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带有不确定损失的不确定网络最大流量的计算方法

带有不确定损失的不确定网络最大流量的计算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不确定损失的不确定网络最大流量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模型(1)、(2)和(3),并且包括n个节点和m条弧具有单源点和单汇点的网络,令c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239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德州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78520.4

  • 发明设计人 王金婵;高秀莲;

    申请日2014-03-0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汤东凤

  • 地址 253023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大学西路566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58: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F19/00 授权公告日:20170919 终止日期:20180305 申请日:2014030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9-19

    授权

    授权

  • 2014-07-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9/00 申请日:201403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5-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量的计算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不确定损失的不确定网络最 大流量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最大流问题起源于前苏联铁路系统[1]。Ford和Fulkerson[2]通过T.E. Harris提到了最大流问题:考虑通过一定数量的中间城市来连接两个城市的一个 铁路网络,在网络的每一个链都有一个数字代表它的通行能力(称为弧容量)。 假设在一个稳定的条件下,找到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最大通行量。

最大流问题是一个经典的网络优化问题,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 电力,交通,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和物流等。所以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研 究此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的五十年,关于最大流问题涌现了许多高效的算 法[3-9]。对于一个固定的网络,如果给定网络的弧容量,就可以计算出这个网络 的最大流。在经典的最大流问题中,我们不仅需要知道网络的弧容量,而且除了 源点和汇点外,其它任何中间点要满足守恒原则。然而,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各 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信息,处理实际问题时必须考虑这些不确定性信息。特别地, 在现实世界的网络中,我们不仅不知道每条弧的容量,而且网络中的某些节点的 流量也不守恒。这就意味着,网络中的一些节点流量丢失。有时我们不知道已丢 失了多少流量,这就使得传统的方法不能用于验证的最大流问题的性质。一些研 究人员认为这些属于随机性因素,他们使用概率论来研究这些不确定现象,如 Nawathe和Rao[10];同时,一些研究人员采用模糊理论来处理这件事[11-14]

然而,概率论的应用前提是我们获知的概率分布必须充分接近实际频率。不 幸的是,我们经常面对的问题恰恰缺乏观测数据,从而既无法计算事件发生的频 率也无法确定概率分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依据专家的经验和知识估 计事件可能发生的信度。由于人们经常高估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件,这使得信度的 方差远远大于频率。此时,如果把信度看成主观概率,则推导出的结果与我们的 预期大相径庭。为了研究主观不确定现象,不确定理论[15-16]应运而生,不仅发展 成为公理化数学分支,而且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应用。这为我们把不确定理论引 入最大流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动机,不确定理论为最大流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 种新方法。本文我们将基于不确定理论研究带有不确定损失的最大流问题。同时, 我们可以看到,不确定理论是处理这个问题的一个功能强大工具。

2.1不确定性理论

不确定理论是清华大学刘宝碇[15]教授在2007年提出并于2010年由刘[16]进行 了精炼修编,它为处理不确定因素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如今它已成为基于 规范性、对偶性、次可加性及乘积测度公理系统的一个数学分支。到目前为止,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处理不确定信息,特别是处理经验数据和主观估计信息,不确 定性理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不确定理论在不同领域的主要发展情况。刘[17]介绍了不 确定过程并且给出了不确定微分方程的定义,刘[18]在2010年建立了不确定集理 论并提出了包含一种新推理规则的不确定推理。作为不确定理论的应用,刘[19]在2009年提出了不确定规划即包含不确定变量的数学规划.高[20]在2009年证明 连续不确定测度的一些性质。高[21]等人在2010年讨论了刘的带有多个先行词 和有多个假设条件的推理规则。You[22]给出了一些不确定序列的收敛定理。2011 年高[23]研究了弧长不确定的最短路问题。基于不确定理论,一些重要的理论研究 如不确定分析[24],不确定微分方程[25],不确定逻辑[26],不确定性风险分析[27]已 经建立。简而言之,不确定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广泛,读者可以查阅文献[28]。

发明内容

现在,我们介绍一些本文所需要的不确定理论的概念和结果。

令Γ是一个非空集合,L是Γ上的σ-代数.任意元素Λ∈L称为一个事 件.若集函数满足下面三个公理(规范性、对偶性、次可列可加性)则被称 为不确定测度[15]

公理1.(规范性)M{Γ}=1.

公理2.(对偶性)对任意事件Λ,都有M{Λ}+M{Λc}=1.

公理3.(次可列可加性)对每个可数的事件序列{Λi},都有

三元组(Γ,L,Μ)被称为一个不确定空间.不确定变量是指从不确定空间 (Γ,L,Μ)到实数集上的一个测度函数ξ.2009年刘[24]定义了乘积不确定测度, 得到下面的公理4(乘积公理):

公理4.(乘积公理)令是不确定空间,k=1,2,···,n.则乘积不 确定测度是乘积σ-代数上的不确定测度,满足

这里是中的任意闭事件,k=1,2,···,n.

