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纳米复相(Fe3B,α-Fe)/Nd2Fe14B磁性材料制备方法

纳米复相(Fe3B,α-Fe)/Nd2Fe14B磁性材料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相(Fe3B,α-Fe)/Nd2Fe14B磁性材料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制取合金蒸发靶材;2)蒸发合金,制取纳米粉末;3)收集粉末;4)原位加压制取高密度的纳米复相磁性材料,将合金粉末放入加压室内,先进行预热处理,然后升温并保温加压,降温并同时继续冷压直到合金材料的相对密度达到绝对密度的90%~95%。本发明的制备环境的真空度高,材料的含氧量低,制备装置对原材料的污染小,制备出的纳米颗粒圆滑,表面清洁,晶粒的完整性好,粒度的分布范围窄,颗粒比较的均匀,粒径大小较容易控制,能够控制软硬磁性相晶粒的大小与理论模型很好的符合,同时使用原位加压法能使材料的致密度很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9-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F1/057 授权公告日:20041006 终止日期:20160718 申请日:200207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04-10-06

    授权

    授权

  • 2003-04-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3-01-15

    公开

    公开

  • 2002-10-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复相(Fe3B,α-Fe)·/Nd2Fe14B磁性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复相磁性材料理论上具有很高的磁性能,其理论磁能积达到1000kJ/m3,是目前号称永磁之王的烧结钕铁硼的最大理论磁能积的几乎两倍。由于它同时含有硬磁相和软磁相,所以它既具有硬磁体的高矫顽力又具有软磁体的高磁导率,而且该材料的Nd含量低,因此降低了材料的成本。无论是从材料的磁性能还是生产成本来看,纳米复相磁性材料都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该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熔体快淬法和机械合金法两种:

1)熔体快淬法,又称甩带法(melt-spinning)。这种方法是,选取磁性材料各组元的单质或合金,并去除氧化皮,按一定比例混合。把合金放入快淬炉中加热熔化,一般温度为1200℃左右。当熔融合金熔炼完毕后,通过一小直径的喷嘴注射到转动的铜鼓上,使熔融合金迅速冷却并凝固成快淬带。将快淬带适当进行热处理,粉碎后与粘接剂混合并压制成型,得到纳米复相(Fe3B,α-Fe)/Nd2Fe14B粘结磁性材料。

2)机械合金法,也称高能球磨法(HEBM)。这种方法是将磁性材料各组元去除氧化皮并粉碎,然后按照一定的成份比混合,放入真空熔炼炉(真空度为10-3左右)中进行熔炼(温度为1200~1300℃)。当固体熔化后,使合金快速冷却,得到了块状合金铸锭,采用粉碎机或震动球磨机对合金铸锭进行粗粉碎,使合金破碎成为粒径为10~40μm的粉末。将合金粉末和一定量的纯铁粉末均匀混合,再放入高能球磨机中球磨。球磨后的合金粉末,放入真空热处理炉当中,进行适当的晶化热处理之后与粘接剂混合并压制成型,得到纳米复相磁性材料。

虽然很多科学工作者对两种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但纳米复相磁性材料的实际磁性能与理论磁性能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这两种方法用于制作纳米复相材料,软硬磁性相晶粒尺寸的大小与理想模型相差较远,软硬磁性相之间的交换耦合不够充分,而且材料晶粒的完整性较差,缺陷很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复相(Fe3B,α-Fe)/Nd2Fe14B磁性材料制备方法。

 纳米复相(Fe3B,α-Fe)/Nd2Fe14B磁性材料制备方法的步骤为:

1)制取合金蒸发靶材

选取各组成成分的单质或合金,均匀混合并冶炼,制取合金蒸发靶材;

2)蒸发合金,制取纳米粉末

清除合金铸锭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并在蒸发室内进行预热,同时抽真空,待真空度达到10-6Pa后接着通入1~4kPa压力的高纯惰性气体,然后通过电弧加热,使靶材气化。纳米合金粉末在液氮冷阱上沉积;

