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09年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
2009年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

2009年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09-11-09

主办单位:;科技部;;

会议文集:2009年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临床诊断和代谢组学研究通常以尿液或血液作为样品,由于尿液和血液样品本身的复杂性,很难实现样品的高通量分析。本文以人的呼吸气体为样本,构建了一种新型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EESI-MS)检测技术平台,并将此技术用于临床诊断,在新陈代谢的活体监测,中医临床诊断、西医临床诊断及口服或肌肉注射药品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应用研究,为活体、快速、实时、原位的临床诊断方法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 摘要: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肝细胞发生坏死或炎症时,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过多而降解减少的病理过程。中医学络病理论在慢性肝病的病机认识与临床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即从中医基础理论之一的络病学说角度对肝纤维化的病理及治疗进行了论述,以期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思路有所拓展。
  • 摘要:中药谱效关系是当前中药研究的前沿课题,它在中药质量控制和疗效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谱效关系研究方法中,药效评价方法及其与化学指纹图谱的联系是矛盾的关键。现行药理学评价指标多是总体宏观指标,与化学指纹图谱数学关联度不高.系统化学生物学研究对象及内容和中药谱效关系结合紧密,系统化学生物学中小分子化合物对生物大分子的调控作用就是药效表现,化学信息学和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为精确表述它们的关系开辟了道路。本文通过对中药谱效关系研究的分析,指出将系统化学生物学方法运用到中药谱效关系研究中,必将为谱效关系研究开辟广阔的道路。
  • 摘要:中医学有着自身的哲学基础和科学发展观。中医理论来自实践,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中医的生命力在临床实践,为此,着重提出“实践中医观”的概念。中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中医的整个未来。依据中医本质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实践中医”人才,就体现着科学发展观。
  • 摘要:多元化案例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案例教学一临床案例讨论-案例作业-临床案例考核等多元应用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临床教学、练习,考核等教学环节中全程贯穿案例教学。这一模式是强化学生中医基本功,提高医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 摘要:麦门冬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主治肺痿。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对肺系疾病的药理作用,包括镇咳、抗过敏、促进呼吸道净化等。为了给临床医师及各位研究人员提供临床应用及研究依据,本文将麦门冬汤的古代文献记载及其近十多年的临床肺系疾病的应用情况作一总结。
  • 摘要:从脾胃的生理、病理及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诊疗经验等几个方面,将高忠英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特点进行整理。高老在治疗实践中综合运用《内经》《脾胃论》《医学衷中参西录》及叶天士有关论述脾胃病的理论,提出慢性胃炎为本虚标实之证,创造性地提出脾虚胃燥是其发病根本。临证应用海螵蛸制酸敛疮止痛,川贝、花粉养胃阴润胃燥,合理配伍,修复胃粘膜。辨证和辨病(胃镜及病理结果)相结合,疗效显著。
  • 摘要:国家“治未病”健康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1月,第二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提出:加快建立服务提供体系,加快推进科学技术研究,加快建设服务人才队伍,探索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探索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的实现形式,是今年工作的五项重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该院特色与国际标准的服务模式,从心身整合的角度,对治未病中心开展健康管理业务的必要性、理论渊源、人才需求及运作模式等方面做一探讨。
  • 摘要:讨论国内外常用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西医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标准。国内中医药治疗RA临床对照研究的疗效评价标准主要应用的是国内部局级和国家级学会标准以及临床研究者依据以上标准基础上的自拟标准,通过对我国国内较为常用的中医从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与国外标准对比,讨论其异同点,以推动RA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 摘要:90ˉ170V交流电压,0.12-0.24mA电流,3ˉ5次/分钟电频,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疼痛,峭峰“∫”波加强吸收肿胀组织液;音频加载电波具镇疼;黄芪改善免疫力;独活加强更新代谢;后温热效应提高自体修复机能。
  • 摘要:20世纪末,西医在中国全面替代了传统医学而一统天下,与此同时的是西方的市场经济也把我们带入了高药价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里,中国的各种传统医学成为了一个濒危的医学,虽然它们护佑了中国人医疗健康达数千年之久。但是否可仅仅依赖西医这一种医学来护佑未来的医疗健康呢?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能从容承受这个高药价时代多久呢?以和谐思想为根本的东方医学和与对抗思想为根本的现代西方医学,它们所展开的医术方法一定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有着极大的互补性。问题是为什么要把这个互补性、有着草根经济的传统医学阻挡在主流社会之外?是否应该营造一个医学多元化氛围,就像正在保护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那样?生物多样性让地球美丽、健康,文化多样性让社会丰富多彩、充满着活力,而医学多样性提供的是更安全的健康保障,无疑它们都是人类生活里不能缺少的。
