盖锁体的节链的组成部分,

图7以图2中箭头VII的视图方向示出按照本发明的锁闭装置的侧视图,

图8以对应于图3的纵向截面图示出锁闭装置,此时操作体位于其翻开位置并通过其翻转活动可以用钥匙接触到锁闭柱体。

在附图中仅示出一个作为车身活动部件的后备箱盖10的局部。在后备箱盖10中固定一个结构单元11,它由一个碗状的外壳30和一个通常封闭外壳开孔31的操作体21组成。由图2可以看出为此的固定机构39。如同由图4特别清晰地看出的那样,所述外壳30被一个点划线表示的轴15横交,通过该轴使操作体21在图3中箭头25方向上翻转活动地支承在外壳里面。下面将这个轴15称为“翻转轴”。所述翻转运动在图3和8的视图平面中实现。由此可以看出,这个翻转运动25在结构单元11处的一个沿着后备箱盖10的汽车车身的垂直平面中实现。

由图4给出,所述操作体21由双层薄板构成;它包括一个基板22和一个拱起的装饰板23。所述装饰板23上具有一个公司标记24。一个锁闭柱体40与操作体21可靠连接,因此该锁闭柱体参与操作体21的翻转运动25。下面将这个由操作体21和锁闭柱体40组成的结构单元20如同已经提及的那样称为“组合体”。在此将锁闭柱体40集成在操作体21的材料里面并位于其在图4中以26表示的背面上。一个柱体外壳42用于容纳锁闭柱体40并且与操作体21基板22一体构成。在图3中点划线表示的锁闭柱体轴线44基本上平行于基板22的平面延伸并位于那个垂直平面里面,在该平面中实现所述组合体20的翻转运动25。在图1至7中示出所述组合体20的闭合位置,这在图3中通过辅助线20.1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组合体20在外观上基本上与后备箱盖10的车身平齐。所述锁闭柱体40保护在外壳内部。

所述锁闭柱体的出口43通过一个包括多个公知截段的空程离合器46通常旋转固定地与一个旋转离合器的第一机构45连接,其端部的耦联位置由一个叉件的内部空间47组成。这个旋转离合器-机构45同样是组合体20的组成部分并在其翻转运动25时一起运动。因此称为“活动的旋转离合器-机构45”

对这个活动的旋转离合器-机构45在外壳30中对应配置一个“静止的旋转离合器-对应机构35”,作为耦联位置它具有一个扁平轮廓体37。在耦联情况下所述扁平轮廓体37适配地进入活动的旋转离合器-机构45的叉件内部空间47。所述静止的旋转离合器-机构35在外壳壁33的一个确定位置上通过一个销轴36可旋转地支承。在外壳31的外侧上通过一个间隔体34和一个返回弹簧38旋转固定地与一个拨杆16连接。在拨杆16上啮合一个导引到后备箱盖10锁体的节链50,它在所示情况下由一个鲍登线组成。该鲍登线的连杆悬挂在拨杆16的一个端部爪里面,如同在图6中以17表示的那样。所述鲍登线50的外皮52以18固定在外壳30上。当锁体位于其可见位置时,所述拨杆16占据在图6中实线所示的初始位置,该位置在那里通过辅助线16.1表示。上述的返回弹簧38确定这个初始位置16.1。在图6中还虚线地示出以16.2表示的拨杆16的操作位置。当所述拨杆16旋转到这个操作位置16.2时,使鲍登线的连杆51同步并使后备箱盖10的锁体解除保险。然后可以打开后备箱盖10,如同在图8中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样。

在组合体20的闭合位置20.1不能实现拨杆16的上述运动。因为活动的旋转离合器-机构45通过其柱体轴线44与静止的对应机构35的旋转轴线以一个由图3所示的角位19相互间隔。此外不能实现锁闭柱体40的旋转运动,因为所述组合体20的操作体21使得不能接触外壳内部32。但是当所述组合体转移到其在图8所示的翻转位置20.2时,则可以接触到。这时所述柱体轴线44与静止的对应机构35的轴线对准并因此使活动的旋转离合器-机构45与对应机构35旋转啮合。对应机构35的扁平轮廓体37位于活动的旋转离合器-机构45的叉件内部空间47里面。此外锁闭柱体40在翻转位置20.2位于一个位置,在那里所述钥匙孔可以舒服地用钥匙41接触到。如果将正确的钥匙41插进锁闭柱体40,则一个旋转导致拨杆16的上述运动,该运动作用于锁体。它传递一个位于锁闭柱体与导引到锁体的拨杆16之间的转矩。通过插入钥匙41的旋转可以在故障情况下使锁体在其保险位置与解除保险位置之间调整。

