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丝竹蝉鸣交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丝竹蝉鸣交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竹蝉鸣交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纺织面料的技术领域。以2/20/22D桑蚕丝为经线,150D/30F竹浆长丝为纬线交织而成的缎纹织物。本发明丝竹蝉鸣交织面料没有通过染色具有手感柔软、细腻、滑爽、富有光泽,保持原真本色,同时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抗菌抑菌和天然保健功能的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764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舒美特纺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90649.X

  • 申请日2013-05-22

  • 分类号D03D15/00(20060101);D03D1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20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张谦

  • 地址 312080 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柯北工业区柯北大道101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46: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7-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D03D15/00 授权公告日:20141015 终止日期:20150522 申请日:2013052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0-15

    授权

    授权

  • 2013-10-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3D15/00 申请日:201305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9-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竹蝉鸣交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纺织面料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健康、舒适、环保、安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纺织品在追求艺术性和装饰性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穿着的舒适性、卫生性、防护性和保健性。天然纤维生产的纺织品,以其服用安全性和舒适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

竹浆纤维是利用天然竹子为原料,采用粘胶或Tencel纤维的纺丝工艺流程生产的一种绿色、健康、环保的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用竹浆纤维制作的纺织面料具有柔滑、凉爽、舒适的优点,同时具有抗菌抑菌,防紫外线等功能,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任何过敏性不良反应,是真正的亲肤保健产品,被业内人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健康面料”,已经应用于衬衫、T恤、内衣、袜子、口罩、护垫、毛巾、凉席等服装、家纺领域。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面料的穿着舒适性、功能性以及艺术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天然组分纤维所制成的面料,由于原料自身特点,有其局限性,常常不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要求,而由各种天然纤维的混纺或交织面料则相对稳定,因此多种纤维的复合(混纺、交织)技术成为当前面料开发的一种有效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感柔软、细腻、滑爽、富有光泽、同时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抗菌抑菌和天然保健功能的丝竹蝉鸣交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丝竹蝉鸣交织面料,以2/20/22D桑蚕丝为经线,150D/30F竹浆长丝为纬线交织而成的缎纹织物。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缎纹织物采用正反5枚缎组织进行织造。5枚经缎组织形成的条子,表面为桑蚕丝浮长,5枚纬缎组织形成的条子,表面为竹浆长丝浮长,由于桑蚕丝与竹浆长丝的光泽以及材料本身性能存在差异,使面料表面呈现条纹,突显华丽高贵而典雅。

    所述桑蚕丝与竹浆长丝之间干重时的混纺比为45%:55%。

    本发明丝竹蝉鸣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经线:原料检验→浸渍→烘干→络丝→并丝→捻丝→定形→络筒→整经→穿综→穿筘→织造;

    纬线:原料检验→织造;

(2)将经上述加工工序后的经线、纬线一起织造成缎纹生坯丝织物;

    所述经线的浸渍工序中,浸渍剂由:泡丝剂(杭州华晟纺织助剂研究所有限公司、HV-303)3.5%:柔软剂(桑达化工(南通)有限公司、HC)1.0%:抗静电剂(桑达化工(南通)有限公司、SN )0.5%,(用量为占桑蚕丝重比)配制而成。浸渍工艺:浴比1:5,浸渍温度43~45℃,时间20~30min,采用烘燥机进行烘干,回潮率控制在9%~13%之间。浸渍是桑蚕丝特有的一道工序,以赋予经丝平滑性和耐磨性,使其经丝能承受织造过程中综框和钢筘的反复摩擦。

    所述经线的络丝工序中,控制络丝张力为丝线断裂强度的15%~20%。桑蚕丝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塑性变形,增加断头,络丝时易发生脱圈、打滑现象,因此,络丝张力不宜过大,采用“低速度、少增毛羽”的工艺原则,控制单丝张力为0.11~0.16cN/dtex,清丝器以清除细节、飞花杂质为重点,保证丝线通道光滑,避免造成后道工序断头增加。

    所述经线的并丝工序中,采用2根桑蚕丝进行并合,在并丝过程中控制丝线张力为0.13~0.18cN/dtex。桑蚕丝的纤度小,常见纤度为22.2/24.4dtex(20/22D),中心纤度为23.3dtex(21D)。通过并丝获得一定粗细的纤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均匀度,减小织造难度。