  • 摘要:目的:研究增健与营养适、维康素合用对小鼠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环磷酰胺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观察增健与营养适、维康素等合用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增健+营养适组、增健+维康素组和增健+营养适+维康素组耳肿胀度、淋巴细胞总数均显著升高;与增健组比较,增健+维康素组耳肿胀度显著升高;与增健组、增健+营养适组和增健+维康素组比较,增健+营养适+维康素组CD4+T细胞百分比例和CD4+/CD8+比值显著提高,CD8+T细胞百分比例显著降低。结论:增健+营养适组、增健+维康素组和增健+营养适+维康素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T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提高作用,且增健+维康素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增健口服液。
  • 摘要:笔者有幸受广东中医药学会“音乐爱心家园”之邀,于今年7—8月间,参加赴川“心身康复·音乐治疗”志愿服务,作为心身医学专家参与到震后群众的心身康复工作中。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深感灾区人民的疾苦除了生理躯体性病痛外,亦苦于心灵的创伤。以一种“心身整合”的模式为灾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则可在前期“灾后重建工作”基础设施与和谐社会秩序建设成绩斐然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其人性化的内涵。本文试以现代心理学、音乐治疗学相关理论整合中医“经络”与“五脏相音”理论技法,探索一条适合灾区群众的中医心身康复治疗方法。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医专家经验的特点,分析了专家经验研究方法的概况和存在的局限性,介绍了Q方法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步骤,从中医思维、名老中医思维特点等方面论述了与Q方法研究之间的关联,探讨了应用Q方法研究名老中医经验的可行性。
  • 摘要:目的:评价云南白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9年5月8日)。结果:总共纳入2篇云南白药的研究,包括270例患者,但研究的质量不高;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云南白药)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西药)的治愈率,其OR值和95%CI值分别3.04,(1.77,5.23)。结论:目前仅有少量的证据支持云南白药治疗软组织损伤优于西医治疗,因为纳入的研究样本数量少及质量不高,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验证。
  • 摘要:目的:咖啡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脑靶向性评价。方法: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咖啡酸与甲醇和乙醇直接反应合成咖啡酸甲酯和乙酯,咖啡酸在磷酸催化下与醋酐酰化得3,4-二乙酰基咖啡酸;并测定了咖啡酸及其衍生物在正辛醇-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系统中的分配系数;采用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和星形胶质细胞(AC)共培养建立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形来评价其脑靶向性。结果:得到三个咖啡酸衍生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均较咖啡酸高,亲脂性增强;其中咖啡酸甲酯和3,4-二乙酰基咖啡酸透过体外血脑屏障的能力较咖啡酸强。结论:所合成的三个化合物经MS、1HNMR、IR和UV证实其结构;咖啡酸甲酯和3,4-二乙酰基咖啡酸能突破血脑屏障具有脑靶向性特点。
  • 摘要:五皮饮功能健脾益气、行气利水,通调三焦水道,用于头面四肢水肿,腹部胀满,小便不利,妊娠水肿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五皮饮具有利尿作用。为了给临床医师及各位研究人员提供临床应用及研究依据,本文将五皮饮的古代文献记载及其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 摘要:后汉张仲景所撰《伤寒论》是一部中医临床理法方药具全的医学典籍,其共记载方药113方,91味药,398条原文。其中运用大枣的方剂有39首,占全部方剂的1/3以上。由此可见,大枣是《伤寒论》中的常用药,也是张仲景比较擅长应用的一味中药。 一.大枣的功效大枣甘,温,归脾,胃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枣富舍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环磷酸腺苷(C-AMP)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 二.大枣在《伤寒论》方剂中的应用《伤寒论》中应用大枣的方剂中,治疗太阳病的有29首,阳明病2首,少阳病5首,太阴病1首,厥阴病2首。用量为4ˉ25枚不等。其中,太阳病的治疗方剂占绝对多数,且用量在10枚以上的有26首,直接以大枣命名的有十枣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足以证明其对大枣的重视。 三.《伤寒论》中的养生思想由此可见,医圣张仲景在治疗的疾病的过程中,十分注重胃气的养护,充分体现了其在护理及养生方面的独到之处。而在顾护胃气的中药中,张氏尤重大枣的应用,为后世医家的治疗和大众的养生提供了非常有益的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清热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养阴清热方,每日1剂,对照组加服吡格列酮片30ra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均抽血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超敏CRP(hsCRP)、TNF-α、IL-6,治疗组治疗前后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两组血糖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前后血脂(TG、TC、HDL-C、LDL-C)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CRP(hsCRP),TNF-α、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患者无论治疗前后TNF-α、IL-6均与hsCRP呈正相关;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TNF-α、IL-6与CRP呈正相关;益气养阴清热方能安全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炎症因子(CRP、TNF-α、IL-6)水平.
