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第3届学术论坛
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第3届学术论坛

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第3届学术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12-04-19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第3届学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核心环节。依靠病史和体检做出临床诊断的物理诊断学,又是诊断学的基础学科。借鉴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加强物理诊断学研究,有助于打开一条新路,使这门传统学科重新焕发光彩。
  • 摘要:比较效果研究包括基于现实的临床实践(real world setting)的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是通过从患者的诊治及其临床效果、医疗费用及其支付方式、医保政策等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实践,从整体角度来评价不同诊断、治疗、预防策略、保健服务、卫生政策对临床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优的临床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卫生政策,是目前最热点的研究方向。PS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构建与结局相关的协变量与处理因素的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每一个研究对象划分到不同处理组的条件概率(即倾向评分),将倾向评分相同或相近的个体在不同组间进行匹配,从而保证不同处理组间上述协变量在总体分布上的可比性。
  • 摘要: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市职业人群的过劳应激状况,并通过对不同过劳应激状况人群的基线特征、生活方式、药物使用以及血清学检验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职业应激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心血管疾病与职业应激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收集来自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和东方医院两家医院体检门诊患者的职业过劳应激与健康调查表共2994份,问卷回收率100%。资料统计分析包括:(1)基线特征的一般统计描述,以及应激状况各组间基线比较。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2)职业过劳应激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3)糖尿病与职业过劳应激关系的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基线特征描述及组间差异比较。(1)根据职业应激量表总评分等距分为4组,对各组人口统计学、生活行为方式、血清学检验等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结果提示:年龄、性别、腹围、脉压差、心率、职业类型、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谷丙转氨酶、白蛋白、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工作时间共17个变量与职业过劳应激存在关联(P<0.05) 。(2)年龄30~49岁组的应激量表总评分最高(106.47±18.01),其次是50~59岁组(102.75±17.9075);男性应激总分显著高于女性;管理型职业高于非管理型:本科以上学历总分高于本科以下;离异或丧偶人群应激总分最高,其次是己婚人群,未婚人群总分最低;吸烟和饮酒者应激总分分别高于不吸烟和不饮酒者。将所有观察对象按年龄分层后,提示<30岁组高脉压差是应激的危险因素,但对于age≥30岁的人群,高脉压差却是个保护因素。虽然有运动和无运动人群应激总分无显著差异,但工作要求总分和工作强度总分有运动的组别显著低于无运动者。2.在对职业应激状况影响因素分析中,我们将单因素分析提示有显著差异的变量放入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做逐步回归(进入和剔除的P界值均设为0.05,结果提示:年龄、脉压差、心率、腹围、工作时间、职业类型、白蛋白、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共9个变量进入模型(最小偏决定系数>0.001)。3.糖尿病与职业过劳应激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与工作权利有关联,工作权利总分高/低:OR=1.462, 95%CI=0.539~0.848。结论:对上海市职业人群的过劳应激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脉压差、心率、腹围、工作时间、职业类型、白蛋白、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是职业应激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30~49岁为职业应激高危年龄段,工作时间长、管理型职业、高学历、肥胖(腹围大)、离异丧偶、高白蛋白为主要危险因素,而有运动、女性为主要保护因素;高脉压差对于低年龄段(<30岁)职业人群是个危险因素,而对于高年龄段(>30岁)职业人群是个保护因素。工作权利越大的人群患糖尿病风险越高。
  • 摘要:介绍了美国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UR)精神科博士后工作的培训课程,专题讨论会和学术论文等方面的学习体会。
