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首届山西长城文化论坛
首届山西长城文化论坛

首届山西长城文化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山西大同
  • 出版时间: 2016-12-17

主办单位:;中国长城学会;;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会;;

会议文集:首届山西长城文化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达目前,通过调查发现,山西省境内仍然有不少早期长城遗存,它们承载着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具有较高的历史社会价值,甚至有的到现在仍具观赏价值。鉴于早期长城存在着的四种情形,故长城调查的重点,在早期长城与明朝长城的调查与研究方面应有区别:早期长城重点是寻找到遗迹,辩证其性质;明朝长城重点是对遗迹存量的调查。基于认识,当下要务是系统梳理文献记载,对早期长城的形成史做一简要认识,才能窥察山西长城概貌,也才能晓得历史上究竟有哪几个朝代修筑过长城,修筑了多少,大体上分布于哪里。
  • 摘要:据各类文献资料所载及各位学者对北魏畿上塞围所持的不同观点,笔者认为,高旺与刘仲二位的观点,即北魏畿上塞围是呈全封闭的环状长城较有说服力,也符合史料所载述。其实,许多人在理解《魏书》中载录的筑畿上塞围的那段话时,恰恰是忽略了原文中的:“起上谷,西止于河,广袤皆千里”句中的那个“皆”字。这里的“皆”,即“都”之意思。也就是说,东起上谷(延庆区)西止于河(黄河)的“塞围”是由南线与北线两条呈弧线的长城环拱京都平城,而其东端与西端又互相连接,成为一个扁环状,因而才有了“广袤皆千里”之句。本来,“广”指东西方向的长度,“袤”指南北向的长度,但汉字的两字连用,往往会改变其中一字的本义。如《魏书》中对北魏泰常八年(423)所筑的长城就称为“延袤二千余里”。这条长城本为东西向的,却用称南北的“袤”来称之。由此证明,上述引文中的“广袤皆千里”就是说:环卫京都平城南、北两条弧状长城都由上谷起,而止于黄河,其两条长城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畿上塞围是一扁环状的封闭型长城。而这道环形封闭状长城的部分段落,不仅被后来的北齐长城利用,而且又成为今明长城大边(外长城)与小边(内长城)的基本走向基线。在罗哲文所著《长城》一书中附有一张《明长城图》,图中的那一圈大边与小边,与高旺所绘的环状簧上塞围,其走向与位置都非常近似。由此可见,今明长城的内、外长城,有许多段落下叠压着北齐长城与北魏的畿上塞围。总之,北魏畿上塞围是扁环状的封闭塞墙,它环拱了京都平城及其所辖的全部京畿地面。
  • 摘要:驰名中外的万里长城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人们知道有著名八达岭长城,事实上在山西等地还有许多各朝代的长城遗存.然而独独宋代,之前一直被学界认为没有长城遗迹保存下来.近年来,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的小县城——岢岚县,陆续传出了有宋长城的报道.对此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界对此众说纷纭.本文试着就文献和现场的考古发现来说明岢岚县宋长城的“本尊”.
  • 摘要:黄河边长城是从山西省偏关县黄河入晋第一村老牛湾始,至河曲县石梯子隘口,过黄河进入陕西省榆林清水营的长城,全长232里.《偏关县志》载:黄河边在关西南,其北接老牛湾黄河岸,河岸正南20里为桦林堡,河岸南折楼子营抵石梯隘口,延伸一百二里.明成化二年(1466)总兵王玺建,嘉靖二十一年(1542)巡抚刘泉檄文兵备赵瀛,自桦林堡唐家会堡筑边7973丈(26311米53里),筑望台48个,铁木栏水门18个,暗门100个,拨兵马守御.
  • 摘要:汉赵井陉口之战为历史上著名战役之一,由此役而产生的“背水一战”等典故亦流传甚广.此战役历来为学者所热衷研究,有关这次战役的历史地理考实方面,尤以清代学者吴文楠、张佩芳及今人靳生禾、谢鸿喜等先生的成果为著.笔者不揣冒昧,在两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之上,检核文献、考证史实,斟酌诸家观点,反复思考,对汉赵井陉口之战的具体经过和发生地点从历史地理角度重新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就教于方家.
  • 摘要:明朝,大同地区为关系其兴衰安危的边塞要地.大同镇,因总兵驻大同而得名,是明朝九边重镇之首.明代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中,记叙大同镇地理位置之重要时,称大同镇为“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害,归京师之藩屏”.明朝嘉靖年间,为了拱卫京师,抵御蒙古的掳掠,在大同地区大规模构筑长城,巩固了大同长城边防,使其成为北京首都西北门户的首要屏障.
