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13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
第13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

第13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广东东莞
  • 出版时间: 2018-08-18

主办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摄影家协会

会议文集:第13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试从中国山水画、中国画意摄影和风景摄影的传承关系,分析“中国画意”的视觉特点和表现方法;通过中国画散点透视方法与西方绘画透视演进关系的比较,阐述了中西方摄影造型理念和实践的融合;分析了摄影造型的一般状态和特殊状态,提出焦点透视扁平化的观点及其应用,打破光影透视的传统造型模式,探索中国风景摄影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路子.
  • 摘要:“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风景摄影创作者镜头下的每个瞬间,都展现了大自然的天地灵气和山水壮美,传播出光影文化的迷人魅力和精彩纷呈。然而,在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拍摄门槛越来越低的当下,面向大千世界的新时代风景摄影,不管是被动完成作品,还是主动完成创作,都应该更加注重行万里路的同时读万卷书的滋养,更加注重审美流露、情感进发和智慧升华的表达,更加注重用镜头关注人与自然的生存状态和生态保护。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风景摄影同质化、趋同化造成的刻板与空洞,才能面对大自然捕捉到光影变幻中最美的瞬间,才能感悟自然的真谛,发现常人视而不见的艺术元素或细节。毕竟,“中国式摄影”的风景,是经东方美学土壤培育,以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作为审美评价的摄影体系,超脱西方摄影话语标准,独具中国特色,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 摘要:影画意象并非主张把照片拍得像画一样,而是主张把中国画的画论融入摄影理论,尤其要融入中国摄影的理论,使中国摄影作品,不管是风光、花鸟摄影作品还是纪实摄影作品,突出带有中国文化基因特色和中国文化元素符号.
  • 摘要:风景摄影,亦称“风光摄影”,是记录和展现风景相貌的摄影行为,它是摄影的一个重要门类,从摄影术诞生那天起就一直独占鳌头,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拍照功能的开发,“人人手边都有相机”带来了摄影活动的大众化,“手指一按拍出照片”造成了摄影技术的简单化,拍摄风景照片几乎成了全民的爱好.虽然人人都希望拍出优秀的风景摄影作品,但拍出优秀的风景照片并非易事,其原因除了技术因素外还存在认识因素.
  • 摘要:当梳理当代中国风景摄影作品时,不难发现这些作品包含了不同文化对风景的诠释,本文首先从观看实践的角度切入,然后对风景相关概念进行爬梳,并且以作品为例来论述当代中国风景摄影处在多种文化视野的“叠合”(Fold)状态.这种状态虽然体现了当代中国风景摄影创作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了还未认识清楚“风景问题”.当今,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感召下,要建立起文化自信,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视野,才能有力主导当代中国摄影的创作、展览和收藏.
  • 摘要:唯美风光摄影,是当下中国摄影理论人的热门话题.在人人拿相机、个个会拍照的今天,唯美风光摄影已成为大众之爱.大家为何喜爱唯美风光摄影?可能是因传统中国文人审美原因,是摄影术的大众化普及的原因,是大众运用影像去阐述对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的表达的需要的原因,是人们期待通过摄影来实现和表达一种文化层面的欲望的原因,是满足中国传统文人文化和新的审美形式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的原因. 所以,唯美风光摄影得到大众的广泛接受和喜爱是难免的,是肯定的. 当然,从严格意义来讲,唯美风光摄影不是没有个性特征和风格的,只是摄影家不刻意彰显个性化的审美而已.在一定量的作品积累中,还是可以发现和看到不同风格的风光摄影家作品中的“个人因素”.
  • 摘要:随着风景摄影的发展转向,当代风景摄影正在呈现出多元的摄影语言和美学展示,有了更多的可能性.2017年,笔者参加了宜昌市首届摄影专家工作坊的专题创作,在李亚隆老师的策划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社会调查,完成了关于三峡水运的风景摄影专题《平湖弯弯》.2018年,笔者参加宜昌市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理论研究班的学习,在朱鸿老师的指导下,以《平湖弯弯》风景摄影的实验探索为例,对风景摄影的呈现方式和审美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工作坊的摄影实践和理论研讨,拓展了对风景摄影的理解:风景摄影应该多一些对自然的深刻领悟、对社会变革的深刻洞察和对审美表达的深刻把握,肩负起无愧于时代的使命和担当.
