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软摘锭采棉机的分离脱棉装置及其构成的软摘锭采摘头

一种软摘锭采棉机的分离脱棉装置及其构成的软摘锭采摘头

摘要

本发明涉及棉花采摘装置分离脱棉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软摘锭采棉机之采棉头的分离脱棉装置及其构成的软摘锭采摘头。一种软摘锭采棉机的分离脱棉装置,包括中心传动转轴,在所述中心传动转轴上设有多个脱棉盘片;一种所述的分离脱棉装置构成的软摘锭采摘头,包括输棉辊、分禾器、软摘锭采棉辊、传动机构,与所述软摘锭采棉辊数量相对应,每组软摘锭采棉辊的斜上方对称安装有两个分离脱棉装置。本发明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大大提高机采棉花作业质量,其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096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新疆胜凯采棉机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86663.5

  • 发明设计人 黄军干;曾文献;

    申请日2013-03-19

  • 分类号A01D46/16(20060101);

  • 代理机构65102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朱永慧

  • 地址 832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南子午路17小区125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28: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0-2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D46/16 登记生效日:2015093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31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4-01

    授权

    授权

  • 2013-06-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D46/16 申请日:201303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5-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采摘装置分离脱棉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软摘锭采棉机之采棉头的分离脱棉装置,及其构成的软摘锭采摘头。

背景技术

软摘锭采棉机主要由采摘系统、输棉系统和除杂系统等组成,软摘锭采棉机前进中,吐絮棉株经采摘头前部导棉区受挤压后进入采摘头内部摘棉区,采摘辊筒上的软摘锭对摘棉区内部的棉花进行梳刷抽打,使吐絮棉从棉株上脱离,脱下的籽棉与杂质混合物被甩入采摘头装置内,然后经过输棉系统进入除杂装置,除杂后的籽棉经由尾部落入集棉箱,实现采收。

目前软摘锭采摘头中只安装一对软摘锭采摘辊,由里向外对称旋转。软摘锭采摘辊自身密布安装了很多软性橡胶摘锭,采收作业时这些软性橡胶摘锭可自下而上的深入到棉枝干中钩拉、摘取、分离棉花。软摘锭采摘辊转速300转/分钟~400转/分钟,只有在这个转速下,软摘锭采摘辊才能获得较强的离心力,将采收的棉花从软摘锭采摘辊上及时分离到两侧的输棉系统里。这样一来,由于软摘锭采摘辊自身的较高转速,动能也随之增强,使得采摘辊在采收棉花的同时也将一定数量的棉桃、棉铃壳及小枝干,一并采收下来,不仅使采收的棉花杂质含量较高,棉花等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也使整机的输送系统产生间歇性的堵塞。当转速过低时,棉花没有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又返回到棉株上,造成落地棉、挂枝棉量过多,因此急需要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现有问题、提高机采棉花作业质量、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软摘锭采棉机的分离脱棉装置及其构成的软摘锭采摘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摘锭采棉机的分离脱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传动转轴3,在所述中心传动转轴3上设有多个脱棉盘片2,其中每个脱棉盘片2均为圆形盘片,中心设有中心传动转轴安装孔5,在所述圆形盘片边缘设有凸齿结构,所述中心传动转轴3带动多个脱棉盘片2转动。

所述的凸齿结构的具体结构最好是包括多条设置于圆形盘片上且沿圆中心线方向间隙设置的肋条4,每条肋条4与肋条4之间的圆形盘片边缘的形状为内凹圆弧面6。

所述脱棉盘片2最好由软性橡胶、硬性橡胶、毛刷或塑料制成。

一种由所述的分离脱棉装置构成的软摘锭采摘头,包括输棉辊15、分禾器12、软摘锭采棉辊13、传动机构7,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上设有软摘锭14,相邻设置的两个软摘锭采棉辊13为一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数量相对应,每组软摘锭采棉辊13的的斜上方对称安装有两个分离脱棉装置11,每个分离脱棉装置11与所对应的软摘锭采棉辊13同方向转动,所述每个分离脱棉装置11中脱棉盘片2与相对应的软摘锭采棉辊13上的软摘锭14为间隙交错设置。

所述每组软摘锭采棉辊13的的斜上方所设两个分离脱棉装置11的安装位置最好是向外侧对称安装,与输棉辊15的位置相适配。

所述每组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外侧斜上方所设的分离脱棉装置11的转速比最好为:1:2~1:4,其转动方向均是由里向外相对反向旋转。

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斜上方所设分离脱棉装置11的位置最好均为同方向倾斜设置,倾斜角度B为水平方向20°~50°。

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的软摘锭14与分离脱棉装置11的脱棉盘片2最好由软性橡胶、硬性橡胶、毛刷或塑料制成。

所述分离脱棉装置的设计、安装描述:现实际安装过程中,所述分离脱棉装置11最好为一对,对称安装在原软摘锭采摘辊13上方,距离软摘锭采摘辊中心距180mm,与软摘锭采摘辊13同方向平行,向外侧对称偏移60mm,的位置上。这一对分离脱棉装置上设有两根对称安装的由里向外对称旋转的中心传动转轴,两中心传动转轴水平间距360mm,中心传动转轴的两端安装有动力输入连接套。在这两根中心传动转轴上对称且纵向排列安装了共54片脱棉盘片。此脱棉盘片可用软性橡胶、硬性橡胶、毛刷、塑料等材料制造。

