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2年海峡两岸戏曲学术研讨会
2012年海峡两岸戏曲学术研讨会

2012年海峡两岸戏曲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2-14

主办单位: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福建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2012年海峡两岸戏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将先就《Mackie踹共没?》改编自《三便士歌剧》的部分进行比较,以探究跨文化改编在进行中西对话时所作的置换与创发。再针对《Mackie踹共没?》改编本与演出本进行比较,以了解外台戏即与演出对于改编本的再创造。最后则是《Mackie踹共没?》呈现于舞台的艺术特色分析。本文涉及的不仅仅是编剧的跨文化改编之探讨,还包含与演出的演员将外台戏的即兴表演式放入现代剧场的现象观察,以及现代剧场演出的导演在传统戏曲的颠破与创新。
  • 摘要:根据上述这些参考性数据,笔者以为,现存戏曲剧种的数量,可能也就150种左右。据有学者10余年前估计,“目前仅有60-80个左右的剧种还能保持经常性的演出和稳定的观众群”。这60-80个剧种差不多是上文估计的现存戏曲剧种数量的一半。也就是说,现存戏曲剧种在数量上恐怕己是20年前的一半,而其中经常演出的又是现存剧种数量的一半,仅有70种左右。剧种其实是个很重要、很值得研究的戏曲现象。除了对现存剧种现状及数量的调查和研究,对剧种进行科学的分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虽然以往己经有一些对剧种的分类。如根据其演唱腔调之间的渊源关系将其划分为同一个声腔种;根据形成时期将其分为古代剧种、近代剧种和新兴剧种;根据演唱腔调的多寡将其分为多声腔剧种和单声腔剧种;根据其戏剧形态将其分为大戏剧种和小戏剧种。但更重要的,或者说是当务之急的,则是应该对一些流行于不同地区但艺术特征及音乐特点基本相同的剧种进行比较研究,将实际存在的名异实同现象梳理清楚。虽然可以预期的研究结果是: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戏曲剧种的数量会进一步减少,但对戏曲剧种的了解则会大大加深,的戏曲剧种研究的水平会有所提高。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将能够会向公众和政府提供更准确的有关戏曲剧种的信息,并更准确地向国外介绍戏曲剧种文化现象。而所有这些,对保护和发展戏曲剧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 摘要:黄梅戏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而在建国前,它只是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戏,得不到官方的认可而备受打压.艺人们没有固定的规范化曲谱,没有统一的唱腔模式,各家口传心授式的传承等等,都促成黄梅戏音乐唱腔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这段时期形成的黄梅戏音乐唱腔是建国后黄梅戏音乐唱腔迅速嬗变的基础,被称为"十腔九不同",本文则是对这一时期音乐唱腔风格进行初步探析.探讨了“十腔九不同”时期黄梅戏音乐唱腔与地方方言的关系,音乐唱腔分类及其风格特征等。
  • 摘要:昆曲音乐作为昆曲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既需要从昆曲艺术发展的整体角度来看待,也要关注其相对独立的艺术品格特性。因此,在昆曲“申遗”十年之际,聚焦昆曲音乐,梳理出昆曲音乐在过去十年间保护和发展所走过的历程和取得成绩。探讨了昆曲音乐的舞台呈现,两部昆曲辞典——《昆曲辞典》、《中国昆曲大辞典》的问世;《昆曲艺术大典》,学术、学位论文成果,著作成果,昆曲曲谱的研究成果。