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降低发病率、提高收益的核桃棉花间作方法

一种降低发病率、提高收益的核桃棉花间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发病率、提高收益的核桃棉花间作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用土、以核桃树树干为中心、在核桃树周围堆砌防水圈,防水圈内壁与树干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为;用土、在每行核桃树的两侧各堆砌一条保护带,每行核桃树两侧的保护带之间的距离为150-230cm,所述保护带,其高度小于等于防水圈的高度。本发明的保护带无需深挖土壤,不会伤及核桃树的根系;防护带之间的距离在两米左右,灌水时,水能充分的覆盖根系,使根系充分的吸收水分。而在核桃树周围设置防水圈,能够有效地将水与核桃树树干隔离,从而防止树干水分含量过高滋生病菌,同时能防止水对病菌的传播。而且能起到了增强核桃树长势的作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160302 终止日期:20170606 申请日:2014060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6-29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G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606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03-02

    授权

    授权

  • 2014-09-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406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发病率、提高收益的核桃棉花间作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桃树(Juglans regia L.)是我国主要传统经济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是农民主要的经济生活来源,云南、山西、新疆、河北、山东等省(自治区)是其主要产区。

核桃腐烂病,主要危害核桃树木中任何部位树皮,包括主干、主枝、还危害修枝剪口、根茎部和裸露根部的树皮。大树主干染病初期,症状隐蔽在韧皮部,外表不易看出,当看出症状时皮下病部也扩展 20~30cm以上,流有黏稠状黑水,常糊在树干上。幼树主干或侧枝染病,病斑初近梭形,暗灰色水渍状稍肿起,用手按压流有泡沫状液体,病皮变褐有酒糟味,后病皮失水下凹,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湿度大时从小黑点上涌出橘红色胶质物,即病菌孢子角。病斑扩展致皮层纵裂流出黑水。核桃腐烂病病菌是一种感染菌,会随灌水及风的作用力下进行传播。一般情况下,病菌从伤口侵入,或从死亡皮层组织以及主干上干桩枯橛、主枝上抽干枯梢、冻害部位获得繁衍,并产生繁殖体,继续传播,进行再侵染!引起发病。

近年来,新疆环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地区核桃产业发展迅速,核桃面积已达482.48万亩。在新疆早实核桃优良品种具有结果早、见效快、产量高、果实个大、皮薄的特点。早实核桃树嫁接后第3年便可开始结果,第7年进入丰产期,因此受到广大农户欢迎。但由于早实核桃树结果早、结果过多、耐大气干旱、不耐湿热、果农管理粗放,造成树势衰弱,腐烂病大量发生。特别是灌溉时候水与树干直接接触,以及冬季遭受较严重冻害,腐烂病发病情况就更为严重。使得树体提前进入衰老期,树体老化从而导致树体在医治不彻底的情况下慢慢死亡,这给广大农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在核桃树与棉花间作的模式下,存在两者供水的问题。核桃树在棉花播种后到灌水之前需要浇两次水,分别为花芽分化水(5月初)、硬核水(6月中旬);而棉花在播种后第一次灌水时间为6月20日左右,而在这期间核桃树需要灌水两次,而棉花不要要灌水。在没有采取任何保护的方法下,当给核桃树灌水时水以但进入棉花地,这就给棉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产量一般降低10-15%左右。而棉花是新疆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为了保证棉花的生长,对核桃树棉花间作田地通常按照棉花的需求进行灌溉;因此无法满足核桃树对花芽分化水和硬化水的需要。从而导致核桃树缺水、长势差、发病率提高(与单独种植核桃树相比)。为了在保证棉花产量的基础上增强核桃树的长势,人们试图采用在核桃树周围开沟的方式灌溉。但是,这种灌溉方式存在核桃树根系容易被破坏及无法充分吸收水分的问题,并不能明显增强核桃树的长势、降低发病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保证棉花收益的同时,减少核桃树腐烂病的发病率、增强长势以提高核桃树收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发病率、提高收益的核桃棉花间作方法,

用土、以核桃树树干为中心、在核桃树周围堆砌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其高度为25-40cm,其壁厚为10-20cm,其内壁与树干之间的距离为10-20cm;

用土、在每行核桃树的两侧各堆砌一条保护带,每行核桃树两侧的保护带之间的距离为150-230cm,所述保护带,其高度小于等于防水圈的高度,其壁厚为20-30cm。

上述方法,优选的,防水圈内的土壤表面低于保护带之间的土壤表面1-10cm。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防水圈,其壁厚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其最小壁厚为10cm,其最大壁厚为20cm。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防水圈,其内壁与土壤表面垂直,其外壁与土壤表面呈小于90°的夹角。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保护带,其壁厚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其最小壁厚为20cm、最大壁厚为30cm。

上述方法,优选的,保护带内壁和外壁均与水平面呈小于90°的夹角。

上述方法,更优选的,

所述防水圈和保护带的其高度均为30cm;

每行核桃树两侧的保护带之间的距离为200cm.

