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

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通过采用大棚育苗基质培育成苗,将腐熟剂肥料培土施用,大棚育苗应对玛咖种子和棚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营养土配制及苗床以土壤与育苗基质按重量份比5∶1的比例充分混匀,添加1%的草木灰,采用甜菜内生微杆菌(Microbacteriummaritypicum)作为拮抗菌,以灌根方式拮抗菌悬液加入根部基质土,定植栽培按照每亩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按照2000-2500公斤/亩,耕翻深度15~20cm;平播作畦。玛咖栽培周期缩短了2个月,首次在海拔3500米至4500米帕米尔高原种植玛咖成功,成活率98%以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600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龚意科;朱光辉;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22614.4

  • 发明设计人 闫论;朱光辉;龚意科;

    申请日2014-05-25

  • 分类号A01G1/00;C05G3/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幸福路北一巷26号自治区党委家属院4号楼1单元102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36: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160511 终止日期:20170525 申请日:201405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5-11

    授权

    授权

  • 2014-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405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材栽培种植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玛咖适应高海拔高纬度条件下的大田栽培种植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玛咖(Lepidium>)又称玛卡、马卡,英文俗称MACA,为十字花科独行菜属两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为地下萝卜状或倒圆锥形肉质根茎,长约10~14cm,直径约3~5cm,根据颜色不同可分为白、黑、红、黄等多个类型。叶片绿色,为羽状复叶,基生于根茎,匍匐于地面,叶子有12~20 片,条形,长约10~20cm,宽1~2cm,有平坦的肉质轴,现状深裂,叶片呈玫瑰花形排列,新的叶子不断从玫瑰形的中心长出来进行更新。玛咖一般第一年为营养生长期,第二年才开花结籽,花期3~6月份,为总状花序。总状花序顶生,花小而多,正常有六个雄蕊,一般只有两个完整的,极少数有三个完整的。玛咖主要为自花授粉,花期1~2个月,大多数花可以形成果实,果实呈短角状,长4~5cm,分裂成两个隆起的小管,每一个果实里面有一粒种子。果实5个星期可以成熟,并分裂释放种子。种子呈椭圆形,长2~2.5cm,微红灰色。玛咖为八倍体植株,64条染色体。

玛咖不仅是营养丰富的食品,也是具有多种神奇功效的药草,据现代科学研究,玛咖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多糖、多种维生素等,此外,玛咖还含有具有特殊功效的天然活性成分玛咖烯、玛咖酰胺、芥子油、生物碱、矿物质微量元素,具有提高免疫力、改善性功能、调节内分泌、抗疲劳、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药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提高和治疗性功能、改善更年期综合症、治疗贫血、增强体力、降血脂等。

由于玛咖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特殊的功能功效,使其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在玛咖开发领域,市场上多利用玛咖“药膳两用”的性质开发各种各样的保健食品与营养补充剂,在国际上具有良好地市场前景。

1961年秘鲁生物学家GloriaChacon首次公布玛咖(Maca)的研究成果得到业界的极大关注;199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罗马宣言将玛咖(Maca)作为一种难得的营养补充剂向世界推荐。1992年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将玛咖(Maca)列为珍稀植物。1998年美洲植物疗法研究所出版玛咖(Maca)专著《玛咖(Maca)秘鲁药用和营养植物;2000年国际登山组织联盟(UIAA)将玛咖(Maca)列为指定产品。2001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通过了玛咖(Maca)保健药品进入美国的论证。2001年美国专利局批准第一项从玛咖(Maca)中提取有效成分的专利技术。 2001年美国将在玛咖(Maca)中发现的两种新物质命名为玛咖烯和玛咖酰胺。 2001年美国太空总署(NASA)首次将玛咖(Maca)作为宇航员的太空食品。 2001年路透社报道玛咖(Maca)的神奇功效。200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专题报道玛咖(Maca)最新研究成果。 2001年中国兴奋剂及运动营养测试研究中心确认玛咖(Maca)不含国际奥委会禁用成分。200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MACA-全球瞩目的保健食品》一文发表。2002年玛咖(Maca)成为韩日世界杯运动员指定营养品。2002年中国卫生部正式批准玛咖(Maca)进入中国。