rn 无论是活跃在舞台上一出出鲜活的昆曲剧目,还是一部部以文字呈现的昆曲音乐论著,都反映了“申遗”十年间昆曲音乐在舞台演出和科研论著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当然,还应该看到,与昆曲文史理论研究以及其他分支领域相比,昆曲音乐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和状态,从事昆曲音乐的创作和研究人员也是少之甚少。因此,昆曲“申遗”十年之际,也呼吁更多的曲作家、音乐理论家关注昆曲音乐的创作和研究,以期待在未来十年的时间里,昆曲音乐的创作与研究能够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 摘要:道教法事为汉人传统社会普遍性的与信仰密切关连的文化现象,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拜神类、医疗类与拔亡类,宣行时由仪式人员主持,以替对象—信士处理或解决问题.各类道教仪式的宣行方法,主要借着像神明表达虔诚的祈求或忏悔,而居于民俗化的因素,部分科仪也借着戏剧化的方法阐述,如拜神类的《敕水禁坛科仪》,且同时引用北管牌子〈倒旗〉以及〈倒铜旗〉的音乐与科介,医疗类仪式之《打天罗地网》,以及拔亡类科仪《打城》,且以脚色化的方式宣行,由一名道士扮为太保老爷/目连,另一名扮为守关门的鬼卒,仪式进行则为插科打诨式的宣行.此两仪式虽以戏剧性的方法阐述,仍以疑视为核心,为了济度生体欠安者或亡者.rn 拔亡法事中另有《目连挑经》、《友生打虎》、《修理佛》、《典刑四论》等,为在填库完毕之后,于深夜凌晨宣行,《目连挑经》与《友生打虎》以脚色扮演的方式宣行,且以诙谐逗趣布局,使用于其中的说白皆属道士自编,题材来自常民的生活,文辞俚俗.rn 以神明为对象的《敕水禁坛科仪》,虽无脚色化,却运用北管戏〈秦琼倒铜旗)的音乐与科介动作;为信众医疗的《打天罗地网》,为亡者超度的《打城》,宣行时则脚色化,说白与唱腔都为道士自编,内容俚俗、音乐色彩世俗化.亦即从呈现方式论之,上述仪式皆有戏剧的内容,唯其仪式之目的则即为明确,且在宣行的过程中,也都能引起信士的信仰情绪反应,故而当将这类宣行视为戏剧化的仪式,而非仪式戏剧.rn 拔亡法会中的《目挑经》、《修理佛》、《友生打虎》,除了以脚色化的方式宣行,内容逗趣,信士也随着宣行而引起笑乐,故即使道士也称这类为功德戏,此三出被道士称以功德戏者,由于已经失传良久,并未实际看过宣行,因而不知孝眷于道士宣行时的情绪互动情形,故无法判断该三部是否真正为娱乐性的戏剧,或系以戏剧方法宣行的仪式.rn 纯粹从宣行体系言之,台湾的灵宝派道士于拔亡法会中宣行的若干节目,有前场与后场之分,也有脚色分科,以及具戏剧性效果的说白、科介,从这些特征论之,将该类表演称以戏曲应合乎其表演与内容.
  • 摘要:台湾歌仔戏堪称当今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幕表戏.从内台商业戏院到外台庙会剧场,一直以来,台湾职业歌仔戏主要都采取「做活戏」(幕表戏)的方式运作其表演,不曾间断.近年笔者以「台湾歌仔戏即兴戏剧」为题,进行了历史回顾、艺术定位、整体运作机制、剧目编创与传播,及演员表演创造等系列研究.本文以音乐为对象,分析台湾歌仔戏后场乐师的即兴伴奏技巧与人才养成.rn 首先说明台湾歌仔戏后场乐师即兴伴奏的运作机制.包括后场乐师在即兴表演中的位置与作用,以及与其他乐师和演员的合作方式.接着,探讨即兴后场乐师的养成.从基础训练到即兴伴奏技巧的训练,指出职业戏班的即兴乐师和国乐出身的乐师在养成阶段的差异. 最后,分析后场乐师的即兴伴奏技巧,包括:唱腔音乐的即兴伴奏、器乐曲牌(歌曲)和锣鼓的即兴伴奏,以及临场反应等.
  • 摘要:从先秦文献和历代歌谣观察,就诗体之齐言与长短句而言,很难有先后之分.而就词情与声情之配合、语言旋律与音乐旋律之调适而言,齐言之诗赞体与音乐之板腔体相配合;长短句之词曲体与音乐之曲牌体相依存,也是很自然的事.所以「诗三百篇,皆欲弦歌之.」齐言之诗体,既可破解其音节叠为长短句;同理长短句之曲体,亦可破解其谨岩之规律,而为仅讲句长协韵之齐言诗体.若论其发端,则自弋阳腔开始.rn 本文是探究戏曲中唱词的格律现象,首先论述曲牌体与板腔体之体制及其异同;其次探讨历代文体中齐言体与长短句之流转现象;其三分析弋阳腔中「滚」对于曲牌体体式变化的影响;其四探究青阳腔、徽州腔、徽池雅调和徽崑中曲牌体的质变情形;最后是结论,说明「曲牌体」与「板腔体」体式互相流转之因素与现象.rn 由于「曲牌体」和「板腔体」是戏曲音乐中的雨种曲体形式,历来许多论着都分别探究此二曲体之体式,但是关于此二曲体之体式的互相流转关系之研究却不多见,期望透过本研究能提供戏曲创作者一些参考资料.