所述防水圈的内壁与树干之间的距离为15cm。

本发明的方法,在每行核桃树两侧设置保护带,能够实现分别给核桃树和棉花灌水的目的。本发明的保护带无需深挖土壤,不会伤及核桃树的根系;防护带之间的距离在两米左右,灌水时,水能充分的覆盖根系,使根系充分的吸收水分。而在核桃树周围设置防水圈,能够有效地将水与核桃树树干隔离,从而防止树干水分含量过高滋生病菌,而且同时能防止水对病菌的传播。而且通过实验发现:设置防水圈的没有发病的核桃树的长势明显好于,没有设置防水圈的没有发病的核桃树的长势。由此可见,本发明的防水圈不仅仅起到了防止水与核桃树树干接触的作用,而且意外地起到了增强核桃树长势的作用(该增强长势的作用并不是由发病率降低产生)。

综上,本发明通过在核桃树两侧设保护带,以及在核桃树树干周边围设防水圈,起到预防核桃腐烂病及传播以及解决核桃树与棉花供水矛盾的作用。该方法设计合理、简便,可操作性强,为提高核桃树+棉花栽培管理技术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参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明显的效果 :

①核桃树+棉花间作,两者在供水时出现时间不一致的时候,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既可避免供水矛盾,也可防止核桃腐烂病的发生与传播;

②本发明与新疆其他区域核桃树+棉花间作的方法不同,起保护带、围防水圈模式,是一项独特的防止核桃腐烂病发生、传播及解决核桃树与棉花供水矛盾的管理技术;

③本发明的方法,能在保证棉花产量的同时提高核桃树的产量,从而提高总收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间作模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防水圈、保护带的尺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间作模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核桃树,2.棉花树,3.防水圈,4.保护带;A.防水圈的高度,B.防水圈的壁厚,C.防水圈内壁与树干之间的距离,D.每行核桃树两侧的保护带之间的距离,E.保护带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选择喀什地区泽普县作为实验基地,其土壤以冲积灌淤土为主;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选择种植有新新2号核桃树的600亩田地作为试验田;其中试验田所种植核桃树的行距(东西为行)为6m、间距为4m,核桃树树龄为7年。在试验田中选出6块面积相等的田地S1、S2、S3、S4、S5、S6;每块田地面积为100亩,种植2800株核桃树;每块田地的核桃树的分布形态相同。

于2013年春天,核桃树发芽之前,对选择出的S1、S2、S3、S4、S5、S6田地的核桃树树干直径平均值、患病率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表1中,患病率是指患病核桃树株数占总的核桃树株数的百分数;D1是指患病核桃树的树干直径平均值;D2是指未患病核桃树的树干直径平均值(注:本发明中所述树干直径,是核桃树在100cm树干高度处的树干直径的平均值)。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在2013年春天核桃树发芽之前,所选择的S1、S2、S3、S4、S5、S6田地的核桃树的患病率、树干直径平均值基本相同,核桃树长势无明显差异。

然后,对所选择的S1、S2、S3、S4、S5、S6田地分别采用不同的种植、灌溉模式;S1采用实施例1的模式、S2采用实施例2的模式、S3采用实施例3的模式、S4采用实施例4的模式、S5采用实施例5的模式、S6采用实施例6的模式。于2013年秋天分别统计S1、S2、S3、S4、S5、S6田地的核桃和棉花的产量、核桃树的患病率、患病核桃树树干直径的平均值、没有患病的核桃树的树干直径平均值;结果如表2;

表2:

表2中,患病率是指患病核桃树株数(患病核桃树株数=原有患病株数+新增患病株)占总的核桃树株数的百分数;D1是指患病核桃树的树干直径平均值;D2是指未患病核桃树的树干直径平均值;所述核桃产量为核桃干品的重量,所棉花产量为棉花干品的重量。通过对实施例1-6的核桃和棉花的产量、核桃树的患病率、树干直径平均值相比,可以得出“防水圈不仅能有效降低核桃树腐烂病的发病率而且能明显增强其长势”;而“保护带不仅可以解决核桃树与棉花供水方面的需求矛盾,还可以在不影响核桃树产量的情况下使棉花产量保持稳定”。

