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利用MICAPS资料和中小尺度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3年10月6日到8日台风菲特影响湖州地区大暴雨过程分析发现:大暴雨分三个阶段的降水,台风菲特外围云带中的强降雨、台风本体范围及边缘的暴雨、台风菲特减弱后的倒槽和北上近海转向的台风丹娜丝外围东北气流的叠加暴雨.分析了东北急流带来的充沛水汽,高能高湿的能量输送,强烈的上升运动和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等有利环境场,为大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条件.天荒坪山区朝东北开口的并由东北向西南多级收缩抬升的地形为暴雨的增幅作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分析了几种可能产生暴雨增幅的成因机制.
  • 摘要:对比分析1307超强台风"苏力"和1312台风"潭美"的环流背景、路径变化、云系结构及物理量场的分布特点,探讨在具有相同环流背景下,其他因素造成热带气旋对沿海地区风雨影响的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虽然二者具有相似的环流背景场、路径;但是1307台风"苏力"前期的天气较干,水汽条件不足,西南季风较弱,海上水汽输送不够,同时具有整个云系偏向南部的偏心结构,造成对沿海地区风的影响大于降水影响,整个降水最级远小于预期;1312台风"潭美"后期西南季风涌打开水汽通道,利于西南气流输送沿海地区,我市大部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 摘要:本文利用NCEP FNL全球分析场资料,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等,对1323号台风"菲特"登陆期间造成宁波地区暴雨的原因作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一方面,"菲特"影响期间,由于台风"丹娜丝"与其距离较近,两者间的相瓦作用对"菲特"产生影响,"丹娜丝"输送的大量水汽以及能量,造成"菲特"降水维持和并且强度加大.另一方面,地形对本次台风降水的增幅作用较大,由于山地迎风坡的抬升作用,增强了水汽的辐台,造成宁波市地势较高的西部山区出现强降水中心.
  • 摘要: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10年13号台风"鲇鱼"的路径突变及登陆我国大陆的过程展开了长达132小时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最细网格3km),并利用搜集到的多种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地再现了"鲇鱼"台风的路径北翘及登陆过程.模拟台风的路径及运动趋势与观测较为一致,路径北翘时间略晚于观测,登陆我国大陆前路径差基本在100km以内:模拟的台风强度演变趋势也与观测保持较高的一致性,"鲇鱼"进入南海后的再次加强及后期逐渐减弱的特征都得到较好的模拟再现;环流场方面,影响"鲇鱼"的主要系统位置、强度与分析场略有差异,前期致使模拟台风西行时间偏长,路径突变发生较迟,后期备系统对台风向北的引导作用较为显著,因此北上速度较实况偏快;与卫星降水、地面观测降水对比后发现,模式很好地把握住了海上台风主体降水及外围雨带的分布及强度,受影响较大的台湾地区,其地面降水也得到很好的再现,雷达回波也与观测基本吻合.进步,运用经过验证的模拟资料对"鲇鱼"路径突变期间的引导气流以及热力结构变化展开分析,发现模拟台风转向前低层热力结构反转,早于引导气流转向约6小时,台风运动方向右侧较暖,并在短时间内表现出一定的"趋暖"运动.但由于低屡热力非对称性增长较慢,且引导气流出现南北方向上的摆动,模拟台风的"趋暖"运动被抑制,依靠惯性十分缓慢地向西移动.随后在西南引导气流明显增强和较强的热力非对称结构的影响下,台风路径向右侧急转.综上,低层热力结构的反转对弱环境下的"鲇鱼"路径突变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同时也需要考虑引导气流方向及大小的细微变化.
