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介绍了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开展情况,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建设,推动低碳发展试点示范,编制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温室气体观测体系等,并就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业务需求阐述了全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考核、省级低碳试点工作开展、市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等,提出山西省气象部门参与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思路,参与省级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申报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参加应对气候变化业务培训,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业务需求。
  • 摘要:山西地处气候过渡带,气候敏感、生态脆弱,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其陆面物理过程受气候波动影响十分明显.本文利用NCAR CCSM IPCC AR4陆面分量模式(CLM)20世纪气候模拟(20C3M)和21世纪SRES A1B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对山西省21 世纪(2001~2099年)与20世纪(1901~1999年)陆面能量和水文变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模式能够模拟出山西地区未来地面温度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分布特征.且未来山西省地面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冬季大于夏季,空间上,增温幅度冬季自北向南递减,夏季自西向东递减.(2)未来山西省陆面各分量空间上,净辐射通量西北增幅大于东南,降水率和径流率则与其相反,潜热通量与蒸发率一致,西南部增加幅度大,土壤含水率冬夏分布相反,感热通量呈下降趋势,西南下降幅度大;时间上,净辐射通量、潜热通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土壤热通量冬季上升,夏季下降;地表水循环的各分量均呈增加趋势.
  • 摘要:利用汉江上游流域21个测站1971~2011年汛期(5~10月)逐日降水资料及安康和石泉2000~2011年逐日库流量资料,采用距平分析、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1检验、相关分析及重标极差R/S分形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汉江上游流域汛期面雨量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未来趋势.结果表明:汉江上游流域汛期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月、日面雨量极大值均发生在7月;20世纪80年代为汉江上游流域丰水期,90年代为明显少雨期,进入21世纪以来降水逐渐增长,突变点为2005年,面雨量总体呈不显著增长趋势;强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和9月,且日面雨量在50.0mm及以上的强降水,仅7月就占了一半以上:7月和9月发生3d以上集中强降水过程的频次显著偏高,20世纪80年代为集中强降水过程的频发期,90年代频次明显下降,21世纪以来频次明显增多,这与汉江流域汛期面雨量的年代际变化趋势相一致.另外,Hurst分形指数为0.690,表明未来汉江上游流域汛期面雨量具有持久性和长效记忆效应,未来雨量虽仍存在着增加趋势,但其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 摘要:根据1971~2010年567个中国地面观测站点的雾和霾日数资料,分析了我国雾和霾日数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以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且利用REOF(旋转经验函数正交)分解对雾日数进行气候区划.结果表明:(1)雾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四川盆地地区、湘黔交界、山东沿海以及云南南部等地区.霾主要集中于华北、河南以及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2)在季节变化上:秋冬雾和霾的分布大于春夏.(3)雾日数和霾日数年代际变化明显,雾日数在20世纪70至90年代较多,20世纪90年代以后减少:霾日数自2001年以来急剧增长.(4)雾日数可以共可分为10个区,其中华北区、川渝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区是雾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重点区域.
  • 摘要:为了更好的了解川渝地区冬季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1961~2007年川渝地区44个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的模态特征及其冬季气温主模态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常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川渝地区冬季气温的时空变化存在两种主模态,它们分别可以解释总方差的58.0%和26.0%.第1主模态表现出全区一致型,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后期,具有准4年和准8年周期振荡的年际变化特征:第2主模态空间分布表现出东-西反向型,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呈现准4年的变化周期.(2)川渝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的第1主模态与东亚冬季风(EAWM)呈显著负相关,当东亚冬季风偏强时,该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反之亦然;冬季气温变化的第2主模态与西伯利亚高压(SH)呈显著负相关,当西伯利亚高压偏强时,川渝地区东部气温偏低,西部气温偏高,反之亦然.
  • 摘要:目的:非洲橘硬蓟马(Scirtothrips aurantii)是柑橘等植物的重要检疫性害虫,我国虽暂无分布,但存在适合其定殖的寄主和气候条件,有必要进行入侵风险的研究.方法:利用普利斯顿大学开发的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软件分析并预测非洲橘硬蓟马在全球及我国的适生区.结果:非洲南部、南美洲中东部、墨西哥中部、澳大利亚东海南、印度南部、东南亚中部和西亚的也门是非洲橘硬蓟马在全球主要适生区:该虫在我国的高度适生区为海南大部和云南中部,中风险区为贵州大部、广西大部、广东大部、福建东南沿海和四川西南部.2050年,温室气体A1b排放情景下,非洲橘硬蓟马在分布有减少趋势;A2a和B2a排放情景下,该虫在全球及我国的高、中风险区均有增加趋势,特别B2a情景下,高风险区面积增加显著.结论:非洲橘硬蓟马有入侵我国的风险,应加强对该虫的检疫工作,实行严格的风险管理.
