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难题与政策内容传递方法和系统

一种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难题与政策内容传递方法和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难题与政策内容传递方法和系统,本方案首先解析难题内容,难题内容进行属性格式化;接着将难题内容格式化好的属性与政策内容已经格式化好的属性进行匹配;最后,把匹配到的结果输出给提难题者。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自动根据输入的难题内容精确、快速的获取对应的政策内容,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147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中小在线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09391.0

  • 发明设计人 黄启春;孙小健;刘学媛;

    申请日2014-03-21

  • 分类号G06Q10/06;

  • 代理机构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吕伴

  •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朝晖路17号上海银行大厦9楼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58: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22

    授权

    授权

  • 2014-08-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Q10/06 申请日:201403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政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难题与政 策内容传递的技术。

背景技术

政策为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 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 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 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 化反映。政策具有以下特点:①阶级性。是政策的最根本特点。在阶级社会中、 政策只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从来不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不反映所有人 的意志。②正误性。任何阶级及其主体的政策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③时效性。 政策是在一定时间内的历史条件和国情条件下,推行的现实政策。④表述性。 就表现形态而言,政策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外化为符号表达的观念和信息。它 由有权机关用语言和文字等表达手段进行表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一种电子政务技术。电子政务,其为运 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 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 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 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政府作为国家管理部门,其本身上网开展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管理的现 代化,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通过互联网这种快捷、廉价的 通信手段,政府可以让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以及 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

在电子政务中,政府机关的各种数据、文件、档案、社会经济数据都以数 字形式存贮于网络服务器中,可通过计算机检索机制快速查询、即用即调。

虽然电子政务的推广使得,使得人们能够及时、快速的获取到政府所发布 的政策,但是人们若想办理相关政策只有在知道有这项政策的情况下才会去了 解和办理相关的政策,然而从中央到地方政策种类和内容都非常的多,人们不 可能都多每个政策都了解。当人们遇到一些困难和难题时,很难找到对自己有 帮助的政策,需要自己到政府的相关行政部分一一询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和精力,甚至有时还不能够获得肯定的答案。

为此人们设计出了一些根据人们的难题搜索相关政策的系统,但是这些系 统在操作过程中将存在以下问题:1、精确度,无法准备的查找到与相关难题 对应的政策;2、政策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滞后;3、根据相关政策查询对应 的政策花费时间较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难题与政策内容传递 方法,以解决现有难题与政策内容传递技术所存在的精度不高、效率低下以及 信息滞后等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难题与政策内容传递 系统,以实现难题与政策内容自动、高效、精确的传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难题与政策内容传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1)解析难题内容,难题内容进行属性格式化;

(2)将难题内容格式化好的属性与政策内容已经格式化好的属性进行匹 配;

(3)把匹配到的结果输出给提难题者。

在本方法的优选实例中,所述步骤(1)在对难题内容进行属性格式化时, 根据所有的政策内容建立一解析数学模型,由该解析数学模型对输入难题内容 进行解析,得到难题内容的格式化属性。

进一步的,所述解析数学模型通过对输入的难题内容直接进行解析,解析 出能够代表难题内容属性的关键词,并赋予这些关键词一定的权重,再根据权 重对解析出的关键词进行组合,形成难题内容的格式化属性内容。

进一步的,所述解析数学模型在解析难题内容,采用形成选择问题的方式 来确定关键词,首先根据难题内容形成初步的选择问题,并提供相应的选项, 再根据选择的结果形成进一步精确的选择问题,并提供相应的选项,依次进行 下去直至确定精确的关键词,并根据确定关键词前后的顺序赋予这些关键词一 定的权重,再根据权重对解析出的关键词进行组合,形成难题内容的格式化属 性内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通过如下步骤实现政策内容属性的格式化:

(21)获取政策内容;

(22)对政策内容进行解构,获取确定政策内容属性的关键词;

(23)将政策内容与确定的属性内容进行存储,并形成映射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在进行属性对比时,确定属性内容与难题属性 内容完全相同的政策内容作为对比结果;若没有,确定属性内容与难题属性内 容最接近的政策内容作为对比结果,若有多项,则同时选择。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目的,一种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难题与政策内容传递系 统,该系统包括:

难题查询单元,所述难题查询单元提供难题输入窗口获取难题内容,并对 获得的难题内容进行格式化获取难题内容的属性内容;

政策内容匹配单元,所述政策内容匹配单元与难题查询单元、政策内容存 储模块以及政策内容显示模块数据相接,获取难题查询单元形成的难题属性内 容,并根据该难题属性内容与政策内容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各项政策内容的属性 内容进行匹配,且将匹配结果送至政策内容显示模块;

政策内容存储模块,所述政策内容存储模块存储各项政策内容以及该政策 内容对应的已经格式化的属性内容;

政策内容显示模块,所述政策内容显示模块根据政策内容匹配单元传输的 匹配结果,提取政策内容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政策内容,并进行显示。

在传递系统的优选实例中,所述难题查询单元提供的输入窗口为语音输入 窗口或文字输入窗口。

由此形成的本方案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难题内容进行格式化,将利用格式化 的属性内容与政策已经格式化好的属性进行匹配,把匹配到的结果输出给提难 题者,整个方案简单易行,易于实现。

再者,整个方案在对难题与政策内容匹配和传递时,整个过程可以自动完 成,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精度,具有极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难题与政策内容传递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难题与政策内容传递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针对现有电子政务中政府发布的政策信息都是通过网页进行发布的,本发 明提供的方案通过预先从发布政策的网页直接获取相应的政策内容,再对该政 策内容进行格式化得到能够代表该政策内容的属性内容,并进行存储以便对难 题内容进行自动的解答。

参见图1,其所示为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难题与政策内容传递的流程图。由 图可知,整个传递过程如下:

步骤1,解析难题内容,对难题内容进行属性格式化。

该步骤中首先根据所掌握的所有政策内容建立一解析数学模型,由该解析 数学模型对输入难题内容进行解析,得到难题内容的格式化属性。具体的,通 过输入设备获取相应的难题内容,由建立数学解析模型对输入的难题内容进行 解析,解析出能够代表难题内容属性的关键词,并赋予这些关键词一定的权重, 再根据权重对解析出的关键词进行组合,形成难题内容的格式化属性内容。

对于所采用的输入设备可采用语音输入设备或触摸输入设备等等,在对输 入的内容进行识别和转换形成相应的难题内容。

对于解析难题内容所采用的方案中建立的数学解析模型可采用现有技术 中比较成熟的技术,此处不加以赘述,但并不限于此。其可以采用形成选择问 题的方式来确定关键词,首先根据难题内容形成初步的选择问题,并提供相应 的选项(该选项由初步的关键词形成),再根据选择的结果形成进一步精确的 选择问题,并提供相应的选项(该选项由精确的关键词形成),依次进行下去 直至确定精确的关键词;并根据确定关键词前后的顺序赋予这些关键词一定的 权重,再根据权重对解析出的关键词进行组合,形成难题内容的格式化属性内 容。

步骤2,将难题内容格式化好的属性与政策内容已经格式化好的属性进行 匹配。

该步骤的实现主要分为前后两部分:1、政策内容的格式化;2、属性的匹 配。

该政策内容的格式化在本方案实施前预先处理完成,其具体实现时可通过 如下步骤来实现:

(21)获取政策内容;

该步骤在获取网页内容时,本发明通过网页信息抓取技术直接抓取政府政 策发布网页的页面内容。具体的网页信息抓取技术可采用基于Metaseeker的 BBS网页信息抓取技术、基于页面主体提取的WEB信息抽取技术、垂直搜索 中网页抓取技术等技术。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替代方案,该替代方案不直接抓取网页页面内容, 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抓取政府政策发布网页,并识别出网页中的政策内容。具 体方案如下:

由于常见的页面内容除了主要的显示内容以外,其可能包括广告等等,为 了保证抓取内容的准确性,避免从网页页面上直接获取文字信息。

本发明在获取页面上政策内容时,首先将对应的页面内容形成图片,再根 据页面发布内容的特点对图片进行分割,将页面上的标题部分和正文部分分 开,再接着对分割开的标题部分和正文部分分别进行识别,获取对应的文字信 息,分别作为政策的标题内容和正文内容。