  • 摘要:在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弦管与梨园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佼佼者.泉州弦管(今称南音)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梨园戏则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两者共生共荣,关系密切,又同中有异,各自发展.本文仅以"陈三五娘"爱情故事在弦管中产生的曲词与梨园戏中的唱词作个汇总与梳理比照,并分析其不同的历史渊源,以探讨"戏在曲先、还是曲在戏先"的问题.
  • 摘要:戏曲是唱念做打一体化的综合艺术,其剧种音色的形成和发展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或影响。剧种音色是立体的空间的,是决定剧种样式生存的最主要因素,它包括剧种的特性乐器与乐队编制的音响音色,演员演唱方法及其润饰方式,唱白、念白、道白、韵白的运用,锣鼓经音响体系等。它们之间的整体协作运用的音响都是形成剧种音色和影响剧种音色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戏曲创新意识成为强势主导,在这种意识的主导下,乐队编制的管弦化、演员唱腔的美化、唱白念白的口语化、乐队音响的交响化,西方和声、配器、复调、对位、MIDI等作曲技术与对唱、轮唱、重唱、合唱等歌唱形式的大量运用,传统戏曲音乐的剧种性特征及其审美处于更替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剧种音色必将产生分离,形成传统戏的音色体系与现代戏及新编历史戏的音色体系性。
  • 摘要:本文试图从剧种声腔入手,并以海南琼剧音乐唱腔为例,探讨闽南语系剧种声腔发展的规律。具体分析了闽南语系剧种的形成,流播;近百年闽南剧种声腔流变,探讨了21世纪闽南语系剧种的保护性传承,创新性发展。
  • 摘要:戏曲的跨学科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从戏曲的本体研究扩展到戏曲美学、戏曲人类学、戏曲民俗学、戏曲社会学,特别是民族音乐学的学者更多把视野聚焦到戏曲领域,戏曲研究有了更多的新视域、新成果.但是毕竟这些还都是在人文学科领域内的学科交叉,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推进,运用科技手段和方法研究人文领域这种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也成为了可能.本研究就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戏曲在方法、手段上创新研究。首先介绍了福建的建制沿革与地理特征,后重点探讨了福建戏曲声腔剧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余从先生在其主持的《中国戏曲数据库》项目中,曾对中国的戏曲声腔剧种进行了尝试性的分类。分类包括《中国戏曲志》所涉及的363个剧种,采用以声腔带剧种的方式,共分为“正昆及地方昆曲剧种”、“高腔或高腔类的剧种”等32大类。其中涉及福建戏曲声腔的10大类25个剧种,包括高腔或高腔类剧种;多声腔类;皮黄腔或以皮黄腔为主的剧种;乱弹腔或以乱弹腔为主的剧种。通过检索、图示,得知福建本土戏曲的流布与方言区划都有着密切重合度(京剧、越剧、黄梅戏应为特例),而福建诸方言的分布,一是和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有关;一是与江河的流域有关。闽南、闽东、兴化、邵武等先开发地域,以大戏剧种为著名,而且剧种叠置;而其他地区则以小戏剧种为特色,略有交错。
  • 摘要:琼剧是海南的地方戏,其称谓始于1932年,在相当长的时期,人们习称为土剧、土戏.但土剧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本土表演艺术,学术界有"琼剧乃外来剧种的变种"一说.rn 琼剧是在土戏班中成长起来的,土戏班的最大特点就是能顺应民间的欣赏需求,因此"代有变易".潮音盛行,土戏班视潮音为圭臬,"梆簧声腔"兴起,土戏班又观风使舵,唯广府班为马首,声腔的每一次变易,都会给土戏班留下一层积累,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褪去外罩,一种属于土戏班自己的、更适合本地欣赏趣味的剧艺也就粉墨登场了.rn 琼剧发展历程中,其音乐在向本土化转换的同时也呈现另一特征,即趋同高、昆、梆簧等外来声腔和其他的音乐形式.戏曲声腔剧种的趋同是一种客观存在,自古犹然.在近几十年来,尤为突出.趋同化虽然模糊了剧种之间的区别,却有利于戏曲艺术的竞争、发展.
