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中国林学会树木引种驯化委员会第14次学术交流会议
中国林学会树木引种驯化委员会第14次学术交流会议

中国林学会树木引种驯化委员会第14次学术交流会议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云南腾冲
  • 出版时间: 2012-10-23

主办单位:中国林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林学会树木引种驯化委员会第14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前对遗传资源、新品种、良种的概念和理解存在许多混淆和误解,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忽视遗传资源对新品种、良种选育的基础性和支撑作用,甚至妨碍我国林木育种技术的进步和植物新品种培育产业的发展.遗传资源指具有实际和潜在价值的遗传材料,它是新品种培育和良种选育的基础条件.林木遗传资源所承载的丰富的遗传变异为林木育种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是林木新品种、良种培育的基础材料.同时也是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如生物能源、新材料、污染治理、气候变化等的重要基础资源.植物新品种权是知识产权,受法律严格保护,而国际栽培品种登录和品种审定的品种不具有知识产权,育种者权益不受保护.因此,对育种者而言,最佳策略应该是先获得新品种权,再进行国际栽培品种登录和品种审定,实现育种者利益最大化.
  •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改造带宽对重庆云阳柏木林土壤温度及空气温湿度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宽度带状改造下柏木林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结果表明:不同宽度带状改造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土壤温度年变化特征是10 m带状改造的较差小于柏木纯林,其他几种模式都大于柏木纯林的较差,20 m带状改造土壤温度年平均最高.从日变化来看,几种宽度带状改造土壤日温度较差20m最大,土壤温度日温度变幅是20m>15 m>CK>25 m>10m(柏木纯林作为CK).在5月和6月,25 m带状改造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月平均值、空气温度的日均值和日变幅、空气相对湿度日均值均最大,但是空气相对湿度日变幅小于其他两种宽度改造带.从改变柏木林小气候环境的角度出发,20 m和25 m两种宽度的改造带是较为显著的.
  • 摘要:刺槐成熟较早,种子产量高,但萌发较困难;容易萌芽更新.适应能力很强,喜光,病虫害较多;刺槐目前能与泰山低山分布的许多乡土树种形成混交林.通过评价体系评价,刺槐入侵性中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级中等,生物入侵等级中等.由于刺槐寿命短,推测刺槐混交林会被乡土植被群落替代.刺槐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只要造林前合理设计树种配置,造林后加强管理,可以减少对自然、半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 摘要:关于金合欢属的分类系统,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阶段,其属及属下的分类等级发生了变化,该属由1个属(金合欢属Acacia)发展到被划分成5个属,它们分别是:相思属(Acacia)、藤合欢属(Senegalia)、刺合欢属(Vachellia)、蕨叶合欢属(Acaciella)、单刺合欢属(Mariosousa),总共经历了Bentham(1875)系统、Vassal(1972)系统、Pedley(1978)系统、Pedley(1986)系统和Maslin(2003)系统等5个对该属进行系统划分时期.本文就对金合欢属的分类及该属资源价值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未来的引种前景.金合欢属物种种类繁多,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在我国许多特殊的立地条件中,具有很大引种潜力。根据种植地点的具体立地条件,制定相应的引种及发展目标,如沿海地、台风频繁地区可以进行主要目的的树种/种源试验。在我国中部第4纪红土红壤肥力低且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开展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收获生物量为主的多用途金合欢树种/种源试验。在中西部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困难的地区,建立以困难地域植被恢复,改善造林地环境为主的耐干旱金合欢树种/种源试验。
  • 摘要:银川市地处贺兰山东麓,东临黄河,西靠贺兰山,自西向东倾斜的洪积扇冲积平原,为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为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类型以荒漠半荒漠草原为主,是干草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植物以旱生、强旱生的禾草灌木为主,当地的原生乔木树种有小叶杨、小青杨、旱柳、柽柳、沙枣和榆等.总之,受气候因素影响,乔灌木树种单纯、稀少,所以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对乔灌树种的引种驯化,非常必要和有实际意义.为了较快收到绿化效果,很多工程都采用大树、大苗移植,苗木来源主要从天然林区挖掘野生苗,而天然林许多属自然保护区,所以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为建设一个生态环境而损害或破坏一个生态环境。从长远考虑还是应该提倡抓采种、育苗、引种驯化的基地建设,适应推进城市化建设中城镇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在引种驯化树种选择上,原产地与引种地两地的气候区、植被类型区不宜跨越太大。例如:从黑龙江引进的红松,在宁夏已生长近30年,树高仅2m多,不死但生长很慢,而接近同纬度河南引进的毛泡桐,在背风条件下12年生胸径达60 cm。所以引种尽量以相近的纬度、相似的气候区,相同的生态环境进行引种驯化容易成功。
