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拟盘多毛孢菌引发杨梅枯枝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拟盘多毛孢菌引发杨梅枯枝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盘多毛孢菌引发杨梅枯枝病的综合防治方法,根据拟盘多毛孢菌的发病过程将其分为五个时期,其分别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和越冬期;所述侵入前期,也称无病菌期;所述侵入期,时间以持续温度在15℃左右;所述潜育期,时间为平均温度在20℃持续达10天以上、湿度在85%以上;所述发病期,平均温度持续在15-35℃、湿度在85%以上;所述越冬期,是12上旬月至次年2月底。本发明针对拟盘多毛孢菌不同时期的发病、为害特点制定综合的防治办法,在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从而达到当年有效抑制病害发生,中轻度植株2-3年左右基本恢复正常生长,严重发病植株生命明显延缓,死亡率在50%以下,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037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柑桔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310496063.6

  • 申请日2013-10-22

  • 分类号A01G13/00(20060101);A01G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潘浙军

  • 地址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鱼山坪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39: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3-25

    授权

    授权

  • 2014-03-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3/00 申请日:2013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1-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常绿果树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具体为一种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p.)引发杨梅枯枝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微生物,经常作为内生菌和腐生菌出现,侵染寄主后具有致病性,造成枇杷、芒果、葡萄等多种植物落叶枯枝,严重的整株死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1000个菌种。仅海南省2004-2005年对(刘爱荣,2004)棕榈科、红树科、罗汉松科、山榄科等热带植物进行内生拟盘多毛孢资源进行调查鉴定,从42科95种植物中分离到567个拟盘多毛孢菌。

目前,拟盘多毛孢菌在浙江省东魁、荸荠种杨梅主产区为害日趋严重,并因苗木同质性的原因导致全国同类品种主产区也开始蔓延发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5000多亩杨梅感病死亡,发病面积约为20000多公顷,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危害。

该菌从发病到死亡一般为1-4年,短的只有几个月。生长势好、管理比较正常的植株抗性强,感病后生命时间相对延长。病菌的主要特征在生长适期时枝叶等组织气管出现长约1cm的线性白色乳状物或椭圆粉状物凝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拟盘多毛孢菌引发杨梅枯枝病的综合防治办法,其针对拟盘多毛孢菌(主要为Pestalotiopsis mangiferaeP. vismiae二个菌种)为害杨梅的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越冬期5个时期的发病、为害特点制定病菌检测鉴定、病情监测、园艺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5种集成技术的防治办法,并在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从而达到当年有效抑制病害发生,中轻度植株2-3年左右基本恢复正常生长,严重发病植株生命明显延缓,死亡率在50%以下,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拟盘多毛孢菌引发杨梅枯枝病的综合防治方法,根据拟盘多毛孢菌的发病过程将其分为五个时期,其分别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和越冬期;所述侵入前期,也称无病菌期;所述侵入期,时间以持续温度在15℃左右;所述潜育期,时间为平均温度在20℃持续达10天以上、湿度在85%以上;所述发病期,平均温度持续在15-35℃、湿度在85%以上;所述越冬期,是12上旬月至次年2月底。

进一步的,上述侵入前期内,调查周围和本户种植植株以往是否有病史,若发病,掌握其基本特征,辨识判断菌种,结合拟盘多毛孢菌的特征进行病菌识别鉴定,判断有无病菌发生。

进一步的,上述侵入期中,少数植株内生病菌开始萌发或从伤口侵入,发病症状为长出乳白色长约1cm左右的线状物或粉状椭圆形白色菌落;此时主要针对栽培管理不规范、树势生长差和阳坡树的植株检查叶片的腋芽处和嫩枝,先分离病菌再接种培养,然后进行模式植物与同树种设施栽培植物的致病性试验、判断,确定病菌种类。

进一步的,上述潜育期中,对显症植株与周围果园进行物理措施与化学措施的综合防治处理,具体为:

a、修剪,修剪前对生产工具进行不低于95%浓度的酒精消毒,修剪对象为病枝、弱枝、交叉枝,尤其是明确发病的果园要进行全面修剪、重剪,同时对修剪枝叶进行移除烧毁;

b、伤口保护和药物防治,配置浓度高于200801-A药物50%的混合液进行涂刷,主干枝条修剪后还需黑膜包扎;

c、用药时间选择,要选择温度高于15℃的晴天,且持续保持24小时无雨。

进一步的,上述发病期内,按发病程度分为初期、高峰期、回落期三个阶段,并根据不同时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a、发病初期,以轻度发病树发病为主,发病指数以5-10%左右的枝叶开始发病为界定指标,其针对治疗方法为:

⑴修剪,对生长势相对旺盛的植株进行枝叶的通透性作业,对树顶交叉开心修剪,地上部50-80cm枝叶进行稀疏修剪,以漫射光见地为限;

⑵交替使用喷雾药剂200801-A与200801-B,喷雾防治次数为5-6次/年;

⑶全年停用多效唑;

b、高峰期,以中度重度发病树发病为主,发病指数以10-20%左右的枝叶开始发病为中度,超过20%为重度发病,其针对治疗方法为:

⑴修剪,对生长势相对旺盛的植株进行病枝的通透性作业,对树顶交叉开心修剪,地上部50-80cm枝叶进行稀疏修剪,以漫射光见地为限,只剪病枝,不再修剪其它枝条;

⑵伤口保护,配置浓度高于200801-A药物50%的混合液进行涂刷,抑制病菌的交叉感染,对病菌毒杀,对外部侵入病菌阻抑,主干枝条修剪后还需黑膜包扎;

⑶药物防治,将200801-A或200801-B喷雾与200801-C土壤消毒并举的办法进行;喷药前1天使用200801-C进行土壤消毒,覆膜,第二天进行喷雾防治,15天后揭膜;200801-C土壤消毒全年只用二次,两次间隔3-4个月;以上喷雾用药时间要选择早上5.00-9.00,下午16.00-19.00的晴天,且持续保持12小时无雨;喷雾间隔为半月一次,喷雾总数按中度发病树7-9次/年,严重发病树9-11次/年;前两次喷雾为同类药物,此后酌情调整药物,直至极端温度<15℃或>35℃停止用药;

⑷全程停用多效唑,对确定为中度、重度发病的植株在2-3年的整个防治期内不能使用多效唑;

⑸不能结果,不用生学药剂疏花,以人工疏花或摇花为主,幼果期及时全面去除果实,以减少营养消耗;

c、回落期 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对发现仍有病菌生长的植株再用200801-A喷雾一次。

进一步的,上述200801-A药物的主要成分为大生M-45 8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与硫酸铵稀释液100倍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上述200801-B 药物主要成分为30%土菌消水剂600-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扑海因5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进一步的,上述土施混合物200801-C的主要成分为氯化苦60-70ml/m2、70%五氯硝基苯粉剂6-8g/m2、硼砂10-15g/m2

进一步的,上述越冬期内,以5o石硫合剂冬季清园,以枝条为主喷雾,修剪清理病枝枯叶,及时挖除处理死株,12月上中旬左右适量使用硫酸钾、尿素肥料及其它相关的易浓性微量元素,结合水浇进行;用石灰涂抹主干与骨干枝,涂抹高度为80-120cm。

本发明针对拟盘多毛孢菌(主要为Pestalotiopsis mangiferae和P. vismiae二个菌种)为害杨梅的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越冬期5个时期的发病、为害特点制定病菌检测鉴定、病情监测、园艺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5种集成技术的防治办法,并在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本发明通过筛选混配药物对发病的杨梅枝条叶片进行适期防治,从而达到当年有效抑制病害发生,轻中度植株3年内基本恢复正常生长,严重发病植株生命明显延缓,死亡率在50%以下,对抑制杨梅单一植株枯枝、败叶、死树与病菌蔓延,增强植株抗性、早日恢复植株正常生长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拟盘多毛孢菌引发杨梅枯枝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拟盘多毛孢菌的发病过程将其分为五个时期,其分别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和越冬期;

第二步,根据以上所述的不同时期,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侵入前期,也称无病菌期,调查周围和本户种植植株以往是否有病史,若发病,掌握其基本特征,辨识判断菌种,结合拟盘多毛孢菌的特征进行病菌识别鉴定,判断有无病菌发生。

侵入期,时间以持续温度在15℃左右;主要针对栽培管理不规范、树势生长差和阳坡树的植株,少数植株内生病菌开始萌发或从伤口侵入,在该时期检查叶片的腋芽处和嫩枝,发病症状为长出乳白色长约1cm左右的线状物或粉状椭圆形白色菌落;先分离病菌再接种培养,然后进行模式植物与同树种设施栽培植物的致病性试验、判断,确定病菌种类。

