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畜牧养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治疗成本低。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主要成分包括:醋淬的石膏20-40份、炒糊的小米10-30份、炒糊的馒头片20-40份、醋制大黄20-40份、知母10-30份、酒浸黄芩20-40份、陈皮50-70份和藜芦10-25份。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石膏在醋中浸泡制成醋石膏;将小米用大火炒糊;将馒头切片或者切块炒至表面完全变黑;将所述醋石膏、炒糊的小米、炒糊的馒头片、醋大黄、知母、黄芩、陈皮和藜芦按照上述质量份数备齐;粉碎成40-8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5184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围场金发动物药品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213030.6

  • 发明设计人 董奎龙;

    申请日2013-05-3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吴开磊

  • 地址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镇木兰南路200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53: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5-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9 授权公告日:20150520 终止日期:20190531 申请日:201305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5-20

    授权

    授权

  • 2013-09-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9 申请日:201305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8-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牧养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奶牛由于长期高精料饲喂,导致精粗饲料比例失调,使奶牛“吃草不吃料”的疾病成为奶牛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对奶牛危害严重,死亡率较高。

目前,国内外在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对症处理,应用化药控制,调节胃肠功能,补充能量、防止机体酸中毒。中兽医,应用中药散剂灌服治疗。应用益生菌调节前胃菌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存在的问题在于,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治疗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其主要成分包括:

醋淬的石膏20-40份、炒糊的小米10-30份、炒糊的馒头片20-40份、醋制大黄20-40份、知母10-30份、酒浸黄芩20-40份、陈皮50-70份和藜芦10-25份。

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石膏在醋中浸泡制成醋石膏;

将小米用大火炒糊;

将馒头切片或者切块炒至表面完全变黑;

将所述醋石膏、炒糊的小米、炒糊的馒头片、醋大黄、知母、黄芩、陈皮和藜芦按照上述质量份数备齐;

粉碎成40-80目的细粉;

混合均匀。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及制备方法中,其中主要成分的药理如下:

醋淬的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归肺、胃经,能够清热泻火。抗炎、镇痛解热。

炒糊的小米: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

炒糊的馒头片:具有健胃,收敛,保护胃粘膜,增加食欲的功效;

醋制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凉血解毒,活血祛瘀,热毒疮疡,血瘀抗病原微生物;

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抗炎、抗病原微生物。

酒浸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痈肿疮毒,调节免疫功能、抗病原微生物。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能够燥湿利水、乳痈疮癣、抗炎。

藜芦:味辛、苦,性寒、“入肝经,能够催吐。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治疗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且服用病情轻者1包治愈,病情重者2—3包即可治愈,复发率为零。本方为纯中药制剂,无药残,治疗过程中无需弃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的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的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

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其主要成分包括:

醋淬的石膏20-40份、炒糊的小米10-30份、炒糊的馒头片20-40份、醋制大黄20-40份、知母10-30份、酒浸黄芩20-40份、陈皮50-70份和藜芦10-25份。

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石膏在醋中浸泡制成醋石膏;

102.将小米用大火炒糊;

103.将馒头切片或者切块炒至表面完全变黑;

104.将所述醋石膏、炒糊的小米、炒糊的馒头片、醋大黄、知母、黄芩、陈皮和藜芦按照上述质量份数备齐;

105.粉碎成40-80目的细粉;

106.混合均匀。

实施例2:如图2所示

醋淬的石膏30份、炒糊的小米20份、炒糊的馒头片30份、醋大黄30份、知母20份、酒浸黄芩30份、陈皮60份、藜芦15份。

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01.将石膏在醋中浸泡2-3小时制成所述醋石膏;

202.将小米用大火炒至其表面完全变黑;

203.将馒头切片或者切块炒至表面完全变黑;

204.将所述醋石膏、炒糊的小米、炒糊的馒头片、醋大黄、知母、黄芩、陈皮和藜芦按照上述质量份数备齐;

205.粉碎成60目的细粉;

206.混合均匀。

用法用量:内服,一次量250g,一日一次。开水冲泡,候温灌服。

实验证明:

现场诊断确诊,符合本组方适应症的患病奶牛进行跟踪治疗,详细记录试验数据。及时反馈,公司总结分析,对组方进行优化。

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试验统计表及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试验对比统计表如下表:

1、试验对比结果:

表格1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试验统计表

备注:自2000年9月至2012年12月,应用“此药物”治疗患吃草不吃料奶牛,12321头,治愈12321头,治愈率100%。

表格2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试验对比统计表

备注:自2000年9月至2005年5月,应用“复合维生素B和中药散剂”治疗患吃草不吃料奶牛,1407头,治愈707头,复发241头,治愈率为33.1%。由于“此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远高于其他药物,2005年5月后未再进行对比试验。

2、试验对比结果分析:

由表1与表2对比看出,应用“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药物”,治愈率为100%,应用复合维生素B和常规中药散剂,治愈率为48.6%。

用于奶牛高精料饲养,导致的前胃功能失调、前胃肌无力,绒毛变短变细,间歇性瘤胃鼓气,反刍减少,食欲不振,粪便时稀时干。“吃草不吃料”。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奶牛吃草不吃料的药物及制备方法中,针对治疗奶牛独有疾病“吃草不吃料症”,自拟中药组方克服了传统中药和化药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的难题,弥补了奶牛药品治疗本证的空白,以治疗针对性强、治愈率高、治疗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诸多优点得到了奶牛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认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