  • 摘要:本文使用常规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的模拟结果,对2013年2月18-19日的杭州大雪过程进行研究,先通过高空形势分析从大尺度系统判断降雪的机理,再在模拟结果可信的前提下,利用在温度层结、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云徽物理过程四个方面进行此次大雪过程的诊断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形势分析来看,在这过程中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的强烈交汇是此次降雪的重要因素.(2)从温度层结分析来看,中层维持着较强的逆温现象存在.(3)从水汽条件分析来看,本次降雪的主要水汽来源于700hPa上西南急流的水汽输送,而850hPa上主要以引导冷空气南下为主,对水汽贡献较小.(4)从动力条件分析来看,19日06时以前800hPa以上有一低层气旋式辐合、商层反气旋式辐散的垂直配置,垂直上升运动得以维持和发展,为强降雪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5)从云微物理过程分析来看,雪主要来源于冰晶的转化,霰除了雪的转化,还有部分由冰晶的直接转化而成以及在暖层之下由雨水的凝结转化而成;雨水含量的增加还与暖层中雪和霰在下落过程中的融化有直接的关系,另外暖层中雨水的抬升凝结也有利于霰甚至雪的形成.
  • 摘要:本文通过对2014年浙江梅雨期间6月20 日-23口一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动力条件、水汽条件的总结,重点分析了干冷空气活动的特征、暴雨过程中干冷空气侵入和演变的特征以及干冷空气侵入对暴雨发展和维持的作用,得出:20-23日期间浙江大部分地区处于水汽辐合区,为暴雨的发生和维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分布也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梅雨期间中高纬度环流的演变和调整与暴雨过程密切相关,特别是阻塞高压的建立和维持,使得500 hPa高度上西风锋区南压,导致干冷空气南下,当干冷空气从高纬南下或从高层下降到达江淮流域以北或上空时,与北上的暖湿气流交汇,使得暴雨产生和维持.此外,干冷空气的侵入有利于干层的形成和维持,干层的存在加强了暴雨过程的对流性不稳定,对暴雨的加强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 摘要:"海棠"和"苏拉"两个热带气旋有着相似路径却对温州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情况.本文从两个热带气旋的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分析得出,"苏拉"影响期间,降水强度明显小于海棠,主要原因除了强度略弱外还在于同时还有另外两个热带气旋的存在影响了台风环流结构以及水汽供应,使得浙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气流偏弱,持续时间较短,东部水汽源的切断使得水汽供应不足,同时高低空教度分布也不利于强降水的维持.通过湿位涡对比分析得出:苏拉登陆时大气处于对流稳定和弱斜压状态,暴雨得不到加强和维持,降水强度相对弱,持续时间不长:而海棠长时间处于对漉不稳定状态,大气水平风的垂直切变和湿斜压性使得暴雨加强和维持.另外,多普勒雷达观测近海台风时,东南风急流建立的时间,螺旋雨带回波的强度,液态禽水量的密实程度、雨带与地形的配置都能使台风降水强度产生显著差异.
  • 摘要:利用实况资料和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0年6月19-20日的一次冷式切变线上MCC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效值模拟与诊断分折.结果表明:在MCC的生成发展阶段,MCC范围内u、v的垂直切变形成了很强的水平涡度,高层α-中尺度的MCC云团的冷云盏与逆时针旋转的水平涡度配合,在切变线上存在多个独立的上升与下沉运动中心,这些中心多与水平涡度矢量旋转中心配合,逆时针旋转的水平涡度矢量中心配合上升运动,促进云团发展,顾时针旋转中心存在下沉运动,促使云团消散,在中层表现得更明显;与之相配合,消散与发展的云团中存在不同的风的垂直切变,垂直方向上u、v的不同分布可形成不同的垂直环流,水平涡度造成的旋转对应垂直环流的上升支可触发暴雨的产生.当高层逆时针旋转的水平涡度消失,则MCC消散.ξy分布的不均匀是导致沿冷切变上升和下沉运动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因子,也是切变线上多个雨团形成的原因.
  • 摘要:现代条件下的台风预报技术,应是建立在集台数值预报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监测手段和专家诊断分析的综合集成技术.本文深入研究国际气象机构集成预报、纯数值预报以及卫星、雷达等监测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认真探讨并归纳了历史台风的运行及影响规律,同时结合笔者近三十年来在浙江台风预报服务方面的经验及教训,对沿海基层台站的台风预报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科、加密自动站资料、NCEP1°×1 °逐6h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3年10月7日20时一8日08时强台风"菲特"登陆后残留低压造成的台州市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分布不同于一般台风暴雨迎风坡降水量较大的分布特征,呈现与地形相关性较小的南北带状分布特征;暴雨主要受"菲特"残留云系、"丹娜丝"外围偏东气流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其中"丹娜丝"转折点和弱冷空气南下渗透时间点的重合是主要影响因素;此外前期充沛的水汽条件,商低层辐散辐合配置,不稳定能量积聚释放,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条件,后期降水回波列车效应明显,低层弱冷空气与海上东北气流的辐合线促使中小尺度的发生,使本次过程呈现出强降水时间较长的特点.
