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改善通信系统中的HARQ反馈的配置及方法

用于改善通信系统中的HARQ反馈的配置及方法

摘要

一种用于在经配置以在通信网络中操作的包括处理器的设备上执行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执行所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码字集合来编码多个上行链路反馈信息元素以用于载波聚合,其中每一码字包括一信道,其中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具有相同信道分布。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2677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36845.0

  • 发明设计人 弗雷迪克·伯格恩;刘江华;

    申请日2011-06-07

  • 分类号H04W72/04;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8129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50: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3-11

    授权

    授权

  • 2013-05-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72/04 申请日:201106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案涉及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方法及配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改善通信系统中的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配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是一个联合许多通信标准团体的合作协议。在3GPP 工作组内,一种新的名为长期演进(LTE)及系统架构演进(SAE)的系统概念正在被标 准化。图1中示意性地说明了3GPP LTE/SAE系统(下文中称为LTE)的架构,所述架构与 例如基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及WCDMA(宽带码分多址)的系统相比较平。图1 绘示LTE无线电基站100a、100b、100c(在3GPP术语中,表示为e节点B或eNB)经由Sl 接口102a、102b、102c、102d直接连接到核心网络节点101a、101b MME/S-GW(移动性 管理实体/服务网关)。Sl接口支持MME/服务网关与eNB之间的多对多关系。在演进UMTS 陆上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中没有中央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实际上,eNB经由直 接逻辑X2接口103a、103b、103c彼此连接。正在此系统中操作的移动电话是表示为UE(图 1中未绘示)的用户设备的实例。

在此类系统(一个实例为高级LTE)中,多个分量载波分别在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 中聚合。举例来说,为了提供高数据速率,UE经配置以同时接收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 上的发射。对于一个UE,每一分量载波用于一个传送块(在存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 系统时,为两个传送块)的发射。为了接收此传送块,UE必须首先检测到正在传入的一 个块,下文中对此予以进一步说明。如果成功检测到传送块,则UE经配置以在上行链 路上发送确认消息(ACK),如果检测不成功,则UE经配置以发送否定确认消息(NACK)。 因此,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需要对来自不同分量载波发射的传送块进行响应,而从UE 发射多个ACK或NACK位。

在LTE标准中,存在分量载波及小区这两个术语。术语“分量载波”与安排测量时 通常使用的术语“载波频率”有关,且UE接着报告所述载波频率上的小区。术语小区 用于许多其它例子,例如移动性,其是指服务小区的改变。小区可包含上行链路及下行 链路两个方向的通信。举例来说,可假设UE具有主要服务小区(主小区)。在DL中, 对应于主小区的载波是DL主要分量载波(PCC),而在UL中,对应于主小区的载波是 UL PCC。类似地,辅助服务小区(辅小区)可与主小区一起配置。在DL中,对应于辅 小区的载波是DL辅助分量载波(SCC),而在UL中,对应于辅小区的载波是UL SCC。 因此,载波聚合可等效地表达为服务小区的聚合。在本文献中,借助于分量载波来呈现 载波聚合的概念,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关于载波聚合及发射等效地使用术语小区, 来代替分量载波。

如上所述,UE在检测传送块之前需要检测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此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含有接收数据信道及对传送块进行解码所需的下行链路分配信息。如果UE未正确接收 控制信道,则UE不知道其预期接收任何数据信道,且其不在上行链路上发送任何ACK 或NACK。这称为不连续发射(DTX)。eNB知道何时预期NACK或ACK,且将必须在 DTX检测后随即起始重发。

此外,上行链路中的ACK/NACK信令可能是错误的。举例来说,所发射的ACK可 能作为NACK而被接收,或所发射的NACK可能作为ACK而被接收。此NACK到ACK (或ACK到NACK)错误可能会因若干发射的错误组合而引起HARQ缓冲的崩溃。ACK 到NACK错误会因不必要的重发而导致低效的系统操作。因此,提供稳健的ACK/NACK 信令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适当的系统性能,LTE规范列出了对ACK/NACK错误性能 的要求。