如果对任意的实Borel集B1,B2,…,Bm,满足

M{i=1m(ξiBi)}=min1imM{ξiBi}

则不确定变量ξ12,…,ξm被称为是独立的。

定义1(刘[15])一个不确定变量ξ的不确定性分布Φ:R→[0,1]被定义的 变量为

注1不确定分布Φ(x)是一个递增函数。

定义2(刘[15]),假如对任意的α∈(0,1),一个不确定分布Φ的逆函数φ-1(α) 都存在且唯一,则称这个不确定分布Φ是正则的。

本文中,我们假设所有给定的不确定分布都是正则的。否则,我们可以给不 确定分布一个小的扰动,使得它变成为正则的。由一个不确定分布计算不确定度 度,刘[16]提出了测度逆定理,即

一个实值函数f(x1,x2,…,xn)是严格递增的,假如f满足以下条件

(1)如果xi≤yi,i=1,2,…,n,则f(x1,x2,…,xn)≤f(y1,y2,…,yn);

(2)如果xi<yi,i=1,2,…,n,则 f(x1,x2,…,xn)<f(y1,y2,…,yn).

定义3(刘[15])令ξ是一个不确定变量。则ξ的期望值被定义为

假如这两个积分的中至少一个是有限的。

为了通过不确定逆分布计算期望值,刘[16]证明了

E[ξ]=01φ-1(α)

同时,对两个独立的不确定变量ξ,η和两个清晰的数字a,b,刘[16]证明了 期望值运算的线性性质,即

E[aξ+bη]=aE[ξ]+bE[η]。

带有不确定的损失最大流模型:

一般来说,一个确定性网络表示为N=(V,A),其中V={1,2,...,n} 有限的顶点集,而A={(i,j)|i,j∈V}是弧集。在本文中,我们假设n个节 点和m条弧网络具有单源点和单汇点。如图1所示,6节点和8条弧的网络,其 中节点1是源和节点6是汇。

令cij表示从节点i到节点j的弧容量,并用xij来表示节点i到节点j流量, ui表示流在节点i损失的流量,i,j=1,2,...,n,s表示源节点和t是汇节点。 则带有损失的最大流问题可以归结如下:

maxvsubjectto:Σj(x8j-xj8)=v,Σj(xtj-xjt)=-v+Σi8,tui,Σj(xij-xji)-ui,iN,is,t,0xijcij,(i,j)A---(1)

在上述模型,需要的数量cij,ui都假定是清晰准确的数字。但是,有时网 络计划需要预先制定,所以这些数量一般不是固定的,而是从专家经验评价或专 业知识中获得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假设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变量。然后将 模型(1)仅仅是一个概念模型,而不是一个数学模型,因为在一个不确定的世 界中不存在一个本质规律。这里我们以期望值准则或置信水平作约束函数。则模 型(1)变成了下面的数学模型:

其中βi,γij是一些预定的置信水平,i≠s,t,(i,j)∈A.下定理表明,模型(2) 相当于一个确定的模型,求解此模型有许多高效的算法。

定理1假设cij,ui是独立的不确定变量,其不确定分布分别为φij,ψi.则模 型(2)相当于下面的模型:

maxvsubjectto:Σj(x8j-xj8)=v,Σj(xtj-xjt)=-v+Σi8,t01φi-1(α),Σj(xij-xji)ψi-1(βi),iN,is,t,xijφij-1(1-γij),(i,j)Axij0---(3)

证明:从期望值算子的线性性质可得

E[Σis,tui]=Σis,tE[ui],

其中ui是独立的不确定变量,i∈N,i≠s,t.

因为

E[ui]=01φi-1(α),

可得

E[Σis,tui]=Σis,t01φi-1(α).

因为ui和cij具有不确定分布ψi和φij,由测度逆定理可得

等价于

Σj(xij-xji)ψi-1(βi),iN,is,t,

等价于

xijφij-1(1-γij),(i,j)A.

因此,综上所述定理得证。

附图说明:

图1是6节点和8条弧的网络;

图2是实施例1中的网络G。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节中,我们将举一个例子,如何计算带有不确定损失的不确定网络的最 大流量。

实施例1:

假设G是有五条弧的向网络,如图2所示。

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我们假设第i节点损失的流量ξi是线性不确定变量,其 分布为φi,i=2,3。

φ2(x)=0,ifx<2,(x-2)/2,if2x41,ifx>4.

φ3(x)=0,ifx<1(x-1)/2,if1x31,ifx>3.

我们假设(i,j)弧的容量是线性不确定变量ηij其不确定分布为 ψij,i≠j,i,j=1,2,3,4,5,

ψ12(x)=0,ifx<8,(x-8)/4,if8x121,ifx>12.

ψ24(x)=0,ifx<5(x-5)/4,if5x91,ifx>9.

ψ23(x)=0,ifx<1,(x-1)/4,if1x51,ifx>5.

ψ13(x)=0,ifx<4,(x-4)/4,if4x81,ifx>8.

