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干热风是常发生在中国北方冬小麦产区的高温、低湿、风速较大,并伴随有强热量交换和水分蒸发过程的农业气象灾害.当其发生对如果不能保证作物水分的供给,将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开展干热风发生机理的准确模拟与预报,对指导采取适时的农田管理措施,保障小麦产量至关重要.本文应用中尺度气象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与北京大学陆面模式PKULM (Peking University Land Model)降尺度耦合的模拟方法,结合气象台站观测与风云3A卫星遥感反演的叶面积指数数据,对关中平原2009-2013五年间干热风过程中农田生态系统温度、湿度、风速、感热通量、潜热通量进行了数值模拟.本研究准确模拟出了干热风发生期间的大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及冠层感热通量、总感热通量、冠层潜热通量和总潜热通量等关键气象要素特征,揭示了本地区干热风的两种形成机制.模拟结果表明:WRF对干热风过程的温度场、湿度场与风场模拟比较准确,PKULM对于植物在干热风过程中、特别是气孔关闭阶段的感热、潜热通量的模拟明显优于WRF-Noah LSM (Noah Land Surface Model)的模拟效果.模拟结果与相应气象要素的观测值数值接近、变化趋势一致,在实际干热风发生时间段内的各要素模拟值均达到干热风指标.
  • 摘要:发展农业干旱动态灾情评估和预警能力是大区域干旱管理水平和维护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但由于长期以来科技支撑不足,导致我国农业抗旱工作始终难以摆脱疲于应付的被动状态.本研究应用DNDC作物生长机理模型和现有气象监测信息,对辽宁全省大田作物动态干旱灾情及其未来变化进行了逐日定量分析.方法是以气象数据为主要驱动因子,用DNDC模拟作物水分胁迫及生长过程等日变化;用情景分析法计算当前干旱已经造成的损失和未来灾情的可能发展趋势.利用大量历史气象与产量数据,本研究模拟再现1996-2009年间全省76个县级单元玉米的逐日生长过程,最终得到的模拟产量与统计产量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说明模型可信度高.以2009干旱年数据为例进行动态灾情评估,在县级行政单元和500m空间分辨率的栅格数字上,本文展示了不同时间点上的即时灾情状况,以及未来不同干旱情景下的灾情加剧程度;在收获季节得到的全省最终模拟灾情与实际统计数据报告的灾情分布基本吻合.此外,还以2000年和2009年干旱未来,展示了基于粮食减产指标的灾情重现期在县级、地区级和省级尺度的动态变化.管理部门可在现行的行政报旱制度基础上,利用此模型系统提高农业抗旱工作的科学性和主动性.
  • 摘要:利用崇武国家基准气候站1954-201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惠安县年无降水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惠安县年均无降水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年际及相邻年间差异较大,共经历三次显著的波动,1954-1962年和1972-1979年间呈减少趋势,1963-1971年和2002-2009年呈增加趋势,1980-2001年和2010-2013年相对比较稳定,1971年发生由增加趋势转为减少趋势的突变;年无降水日数变化过程存在时间尺度为准3a、6a、14a和43a的周期波动,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准3a的变化周期,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年无降水日数变化相对平稳,之后增加趋势明显;惠安县年无降水日数的增加与干旱的发生有着紧密联系.
  • 摘要:利用2006~2010年多时相的MODIS资料分别提取了归—化植被指数和陆地表面温度,构建了不同时相的NDVI-TS干湿边图像和方程,建立温度植被干旱监测法(TVDI)和干旱监测指标对福建省农业干旱进行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应用TVDI法的干旱模型很好地对福建省的地表干旱状况进行监测,福建省农业干旱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以东南沿海为干旱程度最重面积最广,中西部以零星区域分布,干旱的发生发展时序由东南部沿海向西北部内陆逐渐推进.