信道选择是一种能够发射多个ACK及NACK位的方法。发射由经正交相移键控 (QPSK)调制的序列执行,且ACK/NACK信息通过信道的选择(以序列形式)及QPSK 星座点(即,调制符号)两者来编码。信道选择是指序列的选择,且可在同一频率资源 上发射若干个信道。也就是说,可通过序列的码分多路复用(CDM)来获得信道。由于 针对一个UE只选择及发射一个序列,所以信道选择保留了信号的单载波特性。此 ACK/NACK反馈原理已在用于时分双工(TDD)的LTE版本8中使用,其中通过单个上行 链路子帧中发射的一个信号通知来自多个下行链路子帧的ACK/NACK。这在所述标准中 称为ACK/NACK复用的发射。对于高级LTE,还将使用信道选择,但是在从多个分量载 波传达ACK/NACK的情形下。这适用于具有四个ACK/NACK位的最大能力的UE,且还包 含频分双工(FDD)情况。每一传送块通常需要一个ACK/NACK位,因此四个ACK/NACK 位可(例如)对应于两个分量载波的配置,其中每一载波上均有MIMO发射。

为了编码ACK/NACK/DTX信息,需要在ACK、NACK及DTX的不同状态与信道及 QPSK星座点之间确定映射关系。这也可称为ACK/NACK码本。这些表格存在于版本8中 的对TDD的信道选择标准中,但高级LTE中的载波聚合需要新的映射(即,码本),因为 资源预留不同(即,对信道的确定将不同)。针对载波聚合的信道选择需要ACK/NACK 的码本,其中对于ACK/NACK/DTX的每一种有效组合,应当分配一个信道及一个星座点。 码本设计会影响ACK到NACK及NACK到ACK错误概率。

因此,提供使得HARQ反馈得到改善的码本的替代方式将是有用的。

发明内容

因为认识到不希望针对不同ACK/NACK位(例如,不同分量载波上的传送块当中, 或具有MIMO的分量载波内的传送块之间)具有不同的错误性能(因为对错误概率的性 能要求也将必须根据最差的起作用的ACK/NACK位来设定),所以对于构造提供一个或几 个ACK/NACK位的显著更好的性能的码本是无用的。

在此背景下,提供这样一种设备、一种存储于存储媒体上的计算机程序及一种方法 将是有利的:其通过提供经配置以在通信网络中操作的设备来克服或至少减少上文指示 的缺点,所述设备包括控制器或处理器,其经配置以通过码字集合(其中每一码字包括 一信道)来编码多个上行链路反馈信息元素以用于载波聚合,其中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具 有相同信道分配。

此设备能够提供在ACK/NACK位当中大致相等的错误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码本包括ACK与NACK的任何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码本包括ACK与NACK及DTX的任何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码本包括ACK与NACK/DTX的任何组合。

所揭示的实施例的方面还针对提供一种用于在经配置以在通信网络中操作的包括处 理器的设备上执行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执行所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 码字集合(其中每一码字包括一信道)来编码多个上行链路反馈信息元素以用于载波聚 合,其中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具有相同信道分配。

所揭示的实施例的方面还针对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媒体,其至少包含用于控制经配 置以在通信网络中操作的设备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可读媒体包括用于通过码 字集合(其中每一码字包括一信道)来编码多个上行链路反馈信息元素以用于载波聚合 的软件代码,其中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具有相同信道分配。

所揭示的实施例的方面还针对提供经配置以接收通过根据上文的方法或设备产生的 反馈信息元素的第二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此第二设备是基站。

从详细描述中将明白根据本申请案的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媒体的其它目标、特 征、优点及特性。

附图说明

在本描述的以下详细部分中,将参照图中绘示的实例实施例更详细地阐释本申请案 的教示,其中: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其中使用根据本申请案的配置的通信系统的概观;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系统的不同反馈位的根据信噪比的错误概率的示意图;

图3是不同错误源的根据信噪比的错误概率的示意图;

图4是不同信道分配的根据信噪比的错误概率的示意图;及

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的不同反馈位的根据信噪比的错误概率的示意图;及

图6是描述根据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及

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将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根据本申请案的教示的设备、方法及软件 产品。应注意,虽然只描述了移动电话、基站及服务器,但本申请案的教示还可用于在 通信网络中操作的任何电子装置,例如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媒体播放器、游戏机、膝 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电子书及记事本。