  • 摘要:买麻藤科植物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和重要的经济开发价值,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科植物可以入药,果实和叶片可食用,在非洲等地区出口量很大;然而,在引种、驯化及培育方面研究较少,阻碍了该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文从买麻藤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引种驯化、繁殖方法、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破坏性的采伐方式使买麻藤群落受到了威胁,目前非洲开始致力于买麻藤的引种驯化;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繁殖、播种繁殖、压条繁殖等,买麻藤种子具生理后熟和休眠特性,因此扦插繁殖最为常用,本文将为今后国内深入开展该科植物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 摘要:买麻藤属(Gnetum)植物是一类系统进化位置特殊的藤本(稀乔木、灌木)裸子植物,由于富含生物碱、黄酮和芪类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而具有重要的经济开发价值.本研究以在温室培养的买麻藤(G.montanum)及其变种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和光响应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买麻藤及其变种光合速率(Pn)分别为1.600和2.044 μmol·m-2·s-1,其变型种比原种高27.8%,但二者值均远低于大多数被子植物,同样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值也较低;并且在温室外自然条件下培养3天使其Pn值都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分别达58%和87%;二者荧光参数Fv/Fm值分别为0.357和0.505,也远低于大多数植物0.8左右的水平,同样温室外自然条件下二者值也明显降低;光响应曲线方面,2种买麻藤Pn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呈现出先增加而后逐步降低趋势,但最大值仅约为3 μmol·m-2·s-1;然而,CO2浓度响应方面二者Pn值随CO2浓度的增强而一直呈增加趋势.本研究结果说明买麻藤变形种的光合能力强于其原种,但二者均较低,这与针叶树种的松杉纲较为接近.因此该研究不仅为该属植物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还可能为其系统进化位置研究提供科学证据.
  • 摘要:白皮松是东亚唯一的三针松,是中国的特有种,以其树形好、适应性强、抗性好等优点,成为林业生产和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本文以10个白皮松种源为研究对象,在自然干旱条件下,测定其针叶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SOD活性,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10个种源白皮松的抗旱性强弱为陇县>蓝田>郑州>临汾>孝义>两当>北京>净土寺>天水>洛南.根据抗旱等级划分,陇县、蓝田种源属于高度抗旱,郑州、临汾、孝义、两当、北京、净土寺、天水种源属于中度抗旱,洛南种源属于弱抗.
  • 摘要:四倍体刺槐不仅是营造生态型灌木林的理想树种,而且是优良的饲料树种,还是良好的蜜源树种、城市绿化或行道树种和生物质能源树种.了解四倍体刺槐的引种与推广应用价值对于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四倍体刺槐在引种栽培、抗逆生理、繁殖技术、生殖生物学、基因工程、营养价值评价、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且就更加充分开发利用这一优良资源进行了探讨.四倍体刺槐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生物量大、萌蘖性强、根系发达、根瘤可固氮,是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营造生态型灌木林的理想树种,并已被确定为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其叶片宽大肥厚、蛋白质含量高、柔嫩多汁、适口性好、属优良饲料树种,开发其枝叶作为饲料能有效缓解畜牧业对粮食生产的压力,调节日益尖锐的人畜争粮矛盾,实现从传统耗粮型畜牧业向节粮型畜牧业战略调整。
  • 摘要:从内蒙古、新疆、青海和山西等中间锦鸡儿的分布区收集不同种源(产地)的中间锦鸡儿家系,共收集21个种源地176个家系,其中内蒙古地区收集18个种源地172个家系.对内蒙古地区不同产地的中间锦鸡儿进行生长量指标与地理气候因子的适应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在引种地的生长表现与种源地和引种地之间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差异性有关,随着经度、纬度、海拔、极端最高温和降水量等5个因子的差异表现出一定规律性变化;对21个不同产地的中间锦鸡儿叶表型特征指标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中间锦鸡儿的小叶长、小叶宽、复叶柄长和小叶对数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1),差异程度依次为小叶宽>小叶长>小叶对数>复叶柄长,说明不同产地的中间锦鸡儿之间在叶部性状上存在变异;通过对叶表型性状的系统聚类,结果表明:同一产地的中间锦鸡儿材料可能存在着差异性,系统聚类中可能聚到不同的大类中,反之,不同产地的中间锦鸡儿通过叶表型性状的聚类,也可能聚在同一大类中;4个叶表型性状与8个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除复叶柄长与极端最高温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外,其余指标与各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 摘要:本文综述了外来树种火炬树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物入侵的研究现状,并对一些生物入侵的关键性问题:与同属当地植物杂交渐渗,化感作用和毒理学等进行了探讨,采用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表明,火炬树的入侵性等级为Ⅲ,认为目前其对生态系统影响程度等级中,入侵扩散程度为Ⅲ.如果利用不当,火炬树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入侵,尤其是对低矮灌木林及草本植物产生危害.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栽植地的生态环境条件,采取有力措施避免入侵的发生.
