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用WRF模式模拟了2005年12月6-7日山东半岛一次冷流暴雪过程,通过降低太行山地形高度至10m和抬升山东半岛地形高度至500 m的敏感性数值试验,分别分析了上游太行山和本地山东半岛地形对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的作用.结果表明,太行山对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的强度起到了加强的作用,降低太行山的敏感性试验在山东半岛北部10m风场辐合强度较同时次控制性试验明显减弱,减弱的区域主要在山东半岛北部地区,其他区域变化不明显;同时敏感试验的流场在山东半岛的辐合也有所减弱,流线密度要疏散些.850 hPa西北风越过太行山后在背风面产生波动,波动中的气旋性小涡旋移至山东半岛后,加强了山东半岛本地的辐合强度.抬升山东半岛的地形高度后,地形的抬升辐合作用增强,故冷流降雪的强度也得到增强.
  • 摘要:利用2012年8月2~3日高空、地面及卫星云图等气象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方面探讨2012年10号台风"达维"对日照"08.03"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台风暴雨是由"达维"气旋性涡旋自身动力上升造成的.强降水主要发生在高能舌附近和台风移向的右前方;水汽通量中心区、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影响区、垂直速度强上升区对应强降水区;日照上空强烈的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十分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台风"达维"的不对称结构是强降水出现在日照的重要原因,强降水云系位于台风移向的右前方,TBB低值中心对应强降水中心.
  • 摘要:2011年7月25日在山东省乳山市发生了超历史极值的特大暴雨过程.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地面加密资料,雷达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分析表明:本次特大暴雨是由高空西风槽、低层切变线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低空急流共同影响所致,低层前期强盛的低空偏南暖湿气流输送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同时半岛上空低层高温高湿,能量增大,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对流性不稳定层结,超低空急流的加强,遇乳山倒喇叭口地形的作用,形成地面切变线所产生的辐合抬升是本次暴雨的启动机制,大暴雨的分布与地面辐合线的走向基本一致,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强降水超级单体的形成与发展则是本次暴雨致灾的重要原因.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分辨率为0.1°×0.1°卫星FY-2E的TBB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等,对2011年7月25日山东乳山强降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这次强降水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槽、低层暖式切变线和副高边缘的低空急流.强降水产生在850hPa和925hPa切变线附近,低层850hPa以下有较强的西南气流向北输送大量的水汽,强降水的水汽来源于低层近海面的水汽输送和辐合.(2)强降水前低层大气高温高湿,有强烈的对流不稳定,强降水产生在低层西南-东北向的高能区一侧,趋向于低层θ se的商值区,(3)强降水期间,近地面层偏南气流中的暖平流、地面小尺度风场的气旋性辐合和乳山的特殊海岸线地形抬升作用产生的上升运动与中高层入侵的干冷空气伴有下沉运动相遇,从而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降水强度增大,产生强降水.(4)乳山出现短时强降水主要是由中-β尺度对流云团造成的,此次强降水的TBB在-63~-52°C,云团发展迅速,高度较高,在云团发展阶段,其反应的云顶温度比实际的云顶温度要偏高.(5)风暴低层逆风区和中-γ尺度气旋性涡旋,及风暴顶的强烈辐散,利于回波发展与维持,同时使高值区维持在风暴中层及以下高度,在环境因子有利的情况下产生降水效率较高的强降水风暴.
  • 摘要:本文利用长乐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产品等,分析了福建省莆田市2012年4月11日的一次冰雹过程.结果表明:2012年4月11日的莆田地区冰雹天气主要影响系统是低层有切变配合冷空气影响.三体散射回波的出现对冰雹天气的出现具有很好的预警意义.风暴低层前测有弱回波区,风暴发展阶段垂直液态含水量VIL出现跃增:冰雹发生在弱回波区、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大值区重合的区域内;地面到500hpa之间属于中等强度的垂直风切变,使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发展中的上升气流中去,从而有利于相对风暴气流的发展.
