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车辆玻璃窗单元的基部,玻璃窗单元,用于制造该玻璃窗单元的方法,以及该基部的用途

用于车辆玻璃窗单元的基部,玻璃窗单元,用于制造该玻璃窗单元的方法,以及该基部的用途

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辆玻璃窗单元(1),其具有玻璃窗元件(2)以及用于附件到所述玻璃窗元件(2)的可逆附接的至少一个基部(3),所述基部(3)具有用于穿过所述附件的孔口,所述基部(3)具有相对于所述玻璃窗元件(2)的非平坦内面(22)紧固的非平坦外面(3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面(31)具有两条粘性带(33,34),每条粘性带都具有细长的形状,且两条粘性带都沿所述玻璃窗单元的横向水平轴线Y-Y'纵向地定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877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02365.1

  • 发明设计人 L.拉穆勒;

    申请日2013-05-30

  • 分类号B60R1/00;B60R11/00;B60J1/00;F16B11/00;F16S1/08;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金飞

  • 地址 法国库伯瓦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2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07

    授权

    授权

  • 2015-05-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R1/00 申请日:201305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一个或多个附件紧固到车辆的玻璃窗单元上,且更具体地紧固到机动车辆的玻璃窗单元上。

背景技术

通常将基部抵靠车辆玻璃窗单元的玻璃窗元件的内面紧固,以便使得一个或更多附件能够紧靠此内面机械地附接到该基部上。

附件例如可为雨和/或光传感器,或者探测器或者摄像机。

基部抵靠玻璃窗元件的内面的精确定位和紧固然后使得附件能够抵靠或者几乎抵靠此内面精确地定位并安装。

图1中正面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基部3’;图2中显示了包括玻璃窗元件2和用于可逆地将附件附接(机械安装)到所述玻璃窗元件2上的此基部3’ 的玻璃窗单元1’,其是沿图1中的AA’所取的截面视图。

基部3'具有用于穿过所述附件的孔口30,以使所述附件的表面能够与所述玻璃窗元件的内面22相对放置。

基部3’具有非平坦(或“弯曲”)的外面31’,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上具有非无限的曲率半径,其通过化学紧固与所述玻璃窗元件2的非平坦(或“弯曲”)的内面22相对而紧固,该内面22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上也具有非无限的曲率半径。外面31’位于孔口30的周边上,并且完全包围该孔口。

基部3’还有具有附接装置4的内面32,使得所述附件能够在基部3’已经紧固到玻璃窗元件2的内面22上之后以可逆的方式机械地附接到所述基部3’上。这些附接装置沿着所述玻璃窗单元的横向水平轴线Y-Y’在所述基部的每一侧上放置一个。如果车辆玻璃窗单元被损坏并用具有与此附件兼容的另一个基部的玻璃窗单元替换,它们使得附件能够被拆除并重新使用。

基部的外面31’是独特的:其不接触玻璃窗元件的内面22,因为其由不接触玻璃窗元件的内面22的周边脊8围绕整个孔口30限定边界,并且其以离心方式张开,换言之沿从周边脊8的中心朝向其周边的方向。

在横截面中,基部的外面31’和玻璃窗元件的内面22之间的角度α例如为大约15°。

基部3’通过结合到玻璃窗元件的内面上而紧固:一层聚氨酯6抵靠整个外面31’放置,且然后在聚氨酯完全聚合之前,基部3’被抵靠玻璃窗元件的内面22叠置。

周边脊8通常防止聚氨酯进入孔口30;否则将会有聚氨酯的存在将妨碍或者甚至阻止附件的正确运行的风险。

聚氨酯常“溢流”至轻微超出基部的外面31’的程度,且基部的位置因而以这样的方式选择,使得此溢流从车辆的内侧或外侧都是不可见的;此位置因而通常置于玻璃窗单元的周边珐琅层下,或者类似地,朝向车辆的内侧。