2001年MACA就通过美国FDA的认证(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通过FDA检验的产品是在安全和效果问题上得到首肯的,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保健品,并在国际的医学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1年国家卫生部正式将玛咖粉批准为新资源食品。2011年5月18日,卫生部下文,将玛卡粉列入新资源食品目录新资源食品——在中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对人体无毒无害的物品称新资源食品。

目前,随着玛咖在云南的种植推广,玛咖在山区农民中具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但是至今未见有关报道在针对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3500米至4500米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未见针对帕米尔高原高海拔高纬度条件下的大田栽培种植玛咖的现状,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创造性提供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通过采用大棚统一育苗基质培育成苗,将腐熟剂肥料培土施用,采用拮抗菌保障玛咖苗生长期内的营养需求和防治病虫害都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通过采用大棚统一育苗基质培育成苗,将腐熟剂肥料培土施用,采用拮抗菌保障玛咖苗生长期内的营养需求和防治病虫害,克服了现有现有未见针对高海拔大田种植玛咖存在的技术瓶颈,对于培育高存活率、高产率、高品质的玛咖种植都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具体种植栽培方法如下。

(1)玛咖种子预处理:玛咖种子在播种前需经过低温处理,在-1℃至-5℃下保存7-10天,在育苗前用约45%百菌清600倍液和5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拌种,晾干备用;播种前采用浸种催芽处理,将种子用凉水在室温下浸种16h-24h再捞出摊平,不时翻动,浸湿种子即可用于育苗。

(2)采用大棚基质育苗:播种前的需要大棚育苗,选用大棚育苗设施,育苗应对玛咖种子和棚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创造适合玛咖幼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营养土配制及苗床以土壤与育苗基质按重量份比5:1的比例充分混匀,添加1%的草木灰,苗床地土壤选择海拔2700m至3200m,选择向阳背风地块,选择肥沃疏松的中性沙壤土,要求疏松、保肥、保水,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在播种床上,厚度10cm—15cm待播;玛咖培育苗床采用穴盘育苗,玛咖播种量按照每亩20~30克核计;将穴盘整齐地排放在大棚内平整的地上,然后浇足水即可,棚室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每年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苗龄30~50天后可定植移栽,一般7天后玛咖真叶逐渐长出,14天后真叶长到2~3 cm,30~50天后玛咖真叶长到6~8 cm高进行移栽;期间采用甜菜内生微杆菌(Microbacterium>)作为拮抗菌,以灌根方式拮抗菌悬液加入,灌根处理采用按照1%的拮抗菌喷洒根部土壤,浇灌拮抗菌活菌数不低于108cfu/mL的菌悬液。

(3)育苗基质:通过将小麦、玉米秸秆粉碎成1-10mm的段状,加水至含水量60-80%,然后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尿素2-3kg,羊粪和牛粪按照重量比1:1组成农家肥,农家肥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5-10kg,生石灰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1-2kg,发酵复合菌剂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500-1000g,并混合均匀,在空气温度15℃-40℃下密封堆积发酵,密封堆积发酵是在覆盖塑料膜或草帘下进行,发酵开始后每10天翻堆一次,翻堆时补水至含水量60%,发酵时间持续40天;发酵完成后采用微波或者紫外消毒法摊晾至干燥后即可制备获得育苗基质。

(4)定植穴盘播种:定植前应整地,结合深翻每亩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按照2000-2500公斤/亩,耕翻深度15~20cm;平播作畦,选择南北向起垄作畦,垄宽80cm,垄距40cm,垄高25~30cm;定植要求在10cm土温(地温)稳定达到12℃后定植,一般在4月中下旬定植,定植采用株行距20—30cm, 8000-10000株/亩,定植后当天栽不浇水,次日一次性浇透,生长期7—10天浇一次水,适时中耕除草,全生育期180天左右。