  • 摘要:风景摄影是人们对精神世界追求的一个境界—与大自然的亲近、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行为。它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人们陶冶情操的过程。尽管现在风景摄影还面临诸多问题,受到很多质疑和批评,但中国风景摄影的发展,引起了国内理论家、批评家、摄影爱好者等的广泛关注,这也表明了中国风影摄影在不断地进步,在思考中探索。目前来讲,克服浮躁心理、建立完善的风景摄影理论体系乃是当务之急。
  • 摘要:自然影像创作是摄影术自1839年诞生以来的一种文化延伸,我国的自然影像创作发端于20世纪初,兴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回望我国自然影像创作发展历程,从参与实践的人数到创作视野、表达方式、作品质量都有长足的进步。但这种进步并非直线上升,从1981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第1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至2018年积累的17本图册看,自然影像(风光)摄影作品艺术水准并无突出变化,其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似乎在不断重复。在这种情势下,创新己然成为我国自然影像创作的课题。
  • 摘要:风光摄影意境之美是构成中国风光摄影审美的灵魂,也是中国风光摄影的独特风格,郎静山的集锦摄影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针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的审美价值,从逻辑关系来阐述风光摄影和中国山水画意境跨界融合之间内在的审美传承,深入论述了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作品中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的有关作品,他的集锦摄影意境借鉴了中国山水画空灵、神韵的表现手法.本文重点论述了风光摄影应借鉴中国山水画意境构成的五种方法,这五种方法是实现风光摄影与中国山水画意境跨界融合的有效途径.
  • 摘要:风景是一种语言,无论自然风景还是人文景观都以其自身语言向世人叙说风景的秘密,而风景摄影的自然观是风景摄影影像创作者与影像消费者双向传播影像的基本前提,传播是当代风景摄影的最后环节.探索风景摄影的观念流变为研究当代风景提供了尝试.
  • 摘要:西方风景摄影(本文以自然风景摄影及人文风景摄影为主)与中国风景摄影(本文以水墨风景摄影为主)作品在现今世界摄坛中都有其重要的位置,它们通过不同的风景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由于文化差异,导致其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存在差异,从而呈现出的创作思想理念也有所不同.随着社会的进步,两者都在摄坛中形成了独有的审美思想、独特的艺术风格,最终形成了系统的自然风景理论.在各自不同的地域、人文思想环境下,作者从创作思想理念、表现手法与形式、自然观的比较等方面来剖析西方风景摄影与中国风景摄影之间的差异,阐述各自所取得的艺术造诣,从而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
  •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看到:Google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l phaGo打败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围棋手柯洁;百度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实现了量产.当科技界和哲学界的学者们都在不断展望未来人工智能的社会时,摄影也首当其冲地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本文拟描绘出在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背景下,风景摄影呈现的新样貌.
  • 摘要: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中西方传统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自然观.中国主张“天人合一”的一元自然观,西方主张“人与自然相对”的二元自然观.不同的自然观对风景摄影的观看方式和语言表达都有深刻的影响.本文第一、第二部分对中西自然观的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梳理了在中西不同自然观语境下风景摄影创作的不同路径和主要特点.第三、第四部分结合前文的分析就当前中国风景摄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从中国风景摄影发展战略的角度,就如何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风景摄影体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 摘要:面对人与自然之间矛盾日益凸显的工业文明及其景观社会,风景摄影应当呈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自然的本源性反思,呈现人的自由存在与发展是有条件地受制于自然,并且只有在自然中生存才能生成人的文化存在的反思,呈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而非人定胜天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反思。 探讨当代风景摄影的方法论和价值观的路径在于,不仅要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二元论自然观的窠臼,还要剔除泛消费主义语境下唯美化或把玩风景的摄影态度,真正深入到生态自然观和生命文化观的哲学沉思中来,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本体论意义上的当代关切。
  • 摘要:风景摄影是摄影工作者、摄影爱好者最钟爱的摄影主题之一,风景摄影聚集了众多摄影人,同样产生了海量摄影作品.这与中国千百年来的自然观,与中国文化“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传承基因有关.“如诗如画”是常用来评价风景摄影的审美评价语言或标准之一.山水摄影理论也与中国文化传承基因密切相关,是中华文化基因在摄影界的影响与体现.风景摄影是摄影人以相机或摄影技术为工具对现实或想象的景观、风物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风景摄影满足影像传播之需和个人表达之需.其功用分两个方面:其一,作为见证社会历史进程和见证人类发展的载体,风景摄影自然而然也会带上一定的社会功利性,会有价值观的选择.其二,风景摄影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情感,是惬意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内心的活动与表达.这时的风景摄影最重要的是情感与表达.总之,人们需要风景摄影,风景摄影今后还应当提倡.出好片,拍好片,选好片是硬道理.