基部必须以精确的方式定位并结合,因为孔口也形成在珐琅带或类似部件中,以便与基部的孔口30相对并因而使得附件能够不被珐琅带或类似部件干扰而操作。

此结合操作作为返工操作在特殊的车间中实施,此时玻璃窗单元实际上已完成,在其运输以在其要填充的车体的窗户开口中进行定位和固定之前。

该操作是冗长的,因为聚合需要一定时间并且玻璃窗单元在此时间期间不能被移动,以防止改变基部的位置的风险。在收集玻璃窗单元之前通常允许经过四天的等待期。

此操作引起较大的环境和安全限制,因为聚氨酯的成分对于人体是有害的。

此外,为了确保粘合剂的厚度全部相同,基部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对玻璃窗元件的型号特定:每系列的基部都必须设计有对玻璃窗元件的区域的内表面构造特定的外表面构造,一系列玻璃窗元件的基部定位在该区域。

此操作还引起可重复性问题,因为在车辆的常规参照系X-X’, Y-Y’, Z-Z’中,玻璃窗元件的内面从一个玻璃窗单元到相同系列中的另一个玻璃窗单元不总是恰好相同的。因而,在最后阶段中在运输之前可能发生玻璃窗单元由于聚氨酯进入基部的孔口的溢流而变得有缺陷,从而导致对单元的昂贵拒收。

此外,现有技术包括一些内部后视镜基部,其具有外表面,外表面具有通常圆形的形状,没有孔口;后视镜使用设置在基部的内表面上的附接装置附接。

在一些情况下,此类基部通过四条粘性带紧固到玻璃窗元件的内面上,即:

- 两条粘性带,每条都具有细长的形状,并且两条都沿所述玻璃窗单元的横向水平轴线Y-Y’纵向地布置;

- 两条粘性带,每条都具有细长的形状,并且两条都沿所述玻璃窗单元的竖直轴线Z-Z’纵向地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具有孔口的附件基部的特殊紧固方法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此方法实施更简单,在健康和环境方面限制更少,更便宜,且更可靠,同时具有可用于不同形状的玻璃窗元件的单个基部构造。

此外,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更易于实施且更可靠的用于将基部紧固到玻璃窗元件上的方法。

本发明因而基于单个解决方案,其中使用两条且仅两条粘性带。

因此,根据本发明,车辆玻璃窗单元具有玻璃窗元件以及用于附件到所述玻璃窗元件上的可逆附接的至少一个基部,所述基部具有用于穿过所述附件的孔口,使得所述附件的表面放置成与所述玻璃窗元件的内面相对,所述基部具有非平坦的外面,其与所述玻璃窗元件的非平坦内面相对而紧固。

此玻璃窗单元的独特之处在于所述外面具有两条粘性带,每条粘性带都具有细长的形状并且两条都沿所述玻璃窗单元的横向水平轴线Y-Y’(其也是所述车辆的横向水平轴线)纵向地布置,为了更大的可靠性优选地该孔口的每个侧面上一条。

用语“细长的形状”这里指带沿横向水平轴线Y-Y’的长度大于其沿竖直轴线Z-Z’的高度。

很清楚,粘性带的数量限于二的事实造成一个主要的缺点是其增加了基部到玻璃窗元件的整体粘附将会不足的风险,因为如果一条带有缺陷,则影响了一半的粘附;但是,此缺点极大地通过由这两条粘性带的特殊定位所获得的以下好处而被弥补:

- 由于两条粘性带沿玻璃窗元件的方向纵向地放置,在这里在相同系列中从一个玻璃窗元件到另一个玻璃窗单元尺寸的变化最小,这限制了由于此玻璃窗单元在用于基部定位特定的位置处的弯曲方面的不完善而造成基部将不会正确地粘附到玻璃窗单元上的风险,

- 当这些不同的玻璃窗元件沿横向水平轴线Y-Y’在用于基部定位特定的位置处都具有大的曲率半径(尤其是等于或大于两米)时相同系列的基部可用于一系列不同的玻璃窗元件。