  • 摘要:目的: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循证医学课程尝试采用两种不同考试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循证医学考试方法。方法:2011年循证医学必修课的八年制临床医学生244名。考试方式包括两种方式,英文班(185名)考试方式为课堂限时闭卷考试,根据标准答案统一评阅;法文班(58名)为课外开放式考试,撰写一份循证病案,提供5个临床病案,要求根据循证医学原则,从临床问题、查找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和后效评价5个方面书写,按照统一评分标准评阅。两次考试成绩均换算成100分制进行比较。课程结束时,采用问卷形式,评估学生循证医学相关技能掌握情况,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及考试方式评价。结果:两种考试成绩呈近似正态分布,英文班平均分为75.2分,及格率为96.8%;法文班平均分为75.0分,及格率96.7%。法文班考试查找证据得分(15.7±0.8 )高于评价证据(15.3±0.8 )。对循证医学相关问题的回答,英文班准确率为38%法文班为61%。超过99%的学生认为开设本课程很有必要。98.2%的学生愿意选择开放式考试。反馈意见包括希望增加课内对于文献评价的辅导。结论:在循证医学教学中采用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调查发现,循证医学考试形式应与教学改革相适应,采用开放式考试形式,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优于闭卷考试,有助于正确引导学生实践循证医学。对于文献评价指导,一方面需提高授课教师相关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可在教授中适当补充相关知识,使得学生更好地达到开放式考试目的。
  • 摘要:通过美国密西根大学呼吸科作为访问学者进行学习交流,经过在临床和实验室的学习,参与国外目前正在进行的COPD多中心临床研究包括COPDgene,SPIROMICS,LTRC研究,从提炼临床问题和科学问题,实践临床研究的顶层设计和临床研究的组织实施体系等方面介绍国外COPD的临床研究体系。
  • 摘要:目的:比较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与其它慢性肝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探明肝病患者抑郁的预测指标。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40例18-65岁乙肝ACLF患者,三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对照:4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40例慢性乙肝患者,40例健康对照。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并未纳入研究。心理测量工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特质焦虑量表(STAI)、自杀意向量表(SSI)。结果:1.社会人口学特征:男女比例为3.4:1(31/9)。平均年龄:乙肝ACLF组(45.3±12.1)岁,乙肝肝硬化组(45.7±11.6)岁,慢性乙肝组(45.0±12.0)岁,健康对照组(44.9±11.7)岁。以上各组人群平均受教育年限依次为(11.3±5.1)年,(10.3±3.0)年,(11.3±4.8)年、(13.3±4.9)年。乙肝ACLF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受教育水平较低(P=0.034),然而三种不同类型肝病患者间受教育程度并无显著性差异。婚姻状况:乙肝ACLF组单身3例,占7.5%,已婚33例,占82.5%,离异/丧偶4例占10.0%;乙肝肝硬化组单身3例,占7.9%,已婚34例,占89.5%,离异/丧偶1例,占2.6%;单身4例,占10.5%,已婚32例,占84.2%,离异/丧偶2例,占5.3%;健康对照组单身2例,占5.0%,己婚33例,占82.5%,离异/丧偶5例,占12.5%。以上各组家庭年均收入(M[P25, Pas])依次为4.5(3.0,7.0)万元、5.0(1.0,7.25)万元、3.75(2.3,10.0)万元、7.0(5.0,10.0)万元。四组在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及家庭经济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2,临床表现:乙肝ACLF组患者病情更重(χ2=34.43; P<0.001)。睡眠时间,乙肝ACLF组患者与乙肝肝硬化组(χ2=0.06,P=0.115)和慢性乙肝组患者并无统计学差异(χ2=0.13,P=0.629)。与乙肝ACLF组和慢性乙肝组患者相比,有较高比例的乙肝肝硬化组患者存在入睡困难和多梦易醒的睡眠质量问题。3.心理特征:三种不同类型的肝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抑郁评分有统计学差异,而焦虑、自杀意向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乙肝ACLF和乙肝肝硬化两组患者抑郁水平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均高于慢性乙肝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4.抑郁预测指标Child-Pugh分级高、睡眠质量差、焦虑、教育水平低是肝病患者抑郁的预测指标。结论:乙肝ACLF患者和乙肝肝硬化患者存在较高的抑郁风险。与Child-Pugh分级相关的疾病严重程度,而非肝功能失代偿造成的急性刺激,是预测肝病患者抑郁水平的关键指标。
  • 摘要:临床流行病学是应用临床医学基础科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研究的方法,指导临床医学研究和循证医学实践,在教学中应更注重实践教学。传统的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中显得力不从心,以问题为导向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可以避免教师为主导、教学脱离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等缺点,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目的。