  • 摘要:花楸属植物除观赏价值外,还有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是著名的观叶、观花和观果的树种.全世界狭义花楸属植物已认可的种类有7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我国约36种,是世界花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欧洲和北美花楸已经被广泛栽培应用于园林绿化中.我国只对少量花楸属物种开展研究,例如黄山花楸(Sorbus amabilis),花楸树(Sorbus pohuashanensis)等,但大多数花楸仍远藏深山,不被人知,例如西康花楸(Sorbus prattii)等.我国的大多数花楸属物种需要进一步加强引种驯化栽培,我国花楸属植物资源丰富,但大多数处于野生状态,在遗传资源评价,价值开发、栽培利用、育种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多数花楸属植物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建议今后对花楸属的资源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选择在干形、叶色、果实等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的单株,进行优树选择、推广应用,使其更好的应用于观赏和园林绿化方面,对改善其现有景观和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在对收集的5个唐古特白刺种源区种子进行育苗的基础上,分别对育苗期苗木,以及移栽到不同水分梯度的生长池的幼苗测定了一系列生长与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进行了抗旱性评价.依据最终的排序结果,前者更侧重于与试验地区的地理相近,表现为磴口种源最佳,说明各种源幼苗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进行试验,当地种源在当地自然条件下表现为最佳;而后者更侧重于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差异,表现为干旱荒漠区的阿拉善盟种源最佳,说明其更具备对抗潜在的不同干旱逆境条件的能力.这说明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的气候条件下,依据植株的生理反应及生长量状况而反映出的不同种源白刺的耐旱性,这可以为筛选抗旱的白刺种源、加速抗旱育种的进程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不同种源白刺试验林进行了多年连续观测,表明磴口种源与阿拉善盟种源白刺的生态适应性表现都较好.各白刺植株在生长5~6年之后,生长趋于平缓.
  • 摘要:本研究以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光果黄花木实生苗为实验材料,应用化学促控方法对当年生苗的秋季生长进行控制;结果显示:对照(ck)8月初至11月初幼苗秋季生长旺盛,株高、地径、叶面积、萌蘖数量持续增长;每月喷施1次1‰多效唑可明显促进株高、地径、萌蘖长度的增加;每月喷施2次1‰多效唑可有效抑制生长,但促进萌蘖枝分化;每月喷施2次1‰多效唑、并每株施用2.5‰磷酸二氢钾200 ml,在抑制株高和萌蘖长度生长的同时,促进地径和叶面积增加.北京地区各生长促控处理在不同越冬防寒条件下植株成活率100%,室外阳畦覆盖薄膜越冬无任何伤害,风障防寒对茎秆的保护效果最差,多效唑每月2次和追加施磷酸二氢钾的两个生长促控处理的越冬抗寒性明显高于对照.由此认为:多效唑喷施频次明显影响光果黄花木秋季生长,每月1次具有促进作用,并降低抗寒能力;每月2次并追施磷酸二氢钾可有效抑制茎秆伸长,通过促进植株光合叶面积增加和茎粗生长,提高在北京地区越冬的抗寒性.