  • 摘要:利用西昌197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西昌市养生体闲旅游气候条件和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冬暖夏凉,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夏无酷暑气候凉爽,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合冬避寒、夏避暑,冬春阳光游;年平均旅游舒适期天数达334d,旅游最舒适期天数达156d,为旅游1类地区,丰富的气候资源使西昌全年均可开展旅游休闲活动,其中3~6月和9~10月是旅游休闲最舒适的月份,同周边城市如昆明、攀枝花等地比较更具养生休闲优势;西昌平均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年变化存在缓慢增高的显著趋势,为西昌旅游休闲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较好条件.
  • 摘要:本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进行了长达6年的试验观测研究,获得了该地区沙尘气溶胶的基本特征:塔中地区浮尘、扬沙出现日数量上升趋势,而沙尘暴日数量下降趋势,沙尘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是影响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浓度的主要因素.可吸入颗粒物(PM10)月平均质量浓度峰值区分布在春夏两个季节,3~5月是主峰值区域,7~8月是次峰值区,春季PM10平均浓度在1000μg/m3左右变化,夏季在400~900μg/m3之间,秋冬两季浓度较低基本上在200~400μg/m3之间变化.每年的3~9月份是总悬浮颗粒物(TSP)质量浓度较高的区域,4~5月是主峰值区,7~8月为次峰值区;2005年TSP质量浓度最低,年平均值为1105.0μg/m3,2009年略高于2008年,年平均浓度为1878.0μg/m3,2008年的5月TSP平均质量浓度为所有月份最高的,其浓度值达到7415.0μg/m3.沙尘天气过程中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具有以下规律:晴天<浮尘天气<浮尘、扬沙天气<沙尘暴天气,风速大小直接影响大气中颗粒物浓度,风速越大颗粒物浓度越高.气温、相对湿度和气压是影响沙尘暴强度的重要因素,也间接影响大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变化.
  • 摘要:本文利用1979年1月到2011年12月的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选取了4个关键区(北极、东亚、北美和西欧),计算研究了这4个关键区臭氧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冬季北极极涡强度变化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1)从1979~2011年,北半球4个关键区(北极、东亚、北美和西欧)的臭氧总量呈减少趋势,但是减少的趋势已经减缓;(2)自1993、1994年以来,北半球4个关键区的冬季臭氧总量都为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趋势最大在北极地区,为1.1577DU/a; (3)当极涡强(弱)年,极圈内和外围的北美部分地区臭氧总量显著减少(增加),向中低纬的涡动动量强(弱),向平流层的涡动热通量弱(强),平流层中下层向极输送弱(强),剩余环流减弱(加强):(4)北极地区平流层中下层的温度趋势变化与东亚、北美和西欧地区不同,其原因与大气辐射过程关系不密切,而主要是动力过程所致,即当极涡减弱时,上传到平流层的涡动热通量增加,造成极区温度增加,进而造成北极臭氧含量的增加;(5)极涡强度减弱,北半球中高纬地区E-P通量散度为辐合,剩余环流加强,将导致该地区得到低纬度臭氧的补充,使得北半球中高纬度臭氧含量增多.
  • 摘要: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PA-Interim提供的1979年-2013年的逐月O3分层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的160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M-K检验、滑动t检验、线性倾向估计、EOF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大气O3层变化与我国夏季和冬季降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东亚春季O3层中O3变化剧烈的层次在20和30hPa之间,大气O3层在1995年之前以负异常为主,而1995年后以正异常为主;(2)M-K检验和MMT的结果表明,东亚春季20hPa的O3突变时间为1995年,30hPa的O3突变时间为1995和2007年;(3)EOF分析的结果表明,东亚20和30hPa的臭氧在1995年之前是减少的,而1995年后为增加的趋势,臭氧的弱恢复趋势主要体现在这两个层次之间;(4)东亚春季20和30hPa的03与中国夏季和冬季降水相关性较好,当03增加时,中国西部和东北部的降水会有显著的变化;而我国的东南部地区的夏季和冬季的降水与东亚春季20和30hPa的03相关性较差,这可能是由于夏季和冬季的降水主要受到季风等其他因子的影响较大,而03作为弱信号,对降水的影响不够明显,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 摘要:本文统计了浙江省13个气象酸雨监测站,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酸雨监测资料,得到近6a浙江省酸雨时空分布特征:(1)6a平均降水pH值为4.11,年平均降水pH值在3.68~4.57之间.除浙西南地区及浙北的湖州、杭州为弱酸雨区,其它均为强酸雨区.(2)年平均酸雨发生频率在58.1%~69.7%之间,强酸雨发生频率在28.2%~41.7%之间.酸雨发生频率高值区在浙北的临安和沿海地区,低值区在浙西南.(3)各季平均降水pH值均小于4.5,呈强酸性;冬春季酸雨、强酸雨发生频率较夏秋季高.(4)月平均降水pH值在3.68~4.56之间,除6月和10月降水PH值为弱酸性,其它10个月均为强酸性.(5)月酸雨发生频率在44.0%~80.6%之间,临安、舟山各有两个月酸雨频率达到了100%.月强酸雨发生频率在16.1%~54.2%之间,最高舟山达94.2%.总体而言,近6a浙江省酸雨基本面向好,但酸雨整治形势不容乐观.