  • 摘要:风景摄影,成为风光摄影,成为“中国式摄影”的“风景”,成为大众摄影中最“风光”的强盛阵容,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文化。因为摄影看似越来越容易,实则越来越艰难,拼到最后就是要看摄影者的文化积累和艺术素养能否厚积薄发。从“自然的风景”,向“意象的山水”“大众的风光”,到“社会的景观”的演进,中国风景摄影始终与本土的社会、文化、艺术氛围息息相关,而且顺应着时代思潮的变化。这些演进,不是一个否定另一个做更迭式替换的演变,而是在并列共存之中呈现局部“基因突变”、螺旋式上升的层叠演进。 风景摄影之所以在中国“风光”,因为中国风景摄影的文化生态实在丰富多元,意象万千;它除了在社会各个层面都有忠实的拥夏,阵容庞大,影响深远,还在于其明显的东方美学视觉意趣,超脱了西方摄影话语标准,是唯一可以以中国文化做审美评价的摄影体系,是西洋摄影之术落地中国之后,真正体现“洋为中用”所显现“文化自信”的难得范本。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景摄影”,堪称世界摄影的景观与奇观。在西方摄影史上从未占有过重要地位的风景摄影,到了中国却是如此的郑重其事,规模庞大,覆盖面广,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是东方美学的土壤培育出了“百花齐放”的大好风光。
  • 摘要:风景摄影作为摄影中的主要门类,其不是对自然景观的机械记录,而是讲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既要注重内涵,又要兼顾意境.该类型摄影技术含量高,除了拍摄对象本身之外,摄影师还要考量光影、构图等创作元素.本文主要论述国内外风景摄影历史沿革及风景摄影特点和技巧,以期在风景摄影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拍出高质量风景片.
  • 摘要: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风景画”的出现都早于“风景”这个词,中国的“风景”这个词比西方有关词语的出现要早近1000年.中国人偏爱“风景”,山水情结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国人在与“风景”的倾诉对话里寄怀并得到慰藉.对“风景”的关注需以人自身为本体、为前提,科学发展使西方人走出宗教成为本体.西方的风光摄影多属景色摄影,中国的风光摄影多属风景摄影.西方风景画是生活式风景,中国山水画是心灵式风景.西方人在风景里见到美,中国人在山水里获得宗教与确知.
  • 摘要: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台湾摄影家庄明景先生认为:“拍摄风景最大的乐趣就是与大自然生活在一起,把个人有限的狭义的生命与大自然无限广义的生命相互融合成一体,以延伸时空的范围,敏锐自己的观察力,扩展自己的思想境界。”风景摄影家是幸福的。他将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创造出无限的充满天地精神的艺术作品。
  • 摘要:中国的风景摄影在尊重写实功能的同时,应当注重“天人合一”.中华美学与风景摄影艺术的统一和融合,既要注重拍摄对象的光、色、线、影、纹、质的物质性,又要在“天人合一”中,寓意伦理之美,遵循道法自然,抒怀“心物合一”,体现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意境追求.意境塑造要避免走摄影史上的弯路,在风景摄影的艺术创作中,建议遵循四点:1.离不开“咏物寓志”的审美规律.2.同是表意,由诗意、韵味构成的东方意境更加符合民族思维特点,是中国风景摄影追求艺术个性的主要途径.要纠正从众复制名胜的摄影庸俗化倾向.3.光影取舍和意境追求,是风景艺术摄影创作的两个关键.4.后期环节坚持摄影艺术真实,写意中华美学必须遵循光影客观规律.
