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自支承的料筒、用于这种料筒的卸载装置以及使用料筒的方法

自支承的料筒、用于这种料筒的卸载装置以及使用料筒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支承的料筒,其具有至少一个沿纵向延伸的、用于有待卸载的介质的容纳腔室(2)以及具有料筒底部(4)和料筒壁(3),所述料筒底部和料筒壁限定所述容纳腔室(2),其中,借助于热压成型方法或者吹塑成型方法制造所述料筒(1),并且所述料筒被设计成能够受控地皱缩。此外,提供一种用于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料筒(1)的卸载装置,所述卸载装置具有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料筒(1)的支撑料筒(20)、具有设置在所述支撑料筒(20)的轴向的第一端部上的密封设备(40)以及具有设置在所述支撑料筒(20)的轴向的第二端部上的、用于受控地皱缩所述至少一个料筒的卸载挺杆(50)。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9588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舍米克斯帕克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19701.4

  • 发明设计人 S.哈比比-奈尼;

    申请日2011-04-06

  • 分类号B65D1/26(20060101);B65D83/00(20060101);B05C17/005(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汲长志;谭祐祥

  • 地址 瑞士哈格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52: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29

    授权

    授权

  • 2013-04-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D1/26 申请日:2011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3-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支承的料筒,其具有至少一个沿纵向延伸的、用于有待卸载的介质的容纳腔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这种料筒的卸载装置以及一种使用这种料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中,在例如建筑物土木工程中,并且在牙科领域中也经常使用料筒,以便储存可流动的基质并且在需要时卸载所述基质以进行相应的应用。这些基质例如是接合密封物料、用于化学栓钉(Dübel)或者化学锚栓(Anker)的物料、粘合剂、糊剂或者牙科领域中的铸模物料。通常该料筒由塑料制成并且以注塑方法制造。

在单组分系统与双组分系统或者多组分系统之间存在差别,在所述单组分系统中有待卸载的材料仅由一个组分构成;在所述双组分系统或者多组分系统中至少两个不同的组分储存在相同料筒的单独的腔室中或者储存在单独的料筒中,其中所述组分在卸载时借助于动态的或者静态的混合装置充分混匀。对此一个实施例是双组分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在两个组分混匀之后才硬化。

在多数情况下,所述料筒包括可轴向移动的输送活塞,通过这种运动使材料从腔室中或者腔室们中卸载。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腔室为此必须具有足够厚的壁,以便能够承受在卸载时产生的压力。因为这样的塑料料筒通常仅仅设计用于一次性使用,所以不仅在体积方面而且在质量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废料量,这尤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是不利的。

塑料料筒的一种已知的替代方案是软管,相应的材料支承在所述软管中。该软管然后插入到特别的支撑装置或者卸载装置中,以便卸载其里面的物料以进行相应的应用。虽然这样的软管尤其从废料体积来看比料筒明显更为有利,但是其却具有其他缺点。软管需要明显更昂贵的填充装置,以便填充并且闭锁软管。此外,软管的储存也是有问题的,因为一方面软管不是自支承的并且另一方面软管比料筒明显更为敏感,从而对于储存来说必须设置特别的措施或者说包装。

发明内容

从现有技术出发,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自支承的料筒,所述料筒尤其关于其废料体积以及其废料量是更加环保的。此外,通过本发明应该提供一种用于这种料筒的卸载装置。此外,通过本发明应该提供一种使用这种料筒的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该任务的主题通过相应类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说明。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支承的料筒,其具有至少一个沿纵向延伸的用于有待卸载的介质的容纳腔室、料筒底部以及料筒壁,所述料筒底部和料筒壁限定所述容纳腔室,其中所述料筒借助于热压成型方法(Thermoformverfahren)或者吹塑成型方法(Blasformverfahren)制成,并且被设计成可受控地皱缩的。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自支承的料筒尽管具有自支承的特性而被设计成可受控地皱缩的,所以与已知的料筒相比能够显著减小排空的料筒的废料体积。能够使用热压成型方法或者吹塑成型方法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料筒,尤其能够实现所述料筒的、比例如以注塑方法制造的料筒更薄壁的设计方案,其中流程(Fliessweg)与壁厚的比例在实践中不能超过预先确定的值,于是对此不需要成本高昂的附加措施。通过更薄壁的设计方案的可能性显著减小了废料质量。

