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下肢丹毒的中药外敷剂

一种治疗下肢丹毒的中药外敷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下肢丹毒的中药外敷剂。下肢丹毒属祖国医学“腿游风”范畴,临床上以皮肤红、肿、热、痛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发热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多因血分有热,风温火热之邪侵犯,郁于肌肤或皮肤,粘膜破损感染邪毒而发。本发明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通络止痛的中药铁筷子、蓬子菜、铜锤草、华凤仙、三叉虎根、多头风轮菜、廊茵、鸡骨草、穿心莲,加凡士林配成外敷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614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董云;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17164.X

  • 发明设计人 董云;

    申请日2014-05-17

  • 分类号A61K36/754(20060101);A61P17/02(20060101);A61P3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76400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健康路17号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49: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3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754 登记生效日:2017051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51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6-08

    授权

    授权

  • 2014-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754 申请日:201405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下肢丹毒 的中药外敷剂。

背景技术

丹毒是皮内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急性 感染性疾病。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 病。其特点为患处煅赤疼痛,迅速向外扩大。本病多发于下肢 及头面部。中医对丹毒早有认识,《内经》中已有“丹胗”、“丹 螵”等病名,圣济总录·诸丹毒》说:“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 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以其色如涂丹之赤,又复阳气 伏于皮中,放谓之丹也”。唐·孙思邈《千金方》:“丹毒一名天 火,肉中忽有赤,如丹涂之色”。后世中医将发于头部的丹毒称 为“抱头火丹”,将发于下肢腿足部的称为“流火”。现代医学 对其治疗以青霉素抗感染为主,近年来,我们在西医治疗的基 础上加用了一组中药组合物,与西药单独治疗相比效果更持久, 疗效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下肢丹毒的中药外敷剂。下 肢丹毒属祖国医学“腿游风”范畴,临床上以皮肤红、肿、热、 痛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发热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多因血分 有热,风温火热之邪侵犯,郁于肌肤或皮肤,粘膜破损感染邪 毒而发。中医治疗宜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通络止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下肢丹 毒的中药外敷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铁筷子3-9份、蓬 子菜15-30份、铜锤草15-30份、华凤仙30-60份、三叉虎根 15-30份、多头风轮菜9-15份、廊茵50-60份、鸡骨草9-15份、 穿心莲15-30份。

优选的:铁筷子6份、蓬子菜22.5份、铜锤草22.5份、 华凤仙45份、三叉虎根22.5份、多头风轮菜12份、廊茵55 份、鸡骨草12份、穿心莲22.5份。

制备方法:将本发明所述的各种中药共研成粉末,加入凡 士林100g,搅匀备用。

方中:铁筷子、华凤仙:清热解毒、祛瘀止痛、活血消肿; 蓬子菜:清热解毒、行血止痛;铜锤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三叉虎根: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散瘀止痛;多头风轮菜:清 热解毒、利湿活络;

廊茵:清热解毒、散瘀消肿;鸡骨草:清热解毒、散瘀舒 肝;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临床观察计划, 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 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后纳入统计患者57例。其中,男 33例,女24例。年龄16-83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1d~ 7d,平均病程3.7d。伴足癣病史者33例;外伤病史者12例; 不明原因者15例;首次发病者38例,多次发病者22例;两组 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因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 比性。

2.诊断标准(1)多数发生于下肢,其次为头面部。新生 儿丹毒,常为游走性。(2)局部红赤灼热如涂丹之状,肿胀疼痛, 与正常皮肤有明显分界,红斑上有时可出现水疱、紫斑,偶有 化脓或皮肤坏死,病变附近常伴有淋巴结肿痛。(3)开始即有 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状。(4)可有皮肤、粘膜破 损或脚癣等病史。(5)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3.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的下肢丹毒患者;(2)青霉 素皮试阴性。

4.剔除病例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或资料不全影响 判断者;(2)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者;(3)对消炎膏不 耐受,出现过敏反应者。(4)皮损有溃破者。(5)青霉素皮试阳 性。

5.病例脱落标准经筛选符合入组标准而纳入研究的受试 者,无论何时何因退出,只要未完成方案规定的治疗周期,均 判定为脱落病例。

6.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外敷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外敷 剂,称取铁筷子6g、蓬子菜22.5g、铜锤草22.5g、华凤仙45g、 三叉虎根22.5g、多头风轮菜12g、廊茵55g、鸡骨草12g、穿 心莲22.5g,共研成粉末,加入凡士林100g,搅匀,取适量外 敷患处,每日两次。对照组:青霉素80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 100毫升静脉点滴,每日1次。

6.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 转标准》制定。治愈:症状消失,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 性粒细胞数正常;好转:症状明显缓解,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 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接近正常;无效:症状未缓解,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未见降低。

7.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采用χ2检验,P<0.01.两组痊愈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8.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未发现毒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铁筷子6g、蓬子菜22.5g、铜锤草22.5g、 华凤仙45g、三叉虎根22.5g、多头风轮菜12g、廊茵55g、鸡 骨草12g、穿心莲22.5g,将以上各药共研成粉末,加入凡士林 100g,搅匀备用。

实施例二:称取铁筷子3g、蓬子菜15g、铜锤草15g、华凤 仙30g、三叉虎根15g、多头风轮菜9g、廊茵60g、鸡骨草9g、 穿心莲15g,将以上各药共研成粉末,加入凡士林100g,搅匀 备用。

实施例三:称取铁筷子9g、蓬子菜30g、铜锤草30g、华凤 仙60g、三叉虎根30g、多头风轮菜15g、廊茵50g、鸡骨草15g、 穿心莲30g,将以上各药共研成粉末,加入凡士林100g,搅匀 备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