此外,仅两条粘性带的定位比较便宜。

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窗单元的基部还优选地具有带附接装置的内面,以使所述附件能够以可逆的方式机械地附接至所述基部,这些附接装置优选地沿所述玻璃窗单元的横向水平轴线Y-Y’在所述基部的每侧上放置一个。

轴线X-X’,Y-Y’以及Z-Z’在本文献中指通常在车辆领域所用的轴线,其中:

- 轴线X-X’代表车辆的中心纵向水平轴线,车辆沿着其前进;

- 轴线Y-Y’代表车辆的横向水平轴线,其垂直于轴线X-X’;以及

- 轴线Z-Z’代表车辆的竖直轴线,其垂直于前面两条轴线。

在本发明的背景下,用语“非平坦面”意味着该面实质上具有两个曲率半径,即第一方向上的第一非无限(换言之,有限)曲率半径,例如横向方向Y-Y’上,以及第二方向上的第二非无限曲率半径,例如高度Z-Z’上,其垂直于第一方向。

在本发明的背景下,用语“安装”或“附接”意味着机械安装,其手动地或借助机械工具附接和脱离。

在本发明的背景下,用语“紧固”意味着引起分子变化的化学紧固,其是不可逆的,除非结合被破坏并且使得基部不可用。

在一个变型中,基部的所述外面在基部被紧固到玻璃窗元件的位置处遵照与玻璃窗元件的所述内面相同的曲率:因而在此区域中曲率半径是一样的。

因此,基部的外面容易设计,因为其仅需要从此区域中的玻璃窗元件的内面获得尺寸;不再需要使得基部的外面朝向其周边张开。

在一个特定变型中,每条粘性带都基于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因为此类材料的最终粘附需要在非常类似于对层压玻璃窗单元的制造所需条件的条件下供热,不再需要提供特殊的聚合阶段:最终粘附在层压玻璃单元的制造期间“平行地”进行,这里玻璃窗元件是层压玻璃窗元件。

基部的外面呈环绕基部的孔口的环的形状。在一个特定的变型中,基部的所述外面没有围绕孔口的周边脊;因而基部包含较少的材料,易于设计并且更轻,且基部的外面能够更容易适应玻璃窗元件的内表面的曲率中的任何缺陷。

在一个非常特定的变型中,粘性带具有相同的尺寸长度l、高度h和厚度e,从而便于安装;相应地,在基部紧固车间中对于两条带不需要两个单独的基准,单个基准就足够了。

另一方面,对于每条带优选地都以单件制造;当然,并不排除每条带为多个部分,但这较不现实。

优选地,粘性带在基部的外面上定位成彼此大致平行,从而便于在将基部紧固到玻璃窗元件上之前带的定位。

同样,优选地,粘性带水平地定位,孔口的每侧上一条。

在一个变型中,至少一条粘性带沿横向水平轴线Y-Y’在其两个纵向端部的每个端部处具有沿竖直轴线Z-Z’定向的成角度部分。

在一个非常特定的变型中,两条粘性带每条都沿横向水平轴线Y-Y’在它们两个纵向端部的每个端部处具有此类成角度部分,并且粘性带定位成头尾相接。

同样,优选地,两条粘性带的总表面积占基部外面的表面积的大约一半(± 1/10e)。

每条粘性带都可具有从3到9 cm2范围内的表面积,且优选地为大约6 cm2,这里基部外面的表面积为大约24 cm2。

基部外面的表面是物理上靠近玻璃窗元件的内面并与之相对的表面(不包括用于穿过附件的基部的孔口的表面区域)。外面可呈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或菱形的总体形状;其根据需要可以倒圆或不倒圆。孔口可位于基部外面的中心,具有围绕整个孔口有大致相同宽度的外表面,但这不是必不可少的。

本发明也涉及用来将附件紧固到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窗单元上的基部,所述基部具有两条粘性带,每条粘性带都具有细长的形状。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窗单元的方法,玻璃窗单元具有玻璃窗元件和用于紧固附件的至少一个基部,所述基部通过位于该基部的外面上的两条粘性带结合到玻璃窗元件的内面上,每条所述粘性带都具有细长的形状并且两条带都沿所述玻璃窗单元的横向水平轴线Y-Y’纵向地定位。