优选借助于拉伸吹塑成型或者借助于挤压吹塑成型或者借助于热压成型制造所述料筒。

对于所述料筒的可皱缩的设计方案特别优选的措施是,所述料筒壁具有用于受控地皱缩所述料筒的额定弯折位置。

关于皱缩和废料量的减小特别有利的是,所述料筒具有最高2mm、优选最高1.5mm并且尤其最高1mm的壁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料筒或者每个容纳腔室设计成柱形的,这尤其可以利用吹塑成型方法有利地实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料筒或者每个容纳腔室关于纵向变细。该设计方案尤其借助于热压成型有利地实现。

所述料筒也能够具有两个容纳腔室,所述两个容纳腔室关于纵向相互并排地布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料筒的卸载装置,所述卸载装置具有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料筒的支撑料筒、具有设置在所述支撑料筒的轴向的第一端部上的密封设备以及具有设置在所述支撑料筒的轴向的第二端部上的、用于受控地皱缩所述至少一个料筒的卸载挺杆。

所述密封设备优选包括卸载元件,所述卸载元件可拆卸地与所述密封设备连接或者不可拆卸地成型到所述密封设备上。在单组分系统的情况下,该卸载元件优选设计为喷嘴;在双组分系统或者多组分系统的情况下,该卸载元件设计为静态的或者动态的混合元件。当所述卸载元件与密封设备一体地构造、也就是不能从该密封设备上拆卸时,所述密封设备通常设计为用于一次性使用的用后即弃部分(Wegwerfteil)。如果所述卸载元件可拆卸地与密封设备连接,那么所述卸载元件通常仅考虑用于一次性使用,而所述密封设备的其余部分可以多次使用。

在双组分系统或者多组分系统中,所述卸载元件优选设计为静态的混合器。

优选的设计方案在于,所述密封设备铰链连接到支撑料筒上。这尤其对于可搬运性是有利的。

在所述支撑料筒中能够设置可运动的活塞,所述活塞一方面与所述卸载挺杆共同作用,并且所述活塞另一方面作用到所述料筒底部上以控制皱缩。当然替代地也能够使卸载挺杆直接作用到料筒底部上,而不用在它们之间设置活塞。

在所述卸载装置中,所述支撑料筒能够具有两个关于纵向相互并排布置的腔室,所述腔室容纳有各一个单独的料筒或者容纳有相同料筒的各一个容纳腔室。

此外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料筒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料筒;

–利用有待卸载的介质填充所述容纳腔室;

–闭锁所述容纳腔室;

–使所述料筒插入到根据本发明的卸载装置的支撑料筒中;

–利用所述密封设备闭锁所述支撑料筒;

–通过皱缩所述料筒借助于所述卸载挺杆卸载有待卸载的介质。

本发明的其他有利的措施以及设计方案从设备角度、如以方法技术观点来看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实施例并且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解释。在示意性的附图中部分内容是以剖面图示出的: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料筒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以堆叠的形式示出了多个图1所示的料筒;

图3至图6是料筒壁的设计方案的变型方案;

图7是料筒底部或者说料筒壁的变型方案;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卸载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实施例在具有插入的料筒时的示图;

图10是像图9那样,但是具有皱缩的料筒的示图;

图11是像图10那样,但是在取出皱缩的料筒时的示图;

图12以堆叠的形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料筒的第二实施例;

图13是像图8那样,但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卸载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实施例在具有插入的料筒时的示图;

图15是像图14那样,但是在取出料筒时的示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卸载装置的第三实施例,所述卸载装置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料筒的第三实施例;

图17是像图16那样,但是在具有插入的料筒时的示图;

图18是像图17那样,但是在具有皱缩的料筒时的示图;

图19是像图18那样,但是在取出皱缩的料筒时的情况;并且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卸载设备的变型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料筒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所述料筒整体上利用附图标记1表示。所述料筒1在这里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用于有待卸载的介质的容纳腔室2。该纵向通过料筒1的、利用A表示的纵轴线来确定。所述容纳腔室由料筒壁3以及料筒底部4限定。该料筒底部4相对于料筒壁3是不可移动的,即尤其不可以设计成输送活塞。在料筒壁3的、背离料筒底部4的轴向的端部上设置有凸缘33,考虑所述凸缘与盖子或者密封薄膜(在图1中未示出)共同作用。