在表1的现有技术系统中,针对FDD中具有四个ACK/NACK位(列举为HARQ-ACK(0) 到HARQ-ACK(3))的载波聚合而设计所述系统。在本文献中,可互换地将ACK/NACK位 称为上行链路信息反馈元素。这是三星(Samsung)的“用于4个位的UL HARQ-ACK多 路复用映射(UL HARQ-ACK multiplexing mapping for 4 bits)”(R1-103638)中所描述的 系统。

对于此系统,在不同ACK/NACK位当中,错误概率不同。这对于NACK到ACK错误 曲线特别明显,其中HARQ-ACK(2)位比其它的位明显更好。因此,此现有技术码本展现 出ACK/NACK位当中的错误性能的较大差异,这是不合需求的,见图2。图2绘示使用表1 的码本的每一ACK/NACK位的ACK/NACK检测错误概率的仿真结果。从图2中明显看出, 尤其是对于NACK->ACK,不同位的错误概率区别很大(见标记为Pr(NACK->ACK)的曲 线)。

对于每一UE,用于发射的信道需要是唯一的。对UE的信道分配有时候称为资源预留。 在LTE TDD中,信道是通过与不同下行链路子帧中发射传送块的共享数据信道相关联的 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时频位置来隐性地确定。

对于载波聚合的信道选择,也可考虑隐式资源预留方案。即,为了两个分量载波的 聚合,根据第一分量载波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确定信道nPUCCH(0)、nPUCCH(1) (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且根据第二分量载波上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确 定信道nPUCCH(2)、nPUCCH(3)。然而,考虑到表1中的条目编号14表示(NACK/DTX、 NACK/DTX、ACK、ACK)在信道nPUCCH(0)上发射的,DTX状态意味着第一分量载波上 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未被正确接收。在此情况下,信道nPUCCH(0)是UE不知道的,因为其将 从缺失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隐含地获得。因此,所建议的码本可能不适合隐式资源预留。

因此,本申请案教示在载波聚合中使用至少两个HARQ确认,例如上行链路反馈信 息元素。此载波聚合使用信道及调制符号(包括于码字中)的选择来编码ACK/NACK/DTX 信息,其中码字与ACK/NACK/DTX组合之间的映射关系形成码本,其包含以下特征中的 一者或若干者:

i)至少两个ACK/NACK位具有相同信道分配。

ii)至少两个ACK/NACK位具有相同星座分配。

iii)对于给定信道及ACK/NACK位,通过使用位置尽可能接近的星座点来编码ACK (或NACK)。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有信息元素具有相同信道分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有信息元素具有相同调制符号分配。

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系统的相异错误性能的原因在于,对信道的检测往往比对QPSK 星座符号的检测更可靠。对于现有技术系统,图3中绘示了信道及调整符号在码字错误概 率方面的检测性能。将码字定义为信道及QPSK符号([nPUCCH,QPSK])的位的级联。更精 确地说,b(0)及b(1)表示复值QPSK调制符号所传达的位,其取值0或值1。为了发射码字, UE应当在ACK/NACK资源nPUCCH上发射位b(0)及b(1)。这意味着,QPSK符号(包括b(0) 及b(1))应调制对应于nPUCCH的序列。如果码字的至少一个元素(信道或QPSK符号)不 正确,则将假设码字是错误。码字的性能是由信道正确且QPSK符号错误的性能确定,且 与错误信道有关的其它情况的错误概率是微小的。因此,对信道的检测比对QPSK符号的 检测更可靠。因此,对ACK/NACK/DTX状态的码字分配对于性能是至关重要。

码字由信道及QPSK星座符号(或星座符号的位b(0)及b(1))组成,下文中对此进一 步说明。因此,在这些情况中的一种情况或两种情况下,可能会发生错误。因此,有两 个主要特征可用于改善码本。一个特征是集中于QPSK的星座点,另一个特征是集中于信 道分配。

集中于星座点,发明人已认识到,当检测到不正确或错误的星座点时,当正确地检 测到信道时,可能会发生ACK或NACK错误。根据本文中的教示,将星座点选择为使 得位置靠近的星座点应当表示相同信息。这样的话,即使码字被错误地检测,仍有可能 不存在错误。通过以此方式将星座点分组,本文中的教示要求在检测到ACK/NACK中的 错误之前,检测错误是实质性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经格雷编码的QPSK,位置靠近的点对为(00,01)、(01,00)、 (01,11)及(10,11),且应表示相同信息。(00,11)及(01,10)的位置相距较远,且不应表示相 同信息。在一个实例中,00及01表示ACK,且10及11表示NACK。