  • 摘要:早期梆子腔唱腔发展手法是采用族性"因子"复制法扩展唱腔.以"吹腔"为"族性"音调的梆子腔,早在17世纪末已经广泛流行.早期"梆子腔"齐言体式并未形成,而且腔节与词节也未统一,但是腔节结构比较稳定(上下句四个腔节、相同腔韵),多数腔节采用"字在腔中"为特点的"定腔传辞".这体现了板腔体音乐早期的特征:唱腔音乐为主导,统摄或兼容唱词,是对唱词的解放,而成熟的山陕梆子的板腔体则以齐言唱词为主导,既解放了唱词,也解放了音乐.清康乾年间,河南流行的梆子腔其实就是以"吹腔"族性音调为基础的声腔.台湾北管的梆子腔、二逢或来自广东西秦戏,或跟广东西秦戏一样分别来源于安徽的吹腔和江西的宜黄腔,时间应该在《缀白裘》所载弋阳梆子腔在乾隆年大兴之后,慢板刚刚开始形成之时.清代中后期,乐籍制度的彻底解除,戏曲彻底回归底层,随着土腔时代的到来,坤角也彻底离开戏曲舞台,造成后起的山陕梆子出现男女同腔同调的的局面.
  • 摘要:这次“两岸戏曲大展”邀请来展演的大陆地方戏曲剧种,考量以下条件:在艺术上有卓着成就的,可以为剧种之代表性的,剧团未曾来台演出,以大戏折子为主而兼顾本戏与小戏。如此一来,可以取其多样性和“新鲜性”。请来的剧团有大陆七团、本地四团。在此次戏曲大展的活动背景下,介绍了戏曲大展的文化现象,学术会议,戏曲音乐会,踩街解开的盛大活动。
  • 摘要:戏曲种类是戏剧种类与曲腔种类的"叠加".但"叠加"中戏、曲两方整齐对应的情况不多,"戏同曲异"和"曲同戏异"之类交错却十分多见,因而戏曲种类的划分相当不易.戏班的流动和各地戏曲的交流融汇,也使得戏曲种类的状况更加复杂.近数十年来的"剧种"主要是按地区分切,而不是主要从戏曲自身形态出发,故无法成为对戏曲种类的"科学"划分.全国剧种的划分格局看上去"一清二楚",实际上却与戏曲种类的真实面貌有相当的距离.
  • 摘要:自二次世界大战后,兴盛强权的西方帝国主义,加速亚洲的中国、日本等国走向现代化,东西方剧场人士的交流也越发频繁.西方「后现代剧场」、「前卫剧场」和多元文化,藉由异文化交流向传统剧场中的吟唱、特技和舞蹈等等,重新寻求定位.二十世纪末起,欧美「前卫剧场」艺术家们开始以多于一种以上的文化素材创作,而由此术生了新兴的表演美学「跨文化剧场」.而二十一世纪,是进入一个多元文化且互相对话的世纪.有关「跨文化剧场」实践成果与定义理论,大部份见于西方专书.而「跨文化戏剧」或「跨文化戏曲」的改编作品,已履见于雨岸「当代剧场」,且表现得非常活络而多样面貌,值得深入研究.rn 因此,本文先从「跨文化剧场」在当代剧场之发展,进入「跨文化研究」与「异质比较法」之理论脉络,分析「跨文化戏曲」之定义,最后,从新编剧目中选出八个例子,论述当代剧场之舞台空间表现.