"自支承的料筒"的概念在此是指,所述料筒不仅在空置的状态中而且在充满的状态中都能够以料筒底部4竖立,所述料筒1在此不会由于重力而改变其外部形状,例如像软管中的情况那样。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此设计料筒,从而使得其关于纵向朝向料筒底部4变细。这在图1中可以通过相对于纵轴线3倾斜的辅助线31看出,所述辅助线形成料筒壁3的延长部。当然也可以如进一步在后面根据第三实施例所示出的那样,将料筒1设计成柱形。

在图1中示出的、变细的设计方案的优点在于,还未充满的料筒1能够像图2所示的那样相互插入地堆叠。于是,在支承未充满的料筒1时或者在将料筒输送到填充物时能够显著地节省空间。

根据本发明,自支承的料筒1借助于热压成型方法(Thermoformverfahren)或者吹塑成型方法(Blasformverfahren)制造。对于料筒的变细的设计方案来说,根据图1尤其优选是热压成型。对于料筒1的、柱形的设计方案来说,尤其优选是拉伸吹塑成型或者挤压吹塑成型。所述热压成型方法和吹塑成型方法、如拉伸吹塑成型或者挤压吹塑成型本身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充分公开的,并且因此不需要详细解释。

根据本发明如此设计料筒1,从而所述料筒可受控地皱缩。因此意味着,料筒1在压力作用到料筒底部4上时能够沿纵轴线A的方向受控制地挤压到一起,而在此不会造成沿垂直于纵轴线A的径向的方向的、显著的膨胀,也就是说料筒1的直径在皱缩时基本上保持不变。所述料筒能够沿纵轴线A的方向手风琴形地或者以类似的方式地推合在一起。

为了能够实现这种受控的皱缩,多种措施也能够相互组合。例如能够设计具有如此薄的料筒壁3的料筒1,从而料筒1一方面还是自支承的并且另一方面是可控的。在实践中被证明有效的是,料筒壁3(参见图3)的壁厚d最高为3mm、优选最高为1.5mm并且尤其最高为1mm。

用于所述料筒1的可皱缩的设计方案的其他替代的或者补充的措施在图4至6中示出。在这里分别设置额定弯折位置32,以便简化受控的皱缩。图3示出了料筒壁3的波纹形的或者说折叠波纹形的设计方案。对于根据图4变型方案来说,料筒壁3的外侧面构造成锯齿形的。对于根据图5的变型方案来说,设置多个相应沿料筒壁3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凹槽32作为额定弯折位置,其中所述凹槽不必相应在整个圆周上延伸。对于在图6中示出的变型方案来说,料筒壁1构造成波形的。

所述料筒由塑料制成,其中所有通常用于料筒的塑料也适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料筒1,例如聚酰胺(PA)、聚丙烯(PP)、聚乙烯(PE)、通常的聚烯烃(Polyolefin),也能够设置例如像EVOH的乙烯共聚物作为阻挡层或者障碍层。

一种特别优选的措施是,将料筒壁3或者说料筒底部4设计为多层系统,即例如由多个相互重叠放置的薄膜或者层形成的多层系统。图7示出了一种这样的实施例。第一层43朝向所述容纳腔室2,所述第一层用作保护层并且由相对于有待卸载的介质不敏感的塑料,例如聚酰胺(PA)或者聚丁烯对苯二甲酸酯(PBT)构成。在其上能够可选地连接有障碍层42,所述障碍层防止了比如像水、氧气或者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基质的溢出或者说进入。然后接下来是填充层41,所述填充层例如由再生材料(Recyclat)构成。最后接下来在最外面是基质层,所述基质层通常由如PE或者PP的聚烯烃构成。

当然也还可以设置其他层,或者料筒壁3和料筒底部4仅仅由单个层,例如由PP、PA或者PBT构成。

补充地或者替代地也能够设置发泡的薄膜作为层。

在接下来对根据本发明的卸载设备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关于示例性的特征涉及双组分系统的、对于实践来说特别重要的使用情况。当然该解释说明以根据意义相同的方式也适用于单组分系统或者一般的多组分系统。