当星座点等概率(即,可能性相等)时,术语“位置最靠近”应被解释为欧几里德 (Euclidean)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或处理器经配置以使用表2作为码本。

在第一位HARQ-ACK(0)为ACK的一个实例中,以下码字是合格的:[2,0,1]、[1,1,0]、 [3,1,1]、[0,0,0]、[0,0,1]、[2,1,0]、[2,1,1]、[1,1,1],使用符号[nPUCCH,QPSK],QPSK具有 形式b(0)、b(1)(b(0)是0、1中的一者,且b(1)是0、1中的一者)。

举例来说,对于给定的信道“0”,如果正确的码字是[0,0,0],但检测到的是[0,0,1], 则HARQ-ACK(0)的状态仍然是ACK,且对于位HARQ-ACK(0)未发生错误。假设信道“0” 被正确地检测,则只有在QPSK符号“00”被检测为“10”或“11”(或“01”被检测为 “10”或“11”)的情况下才发生错误。对于信道“0”,两个星座点(“00”及“01”)最 靠近,且对于HARQ-ACK(0)表示相同信息(即,ACK)。还可看出,对于信道“1”,表 示ACK的QPSK符号最靠近,即“10”及“11”。此外,在上述列表中信道“3”出现了三 次,因此任何三个QPSK星座点的位置将彼此靠近。从表2中清楚地看出,此星座点映射 原理对于任何状态ACK或NACK/DTX适用于任何HARQ-ACK位。因此,表2的码本提供 相等的检测性能。

在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的表1中,可发现,以上特性不成立。举例来说,考虑 HARQ-ACK(1)及条目编号5及16,其中nPUCCH(3)用于编码NACK及NACK/DTX。QPSK 位在条目编号5中等于“01”,且在条目编号16中等于“10”。因此,编码NACK的对 应QPSK符号不是最靠近的。

由于信道及QPSK符号的检测概率可能不同,所以用于编码ACK或NACK的信道 的分配会关系到在ACK/NACK位当中实现相等的错误性能。下文将更精确地描述信道分 配,且信道分配是指包括用于给定ACK/NACK位的某个信道的若干码字的分配。如在以 下两个情况中所示,信道分配的影响是明显的。

情况I:正确检测的信道

如果处理器已正确地检测到信道,则可仅因符号错误而发生错误。在一个实施例中, 处理器经配置以使用经格雷编码的QPSK。在此实施例中,对于AWGN信道,从以下表 达式获得系统错误概率;

无符号错误:Pr[’00’→’00’]=(1-p)^2

检测到的最接近的符号:Pr[’00’→’01’]=p(1-p)

检测到的最接近的符号:Pr[’00’→’10’]=p(1-p)

检测到的最远的符号:Pr[‘00’→’11’]=p^2

其中(SNR=信噪比)。

当正确地检测到信道时,针对编码NACK(或ACK)位的n个码字中含有的信道的 NACK(或ACK)的错误概率变为:

n 错误概率 1 1-(1-p)^2=2p-p^2 2 p^2+p(1-p)=p 3 1/3·p^2+2/3·p(1-p) 4 0

对于具有一个以上信道的情形,符号表示对于给定的比特HARQ-ACK(j)使用信 道i编码NACK的码字的数目。见表3,其给出不同信道分配的错误概率。表3是通过 采用以上的错误概率且与码字的使用的相应有条件概率相乘构造的。表3与NACK有 关,但相同的教示也适用于ACK。图4绘示概率的对应曲线图。由集合[nnnn]表示的每 根线表示信道分配。

情况II:不正确检测的信道

当处理器已错误地检测到信道时,相位错误将保留,因为未正确地检测到序列(即, 信道)。因此,处理器经配置以假设检测到的QPSK星座点是随机的,且对于任何QPSK 符号,存在大约相等的概率。因此,任何不包含正确信道的码字的具有相等概率。对于 给定ACK/NACK位,于是,如果经解码的码字表示ACK且不包含正确信道,则将发生 NACK到ACK错误。对于给定信道分配,错误概率表达为:

表4绘示不同信道分配的错误概率。

因此,在情况I及情况II中,NACK到ACK或ACK到NACK错误性能均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信道分配。