优选地,所述玻璃窗元件是层压玻璃窗元件,且基部的紧固在层压并将玻璃窗元件的薄板组装在一起期间实施。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基部的用途,该基部用于可逆地将附件紧固到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窗单元上,所述基部通过位于该基部的外面上的两条粘性带结合到玻璃窗元件的内面上,每条所述粘性带都具有细长的形状并且两条带都沿所述玻璃窗单元的横向水平轴线Y-Y’纵向地定位。

本发明使得能够在玻璃窗元件和附接到此玻璃窗元件的一个或多个附件之间形成非常可靠的结合。

因此,对于任何玻璃窗单元,以及相同系列中从一个玻璃窗单元到另一个玻璃窗单元,每个基部的紧固都是牢固而可靠的,同时也是快速而便宜的。

即便使得基部能够紧固到玻璃窗元件上的材料更加昂贵,该成本上的增加由以下事实而得到补偿,即不再需要提供等待之前使用的层的聚合的阶段,并且降低了玻璃窗单元可能由于之前使用的层的不正确处理而可能变得不适合其预期用途的风险。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以下将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

-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将附件附接到玻璃窗元件上的基部的正面视图,显示了内面(其呈剖面线形式,尽管并不是横截面);

- 图2是沿图1的线AA’所取的呈部分截面的视图,其也以横截面部分地显示了玻璃窗元件和聚氨酯层(仅显示了基部的轮廓);

- 图3是具有两条粘性带的根据本发明的基部的正面视图;

- 图4是沿图3的线BB’所取的呈部分截面的视图,其也以横截面部分地示出了玻璃窗元件和两条粘性带;

- 图5是具有两条粘性带的根据本发明的基部的一个变型实施例的正面视图,每条粘性带沿横向水平轴线Y-Y’在其两个纵向末端的每个末端处都有成角度部分;

- 图6是用于承载根据本发明的基部的托盘的呈部分截面的视图;以及

- 图7是带有双壳体的托盘的透视视图,在每个壳体中可放置两个不同的基部。

在这些图形中,在每个图形中在不同元件之间保持了比例,但是通常没有示出背景中的元件,从而便于图形的讨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车辆玻璃窗单元1’,其包括根据现有技术的玻璃窗元件2和基部3’。

玻璃窗单元1’旨在填充窗户开口,由此形成车辆的内部空间和车辆外部的空间之间的分隔。因此玻璃窗元件2具有旨在朝向内部空间的内面21和旨在朝向外部空间的外面23,以及周边边缘22。

因此,当在此文献中提及“内”和“外”的概念时,其总是指此设定。

玻璃窗元件可以是单体的,换言之包括单个材料板,或者是复合的,换言之包括多个材料板,在层压玻璃窗单元或玻璃窗元件的情况下材料板之间有插有至少一个粘性材料层。材料板可以是矿物的,尤其是玻璃,或有机的,尤其是由塑料制成。

在用于车辆的玻璃窗单元的情况下,围绕整个内面21,玻璃窗单元在其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上通常具有装饰带(未示出)。如果玻璃窗元件是单体的话,此装饰带通常由形成在玻璃窗元件的内面上的珐琅质的沉积形成,或者在复合玻璃窗单元的情况下形成在玻璃窗单元的中间面上,但是其也可通过所使用的材料板的部分和/或周边着色而产生,尤其是有机材料板。

如果玻璃窗元件由有机材料制成,其在实施本发明之前已通过玻璃窗元件的构成材料在模制装置中的模塑制成,该模制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固定模具部分和一个活动模具部分的模具,活动模具部分能够相对于固定模具部分移动,在模制阶段期间,在模具的闭合状态下所述模具部分彼此协作,以形成模塑腔,模塑腔在横截面上具有玻璃窗元件的横截面形状。有机材料制成的玻璃窗元件常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

如果玻璃窗元件由矿物材料制成,其在实施本发明之前通过将矿物材料熔化成平板,且随后切割此板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弯曲和/或浸涂该板而制造。