在图8中以19表示的翻转角度通过一个位于组合体20上的止挡28和一个位于外壳30上的对应止挡48确定。这些止挡在本发明中以特殊的方式构成。

如图3所示,一个保护套27,29也是组合体20的组成部分,它同样一体地成形在基板22上并具有一个特殊的套轮廓。所述套具有一个窄的部位27,它在闭合位置20.1容纳用于耦联的静止旋转离合器-机构35的扁平轮廓体37。由图5中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出这个窄的套部位27。这样选择这个窄的套部位27的尺寸,使所述扁平轮廓体37以微小缝隙直接适配在其间。由此得到一个双重导向功能。对应机构35的扁平轮廓体37被固定在一个确定的旋转位置。此外在翻转运动25期间静止的旋转离合器-对应机构35的这个旋转位置也一直保持,直到其扁平轮廓体37移入活动旋转离合器-机构45的叉体内部空间47里面。这个旋转离合器-机构45位于保护套29的一个扩宽的部位里面。

通过保护套27,29不仅在翻转运动25的每个状态排除对对应机构35的操作,而且不仅对于图3中的闭合位置20.1有效而且对于图8中的翻转位置20.2也有效。在图8中两个处于啮合的机构和对应机构35,45位于另一套部位29里面。

所述窄的套部位27在其指向翻转运动方向的一侧上具有一个倒平面28,它建立起用于外壳侧对应止挡48的上述止挡。这个对应止挡48如图3所示通过在外壳壁33中的一个台阶轮廓48,49产生。对应止挡48同时是这个台阶的台阶面。但是台阶的撞击面49在闭合位置20.1也具有功能,起到使组合体20止动的作用。为此最好使用一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体,它锚定在这个撞击面49的一个开孔里面并与柱体外壳42的一个适当倒平面54共同起作用。

如图4所示,所述柱体轴线44相对于与其垂直延伸的翻转轴15回缩进外壳内部32里面。此外该翻转轴15通过两个分开的轴销12,13产生,它们在这里由端头螺栓制成。两个端头螺栓12,13从相互对置的结构单元11的侧面61,62穿过外壳孔53,在那里它们穿过支承套55,56。两个端头螺栓12,13的螺纹部分锚定在螺纹孔57里面。两个固定旋紧的螺栓12,13的端部相互间具有一个距离58。这个距离部位58可以用于布置锁闭柱体40。当所述螺栓12,13由钢销制成时,能够尽可能地防止强行拔出来。

如同由图7的侧视图可以看到的那样,一个工作臂59位于外壳30的外侧上,该工作臂与一个微动开关60共同起作用。

如同由图4可以看到的那样,所述工作臂59与一个支承套56一体地构成。通过旋紧端头螺栓12在组合体20与工作臂59之间建立旋转固定的连接。

由图5给出,与基板22一体构成并在柱体外壳42两侧突出来的销轴63用于插入两个螺旋弹簧64。这些螺旋弹簧64一端支承在外壳上而另一端支承在组合体20的背面26上并通过其弹性力负责使组合体20通常保持在其由图3所示的闭合位置20.1。

                      附图标记清单

10    后备箱盖的车身,活动部件

11    由20,30组成的结构单元

12    第一轴销,端头螺栓(见图4)

13    第二轴销,端头螺栓(见图4)

14    49上的缓冲体(见图3)

15    轴,翻转轴(见图4)

16    拨杆

16.1  16的初始位置(见图6)

16.2  16的操作位置(见图6)

17    51在14上的悬挂位置(见图6)

18    52在30上的固定(见图6)

19    翻转角度

20    组合体

20.1  20的闭合位置

20.2  20的翻开位置

21    20的操作体

22    21的基板

23    20的装饰板

24    23上的公司标记

25    20的翻转运动的箭头

26    20的背面

27    保护套,窄的套部位

28    27的倒平面,止挡(见图3)

29    保护套,宽的套部位

30    外壳

31    外壳开孔

32    外壳内部

33    外壳壁

34    间隔体

35    静止的旋转离合器-机构

36    35的支承销轴

37    35的耦联位置,扁平轮廓体(见图3)

38    用于45的返回弹簧(见图3)

39    用于30在11上的固定机构(见图2)

40    锁闭柱体

41    用于40的钥匙

42    柱体外壳

43    40的出口

44    柱体轴线

45    43上的活动的旋转离合器-机构

46    40,45之间的空程离合器

47    45的耦联位置,叉体内部空间(见图3)

48    30的台阶的台阶面,对应止挡

49    30的台阶的撞击面

50    节链,鲍登线

51    50的连杆

52    50的外皮

53    用于12,13的外壳开孔(见图4)

54    42的倒平面(见图3)

55    用于13的第一支承套(见图4)

56    用于12的第二支承套(见图4)

57    在22中用于12,14的螺纹孔(见图4)

58    12与13之间的距离(见图4)

59    工作臂(见图4)

60    微动开关(见图7)

61    用于12的11的第一侧面(见图4)

62    用于13的11的第二侧面(见图4)

63    用于64的销轴(见图5)

64    螺旋弹簧(见图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