  • 摘要:开展输电线覆冰特征及冰区重现期标准冰厚分布的研究,对防止电线冰冻灾害事故、开展电网设计及相关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有科学指导意义.本文利用1980-2011年辽宁省11个气象观冰站电线覆冰资料,采用极值Ⅰ型概率分布模型、地形修正和经验修正等方法,对辽宁省电线覆冰特征及冰区重现期标准冰厚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1年辽宁东部山区、南部沿海、西部及西南部沿海地区是冰冻天气现象多发地区,30、50 a和100a重现期最大标准冰厚分别为10.0 mm、11.9 mm和14.4 mm,均出现在丹东地区.
  • 摘要:本文在简单介绍了对流性天气的概念、常见的对流性天气现象的基础上,依据现行国家、地方观测标准和书籍等,探讨了在遇到这些对流性天气时地面观测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当预报有对流性天气时,值班员就应当随时注意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强雷暴出现时常见的对流性天气暴雨、大风、龙卷、冰雹等有可能接踵而至,此时观测任务繁多,再加上一些报文的编发,常常造成观测员心理紧张,有时一疏忽就有可能造成错误,既影响了测报质量也影响了自己的业绩。所以对于对流性天气要特别重视,日常工作中要多思考、勤整理、多总结,在复杂天气来临之前做到心到位,技术到位,这样利于观测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测报质量的提高。
  • 摘要:2012年第9和10号台风影响辽宁省沿海地区,强劲的偏南气流吹向辽东半岛山脉,地形的动力作用导致阻挡急流和背风波活动的发生.降水中心出现在山脉的西北侧,形成区域性特大暴雨.使用WRF-3.5.1模拟了这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结果显示台风外围气流接近辽东半岛山脉时出现加速,在山脉的背风坡上出现中尺度垂直环流,形成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低空气流在远离山脉处有一个速度迅速减小的过程,出现水跃现象并引起一定强度的上升运动.随着地形敏感性实验中山脉高度的增加,山脉背风坡一侧局部大气绝对涡度增大,降水增强.分析了影响重力内波形态的Scorer参数,实际天气过程与理论上存在大振幅背风波发生的情况吻合.由于重力内波的临界水平波长受实际大气环境因素影响,其在山脉西北侧迅速增大导致重力内波破碎.背风波活动及其破碎是辽东半岛山脉西北侧雨团活动的重要触发机制.
  • 摘要:利用1961-2012年抚顺逐日雷暴资料,利用数理统计、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抚顺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抚顺地区年平均雷暴日33d,年际变化幅度较大,雷暴日最多年为48d,最少年为22d.52a雷暴发生为逐渐减少趋势,并以1.0d/10a的气候倾向率递减.(2)抚顺雷暴多发生在3-11月,以6月份最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最少.地理分布特征为西部多,东部少.初雷平均出现在4月26日,终雷平均出现在10月15日.全地区平均雷暴初终间日数为178 d.雷暴时次日变化呈单峰型,13-23时为发生频次偏多时段,出现频次为68%.其他时次发生偏少,发生时次最大极值出现在15-16时,发生时次最小极值在4-5时.(4) Morlet小波分析雷暴变化有3a短周期和12a较长振荡周期;Mann-Kenda11突变分析1961-2012年雷暴天气没有发生突变.
  • 摘要:本文对一次淮河流域梅雨期低涡暴雨个例进行实况分析,探讨涡旋过大别山过程的发展东移的机制.同时,利用WRF模式进行敏感性试验,详细探讨大别山地形对低涡及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涡在越过大别山过程中涡旋强度山前减小山后增大,且山后涡旋由浅薄变为深厚.(2)低层涡旋强度的变化主要是受低层散度的影响,而山后涡旋变为深厚主要是由于山后中低层水平涡度向垂直转化的结果.(3)涡旋靠近大别山时大别山主峰对低层南北向的经向风有很强的的阻挡作用,经向风减小后涡旋向北移动减慢,涡旋的移动路径在大别山处呈现出转折的效果.(4)低涡移过大别山后,大别山西低东高的地势对西风有很好的抬升作用,而且大别山北侧山体向南凹陷,对大别山北侧逆时针旋转的低涡气流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作用.(5)大别山使得山后850hPa至500hPa层间的垂直风切变加强,从而导致水平涡度向垂直涡度的转化加强,此时涡旋往往由浅薄变得深厚.(6)大别山对山后降水的中心落区有直接影响,同时大别山的存在对此次山后降水呈现两个中心的分布有一定作用.
