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寻呼以及对寻呼进行响应的方法和设备

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寻呼以及对寻呼进行响应的方法和设备

摘要

与对移动无线终端发出寻呼相关的寻呼发起标识符被包含在移动终端对该寻呼的响应中。例如,假设对移动终端的寻呼是在第一区域内,移动终端从第二区域响应该寻呼,并且在响应内包含标识符。第二区域可能是由另一个无线网络控制节点、另一个无线网络运营商、或者甚至是另一类型的蜂窝系统所控制的小区。标识符被用来经过无线网络把寻呼响应最终路由给寻呼发起者。标识符可以例如是寻呼区域标识符、注册区域标识符或者网络交换标识符。另外一种例子的标识符是移动终端接收到寻呼时所在的小区。例如,小区评估和选择处理只需要在移动终端监听寻呼信道时进行,由此可以节省移动终端的电池寿命。由于移动终端仅仅在发送寻呼响应之前检查一个最佳小区,因此可以确保使用最佳小区,由此改善通信质量。因此,由上行链路传输导致的干扰增加、连接丢失、或者消息中出错的几率就会较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2-1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Q7/38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50121 申请日:2000091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8-07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Q7/38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0718 申请日:2000091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5-12-07

    授权

    授权

  • 2003-06-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3-04-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相关申请

本专利申请涉及到1998年5月5日提交、标题为“Multicell AreaPaging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多小区区域寻呼)”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为No.09/071,886),以及1999年2月26日提交、标题为“Method and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Between MobileTerminals and Entities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在移动终端与无线接入网内的实体之间路由信息的方法和设备)”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为No.09/258,151)。这些公开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发明领域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蜂窝通信,并且涉及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对寻呼进行响应的移动终端。

发明背景

蜂窝电话就是如下各种称谓的一个示例,它们通常被称为“移动台”(MS)、“移动终端”(MT)、或者更普遍地被称为“用户设备”(UE)。出于描述的目的,在此后采用术语移动终端。通过空中接口(例如射频),可以在蜂窝电信网络和移动终端之间提供电信业务。一个活动的移动终端通过空中接口与一个或者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基站由基站控制器(BSC)进行管理,在某些系统中,基站控制器也被称为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出于描述的目的,在此后采用术语RNC。无线网络控制器通过一个或多个控制节点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电信网络,控制节点可以例如是用于连接到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网络(例如PSTN和/或ISDN)的移动交换中心(MSC),以及用于连接到无连接的分组交换网络(例如互联网)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例如GPRS)节点。

图1中,以功能框图的形式给出简化的蜂窝通信系统。一个示例核心网被连接到多个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包括RNC1、RNC2和RNC3。每个RNC控制一组小区的无线资源分配和无线连接操作:RNC1控制小区1∶1-1∶5,RNC2控制小区2∶1-2∶5,以及RNC3控制小区3∶1-3∶5。RNC之间通过例如7号信令系统(SS7)的信令网络以及传输网络进行通信。每个小区就是在基站位置上的无线基站设备所能提供无线覆盖的地理区域。一个基站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小区提供服务。当移动终端从一个原有小区移动到一个新小区时,将发生“切换”,这允许移动终端“漫游”非常远的距离。每个小区利用通过公共广播信道在该小区广播的唯一标识来识别。

如图1所示,RNC、互连信令和传输网络、以及每个小区内的无线基站设备共同组成无线接入网(RAN)。移动终端(MT)允许用户通过RAN接入由核心网所提供的电信业务。无线接入网控制核心网和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和传输。

根据环境、配置等,可以为RAN内的RNC分配不同的角色。RNC的一个角色是控制其自身小区组内的无线资源的“控制”RNC(CRNC)。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RNC1是小区1∶1至1∶5的控制RNC,RNC2是小区2∶1至2∶5的控制RNC,以及RNC3是小区3∶1至3∶5的控制RNC。

图2给出蜂窝通信网络内的相邻小区。活动小区表示当前正在支持与移动终端的无线连接的小区。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前向切换(forward handover)选择相邻的相邻小区来支持连接。前向切换或小区重新选择是如下的过程:当移动终端在无线接入网内的不同小区之间移动时,移动终端本身继续保持核心网和移动终端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连接。与传统的切换相比,处于前向切换的移动终端独立地重新建立与新小区的无线连接。这个连接的重新建立的实施,没有通过原有小区给出提前通知。网络中也没有为通过新小区继续通信而进行预先准备。发起并且协调前向切换的是移动终端,而不是核心网、核心网节点(例如MSC)或者无线接入网(RAN)。