通过形成图片再分割图片,能够完全避免在处理过程中对所需数据的影 响,并且能够精确获得页面上发布内容的标题内容和正文内容,并剔除其它内 容。

作为替代方案,在进行获取页面内容,首先将处于最大显示状态的页面整 体转换形成1:1的图片,接着对图片内容进行识别,识别出图片上对应于政策 标题内容的标题区域和对应于政策正文内容的正文区域,具体可根据图片上图 案和文字分布的格局进行图片分割,并对各个区域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的内容 确定对应于政策标题内容的标题区域和对应于政策正文内容的正文区域;

再接着根据标题区域和正文区域在图片上的位置,确定页面上用于显示政 策标题内容的区域和显示政策正文内容的区域;由于图片的形状大小与页面最 大显示状态为1:1,这样根据图片上标题区域和正文区域的具体位置信息,直 接在最大显示状态的页面上确定用于显示政策标题内容的区域和显示政策正 文内容区域;

最后,直接获取页面上于显示政策标题内容的区域和显示政策正文内容区 域中的文字信息。一般的网页内容,特别是文字内容都是可以直接复制的,这 样在确定显示政策标题内容的区域和显示政策正文内容区域后,即可直接通过 复制方式获取确定区域内的相关内容,既方便快捷,又非常精确。

该方案通过1:1的图片来确定相应的标题内容区域和正文内容区域,从能 够准确的在页面上确定其标题内容和正文内容区域,能够完全避免页面上其它 不相关内容的干扰,保证后续信息提取的准确性。

(22)对政策内容进行格式化,获取政策内容的格式化属性。

在对政策内容进行格式化时,可采用现有内容格式化技术对政策内容进行 格式化处理得到每项政策内容对应的格式化属性内容。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另外一种政策内容格式化的方案:

这里所述的对象属性主要包括该政策内容对应的政策类型信息、针对对象 信息、办理条件信息、发布时间信息、有效期信息、发布单位信息、办理时间 信息、办理地点信息、办理人员信息、受理单位信息、受理时间信息、处理时 间信息、针对地区信息、办理所需证件信息、所需证件的有效期信息、办理所 需材料信息、所需材料的数量信息等100多种。

作为举例,本方案主要针对对应的政策类型信息、针对对象信息、办理条 件信息这三种属性进行说明。

在该步骤中首先根据提取到的标题内容确定该政策的类型,具体通过预存 的代表不同政策内容的关键词来遍历搜索整个标题内容,并根据遍历搜索的结 果来最终确定该政策的类型,如税务减免、节能补贴、创业基金等等。在整个 遍历搜索过程中首先基于每个关键词进行精确搜索,若没有搜索到相同的关键 词内容,则基于每个关键词进行模糊搜索,并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得 到最终的搜索结果。

在完成政策类型信息确定后,根据提取到的正文内容确定该政策针对的对 象(如个人、工矿企业、军人、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等),具体通过预存的 代表政策针对对象的关键词来遍历搜索整个正文内容,并根据遍历搜索的结果 来最终确定该政策针对的对象,且将搜索到的正文中关于本政策针对对象的内 容提取出。在整个遍历搜索过程中首先基于每个关键词进行精确搜索,若没有 搜索到相同的关键词内容,则基于每个关键词进行模糊搜索,并根据设定的阈 值进行比较判断得到最终的搜索结果。

由于一般的政策都不是很长,在确定政策针对对象信息时,除了上述方案 外,还可根据政策对象内容在整个政策内容中所表现的特点:如其与前后段落 之间的关系、内容上的关联性、包含的相关敏感词汇等,来建立相应的识别数 据模型,再通过设定相应的阈值,由此进行整个正文内容的识别,以此来查找 并确定政策正文中关于本政策针对对象的相关信息。

在获得该政策针对的对象信息后,再根据提取到的正文内容确定该政策针 对不同对象所对应的办理条件信息。具体的,以获得的政策针对对象信息为条 件,来遍历搜索整个正文内容,并根据遍历搜索的结果来最终确定该政策中针 对不同对象所对应的办理条件,且将搜索到的正文中关于本政策针对不同对象 所对应的办理条件内容提取出。

在整个遍历搜索过程中首先从政策针对对象信息中提取出相应的关键词, 并基于每个关键词进行精确搜索,查找与该关键词相关政策内容,并对该内容 进行识别判断是否为对应于该对象的办理条件内容;若没有搜索到相关的内 容,则基于每个关键词进行模糊搜索,并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得到最 终的搜索结果,并搜索到的内容进行识别判断是否为对应于该对象的办理条件 内容。