  • 摘要:山阴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山阴县广武长城,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创造的宏伟的军事防御建筑,是历史遗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广武长城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山阴广武长城作为明代古建筑,被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明内长城的一部分.广武长城位于山阴县张家庄乡新广武村西南,其遗址从应县下马峪东安峪村西南1.3千米处,进入山阴县,经马营庄乡、后所乡、张家庄乡,止点为张家庄乡新广武村西南2.6千米处.翻越猴岭山,进入代县.海拔在1200米~1600米之间.墙体分黄土夯筑及石砌筑两种,共存墙体9段,总长29467米,沿线存关2座、堡6座、敌台56座.
  • 摘要:有明一代凡276年,无时不与北方游牧民族相抗衡.大同迫近京师,北部山势平缓,川地开阔,乃大股人马由草原南下之腹里之通途.“北虏”入大同,沿途攻城破堡,杀戮劫掠,导致人烟断绝.朝野每每震动,各级官员多遭处分,被弹劾、夺俸、闲住、降级、革职、下狱者甚多.于是,在大同修边、立堡、筑墩以防“北虏”,便凸显紧要.大同沿边高墙深垒,烽墩遍地,营堡星布.明代边墙建设之时,有大边、二边、三边之筑.大边即极边,临极边境,遇警则首当其冲,系华夷限界.明代边疆对峙之时,若“北虏”入大边,拥众南下,明军即以二边、三边为纵深缓冲,节次防守.而今,明大边藏匿于山西以北、内蒙古清水河、凉城、丰镇、兴和等县市南部的深山之中,鲜为人知.部分长城爱好者、研究者常混淆称谓,称二边为大边、以大边为二边,极易造成阅读史料时不明其然;即便实地行走,亦常常不明其所以然.
  • 摘要:管涔巍巍,汾恢汤汤.楼烦国、宁化军、宁武屯、宁武关,一个个古老而厚重的名字,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声名远播.这里是恒山和太行绵延的臂膀,是汾河和桑干起搏的心脏.北半球400毫米年降水量等分线沿古长城划过,森林植被与草原地理从管涔山分界,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分水岭区分.这里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关口,是中原王朝的边防,是汉胡争夺的焦点,是民族对抗的战场,是民族和亲的通衢,是胡汉民族共有的牧苑.一部中华民族多元性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胡汉民族纷争、冲突、对抗、战争、交流、融合的历史.历史上的宁武,就是一部长城修筑史,一个民族融合的熔炉.
  • 摘要:明朝中叶,太原镇长城偏关段共有六大隘口:红门隘口(今水泉村)、视远隘口(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小口子隘口(今万家寨镇正泥埝村北)、偏关西关河隘口(今天峰坪镇寺沟村西)、老营东关河隘口(今老营村东)、石梯隘口(今属河曲县).这些隘口皆处蒙古南犯的咽喉要道.明政府从宣德九年(1434)开始,在此筑墩堠、建望台、置重楼、起重墙、挖堑窖,布重兵控制把守.尽管如此,戒备森严、固若金汤的六大隘口仍屡屡被蒙古铁骑冲决,成为遭受蹂躏最多最重的地区.隆庆议和,熄灭了燃烧在长城沿线一百多年的战火,长城内外的汉蒙人民不仅可以在和平阳光沐浴下休养生息、发展生产、重建家园,而且通过合理贸易、搞活流通积聚财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民族融合。水泉营市场,属岢岚道管辖,设“宴敌所”,互市时在此设宴。长城上开左、中、右三处闸,蒙古族的马从闸进入水泉营市场。水泉互市是“隆庆议和”的重大成果,不仅作为活跃长城沿线贸易往来的坚固平台,也作为弥合长城内外汉蒙民族裂痕的高强度催化剂而为后人铭记,并且成为汉蒙两族团结、共同进步的历史见证和重要象征,永载史册,成为汉蒙两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继承。