图3中说明了一种示例,由RNC1-RNC3所控制的小区被组合成注册区域RA1-RA6,每个注册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每个小区中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的信息可能包括用于注册控制的小区和注册区域标识符。只要特定小区广播的这些小区和注册区域标识符中包含与在最近一次小区或RA更新过程中分配给移动终端的相同小区和注册区域标识符,移动终端就不需要再进行注册。然而当移动终端不能识别小区内广播的小区和注册区域标识符时,它发起RA更新过程。

为了能够找到移动终端,无线网络发起寻呼过程。更加特别的是,包含移动终端标识的寻呼消息在寻呼信道上发送。为了使得寻呼消息能够被导向移动终端所在的区域,无线网络在存储器内存储有关小区级别、注册区域级别或者某一其它级别的移动台的当前位置的判定。然后在寻呼区域内进行寻呼,该寻呼区域可以等同于注册小区或注册区域(尽管不是必需的)。如图1所示,另外一个示例的寻呼区域可以对应于与RNC1相关的小区1∶1-1∶5。

当移动终端在当前小区内监听寻呼信道时,由于无线条件的变化,移动终端可以利用小区重新选择过程,确定变换到另一个小区。更加特别的是,另一个小区当前可以为该移动终端提供更好的无线通信条件。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小区选择评估准则的基础上,决定小区的重新选择。例如在基于CDMA的系统中,监听寻呼的移动终端只需要关心当前小区内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传输的质量。而另一方面,如果移动终端必须要对寻呼进行响应,则还必须要考虑该小区内它要进行传送的上行链路的无线状况。上行链路状况可能不是最佳的,这也就意味着移动终端不得不以高于最佳小区的功率进行发射。在该示例中,移动终端在发送寻呼响应之前,需要选择更佳的小区。如果移动终端改变其当前小区,新小区有可能会属于新注册区域。通常,这会触发一个注册过程。

出于节约移动终端内电池功率的需要,要求选择最佳小区,即查找并且选择具备最佳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无线状况的小区。因此,移动终端将把小区选择评估限制在特定时段内,例如仅在移动终端监听寻呼信道的时候。否则,移动终端必须使用宝贵的电池能量,在上电监听寻呼信道期间之外的另一个时间内执行小区重新选择评估过程。

移动终端通过向无线网络发送寻呼响应消息对寻呼做出响应。传统地,移动终端在其接收到寻呼消息的相同小区内响应该寻呼消息。然而由于移动终端正在监听寻呼信道,它也可以评估当前小区是否是最佳小区,例如在对寻呼消息进行响应之前,判断基于CDMA的系统内响应寻呼的上行链路传输是否是最佳的。如果移动终端恰好选择了另一个更好的小区,并且向新小区发送寻呼响应消息,则该消息可能不会被路由给寻呼的发起者。例如,如果新选择的小区属于不同的RNC,而不是发出寻呼的RNC,则寻呼响应可能不能返回到寻呼发起RNC或者寻呼发起的外部核心网。而且,新小区还可能属于另一个网络运营商,或者甚至是另一种类型的蜂窝系统,例如GSM,而不是宽带CDMA。这样的结果就是,将会存在大量的接收无线网络控制节点所不能识别的“未经请求的”寻呼响应,因此也不能将其路由给寻呼发起者。在例如GSM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禁止移动终端在其注册的注册区域外的小区中响应寻呼,来避免出现上述的情况。但是这种禁止会大大限制无线网络的灵活性和覆盖区域。

也可以类似地对移动终端进行限制,使得移动终端只能在其接收到寻呼的小区内响应寻呼。但是,移动终端可能会被强制保留在无线条件较差的非最佳小区内,可能导致接收或发送消息出现错误。移动终端需要监测其当前小区和相邻小区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状况,以在不接收寻呼的期间内判断并且选择最佳的小区。如果频繁实施这种评估,则所得到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样的代价是:那些频繁评估会增加移动终端的电池损耗。而且,即使是增加了评估时间,由于无线状况可能会很快地变化,因此存在当移动终端监听/响应寻呼时,无线状况可能已发生恶化的可能性。