作为替代方案,确定政策针对不同对象所对应的办理条件信息时,除了上 述方案外,还可根据办理条件内容与对应政策针对对象内容在整个政策内容中 所表现的特点:如其与前后段落之间的关系、内容上的关联性、包含的相关敏 感词汇等,来建立相应的识别数据模型,再通过设定相应的阈值,由此进行整 个正文内容的识别,以此来查找并确定政策正文中关于政策中针对不同对象所 确定的办理条件内容。

基于上述方案原理,完成其它属性的确定。

(23)将政策内容与确定的属性内容进行存储,并形成映射关系。

该步骤主要是将步骤(22)中格式化的每项政策内容对应的属性内容,与 对应的政策内容进行对应存储,并形成相应的映射关系。

本步骤第2部分在进行属性匹配时,首先确定属性内容与难题属性内容完 全相同的政策内容作为对比结果;若没有,确定属性内容与难题属性内容最接 近的政策内容作为对比结果,若有多项,则同时选择。

步骤3,将难题内容和匹配到的政策内容形成对应的数据包进行发送。

在匹配到相应的政策内容后,将该政策内容与相应的难题内容形成映射关 系,进行显示。

如果需要进行远程传输时,将该政策内容与相应的难题内容形成映射关 系,并组成相应的数据包,再根据所要传递的对象,通过有线、无线等方式传 递至目标设备。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通过一专用传输数据通道传至目 标设备。

基于上的政策解构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难题与政策内 容传递系统。

参见图2,其所示为本难题与政策内容传递系统的系统框图。由图可知, 该系统100主要由难题查询单元101、政策内容匹配单元102、政策内容存储 单元103、政策内容显示单元104。

其中,难题查询单元101作为整个系统的数据输入端口,其通过提供难题 输入窗口获取难题内容,并对获得的难题内容进行格式化获取对应的难题属性 内容。

在具体实现时,该难题查询单元由相应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并作为一应用 客户端运行计算机中,其通过提供语音输入窗口或文字输入窗口来获取相应的 难题内容。

该难题查询单元101形成的输入窗口为语音输入窗口或文字输入窗口。

其在工作时,首先对输入的难题内容进行转换,将多种输入的内容,如文 字、语音等内容形成便于后续格式化处理的统一格式。

接着,通过建立的解析数学模型对转换好的难题内容进行解析,得到相应 难题内容的格式化属性内容。具体的实现过程如上所述,此处不加以赘述。

政策内容匹配单元102,该单元与难题查询单元101、政策内容存储单元 103以及政策内容显示单元104数据相接。其首先获取难题查询单元101形成 的难题属性内容,并根据该难题属性内容与政策内容存储模块103中存储的各 项政策内容的属性内容进行匹配,且将匹配结果送至政策内容显示模块104。

在政策内容匹配单元102在进行匹配时,具体通过一判断模块将结构的难 题查询单元101传送的难题属性内容一一与政策内容存储单元103中存储的各 项政策内容的属性内容进行一一的对比判断,并根据对比判断的结果形成相应 的匹配结果。

政策内容存储单元103,该单元用于抓取并格式化政策内容,将各项政策 内容以及该政策内容对应的已经格式化的属性内容进行对应存储。

政策内容显示单元104,该单元与政策内容存储单元103数据相接,其根 据政策内容匹配单元传输的匹配结果,提取政策内容存储单元103中存储的政 策内容,并进行显示。

对于其中的政策内容存储单元103在具体实现时,可由通过软件程序来实 现,并运行于计算机中,为了准确快速的获取政策内容,并格式化政策内容, 该单元由政策内容抓取模块103a、政策内容格式化模块103b、存储模块103c 之间配合相接组成。

其中,政策内容抓取模块103a用于获取政策内容,并进行转换。

政策内容格式化模块103b用于对政策内容抓取模块103a获取的政策内容 进行格式化处理得到格式化的属性内容。

存储模块103c用于将政策内容抓取模块103a获取的政策内容和政策内容 格式化模块103b形成的格式化属性内容对应存储。

由此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自动根据输入的难题内容精确的获取对 应的政策内容,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 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 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 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 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