  • 摘要:本文对杭州萧山机场一次灾害性大风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雷达、自动站等资辩,从天气学成因、动力机制、物理量场等方面分析,认为这次灾害性大风天气是冷锋锋前的中尺度阵风锋和入海气旋两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共同作用造成的.中尺度阵风锋是风速爆发性增大的直接因素,雷黎群后部冷湿下沉气流、气旋过境后高空强劲的冷性西北急流导致高空动量下传是强风长时间维持的重要原因.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自动站数据、新一代单站雷达资料及组网拼图产品、Fy-2C红外云图产品及逐6小时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3月19日发生在浙江台州地区的一次火范围冰雹过程进行了中尺度过程分析.研究表明:(1)通过环境场条件分析和订正后的探空资料诊断发现:台州地区在下湿上干层结不稳定,在午后地面温度升高、对流有效位能增加、且0-3km和0-6km垂直风切变较大的情况下湿有利于出现风雹类强对流天气.(2)根据触发天气尺度对流系统活动的冷锋移动和演变情况,可以将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台州雷雨大风和大范围冰雹过程主要产生于第三阶段.(3)成熟期根据系统的回波形态可以分为飑线形成、弓形回波、及雹暴单体爆发三个阶段,在备时段的自动站要素和雷达产品上均表现出与其它时段显著不同的要素特征.(4)近地层充沛的水汽、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南支槽、北方横槽南摆及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造成的系统性抬升,地面冷锋、中尺度辐合线及地形的触发作用,是飑中系统台州地区爆发加强,从而造成冰雹大风天气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以及NCEP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6月24日发生在浙江北部、造成杭州严重城市内涝的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天气背景非常有利于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特殊的传播路径是造成局地大暴雨的主要原因;对流降水系统质心低,40-55dBz强度的回波是造成强降水的主要因子,边界层辐合带触发的线状风暴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强回波集中在近地面层,并长时间的停滞是单点大暴雨发生的重要原因.
  • 摘要: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给我国大陆带来了严重灾害,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和降水分布,长期以来受到气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ARPS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对"碧利斯"登陆过程,尤其是登陆后的暴雨增幅过程开展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并利用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ARPS模式较好的模拟再现了"碧利斯"的发展、演变和登陆过程,尤其是很好地再现了"碧利斯"在我国大陆登陆后引起的广东、江西、湖南三省交界处的暴雨增幅过程;进一步利用高分辨率模拟资料对暴雨增幅强降水开展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增幅期间,散度垂直通量(WDIV)和湿位涡(MPV)分布与暴雨增幅强降水均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对强降水落区有较好指示意义,其中散度垂直通量的对应关系更好,而湿位涡分布不仅很好地反映了与暴丽增幅强降水(系统)有关的湿位涡分布,同时也很好地反映了"碧利斯"环流本身所对应的湿位涡分布特征.
  • 摘要: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结合多普勒雷达资料、卫星TBB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12年8月6日到9日由台风海葵引发的杭州西部山区强暴雨洪涝灾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登陆台风内部的螺旋云带中有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活动,云团不断从台风螺旋云带内部分裂生成,并有一个从加强发展到逐渐消亡的过程,正是在中尺度对流云团的直接作用下,给台风经过地区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强降水,导致了浙西北等地区持续不断发生暴雨,因此,中尺度对流系统是造成台风暴雨的直接原因:台风强围的东北风、西北风和偏西风在有利地形配合下,往往会汇合形成中尺度辐合线,未来强降水区域也基本落在中尺度辐合线附近区域,中尺度辐合线是触发暴雨对流发生发展的重要系统:浙江杭州西北部山区地形对于台风暴雨主要体现在增幅作用,对台风路径、降水范围影响不大.