(5)腐熟有机肥由菌种、载体和辅料构成;所用的菌种发酵液按如下比例配伍:其中菌种的组分及重量份数为,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20-50份,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5-15份,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5-15份, 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sedoseudomouas>) 20-40份,四种菌配伍后的混合菌液充分吸附于载体;载体为小麦、玉米或豆科秸秆单独或者混合粉碎物,颗粒大小为1-30mm;辅料为尿素和农家肥,其中尿素与农家肥的重量比为1:3;载体和辅料的重量比为5:1;将小麦、玉米或豆科秸秆粉碎成1-30mm的段状,加水至含水量40-70%,然后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腐熟有机肥100-300g,并混合均匀,在空气温度20-40℃下密封堆制;密封堆制是在密封条件下进行,堆制开始后每30天翻堆一次,翻堆时补水至含水量40-70%,堆制时间持续60天;堆制完成后摊晾至干燥后即可直接施用于种植玛咖的土壤中。

本发明中采用的玛咖育苗基质:通过将小麦、玉米秸秆粉碎成1-10mm的段状,加水至含水量60-80%,然后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尿素2-3kg,羊粪和牛粪按照重量比1:1组成农家肥,农家肥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5-10kg,生石灰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1-2kg,发酵复合菌剂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500-1000g,并混合均匀,在空气温度15℃-40℃下密封堆积发酵,密封堆积发酵是在覆盖塑料膜或草帘下进行,发酵开始后每10天翻堆一次,翻堆时补水至含水量60%,发酵时间持续40天;发酵完成后采用微波或者紫外消毒法摊晾至干燥后即可制备获得育苗基质。

本发明中采用的发酵复合菌剂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按照重量比1:1:2:1:2:3:1混合制备获得;在充分固体发酵的情况下,小麦、玉米秸秆粉碎物的颜色将从浅黄色变成深褐色,同时粉碎物的发酵堆不再产生发霉的气味,发酵完成后摊晾至干燥后即可制备获得基质。

本发明中采用的玛咖栽培中使用的腐熟有机肥,腐熟有机肥由菌种、载体和辅料构成;所用的菌种发酵液按如下比例配伍:其中菌种的组分及重量份数为,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20-50份,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5-15份,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5-15份, 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sedoseudomouas>) 20-40份,四种菌配伍后的混合菌液充分吸附于载体;载体为小麦、玉米或豆科秸秆单独或者混合粉碎物,颗粒大小为1-30mm;辅料为尿素和农家肥,其中尿素与农家肥的重量比为1:3;载体和辅料的重量比为5:1;将小麦、玉米或豆科秸秆粉碎成1-30mm的段状,加水至含水量40-70%,然后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腐熟有机肥100-300g,并混合均匀,在空气温度20-40℃下密封堆制;密封堆制是在密封条件下进行,堆制开始后每30天翻堆一次,翻堆时补水至含水量40-70%,堆制时间持续60天;堆制完成后摊晾至干燥后即可直接施用于种植玛咖的土壤中。

本发明采用的腐熟有机肥可以有效的将种植土壤改良为微酸性砂质土壤,这对于目前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土壤偏碱性不利于玛咖大田种植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发明中,所选用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尽管都为常见的菌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公众渠道获得,但是,本领域未见采用上述七种菌种采用混合复合发酵应用在固体物料发酵中,也未见应用在作为玛咖基质固体物料的发酵中,尽管本发明采用的上述菌种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过程中选用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都为本领域常见和熟知。