  • 摘要:21世纪,西南干旱灾害农业综合损失率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本文依据灾害系统理论,利用遥感、气象和地理信息数据与技术建立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可靠性4个因子的风险指数和模型,基于4个因子建立农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在GIS平台下计算了干旱灾害风险指数(DRI).结果表明,西南干旱风险格局模式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复杂性,全区并不一致,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和三省交界处,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从西南到东北依次增加.随着DRI的变化,干旱风险的模式具有不同的格局.西南干旱灾害风险主要受复杂地形和多样气候带的影响,还受植被盖度、农业经济水平、土壤状况等地理环境影响,同时,喀斯特地貌和相对薄弱的抗旱能力也使得西南区域农业干旱风险较高.
  • 摘要:为探讨三大内陆河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选取1955-2008年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的河流流量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50多年来,石羊河年径流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黑河呈略有增加趋势,疏勒河呈明显增加趋势,地域上呈现愈往西部的河流年径流量增加愈明显.三大河流进入90年代后显有下降趋势,进入本世纪均有明显增多趋势.三大河流径流对气候变化有不同响应,石羊河流域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水分散失量大,是造成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黑河和疏勒河流域主要受西风带环流影响,径流增多的重要原因是气候变暖降水明显增多.为减缓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利用的不利影响,在分析三大内陆河流量对气候变化响应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性水资源管理的建议,应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变生产方式,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与布局;加大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积极开发祁连山丰富的空中云水资源,哺育祁连山冰川等4个方面的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措施与对策,为流域水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利用多种资料、从不同方面对2009/2010、2012/2013年西南地区秋冬春季持续严重干旱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季节连旱都受热带西太平洋、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和青藏高原东部等地区环流异常、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异常、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以及北极涛动(AO)异常的影响.2009和2012年秋、冬季,西南地区都受较强的下沉运动控制,环流形势异常和热带印度洋海表异常增温,都导致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偏弱,同时该地区水汽输送通量辐散偏强,动力因子和水汽条件都不利于降水:AO持续负位相,不仅使南支槽减弱变浅,西南水汽输送减少,还使贝加尔湖脊系统偏弱,北方南下冷空气主体偏东,不利于冷暖空气在西南地区上空交汇.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对两次干旱的影响有所不同,2009/2010年的干旱发生在El Nino事件背景下,2012/2013年则受到La Nina事件的影响.
  • 摘要:本文选用西南四省市60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西南地区玉米农业生产相关资料,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防灾能力四个因子出发,建立了西南地区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用ArcGIS对西南地区玉米进行干旱风险区划与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玉米全生育期干旱高危险区主要位于滇中、滇东北、川滇交界地带;高暴露区和次高暴露区集中在云南大部、贵州西部、盆西南部分地区;高脆弱区和次高脆弱区主要位于盆东北、贵州东部和西北部、滇东南、滇中;次低抗灾能力区和低抗灾能力区位于滇西南和贵州东南部.西南地区玉米高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主要位于云南中北部、贵州西北部及四川达州北部;中度风险区包括四川大部、重庆市大部、贵州东北部和西南部大部、云南东南部部分和西南部部分地区.本研究成果将为西南玉米生产风险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8个测站在1951-2005年间各季各级强度降水的雨量和频次,以及该区域降水范围与降水强度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各级强度降水的频次和雨量均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秋季相当:四季越强的降水越少发生,与之相似,冬季越强的降水所致雨量越小,但春、夏、秋季及全年都以中雨雨量为最大,强度在弱降水以上中雨以下,以及中雨以上的降水都是强度越强所致雨量越小;各季各级雨量和频次都随海拔升高而增加.2)就降水对各季及全年雨量的贡献而言,除冬季降水越强、贡献趑小外,春、夏、秋季及全年都是中雨贡献最大,强度在弱降水以上中雨以下、以及中雨以上的降水都是强度越强、贡献越小;而对于额次贡献,四季和全年都是降水越强、贡献越小;在暖季,海拔越高,小雨(较强降水)雨量和频次的贡献越小(大).3)各级降水在频次和雨量上的季节配额相当一致,都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秋季相当;降水越强,频次和雨量的夏(冬)季配额越大(小),即较强降水发生在夏(冬)季的可能性更大(小).4)该区域降水范围在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各季都是范围越大的降水越少发生,夏季小(大)范围降水发生的频率小(大)于冬、春季;所有尺度的降水都以夏季配额最大,冬季最小,春、秋季相当,范围越小(大)的降水在冬、春(夏)季的配额越大.5)各站在任何季节都可能成为降水中心,海拔越高、越易成为降水中心,最高处民乐在各季成为降水中心的可能性远高于其它测站.6)四季都是降水中心强度越大降水范围越大,降水范围越大,中心发生较强(弱)降水的频率越大(小),但中心强度越大的降水发生频次越少;冬季降水中心发生弱降水的频率远高于其余三季.
