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香附薁酮用于制备抑制SIRT1基因表达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药物的用途

香附薁酮用于制备抑制SIRT1基因表达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药物的用途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香附薁酮用于制备抑制SIRT1基因表达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药物的用途。本发明发现,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为有效的SIRT1基因表达抑制剂,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通过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IRT1基因表达有效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迁移和侵袭,可以开发成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的药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2000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淮安培元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811111691.7

  • 发明设计人 张长林;杨佳;

    申请日2018-09-2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23005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东路3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6:35: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04

    授权

    授权

  • 2020-07-24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1/122 登记生效日:2020070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8092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2-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1/122 申请日:201809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1-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用于制备抑制SIRT1基因表达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食管癌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其总生存期并没有显著改善,侵袭转移仍是食管癌预后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广藿香烯酮、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是存在于莎草中的化合物,化学结构如下。

现有技术没有公开过广藿香烯酮、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与ESCC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用于制备抑制SIRT1基因表达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香附薁酮用于制备SIRT1基因表达抑制剂的医药用途。

香附薁酮用于制备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的药物的用途。

香附薁酮用于制备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药物的医药用途。

有益效果:

本发明发现,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为有效的SIRT1基因表达抑制剂,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通过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IRT1基因表达有效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迁移和侵袭,可以开发成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的药物。

附图说明

图1为各组癌细胞中SIRT1mRNA/GAPDH mRNA比值;

图2为各组癌细胞划痕愈合率;

图3为各组癌细胞细胞侵袭穿膜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发明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实验材料

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购自ATCC;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

广藿香烯酮、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自制,纯度在95%以上。

二、实验方法

1、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的培养

常规复苏食管鳞状细胞癌TE-1,加入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置于37℃、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培养48h后换液1次,以后每周换液2次,观察细胞生长至70%~80%融合后,以胰酶消化,以1:2传代。

2、细胞分组及给药

广藿香烯酮组:用含有5μM广藿香烯酮的完全培养基培养;

香附薁酮组:用含有5μM香附薁酮的完全培养基培养;

香附子烯-2,5,8-三醇组:用含有5μM香附子烯-2,5,8-三醇的完全培养基培养;

空白对照组:使用完全培养基培养,不额外添加药物。

3、Real-time RT-PCR方法测定药物对癌细胞中SIRT1mRNA含量的影响

取对数生长期的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PBS洗涤3遍,加入0.25%胰蛋白酶消化并离心,弃上清,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重悬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将细胞以2×105/孔的浓度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于37℃、体积分数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观察细胞融合达70%左右时弃去培养液,按照上述分组及给药方法继续培养48h。

48h后,用0.25%胰酶消化、收集细胞,按RNeasy Mini Kit说明书提取总RNA,凝胶电泳鉴定其完整性,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纯度和量。根据Real time PCR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方法配置好各个样品的反应体系,在PCR仪上设置好反应程序进行PCR反应。以GAPDH为内参基因,用实时定量PCR相对定量法测定TE-1细胞中SIRT1mRNA的相对含量。

RT-PCR引物序列委托上海生工设计合成,序列如下(5’→3’):

SIRT1上游引物:CCTGAGAATGGACCCCATCAGA

SIRT1下游引物:CACGTCCATACGACGTACACG

GAPDH上游引物:TGGGGAAGGTGAAGGTCGG

GAPDH下游引物:CTGGAAGATGGTGATGGGA

4、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

取对数生长期的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PBS洗涤3遍,加入0.25%胰蛋白酶消化并离心,弃上清,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重悬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按照上述分组及给药方法于37℃、体积分数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48h。

培养48h后,以0.25%胰蛋白酶消化并收集细胞,采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制备细胞悬液,以2×104个/孔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当细胞呈单层贴壁且接近100%融合时,使用10μl无菌移液器头在6孔板中划痕,清洗悬浮脱落细胞后,用无血清培养液,放置于37℃、5%CO2培养箱内,分别于划痕后0和48h在倒置光学显微镜下拍照,计算其划痕愈合率,实验重复3次。划痕愈合率=(0h划痕距离-48h后划痕距离)÷0h划痕距离×100%。

5、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取对数生长期的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PBS洗涤3遍,加入0.25%胰蛋白酶消化并离心,弃上清,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重悬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按照上述分组及给药方法于37℃、体积分数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48h。

培养48h后,以0.25%胰蛋白酶消化并收集细胞,采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制备细胞悬液,以2×105/孔的密度铺于Transwell小室上层腔室。然后,将含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加入Transwell小室下层腔室。培养24h后,用棉签从Transwell小室上层腔室移走非侵袭的细胞,取Transwell小室,以PBS洗涤3遍,甲醇固定30min,采用0.1%结晶紫染色30min,于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计数。随机选取5个视野,实验重复3次。

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所有实验均重复3次,数据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组间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三、实验结果

1、药物干预对癌细胞中SIRT1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如表1和图1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香附薁酮组、香附子烯-2,5,8-三醇组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中SIRT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而广藿香烯酮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可以有效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中SIRT1基因的表达,广藿香烯酮则不具有这种抑制作用。

表1各组癌细胞中SIRT1mRNA/GAPDH mRNA比值

2、药物干预对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结果如表2和图2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香附薁酮组、香附子烯-2,5,8-三醇组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降低,而广藿香烯酮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可以有效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的迁移,广藿香烯酮则不具有这种抑制作用。

表2各组癌细胞划痕愈合率

划痕愈合率(%)空白对照组83.96±5.23广藿香烯酮组81.49±4.85香附薁酮组56.75±4.47香附子烯-2,5,8-三醇组55.83±4.56

3、药物干预对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结果如表3和图3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香附薁酮组、香附子烯-2,5,8-三醇组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降低,而广藿香烯酮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可以有效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的侵袭,广藿香烯酮则不具有这种侵袭作用。

表3各组癌细胞细胞侵袭穿膜数

细胞侵袭穿膜数(个)空白对照组295.65±18.27广藿香烯酮组287.92±17.74香附薁酮组56.71±7.02香附子烯-2,5,8-三醇组53.85±6.72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为有效的SIRT1基因表达抑制剂,香附薁酮、香附子烯-2,5,8-三醇通过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IRT1基因表达有效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迁移和侵袭,可以开发成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的药物。

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