本发明中,所选用的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sedoseudomouas>)尽管都为常见的菌种,但是经过玛咖大田应用反复验证,现有技术记载的采用腐熟剂或者腐熟有机肥配方中采用多脂鳞伞(Pholiota>)和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与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sedoseudomouas>)混合发酵客观上存在菌种相互抵触,明显存在使用原现有技术采用的菌种组合,特别是采用多脂鳞伞(Pholiota>)和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与其他常见的菌种复合混合发酵带来土壤的板结不利因素,不适合玛咖种植需要砂土质的需求,玛咖种植需要的土质应该为砂质土壤,土质疏松。为此,本发明针对玛咖种植中选配的腐熟剂中不能选用多脂鳞伞(Pholiota>)和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与其他常见的菌种复合混合固体发酵。

本发明中,所用的菌种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sedoseudomouas>)发酵液按照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方法及相应培养基制备获得。

本领域熟知,在玛咖种植中可能发生病虫害的种类主要有根径钻蛀虫、叶致霉菌等,本发明按照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采用甜菜内生微杆菌(Microbacterium>)作为拮抗菌,该菌种为常见的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菌株,采用灌根方式加入拮抗菌悬液,灌根处理采用低浓度的拮抗菌喷洒根部土壤,浇灌拮抗菌活菌数不低于108cfu/mL的菌悬液10mL。

本发明在玛咖幼苗在移栽前,采用低浓度的拮抗菌喷洒根部基质土,及时剔除病株,检查苗盘内的玛咖苗有无病株,如发现病株应及时剔除防止传染给其它健苗、壮苗,造成损失,可采取加大喷洒拮抗菌的次数或者适时增加喷洒拮抗菌的浓度。

本发明实行严格轮作耕作制度,每1-2年玛咖种植与苜蓿种植轮作,按照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施化肥,防止土壤富营养化。

通过实施本发明具体的发明内容,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针对新疆的塔什库尔干县位于远离海洋的帕米尔高原,为较高纬度的高海拔山区,农田灌溉主要靠高山冰川和积雪融水为主。种植玛咖的地址选择位于北纬38°、东径76°,平均海拔高度3000-5500米种植,在海拔4500m帕米尔高原地区气候严寒而干旱,昼夜温差可达28℃。本发明依据玛咖的生物学特性,在新疆帕米尔高原高纬度、高海拔的条件下,提供一套玛咖高产高效栽培方法,采用温室基质育苗、大田移栽的方法,首次在海拔3500米至4500米帕米尔高原严寒而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种植玛咖成功。

(2)在南美秘鲁山区,玛咖一般在9~10月播种,播种后约两个月进行间苗,使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本发明提供的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玛咖的种植是3~4月份在温室育苗,5月份将幼苗移植到大田,当年10月底至11月份即可收获产品,整个生育期为7~8个月,比原产地秘鲁缩短了2个月;在移栽方面,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移苗方式,规范了整地、起垅、栽苗技术规程,总结了一套适应当地的栽苗技术管理措施,当天栽不浇水,次日一次性浇透,成活率98%以上。

(3)本发明提供的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通过采用大棚统一育苗基质培育成苗,将腐熟剂肥料培土施用,采用拮抗菌保障玛咖苗生长期内的营养需求和防治病虫害,克服了现有技术未见针对高海拔大田种植玛咖存在的技术瓶颈,缩短玛咖的栽培周期,比原产秘鲁国或我国云南生产玛咖周期缩短了近2个月,达到了当年栽培当年收获。通过检测玛咖蛋白质含量为17.5%,多糖含量为1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中选用的所有中草药等原辅料都为本领域熟知选用的,但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另外,在下述的说明中,如无特别说明,涉及的所有%皆指m/m质量百分比。

实施例一: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的栽培种植

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具体种植栽培方法如下:

(1)玛咖种子预处理:玛咖种子在播种前需经过低温处理,在-1℃至-5℃下保存7-10天,在育苗前用约45%百菌清600倍液和5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拌种,晾干备用;播种前采用浸种催芽处理,将种子用凉水在室温下浸种16h-24h再捞出摊平,不时翻动,浸湿种子即可用于育苗。