  • 摘要:利用黄河流域160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指数,对比分析两种用逐日CI指数判断月干旱过程的方法,结果表明:对重大干旱事件个例来说,两种方法都能大体描述重大干旱事件的月干旱过程,但干旱的强度和范围有所不同.从干旱发生的区域来看,两种结果的差别较小,方法一的识别结果范围更大、更连续,特别是对青海旱情的判断常常比实际范围大:而方法二的识别结果范围稍小,大体上能反应干旱的整体范围,但有时也偶尔会遗漏一小部分旱区;从干旱发生的强度来看,方法一对干旱事实的描述偏轻,而方法二以重-特旱为主,与实际情况更相符:从对黄河流域近50年月干旱频率的分析结果来看:两种方法一致表明,黄河流域分界线以西的地区常年不容易发生干旱,而对于分界线以东地区,两种方法的统计结果有较大差异.方法一的结果表明,分界线以东地区干旱的月发生频率较大,其中,轻旱的月发生频率最大,其次为中旱,而重旱和特旱的发生频率很小;方法二的结果表明,分界线以东地区干旱的月发生频率在60%-80%左右,其中重旱的月发生频率最大,其次为中旱,轻旱和特旱的发生频率很小.总体来说,方法二对黄河流域月干旱情况的评估结果与干旱实际情况更一致.
  • 摘要:利用1961-2012年全国2000多个气象站气温降水量资料,对近期使用的1971-2000年、1981-2010年气候态与气候标准态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气候态下气象要素的基本特征,并运用气候评价等级指标和极值标准对全国历年基本气象要素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1) 1971-2000年、1981-2010年所描述的气候态与气候标准态相比,分别表现为略偏高和略偏低,由此会对气候分析和评价产生减轻或加重的影响.(2)不同气候态下,气温等级中异常偏冷的频率均增大,异常偏热的频率有所不同.(3)在分析全国同时期同类要素极端高值出现概率时,采用不同气候态分析的结果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变化,然而在分析气象要素极端低值概率时则是一致出现概率增多现象,1981-2010年气候态的增多现象更为明显.
  • 摘要: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降水量资料,分析西北地区东部2012年5-9月干旱过程的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及形成干旱过程的原因.结果表明:中高纬地区大气低频振荡具有向南、向东传播的低频特征;发生干旱时西北地区东部上空为辐散气流,北方冷空气到达甘肃河西和内蒙古西部后发生了转折,而南方暖湿气流也只到达青藏高原地区,该地没有冷暖空气的交汇,也没有水汽输送到此地;干旱过程均发生在低频北风的传播过程中,南北气流汇合之前;干旱过程主要发生在相对涡度低频振荡的负位相及正负位相调整传播期,也发生在OLR低频振荡的正位相传播时段,即对流活动较弱时段.