  • 摘要:外来种入侵是自然生态系统面临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外来种到栖息地后的转变以及成为入侵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出发,对外来种入侵造成的生境侵蚀问题以及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并对外来种应用,进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后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
  • 摘要:光是植物进行物质积累的唯一能量来源,对植物的生长、生理生化和形态建成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也是苗木培育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本文对光环境胁迫下植物的生长、生理生化、形态结构的变化及植物对光环境的可塑性响应方面展开综述,为理解植物对环境胁迫形成功能适应提供参考.
  • 摘要:槐树(Styphnolobium japonicum)是我国重要的、栽培最为普遍的集药用、材用、观赏与食用等多用途于一体的人文乡土树种.本文对其药用价值、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修复功能以及人文价值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论述了槐树目前的品种选育现状、总结了其繁殖栽培的研究,针对其现存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我国槐树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在遗传资源评价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目前对槐树全面系统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还鲜见报道。现在的许多优良类型和品种大都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的超级苗,因此这些品种和优良类型间的遗传背景较窄,为了更好地利用槐树资源,要扩大槐树新品种的选育范围。加强槐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力度,为品种选育工作奠定丰富的育种材料。
  • 摘要:金合欢属(Acacia)植物资源丰富,有1200多种,形态各异,分为异叶金合欢亚属、棘皮金合欢亚属和金合欢亚属.异叶金合欢亚属中除台湾相思(A.confusa)原产于中国外,其余皆从国外引进.目前栽培和造林面积较大的有大叶相思(A.auriculiformis)、马占相思(A.mangium)、卷荚相思(A.cincinnata)等速生用材树种.异叶金合欢亚属树种属于短轮伐期多用途树种,生长快、根部有根瘤菌,可以改良土壤,固定氮元素,且具有较高的抗逆性;木材用途广.目前异叶金合欢亚属树种在广东、福建等省份应用较多;该类树种在我国东南沿海岩质海岸和沿海沙地绿化、丘陵低山人工林经营、干热河谷生态植被恢复等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引种应用潜力.建议今后在引种驯化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异叶金合欢亚属树种间开展遗传改良工作,选择出更多的适合引种栽培区的优良品种,为解决我国的困难立地造林提供更多的树种选择.
  • 摘要:买麻藤属(Gnetum)植物是现存的一类系统位置非常独特的裸子植物.本文综述了世界各国买麻藤属植物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方面的研究概况,为今后该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入研究奠定基础.该属植物分为两大组:买麻藤组(Sect.Gnetum)与柱穗组(Sect.Cylindrostachys Markgr.),前者雄球花的各轮环状总苞片之间疏离、花穗周外露,环状总苞片紧密排列,不露花穗轴。买麻藤属植物集中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与其同类的麻黄属(Ickert-Bond and Wojciechowski,2004)则分布在干旱或沙漠地区,该分布中心形成的原因还未见报道。在未发现该属植物化石之前,还将需要从形态解剖结构、系统进化等角度深入阐述该分部模式是否与气候变迁有密切关系。
  • 摘要:优良外来树种的引进是加速林业生产和国土绿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国前期引入的3种崖柏属植物的原产地分布范围和气候特征、主要用途与生态适应性、生长发育状况和基本的繁育措施等方面的深入阐述;同时对引入植物在我国不同引种地的生长表现进行评述,并对引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的引入与利用提供基础和借鉴.
  • 摘要:为研制刺槐属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本文对该属植物种类进行了系统全面研究.通过广泛检索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开展国内实地调查研究,汇总得到刺槐属共有14个种,4个种间杂交种,其中刺槐种内有24个天然变种和变型.国外刺槐属人工育种研究成绩显著,匈牙利培育的板材柱材、蜜源及饲料品种达110多个;韩国研发培育出了四倍体饲料品种;我国选育鉴定的刺槐速生用材无性系达90多个,申请并获得授权植物新品种8项.根据选择确定的31个刺槐属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性状及其110个表达状态,对我国引种、选育或者尚未引种但文献记载详细的刺槐属种、变种、变型、品种、无性系及授权植物新品种建立了已知品种数据库.针对目前刺槐属育种和新品种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和发展建议.
  • 摘要:皂荚属植物在我国原产6种2变种,引进1种,皂荚属植物是温带、亚热带疏林植被、散生乔木、灌丛植被的常见树种,对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介绍栽培利用较多的皂荚、山皂荚、日本皂荚等树种的形态学与生态学特征、主要用途与经济价值及其在困难立地的应用等.