(2)采用大棚基质育苗:播种前的需要大棚育苗,选用大棚育苗设施,育苗应对玛咖种子和棚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创造适合玛咖幼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营养土配制及苗床以土壤与育苗基质按重量份比5:1的比例充分混匀,添加1%的草木灰,苗床地土壤选择海拔2700m至3200m,选择向阳背风地块,选择肥沃疏松的中性沙壤土,要求疏松、保肥、保水,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在播种床上,厚度10cm—15cm待播;玛咖培育苗床采用穴盘育苗,玛咖播种量按照每亩20~30克核计;将穴盘整齐地排放在大棚内平整的地上,然后浇足水即可,棚室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每年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苗龄30~50天后可定植移栽,一般7天后玛咖真叶逐渐长出,14天后真叶长到2~3 cm,30~50天后玛咖真叶长到6~8 cm高进行移栽;期间采用甜菜内生微杆菌(Microbacterium>)作为拮抗菌,以灌根方式拮抗菌悬液加入,灌根处理采用按照1%的拮抗菌喷洒根部土壤,浇灌拮抗菌活菌数不低于108cfu/mL的菌悬液。

(3)定植穴盘播种:定植前应整地,结合深翻每亩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按照2000-2500公斤/亩,耕翻深度15~20cm;平播作畦,选择南北向起垄作畦,垄宽80cm,垄距40cm,垄高25~30cm;定植要求在10cm土温(地温)稳定达到12℃后定植,一般在4月中下旬定植,定植采用株行距20—30cm, 8000-10000株/亩,定植后当天栽不浇水,次日一次性浇透,生长期7—10天浇一次水,适时中耕除草,全生育期180天左右。

实施例二:玛咖育苗基质的制备

本发明中采用的玛咖育苗基质:通过将小麦、玉米秸秆粉碎成1-10mm的段状,加水至含水量60-80%,然后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尿素2-3kg,羊粪和牛粪按照重量比1:1组成农家肥5-10kg,生石灰1-2kg,发酵复合菌剂500-1000g,并混合均匀,在空气温度15-40℃下密封堆积发酵,密封堆积发酵是在覆盖塑料膜或草帘下进行,发酵开始后每10天翻堆一次,翻堆时补水至含水量60%,发酵时间持续40天;发酵完成后采用微波或者紫外消毒法摊晾至干燥后即可制备获得育苗基质。

本发明中采用的发酵复合菌剂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按照重量比1:1:2:1:2:3:1混合制备获得;在充分固体发酵的情况下,小麦、玉米秸秆粉碎物的颜色将从浅黄色变成深褐色,同时粉碎物的发酵堆不再产生发霉的气味,发酵完成后摊晾至干燥后即可制备获得基质。

实施例三:玛咖栽培中腐熟有机肥的制备

本发明中采用的玛咖栽培中使用的腐熟有机肥,腐熟有机肥由菌种、载体和辅料构成;所用的菌种发酵液按如下比例配伍:其中菌种的组分及重量份数为,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20-50份,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5-15份,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5-15份, 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sedoseudomouas>) 20-40份,配伍后的菌液充分吸附于载体;载体为小麦、玉米或豆科秸秆单独或者混合粉碎物,颗粒大小为1-30mm;辅料为尿素和农家肥,其中尿素与农家肥的重量比为1:3;载体和辅料的重量比为5:1;将小麦、玉米或豆科秸秆粉碎成1-30mm的段状,加水至含水量40-70%,然后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腐熟有机肥100-300g,并混合均匀,在空气温度20-40℃下密封堆制;密封堆制是在密封条件下进行,堆制开始后每30天翻堆一次,翻堆时补水至含水量40-70%,堆制时间持续60天;堆制完成后摊晾至干燥后即可直接施用于土壤。