  • 摘要:为了回答温度升高和降水波动是否对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品质和病虫害产生影响,本研究在中国甘肃定西地区设立了红外增温模拟试验,利用开放式增温系统和水分控制装置,设置不同水分和温度梯度来模拟气候变化对春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的增减对增温幅度在2°C以内的春小麦穗粒数影响不明显,而当增温幅度增至3°C时,降水减少显著影响了穗粒数,而降水的增加则有补偿作用.随着增温幅度的升高,降水减少对春小麦千粒重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随着温度的增加春小麦不孕小穗率呈现二次曲线上升,其中降水减少和增温3°C组合下不孕小穗率可达45%;最终导致产量在降水减少20%时T1(增温1°C)、T2(增温2°C)和T3(增温3°C)分别较对照下降-12.13%、-24.72%、-42.70%;在降水不变时下降-8.37%、-15.10%、-21.82%;在降水增加20%时下降-8.95%、-15.50%、-22.19%.春小麦籽粒淀粉含量随温度的增加而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上升.暖干化的试验情景抑制了蚜虫,不利于蚜虫的发生,降水增减或不变的的情况下增温2°C时有利于蚜虫的爆发,然而,当增温幅度达到3°C是却有抑制作用.春小麦锈病发病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
  • 摘要:分析近50a东北玉米生育阶段的水分供需及旱涝变化,可以为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基于东北地区4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近20多年玉米生育期资料及近10年农业灾情多元数据,利用作物系数法计算4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揭示东北玉米4个生育阶段水分供需的时空规律;以作物水分盈亏指数为评价指标,分析近50a东北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旱涝分布及演变.结果表明:东北玉米4个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需水量没有显著变化:乳熟—成熟,干旱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其它3个阶段和全生育期没有明显的旱涝变化.4个生育阶段需水量空间差异较大,基本呈阶梯分布.播种—七叶,旱涝灾害频率较低;后3个生育阶段,旱涝灾害频率较高,且全、局域旱涝现象呈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不同生育阶段旱涝的年代际变化各异,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全、局域旱涝次数明显增加.
  • 摘要:本文采用风险概率方法评价了我国主要旱灾地区,包括华南的广东省和广西自治区,西南的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5省农作物遭受农业灾害时的风险损失情况.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干旱风险率(减产率)达到-0.2,而其它省在-0.1以内,相对于其他省来说,其粮食生产风险性最高,也最不稳定.而四川和云南的农业干旱风险率较低,而且呈偏态分布,偏向于增产.这些也均说明贵州比四川的农业代价更高.
  • 摘要:利用西南和华南区域129个气象站气象数据,从干旱监测能力和干旱演变过程刻画能力两方面对比分析了7种干旱致灾因子指标在该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于月尺度的干旱监测来说, MCI指数和K干旱指数在研究区各季干旱监测中表现均较好;DI指数对于冬季和春季的旱情监测的较好;PDSI指数和GEVI指数在夏、秋季监测能力较强;SPI指数夏季监测效果较好;SPIW60指数在各季的监测能力都较弱.从干旱演变过程的刻画能力来看,K干旱指数对干旱演变过程的刻画能力最强;MCI指数和DI指数在个别时间存在不合理的加剧或缓解情况:SPI、 SPIW60以及GEVI指数存在缓解或解除过快情况;PDSI指数对干旱波动发展过程反映能力较差.