  • 摘要:本文从风景摄影史入手,采用资料呈现的方式,引导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我思考风景观形成的原因与变化的依据,并努力地理清它与历史、哲学的疏密关系,以便用它去回应“人”在自然世界、宇宙洪荒中的地位. 自然观、景观与哲学方法论,在当代已经不是哲学家的问题.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期,哲学在“形而上”的发展势头明显弱于“形而下”的实用主义,人们在自然科学上的探索,意外地触碰到了哲学的前沿问题,并引起了全球性的瞩目,红极一时. 最后,摄影术传入中国已逾100年.它在中国人的现代化进程中起到过什么样的作用?是历史同步的见证,还是国人心灵的镜子? 或许,解读风光摄影也是一个答案.
  • 摘要:作为风景摄影的特定社会行为的策划及实施主体,人的作用无可替代.在风景摄影的起始、蜕变以及延伸阶段,人的主导地位从未被削弱,且呈现逐渐增强态势.透过摄影师的摄影作品,多维度地感受到其基本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观点,风景摄影师亦如此.在人类社会生态的快速变化中,社会价值浸润于风景摄影师的摄影作品的观念确立、内容展现、手段应用和传播推广每个链节,成为检视当今摄影师迭代的基本特征之一.
  • 摘要:风景作为大众化的摄影题材,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以大众审美情趣为出发点,通过对摄影观、自然观和情趣观的层层分析,认为在风景摄影创作中,只有尊重自然本身的属性与规律才能做到“真善美”的统一,反对过度强调形式感的影像后期修图,并斥之为“影像谎言”.
  • 摘要:摄影界盛传“拍滥”一说.究其原因,是分类不明所致.研究中外美术史、中外摄影史发现,风光摄影大致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自然风光:也可称之为纪实性风光摄影,主要表现为忠实于自然,完成了发现和技术的完美结合之后,就失去了再拍的价值,再拍下去,“拍滥”现象由此而生. 二、艺术风光:可进一步分为:1.人文风光:借景抒发作者的人文情怀.2.画意风光:寄情山水,借景抒情.艺术风光因作者理念与情丝的纠结,千人千面,永远也不可能重复,也就不可能出现“拍滥”一说. 自然风光和艺术风光要求不同,存在价值不同,不存在高低之分,唯一性是其共同的价值标准.其一,艺术创作首重立意,构图、色彩、后期等技术保证都要围绕立意来选用.千年不变的母题也可能因新的立意而产生个性鲜明的主题,成就传世的可能.其二,角度不单指机位,重要的是思维的角度.其三,用形象思维、用形象说话、用形象表达.其四,灵活应用视错觉,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其五,学习各艺术门类的精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是前行的捷径.其六,返璞归真,用心灵去体验、用心灵去感悟,出自心灵的东西才有可能打动人心.
  • 摘要:风光摄影往往可以是单幅画面能够胜任的,一幅漂亮的画面完全可以独立承担一种审美的功能。而景观摄影必须是一整个系列的作品呈现,以便完成地理学的田野调查目标。而风景摄影则属于一个模糊地带,介于两者之间。本文的论述也就选择了“风景摄影”作为一个相对中性的概念加以展开,主要以中国摄影这40年的时间为推进线索,兼顾各种不同摄影现象的逻辑关系,以及摄影文化现象的前后交叠—从而在时间轴的横向进行了相对的错位。
  • 摘要:风景摄影是再现自然、表现自然美的重要内容,其外部呈现形式多以自然景观或者自然物构成元素(此类以小品形式居多)为主,正是由于风景摄影记录对象的载体有特殊性,往往使人们忽视对风景摄影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风景摄影有没有主观融入的人文精神呢?这涉及对风景摄影表现的价值观与美学审美观的理解,风景摄影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外部风景的展示,虽然从审美角度上看,满足了唯美追求的需要,也满足了部分功利性需要,如旅游展示、旅游推广等.但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仅仅停留于记载式的追求,显然还不能涵盖作为艺术的风景摄影的全部内涵.自古以来传统文化形成的文以载道、寄情山水等概念,都在揭示一种艺术精神,风景摄影也要体现人文精神,延伸风景摄影的艺术空间,达到风景摄影的新高度.