  • 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风廓线仪、闪电定位仪和GPS地基水汽观测资料,对辽宁2013年"816"特大暴雨过程的对流天气条件、多尺度系统形变过程的强弱变化、传播机制以及"列车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大中尺度环境场为本次暴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背景条件,高空急流出口区辐散和中低层切变线为本次暴雨提供良好的动力抬升条件,两条水汽通道导致本次降雨过程中可降水最达到60mm,另外高的垂直风切变的维持有利于对流系统的组织发展以及提高热力不稳定性.12时后不断有回波生成发展经过清原县,逐小时降雨量的强中心都位于该地区附近,列车效应是导致清原地区暴雨的根本原因.加密自动站测得的十分钟变压的振幅和频率与强降水量、闪电次数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次暴雨过程存在着中α尺度云团的移动、分裂和发展,中β尺度云团的新生、加强和合并,以及两种不同尺度云团的合并等过程,中β尺度云团对应的回波比主要云系对应回波产生更大的降水.在高能量和水汽条件下,地面辐合线、露点锋以及强降水导致的冷池都可能触发小尺度对流单体.地面辐合线触发的线状回波,其移动方向和速度一方面受到合成风的影响,一方面也与形成辐合线的对峙风场强弱关系有关.
  • 摘要:利用1957-2011年渤海北部盘锦地区基本站风观测资料及2007-2011年区域气象观测站风观测资料,分析了渤海北部沿海大风的年际、月际以及强度、空间分布变化特征,海陆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渤海北部沿海平均风速及大风出现的频次年际变化呈明显的逐年减小的线性变化趋势,风速的季节性变化明显;2.渤海北部沿海平均风速与大风日数的月际变化同步,平均风速的大小与大风日数的多少呈正相关分布;3.盘锦主导风向以NNE、SSW两种风向为主,风向受地形影响,出现频率最多的为SSW风;4.大风频次呈现出由西南沿海向东北内陆迅速递减的特点;5.大风海陆特征差异显著,盘锦地区海上6级以上大风次数为陆地的10倍以上,海上风力比陆地风力大1-2级.
  • 摘要:利用自动站资料、常规资料、云图、雷达、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大连春季一次冰雹天气进行分析,找出此次冰雹天气产生的物理机制.分析发现,这次冰雹过程主要是高空弱冷涡环流和低层河套槽共同影响,中高层有冷空气侵入以及低空急流、地面冷锋引发的强抬升作用所产生的.低层逆温层有利于不稳定能量储存.中高层强上升运动,为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提供了动力条件.云图上有发展旺盛的中-β尺度对流云团.多普勒雷达回波强度强,有小尺度速度对,回波顶商达到9-11Km,但垂直液态水含量夏秋季冰雹天气明显偏低.-20°C层高度也偏低略1Km.
