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中药制剂

一种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中药制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白花蛇舌草15~30份、败酱草15~30份、连翘15~30份、蒲公英15~30份、莪术10~20份、丹参10~20份、郁金10~20份、元胡10~20份、山慈菇5~30份、牡蛎15~30份、夏枯草5~30份、鳖甲15~30份、茯苓12~20份、白术12~20份、当归12~25份、山药12~25份、枸杞子12~25份。本制剂中,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连翘、蒲公英能够清热解毒,莪术、丹参、郁金、元胡能够活血化瘀,山慈菇、牡蛎、夏枯草、鳖甲能够软坚散结、茯苓、白术、当归、山药、枸杞子扶正固本、健脾祛湿,中医认为,肉瘤多因湿痰凝结所致,治宜健脾祛湿、化痰散结,因此在本配方中,诸药配伍,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效果显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2335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逄锦忠;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59831.5

  • 申请日2013-12-09

  • 分类号A61K36/9066;A61K9/16;A61K9/20;A61P35/00;A61K35/56;

  • 代理机构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琪

  • 地址 266655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浦江路7号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36: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66 授权公告日:20150701 终止日期:20151209 申请日:201312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7-01

    授权

    授权

  • 2014-04-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6 申请日:2013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类形态学呈梭形或椭圆形的细胞和表型上呈现滤泡树突细 胞特征的肿瘤性增殖。年龄分布广泛,多数是成人,男女性别相当。肿瘤细胞普遍表达非肿 瘤滤泡树突细胞的表型,生物学行为惰性,更像低度恶性的肉瘤。在《千金方》中记载:“肉 瘤勿疗,疗之杀人,慎之又慎”,指出了肉瘤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现代医学对本病在治 疗上以根治性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但治后复发和转移率高、生存率低,预后恶劣,40%~ 50%的病例会出现局部复发。目前药物治疗存在成本高、毒副作用大、疗效差等缺点。至今 为止国内外尚未出现对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具有满意疗效的药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 白花蛇舌草15~30份、败酱草15~30份、连翘15~30份、蒲公英15~30份、莪术10~20份、 丹参10~20份、郁金10~20份、元胡10~20份、山慈菇5~30份、牡蛎15~30份、夏枯草5~30 份、鳖甲15~30份、茯苓12~20份、白术12~20份、当归12~25份、山药12~25份、枸杞子 12~25份。

优选地,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白花蛇舌草25份、败酱草22份、连翘 23份、蒲公英22份、莪术20份、丹参18份、郁金16份、元胡16份、山慈菇25份、牡蛎 22份、夏枯草20份、鳖甲16份、茯苓18份、白术16份、当归22份、山药22份、枸杞子 20份。

所述一种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连翘、蒲公英、茯苓、白术、当归、山药、枸杞子九味药 材,粉碎,混合,常规水煎煮提取2~4小时,过滤得滤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1.25~1.32, 备用;

(2)取莪术、丹参、郁金、元胡、山慈菇、夏枯草六味药材,粉碎,混合,常规水煎煮 提取2~4小时,过滤得滤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1.25~1.32,备用;

(3)取牡蛎、鳖甲,粉碎,用体积浓度为50~75%的乙醇回流提取1~3小时,回收乙 醇得药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1.25~1.32,备用;

(4)将上述三种稠膏混合,混匀,即得;

或:将上述三种稠膏混合,混匀,加入适量淀粉或糊精,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后加入适 宜的常规辅料制粒,制成颗粒剂,即得;

或:将上述三种稠膏混合,混匀,制成丸状,即得。

所述步骤(1)(2)(3)仅为表述方式,并无先后顺序的差别。

药性分析:

白花蛇舌草:其中成药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 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当,可治疗多种疾病。

败酱草:辛、苦,凉。入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 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连翘:味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主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 烦,咽喉肿痛,急性肾炎等。

蒲公英: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入脾、胃、肾三经。有利尿、缓泻、退 黄疸、利胆等功效。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破血祛瘀、行气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 积胀痛等。

丹参:味苦,性微寒。能活血化瘀,凉血,安神。用于血瘀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 产后瘀滞腹痛;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肝炎、肝硬化,腹腔包块或肿瘤;慢性 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血不养心或心火偏亢,心悸不安,心烦失眠。

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元胡:性温、味辛、苦。入心、肝、脾经,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其止痛作用显 著,作用部位广泛,且持久而无毒性。

山慈菇:苦、微辛、凉。消肿散结,化痰,清热解毒。

牡蛎:咸,微寒;归肝、胆、肾经。软坚散结。用治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等。

夏枯草:苦、辛,寒。入肝、胆经。散结消肿:治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鳖甲:咸、寒。归肝、肾经。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 蒸,虚风内动,经闭,癓瘕,久疟疟母。

茯苓: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 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山药:甘、平。健脾胃、益肺肾、补虚嬴。治食少便溏、虚劳、喘咳、尿频、带下、消 渴。

枸杞子:甘,平。养肝,滋肾,润肺。

本制剂中,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连翘、蒲公英能够清热解毒,莪术、丹参、郁金、元 胡能够活血化瘀,山慈菇、牡蛎、夏枯草、鳖甲能够软坚散结、茯苓、白术、当归、山药、 枸杞子扶正固本、健脾祛湿,中医认为,肉瘤多因湿痰凝结所致,治宜健脾祛湿、化痰散结, 因此在本配方中,诸药配伍,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效果显著。