  • 摘要:开展牧区雪灾预警和风险评估,对减少雪灾损失,保障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青藏高原201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利用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PCA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等分析方法,依据青藏高原地区2001-2010年MODIS及AMSR-E遥感资料和近50年(1951-2010)草地、积雪、气象、畜牧、社会经济等动态监测数据库,以及研究区发生的典型雪灾案例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雪灾预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青藏高原牧区雪灾发生的关键因子有7项,依次为年雪灾概率、积雪覆盖天数、载畜力、日均温<-10°C的低温天数、草地掩埋指数、草地积雪覆盖率及畜均GDP.其中,畜均GDP为抗灾因子,其余6项为致灾因子.2)依据受灾程度及积雪对放牧牲畜采食影响情况,本项研究构建出一种区域雪灾危害等级预警模型,制定出青藏高原地区雪灾预警分级标准,将雪灾危害程度划分为无雪灾、轻度雪灾、中度雪灾、严重雪灾和特大雪灾5级;并提出一种基于格网单元的雪灾风险评价方法,将雪灾风险强度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级.3)根据青藏高原近3年(2008-2010年)积雪季(10-12月和翌年1-3月)各县(市)旬雪灾危害等级预警反演结果,雪灾危害等级预警模型总精度可达85.64%.该项研究提出的雪灾预警方法,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业务化应用潜力.
  • 摘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是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途径.通过分析干旱灾害风险成因,从干旱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大因子入手,以灾害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然后根据相关气象、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数据,在GIS平台上对中国南方地区进行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得到以下结论:(1)干旱致灾因子的高危险区主要位于云南省的中东部以及与四川的交界处,川西高山高原区和东部盆地的遂宁、宜宾市,以及广东东部沿海地区;(2)孕灾环境的高脆弱区主要分布在云南中东部、四川东部盆地以及贵州西北部;(3)承灾体的高暴露区主要位于广东东部、雷州半岛和沿海地区,广西南部以及四川盆地的大部分地区;(4)防灾减灾能力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重庆西部、四川西部、云南东北部、贵州中部、广西南部以及广东中东部地区;(5)干旱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四川东部盆地、四川与云南交界处、云南东北大部分地区、广西西南部以及广东东北部和雷州半岛;干旱灾害的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四川北部山区以及广东和广西的北部.
  • 摘要:本文利用农作物旱灾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在获得农业旱灾灾损率的基础上,根据优度检验结果拟合出最优旱灾损失率概率密度函数,并借鉴现代金融市场风险研究中风险价值(VaR)方法的思想,以实现对农业旱灾风险的有效度量.文中以甘肃省农业旱灾风险为案例,依据上述方法对甘肃省农业旱灾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近62年旱灾对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影响相对有限,损失率均在30%以下,旱灾损失率时间序列的年际变化呈现增长趋势,平均值在10%左右,1995年因旱致灾的损失率最大;近62年甘肃省农业旱灾损失率的最优拟合模型为广义极值(Gen.Extreme Value,GEV)模型:在面临10年一遇的旱灾时,农业损失率不超过20%,但遭受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旱灾巨灾时,农业损失率超过25%,即全省农业产量将减产1/4以上,须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 摘要:本文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站)2006-2012年陆面过程观测资料和榆中站气象资料,分析了7年间榆中气温降水的气候变化背景,讨论了陆面地表能量平衡分量的年际变化,研究了波文比、能量闭合度的年际波动,探讨了地表能量平衡分量以及各陆面过程参数对黄土高原气温、降水年际波动的反馈.结果显示,地表各能量分量都对气候背景的波动做出响应,但敏感性各有不同,净辐射与气温相关性最强,感热潜热与降水相关性较好.分为冬夏半年讨论后得出,冬半年地表平衡分量与气候波动的相关性更好.冬半年中,各分量又与气温有着较高的相关,可见该地区地表能量各分量对冬半年气温波动的响应更为敏感.波文比的上升趋势与该地区降水量减少的背景响应,说明干旱程度的加深.能量闭合度的波动变化显示了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该地区陆面能量不闭合程度的加深.
  •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由于干旱灾害所引发的水资源匮乏、粮食危机、生态恶化(如荒漠化)等,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的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本文介绍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领域的主要科技进展.在系统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了干旱灾害风险分析,阐述了对干旱风险评估的科学认识,归纳了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的脆弱性、承灾体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评估方法.从科学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角度,思考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及未来科学发展途径.