本发明通过提供以下机制解决这些问题:即使恰好在响应寻呼之前,移动终端已经选择了一个新的、更好的小区,也可以有效并且可靠地把寻呼响应从移动终端路由到寻呼发起者。因此,只需要在移动终端监听寻呼信道时执行小区评估和选择过程,由此可以节约移动终端的电池寿命。由于移动终端只在其发送寻呼响应之前检查最佳小区,因此由上行链路传输所引起的干扰增加、连接丢失、或者消息中出错的几率就会较小。

寻呼发起标识符与对移动无线终端的寻呼的发起相关。移动终端利用标识符去响应寻呼。例如,假设在第一区域内对移动终端寻呼,移动终端从第二区域响应寻呼,并且在该响应中包含标识符。寻呼响应可以是初始随机接入消息的一部分,或者在与无线网络的连接建立之后,包含在移动终端发出的寻呼接入消息中。标识符被用于最终把寻呼响应通过无线网络路由给寻呼发起者。下面描述利用移动终端所发出的寻呼响应内的标识符进行路由的各种示例。例如,标识符可以是寻呼区域标识符、注册区域标识符、或者网络交换标识符,并且可以被包含在寻呼内。或者,标识符不必包含在寻呼内。这种情况中标识符的一个示例就是移动终端接收到寻呼时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

附图简述

根据随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以及附图中的说明,可以清楚地得知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所有附图中相同的参考字符表示相同的部件。尽管在多个附图中给出了单独的功能模块,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这些功能可以通过如下手段来实施:包括单独的硬件电路、适当编程的数字微处理器或通用计算机、专用集成电路(ASIC)、以及/或者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图1是包括无线接入网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简化功能框图;

图2是通过标识由相邻小区包围的活动小区,从概念上说明蜂窝无线网络的框图;

图3说明注册区域的示例;

图4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其中包括基于宽带CDMA的通用移动电话系统(UMTS)以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图5是图4中给出的RNC和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6是图4中给出的移动终端的功能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说明相邻小区内寻呼响应过程的流程图;

图8A-8D说明分别并入寻呼发起标识符的寻呼消息、初始随机接入消息、以及寻呼响应消息的示例的简化格式;

图9说明采用本发明的示例的非限制寻呼/寻呼响应方案;

图10和11为根据图9的示例寻呼/寻呼响应方案说明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信令框图;

图12是采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的、非限制寻呼/寻呼响应方案;

图13根据图12中给出的示例,说明本发明的不同示例实施的四种(A-D)信令框图;以及

图14是采用本发明的又一个示例的、非限制寻呼/寻呼响应方案。

附图详细描述

为了理解本发明,在随后的描述中给出特定的细节,例如特定实施例、网络结构、信令流、协议、技术等等,以上都是出于解释的目的,而不应限制本发明。然而很明显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也可以实现在脱离这些特定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例如,本发明有时是在基于宽带CDMA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内、具备无线网络控制节点的无线接入网的示例情况中公开的。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其它类型的移动无线系统和无线网络。在其它情况中,为了不使本发明的描述和非必要细节之间混淆,因此省略了公认已知的方法、接口、设备、协议、以及信令技术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任意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前述图1中所示的系统。另外一个非限制示例就是现在描述的图4中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代表性的电路交换的外部核心网络可以例如是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以及/或者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以云图12标识)。另外一种电路交换的外部核心网络可以对应于另一种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网络(PLMN)13。具有代表性的分组交换的外部核心网络可以是例如互联网的IP网络(以云图14标识)。核心网被连接到相应的网络业务节点16。PSTN/ISDN网络12和其它PLMN网络13被连接到提供电路交换业务的电路交换核心节点(CSCN),例如移动交换中心(MSC)。

每个核心网业务节点18和20都是现有第二代类型的移动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一部分。在GSM中,MSC 18通过接口A连接到GSM基站子系统(BSS)22,BSS又通过接口A’连接到无线基站23。分组交换网络14被连接到分组交换核心节点(PSCN),例如适于在GSM语境中提供分组交换类型业务的GSM分组无线业务(GPRS)节点20,节点20也有时被称作服务GPRS业务节点(SGSN)。GPRS节点通过接口Gb连接到GSM的BSS 22。

每个核心网业务节点18和20也是第三代,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在UMTS中,核心网业务节点18和20通过无线接入网接口连接到UMTS地面无线接入网(UTRAN)24。UTRAN 24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系统(RNS)25,每个RNS当中都具有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器(RNC)26,该RNC连接到多个基站(BS)28并且还与UTRAN 24内其它RNC相连。