从图3中可看出,信道的检测性能比QPSK调制符号的检测更可靠,且NACK到ACK 或ACK到NACK的性能主要由情况I(即,当正确地检测到信道时)确定。因此,表3中分 析的不同HARQ-ACK位的信道分配将支配不同HARQ-ACK位的性能。

发明人已认识到,性能不相等的原因是针对不同HARQ-ACK位使用了多种信道分 布。

表1的现有技术码本给出针对NACK或NACK/DTX状态的以下信道分配。

在此现有技术实例中,针对不同HARQ-ACK位使用多种信道分布,这是导致错误性 能不相等的原因。这实际上是最坏情况的情景,因为每个位j由不同的信道分布来编码。

根据本文中的教示,提供一种码本,其中至少两个ACK/NACK位具有相同的信道分 布。从表3及表4中可清楚地看出,给定分配的错误概率与元素的次序无关。因此,本申 请案的教示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其中将两个ACK/NACK位的相同信道分配定义为具有相 同的值集合但未考虑此集合中的元素的次序。下表含有针对表2的码本的信道分布。 从下表中可清楚地看出,所有ACK/NACK位j具有相同的信道分布,即相同的值集合。

星座分配也会影响性能,且可能会针对不同信道导致不同性能。使用符号表示 针对一个给定的HARQ-ACK(j)位,在对NACK编码使用作为码字的编号,对于所述码字, 利用星座点i的码字个数来编码。表1的现有技术解决方案产生下文所展示的NACK及 NACK/DTX的星座分布,其中假设:

i=000

i=101

i=210

i=311

发明人已认识到,使用两种不同的星座分布,且对于j=0,根本不使用QPSK符号 “11”。此不对称性导致性能不均匀。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本文中的教示提供表2的码本,其对于NACK及NACK/DTX具有 单个星座分布,如下所示。

图5绘示使用表2的码本的配置的性能。可看出,不同反馈信息元素的性能更加相等, 因此给出更合意的性能。比较(例如)图2及图5的NACK->ACK的错误概率(标示为 Pr(NACK->ACK)的曲线)。这是因为,对于所建议的码本的不同HARQ-ACK位,存在相 同的信道及星座分配,其对于不同HARQ-ACK具有相等的性能。

应注意,以上教示也适用于使用四个以上ACK/NACK位。

应注意,以上教示也适用于使用不到四个ACK/NACK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经配置以对三个ACK/NACK位实施上文概述的码本。在一 个实施例中,码本将包括一个支持MIMO的分量载波,及一个不具有MIMO的分量载波。 当预留三个信道且使用QPSK调制时,此码本可支持12种状态。表5中给出此码本的一 个实例,其中HARQ-ACK(0)及HARQ-ACK(1)表示支持MIMO的第一分量载波上的 ACK/NACK位,且HARQ-ACK(2)表示具有SIMO的第二分量载波或信道上的 ACK/NACK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或处理器经配置以使用表5作为码本。

表6绘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码本本。此码本具有三个位,其中预留两个信道。此码本 支持八种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或处理器经配置以使用表6作为码本。

根据一实施例,可获得N个信息元素(即,HARQ-ACK)反馈的码本,例如与表2 中的四个位复用的HARQ-ACK的码本,其中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具有相同的信道分布。当 使用此码本时,将根据N个信息元素的状态来反馈来自此码本的对应码字。在一些情况 下,需要发射N1(N1<N)个信息元素,且需要N1个信息元素的码本。为了避免为N1个位 的HARQ-ACK设计新码本的复杂性及较少的存储,可从N个信息元素的已定义码本导 出N1个信息元素的新码本。以下是上文的实例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分量载波经配置以支持使用两个传送块的MIMO发射,且响 应于这两个分量载波处的MIMO发射,存在四个HARQ-ACK位(HARQ-ACK(0)、 HARQ-ACK(1)、HARQ-ACK(2)及HARQ-ACK(3))。HARQ-ACK(0)及HARQ-ACK(1)响 应第一分量载波处的两个传送块,且其余两个HARQ-ACK位用于第二分量载波的两个传 送块。根据本发明设计的表7中绘示了此4位HARQ-ACK多路复用的码本,且以下绘示 对应的信道分布。