  • 摘要:在明代前期的相对和平环境下,大同镇的军饷供需基本保持稳定、平衡的状态,既没有严重超出地方的财政负担能力,又没有严重遏制军队的正常发展需求,也没有形成对中央太仓库的严重依赖,并没有出现赖建诚先生在《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 )》所强调的那种明朝中后期才出现的严重财政危机。但是,明朝前期所形成的以屯田和地方税赋支撑的军供给模式,本身带有严重的缺陷。明朝在发展中不仅没有能够及时弥补这些缺陷,克服军饷供给中的问题,反而因为统治者的腐败和制度性缺陷,这些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了明代中后期大同镇军饷危机,并由此而危及国家的财政安定。特别是到了明朝中期,明蒙之间的战略态势发生转变,明朝逐渐丧失其前期所有的优势,在双方斗争中越来越被动挨打。由于山西特定的战略位置,使其成为明朝与蒙古冲突的前线而频繁发生战争。
  • 摘要:“火路墩”一词,主要流行于明代宣、大、山西三镇,在文献中多与边墙、边墩、城堡等军事建筑相提并论,也为一种防御建筑,是烽火台四种类型之一的腹里接火台,其名称实是时人对当时三镇所辖腹里接火台的一种俗称.目前,在宣、大、山西三镇即现在的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的长城主线以南有大量且保存完好的地面遗存.在绵延万里、横亘千年的长城中,火路墩以其特殊的形制和功能在兵戈铁马的年代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功用,所以,对火路墩的研究无疑有助于长城学体系的加强与完善.以“火路墩”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田野调查和相关文献,以宣、大、山西三镇为重点,左右“旁击”各镇的腹里接火台,追溯火路墩可考的起源,全面考察火路墩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作用、地位及建筑形制、军事管理、兵力配备、武器装备、烽火信号和传烽路线等,并依据考古类型学的相关要求,以时间为经,分期研究汉、唐、明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火路墩的建筑形制及其具体特征和发展趋势、规律;同时,以地域为纬,分区研究明朝“九镇”中的蓟、辽、宣、大、山西、延绥、甘肃七镇火路墩的建筑形制,分析其地方特征与差异,从而加深对火路墩系统全面的认识。
  • 摘要:长城是一个宏伟的世界奇迹,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伟大象征.但是,对于明王朝来说,它是一项巨大的防御工程,也是一项开支浩繁、费时费力甚至有些争议的边防建设工程.明长城的研究取得了不菲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以建筑史、文化史、景观学等方面居多,对于长城修筑的探讨,学界反倒注意不够.据笔者所见,似乎只有彭勇先生《试论明中后期长城修筑的组织与管理》一文讨论了长城修筑的组织管理问题.因此,笔者不揣浅陋,就自己所经见的材料,在此讨论明长城修筑的几个问题.因笔者主要关注明代九边中的宣大山西地区,故以这一区域为核心展开讨论,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 摘要:“国之大事,在祀于戎”,军事不仅在三代是国家大事,在其后的两千年来,依然是国家最为紧要事政之一.对于一国之军事而言,地理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古代中国的版图中,山西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顾祖禹曾言:“山西之形势最为顽固.关中之外,吾必首及乎山西.盖语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句注、雁门为之内险……是故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山西对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保卫中原王朝有着特殊的意义.而雁门关对于山西的安全而言,又具有独特的意义.明人徐日久曾言:“国家西北藩篱,先大同,而代州、雁门次之,今大同既宿重兵,而雁门兵独少.万一虏越大同而南,必不能守.雁门不守,山西地方皆不可得而守矣.山西不守,则河南何以为蔽哉!今年七月,虏骑直抵雁门,臣等以死战,仅退.然此特其轻骑耳,若其连营大举,一鼓而南,何以御之?……可于代州立帅,设总兵如大同之制.大同有警,则可以策应,偏头、宁武有警,则可以连兵,而雁门之险固.雁门既固,则山西之地可保无虞矣.”由此可见古代雁门天险对于守卫山西,乃至守卫国家的意义.本文对雁门关的防御体系形成及山阴广武城在雁门关防御体系中的地位略做探讨.