    所述经线的捻丝工序中,桑蚕丝捻度为250T/M,S捻向,控制丝线张力为0.15~0.20cN/dtex。适当的加捻,可以增加经丝的强力,提高织造效率,同时改善织物的穿着舒适性。加捻完成后,在车间放置24小时的自然定形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所述经线的整经工序中,导丝器摆角12格,纱架与筒子架间距30cm,丝线退绕张力控制在16~22cN/dtex,落轴张力控制在30~35cN/dtex,刹车距离控制在2.5~3米之间,整经机速度控制在200~250 r/min。整经工序是生产过程中关键的关键,它直接影响下道工序质量。张力控制不稳定就会造成织机效率低、断经、宽急经等病疵。

所述织造工序中,车间温度控制在25℃~30℃,相对湿度65%~75%;采用喷气织机进行织造,门幅190cm,车速420r/min,综平时间310°,停经架高度160mm,主喷压力3.5~4.0 Pa,辅喷压力3.0~3.5 Pa。

    所述缎纹生坯丝织物还要进行染整工序,具体包括精炼→漂白→拉幅定型;其中的精炼工序包括预处理→初炼→复炼→炼后处理;拉幅定型工序中,车速为40~45m/min,温度为150℃~155℃。

    桑蚕丝由丝胶和丝素及一些天然杂质组成,其中丝胶和天然杂质会影响桑蚕丝的优良性质,影响桑蚕丝及其制品的服用价值,影响染色加工及后整理加工的效果。因而生丝及其织物必须经过精炼加工以去除丝胶及其它杂质,为后续加工提供优良产品。桑蚕丝要求有较高的光泽度和柔软的手感,较好的吸湿性和较高的弹性,因此要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水分提高弹性。由于各种加工整理,桑蚕丝织物会出现变形纬斜等现象,因此必须经过拉幅整理。

    精炼:利用丝素与丝胶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对化学药剂稳定性的不同,在化学助剂及适当条件的作用下除去丝胶及其他杂质去除丝胶及其他杂质,为后加工提供合格的半制品或直接得到练白产品。

    拉幅定型:拉幅定型除能消除折皱并能使织物不易产生皱痕外,还能改善织物的光泽、手感、强力、起毛起球等性能。本织物没有通过染色,热定型后使桑蚕丝(白厂丝)和竹浆长丝为经纬原料的面料仍保持原真本色。

    本发明丝竹蝉鸣交织面料采用桑蚕丝(白厂丝)和竹浆长丝为经纬原料交织而成,该面料组合了竹纤维的优良性能和桑蚕丝的天然保健功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舒适性

 竹浆纤维被称为“会呼吸”的纤维,较低的结晶度和多孔隙网状的纤维结构使其吸湿、放湿和透气性居各类纤维之首。丝竹交织面料不仅不会降低纯真丝面料的舒适性,还能改善面料手感,增加品种多样性。在夏季使用时给人一种舒适凉爽的感觉,冬季使用时能排除多余的热气和水分,不发燥。

(2) 环保性

 环保性是指面料在生产加工、使用以及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对人类及环境友好,无毒无害。丝竹蝉鸣面料所使用的原料是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均可天然降解,对环境无污染,而且竹子在生长过程中自身能够产生负离子和“竹醌”避免了病虫害的侵扰,无需使用农药和化肥,是绿色环保产品。

(3) 功能性

丝竹蝉鸣面料具有抗菌防螨、除臭、天然保健等功能。众所周知,桑蚕丝有着人类“第二皮肤”的美誉,能防御有害气体侵入、抵抗有害细菌,增强皮肤细胞的活力,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而竹纤维24小时天然抗菌率可达71%,超细微孔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吸附有害气体能力。

    本发明丝竹蝉鸣交织面料的产品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4级;

耐汗渍色牢度≥4级;耐摩擦色牢度(干摩)≥4级;水洗尺寸变化率:-4.0~+2.0%;经、纬丝密度:116×45根/厘米;生态指标:游离甲醛含量≤75mg/kg;偶氮染料未检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以下实施例所限定。

实施例1

    一种丝竹蝉鸣交织面料,以2/20/22D桑蚕丝为经线,150D/30F竹浆长丝为纬线交织而成的缎纹织物。缎纹织物优选采用正反5枚缎组织进行织造,且桑蚕丝与竹浆长丝之间干重时的混纺比为45%:55%。

    本发明丝竹蝉鸣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经线:原料检验→浸渍→烘干→络丝→并丝→捻丝→定形→络筒→整经→穿综→穿筘→织造;

     纬线:原料检验→织造;