  • 摘要:本文利用具有较高精度的海底地形数据(ETOPO1)和海岸线数据(GSHHS)对WAVE WATCH Ⅲ所需的输入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得到了海底地形、干湿网格和横纵方向次网格障碍物数据.以QSCAT/NCEP混合风场驱动WW3,模拟了0601号台风"珍珠"期间的海浪场.分析了区域平均方法的优势及次网格障碍物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平均方法可以较好的反应水深变化趋势,降低了"混淆"发生的可能性;次网格障碍物数据的使用可以很好的体现次网格尺度障碍物对波浪传播的影响,且像担杆列岛、佳蓬列岛这样狭长的岛屿,虽然被干湿网格数据所忽略,但对波浪传播的影响非常显著.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4月28-29日发生在中国北方的一次强沙尘暴发生发展机制进行讨论,得到以下结论:1)本次沙尘暴天气过程高空的主要影响系统主要为500hP的斜压槽,斜压槽的不断发展为沙尘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2)沙尘暴天气过程的发展变化及其移动方向与300hPa高空急流的发展变化以及移动路径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高空急流下沉使得高空动量不断下传到对流层低层,是近地面产生大风以及沙尘暴天气的重要原因;3)300hPa的位涡时空变化对此次沙尘暴过程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有较好的指示作用;首先沙尘暴天气过程的不断强盛的前期,对流层顶的折叠现象非常明显,其次等压面位涡的变化与高空急流的发展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位涡下传是高空动量下传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1°×1°NCEP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4年4月24日内蒙古西中部地区大风降水(雨、雨夹雪、雪)型寒潮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冷空气为偏西路径,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冷槽、强锋区,地面冷锋和冷高压;槽线及后部冷平流,槽前的疏散结构及正涡度平流使槽加强为涡,槽后偏北风加大,引导冷空气迅速南下,造成内蒙古西中部地区寒潮天气:高空槽前为弱的暖平流,其后为明显的冷平流,冷区的下沉运动、低层由冷区指向暖区的水平运动和暖区的上升运动构成了一个铅直方向上次级的环流,形成动量下传机制;锋前暖区上升运动,锋后冷区下沉运动,使锋面的斜压性增强,槽前正涡度平流和槽后负涡度平流,使地面反气旋发展,加大气压梯度,形成地面大风;大风、沙尘天气过后,出现强降温,700hPa上冷暖空气交汇、水汽通道及湿区形成,850hPa和地面2m温度变化使得降水出现雨、雨夹雪和雪的不同相态.
  • 摘要:本文利用WRF3.2模式中7种微物理方案和2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组成14组对比试验,对2012年发生在内蒙古地区典型的混合性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检验模式的预报能力.主要结论有:(1)不同参数化方案在降水TS评分中并没有表现出绝对的优势,随着降水等级增加,大部分方案的TS评分逐渐降低:以Kessler 为微物理过程方案的小雨评分值最高,GMS-BMJ方案中雨评分最高,WSM3-KF方案大南评分最高,EM-KF方案暴雨评分最高;总体来看,小雨TS评分,以BMJ为对流参数化方案的结果好于KF结果:大雨TS评分,以KF为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模拟结果好于BMJ方案的结果;对于暴雨以下级别降水,WSM3-KF和L-BMJ结果相对较好;对于中雨以上级别降水,WSM5-KF、EM-KF和WSM6-KF模拟结果相对较好.典型个例分析结果表明: (2)对流参数化方案对降水落区和降水强度的影响大于微物理方案,KF方案模拟的降水落区和降水强度更接近实况,BMJ方案降水落区普遍偏南.(3)不同微物理方案模拟的降水中心有明显差异,模拟值普遍小于实况值,其中以WSM5和WSM6与实况最为接近.(4)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显隐式降水分布影响较大,KF方案中显式降水和隐式降水在总体比例上相差不大,BMJ方案则以显式降水为主.(5)综合来看,WSM5-KF和WSM6-KF方案对混合性降水过程模拟结果较好.
  • 摘要:基于TIGGE资科中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以及中国气象局(CMA)四个中心在中国东部区域的比湿预报资料,采用均方根误差作为评估指标,对各中心的集合平均结果进行了检验评估,比较了各中心比湿的预报效果,并对比研究了集合平均(EMN)、消除偏差集合平均(BREM)和超级集合预报(SUP)这几种多模式集成方案对700hPa和850hPa比湿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单个模式的误差较大.多模式集成预报明显减小了预报的误差,集合平均(EMN)和消除偏差集合平均(BREM)的预报效果相当,超级集合预报(SUP)的预报精度最高,可考虑用超级集合预报的方法改善预报效果.
  • 摘要:本文应用1×1的NECP再分析资料、常规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及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15时鄂尔多斯市北部地区出现的冰雹、暴雨过程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指出:西风带的单体小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之间的切变线上,有次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的低压中心向东传播,下游副热带高压对上游西风带低值系统的阻塞作用,造成系统滞留、移速减慢,迫使强烈上升运动气流在鄂尔多斯市北部的持续以及副热带高压在35.N-37.N,110°E附近不断摆动重复出现,使这一地区产生暴雨以上的降水过程;与暴雨区相联系,存在一支横越低空急流的经向垂直环流,暴雨区处于该垂直环流的上升支,降雹时段东胜站形成一个中尺度的雷暴高压,且垂直环流处于中尺度雷暴高压内;东胜站探空资料分析研究发现大气中存在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结,0°C层位于5000米附近,不稳定层结顶部温度为-20°C(云顶温度<-20°C),均有利于强冰雹的形成,有强的垂直风切变,云内含水量丰富,云内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是出现此次冰雹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通过此次天气成因的分析研究可为以后预报提供一定的依据.