从信道分布可看出,前两个HARQ-ACK位具有相同的信道分布。

对于两个分量载波,当其中的一者经配置以支持使用两个传送块的MIMO发射,且 另一者为使用单个传送块的非MIMO发射时,需要三个HARQ-ACK位(HARQ-ACK(0)、 HARQ-ACK(1)及HARQ-ACK(2))。可通过使用HARQ-ACK(0)、HARQ-ACK(1)及 HARQ-ACK(3)且删除行3、行7、行12及行16,从4位码本(表7)导出三位HARQ-ACK 映射的码本。表8中说明所构造的新码本。

另一实施例为,存在与以上实施例相同的假设,其中两个分量载波每一者支持使用 两个传送块的MIMO发射,且存在四个使用表7作为码本的对应HARQ-ACK位。

在发射期间,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由于空白HARQ,某一分量载波处的两个传 送块发射回退到单传送块发射,例如,其回退到第二分量载波上的单传送块发射。对于 此情况,需要发射三个HARQ-ACK位的状态。

当发射三个HARQ-ACK位的状态时,其可重新使用四位码本的码字,且不需要新的 码本。三个HARQ-ACK位的状态与码本表7中的码字之间的关系是[HARQ-ACK(0), HARQ-ACK(1),HARQ-ACK(2),X],其中X取决于HARQ-ACK(2)。当HARQ-ACK(2)为 ACK或NACK时,X为ACK;否则X为NACK/DTX。根据三个位的状态,将存在来自 所定义的码本的一个对应码字。举例来说,当HARQ-ACK(0)=NACK、 HARQ-ACK(1)=NACK且HARQ-ACK(2)=DTX时,对应的码字将为条目编号10,即 [NACK/DTX,NACK/DTX,NACK/DTX,NACK/DTX]。因为eNB知道仅存在三个 HARQ-ACK位,所以当检测到条目编号10时,其可导出三个位的状态为[NACK,NACK, DTX]。在此情况下,一些码字是无效的,例如[ACK,ACK,ACK,NACK]。

发明人还已认识到,表1表示两个分量载波的聚合,每一分量载波支持MIMO发射。 表2表示还具有两个分量载波的聚合的码本。这是因为HARQ-ACK(0)及HARQ-ACK(1) (或HARQ-ACK(2)及HARQ-ACK(3))必须同时处在DTX中,如由条目编号10、14、15 及16(或4、8、10、13)编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见表9,提供一个码本,其允许HARQ-ACK(j)项目当中的独立DTX 状态表示不同的分量载波。通过仅考虑两个状态ACK及NACK/DTX,获得此一般码本。 通过在表2中用NACK/DTX代替NACK来构造表9。

表9表示具有四个分量载波且没有MIMO的码本。此提供了四个ACK/NACK位, 从而提供DTX在j=0、1、2、3状态当中独立的优点,其中HARQ-ACK(j)是针对分量载 波j的反馈。

因此,显然可应用本文中的教示来提供任何码本,且所述教示不取决于载波数目。

表2可从表9导出。如果假设两个具有MIMO的分量载波,则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 可容易地识别将不合格的NACK/DTX状态,为此表9将缩减为表2。类似地,通过分别 用NACK或DTX代替NACK/DTX的不适用组合,可从一般表9推导出用于使没有MIMO 的两个分量载波与具有MIMO的一个分量载波聚合的情况的码本。

在表2中,存在16个唯一码字,且每一码字对应于恰好一个条目编号,即一个信息 状态。然而,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码字对应于一个以上条目编号。此码本因此允许反 馈更多的信息状态。在此实施例中,接收器经配置以决定在信息状态方面,哪个是码字 的最合适的解释。

在(例如)LTE版本8中,在表中存在比码字多的条目,因此码字可表示多个信息 实体,且将由eNB来决定如何解释此码字。

因此,本文中的教示揭示一种如图6所示的用于编码上行链路信息元素的方法,其 中实施一种信道分配,其中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共享一信道(610)。将信道分配存储于码 本中(620),且用其来编码上行链路反馈(630)。

图7绘示移动电话形式的实例设备或用户设备的示意图。移动电话700具有用于输 出声音的扬声器702,及用于输出图形的显示器703。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器703是触 摸屏。移动电话700还具有一组键704,其在此实例实施例中由两个软键704b及704c 以及若干个文本/数字输入键704a组成。所述电话还具有麦克风706,用于输入语音命令 或声音。