  • 摘要:明代元立国,以蒙古为代表的北方民族是中原安全稳定的最大威胁.于是,有明一代统治者,在历代基础上,构筑了包括制度构建、城堡边墙修筑等一系列防御体系.由于太行山脉连接河北平原与山西高原两个地理单元,都于北京的明清两朝更将其作为内屏畿辅的天然军事屏障,于重要隘口构筑工事,设兵防守.这一时期还在太行山脉上设有所谓“长城”,即明长城由灵丘县牛帮口界分为两路:一路向东南抵吴王口,转东奔倒马关、紫荆关、居庸关处,即内三关长城;而另一路则顺太行山南下,经娘子关、马岭头、黄榆关、峻极关,抵山西左权县的黄泽关.本文主要从明清两代巡检司在太行山要冲隘口的设置及其演变为切入点,梳理明清时期内屏畿辅之太行山防卫格局在基层控制中的历史面貌。
  • 摘要:中国的长城万里长,伴随长城的便是古城堡、烽火台.尤其是那一座座的烽火台,随时会耸立在你的面前,斑驳沧桑、执着固守、毅然挺立,衬托着万里长城特殊的景致,用它那敦厚而坚实的高大形体表述着长城一线曾经有过的边塞历史文化.长城、古城堡、烽火台是组成长城的重要元素,传递给人们一种以边塞历史文化遗迹为内容的特殊信息符号.然而,长城烽火台看起来很多,甚至多得数不过来,但这只是给人们的表象.长城烽火台的种类与实质性的功能,并不为人们所知.本文就此问题做一探索和分析,以增进入们对长城烽火台的认识.总之,长城烽火台不仅数量多、种类多,反映的内容也丰富,其形状也各异。有圆形的、方形的,有圆锥体的、附斗式的,有空心的、实心的,有砖砌的、裸土的等等,不一而足。一些大型烽火台甚至还有辅助设施,建有高大的坞墙、战台、营房、库房和旅舍。
  • 摘要:顾炎武曾言:明代“屯田遍天下,九边为多;而九边屯田,又以西北为最”[1].明代的屯田至今仍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话题.对于明代屯田的研究,李三谋的《明代九边军屯与军牧》,把“九边”的兵、农、牧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明代的军屯和军牧,同时提出其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张海瀛的《明代山西的民佃屯田》,具体考察了当地民佃屯田的形成、分布和屯粮总额,指出民佃屯田是军屯的补充形式,“私有化”是其总体的发展趋势.两者都是以屯田的某一种类型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另外,左书谔的《明代西北屯田破坏原因试析》和宁恢的《明代甘肃屯田何以成功》,则是具体对某个地区屯田成功或破坏的原因进行探析;关真付的《明代长城屯田与冀东开发》和何志玉的《明代卫所屯田制与贵州地方经济发展》,从地区发展的角度探讨明代屯田与经济发展的联系问题.目前成果中对于长城沿线的屯田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即就明代长城沿边的屯田问题进行研究,既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明代屯田的认识,也为长城文化的研究提供一种经济史的视角.
  • 摘要:作为中华第一关雁门关防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广武,是我国边塞文化资源的典型代表.在历史变迁中,这里是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既攻伐冲突又交往融合的重要区域,历来是战略要地和著名的古战场,崇山、鸿沟及冲积平原上留下了长城、烽燧、隘口、古城、庙宇、兵寨、汉墓等一系列军事文化遗迹.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汉墓、旧广武均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而且区位优良、交通便捷,是一个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边塞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区.在全省上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背景下,资源和交通区位十分优越的广武景区理当大大加快开发速度,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与社会价值。近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领导层高度重视,招商引资理顺机制,有选择地落实前期规划,深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妥善处理与雁门关景区的关系。
  • 摘要:山西明长城遗址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其现状却不容乐观,人们对长城的保护观念淡薄,加上现存法律法规不健全,以致出现了明长城遗址遭破坏的现象。随着我国对旅游开发事业的支持,山西省有关政府部门对长城的保护与开发应极为重视,做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国内外的专家与游客也为更多掌握更多的长城文化来此观赏游玩。长城旅游资源的开发意义深远,不仅可以使人民大众对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有更多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当地群众和游客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根据山西明长城的实际情况,对长城的开发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建设仿古街区,二是建设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
  • 摘要: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用于军事防御的建筑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令世界惊叹的“不可思议”的作品。面对紧迫情形,参照部分专家学者的见解,提出各级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加大保护长城的价值意义宣传。政府各部门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可能,保护长城周边生态环境。通过搜集民间对应的城砖、石料,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破坏严重的长城部位和段落及早进行重点的抢救性保护和修复。以开发促保护,在加大长城保护力度的同时,建立有效的长城保护与开发管理机构,赋责赋权,执行长城保护与开发有关条例,科学进行长城的保护性开发。
  • 摘要:文化旅游,必然要有文化品牌,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用文化品牌来塑造旅游品牌,是山西培育文化旅游产业需尽快解决的问题.代县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是其最宝贵的财富.代县如何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以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当下需要破解的一个难题.文化旅游景区,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是品牌建设的关键.代县是10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只有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才能彰显出代县旅游的特点和吸引力.