潜育期,时间为平均温度在20℃持续达10天以上、湿度在85%以上。对显症植株与周围果园进行物理措施与化学措施的综合防治处理,具体为:

a、修剪,修剪前对生产工具进行不低于95%浓度的酒精消毒,修剪对象为病枝、弱枝、交叉枝,尤其是明确发病的果园要进行全面修剪、重剪,同时对修剪枝叶进行移除烧毁;

b、伤口保护和药物防治,配置浓度高于200801-A药物50%的混合液进行涂刷,抑制病菌的交叉感染,对病菌毒杀,对外部侵入病菌阻抑,主干枝条修剪后还需黑膜包扎。

所述200801-A药物的主要成分为大生M-45 8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与硫酸铵稀释液100倍的混合物。

c、用药时间选择,选择温度高于15℃的晴天,且持续保持24小时无雨。

发病期,平均温度持续在15-35℃、湿度在85%以上,其中温度20-30℃、湿度70-85%最适宜病菌生长侵染。整个发病期按发病程度分为初期、高峰期、回落期三个阶段。

发病初期,以轻度发病树发病为主,发病指数以5-10%左右的枝叶开始发病为界定指标,其针对治疗方法为:

⑴修剪,先对病枝、弱枝进行修剪,再对生长势相对旺盛的植株进行枝叶的通透性作业。可操作性指标为,树顶交叉开心修剪,地上部50-80cm枝叶进行稀疏修剪,以漫射光见地为限。

⑵交替使用喷雾药剂200801-A与200801-B,喷雾防治次数为5-6次/年;其中喷雾药剂200801-A的成分与潜育期相同,所述200801-B 药物主要成分为30%土菌消水剂600-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扑海因5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⑶全年停用多效唑。

发病高峰期,以中度重度发病树发病为主,发病指数以10-20%的枝叶开始发病为中度,超过20%为重度发病,其针对治疗方法为:

⑴修剪,对生长势相对旺盛的植株进行病枝的通透性作业,对树顶交叉开心修剪,地上部50-80cm枝叶进行稀疏修剪,以漫射光见地为限,只剪病枝,不再修剪其它枝条;

⑵伤口保护,配置浓度高于200801-A药物50%的混合液进行涂刷,抑制病菌的交叉感染,对病菌毒杀,对外部侵入病菌阻抑,主干枝条修剪后还需黑膜包扎;

⑶药物防治,将200801-A或200801-B喷雾与200801-C土壤消毒并举的办法进行,喷药前1天使用200801-C进行土壤消毒,覆膜,第二天进行喷雾防治,15天后揭膜,200801-C土壤消毒全年只用二次,两次间隔3-4个月;以上喷雾用药时间要选择早上5.00-9.00,下午16.00-19.00的晴天,且持续保持12小时无雨;喷雾间隔为半月一次,喷雾总数按中度发病树7-9次/年,严重发病树9-11次/年;前两次喷雾为同类药物,此后酌情调整药物,直至极端温度<15℃或>35℃停止用药。

所述土施混合物200801-C的主要成分为氯化苦60-70ml/m2、70%五氯硝基苯粉剂6-8g/m2、硼砂10-15g/m2

药物剂量防治时间、次数依据树势而定,可酌情采取点治与全面治理相结合的办法,与周围同病农户协同防治效果优于单一操作。注意暴雨暴晴天气后的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用药。

⑷全程停用多效唑,对确定为中度、重度发病的植株在2-3年的整个防治期内不能使用多效唑;

⑸不能结果,不用生学药剂疏花,以人工疏花或摇花为主,幼果期及时全面去除果实,以减少营养消耗。

发病回落期 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对发现仍有病菌生长的植株再用200801-A喷雾一次。

越冬期,12上旬月至次年2月底,以5o石硫合剂冬季清园,以枝条为主喷雾,修剪清理病枝枯叶,及时挖除处理死株,12月上中旬左右适量使用硫酸钾、尿素肥料及其它相关的易浓性微量元素,结合水浇进行;用石灰涂抹主干与骨干枝,涂抹高度为80-120cm。

本发明针对拟盘多毛孢菌(主要为Pestalotiopsis mangiferae和P. vismiae二个菌种)为害杨梅的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越冬期5个时期的发病、为害特点制定病菌检测鉴定、病情监测、园艺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5种集成技术的防治办法,并在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本发明通过筛选混配药物对发病的杨梅枝条叶片进行适期防治,从而达到当年有效抑制病害发生,轻中度植株3年内基本恢复正常生长,严重发病植株生命明显延缓,死亡率在50%以下,对抑制杨梅单一植株枯枝、败叶、死树与病菌蔓延,增强植株抗性、早日恢复植株正常生长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对不同发病程度杨梅植株防治试验表明,经3年治理后,轻度发病树基本恢复正常生长势,无死树率,中度发病树治愈率到达97%、死树率为1.8%,严重发病树的治愈率55.3%,死树率19.5%。

本发明设计的综合防治方法,对促进合作社和果农增产增收,对改善优化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