  • 摘要:为了解杭州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含碳物质的浓度及其特征,于2012年12月~2013年5月在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进行了连续采样,并采用美国DRI-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样品的有机碳和元素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2.5、OC和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0.0±46.5)μg·m-3,(12.63±6.32)μg·m-3和(4.32±1.76)μg·m3.0C和EC明显相关(R=0.88,N=102,P<0.05),表明他们的共同源(车辆排放的废气).但平均OC/EC比值为2.8,表明存在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SOC 平均浓度冬季、春季分别为4.94μg·m-3、3.45μg·m-3,分别占OC平均浓度的38.3%和33.4%;冬季和春季的SOC/OC值都高于30.0%.此外,随着霾污染程度的增加,不仅碳组分浓度增加,而且二次气溶胶污染也随之增加.
  • 摘要:基于1959-2005年全国824站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以及NCEP/NCAR总云量日资料,利用REOF方法,将我国冬、夏季平均气温分别分为4个和6个区,冬季4区为青藏高原以东(除东北和内蒙古东部)、东北和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大部、新疆,夏季6区为西北东部和华北(除内蒙古东部)、长江黄河流域一带、西南南部和华南、东北和内蒙古东部、新疆中北部、南疆西部;除了夏季二区(长江黄河流域一带),冬季和夏季各区平均气温均量上升趋势,且冬季的上升趋势更显著;消除总云量的影响后,除了冬季二区(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冬季和夏季平均气温与日照时数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与冬季相比,夏季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消除日照的影响后,在夏季一区(西北东部和华北大部)和六区(南疆西部)以及在冬季二区(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平均气温与总云量出现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摘要:针对传统上涌-扩散模式存在的不确定性,做出了两点改进:(1)直接利用沉积物捕获器数据来计算分解流量,减少参数的引入以降低其不确定性:(2)考虑海洋的生化循环作用,利用GEOSECS硝酸盐观测数据标定两个深海动力参数(k=3000m2/a,w=3.6m/a).复原了工业革命前(稳态下)深层海水的DIC分布,发现稳态下深层海水的DIC与GEOSECS分布规律相似.在考虑同位素分馏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海水溶解CO2的δ13C控制方程,进一步得到了稳态下深层海水的δ13C垂直分布,其平均值为0.25‰,并与Quay等给出的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δ13C在深层海水中分布和变化特征.
  •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3年以来建设的全县各中尺度自动气象站温度降水实况资料的统计分析,寻找分布规律,以期为天台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帮助.温度和降水是主要的气象要素,其分布规律对工农业、林业生产安排及经济建设有重要影响。以前山于气象观测站数量稀少,温度实况资料遗乏,天台县的温度降水分布图绘制受限。日前,随着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建设数量的逐渐增加,气象实况资料的不断积累,对天台县域温度降水分布规律的研究成为可能。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而成,对天台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规划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局限性:由于人雷山地区气象观测站空白,有的站点资料积累年限不一长,温度降水资料统计的准确性山于样本容量少而有一定的影响。
  • 摘要:对流性重力波对中层大气环境有显著影响.卫星高光谱红外大气垂直探测器AIRS的4μm和15μm波段可用于识别30-40km高度范围和41km高度附近的重力波,且其11μm通道可同步观测对流层深对流.观测表明,海面和陆面上空的平流层扰动影响范围均可达1000km,不同高度的扰动强度分布也存在差异.基于2007年6月至8月的AIRS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东亚区域夏季夜间的深对流活动明显少于白天,但观测到的平流层重力波发生频率和扰动强度均显著大于白天,且扰动高值区与深对流高值区明显不同.在北纬36°以南的区域,41km高度上AIRS观测的重力波中,深对流云诱发的平流层重力波的比例约为30%~100%.在北纬10°至36°区间,90%的深对流均可诱发平流层重力波.在41km高度附近的重力波的扰动强度显著高于30km~40km高度,且后一高度在东南亚区域存在强扰动中心而在前一高度则没有.随后,首次给出了AIRS观测的几种典型形态的东亚区域平流层波动,表明了该区域平流层环境波动形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最后,针对2013年第7号强热带气旋"苏力"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台风在对流层诱发了很强的重力波,在分析的平流层高度,诱发的重力波水平波长主要在200-1000km,周期在4-10h,垂直波长为15-19km,得到的平流层半圆弧状波动在形态、强度以及传播方位上,与AIRS观测的分析结果具有惊人的一致性.