  • 摘要:山西内长城约800里,据《明史·兵志·边防》记载,“西起山西老营堡,转南而东,历宁武、雁门、北楼至平刑关尽境,约八百里”.其间坐落著名的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按照现代地理知识叙述,内长城自河北涞源延伸至山西灵丘,自平型关起折向西北,经浑源、繁峙、应县、山阴、代县、原平、宁武、神池、朔州等地,在偏关县白羊岭与外长城连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后,为阻击日军入侵山西,阎锡山在大同会战失利之后,依托恒山内长城一线再次抗击日军,一度抵挡日军锋镝,谱写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新局面,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等胜利.学界对于平型关大捷一事研究颇为深入,然于整个内长城抗战一事,则关注不多.本文将对此进行梳理,厘清内长城抗战史事,借此阐明长城在抗战当中的历史.
  • 摘要:山西高原处于北方草原文明与中原农业文明的交错地带,北临大漠,南蔽中原,又是京畿屏障.古代长期处于防御北方强势游牧民族的前沿,因而历代在山西北部修筑长城,据统计有7000多里,现存有遗迹可辨的长城有3000余里,涉及战国(赵)、西汉、东汉、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五代、明、清各代,其中以明代后期所修长城遗留最多,主要涉及今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山西北部的明代长城有内外两道,俗称大边、二边.大边就是最前沿,也称极边、边面,二边也称次边.山西北部明代外长城大致是今日山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山西明代内长城现存约有800里,大致是今天朔州大同二市与忻州市的分界线.
  • 摘要:如果可以抛去政治、经济、军事等这些传统角度,通过多元化视野再去研究长城文化,则会得到更多的文化内涵。所谓多元视野,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视域的下移和扩散,使得研究的角度更加社会生活化,也更加丰富。晋北是长城分布较多的地区,在这里,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晋北长城文化。本文将从衣着穿戴、饮食生产、贸易交往、民俗方言、民风精神、居住生活等多元化视野来探究晋北长城文化,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阐释其内容与特点。
  • 摘要: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它是中原王朝的边防线,也是农、牧经济的自然分界线,还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汇聚线.长城修筑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九世纪的西周,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周王朝修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互相防御,于边境各自筑起长城,其中最早修筑的是公元前七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国、韩国也相继修建起来.秦朝之后直到明朝为止,在这1600年间,多次修缮和增筑长城,绵延万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交织而形成明代长城文化,随着汉、蒙关系的曲折发展,多种类型的文化在明代的长城边地整合成不同的文化景象,最后融入整个中国文化。在汉、蒙关系中,经济关系的发展随着政治关系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发展情况。总的来说,长城文化带在一段时间内,基本以某一种类型的文化为主,但不可否认的是,又融合了其他类型的文化。无论哪种类型的文化占主要地位,都反映出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同时也反映出多民族之间不断融合、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的深刻内涵。
  • 摘要:北楼口,位于山西省应县境内的翠微山麓,是山西内长城的重要隘口之一,东接平型,西连雁门,是古代晋北地区经繁峙入河北的重要通道. 北楼口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历史上北部边境的变化,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晋北地区的形势变化。这里长期处于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流、冲突和缓冲地带,而北楼口则是最前线的一个缩影。作为晋北边墙数千关隘之一的北楼口,虽是单一个体,但其在很多方面与其他边堡隘口存在着相似性,通过它的兴废可以管窥整个晋北边城的状况。正像北楼口的地方信仰存在多元化一样,无数个不同的边关存在着类似的信仰多元化状况。这也客观反映出所谓诸多信仰,其实还是处于国家大环境下的祀典。国家利用宗教信仰,引导民众,建立起稳定的思想环境,达到稳固统治秩序之目的;从另一层面上来讲,稳定的环境似乎更利于国家的发展,更有效地抵御来自外部的侵略。地方信仰与边堡的互动,不仅使得地方信仰得到极大发展,人民精神生活得到了满足,也客观上推动了整个边城的发展。
  • 摘要:边塞诗是我国诗歌宝库中的明珠,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厚。雁门关,作为中国的边塞重地,是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流的枢纽,呈现出浓郁的边塞文化特质。历代诗人对雁门关充满着特殊的感情,为后人留下许多动人诗篇。历代文人墨客赞咏雁门诗作达千余首。仅一部《全唐诗》中就有50余名诗人留下了咏雁门的诗篇。以往雁门诗的研究一般侧重于文学角度,并以诗歌作者为中心展开讨论。在反复阅读雁门诗的过程中,发现对雁门诗的研究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即雁门诗是全方位研究雁门地区的地理、气候、历史、风俗及边关战争的重要史料。本文以雁门诗为主要材料,结合相关文献,从诗人的感受、视角和情感,探究古代雁门关的险要地形与气候特征,深人理解雁门关作为历代王朝戍守重地的原因,为进一步挖掘雁门历史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明代的长城分外长城和内长城.外长城东部起自居庸关,经今河北张家口市然后进入山西的天镇,经阳高、大同、左云、右玉、平鲁、偏关、直达黄河东岸.内长城东部同样起始于北京的居庸关,然后向西经今河北保定地区的易县、涞源、阜平进入山西灵丘,再沿浑源、应县、繁峙、神池境内的山脉直至偏关老营堡,与外长城相连接.明初在大同设立重镇,屯重兵、筑城堡,建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清朝也一直不断增修,用来防御蒙古族的袭击,维护边境的稳定.乾隆《宁武府志》中提到,天顺六年蒙古部入居套内,其后边患频亟,偏头、宁武之间时时突扰,以及于岢岚、五寨,当事者乃益议置兵设险以自固.
