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杏树塑料大棚早熟栽培技术

杏树塑料大棚早熟栽培技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杏树塑料大棚早熟栽培技术,由于采用大棚栽培通过适宜的盖棚时间,温度控制和授粉方法,避免了自然条件下杏花期的冻害,使杏完全花的比例提高,败育花的比例大大降低,有效地提高了座果率,达到了提高产量的目的,杏成熟期也早于自然条件下的栽培,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为农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8-10-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泰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97105822.9

  • 发明设计人 冯殿齐;王玉山;

    申请日1997-04-18

  • 分类号A01G17/00;A01G9/14;

  • 代理机构泰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肖慧

  • 地址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红门东村64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3:13: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3-06-11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2-02-13

    授权

    授权

  • 1998-10-28

    公开

    公开

  • 1998-04-08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杏树大棚栽培技术。

利用大棚进行果树栽培国内已开展了多年,现已比较成功并在生产中推广的有桃,樱桃,葡萄等,而对杏树仅仅是在自然条件下的栽培,由于在自然条件下杏树的栽培存在有杏花期的冻害以及花开满树结果了了,使杏的完全花比例低,致使杏树座果率少,产量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杏花期的冻害,提高杏树的完全花比例及座果率,增加产量,使杏早熟的杏树大棚栽培技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塑料大棚为竹木,混凝土结构,为不加温大棚。建棚地点要选择在避风,向阳,日照充足的地方,地势平坦,土质不宜过粘,交通便利,靠近水源,大棚方向以东西延长,因杏树体高大,一般要求南端最低点高1.6-1.8米,大棚最高点为3-3.3米,棚膜选用聚乙烯无滴膜,通风口设在后墙上,高1.4-1.7米,可利用现有杏园建杏大棚,也可以为了大棚栽培新建杏园,但密度以2×3米为宜,并培养成低干矮冠树形,一定要选成熟期早,品质优良的品种,如红荷包,二花曹,骆驼黄,金星,车头杏,麦黄杏等,盖棚时间以1月1日-1月10日为宜,若盖早了,杏没结束休眠,杏芽发育不良,开花不整齐,座果率低;若盖晚了,则会延长成熟时间,达不到尽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最佳盖棚时间为杏结束休眠后及时盖上棚,杏结束休眠的时间为12月底1月初,温度控制包括气温和地温,温度低于0℃会出现冻花果现象,温度太高易造成落花落果严重,并会造成叶片灼伤,影响树体生长,根据杏生长发育特点,将其分为花前期,开花期,第一迅速生长期,硬核期,第二迅速生长期,实行变温管理其具体温度要求范围如下:授粉方法可采用蜜蜂授粉或人工授粉,人工授粉要先采不同品种的花粉,于开花后4小时内及时授粉,点授,喷授皆可,蜜蜂授粉须先于开花前1-2天把蜜蜂箱放温室内,开花后再把蜜蜂放出来,水肥管理在盖棚前秋末冬初,要施足底肥并浇透水,盖棚后再浇一次水,为增强树势,减少生理落果,于果期进行叶面追肥,主要喷0.1-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每7-10天喷一次。

本发明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自然条件下杏树栽培存在的杏花期冻害问题,通过适宜的温度控制和授粉方法,使杏花完全花的比例提高,达到了提高产量的目的,杏在大棚内生长,比在自然条件下生长期可加长30-50天,树体可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从而增强树势,可提高完全花比例,败育花比例大大降低,有效地提高了座果率,由于采用大棚栽培使杏比在自然条件下成熟早,上市早,提高了经济效益,为农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项新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