  • 摘要:本文使用1948~2012年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60站地面温度及降水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上空的温度变化特征,探讨了青藏高原上空温度的变化对周围环流场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分析对中国降水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对流层中上层里温度整体上有上升的趋势,但在各个季节区别较大,冬春两季升温明显,而夏秋两季更多的表现的是一个高-低-高的温度变化趋势:青藏高原上空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到西南季风等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中国各地区降水变异.
  • 摘要:太阳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环境影响已引起世人普遍的关注.本文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太阳活动对温度、臭氧以及平均纬向风等气象要素的影响,进而对长期的气候变化作预测.结果指出,太阳活动强的年份,太阳辐射变强,平流层内臭氧浓度升高,对流层内臭氧浓度降低,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低纬度温度变化值比较大,为0.5K,北半球臭氧浓度增加值最高,最高达到11个百分点.太阳活动变强时,中低纬度平均纬向风增强,低纬度平均纬向风风速增加值最大,在100hPa高度上变化达到0.8 m/s,高纬度地区的平均纬向风减弱.这些要素值在冬季的变化值要比其他季节高.说明太阳活动对冬季的影响最大.
  • 摘要:利用北极涛动指数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黑龙江西部春季气温与北极涛动及平流层环流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黑龙江西部春季气温与3月份北极涛动指数(AOI)呈显著的正相关,3月份AOI与2月份平流层50hPa高度场有显著相关.当2月份平流层极涡偏向亚洲区域,强度较强,并且西欧上空高度场为正距平时,3月对流层AO处于正位相,黑龙江西部春季气温偏高,反之,则AO处于负位相,春季气温偏低.平流层异常信号对黑龙江西部春季气温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摘要:本文通过对2013年8月16日~19日影响湘东北地区盛夏午后对流性降水的幕阜山区EC850hPa24小时预报风向、地形对湘东北午后热对流降水影响的分析,总结了湘东北盛夏午后热对流降水源地与低层风向的关系以及幕阜山、连云山对湘东北午后热对流降水的作用.
  • 摘要:夜光云的观测亮度和比现频率在近半个世纪里呈逐渐增长的趋势,但对中高层大气中各种热力学和动力学机制如何影响这一趋势仍然有待研究.本文从重力波在水平方向上的扰动对夜光云冰晶粒径谱的影响规律这一角度出发,利用2007年南北半球CIPS的Level_2反照率图像提取了共4379个重力波活动个例,并对相应的冰晶等效半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统计和对数正态拟合分别获取了不同纬度间隔和时间阶段内的重力波水平波长谱以及冰晶粒径谱.将冰晶粒径谱峰值半径及谱宽的扰动分布与重力波水平波长谱的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重力波扰动对两半球粒径谱峰值半径和谱宽的影响均以负扰动为主,并随着纬度的升高扰动更加频繁,且始末阶段大中期小,但扰动振幅随纬度升高而下降,且中期减小始末增大.这主要由于水平波长在50km以上的中小尺度重力波出现频率与峰值粒径和谱宽扰动的频率呈现正相关,这种中小尺度的波更容易在更大空间范围引起粒径谱的变化;更厚的云层和更低的温度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重力波对粒径谱的扰动作用;另外,两半球重力波水平波长谱宽变化剧烈程度的差异,也是导致粒径谱峰值半径和谱宽的扰动剧烈与否的关键因素.
  • 摘要:使用16个探空站近6年的高分辨率探空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和数值积分等方法,分析了对流层、对流层顶和平流层下层的温度层结特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对流层顶温度年变幅最小,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下层(包括对流层顶)与对流层中低层具有相反的温度变化趋势.(2)不同地区对流层顶高度表现为随纬度升高而降低的规律,平均每升高一个纬度对流层顶下降44m,同纬度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于平原地区.(3)各站对流层平均温度总体表现为单峰型结构,与地面温度的季节变化特征相同,只是年较差小于地面.(4)对流层高度与对流层平均温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流层增温时对流层顶升高,对流层顶高度主要取决于对流层热力状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