  • 摘要:介绍了生命质量研究概况,通过分析对已有量表的翻译和直接独立地开发自己的量表者两种量表研制方法和途径,对量表测量学特性进行评价。
  • 摘要:临床研究根据有无设计的干预措施,分为观察性研究和试验性研究,试验性研究主要类型有随机对照研究(RCT)和非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是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在进行文献阅读或进行Meta分析时均需要对文献的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对观察性研究文献的评价标准进行介绍。目前有许多针对非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的评价工具,如Thomas,Newcastle-Ottawa,Downs,Cowley,Zaza,Reisch等评价标准,本文对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Newcastle-Ottawa质量评价标准对进行评价。
  • 摘要:比较效果研究(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CER)定义为在“真实世界”中实施研究或综合分析研究结果以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和诊断、预防、治疗、监测策略的优劣。比较效果研究的目的是为患者、临床工作者和其他决策者发展与传播循证信息,满足他们对不同特定条件的患者选择何种干预(包括诊断、治疗、预防等)措施效果最好的需求,从而改善医疗服务结果。
  • 摘要:随着临床实践指南的普及,其应用已成为当今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指南质量参差不齐,给临床决策带来极大困扰,应用前应对指南质量进行评价。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为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审查提供了一个框架,是目前国际指南质量评价的基础工具,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本文借助AGREE初步评价全球哮喘防治倡议、ACC/AHA的成人慢性心力衰竭指南以及2007年以来我国发表的消化专业的12个临床实践指南,分析国内外指南质量的差异。建议在指南研发之初就以AGREE为参考,严格遵循循证指南制订的原则和流程,提高我国临床实践指南的适用性与指导性。
  • 摘要:目的:详细记录一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循证案例的制作方法和过程,并将成果应用于医学生的循证医学教学中。方法:从一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诊的就诊开始拍摄,完全按照循证医学实践步骤(提出临床问题、证据检索、证据评估、应用证据实施临床治疗、证据实施的后效评价)完成整个拍摄过程。结果:将拍摄的视频内容整合到叙述循证医学及临床医学专业内容的幻灯片中,制作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结论:通过应用实例的制作丰富循证医学的教学,突出“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基于客观临床研究依据”的中心思想。
  • 摘要:背景:在眼科临床研究中,常涉及到双眼的研究数据问题。如果双眼当中,一眼是对照,一眼是干预,统计分析一般没有什么问题。而更多情况下,特别是在观察性研究中,很少会采取自身对照,这样一个受试者要么双眼都是干预/暴露组,要么双眼都是对照/非暴露组,由于双眼的数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果同时将双眼数据加入统计分析,则不符合大部分经典统计分析方法所要求的数据独立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既往多数处理是(1)每个受试者随机选取一眼资料分析;或者(2)通过随机或者任意指定所有受试者的一眼(多数为右眼)进行分析;或者(3)双眼数据平均成一个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以上处理,会很大程度上浪费数据、损失信息、降低统计效率。尝试着将Mixed Model引入双眼资料分析之中,并与经典统计分析方法的结果做比较。方法:数据来源于2009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一项关于软性接触镜的临床试验资料。变量包括:角膜内皮计数(ENDO),眼别(OD/OS),随访次(0,1,2)等。统计学软件为SAS9.1。结果:与经典统计方法(配对t检验)相比,Mixed Model不但充分有效利用了双眼数据,也充分利用部分缺失数据的受试者资料,所得可信区间更可靠,P值更能充分体现变量之间的联系。结论:比较分析Mixed model与配对t检验的结果,我们发现Mixed model数据信息利用充分,统计效率更高。
  • 摘要: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即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务人员应该认真地、明智地、深思熟虑地运用在临床研究得到的最新、最有力的科学研究信息来诊治病人。循证医学是一种理念:将最佳证据与医师的临床经验以及病人的需求和价值观三者结合起来,对病人进行最有利的临床决策的过程。临床决策:临床实践中,为解决患者的疾病诊断或者治疗问题所进行的各种选择。科学的临床决策需要在权衡不同的临床治疗或诊断方案的风险(risks)和收益(benefits)后做出,目的是更有利于患者的健康。临床决策依据:证据,包括临床指南、Meta分析、RCT等。临床决策的证据更多依据指南,指南的产生依据Meta分析,Meta分析的证据强弱更依据RCT等原始研究。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