  • 摘要:利用1960-2011年中国601站9~10月逐日降水量、口照时数资料,针对他人提出的华西秋雨指数,并结合华西秋雨的天气气候特征,改进建立了一种新的华西秋雨指数,并与他人提出的指数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华西秋雨指数能够相对更好的反映华西秋雨易发地区的地理分布及其强度变化,更准确地表征华西秋雨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新指数发现华西秋雨的全区一致性特征明显,并呈现准6年周期的年际变化,其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80年代到90年代初偏强,7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后期偏弱,进入21世纪,呈现出由弱转强的趋势.
  • 摘要: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模式wRF中的不同物理过程和模式中不同积云参数化方案,选取2010年6月19日到20日发生在广西地区的一次大范围暴雨过程的NCEP1°×1°再分析资料,对其进行数值预报试验,对比集合预报和控制预报的效果,并同实况相比较,通过预报技巧评分及检验,从中选取适合研究的模式参数配置方案.试验表明,集合预报中物理过程的选取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预报效果;此次集合预报系统设计得较为合理.不过此次试验对暴雨和大暴雨级别的降水预报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对小雨中雨及大雨级别的降水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分析了2011年6月29日华南地区一次致洪暴雨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此次持续性强降水发生在季风涌爆发的背景下,高空槽引导冷空气与来自孟加拉湾、南海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形成了暴雨:暴雨过程中暴雨区上空整层大气相对湿度较大,接近饱和,湿层较厚,并有深厚的上升运动配合,南宁和梧州站上空高温高湿的能量迅速积累,对流发生后迅速释放完.而阳江地区能量缓慢释放,降水时间长,为深厚的暖云降水,具有较高的降水率;暴雨期间共产生16个MCSs,其中5个为MaCs,11个为MβCS,是此次强降雨的主要制造者.MCSs具有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局地性强、呈准静止性和准椭圆状等特点,与海陆效应和广东、广两特殊的地形有很大关系;多普勒天气雷达图上,前期主要为对流云降水回波,对流单体具有明显的"列车效应",逐渐演变为稳定的混合型降水回波.第二阶段维持较长时间的"人字形"回波,在汇合处产生了较大的降水;暴雨过程中,华南沿海地区海风锋活动明显,海风锋对对流的触发和增强有很大的作用,但需要与低涡系统、切变线、锋面系统等配合才能够产生强对流.海风锋发展较低,属于边界层中尺度次级环流系统.
  • 摘要:根据长三角地区1960 ~2010年的逐口气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累积距平和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近51a长三角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区域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最低温度增加最快,最高温度增加较慢;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递减,沿海地区递减滞后于内陆地区;上海及杭州湾增温速率较快,浙江南部则相对缓慢.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特点,夏、冬两季降水增加趋势明显:年降水量及雨日数自北向南增大,倾向率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年降水量存在着13a左右、6~8a、3~4a和1~2a的变化周期,气温变化具有32a以上、12a左右、4~6a和1~2a的变化周期,其中两者1~2a周期震荡能量最强.长三角地区气候变化与城市化进程、海气相互作用、极涡、西太平洋副高等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长三角地区气候逐渐变暖,降水呈集中化趋势,导致发生早涝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加,在今后的工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加以重视.
  • 摘要:本文从短期气候预测关注的外强迫信号的角度,回顾了国内外在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和我国汛期降水影响机理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热带太平洋ENSO循环、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型海温模态、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偶极子、南印度洋偶极子和北大西洋海温三级子模态的年际变化及其对东亚夏季风年际变率的影响.从研究成果在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应用的角度,重点关注海温异常和东亚夏季风年际变率以及我国汛期降水多雨带位置的关系,总结了海温异常作为外强迫信号对我国汛期降水预测的指示意义以及汛期降水预测的难度.最后指出气候预测业务对东亚夏季风影响的机理研究和动力气候模式发展方面的需求.