图8以剖示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卸载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以及两个料筒1,所述卸载装置整体上利用附图标记10表示;所述料筒分别根据在图1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来设计。料筒1的容纳腔室2分别利用有待卸载的介质填充,其中一个料筒1包含所述双组分系统的第一组分并且另一个料筒1包含所述双组分系统的第二组分。在充满所述容纳腔室2之后,所述容纳腔室在背离料筒底部的端部上利用盖子5闭锁,所述盖子平放在边缘33(图1)上或者说与所述边缘搭接。盖子5例如可以设计为薄膜或者塑料活门并且密封地与凸缘33连接。盖子5在储存期间保护位于容纳腔室2中的介质不会发生潮解、脱气、脱水或者其他形式的降解(Degradation)。盖子5与料筒壁3或者说凸缘33的连接能够通过粘接、摩擦焊接、超声波焊接、锁止或者类似的方法实现。

所述卸载装置10包括用于容纳料筒1的支撑料筒20、密封机构40以及卸载挺杆50,所述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料筒20的轴向的第一端部上;所述卸载挺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料筒20的轴向的第二端部上。在所述卸载装置10的第一实施例中支撑料筒20包括两个相互并排布置的腔室21、22,其中每个腔室都设计用于容纳料筒1,并且所述腔室通过分隔壁23分开。在其朝向所述密封机构40的端部上,腔室21、22中的每个都具有环绕的边缘24。

所述密封机构40包括卸载元件41,所述卸载元件在这里设计为静态的混合器41,通过所述混合器来自两个料筒1的介质相互混合。所述静态的混合器41优选可拆卸地与密封机构40连接,因为所述混合器通常仅适合于一次性使用。密封机构40是所述支撑料筒20与所述静态的混合器40之间的接口。但是替代地也能够将静态的混合器41与密封机构40设计成一体的。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考虑整个密封机构40用于一次性使用。在单组分系统的情况下,静态的混合器41能够被设计为喷嘴的卸载元件代替。

所述卸载挺杆50包括两个平行地布置的支柱51、52,其中第一支柱51可沿轴向运动地布置在支撑料筒20的第一腔室21中,同时第二支柱52可沿轴向运动地布置在支撑料筒20的第二腔室22中。所述两个支柱51和52通过连接部53相互连接,从而在通过箭头F表示的力作用到所述卸载挺杆50的连接部53上时,两个支柱51、52同时沿轴向运动到配属于它们的腔室21、22中。

图9示出了装有料筒1的卸载装置10的第一实施例。两个料筒1其中之一插入到两个腔室21和22的每一个中。在此料筒1的凸缘33放置在支撑料筒20的腔室21或者说22的边缘24上。紧接着将密封机构40放置到支撑料筒20的轴向的第一端部上并且闭锁该支撑料筒。所述密封机构40包括两个没有进一步示出的打开元件,例如两个销钉(Dorn)或者两个销子(Pin),所述打开元件在闭锁支撑料筒20时分别穿透所述料筒1其中之一的盖子5,从而介质能够从相应的料筒1中排出。

如此布置所述静态的混合元件41,从而在穿透盖子5之后所述混合元件的入口与两个料筒1的两个容纳腔室2处于流动连接状态。在这里如此布置所述静态的混合元件41,从而其入口在中央放置在分隔壁23上方,从而介质能够从分隔壁23的两个侧面进入到混合器41中。替代地,所述静态的混合器41当然也能够具有两个单独的入口,其中每个入口与料筒1的容纳腔室2其中之一处于流动连接。

为了从所述料筒1中卸载介质,现在如箭头F所示的那样,将力施加到所述卸载挺杆50的连接部53上,由此两个支柱51、52根据图示向左运动并且分别将力施加到两个料筒1的料筒底部4上。因为所述料筒1可受控地皱缩,所以所述料筒通过支柱51和52相应更进一步地推合在一起,由此来自料筒1的第一组分和来自另一个料筒1的第二组分被挤压出来。所述两种组分如此进入到静态的混合器41中,在所述混合器中两种组分充分混均,以便最终在所述混合器的远侧的端部上排出。

图10示出了具有完全皱缩的、也就是说完全排空的料筒1的卸载装置10。如图11所示的那样,在排空料筒1之后从支撑料筒20上移除密封机构40并且能够移除皱缩的料筒1。可以明显看出的是,通过所述皱缩的料筒1会产生比传统的料筒明显更少的废料体积。

