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超宽带CMOS低噪声放大器自动化设计方法及CMOS LNA设备

一种超宽带CMOS低噪声放大器自动化设计方法及CMOS LNA设备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方法,属于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领域。该设计方法包括:输入超宽带CMOS LNA设计指标,建立通用电感源级负反馈双增益超宽带CMOS LNA结构,基于线性功率限制最佳噪声系数的矢量空间算法计算CMOS LNA电路输入品质因素Q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569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邮电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00526.4

  • 申请日2014-05-13

  • 分类号H03F1/26;H03F3/45;

  • 代理机构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康海燕

  • 地址 400065 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崇文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35: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3F 1/26 专利号:ZL2014102005264 登记生效日:20230822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重庆邮电大学 变更后权利人:禹德芯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400065 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崇文路2号 变更后权利人: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堡镇财贸村1309号3幢214室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1-18

    授权

    授权

  • 2014-08-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3F1/26 申请日:201405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尤其涉及超宽带(UWB,Ultra Wideband) 无线传输系统,特别是UWB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低噪声放大器 (LNA,Low Noise Amplifier)自动化设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UWB无线传输系统作为宽带技术载体之一,具有低成本、低功 耗、低复杂性、抗干扰性强、安全性高及传输速率高等优点。主要应 用于室内通信、高速无线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家庭 网络、安全检测、位置测定、雷达等领域。LNA作为该系统必不可 少的一个模块,在整个系统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在整 个超宽带频带内接收微弱信号,并保证高信噪比前提下对信号进行放 大。然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快速发展,对具备不同性能的 LNA产品提出了巨大的需求量。目前,快速的设计方法、缩短不同 LNA产品的设计周期,是满足需求量巨大LNA的解决方案。

对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设计来说,设计方法和高水 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Aided Design)工具是成功 的关键。对于普通的数字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es)设计,有包括从综合、模拟、版图设计、验证、 测试生成等在内的一系列工具来支持整个设计过程。但是对于射频集 成电路(RFIC,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设计,目前尚不 具备一整套完善的CAD工具,主要的前端设计工具是电路级的模拟 或仿真。通常的电路模拟使用的是以SPICE仿真模型为代表的模拟 技术,它支持多种仿真。但由于对RFIC的特点,用这类电路模拟技 术存在很多困难。因而,随着EDA(电子自动化设计,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CAD工具的不断进步,虽然为数字IC提供了自动化更 高和综合能力更强的设计功能。然而,由于射频/模拟IC的性能易于 受到寄生参数及设计、工艺和环境的影响,导致射频/模拟IC自动化 设计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目前,随着电路规模和功能不断的扩大, 对射频/模拟IC自动化设计也带来了巨大的需求。通过自动化的设计 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设计效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UWB CMOS  LNA自动化设计的方法,为UWB CMOS LNA提供自动化设计的标 准流程,采用电感源级负反馈的双增益超宽带CMOS LNA通用结构 和基于线性功率限制最佳噪声系数的矢量空间算法,实现超宽带 CMOS LNA的自动化设计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宽带CMOS LNA自动设计的标准流程,包括: 输入CMOS LNA设计指标,获取工艺参数;建立短沟道MOSFETs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lic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的一阶静态器件方程库,对CMOS LNA的电 路性能进行估算,完成晶体管参数的大信号和小信号分析,计算相关 信息;建立通用电感源级负反馈的双增益超宽带CMOS LNA电路结 构,调用基于噪声和线性功率最佳的矢量空间算法,获得CMOS LNA 电路的关键参数;将通用电感源级负反馈的双增益超宽带CMOS  LNA电路结构和得到的关键参数导入Cadence模块,Cadence模块进 行相应的仿真设计。