  • 摘要:当仔细耙梳明代文献,尤其是厘定明代官修晋地长城边防相关传世文献时不难发现,其典籍种类、数量繁多,不仅时空变化性十分明显,而且处处彰显着“经世致用”的著述理念。研究它对解读明朝社会文化的总特征以及摆脱明官修典籍“重量不重质”的桎梏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
  • 摘要:居庸关是长城沿线上的重要关隘,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在防卫北方游牧部族侵扰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今,它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负载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对记载其历史的《重修居庸关志》进行点校,兼具历史与现实双重意义.地方志作为记述一个地区社会历史与现状的独特书籍类型,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宝库之一.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传统地方志进行开发利用,使之重放光彩,是当代史学的重要职责.在重新点校编辑的过程中也发现,围绕居庸关修志及相关内容,还有一些需要交代的问题,进行略述.
  • 摘要: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张伯驹先生非常酷爱京剧,在京剧方面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1957年,他亲自执导排演了京剧《宁武关》.尽管张伯驹排演的《宁武关》受到当时社会的非议,但其热爱祖国、弘扬国粹的精神是不容置疑的。《宁武关》在戏曲史上虽非经典之作,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张伯驹先生对中国戏曲艺术的痴迷与热爱。
  • 摘要:今天的太原城是一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从春秋战国之际赵简子命董于修筑晋阳城,太原就一直是中原王朝防止游牧民族南下扰掠、屏障北部边防的军事重镇.太原在盛唐时期规模最大,北宋水攻火烧晋阳城,移治唐明镇后,形制规模大缩.直到明代,朱元璋之子晋王朱棡分封太原,其岳父永平侯谢成为其修建晋王府,并且北拓南移东扩,对太原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修缮,太原城因之进入第二次辉煌发展时期.
  • 摘要:山西自古人多地少,干旱灾害频发;而内蒙古地区南部人少地多,降雨量丰富.在某些社会因素的催化下,许多人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迁移过程的前期主要是春去秋回的“雁行客”,在同乡成功人士的刺激以及中国传统的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大规模的家族式迁移,给迁入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他们在迁入地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汉族居住区和汉蒙混合居住区,促使这些地方的游牧文明逐渐向农业文明转化.在行政管理上,蒙古单一的盟旗制度也被打破,形成“厅”和盟旗并立的政治制度,在广大的农村随之出现了保甲制度.
  • 摘要:历史文献中提及的代国有很多,主要有先秦时期的古代国,西汉时期的代国,东汉时期的代国,十六国时期的代国,北魏时期的代国,北周时期的代国等.为了与西汉以后的代国相区别,古文献中将先秦时期的代国称为古代国或者故代国.笔者拟结合正史、地方志、地理志、专著等文献资料对历代代国的历史变迁进行简单梳理,重点就古代国的历史地理和族属来源进行分析,以求教于方家.古代国的范围西至山西大同一带,东至河北承德地区,北至河北张家口地区,南抵河北蔚县一带,范围广阔.古代国在战国时期为赵所灭,地入赵境,人为赵民,成为赵国疆土和文化的组成部分.
  • 摘要:这几年对山西长城做了一些考察,走过许多地方,在考察过程中有所获有所思.今天借这个平台,把这几年的一些感想、看法归纳了一下,与大家交流.想讲两个问题,一是怎样认识长城的伟大;二是怎样保护好这个伟大的长城.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