  • 摘要:以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点1960~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为基础,从估算模型和统计角度计算分析了该流域参考蒸散量及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过去50a石羊河流域蒸散发呈增加趋势,个别站点达极显著水平(p<0.01), 1960~2009年和1970~2009年不同时段的选择对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估算模型理论分析认为桑斯威特法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率主要由气温决定,蒸发皿蒸发量和彭曼蒙蒂斯公式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化则由辐射、气温、风速及空气饱和差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统计相关分析和突变检验的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并得出过去50a石羊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和彭曼蒙蒂斯公式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空气饱和差.
  • 摘要: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生产逐渐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针对性较强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适时制作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是强化气象为农服务的具体举措之一.本文介绍了目前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分析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与对策,以期不断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防灾减灾决策服务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 摘要:利用柳州市7个县区1961-2010年1-4月的月降雨量资料及NCAR/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柳州的早春干旱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干旱对柳州市农业生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2010年早春的干旱,是近50年来柳州市同期最严重的干旱;干旱的成因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所致;干旱严重影响了柳州市的农业生产季节,使水稻、旱作、经济作物及蔬菜瓜果的生产季节受到严重延误.
  • 摘要:利用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自1961-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分别统计计算降水量与无雨日数均一化的气象干旱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标准化降水指数并划分出干旱等级,采用EOF分解、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夏季气象干旱指数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降水量与无雨日数均一化的气象干旱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标准化降水指数均适宜黔东南气象干旱状况,但气象干旱指数更优越于其他两项干旱指数的干旱等级划分:黔东南夏季气象干旱指数的时空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在同一大尺度天气系统控制下,气象干旱指数的步调基本一致,但次区域特征明显,季内非均匀性特征非常显著;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相反变化型具有明显阶段性,气象干旱典型年份较多,并呈增多趋势.
  • 摘要:本文基于乌江流域25个气象台站的降水,计算出了1982-2013年乌江流域的夏季Z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根据EOF分析结果选取了7个代表站进行了线性趋势分析、MK分析和小波分析,结果表明:(1)两种干旱指数在旱情的反映上基本一致,但是Z指数更为敏感.(2)运用EOF方法对乌江流域夏季Z指数场和Pa指数场进行展开,得出前5个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达到83.71%和84.03%,其中第一特征向量占60.69%和62.66%.第一特征向量皆为正值,说明整个乌江流域的夏季旱涝在变化趋势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此外还有西南东北反向等两种空间型.(3)Z指数与Pa指数反映出来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但是Z指数趋势相对Pa指数更为明显.(4)结果表明:乌江中游的开阳和息烽在开阳和息烽在2009年以来干旱就有所抬头,其余5个台站在2013年都是一个明显的拐点,干旱呈现增加的趋势.(5)周期特征上,Z指数与Pa指数反映出的周期基本一致,在乌江上游和下游都有4年的周期,乌江中游一般2-3年周期比较明显.
  • 摘要:使用铜仁市1961~2010年10个国家气象站和2004~2010年192个区域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铜仁市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Morlet小波能量谱潜分析方法、非参数统计检验法(M-K法)对干旱指数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铜仁市各地发生夏旱的几率高达84%~94%,平均为88%左右;在有旱年中,轻旱发生频率为10~14%,中旱为20~32%,重旱为36~44%,特大干旱为10~18%;铜仁市夏旱年代际变化特征是,60年代前期到中期发生程度较重,60年代后期较轻,70年代~90年代初期强度较重、频率较高,90年代中期~后期强度较轻、频率较小, 20世纪初期到后期呈现加重的趋势;铜仁市夏旱变化存在突变,突变点在1976年,1961~1976年夏旱强度指数增加趋势明显,1976~1990年夏旱指数增加趋势不明显,1991年开始夏旱强度指数呈现减少趋势,1999年达到最小值,2000年开始出现逐年增加;区域性夏旱过程占总年份98.0%,其中特重级区域性夏旱过程占总年份8.0%,重级区域性过程占34.0%,中级区域性过程占30.0%;轻级区域性过程26.0%;铜仁夏旱西部地区重于东部地区;铜仁市可划为特重、重级、中级、轻级4个夏旱灾害等级风险区.