  • 摘要: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13年6月19 日-2013年6月20日("6.19")发生在甘肃省天水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WRF数值模式能够再现此次天水大暴雨过程的大中尺度环流系统;对流层高空的稳定大尺度环流系统及500hPa短波槽的迅速东移发展为此次暴雨形成的提供有利条件;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展与暴雨过程密切相关;诊断分析表明强垂直运动与充沛水汽的耦合为此次暴雨过程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对流有效位能的迅速增大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对流有效位能的释放与大气强对流活动的结果.
  • 摘要:全球数值天气预报(NWP)模式的空间分辨率有限,一般对强降水,尤其是极端降雨预报不太有效,主要原因是强对流和降水系统中,中尺度过程的影响比天气尺度过程更为明显.基于"历史将会重演"的概念,并假设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能提供完全预报(perfect prognosis),香港天文台开发了降雨相似预报系统(analogue forecast system),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搜寻天气形势与模式预报相似的旧个案,作为降雨预报的参考.这一套降雨相似预报系统采用的相似性度量,亦特别为捕足发生于香港附近的强降水过程而制定.
  • 摘要: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对2013年7月天气特征进行分析.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地面形势变化等入手,分析了本月天气形势与天气特征的关系,从天气动力学角度出发,总结了本月天气过程的天气动力学特点.
  • 摘要:山东半岛的冷流天气有着和其他降水过程不同的特征,对2005年12月份山东半岛北部地区的连续2场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常规的雷达资料表明回波顶最高高度为3km,体现了冷流过程的低空性.WRF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表明:冷流过程与低层大气层结的结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850hPa冷平流与地面降水量有着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云水含量、云中霰含量和上升速度的垂直分布上进一步证实了冷流降水的低空性.
  • 摘要:普查2005-2012年济南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挑取了61个后向发展雷暴个例.分析了后向发展雷暴的气候特征和雷达回波特征.根据高空影响系统,将61例分为冷涡、横槽、前倾槽、西风槽、低涡切变线及副高6类.分别对每个类型,分析后向发展雷暴发生时的天气学背景及物理量场特征,得到两种天气学模型及各类型的预报指标.结果表明:1.后向发展雷暴多伴有强对流天气,7月份出现次数最多,85.2%前期850hPa伴有暖温度脊或暖中心.主回波以带状为主,在鲁西北和鲁中地区出现的机率较大,生命史一般超过3h;新回波初生时间16时最多,初生位置集中在4个区域,强度一般在30min之内达到50dBZ,生命史1h以上.山东省具有后向发展特征的雷暴产生的灾害性天气以冰雹和雷雨大风为主,暴雨并非主要强烈天气.2.后向发展雷暴的传播方向有不变和转向两种类型,传播方向不变分为源地随主回波移动和源地沿同一方向延伸两种形式:传播方向转向过程中包含传播方向不变、延伸、转向三个阶段.多个雷暴群共存时,新回波的源地介于两个同波带之间,使二者逐渐趋为一体.两个雷暴群并行时,上游雷暴群的长轴逆转,其尾部与下游雷暴群之间距离缩短.当主回波传播方向与主回波长轴相交时,主回波长轴方向转向,远离新回波一侧减弱,当主回波传播方向与主回波长轴方向一致,新回波源地位于主回波长轴的延长线上时,主回波加强.3.当有冷空气入侵时,冷暖空气交绥是后向发展雷暴的触发机制,850hPa冷空气侵入点(冷空气较强时)、低层增暖上层变冷的地方(冷空气较弱时)、地面图上冷锋或辐合线尾部南风转北风或即将转北风的区域是后向发展雷暴新回波的易发地:没有冷空气入侵时,水汽辐合是后向发展雷暴产生的机制,在850hPa切变线附近、副高外围西南引导气流通道上水汽辐合处是新回波的易发地.4.后向发展雷暴引导气流主要为偏西气流,0-6km风矢量差为7-20m/s.