  • 摘要:利用首都机场2001年1月到2013年3月气象观测站资料,对近10年的发生在首都机场地区的辐射雾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美国NCEP再分析资料对辐射雾天气形势下的环境场分析.选取个例,研究其特点与发生发展条件以及辐射雾的生漪时间.结果表明:1.辐射雾每年单独造成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次数较少,基本在1-2次.2.辐射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一般多发在秋冬季节,日出前最浓,日出后箍着温度升高,雾气逐渐消散.3.辐射雾多发生在晴朗少云的天气中,随着温度的降低能见度逐渐降低,其造成的低能见度一般不会低于700米.4.辐射雾多伴随平流雾发生,由于受平流雾的影响雾气消散时间更长.5.辐射雾发生时,风速多为1-2米/秒的微风状态.
  • 摘要:基于1951~2014年中国160站月气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多变量经验正变函数分解(MV-EOF)研究我国冬季气温季节内变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大气环流异常.结果表明:我国冬季气温季节内变化存在3个典型模态:全冬一致型、前后反相型和冷暖交替型.我国冬季气温前冷后暖时,海陆热力差异由强变弱西伯利亚高压强度由强变弱,东亚西风急流比较稳定,强度偏强,位置由南向北移动.反之亦然.我国冬季气温呈冷暖冷交替变化时,大气环流的季节内调整更加显著,尤其体现在海平面气压场和500hPa位势高度场上.东亚冬季风与我国冬季各月气温变化星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变化和500hPa纬向风与我国冬季气温变化更为密切,即西伯利亚高压偏强(弱),中高纬度500hpa纬向风偏弱(强)时,有利于我国冬季气温偏低(高).目前与我国冬季气温变化关系较好的遥相关型包括太平洋-北美遥相关(PNA)、西太平洋遥相关(WP)、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B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北极涛动(A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与我国冬季气温的关系则进入年代际减弱的时期.
  • 摘要:基于我国160个台站观测的月平均地面气温资料,通过考察冬季各月气温之间的联系将11月和12月划分为前冬,次年的1月至3月划分为后冬,并利用160站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经验正交荫数(EOF)分解和依赖于季节的EOF(S-EOF)分解对近62年来我国前冬和后冬气温各自的年际变化特征、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应的大气环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前冬和后冬气温年际变化的前两个EOF模态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全国一致的变化和南北相反的变化;其时间系数的分布表明,当前冬出现全国性偏暖(冷)或北冷(暖)南暖(冷)的气温异常时后冬出现类似气温异常和相反气温异常的概率均在50%左右.进一步,通过S-EOF分解得到了年际变化时问尺度上我国冬季气温演变的两个主要模态.第一模态(SEOF1)为前后冬同相演变型,即前冬全国一致偏暖(冷)后冬亦全国一致偏暖(冷),该模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明显的年代际增暖:第二模态(SEOF2)表现为前后冬反相演变型,即前冬全国一致偏冷(暖)而后冬全国一致偏暖(冷),该模态以年际变化为主.对环流场的分析表明中纬度大气过程特别足大气遥相关型的变化是同向和反向两种演变模态产生的主要原因.SEOF1的环流表现为对流层中层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在整个冬季的持续性同号异常,与此相伴的海陆气压差强度和东亚高空急流强度的变化使得前、后冬中的东亚冬季风环流呈一致加强或减弱,从而引起同相演变模态.SEOF2的环流在前冬表现为欧亚遥相关型的特征,整个对流层的变化都很显著,而后冬的环流信号主要在对流层中低层显著,此时表现为类似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的特征且符号发生了反转,从而引起反相演变模态.
  • 摘要:雷电灾害是"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公布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并技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确定为"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本文着重地分析了漳州近35年(1973~2007年)漳州的逐月、逐日、逐时雷电的演变规律及漳州全市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为及时有效地防御雷电灾害和研发雷电预警系统提供依据.本文分析表明漳州一年中任何月份都可出现雷暴,备县年雷暴日数平均都在30d以上:每年的7~8月份是漳州雷暴最频繁的月份,并且多为局地热雷雨.漳州的雷暴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南向北递增,同一纬度上内陆高于沿海的分布趋势.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