所述分离脱棉装置工作原理:软摘锭采摘辊以150转/分钟—2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采收,而分离、脱棉装置以450转/分钟—5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脱棉。           

由于软摘锭采摘辊转速较低,使软摘锭采摘辊动能减弱,降低了软摘锭采摘辊对棉枝干、棉桃、棉铃壳的打击力度,将棉桃、棉铃壳及小枝干保留在农作物上。而软性橡胶摘锭,可自下而上的深入到棉枝干中钩拉、摘取棉花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因为软摘锭采摘辊转速较低,离心力差,采收下来的棉花不能及时脱落,一部分被重复带回到作物枝干上,另一部分被重复带回到作物枝干时掉落到地上,所以造成一定量的挂枝花和落地花。而软摘锭采摘辊上方的分离脱棉装置以它的高转速,用安装在分离脱棉装置上的脱棉盘片,及时将软摘锭采摘辊上的棉花分离,使得采收的棉花不被重复带回到作物枝干上和重复带回时掉落到地上,并及时送入采摘头两侧的输棉系统。从而实现了软摘锭采棉机在采收时,采净率高,杂质含量极少,棉花等级也随之提高,整机输送系统流畅、无阻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软摘锭采棉机的分离脱棉装置及其构成的软摘锭采摘头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大大提高机采棉花作业质量,其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离脱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脱棉盘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脱棉盘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软摘锭采摘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软摘锭采摘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软摘锭采摘头的分离脱棉装置与软摘锭采棉辊安装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动力输入连接套,2为脱棉盘片,3为中心传动转轴,4为肋条 ,5为中心传动转轴安装孔,6为内凹圆弧面,7为传动机构,8为电机,9为中心传动转轴,10为脱棉盘片,11为分离脱棉装置,12为分禾器,13为软摘锭采棉辊,14为软摘锭,15为输棉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分离脱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中心传动转轴3,在所述中心传动转轴3上设有多个脱棉盘片2,其中每个脱棉盘片2均为圆形盘片,中心设有中心传动转轴安装孔5,在所述圆形盘片边缘设有凸齿结构,所述中心传动转轴3带动多个脱棉盘片2转动。

所述的凸齿结构的具体结构包括多条设置于圆形盘片上且沿圆中心线方向间隙设置的肋条4,每条肋条4与肋条4之间的圆形盘片边缘的形状为内凹圆弧面6。

所述脱棉盘片2由软性橡胶、硬性橡胶、毛刷或塑料制成。

实施例2:参照图4~图6,为本发明软摘锭采棉机的分离脱棉装置构成的软摘锭采摘头的结构示意图,结构包括输棉辊15、分禾器12、软摘锭采棉辊13、传动机构7,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上设有软摘锭14,相邻设置的两个软摘锭采棉辊13为一组,与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数量相对应,每组软摘锭采棉辊13的的斜上方对称安装有两个分离脱棉装置11,每个分离脱棉装置11与所对应的软摘锭采棉辊13同方向转动,所述每个分离脱棉装置11中脱棉盘片2与相对应的软摘锭采棉辊13上的软摘锭14为间隙交错设置。

所述每组软摘锭采棉辊13的的斜上方所设两个分离脱棉装置11的安装位置是向外侧对称安装,与输棉辊15的位置相适配。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斜上方所设分离脱棉装置11的位置均为同方向倾斜设置,倾斜角度B为水平方向30°。

所述的软摘锭采摘头,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的软摘锭14与分离脱棉装置11的脱棉盘片2由软性橡胶制成。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每组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外侧斜上方所设的分离脱棉装置11的转速比为1:2,每组软摘锭采棉辊的两个软摘锭采棉辊13转动方向是由里向外相对反向旋转,所设的两个分离脱棉装置11也是由里向外相对反向旋转。

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斜上方所设分离脱棉装置11的位置均为同方向倾斜设置,倾斜角度B为水平方向20°。

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的软摘锭14与分离脱棉装置11的脱棉盘片2由塑料制成。

实施例4: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每组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外侧斜上方所设的分离脱棉装置11的转速比为1:3,其转动方向均是由里向外相对反向旋转。

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斜上方所设分离脱棉装置11的位置均为同方向倾斜设置,倾斜角度B为水平方向25°。

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的软摘锭14与分离脱棉装置11的脱棉盘片2由硬性橡胶制成。

实施例5: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每组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外侧斜上方所设的分离脱棉装置11的转速比为1:4,其转动方向均是由里向外相对反向旋转。

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斜上方所设分离脱棉装置11的位置均为同方向倾斜设置,倾斜角度B为水平方向35°。

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的软摘锭14与分离脱棉装置11的脱棉盘片2由毛刷制成。

实施例6: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斜上方所设分离脱棉装置11的位置均为同方向倾斜设置,倾斜角度B为水平方向40°。所述每组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外侧斜上方所设的分离脱棉装置11的转速比为1:2.5。

实施例7: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斜上方所设分离脱棉装置11的位置均为同方向倾斜设置,倾斜角度B为水平方向45°。所述每组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外侧斜上方所设的分离脱棉装置11的转速比为1:2.8。

实施例8: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斜上方所设分离脱棉装置11的位置均为同方向倾斜设置,倾斜角度B为水平方向50°。所述每组软摘锭采棉辊13与其外侧斜上方所设的分离脱棉装置11的转速比为1:3.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