  • 摘要:利用张家口地区14个观测站的49年(1965-2013年)降水量资料进行旱涝分析,计算单站旱涝指标(Z指数)、区域旱涝指数(W指数),将张家口的旱涝情况划分为9个等级,主要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11法(简称M-K法)分析其变化特征,选取4a典型旱年与4a典型涝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其500hPa环流形势的异同.结果表明:49a张家口地区年W指数存在弱下降趋势,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年和季均有旱涝交替、连旱或连涝的特征.W指数出现极值的年份与降水量极值年份相对应,具有一致性,因此W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张家口地区的旱涝特征.M-K突变检测分析得出,年、季旱涝突变主要发生在1968年(秋季、冬季)和1995年(年、春季、夏季、秋季).利用NEC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得出,旱年乌拉尔山东部到贝湖一带高压脊较强,张家口受暖脊控制:涝年贝湖低槽和我国东北冷空气活动频繁,张家口多受我国东北冷空气和贝湖低槽控制.科学准确认识本地区旱涝规律,把握未来旱涝趋势变化,及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是防御旱涝夺丰收的有效措施.
  • 摘要:利用1951-2011年中国区域916个站的月降水及月平均气温资料,计算了地表湿润指数.分析并对比了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气温以及地表湿润指数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基本为增温趋势,其中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增温趋势明显,西北地区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生转折性变化,由90年代后期以前的降温趋势转为其后的增温趋势.我国北方地区的降水趋势为东少西多,减少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北方的东部地区,即100°E以东地区.年际地表湿润指数变化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西北东部、华北、及东北地区当前正处于一个干旱化过程,但不同地区干湿变化特征及干旱化的持续时间和位相有差别,年代际地表湿润指数变化趋势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北方西部地区有变干旱的趋势,华北及东北地区北部有变湿润的趋势.
  • 摘要:叶面积指数是反映作物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利用MODIS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2012年-2013年植被指数NDVI,并与地面观测的LAI数据建立了NDVI-LAI回归模型(线性、指数、对数、多项式).结果表明,NDVI与LAI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其中线性模型和多项式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2、0.9110,优于指数和对数回归模型:利用1/3样本点数据对4种回归模型进行算法检验发现,与实测数据相比线性模型拟合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均最低,优于其他三种模型.利用多时相MODIS遥感数据提取河北省冬小麦像元,有效地剔除了非冬小麦像元的影响,为河北省冬小麦叶面积指数计算以及冬小麦估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摘要:为分析干热风天气的发生随时间的变化及及其危害,利用河南省安阳市、郑州市和信阳市1951-2009年逐日14时的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资料统计分析认为,不同地区干热风日数随时间的推移而波动变化;安阳市和郑州市为干热风的重灾区,信阳市则受到干热风影响较小;干热风主要发生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之间.以安阳市为例,2003-2009年的产量资料与其气象资料相关分析表明小麦干热风日数与气象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干热风日的平均温度、平均风速及最高温度与小麦的气象千粒重呈显著的负相关.
  • 摘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991~2010年开封市夏玉米产量和气象因素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封市夏玉米产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开封市6月份容易出现干旱天气,此期如果降水偏少,应注意及时合理灌溉.8月份夏玉米灌浆成熟期,正值开封市的雨季,要特别注意防范暴雨洪涝和连阴雨天气对玉米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雨后注意及时排水防涝.夏玉米生长期间需充足的日照时数和较强的光照强度,若光照不足,会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栽培管理上应该注意及时改善玉米植株光照条件.对玉米进行人工去雄可以增加光合产物输向果穗,有利于形成大穗,提高夏玉米产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