所述设计指标包括:工作频率、增益、噪声系数和输入三阶交调 截点;所述工艺参数包括:栅氧化层的厚度(Tox)、单位面积的栅氧 化层电容(Cox)、载流子迁移率(μo)、阈值电压(Vto)和饱和电压 (Vsat);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漏电流(ID)、晶体管跨导(gm)及二 阶和三阶晶体管非线性。所述通用电感源级负反馈双增益超宽带 CMOS LNA结构的单端LNA结构包括:输入级宽带匹配网络、放大 结构和输出级,输入级宽带匹配网络采用并联电容Cp、串联电感Lg和由NMOS管M1、栅源等效电容Cgs共同构成的输入宽带π型匹配 网络,放大结构由NMOS管M1、NMOS管M3构成共源共栅结构, 共源共栅结构输出端采用电阻Rd和电感Ld并联的电感峰化技术,提 高并平坦带宽内的增益,共源共栅结构输入端连接输入级宽带匹配网 络,源级采用电感Ls形成负反馈,差分结构的增益由输出级的PMOS 管M5的开关电压Vswitch控制,通过开关电压Vswitch的改变控制输出 阻抗的变化,从而控制电路增益。所述调用基于噪声和线性功率最佳 的矢量空间算法,获得CMOS LNA电路的关键参数包括计算输入品 质因素Qs和驱动电压Vod,具体包括:将电路的噪声系数NF与Qs 和Vod的相关性,及线性度IIP3与Qs和Vod的相关性分别表示为两个 矢量空间:ξ1{NF,Vod,Qs}、ξ2{IIP3,Vod,Qs};定义CMOS LNA 电路电流消耗Id与Qs和Vod的关系矢量空间为:ξ3{Id,Vod,Qs};获 得ξ1、ξ2子空间分别为:ξS1{NF<NFs,Vod,Qs},ξS2{IIP3>IIP3s,Vod, Qs};将空间ξ1与空间ξS2取交集得到子空间ξS3{NF,QsIIP3,VodIIP3}, 将子空间ξS1与子空间ξS3相交得到满足最佳噪声系数和线性度的Qs和Vod子空间为ξTS=ξS1∩ξS3;将ξTS子空间与ξ3空间相交,得到最佳 噪声系数子空间ξopt=ξ3∩ξTS,在ξopt空间中选择电流最小的点,得到 最佳Qs和Vod值,其中NFs、IIP3s分别为目标噪声系数和三阶交调截 点参数。根据关键参数Qs和Vod,得到NMOS管M1或M2的跨导gm和栅源等效电容Cgs的值,从而确定NMOS管M1或M2的尺寸。根 据单端LNA结构的输入阻抗: Zin=gmLsCgs+2Cgd+Cp+s(Ls+Lg)+1s(Cgs+2Cgd+Cp)计算出电感Ls的值;根据中心 频率公式:计算电感Lg的值,其中,Cgs=Cp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通用电感源级负反馈双增益超宽带CMOS  LNA结构,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单端LNA差分连接,其中,单端 LNA结构包括:输入级宽带匹配网络、放大结构和输出级,输入级 宽带匹配网络采用并联电容Cp、串联电感Lg和由NMOS管M1、栅 源等效电容Cgs共同构成的输入宽带π型匹配网络,放大结构由 NMOS管M1、NMOS管M3构成共源共栅结构,共源共栅结构输出 端采用电阻Rd和电感Ld并联的电感峰化技术,提高并平坦带宽内的 增益,共源共栅结构输入端连接输入级宽带匹配网络,源级采用电感 Ls形成负反馈,差分结构的增益由输出级的PMOS管M5的开关电压 Vswitch控制,通过开关电压Vswitch的改变控制输出阻抗的变化,从而 控制电路增益。

本发明还建立工艺参数文件库包括CMOS LNA设计中所有用到的 集成电路工艺参数的集合,包括:电路的电源电压(Vdd)、栅氧化层 的厚度(Tox)、载流子迁移率(μo)、阈值电压(Vto)和饱和电压(Vsat) 等。目标电路特性参数文件库包括CMOS LNA目标电路设计参数的集 合,包括:工作频率、功耗、增益、噪声系数、输入二阶交调截点(IIP2) 和输入三阶交调截点(IIP3)等,这些参数是决定CMOS LNA性能的 主要指标。

本发明对UWB CMOS LNA的设计,采用自动化的设计方法。 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流程,有效提高了射频集成电路中LNA电路的设 计效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超宽带CMOS LNA自动化设计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带电感源级负反馈的双增益超宽带CMOS LNA通用结 构;

图3是本发明ξ1{NF,Vod,Qs}矢量空间图;

图4是本发明ξS1{NF<NFs,Vod,Qs}矢量空间图;

图5是本发明ξS2{IIP3>IIP3s,Vod,Qs}矢量空间图;

图6是本发明ξS3{NF,QsIIP3,VodIIP3}矢量空间图;

图7是本发明ξTS=ξS1∩ξS3矢量空间图;

图8是本发明ξopt=ξ3∩ξTS矢量空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超宽带CMOS LNA自动化设计方法,该标准 化设计流程包括:(1)输入包括工作频率、增益、噪声系数和输入三 阶交调截点等CMOS LNA设计指标,获取栅氧化层的厚度(Tox)、 单位面积的栅氧化层电容(Cox)、载流子迁移率(μo)、阈值电压(Vto) 和饱和电压(Vsat)等工艺参数;根据输入的CMOS LNA指标和获取 的工艺参数,设计CMOS LNA的电路结构和电路参数,包括:1、建 立短沟道MOSFETs的一阶静态器件方程库,对CMOS LNA的电路 性能进行估算,完成晶体管参数的大信号和小信号分析,计算漏电流 (ID)、晶体管跨导(gm)及二阶和三阶晶体管非线性等即时信息;2、 建立通用电感源级负反馈的双增益超宽带CMOS LNA电路结构,用 于自动化设计LNA原理电路时调用;3、调用基于噪声和线性功率最 佳的矢量空间算法,得到电路的关键参数的Qs和Vod值。