  • 摘要:福建到了南宋,在民间歌舞、参军戏的基础上,吸收中原传入的北杂剧、唱赚、诸宫调等,以方言俚语演唱,形成了莆仙戏、梨园戏,时谓"优戏",是中国南戏之一源.今天又发展有20个剧种.笔者认为,福建戏曲音乐具有剧种古老,声腔独立,民歌成戏,唱腔独创,成言乡音,源流交流,地域交流,传播广泛,戏神崇拜等特点。
  • 摘要:本文从当代台湾戏曲的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困境分析谈起,并从戏曲教育、外台/剧场演剧环境适应、文化政策影响及文化资产保存等面向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摘要:本文以台湾歌子戏发展早期之「老歌子戏」为范畴,针对老歌子戏发展时期演出最为频繁的剧目《山伯英台》为对象进行研究.rn 「老歌子戏」为歌子戏发展活水泉源,主要产生于台湾宜兰地区.「山伯英台」故事在民间流传久远,晚唐始有的山伯英台故事雏形,至宋明,从梁祝立庙、山伯当义忠王,以至化蝶传说再转为还魂之说,于是梁祝故事为民间百姓津津乐道,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爱情的偶像;辗转传到台湾,于清末民初的日治时期,则以老歌子戏敷演《山伯英台》.rn 本文蒐集《山伯英台》手抄本歌子册与老歌子戏剧本,清理出陈旺欉之口述剧本《山伯英台》为老歌子戏典范剧本.乃直入该剧剧本之结构,含故事情节、人物及其出场设计等;又从剧中音乐唱曲选择、演唱方式、后场乐队;以及该剧表演艺术特质,含演员脚色、妆扮、歌唱发声法、身段、与科诨设计等戏曲之唱念做打层面,分别逐一探讨.发现老歌子戏《山伯英台》故事情节,已多达二十余场之「大戏」规模,然其表演内容仍保留踏谣歌舞之「小戏」样貌;再者,台湾在二十世纪初(1901年之后),尚可见到戏曲发展早期之「鹘伶声嗽」这样的以农村乡间歌舞味基础之戏曲原始样貌的「老歌子戏」,其由清一色的男性所扮演的丑扮落地扫形式之「老歌子戏」,在当今各地方戏曲大戏缤纷多采,且多已程式化的演出生态中,更加显出其珍贵.其表演艺术之纯模简单、诙谐逗趣等诸多特质,愈发彰显出此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可贵.
  • 摘要:承唐代戏弄之遗韵,宋代南北民间都有杂剧广泛流行.至宋元间,由于受北方成熟的杂剧院本的引发,南方杂剧迅速发展为成熟戏曲南戏.南方杂剧被覆盖并很快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以致造成数百年来后人不得而知南方杂剧究竟是什么样的形态样貌.由于永嘉杂剧的突出影响力,南戏形成于永嘉(或温州)杂剧,似乎形成定论.以致产生南戏遗响的莆仙戏、梨园戏是在福建杂剧的基础上吸收宋元杂剧形成的、还是由温州南戏形成后传到福建之争议不休.所幸近年从福建中南部的大田、永安两地发现了完整的宋杂剧遗存形态的"作场戏".该作场戏的剧目形式与宋文献所载之"官本杂剧段数"相近,曲词亦是"宋人词益以里巷歌谣"为主,道师为"场师"担当"引戏色",演出者自称"杂剧子弟",剧目称"杂剧戏文",演出戏棚称"勾栏",整体演出称"作场",全部演出以啰嗹队高唱"啰哩嗹"以唱和等等,此无疑是宋杂剧之遗存形态.福建宋杂剧的发现,不仅再现宋杂剧形态原貌,而对于莆仙戏、梨园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如莆仙戏"排场"中的"啰哩嗹"、"武出魃"、"招财进宝"、"番王进贡"、"龙王庆贺"等排场段数,都可以通过"作场戏"找到古代杂剧原型参照物,印证莆仙戏与宋杂剧直接的渊源关系.