  • 摘要:北美鹅掌楸具有美观、速生、抗逆、材质优良等多种优良性状,在园林绿化和纸浆材造林中具有重要的潜力.课题组先后3次引进北美鹅掌楸种源,分别在中国北方和南方进行繁殖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①引种的北美鹅掌楸种源在南方和北方均能正常开花结实,部分种源在北方地区遭受冻害,其中来自MI,PA,OH等地的种源抗寒性较强;②北美鹅掌楸的材性分析指标显示其属于长纤维、中小密度树种.对北美鹅掌楸引种贡献与潜在风险进行了讨论.
  • 摘要:本文对乡土树种——蒙古莸的自然分布范围、生物学和林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生长适应性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蒙古莸当年生播种苗,苗高可达30~48 cm,地径达0.41~0.63 cm.苗木生长从6月中旬呈直线上升趋势,到7月中下旬苗高到达生长的最高峰,地径和根系生长高峰出现在8月初,生长季内能完成其物候节律,表明蒙古莸具有很好的生长适应性.蒙古莸具有较强的耐旱、耐寒、耐热、耐盐碱能力及萌蘖性和观赏性,不失为生态建设、园林绿化工程优良树种.同时从其经济性状分析蒙古莸在饲用、药用、化工等多种用途具有非常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 摘要:椴树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利用价值.虽然我国椴树植物资源丰富,但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利用体系.本文从该属植物的分类与分布、可利用价值(包括木材应用、观赏价值、蜜源植物、药用价值及生物防治)、繁殖技术(包括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等)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旨在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 摘要:本研究以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光核桃为实验材料,采集观察不同生境下光核桃植株的生长状况和叶片特征,并应用植物解剖学技术观测叶片结构.结果表明:相同海拔,随光照强度增加和空气湿度减小,叶片和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及中脉直径显著增加,栅栏组织和上表皮组织的细胞宽度显著减小,海绵组织、上下表皮组织厚度变化规律不明显;栅栏组织细胞长度增加是叶片增厚的主要原因;土质、水分等土壤条件较差时,叶片和栅栏组织增厚,中脉薄壁组织和维管束细胞排列整齐、致密;人工栽培条件下叶数、叶面积、上表皮厚度明显高于自然生境,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中脉直径等则显著较低;栽培环境下植株生长状况明显优于野生状态.研究结果揭示:光核桃生态适应性广泛,引种栽培适宜环境为强光、空气干燥、土壤排水良好,该种还具有较强的抗旱特性.
  • 摘要:柽柳属(Tamarix)植物为典型泌盐型植物,为盐碱地开发与治理的先锋树种之一.柽柳属植物为适应盐渍环境中的盐碱胁迫,在形态结构、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等方面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保持植物内部代谢稳定以及渗透平衡,从而抵御盐碱胁迫的伤害.本文从柽柳属植物在盐胁迫条件下盐腺的泌盐特点、生长状况、丙二醛含量及氧化酶活性变化、渗透调节物质变化等方面对柽柳属植物耐盐生理机制进行了综述,以便更深入地研究柽柳属植物耐盐机制,将来应注重综合代谢调控网络、不同条件下基因表达差异等方面的研究.
  • 摘要:新疆野核桃是我国十分珍稀的野生果树资源之一,本研究对新疆野核桃的果实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心形核桃、平底圆核桃、卵圆核桃和尖果核桃是新疆野核桃林的主要果形.新疆野核桃主要以薄皮核桃为主,其次是纸皮核桃.对36株小圆核桃果实主要性状测试结果说明,在同一类型野核桃中,不同单株果实性状有着明显的差异.对果实性状的主成分分析显示,小圆核桃果实性状的四个主要性状为单果重、仁重、出仁率、壳厚,它们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7.43%.最后采用聚类分析法分别对一株小国核桃坚果的单果重、仁重、出仁率、壳厚四个主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不同果形四个主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同一株树上的坚果性状存在变异,每一个类别都有一个主要类型,类别间的变异大于类型内.本研究对新疆野核桃林果实性状的分析,揭示了新疆野核桃林果实形态的变异程度及相互关系.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