(2)将得到的CMOS LNA的原理电路及相应参数形成的文件 导入Cadence模块,结合CMOS LNA的设计指标通过对相应电路元 件的参数进行微调,并利用RF SPICE仿真模型进行优化仿真。

(3)版图设计和参数提取的后仿真,重复进行版图设计和参数 提取的后仿真,直到设计的版图满足输入CMOS LNA指标。

图2所示为本发明构造的通用电感源级负反馈双增益超宽带 CMOS LNA单元,该CMOS LNA单元是一种增益可变的超宽带差分 电感源级负反馈结构。该通用电感源级负反馈双增益超宽带CMOS  LNA单元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单端LNA差分连接。对于单端LNA 结构而言,由输入级宽带匹配网络11、放大结构12和输出级13组 成。输入级宽带匹配网络是实现工作频带内输入阻抗匹配的部分,放 大结构是完成信号放大的部分,输出级是信号输出部分。其中,放大 级宽带匹配网络由NMOS管M1(121)、NMOS管M3(122)构成共 源共栅放大器结构,共源共栅结构有效抑制密勒效应提高电路的反向 隔离度,同时共栅管能够有效提高输出阻抗从而提高电路增益;共源 共栅结构输出端采用电阻Rd(132)和电感Ld(133)并联的电感峰 化技术,提高并平坦了带宽内的增益。输入端采用并联电容Cp(112)、 串联电感Lg(111)和由共源NMOS管M1(121)栅源等效电容Cgs, 共同构成的输入宽带π型匹配网络,提供宽带的输入匹配。源级采用 电感Ls(141)形成的负反馈,有效提高线性度并减小噪声系数。整 个差分结构的增益由PMOS管M5(131)的开关电压Vswitch控制,通 过开关电压Vswitch的改变控制输出阻抗的变化,从而控制电路的增益。

对于超宽带CMOS LNA而言,重要指标包括:增益、噪声系数、 线性度(IIP3、IIP2)等。其中,对于差分LNA而言,可以有效的抑 制偶次交调产物,从而IIP2对线性度的影响不大。所要关注的指标包 括:功耗、增益(GLNA)、噪声系数(F)和三阶交调截点(IIP3)。

对于单端电感源级负反馈LNA而言,由NMOS管引入的噪声系 数,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获取:

F=Fmin+[γαgmRs][1-QoptQs]---(1)

Fmin=1+25ωωTγδ(1-|c|2)---(2)

gm=μ0CoxWLVod---(3)

Qopt=GoptωCgs=αδ5γ(1-|c|2)---(4)

Qs=1ωCgsRs---(5)

其中,Fmin代表最小噪声系数;γ、δ和c分别代表漏极、栅极 和关联噪声系数;Qs代表输入品质因素;Qopt代表最佳输入品质因素; 变量α代表短沟道效益引起的跨导退化;Rs代表源电阻;Cgs代表 NMOS管121或221栅源等效电容;Gopt代表最小噪声系数对应的最 佳源导纳;ω、ωT分别代表工作频率和截止频率;Vod代表过驱动电 压。根据功率限制的最小噪声系数条件可得,Qs的最佳值为Qsp=4.5, 而且Qs的值越大,对于越小的晶体管和越小的功率会引入越大的噪 声系数。然而,Qsp的值只能保证在功率限制条件下的最优噪声系数, 而不能保证电路的线性度。

噪声系数由三部分因素限制,它们分别是:由工艺技术决定的噪 声常数、NMOS管121或221的尺寸(直接影响Cgs的值)和过驱动 电压。然而,LNA电路线性度由NMOS管121或221的线性度和 Qs定义。对于短沟道CMOS晶体管而言,其线性度主要取决于过驱 动电压和沟道长度(由管子宽度决定)。

由伏尔特拉级数可得,短沟道CMOS晶体管的输入三阶交调截 点电压的平方由公式表达为:

VIIP32=163vsatLμ0Vod(1+μ0Vod4vsatL)(1+μ0Vod2vsatL)2---(6)

其中,VIIP3代表NMOS管121或221栅-源端的输入电压,也即 是输入三阶交调截点电压;L为NMOS管的长度。由公式(6)可知, Vod的值越大线性度越好,然而由于短沟道效应变弱的影响使得Vod变小,从而减小了LNA电路的线性度。而且对于小的功率限制,要 求过驱动电压Vod也要小。因此,可增加一个适应因子K,当Vod较 大时K=1,当Vod较小时K=0.9。则公式(6)调整为:

VIIP32=163vsatLμ0Qs2Vod(1+μ0Vod4vsatL)(1+μ0Vod2vsatL)2K2---(7)

因此,LNA电路线性度将主要取决于输入品质因素Qs和驱动电 压Vod的值。Qs和Vod的值确定后,就能得到NMOS管121或221跨 导gm和栅源等效电容Cgs的值,从而就能确定NMOS管121或221 的器件尺寸。由于共源共栅结构具有相同的管子尺寸,从而结构中的 其他管子尺寸也得到了确定。此时,单端LNA结构的输入阻抗为:

Zin=gmLsCgs+2Cgd+Cp+s(Ls+Lg)+1s(Cgs+2Cgd+Cp)---(8)

其中,Cgd为晶体管栅-漏等效电容,S为拉普拉斯算子。因此, 当公式第一项为纯电阻且与输入匹配电阻相等时,就能计算出Ls的 值。同时,由于输入端为宽带π型匹配网络,可得Cgs=Cp。此时,根 据中心频率公式能够计算出电感Lg的值。中心频率公式为:

ω0=12(Ls+Lg)(Cgs+Cgd)---(9)

单端LNA的增益可以由如下公式表示,

GLNA=Qs·gmRout    (10)

其中,Rout的值由PMOS管131或231的开关电压154(Vswitch) 决定,从而LNA的增益可以根据Vswitch值进行调整。

上述带电感源级负反馈的双增益超宽带CMOS LNA结构,根据 设计者输入的增益、噪声系数IIP3等指标,完成整个宽带CMOS LNA 电路参数的设计,为后续的Cadence模块仿真和参数微调提供合理参 数的输入。

其中,可采用基于线性功率限制最佳噪声系数的矢量空间算法确 定Qs和Vod的值。从公式(1)-(7)可以得知,LNA电路的噪声系 数和线性度直接与Qs和Vod的值相关,其具体的关系如下公式表示为:

NF=10log{1+25ωωTγδ(1-|c|2)+αμ0C0xWVodRs[1-αQsδ5γ(1-|c|2)]}---(11)

VIIP3=16vsatLVod3μ0(1+μ0Vod4vsatL)(1+μ0Vod2vsatL)KQs---(12)

根据公式(11)-(12)将电路的噪声系数和线性度与Qs和Vod的相关性,表示成为与Vod和Qs相关的两个矢量空间。分别为:ξ1{NF, Vod,Qs},ξ2{IIP3,Vod,Qs}。其中,NF为噪声系数;W为NMOS 管的宽度。空间ξ1是根据公式(11)得到的NF与Vod和Qs的三维空 间关系,其相应的图形化表示如图3所示;空间ξ2是根据公式(12) 得到的IIP3与Vod和Qs的三维空间关系。定义LNA电路电流消耗与 Qs和Vod值的关系矢量空间为:ξ3{Id,Vod,Qs}。对于UWB CMOS LNA 的设计,要求NF<NFs,IIP3>IIP3s,其中NFs、IIP3s分别为目标噪声 系数和三阶交调截点参数。因此,由空间ξ1、ξ2得到满足设计指标的 子空间表示为:ξS1{NF<NFs,Vod,Qs},ξS2{IIP3>IIP3s,Vod,Qs}。 其中,空间ξS1是在空间ξ1基础上满足NF<NFs限定条件求和而得到 的子空间,其相应的图形化表示如图4所示。ξS2是由空间ξ2满足 IIP3>IIP3s限定条件求和而得到的子空间,其相应的图形化表示如图5 所示。为了使算法更加简便,将上述四个矢量空间进行整合,由ξS2得到满足条件IIP3>IIP3s的Qs和Vod值,分别为:QsIIP3和VodIIP3。 从而将空间ξ1与空间ξS2取交集得到一个子空间ξS3{NF,QsIIP3, VodIIP3},如图6所示。此时,将子空间ξS1与子空间ξS3相交得到满足 最佳噪声系数和线性度的Qs和Vod子空间,记为ξTS=ξS1∩ξS3,如图 7所示。从子空间ξTS我们可以得知满足最佳噪声系数和线性度的Qs和Vod子空间,为了是LNA电路满足最低功率消耗,需要将ξTS子空 间与ξ3{Id,Vod,Qs}空间相交,得到现行功率限制的最佳噪声系数子 空间,记为ξopt=ξ3∩ξTS,如图8所示。在ξopt空间中选择电流最小的 点,作为满足功率限制的最佳噪声系数的Qs和Vod值,从而得到最佳 Qs和Vod值。

本发明提出了超宽带CMOS LNA自动化设计的标准流程、通用电感 源级负反馈的双增益超宽带CMOS LNA结构及一种基于线性功率限 制最佳噪声系数的矢量空间算法来实现电路参数设计的方法。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