(2)将经上述加工工序后的经线、纬线一起织造成缎纹生坯丝织物。

    其中,经线的浸渍工序中,浸泡时桑蚕丝的重量和浸泡液的质量之比为1:5,浸渍温度43℃,时间20min,采用烘燥机进行烘干,回潮率控制在9%。

    经线的络丝工序中,控制络丝张力为丝线断裂强度的15%,单丝张力掌控在0.11 cN/dtex所述经线的并丝工序中,采用2根桑蚕丝进行并合,在并丝过程中丝线张力为0.13cN/dtex。

    经线的捻丝工序中,桑蚕丝捻度为250T/M,S捻向,控制丝线张力为0.15cN/dtex。

    经线的整经工序中,导丝器摆角12格,纱架与筒子架间距30cm,丝线退绕张力控制在16cN/dtex,落轴张力控制在30cN/dtex,刹车距离控制在2.5米之间,整经车速控制在200r/min。

    织造工序中,车间温度控制在25℃~26℃,相对湿度65%~70%;采用喷气织机进行织造,门幅190cm,车速420r/min,综平时间310°,停经架高度160mm,主喷压力3.5Pa,辅喷压力3.0Pa。

    缎纹生坯丝织物还可进行染整工序,具体包括精炼→漂白→拉幅定型;其中的精炼工序包括预处理→初炼→复炼→炼后处理;拉幅定型工序中,车速为40m/min,温度为150℃℃。

 

实施例2

    一种丝竹蝉鸣交织面料,以2/20/22D桑蚕丝为经线,150D/30F竹浆长丝为纬线交织而成的缎纹织物。缎纹织物优选采用正反5枚缎组织进行织造,且桑蚕丝与竹浆长丝之间干重时的混纺比为45%:55%。

    本发明丝竹蝉鸣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经线:原料检验→浸渍→烘干→络丝→并丝→捻丝→定形 

                 →络筒→整经→穿综→穿筘→织造;    

    纬线:原料检验→织造;

(2)将经上述加工工序后的经线、纬线一起织造成缎纹生坯丝织物。

    其中,经线的浸渍工序中,浸泡时桑蚕丝的重量和浸泡液的质量之比为1:5,浸渍温度43.5℃,时间22min,采用烘燥机进行烘干,回潮率控制在10%。

    经线的络丝工序中,控制络丝张力为丝线断裂强度的16%,单丝张力掌控在0.12cN/dtex;所述经线的并丝工序中,采用2根桑蚕丝进行并合,在并丝过程中丝线张力为0.18cN/dtex。

    经线的捻丝工序中,桑蚕丝捻度为250T/M,S捻向,控制丝线张力为0.16cN/dtex。

    经线的整经工序中,导丝器摆角12格,纱架与筒子架间距30cm,丝线退绕张力控制在18cN/dtex,落轴张力控制在31cN/dtex,刹车距离控制在2.6米之间,整经车速控制在210 r/min。

    织造工序中,车间温度控制在29℃~30℃,相对湿度72%~75%;采用喷气织机进行织造,门幅190cm,车速420r/min,综平时间310°,停经架高度160mm,主喷压力3.6Pa,辅喷压力3.1Pa。

    缎纹生坯丝织物还可进行染整工序,具体包括精炼→漂白→拉幅定型;其中的精炼工序包括预处理→初炼→复炼→炼后处理;拉幅定型工序中,车速为42m/min,温度为151℃。

 

实施例3

    一种丝竹蝉鸣交织面料,以2/20/22D桑蚕丝为经线,150D/30F竹浆长丝为纬线交织而成的缎纹织物。缎纹织物优选采用正反5枚缎组织进行织造,且桑蚕丝与竹浆长丝之间干重时的混纺比为45%:55%。

本发明丝竹蝉鸣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经线:原料检验→浸渍→烘干→络丝→并丝→捻丝→定形

                 →络筒→整经→穿综→穿筘→织造;    

   纬线:原料检验→织造;

(2)将经上述加工工序后的经线、纬线一起织造成缎纹生坯丝织物。

    其中,经线的浸渍工序中,浸泡时桑蚕丝的重量和浸泡液的质量之比为1:5,浸渍温度44℃,时间23min,采用烘燥机进行烘干,回潮率控制在11% 。

    经线的络丝工序中,控制络丝张力为丝线断裂强度的17%,单丝张力掌控在0.13cN/dtex;所述经线的并丝工序中,采用2根桑蚕丝进行并合,在并丝过程中丝线张力为0.15cN/dtex。

    经线的捻丝工序中,桑蚕丝捻度为250T/M,S捻向,控制丝线张力为0.17cN/dtex。

    经线的整经工序中,导丝器摆角12格,纱架与筒子架间距30cm,丝线退绕张力控制在19cN/dtex,落轴张力控制在33cN/dtex,刹车距离控制在2.7米之间,整经车速控制在220r/min。