本发明采用的腐熟有机肥可以有效的将种植土壤改良为微酸性砂质土壤,这对于目前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土壤偏碱性不利于玛咖大田种植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发明中,所选用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尽管都为常见的菌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公众渠道获得,但是,本领域未见采用上述七种菌种采用混合复合发酵应用在固体物料发酵中,也未见应用在农作物基质固体物料的发酵中,同时,本发明采用的上述菌种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过程中选用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都为本领域常见和熟知。

本发明中,所选用的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sedoseudomouas>)尽管都为常见的菌种,但是经过玛咖大田应用反复验证,现有技术记载的采用腐熟剂或者腐熟有机肥配方中采用多脂鳞伞(Pholiota>)和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与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sedoseudomouas>)混合发酵客观上存在菌种相互抵触,明显存在使用原现有技术采用的菌种组合,特别是采用多脂鳞伞(Pholiota>)和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与其他常见的菌种复合混合发酵带来土壤的板结不利因素,不适合玛咖种植需要砂质土壤的需求,玛咖种植需要的土质应该为砂质土壤,土质疏松。为此,本发明针对玛咖种植中选配的腐熟剂中不能选用多脂鳞伞(Pholiota>)和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与其他常见的菌种复合混合固体发酵。

本发明中,所用的菌种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sedoseudomouas>)发酵液按照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方法及相应培养基制备获得。

在玛咖种植中可能发生病虫害的种类主要有根径钻蛀虫、叶致霉菌等,本发明按照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采用甜菜内生微杆菌(Microbacterium>)作为拮抗菌,该菌种为常见的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菌株,采用灌根方式加入拮抗菌悬液,灌根处理采用低浓度的拮抗菌喷洒根部土壤,浇灌拮抗菌活菌数不低于108cfu/mL的菌悬液10mL。

本发明在玛咖幼苗在移栽前,采用低浓度的拮抗菌喷洒根部基质土,及时剔除病株,检查苗盘内的玛咖苗有无病株,如发现病株应及时剔除防止传染给其它健苗、壮苗,造成损失,可采取加大喷洒拮抗菌的次数或者适时增加喷洒拮抗菌的浓度。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实施,本发明针对新疆的塔什库尔干县位于远离海洋的帕米尔高原,为较高纬度的高海拔山区。农田灌溉主要靠高山冰川和积雪融水为主。种植玛咖的地址选择位于北纬38°、东径76°,平均海拔高度3000-5500米种植,在海拔4500m帕米尔高原地区气候严寒而干旱,土壤碱性,昼夜温差可达28℃。本发明针对玛咖的生物学特性,在新疆高纬度、高海拔的条件下,提供一套玛咖高产高效栽培方法,采用温室基质育苗、大田移栽的方法,首次在海拔3500米至4500米帕米尔高原严寒而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种植玛咖成功。

在南美秘鲁山区,玛咖一般在9~10月播种,播种后约两个月进行间苗,使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在田间管理期间,注意做好水肥供应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翌年5~7月,当肉质根直径长至约5cm时收获,整个生育期需要9~10个月。本发明提供的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玛咖的种植是3~4月份在温室育苗,5月份将幼苗移植到大田,当年10月底至11月份即可收获产品,整个生育期为7~8个月,比原产地秘鲁缩短了2个月;在移栽方面,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移苗方式,规范了整地、起垅、栽苗技术规程,总结了一套适应当地的栽苗技术管理措施,当天栽不浇水,次日一次性浇透,成活率98%以上。

本发明通过采用大棚统一育苗基质培育成苗,将腐熟剂肥料培土施用,采用拮抗菌保障玛咖苗生长期内的营养需求和防治病虫害,克服了现有现有未见针对高海拔大田种植玛咖存在的技术瓶颈,缩短玛咖的栽培周期,比原产秘鲁国或我国云南生产玛咖周期缩短了近2个月,达到了当年栽培当年收获。通过检测玛咖蛋白质含量为17.5%,多糖含量为14.3%。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