在移除所述皱缩的料筒之后,卸载挺杆50的两个支柱51、52根据图示向右运动,从而能够使新填充的料筒1插入到支撑料筒20的腔室21、22中。所述静态的混合器41被一个新的混合器代替。在所述卸载装置10已经准备进行另一次应用之前,必要时还必须对所述密封机构40进行清洁或者说清洗。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料筒1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多个料筒相互插入地堆叠(可与图2进行比较)。接下来仅详细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其他方面,对于第一实施例的解释以根据意义相同的方式也适用于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也参见图13),所述料筒1包括两个容纳腔室2,所述两个容纳腔室关于纵向L相互并排布置并且相应地朝向料筒底部4变细地设计。两个容纳腔室2中的每一个在填充后包含双组分系统的两个组分其中之一。

图13在与图8类似的示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卸载装置10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料筒20仅具有一个腔室21,所述腔室容纳料筒1的两个容纳腔室2。与之相应地,所述卸载挺杆50仅具有一个支柱51,所述支柱在卸载材料时使料筒1的两个容纳腔室2皱缩。

图14在与图9类似的示图中示出了具有插入的料筒1的卸载装置10。图15在与图11类似的示图中示出了,料筒1在完全皱缩之后如何通过支柱51从所述卸载装置10中取出。

图16至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卸载装置10的第三实施例,所述卸载装置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料筒1的第三实施例。于是再次仅详细说明与之前描述的实施例的区别。到目前为止的解释说明以根据意义相同的方式也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卸载装置10和料筒1的第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料筒1包括两个容纳腔室2,其中每个容纳腔室都设计成柱形的。所述卸载装置10的支撑料筒包括一个腔室21,所述腔室容纳料筒1的两个容纳腔室2。与之相应地,所述卸载挺杆50也仅包括一个用于皱缩料筒1的支柱51。所述密封机构40与所述静态的混合器41在该实施例中铰链连接到支撑料筒20上。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铰链连接部,例如也可以是薄膜铰链(Filmscharnier)。

图16示出了在插入料筒1之前的卸载装置10,图17示出了具有插入的料筒1并且处于闭合状态中的卸载装置10。图18示出了具有完全皱缩的料筒1的卸载装置10,并且图19示出了再次打开的卸载装置10,能够从所述卸载装置中取出所述皱缩的料筒1。

图20示出了卸载装置10的一种变型方案,其中在支撑料筒20中设置有可运动的活塞25,所述活塞一方面与在图20中仅通过箭头显示的卸载挺杆50共同作用,并且所述活塞另一方面作用到料筒底部4上以控制皱缩。所述支撑料筒20包括两个腔室21、22,所述两个腔室通过分隔壁23相互分开。料筒1插入到所述腔室21、22中的每一个中,并且所述腔室21、22中的每一个在其朝向卸载挺杆的端部上设有活塞25。如果所述卸载挺杆50根据图示向左运动,那么所述卸载挺杆推动两个活塞25同样向左运动,由此使两个料筒1皱缩。

对根据本发明的自支承的料筒的各个实施例或者说根据本发明的卸载装置的各个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措施和变型方案,不言而喻地以类似的或者根据意义相同的方式对于相应其他的实施例来说也是可实现的,并且绝不限于这一个根据其进行解释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料筒1或者说根据本发明的卸载装置10能够有利地如下进行使用:首先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料筒并且转送给填充物。尤其对于料筒1或者说容纳腔室2的变细的设计方案来说,能够在此显著地节省空间,因为所述料筒1可以相互插入地堆叠。然后填充物将相应的介质填充到料筒1的容纳腔室(容纳腔室们)2中,并且利用盖子5闭锁所述容纳腔室。因为根据本发明的料筒是自支承的,所以其尤其可以简单地支承并且也可以简单地堆叠,而对此不需要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对于相应的使用来说,所述料筒1或者说料筒1们插入到所述卸载装置10的、可再次使用的支撑料筒20中。所述支撑料筒20利用所述密封设备40闭锁。在这时或者紧接着打开或者说激活所有容纳腔室,从而能够从所述容纳腔室中排出相应的物质。这例如能够通过合适地布置的销钉实现,所述销钉刺入到盖子中或者说刺入到容纳腔室的密封膜中。利用盖子5或者说薄膜闭锁所述容纳腔室,当然也能够在料筒(料筒们)1插入之前或者之后手动移除所述盖子或者说薄膜。有待卸载的介质最终通过所述料筒(料筒们)1的皱缩借助于卸载挺杆50卸载。

根据本发明的自支承的、可皱缩的料筒1的特征尤其在于与其他料筒相比显著减小的废料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