GSM的无线接入是基于公认已知的时分多址(TDMA)原理,其时隙信道是在各个频率上被时间复用。UMTS无线接口上的无线接入是基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每个单独的无线信道分配使用CDMA信道化或者扩频码。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接入方法。WCDMA提供宽带,用于多媒体业务以及其它高速传输的要求,并且还具备类似分集切换和RAKE接收机的健壮特性,使得在频繁变换的环境中可以保证高质量的通信业务。为了使基站28能够识别出来自特定移动台的传输,需要为每个移动台分配自己的扰码。移动台也利用自己的扰码,在通用的广播或公共信道上识别来自基站的传输,或者识别专用于该移动台的传输。扰码可以从同一区域内所有的其它传输和噪声中识别出经过加扰的信号。

下面给出用于连接无线接口的不同类型的控制信道。例如在前向或者下行链路方向上,存在用于向移动台提供各种类型的控制消息的多种类型的广播信道,其中包括通用广播信道(BCH)、寻呼信道(PCH)以及前向接入信道(FACH)。在反向或上行链路方向上,每当需要接入以执行位置注册、呼叫发起、寻呼响应以及其它类型的接入操作时,则移动台使用随机接入信道(RACH)。

图5中给出无线网络控制器26和基站28的简化功能框图。无线网络控制器26包括耦合到数据处理电路52的存储器50,该数据处理电路执行大量无线和数据处理操作,所述操作是执行其控制功能以及在RNC和其它例如核心网业务节点、其它RNC以及基站之间进行通信所要求的。数据处理电路52可以包括上述适当编程或配置的通用计算机、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专用逻辑电路、DSP、ASIC等当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它们之间的组合。基站28包括数据处理和控制单元54,它除了执行与RNC 26进行通信的相关处理操作之外,还执行与基站无线设备(其中包括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天线58的收发机56)相关的多种测量和控制操作。

图6中给出移动台30的简化功能框图。移动台30包括天线74,用于向基站28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天线74连接到无线收发电路,其中包括连接到发射机72的调制器70,以及连接到接收机80的解调器76。无线收发信号包括遵循适用于图4给出的GSM和宽带CDMA系统的接口标准的信令信息。数据处理和控制单元60以及存储器62包括实施移动台的音频、逻辑和控制功能所要求的电路。存储器62存储程序和数据。常规的扬声器或耳机82、话筒84、键盘66以及显示器64都连接到数据处理和控制单元60,构成用户接口。电池68为操作移动台所要求的各种电路提供能量。

现在利用图7中给出的标识为相邻小区内的寻呼响应(模块100)的流程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首先,在确信移动终端所在的当前小区或区域内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寻呼(模块102)。标识符,有时被称作寻呼发起标识符,是与寻呼相关的,并可以包括,或不包括在寻呼中(模块102)。该标识符与寻呼发起者相关,并且可以识别发出寻呼的无线接入网中的某些点、端口、节点或者地址。例如,在模块106中,移动终端评估是否任何相邻小区优于当前的服务小区。如果是,移动终端则选择更好的小区。移动终端利用该标识符在给无线接入网的寻呼响应中进行标识(例如响应来自无线接入网的任何位置)(模块108)。如果移动终端选择了更好的相邻小区,寻呼响应应该从新选择的小区,而不是接收到寻呼的小区发出。

无线接入网检测标识符,并且利用该标识符把移动终端的寻呼响应路由给寻呼发起者,例如无线接入网内发出寻呼的点、端口、节点或地址(模块110)。这样,如果移动终端从当前更好的相邻小区(优于移动终端接收到寻呼的小区)内响应寻呼,无线接入网也仍然能够利用该标识符把寻呼响应适当地进行路由。确实,相邻小区中可能包括属于其它RNC、其它蜂窝运营商、或者甚至其它类型的无线接入系统的小区。例如,当移动终端经过WCDMA/UTRAN小区接收到寻呼时,它可能在GSM小区内进行响应会更好。

图8A-8D给出了在寻呼消息以及移动终端的寻呼响应中可能使用的非限制的、示例的简化信号格式。图8A说明了包括移动终端标识符(MT ID)域以及寻呼发起标识符域的寻呼消息的简化部分。在寻呼发起节点中利用MT ID把寻呼响应与寻呼联系起来。寻呼发起标识符可以是寻呼区域标识、注册区域标识、或者RNC标识符或地址。