3)收集纳米粉末并原位加压

在密闭的高真空的环境下用机械手收集粉末,放入原位加压室中。先进行预热处理,然后保温加压,降温并同时继续压制。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制备环境真空度高,材料的含氧量低;制备装置对原材料的污染小,制备出的纳米颗粒圆滑,表面清洁,晶粒的完整性好;粒径大小较易控制,分布范围窄,能够控制软硬磁性相晶粒的大小与理论模型较好符合。此外,使用原位加压法能使材料的致密度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磁性材料主要由硬磁性相和软磁性相两相构成,其成份比例式为:Nd3~6Fe70~80B12.5~22.5Cu0.1~1.5Cr0.5~4.5,其中硬磁性相的相组成为:Nd2Fe14B,而软磁性相则为两个相共同构成:α-Fe、Fe3B。

在电弧轰击靶材之前,需对合金进行预热处理,减少材料杂质含量,预热温度控制在400~700℃左右,并保温15~45min。

真空蒸发室当中的真空度为10-6Pa以上。在蒸发室抽真空完成后,继续向真空蒸发室当中充入高纯的惰性气体(纯度要求大于99.999%),一般使用He,其压力应控制在1~4kPa范围内。

在原位加压之前要对纳米粉末进行预热处理,除去材料当中的气体原子,预热温度为200~300℃,保温为3~10min。使用原位加压法对材料进行超高压压制,在加压的过程当中,同时对合金加热至350~750℃范围并保温3~15min,加压时间则为10~30min,最后使块体材料的相对密度达到绝对密度的90%~95%。

本发明方法的主要步骤具体说明如下:

1)制备蒸发靶材:选取高纯度的工业纯Fe、Nd、铁硼(B的含量大约为19%~21%)合金、Cr、Cu等作为原材料(纯度要求≥99.9%),清除各材料的氧化皮和表面杂质,按一定的成份比例进行混合,合金的成分配比为:Nd3~6Fe70~80B12.5~22.5Cu0.1~1.5Cr0.5~4.5,放入真空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真空熔炼炉先进行抽真空并使真空度达到10-4Pa后,充入一定量的高纯Ar气(其纯度大于99.999%)进行保护,合金熔化后快速冷却获得合金铸锭。

2)制取纳米粉末:清除合金铸锭表而的氧化薄膜和杂质层,将合金铸锭放入真空蒸发室的坩埚内,先使用电阻丝对合金铸锭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一般控制在400~700℃左右,并保温15~45min。对蒸发室和原位加压室同时进行抽真空,使蒸发室内的真空度达到10-6Pa,停止抽真空并通入一定量的高纯He气(其纯度达到99.999%以上),保持蒸发室内的惰性气体压力在1k~4kPa范围内。使用电弧轰击靶材,使靶材的温度迅速升高并气化。

3)纳米粉末的收集:合金气化并凝结在液氮冷阱上后,使用聚四氟乙烯刮刀将纳米粉末从冷阱上刮下来,并用冷阱正下方的漏斗收集,漏斗下面放有一个容器,收集完成,将容器从漏斗下拿出,放入原位加压室当中。

4)原位加压制取(Fe3B,α-Fe)/Nd2Fe14B磁性材料:首先对粉末加热升温,使粉末升温到200~300℃后,保温3~10min,迅速升温到350~750℃范围内,在纳米粉末上施加1.1~2.5GPa的压力,纳米粉末在加热的条件下保持压力3~15min,快速降温,使温度降低到100℃左右,继续保持压力10~30min,使纳米粉末紧密。使用原位加压法,将合金粉末压制成一相对密度可达到90%~95%的块状纳米复相(Fe3B,α-Fe)/Nd2Fe14B磁性材料。

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纳米复相(Fe3B,α-Fe)/Nd2Fe14B磁性材料,主要由硬磁性相Nd2Fe14B和软磁性相α-Fe和Fe3B组成。根据成分和制备工艺参数的不同,有时也含一定量的其它非磁性相。硬磁性相的晶粒大小为30~50nm,软磁性相的粒度大小分布范围为10~60nm。软硬磁性相的晶粒界面清洁,晶粒完整性好。