  • 摘要:及《六十种曲·寻亲记》中的〈训子>等出基本相同.但剧本作了删减,结构较为简练.拙文根据《六十种曲·寻亲记》中记载的唱腔曲牌,试运用同一唱段"唱词相同或相近,其音乐相同"的方法,寻找《跌包》唱腔所用的音乐,为琉球恢复《跌包》的表演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了解明清时期中国戏曲的对外(琉球)传播增添实例.">日本东京大学藏有一本记载琉球"上江户"时表演的中国戏曲剧本资料《琉球剧文和解》,共收五个剧目,均已失传,《跌包》是其中之一.《跌包》的剧情与《缀白裘·寻亲记》中的〈跌书包>及《六十种曲·寻亲记》中的〈训子>等出基本相同.但剧本作了删减,结构较为简练.拙文根据《六十种曲·寻亲记》中记载的唱腔曲牌,试运用同一唱段"唱词相同或相近,其音乐相同"的方法,寻找《跌包》唱腔所用的音乐,为琉球恢复《跌包》的表演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了解明清时期中国戏曲的对外(琉球)传播增添实例.
  • 摘要:泉州戏曲,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系闽南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同仁考证文献,追溯源委,并不局限于南戏本体的研究,而将其置于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宗教、教育、音乐等领域来探讨,产生一批富有创见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台湾戏曲学界也掀起一股研究泉州戏曲的热潮,尤其是一大批硕、博士论文的出现,将泉州戏曲研究推进到各个关联的文化领域,使之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力度和深度.
  • 摘要:"咸水腔"歌仔戏在泉港区的存在,是歌仔戏在地域分布上的一个"孤岛现象"或者叫"飞地现象",同时又是一个艺术上的特殊变体.泉港的歌仔戏叫做"咸水腔"歌仔戏,既标明了地域特征,又强调了腔调的独特性,可以说是一个很合适的称呼."咸水腔"歌仔戏的保护对研究台湾芗剧、漳州芗剧和"咸水腔"芗剧渊源关系,特别是泉州与漳州的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具有一定价值.
  • 摘要:本文介绍了歌仔戏《七字调》唱腔旋律音调特点及其源流考证,提出《七字调》作为歌仔戏五大唱腔类别(七字调,杂念调,哭调,杂碎调和小调)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它的唱腔旋律音调的主要特点有三:调式结构的功能性,强调主音及其上方五度、上方四度音,形成Ⅰ、Ⅳ、Ⅴ音级之间的直接连接;四度、五度框架的单一性,使其区别于秦晋支脉的两个四度连续的“双四度框架”;调式具有羽类色彩。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追寻其渊源。一是从调式结构的功能性,旋律音调强调主音及其上五度、上四度音,形成Ⅰ、Ⅳ、Ⅴ音级之间的连接,与秦晋支脉音乐的调式结构、旋律音调的联系,分析它与秦晋支脉音乐之间的关系。二是从以上所列第(二)、(三)个特点,分析它们与南方诸民族音乐旋律音调之间的关系。
  • 摘要:钢琴在自西徂东百年的进程中,现当代作曲家大胆地借鉴了京剧的音乐元素运用于钢琴曲的创作,使得中国的京剧与西方的钢琴发生了诸多的关联与交融.在京剧风格钢琴曲的创作中,对京剧音乐元素的借鉴主要体现在对京剧唱腔(西皮、二黄、其他唱腔、泛京腔)与包括曲牌、过门、行弦、打击乐的配曲伴奏音乐这两大方面.通过在创作中对音乐主题、结构、调式、和声、音色、速度、腔式等方面的探索,中国的作曲家与钢琴演奏家围绕着"京剧的钢琴器乐化"与"钢琴的京剧声腔化"课题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 摘要:京剧的形体表演艺术,着重在程式化的训练,无论举手投足,或手舞足蹈的一招一式,均有特殊的定位与要领,极讲究规矩.形体表演中的身段功夫,需持之以恒的苦练,日积月累后才能展现程式化的精采表演.rn 京剧表演艺术中非常重视形体、定格与亮相,各种人物的脚色行当,皆有不同的呈现方式,演练时需要重视「四功五法」.能结合四功「唱、念、做、打」与五法「手、眼、身、步、法」的表演,才能呈现精致的京剧表演艺术.rn 本文首先叙述京剧表演艺术之历史脉络;其次,论述分析不同角色行当形体之表现;其三,论述演员表演与文武场节奏、旋律合作运用之关系;其四,论述文戏、武戏不同人物的表演身段及舞蹈形态.rn 本文旨在探讨京剧形体、定格与亮相之表演方法,「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魅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