作为在寻呼消息中包含寻呼发起标识符的代替者,可以利用对应于移动终端接收到寻呼时所在小区的小区ID当作寻呼发起标识符。由于小区ID通过小区的广播信道,被广播发送给小区内所有的移动终端,因此在寻呼消息中没有必要包含小区ID,由此简化了本发明在现有系统中的实施,因为不需要改变寻呼消息的格式。

在来自移动终端的任何寻呼响应信号中,包括了从寻呼中接收到的寻呼发起标识符,并且被无线网络用来把寻呼响应路由给寻呼发起者。图8B说明了一种非限制性示例,其中在移动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建立连接之前,寻呼响应被包含在初始随机接入消息中。移动终端除了常规域(例如MT ID域)之外,还包含从来自无线网络的寻呼或者某些其它广播消息中接收到的寻呼发起标识符。初始随机接入消息可以由与不同于(控制发送由移动终端所接收到的寻呼的基站的)RNC B的RNC A相关的基站接收到。在那种情况,可以利用寻呼发起标识符,把初始随机接入消息的内容由RNC A转发给RNC B。在这一示例中,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的责任就落在向移动终端发出寻呼的RNC B上。

如图8C所示,初始随机接入消息中可以包含小区ID,以及例如MT ID的常规域。小区ID就是指移动终端接收寻呼时所在的小区。初始随机接入消息可以被与不同于(控制发送由移动终端所接收到的寻呼的基站的)RNC B的RNC A相关的基站接收到。在那种情况中,可以利用小区ID,把初始随机接入消息的内容由RNC A转发给RNCB。

另一种示例的、非限制性寻呼响应格式是图8D中给出的,当移动终端和与移动终端响应的小区相关的RNC之间的连接建立之后,由移动台发出的寻呼响应消息。换句话说,移动终端在发回给无线网络的初始随机接入消息内不包含寻呼发起标识符。而是由与接收到初始随机接入消息的基站相关的RNC来处理初始随机接入以及到移动终端的连接,而且该RNC不必要与发出寻呼的RNC相同。当与移动终端的连接建立之后,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寻呼发起标识符的寻呼响应消息。然后,这个寻呼响应消息被转发给发出寻呼的RNC。

图9中给出当移动终端处于或者接近于小区1∶5和小区2∶1之间的边界情况下,本发明的一个应用示例。小区1∶5由RNC 1控制,而且小区2∶1由RNC 2控制。两个RNC通过链路b耦合起来。移动终端MT在由RNC 1控制的所有小区1∶1-1∶5内被寻呼。因此,RNC 1与寻呼发起相关。然而,移动终端在小区2∶1内对寻呼进行响应。在该非限制示例中,RNC 1的地址被包含在寻呼内,并被当作寻呼发起标识符。这种包含寻呼发起标识符的结果就是,发送给小区2∶1的初始随机接入消息中所包含的寻呼响应经过链路b被路由给RNC1。图10中说明了简化的信令框图,其中把寻呼从RNC 1经过小区1∶5,发送给移动终端MT。MT在发送给小区2∶1的初始随机接入(RA)消息中发送它的响应,传送给RNC 2,然后RNC 2把消息重新路由给RNC 1。除了类似图10所示的将寻呼响应包括在初始随机接入消息中之外,移动终端还可以在初始随机接入消息内包含移动终端接收到寻呼消息时所在小区的小区ID。在这种情况中,利用小区ID,经过RNC 2把初始随机接入消息路由给RNC 1。

或者,如果移动终端没有在初始随机接入消息内包含寻呼发起标识符,则在RNC 2与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当建立起与移动终端的连接之后,移动终端发送寻呼响应消息,其中包括用于标识RNC 1的寻呼发起标识符。因此,RNC 2可以经过链路b,把寻呼响应消息转发给RNC 1。图11中给出了这种候选实施例的简化信令框图。

本发明可以容易地应用到更加复杂的路由情况中。下面考虑图12中给出的实施例。其中给出三个RNC,而且这些相邻的RNC通过链路b和c进行通信。RNC 1控制小区1∶1-1∶5,RNC 2控制小区2∶1-2∶5,以及RNC 3控制小区3∶1-3∶5。RNC 1与RNC 2都分别通过链路a和f连接到外部核心网节点,在该示例中是MSC 1。RNC 3通过链路e连接到另一个外部核心网节点,在该示例中是MSC 2。MSC之间通过链路d耦合在一起。移动终端位于或者接近于小区2∶5和3∶1的边界。