实施例1:

1)选取工业用纯Nd、Fe、Cr、Cu(其纯度要求高于99.9)和铁硼合金(B的含量为33%)作为原材料,去除氧化皮和杂质,按合金组成Nd4.5Fe74.2Cu0.3Cr2.5B18.5称量各原材料,进行混合。放入真空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真空熔炼炉先进行抽真空并使真空度达到10-4Pa后,充入一定量的Ar气进行保护(Ar气压力约为45kPa),熔化后快速冷却。

2)清除合金铸锭表面的氧化薄膜和杂质层,放入真空蒸发室的坩埚内。先用电阻丝对合金铸锭进行预热,使合金温度加热到450℃左右,并保温30min。对蒸发室和原位加压室同时进行抽真空,使蒸发室内的真空度达到10-6Pa,停止抽真空并通入一定量的高纯He气(其纯度达到99.999%以上),使蒸发室内的惰性气体压力达到2kPa左右。使用电弧轰击靶材,使合金铸锭熔化并开始气化。

3)合金气化并凝结在液氮冷阱上后,收集纳米粉末,放入原位加压室当中。

4)对粉末加热升温,使粉末升温到200℃,保温5min,继续升温到680℃左右后,在纳米粉末上施加1.5GPa的压力,纳米粉末在加热的条件下保持压力3min,降温,使温度降低到100℃左右,继续保持压力20min左右。通过原位加压法压制后合金粉末将被压制成块状纳米复相磁性材料。

对实例1所制备的样品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磁性能的检测,所检测出的磁性能指标为:(BH)max=106.8kJ/m3,Br=1.10T,Hc=550A/m。然后对样品再进行相分析,确定了它的相组成:在该材料当中,主要是由硬磁性相和软磁性相组成,硬磁性相组成成份比为Nd2Fe14B;软磁性相则主要由两个相共同构成:α-Fe、Fe3B。

实施例2:

1)选取工业用纯Nd、Fe、Cr、Cu(其纯度要求高于99.9)和铁硼合金(B的含量为33%)作为原材料,去除氧化皮和杂质,按合金组成Nd5.5Fe78.2Cu0.5Cr2.2B20.5称量各原材料,进行混合。放入真空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真空熔炼炉先进行抽真空并使真空度达到10-4Pa后,充入一定量的Ar气进行保护(Ar气压力大约为45kPa),合金熔化后快速冷却。

2)清除合金铸锭表面的氧化薄膜和杂质层,放入真空蒸发室的坩埚内。先用电阻丝对合金铸锭进行预热,使合金温度加热到450℃左右,并保温30min,对蒸发室和原位加压室同时进行抽真空,使蒸发室内的真空度达到10-6Pa,停止抽真空并通入一定量的高纯He气(其纯度达到99.999%以上),使蒸发室内的惰性气体压力达到2kPa左右。使用电弧轰击靶材,使合金铸锭熔化并开始气化。

3)合金气化并凝结在液氮冷阱上后,收集纳米粉末,放入原位加压室当中。

4)对粉末加热升温,使粉末升温到200℃,保温5min,继续升温到650℃左右后,在纳米粉末上施加1.5GPa的压力,纳米粉末在加热的条件下保持压力5min,降温,使温度降低到100℃左右,继续保持压力20min左右,通过原位加压法压制后合金粉末将被压制成一相对密度可达到90%~95%的块状纳米复相(Fe3B,α-Fe)/Nd2Fe14B磁性材料。

对实例2所制备的样品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磁性能的检测,所检测出的磁性能指标为:(BH)max=95.8kJ/m3,Br=1.12T,Hc=500A/m。对样品再进行了相分析,确定了它的相组成:在该材料当中,主要是由硬磁性相和软磁性相组成,硬磁性相组成成份比为Nd2Fe14B;软磁性相则主要由两个相共同构成:α-Fe、Fe3B。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