ψ34(x)=0,ifx<7,(x-7)/4,if7x111,ifx>11.

由定理1可得下面的等价模型(4)

注意,线性不确定变量L(a,b)的期望值是其逆不确定分布为

φ-1(α)=(1-α)a+αb.

则上述模型变成

maxvsubjectto:Σj(x1j-xj1)=v,Σj(x4j-xj4)=-v+5Σj(xij-xji)(1-βi)ai+βibi,i=2,3,xijγijaij+(1-γij)bij,(i,j)Axij0---(5)

该模型是一个典型的线性规划问题,其可行域是一个多面凸集。假设的置信 水平是βi=0.5,γij=0.75.由单纯形法可得,图2所示的网络的最大流量是14。

结论:

本文基于不确定理论主要研究了一种新的最大流模型。它是以期望值或置信 水平为约束函数,然后将其转化确定性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数值例子并用单纯 形法得到最优解。

参考文献:

[1]Billera L.J.,Lucas W.F.,Delbert Ray Fulkerson August14,1924-January10, 1976,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1(1976)299--310.

[2]Ford L.R.,Fulkerson Jr.and D.R.,Flows in Networks,Princeton Univ.Press, Princeton,NJ,1962.

[3]Mazzoni G.,Pallottino S.,Scutellμa M.G.,The maximum flow problem:A max-preflow approach,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53(3)(1991)57--278.

[4]Karzanov A.V.,Determining the maximum flow in a network by the method of  preflows,Soviet Mathematics Doklady,15(3)(1974)43--47.

[5]Takao A.,Yasuhito A.,Recent developments in maximum flow algorithms.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of Japan,43(1)(2000)2--31.

[6]Ford L.R.,Fulkerson Jr.and D.R.,Maximal flow through a network,Canad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3(3)(1956)399--404.

[7]Dinic E.A.,Algorithm for solution of a problem of maximum flow in networks  with power estimation,Soviet Mathematics Doklady,11(8)(1970)1277--1280.

[8]Malhotra V.M.,Pramodh Kumar M.,Maheshwari S.N.,An O(V3)algorithm for  finding maximum flows in networks,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 7(6)(1978)277--278.

[9]Tarjan R.E.,Algorithms for maximum network flow,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Studies,26(1986)1--11.

[10]Nawathe S.P.,Rao B.V.,Maximum flow in probabilist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i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8(1980)167--177.

[11]Chanas S.,W.,Integer flows in network with fuzzy capacity  constraints,Networks,16(1996)17-31.

[12]Chanas S.,W.,Maximum flow in a network with fuzzy arc  capacities,Fuzzy Sets and Systems,8(2)(1982)165-173.

[13]James J.B.,Leonard J.J.,Fuzzy Max-Flow Problem,Studies in Fuzziness and  Soft Computing,222(2008)195-198.

[14]Tang Z.,Tang B.,The Maximum Flow Problem with Fuzzy Constraints,Fuzzy  systems and Mathematics,15(4)(2001)77-80.

[15]Liu B.,Uncertainty Theory,2nd ed.,Springer-Verlag,Berlin,2007.

[16]Liu B.,Uncertainty Theory:A Branch of Mathematics for Modeling Human  Uncertainty,Springer-Verlag,Berlin,2010.

[17]Liu B.,Fuzzy process,hybrid process and uncertain process,Journal of  Uncertain Systems,vol.2,no.1,3-16,2008.

[18]Liu B,Uncertain Set Theory and Uncertain Inference Rule with Application to  Uncertain Control,Journal of Uncertain Systems,Vol.4,No.2,83-98,2010.

[19]Liu B.,Theory and Practice of Uncertain Programming,2nd ed.,Springer-Verlag, Berlin,2009.

[20]Gao X.,Some properties of continuous uncertain meas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certainty,Fuzziness and Knowledge-Based Systems,vol.17,no.3,419-426, 2009.

[21]Gao X.,Gao Y.and Ralescu D.,On Liu’s Inference Rule for Uncertain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certainty,Fuzziness and Knowledge-Based Systems, vol.18,no.1,1-11,2010.

[22]You C.,Some convergence theorems of uncertain sequences,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vol.49,no.3-4,482-487,2009.

[23]Gao Y.,Shortest Path Problem with Uncertain Arc Lengths,Computers and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Vol.62,No.6,2591-2600,2011.

[24]Liu B.,Some research problems in uncertainty theory,Journal of Uncertain  Systems,3(1)(2009)3-10.

[25]Chen X.,Liu B.,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theorem for uncertain differential  equations,Fuzzy Optimiz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9(1)(2010)69-81.

[26]Li X.,Liu B.,Hybrid logic and uncertain logic,Journal of Uncertain  Systems,3(2)(2009)83-94.

[27]Liu B.,Uncertain risk analysis and uncertain reliability analysis,Journal of  Uncertain Systems,4(3)(2010)163-170.

[28]Liu B,Uncertainty Theory,4th ed.,http://orsc.edu.cn/liu/ut.pdf.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