移动电话700进一步配置有内部电路705,其在图7中用虚线矩形绘示。举例来说, 内部电路705包括处理器及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指令、数据的存储器,及用于例 如全球定位系统装置、脉冲监视器、显示器及媒体播放器等各种附件的驱动器。

应注意,尽管本文中的描述已集中于EUTRAN及3GPP网络,但本文中的教示也可 用于具有HARQ反馈的其它网络。实际上,本文中的教示可应用于具有多个载波的任何 系统,其在上行链路中发信号通知控制信息。

上述内容的各个方面可单独使用或以各种组合的形式使用。本申请案的教示可通过 硬件与软件的组合来实施,但也可用硬件或软件来实施。

本申请案的教示还可体现为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此些存储媒 体可为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压缩光盘、数字视频盘、EEPROM存储器或其它 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

虽然已出于说明的目的而详细描述了本申请案的教示,但应了解,此细节只是为了 所述目的,且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申请案的教示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其中 进行变化。

前述描述中所描述的特征可以除明确描述的组合之外的组合的形式使用。

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所附权利要求书 中所使用的术语“一”不排除多个。单元或其它构件可满足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叙述的 若干单元或构件的功能。

表1。

表2。

表3。

表4。

条目编号 HARQ-ACK(0)、HARQ-ACK(1)、HARQ-ACK(2) nPUCCHQPSK 1 ACK、ACK、ACK, nPUCCH(2) 1,1 2 ACK、ACK、NACK nPUCCH(2) 1,0 3 ACK、ACK、DTX nPUCCH(0) 0,0 4 ACK、NACK、ACK nPUCCH(1) 0,0 5 ACK、NACK、NACK nPUCCH(0) 1,1 6 ACK、NACK、DTX nPUCCH(1) 0,1 7 NACK、ACK、ACK nPUCCH(0) 0,1 8 NACK、ACK、NACK nPUCCH(1) 1,0 9 NACK、ACK、DTX nPUCCH(1) 1,1 10 NACK/DTX、NACK/DTX、ACK nPUCCH(2) 0,1 11 NACK/DTX、NACK/DTX、NACK nPUCCH(2) 0,0 12 NACK/DTX、NACK/DTX、DTX nPUCCH(0) 1,0 13 DTX、DTX、DTX N/A N/A

表5。

条目编号 HARQ-ACK(0)、HARQ-ACK(1)、HARQ-ACK(2) nPUCCHQPSK 1 ACK、ACK、ACK, nPUCCH(0) 0,0 2 ACK、ACK、NACK/DTX nPUCCH(0) 0,1 3 ACK、NACK、ACK nPUCCH(1) 1,0 4 ACK、NACK、NACK/DTX nPUCCH(0) 1,1 5 NACK、ACK、ACK nPUCCH(1) 1,1 6 NACK、ACK、NACK/DTX nPUCCH(0) 1,0 7 NACK/DTX、NACK/DTX、ACK nPUCCH(1) 0,1 8 NACK/DTX、NACK/DTX、NACK/DTX nPUCCH(1) 0,0 9 DTX、DTX、DTX N/A N/A

表6。

表7。

条目编号 HARQ-ACK(0)、HARQ-ACK(1)、HARQ-ACK(2) nPUCCHQPSK 1 ACK、ACK、ACK, nPUCCH(2) 0,1 2 ACK、ACK、NACK nPUCCH(1) 1,0 3 ACK、ACK、DTX nPUCCH(0) 0,0 4 ACK、NACK、ACK nPUCCH(0) 0,1 5 ACK、NACK、NACK nPUCCH(1) 1,1 6 ACK、NACK、DTX nPUCCH(1) 0,1 7 NACK、ACK、ACK nPUCCH(0) 1,1 8 NACK/DTX、NACK/DTX、DTX nPUCCH(2) 1,1 9 NACK、ACK、NACK nPUCCH(0) 1,0 10 NACK、ACK、DTX nPUCCH(1) 0,0 11 NACK/DTX、NACK/DTX、ACK nPUCCH(2) 0,0 12 NACK/DTX、NACK/DTX、NACK nPUCCH(2) 1,0 13 DTX、DTX、DTX N/A N/A

表8。

表9。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