本发明中的配药物质全部使用天然的中草药,材料易取,配方及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药 物费用低廉,服用治疗效果好,药物价格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白花蛇舌草25克、败酱草22克、连翘23克、蒲公英22克、莪术20克、丹参 18克、郁金16克、元胡16克、山慈菇25克、牡蛎22克、夏枯草20克、鳖甲16克、茯苓 18克、白术16克、当归22克、山药22克、枸杞子20克。

制备方法为:(1)取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连翘、蒲公英、茯苓、白术、当归、山药、 枸杞子九味药材,粉碎,混合,常规水煎煮提取3小时,过滤得滤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 1.25~1.32,备用;

(2)取莪术、丹参、郁金、元胡、山慈菇、夏枯草六味药材,粉碎,混合,常规水煎煮 提取3小时,过滤得滤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1.25~1.32,备用;

(3)取牡蛎、鳖甲,粉碎,用体积浓度为50~75%的乙醇回流提取1.5小时,回收乙醇 得药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1.25~1.32,备用;

(4)将上述三种稠膏混合,混匀,即得。

实施例2:一种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白花蛇舌草15克、败酱草15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莪术10克、丹参 10克、郁金10克、元胡10克、山慈菇5克、牡蛎15克、夏枯草5克、鳖甲15克、茯苓12 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山药12克、枸杞子12克。

制备方法为:(1)取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连翘、蒲公英、茯苓、白术、当归、山药、 枸杞子九味药材,粉碎,混合,常规水煎煮提取2小时,过滤得滤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 1.25~1.32,备用;

(2)取莪术、丹参、郁金、元胡、山慈菇、夏枯草六味药材,粉碎,混合,常规水煎煮 提取2小时,过滤得滤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1.25~1.32,备用;

(3)取牡蛎、鳖甲,粉碎,用体积浓度为50~75%的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回收乙醇得 药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1.25~1.32,备用;

(4)将上述三种稠膏混合,混匀,加入适量淀粉或糊精,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后加入适 宜的常规辅料制粒,制成颗粒剂,即得。

实施例3:一种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白花蛇舌草30克、败酱草30克、连翘30克、蒲公英30克、莪术20克、丹参 20克、郁金20克、元胡20克、山慈菇30克、牡蛎30克、夏枯草30克、鳖甲30克、茯苓 20克、白术20克、当归25克、山药25克、枸杞子25克。

制备方法为:(1)取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连翘、蒲公英、茯苓、白术、当归、山药、 枸杞子九味药材,粉碎,混合,常规水煎煮提取4小时,过滤得滤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 1.25~1.32,备用;

(2)取莪术、丹参、郁金、元胡、山慈菇、夏枯草六味药材,粉碎,混合,常规水煎煮 提取4小时,过滤得滤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1.25~1.32,备用;

(3)取牡蛎、鳖甲,粉碎,用体积浓度为50~75%的乙醇回流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得 药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1.25~1.32,备用;

(4)将上述三种稠膏混合,混匀,制成丸状,即得。

实施例4:一种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白花蛇舌草20克、败酱草20克、连翘20克、蒲公英20克、莪术15克、丹参 14克、郁金13克、元胡14克、山慈菇15克、牡蛎20克、夏枯草15克、鳖甲20克、茯苓 15克、白术14克、当归18克、山药18克、枸杞子16克。

制备方法为:(1)取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连翘、蒲公英、茯苓、白术、当归、山药、 枸杞子九味药材,粉碎,混合,常规水煎煮提取3小时,过滤得滤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 1.25~1.32,备用;

(2)取莪术、丹参、郁金、元胡、山慈菇、夏枯草六味药材,粉碎,混合,常规水煎煮 提取3小时,过滤得滤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1.25~1.32,备用;

(3)取牡蛎、鳖甲,粉碎,用体积浓度为50~75%的乙醇回流提取1.5小时,回收乙醇 得药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1.25~1.32,备用;

(4)将上述三种稠膏混合,混匀,加入适量淀粉或糊精,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后加入适 宜的常规辅料制粒,制成颗粒剂,即得。

实施例5:一种治疗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白花蛇舌草28克、败酱草25克、连翘25克、蒲公英26克、莪术18克、丹参 20克、郁金18克、元胡20克、山慈菇28克、牡蛎25克、夏枯草24克、鳖甲24克、茯苓 20克、白术18克、当归23克、山药24克、枸杞子23克。

配制方法为:(1)取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连翘、蒲公英、茯苓、白术、当归、山药、 枸杞子九味药材,粉碎,混合,常规水煎煮提取4小时,过滤得滤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 1.25~1.32,备用;

(2)取莪术、丹参、郁金、元胡、山慈菇、夏枯草六味药材,粉碎,混合,常规水煎煮 提取4小时,过滤得滤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1.25~1.32,备用;

(3)取牡蛎、鳖甲,粉碎,用体积浓度为50~75%的乙醇回流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得 药液,浓缩为稠膏,比重为1.25~1.32,备用;

(4)将上述三种稠膏混合,混匀,制成丸状,即得。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60例病人,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膜后滤泡树 突细胞肉瘤的诊断标准,随机选择30例作为试验组,剩余30例为对照组。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治疗后肿瘤消失,无复发。

有效:治疗后肿瘤部分消退或缩小。

无效:肿瘤部分不缩小,或继续增大。

治疗方案:

1、治疗组口服本中药制剂,每日1剂(实施例1的配方量制备的药物)。分早晚各冲服 一次,20d为一个疗程。

2、对照组进行腹膜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剥离手术。

3、结果分析:3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10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86.7%,6~12个 月的随访中,未发现复发现象;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6.7%,6~12个月的 随访中,发现4例患者复发,因此,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用药无毒副作用及过敏 病例发生。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