从MSC 1发起寻呼,而且移动终端在小区1∶1-2∶5内被寻呼。尽管移动终端在小区2∶5内接收到寻呼,但它在小区3∶1中进行响应。在图13的简化信令图A-D中说明了四种可选实施示例。在图A中,寻呼发起标识符标识RNC 2。在发送给小区3∶1的初始随机接入消息中的移动终端的寻呼响应中包括RNC 2标识符。RNC 3接收到该消息,并且通过链路c将其重新路由给RNC 2。然后RNC 2经过链路f把寻呼响应转发给MSC 1。

或者,寻呼消息内可以不包括寻呼发起地址。而是移动终端在初始随机接入消息内包括小区2∶5的小区ID。利用小区ID,把初始随机接入消息路由给RNC 2,并且在RNC 2与MT之间建立连接。然后利用已经建立的连接,把寻呼响应消息从移动终端经过RNC 2发送给MSC 1。

在图B中,移动终端在初始随机接入消息内没有包括寻呼发起地址。而是在RNC 3与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连接。然后,移动终端向RNC3发送包括寻呼发起标识符(在此标识RNC 2)的寻呼响应消息。然后,RNC 3通过链路c把该消息转发给RNC 2,并且RNC 2通过链路f把该消息发送给MSC 1。当移动终端在与RNC 3之间已经建立连接之后接收寻呼时,可以应用该方案。

在信令图C中,发送给RNC 3的移动终端寻呼响应中包含寻呼发起标识符,在该示例中标识MSC 1。由于在结构等级上,MSC 2处于RNC 3之上,因此寻呼响应经过链路e被路由给MSC 2。MSC 2经过连接两个MSC之间的链路d,把寻呼响应路由给MSC 1。在信令图D中,移动终端寻呼响应内的寻呼发起地址再次标识MSC 1。尽管MSC1并不处于RNC 3之上,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提供链路g来连接MSC 1与RNC 3。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则可以通过链路g,由RNC 3把寻呼响应直接路由给MSC 1。

图14中说明了本发明的另一个非限制应用示例,其中移动终端在属于一种无线接入系统(即基于WCDMA的系统)的小区内(小区2∶5)接收寻呼。然后,移动终端选择属于另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即GSM系统)的小区4∶1,并且与BSC建立连接。在该示例中,寻呼发起标识符标识MSC 1。移动终端在已经建立起来的连接上发送包含寻呼发起标识符在内的寻呼响应消息,并且该消息经过MSC 2被路由给MSC 1。在这个特定示例配置中,MSC 2利用寻呼发起标识符和MTID,与节点地址服务器(NAS)进行协商。NAS返回MSC 1的地址,然后MSC 2利用MSC 1的地址,通过信令网把寻呼消息路由给MSC 1。

在移动终端发出的寻呼响应中使用本发明的寻呼发起标识符可以提供多种好处。首先,包含寻呼发起标识符非常简单,并且不要求单独的消息、新的通信协议或者额外的信令。第二,由于在监听寻呼信道之前,移动终端不需要为寻呼查找最佳小区,因此可以节省终端的电池消耗。移动终端可以在非最佳小区内监听寻呼,并且同时进行必要的测量,以决定更好的小区。可以从一个新的、更好的小区内发出寻呼响应,该小区甚至可以由另一个运营商或另一种类型的蜂窝系统控制。即使该小区与接收到寻呼的非最佳小区不处于相同的层次链中,寻呼响应也仍然可以被可靠地路由回发起层次链。第三,根据上述可以得到如下结果,即可以减小由于脱离发起寻呼层次而造成的不可识别的、未经请求的寻呼响应的数量。第四,还可以得到如下结果,即由于允许移动终端在寻呼接收以及寻呼响应发送期间查找最佳小区,因此在寻呼响应过程中,降低了连接掉线的风险性。第五,由于通常非最佳小区内要求的更高发送功率值造成的额外干扰的风险性会降低。

尽管通过特定示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在此描述和说明的那些示例。除了上述给出以及描述的不同格式、实施和改动之外,还有多种修改、变化和等效设计也可以被用于实施本发明。相应地,本发明只是受到随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覆盖范围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