    织造工序中,车间温度控制在27℃~28℃,相对湿度70%~72%;采用喷气织机进行织造,门幅190cm,车速420r/min,综平时间310°,停经架高度160mm,主喷压力3.7Pa,辅喷压力3.2Pa。

    缎纹生坯丝织物还可进行染整工序,具体包括精炼→漂白→拉幅定型;其中的精炼工序包括预处理→初炼→复炼→炼后处理;拉幅定型工序中,车速为43m/min,温度为153℃。

    

实施例4

    一种丝竹蝉鸣交织面料,以2/20/22D桑蚕丝为经线,150D/30F竹浆长丝为纬线交织而成的缎纹织物。缎纹织物优选采用正反5枚缎组织进行织造,且桑蚕丝与竹浆长丝之间干重时的混纺比为45%:55%。

    本发明丝竹蝉鸣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经线:原料检验→浸渍→烘干→络丝→并丝→捻丝→定形

                 →络筒→整经→穿综→穿筘→织造;    

    纬线:原料检验→织造;

(2)将经上述加工工序后的经线、纬线一起织造成缎纹生坯丝织物。

其中,经线的浸渍工序中,浸泡时桑蚕丝的重量和浸泡液的质量之比为1:5,浸渍温度44.5℃,时间28min,采用烘燥机进行烘干,回潮率控制在12% 。

    经线的络丝工序中,控制络丝张力为丝线断裂强度的19%,单丝张力掌控在0.15cN/dtex;所述经线的并丝工序中,采用2根桑蚕丝进行并合,在并丝过程中丝线张力为0.17cN/dtex。

    经线的捻丝工序中,桑蚕丝捻度为250T/M,S捻向,控制丝线张力为0.19cN/dtex。

    经线的整经工序中,导丝器摆角12格,纱架与筒子架间距30cm,丝线退绕张力控制在21cN/dtex,落轴张力控制在34cN/dtex,刹车距离控制在2.9米之间,整经车速控制在240r/min。

    织造工序中,车间温度控制在26℃~28℃,相对湿度68%~72%;采用喷气织机进行织造,门幅190cm,车速420r/min,综平时间310°,停经架高度160mm,主喷压力3.9Pa,辅喷压力3.4Pa。

    缎纹生坯丝织物还可进行染整工序,具体包括精炼→漂白→拉幅定型;其中的精炼工序包括预处理→初炼→复炼→炼后处理;拉幅定型工序中,车速为44m/min,温度为154℃。

 

实施例5

    一种丝竹蝉鸣交织面料,以2/20/22D桑蚕丝为经线,150D/30F竹浆长丝为纬线交织而成的缎纹织物。缎纹织物优选采用正反5枚缎组织进行织造,且桑蚕丝与竹浆长丝之间干重时的混纺比为45%:55%。

    本发明丝竹蝉鸣交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经线:原料检验→浸渍→烘干→络丝→并丝→捻丝→定形

                 →络筒→整经→穿综→穿筘→织造;    

纬线:原料检验→织造;

(2)将经上述加工工序后的经线、纬线一起织造成缎纹生坯丝织物。

    其中,经线的浸渍工序中,浸泡时桑蚕丝的重量和浸泡液的质量之比为1:5,浸渍温度45℃,时间30min,采用烘燥机进行烘干,回潮率控制在13% 。

    经线的络丝工序中,控制络丝张力为丝线断裂强度的20%,单丝张力掌控在0.16cN/dtex;所述经线的并丝工序中,采用2根桑蚕丝进行并合,在并丝过程中丝线张力为0.18cN/dtex。

    经线的捻丝工序中,桑蚕丝捻度为250T/M,S捻向,控制丝线张力为0.20cN/dtex。

    经线的整经工序中,导丝器摆角12格,纱架与筒子架间距30cm,丝线退绕张力控制在22cN/dtex,落轴张力控制在35cN/dtex,刹车距离控制在3.0米之间,整经车速控制在250r/min。

    织造工序中,车间温度控制在27℃~30℃,相对湿度70%~75%;采用喷气织机进行织造,门幅190cm,车速420r/min,综平时间310°,停经架高度160mm,主喷压力4.0Pa,辅喷压力3.5Pa。

    缎纹生坯丝织物还可进行染整工序,具体包括精炼→漂白→拉幅定型;其中的精炼工序包括预处理→初炼→复炼→炼后处理;拉幅定型工序中,车速为45m/min,温度为155℃。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发明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