如果玻璃窗元件是复合玻璃窗元件,其通过用于制造多个玻璃窗单元或弯曲层压玻璃窗单元的公知的方法制造。

在图2中,玻璃窗元件2是弯曲层压玻璃窗单元。在此情况下其是机动车辆的风挡。

本发明涉及玻璃窗单元1,尤其涉及诸如图4中所示的车辆玻璃窗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窗单元1与图3中所示的玻璃窗单元1’相同,除了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基部3。贯穿本文献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窗单元1可以以相同的方式使用的现有技术玻璃窗单元1’的技术要件以相同的参考标号给出。尤其是,玻璃窗元件2可以相同。

对于玻璃窗单元1’,如图4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每个车辆玻璃窗单元1都具有玻璃窗元件2以及用于可逆地将附件(未示出)附接到所述玻璃窗元件2上的至少一个基部3,所述基部3具有用于所述附件或所述附件的部分通过的孔口30,所述基部3具有非平坦的外面31,其与所述玻璃窗元件2的非平坦内面22相对而紧固。

基部的材料是相同的;例如,其是已经被阳极化的金属合金。

另一方面,与玻璃窗单元1’相比较,根据本发明的基部3的外面31没有围绕孔口30的周边脊。

此外,外面31不以离心的方式张开,但在基部紧固到玻璃窗元件的位置处具有与玻璃窗元件2的所述内面22相同的曲率。

外面31和内面22因而是平行的。在横截面中,基部的外面31和玻璃窗元件的内面22之间的角度因而总是无限的。

有利的是,如果玻璃窗元件的内面22在附件要定位的位置稍微弯曲,具有在竖直和/或水平方向上非常大的曲率半径(至少两米),则基部的外面31也稍微弯曲;从而如果选择用于定位基部的位置对于所有的这些型号都稍微弯曲,则对于单个基部可能用于多个玻璃窗元件的型号。

根据本发明,所述外面31有两条且仅有两条粘性带33,34,每条都具有细长的形状并且两条都沿所述玻璃窗单元的横向水平轴线Y-Y’纵向地布置。

图4和图2的比较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基部3没有借助抵靠整个外面31定位的一层聚氨酯通过结合而紧固到玻璃窗元件的内面上;相反,根据本发明的基部3仅借助两条粘性带33,34通过结合而紧固。

然而,这两条粘性带并非以随机的方式放置;它们在玻璃窗单元的方向上纵向放置,在该方向上相同系列中一个玻璃窗元件到另一个玻璃窗元件的尺寸的变化最小,两条粘性带都沿横向水平轴线Y-Y’纵向放置。

因此本发明降低了粘性带可能不与相邻玻璃窗元件的内表面完全接触的风险。

实际上,对于本发明的应用,优选的是不沿所述玻璃窗单元的竖直轴线Z-Z’纵向地提供粘性带。

两条粘性带还优选地在水平方向Y-Y’上放置在附接装置之间,当这些附接装置沿所述玻璃窗单元的横向水平轴线Y-Y’在所述基部的每侧上放置一个时,其使得所述附件能够以可逆的方式机械地附接在所述基部上。

每条粘性带33,34例如基于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此类树脂混合物在大约150°C的温度下在大约20分钟内聚合。

由于这两个条件在层压玻璃窗单元的制造期间存在(且更精确地在层压或将板组装到一起的阶段期间),可以定位根据本发明的基部,其在此玻璃窗元件面临层压阶段(通过在窑炉中处理)之前抵靠玻璃窗元件的内面设有两条尚未聚合的粘性带:两条粘性带因而可与工艺的其余部分并列而在层压阶段期间被聚合。

两条粘性带33,34都具有相同的尺寸,即:

- 大约6cm的长度l

- 大约1cm的高度h,以及

- 大约0.5mm的厚度e。

两条带每条都呈矩形的形状:根据长度高度是相同的;厚度也是恒定的。

它们平行于彼此并平行于基部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定位。它们在孔口30的每侧上定位一个,当在竖直定向Z-Z’上查看时在孔口的上方和下方。