  • 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社会发展对自然观演变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作为一种创作类别的风景摄影,还是作为创作成果的风景摄影作品,都与生态自然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就风景摄影作品价值体系的角度而言,自然观与风景摄影作品价值体系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应自觉树立起鲜明的生态自然观,以此引领风景摄影创作走向深入.
  • 摘要:民国时期,郎静山、张印泉、卢施福、陈万里等摄影家以传统中国艺术构思,以中国画传统意趣,创作了系列黄山影像;当时的黄山建设委员会组建了艺术团体——黄社,主办国内外展览,出版画集,积极推进黄山影像宣传.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画报——《良友》进行了刊载,为大众呈现了黄山春夏秋冬的壮美景象,为研究中国摄影史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同时《良友》所刊黄山摄影作品的创作思维与角度亦可为当代风景创作所借鉴.
  • 摘要:本文的写作是为了引起人们在注重风景摄影“民族性”的同时对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重视.中国传统美学有助于拓宽视野,改变既定的思维视角,鼓励人们以一种开放的心胸面向世界,以一种创新的意识建设未来.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探寻中国风景摄影的发展和方向,丰富摄影表现手段,充实摄影理论,以便在今后的摄影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中国传统美学的指导作用,促进中国风景摄影的发展,为中国摄影理论的建设做一点自己的贡献.
  • 摘要: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摄影已经成为一门大众化的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人拿起相机(手机)追光逐影,拍摄自然风景,记录客观世界.各地各行业的摄影协会星罗棋布,各种各样的摄影培训班遍地开花.但是,风景摄影的概念尚不大清晰;风景摄影的理论研究滞后于摄影实践;尤其是摄影人在遵循科学的自然观、处理好风景摄影前期拍摄与后期修图的关系、把握好风景摄影作品后期处理的“度”方面,都存在一些疑惑.
  • 摘要:作为被观看对象的代价,一种无边无际、浑然自在的风景在风景摄影中凋零了,而片面片段的影像就此生成.风景在风景照片中相互顾视,照片中的风景与照片外的风景彼此参照,在与不在相互确认.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我”的加入损毁了这种混沌自在.对于那爿时间被锁定、空间被与周遭分离的风景影像,要么漠然或惊愕地置身事外地向它们张望,要么坚执又混沌地在其中游荡.但正是曾无有的“我”的到场,确定了风景的四方上下和往古来今,决定了风景摄影观看的狭隘性及其表述的相对稳定性.
  • 摘要:中国风景摄影长期徘徊在画意摄影阶段,理论方面与西方差距很大.当前一批新锐摄影家和摄影理论批评家正在走向成熟,必将对风景摄影未来产生积极与深刻的影响.在探索和开拓的道路上应不断审视传统山水观在审美观、自然观等方面的局限,在模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中华民族山水文化.伴随新锐摄影家和摄影理论批评家的快速成长,中国风景摄影迎来历史转折点,在转型时期要秉持鲁迅先生著名的“拿来主义”精神,不断审视和突破传统审美观、自然观中存在的局限,在模仿与创新中发扬中华文化传统.
  • 摘要:风光摄影的对象是广袤的大自然,摄影工作者通过相机与大自然对话,并通过大自然进而认识人类自己,这是摄影工作者孜孜探索的永恒的主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概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的规律,道以自己为法则.人为自然之子,人类和天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全息联系,天地也必然影响到人的内环境.摄影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大自然的种种变化,用自己的镜头传播生态自然,助推社会健康和谐地向前发展.
  • 摘要:W.J.T.米切尔是当代图像学的创建者与代表人物。他一反以往把风景视为有待解读的文本的思路,把风景视为交互关系中的媒介。简言之,米切尔的观点就是,风景并非全然自然的,而是由各种权力关系建构起来的文化幻象。这是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观点。然而米切尔的观点仍然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他仍停留在观看者与观看对象(风景)的对应关系之中。事实上,风景并非媒介,观看才是媒介。风景本身并不能显现为风景,而只能在观看中得以显现。风景不仅是文化幻象,同时更是一种视觉幻象。不仅需要揭示其在各种权力关系中的建构过程,更需进一步去反观主体在这一建构的过程中,对风景的识别与认知,又是如何被一步步规训了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