不同类型的后向发展雷暴由于其产生机制不同,对流参数的预报指标也不同,多个指标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 摘要:基于常规气象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IR1和TBB),应用诊断分析方法,对台风或减弱后的台风低压对2012年8月4日傍晚到夜间发生在鲁西北的大暴雨过程的远距离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副高西北侧的商温高湿为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较高的能级和不稳定层结,两高之间的切变线及弱冷空气的入侵是产生暴雨天气的动力条件之一.(2)1209号台风"苏拉"登陆后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结构,其北侧具有较强的温、压、湿场特征.(3)大暴雨天气先后由两块强对流云团共同影响,并且强降水产生过程中,不断有台风云系向北输送,加强了暴雨区的暖湿气流,其中1209号台风"苏拉"为主,1211号台风"海葵"的贡献也不可忽视.(4)大暴雨区位于倒槽辐合区的顶端,为来自海洋的一支东南暖湿气流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的交汇地带.(5)大暴雨发生期间,"海葵"的水汽输送十分旺盛,中心越过琉球群岛进入黄海,中心值达28.8*10-2g·s-1·hPa-1· cm-1,在"苏拉"北侧共同形成宽广的东南水汽输送通道,向鲁西北地区输送水汽,鲁西北的大暴雨区位于水汽通最中心顶部和前侧密集带的北端,且具有明显的水汽辐合;能量场上,"苏拉"北侧分布着θ se高能中心,商能中心北部的商能舌与台风低压倒槽相对应,大暴雨发生在高能舌附近.
  • 摘要:利用1953-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对泰安雷暴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8年来泰安雷暴日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雷暴日为31.3个,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为雷暴多发期,80年代和90年代是过渡阶段,2000年代为雷暴少发期;一年12个月中只有1月份没有雷暴,7月份最多,出现雷暴的最早日期是2月24日,最晚日期是12日3日,一天中,午后到上半夜是雷暴的多发时段.7-8月份是雷击事故多发期,雷击伤亡事故均发生在午后至傍晚这段时间.
  • 摘要:2013年12月13-17日,中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冬季罕见的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天气.影响这次降水过程的因子:贝加尔湖附近的阻塞高压提供稳定的天气形势和冷空气,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缅槽提供水汽.而造成印缅槽加深和维持贝加尔湖阻塞高压的能量均来自上游天气尺度的北大西洋涛动变化通过Rossby波能量的向下游传播,特别是冰岛低压的天气尺度活动.NAO的活动能量在西欧分为两支:一支在中高纬度乡下有传播建立和维持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另一支在地中海东部地区伴随中东急流的加强和向东北方向倾斜进入副热带西风急流,形成西风扰动,在副热带急流的波导作用下传播到中南半岛,进而加深印缅槽.类似的情况,在1994年1-3日南方大范围降水过程中也出现过。由于缺乏逐日降水资料,未能进行大量分析。该机制需要对更多的南方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分析进一步证实。如果该机制得到证实,无疑能够提高南方大范围降水的预报水平和预报实效。
  • 摘要:本文对威海-大连航线"生生-1"号船舶站测风资料进行了普查、优选和预处理,结合海上航线保障服务和现行参考站点,对比统计分析了2011年和2012年12月刘公岛、成山头和船舶站的逐时最大风和极大风.结果表明:(1)船舶站和刘公岛/成山头风向偏差不大.在平均情况下,船舶站较刘公岛/成山头有顺时针偏差,且与成山头的平均偏差更小.(2)船舶站与刘公岛/成山头的逐时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显著相关,显示这三个站点风速变化的一致性高.(3)船舶站与刘公岛/成山头的极大风速平均偏差大于最大风速平均偏差.(4)船舶站平均极大风速比刘公岛/成山头大,船舶站与成山头的极大风速偏差更小一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