孔口30位于基部外面的中心,具有围绕整个孔口有实质上相同宽度的外表面。

因而每条粘性带具有大约6 cm2的表面积,其中基部的外面31的表面积为大约24 cm2。

两条粘性带33,34的总表面积占基部的外面31的表面积的大约一半(± 1/10e)。

基部的外面31呈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或菱形的总体形状,该形状在其中心上是开口的,但不是圆的;孔口30优选地以使得基部的外面的一些材料完全包围孔口的方式形成在其中心上;然而,不排除外面31不是在孔口的整个四周是完全包围的(périphérique)。

例如,对于本发明,不再严格需要在附接装置4下提供任何外面31。在此情况下,很清楚,结果是减小了两条粘性带的总表面积与基部的外面31的表面积之间的比率。

疲劳测试已经显示由粘性带33,34提供的紧固在使用中是非常可靠的,并且比图1和图2中所示的现有技术解决方案更可靠。

为了使基部到玻璃窗元件的紧固更加可靠,对于至少一条粘性带有可能沿横向水平轴线Y-Y’在其两个纵向末端的每个末端处具有成角度部分。

图5显示了具有甚至更加可靠的紧固的一个变型实施例。

在此图示的变型中,两条粘性带33,34的每一条都根据横向水平轴线Y-Y’在其两个纵向末端处具有成角度部分35,上粘性带33的两个成角度部分在竖直轴线Z-Z’的方向上向下定向,而下粘性带34的两个成角度部分在竖直轴线Z-Z’的方向上向上定向。

因此,粘性带33,34头尾相接地定位,且相应的成角度部分在沿着竖直轴线Z-Z’汇聚的方向和路径上延伸。

为了简化对于粘性带所用的基准系统,对于上粘性带33的形状可以关于横向水平轴线Y-Y’与下粘性带34的形状对称。

这是图5中的情况:上粘性带33的形状相对于横向水平轴线Y-Y’与下粘性带34的形状对称,因为上粘性带33沿横向水平轴线Y-Y’具有与下粘性带34的长度相同的长度,并且沿中心轴线Z-Z’具有与下粘性带34的宽度相同的宽度。

如图6中所示,本发明提出使用例如由热成形塑料制成的成形盘来在基部被紧固到玻璃窗元件前承载基部。

基部3因而各自定位在由底51和竖直壁52限定边界的壳体50中。竖直壁之间的距离大约等于基部的整体宽度和长度,以确保基部在被承载期间侧向地由壁保持。

粘性带33,34不与底51接触,因为肩部53设置在基部的周边以将基部从底抬高大约1到2mm。

在这些壳体中,粘性带33,34的下面,就是说朝向底51定向的面,如果需要的话由保护性薄膜(也称为“衬里”)保护,保护性薄膜在基部在壳体的底上之前已经定位。

在此变型中,对于基部可以布置成与保护性薄膜直接接触,而对于肩部则提供成将基部竖直地保持在保护性薄膜上,尤其是在将它们运输到车间期间,在车间基部被定位在玻璃窗元件上。

每个盘5例如可具有大约五十个壳体,并且因而可具有相同数量的基部;它们对于相同系列内的基部可重复使用。

每个盘都具有用于空间基准目的的定位凹槽,以便允许自动化系统捡拾每个基部且然后将其定位在玻璃窗单元上。如果基部不与保护性薄膜接触,更容易通过机器人管理每个基部的抓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为了将基部从保护性薄膜“扯开”而指定任何特定的运动:即便基部到保护性薄膜的粘附不是非常强,其仍然必须被克服并且必须做出特定的运动来不包括保护性薄膜的任何部分而捡拾基部。

图7显示了具有24个壳体50的盘的透视图,且每个壳体中有两个不同的基部,即用于图3和4中所示类型的传感器的基部3,以及在基部的孔口中,用于内部后视镜的第二圆形基部3’。

此解决方案节省车间中的空间并且便于采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