下述实施例中,对核桃树、棉花在同一时期的灌水量相同。

实施例1

    核桃树采用建园式种植模式(只种核桃树);

 对核桃树的灌水时间分别为萌芽开花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果实膨大水(5月初)、花芽分化水(5月初)、硬核水(6月中)、种仁发育水(7月中)、果实成熟水(8月初)、冬灌水(10月底至11月初)。并采用常规施肥方式、管理模式、有害生物治理方式。于9月10日—9月25日收获核桃。

实施例2

核桃与棉花间作,按照棉花生长需求灌水;

于2014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播种棉花(新陆47号)。每两行核桃树之间铺2幅地膜,每幅地膜宽1.4m;每幅地膜下种植4行棉花。棉花灌水时间分别为3—4月棉花播前灌水一次,播后第1次灌水在6月20日左右,第1次灌水后每间隔10天左右灌水一次(根据天气、土壤条件需要灌水),灌水方式为膜下滴灌,全年需要灌水10—12次,8月20日左右停止灌水。对核桃树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施肥、管理模式、有害生物治理。对棉花采用常规施肥、管理模式、有害生物治理。于9月10日—9月25日收获核桃,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采摘棉花。

实施例3

核桃与棉花间作,按照核桃生长需求灌水;棉花的品种、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种植时间、灌水方式、灌水时间、管理方式均与实施例2相同;

对核桃树的灌水时间分别为萌芽开花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果实膨大水(5月初)、花芽分化水(5月初)、硬核水(6月中)、种仁发育水(7月中)、果实成熟水(8月初)、冬灌水(10月底至11月初)。核桃树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施肥、管理模式、有害生物治理。于9月10日—9月25日收获核桃,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采摘棉花。

实施例4

核桃与棉花间作,分别灌水;核桃树开沟灌水;

间作棉花,棉花的品种、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种植时间、灌水方式、灌水时间、管理方式均与实施例2相同;

对核桃树采用开沟方式灌水,灌水时间分别为萌芽开花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果实膨大水(5月初)、花芽分化水(5月初)、硬核水(6月中)、种仁发育水(7月中)、果实成熟水(8月初)、冬灌水(10月底至11月初);所述开沟方式:在每行核桃树两侧开两条深为30cm、宽为30-50cm的水沟,水沟紧靠树干;

对核桃树和棉花均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施肥、管理模式、有害生物治理;

于9月10日—9月25日收获核桃,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采摘棉花。

实施例5

核桃与棉花间作,设立保护带和堆砌防水圈;

间作棉花,棉花的品种、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种植时间、灌水方式、灌水时间、均与实施例2相同;

在每株核桃树的周围堆砌防水圈,防水圈用土堆砌而成。防水圈以核桃树的树干为中心;防水圈,其内壁于地面垂直,其外壁与地面呈75°夹角;其内壁与树干之间的距离为15cm;防水圈上窄下宽,其竖直截面呈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为10cm;

在每行核桃树的两侧各设立一条保护带,保护带用土堆砌而成。每行核桃树的两侧的保护带之间的距离为200cm,保护带的高度为30cm;保护带上窄下宽,其竖直截面呈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为20cm下底为40cm。采用将水注入核桃树两侧保护带之间的方式对核桃树灌水;

对核桃树和棉花均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施肥、管理模式、有害生物治理;

于9月10日—9月25日收获核桃,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采摘棉花。

实施例6

核桃与棉花间作,设立保护带和堆砌防水圈,防水圈内向下挖5cm;

间作棉花,棉花的品种、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种植时间、灌水方式、灌水时间、均与实施例2相同;

核桃的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种植时间、灌水方式、灌水时间、均与实施例4相同;

以土壤表面为基准,在核桃树的防水圈内向下挖出5cm的土层,使防水圈内的表面低于土壤表面5cm;

对核桃树和棉花均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施肥、管理模式、有害生物治理;

于9月10日—9月25日收获核桃,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采摘棉花。

另外,在泽普县古勒巴格乡、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英也尔村,采用温185号核桃树进行本发明的种植试验,取得了与实施例5、6相当的效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