  • 摘要: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颗粒)对哮喘小鼠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哮喘小鼠肺组织内GRmRNA表达的相对量,比较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用药组之间的GRmRNA表达差异。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的GRmRNA表达明显降低;各用药组与哮喘模型组相比GR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哮喘的发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GRmRNA降低有关,六味地黄颗粒对哮喘小鼠GRmRNA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 摘要:肾阳虚等重要证型的遗传属性尚有争议。本研究基于经典家系法探讨肾阳虚证的遗传学特征。采用证候流行病学法纳入肾阳虚家系,并经5位中医师单盲评分与3年追踪而确认。应用表达谱芯片、SNP芯片、基因组再测序、生物信息学挖掘等方法,探讨其遗传特征。在四川盆周发现一例含有17个肾阳虚患者的典型家系。转录组分析发现以能量代谢为核心的大量微效基因整合作用;能量代谢调控通路MAPK等异常是产能不足的重要原因,而氧化磷酸化、ATP合成等通路则处于反馈性亢进状态。发现5个中等程度的连锁不平衡SNP,及大量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拷贝数变异(CNV)。DCDC5再测序,发现Ser1172转换为Pro1172。本研究获得肾阳虚证首批LD SNP,CNV及一个基因组变异体,基本符合多基因孟德尔遗传,并与肾阳虚主要症状有较强关联性。
  • 摘要:中医学辨治胸痹心痛源远流长,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丰富的经验。胸痹心痛的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宗气不足、心阳亏虚、肾元匮乏最为重要,标实以痰浊气滞尤为多见。胸痹心痛关乎五脏,与心肾关系尤为密切,滋肾通阳是治疗胸痹心痛的重要方法;在临证遣方用药时多选阴阳相配,相辅相成的药对,并且注重灵活化裁经方,疗效满意。
  • 摘要:任继学教授将伏邪病因理论运用于内科杂病的机理分析中,并提出“先天伏寒”的病因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符合先天伏寒的病史特点及发病规律,本课题组针对其病因本质,临床拟定伏寒方,并观察伏寒方加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结果证实伏寒方加血府逐瘀汤,对于纠正冠心病先天伏寒患者足凉或手足凉、疲乏、善太息、口干、心烦等主症具有显著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在喜热食、胃痛或胀、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摘要:以病毒、细菌相关分子模式或4具有不同证候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为激惹物,通过解表、清热类方剂的含药血清干预,观察哺乳动物巨噬细胞的Toll样受体(TLR)家族及其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接头蛋白的表达、信号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等的影响,探讨了方剂功能的分类学基础。结果发现,所试解表剂和清热剂作用于不同的TLR亚型;提示能识别病原体分子模式、启动先天性免疫、调节获得性免疫的TLR系统,可能是解表剂和清热剂功能分类的生物学基础之一;桂枝汤证患者血清导致的TLR表达异常,只有用桂枝汤可完全逆转其异常,也为“方证相应”提供初步的实验佐证。
  • 摘要:背景:中医学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具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科学价值。但受到中医学特有理论体系和传统研究方法客观属性的双重限制,使得与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应用相关的系列科学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这已经严重制约中医学的学术进步和现代化发展。系统生物学是一种整体整合性科学,基于系统考量的思想是其核心理念。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性的研究思路与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理论内涵基本相似,有相同相容的可能。目的:依托中医药背景,课题组利用系统生物学技术对中医学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系列科学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从代谢组学层面对中医学的科学价值进行阐明。方法:基于UPLC—ESI MS的代谢组学技术,进行中药种质资源代谢表型分析、中药作用机制和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的示范性研究。结果:从代谢组学层面,系统阐明刺五加的性状分化机制和质量属性、阐明茵陈蒿汤的保肝作用机制和熊胆解酒护肝的作用机制、六味地黄丸的补肾作用机制、以及天芪降糖胶囊防治消渴病的作用机制、并初步阐明六味地黄丸配伍组方中“三补三泻”的科学意义。结论:传统中医学与系统生物学(代谢组学技术)的有效碰撞与借鉴,是解析中医学科学问题的有效尝试,是一种既遵循中医学理论内涵又系统深入的研究方法。代谢组学技术的实践应用昭示了系统生物学在中医学现代化研究中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能够切实推进中医学的学术进步和现代化发展。
  • 摘要:作者介绍一种新发明的光学分子图像技术,其体外分子成像分辨率可以达到原子水平,对细胞内分辨率可以达到分子水平,并且可以用于观测活体细胞的生长、繁殖、凋亡等变化过程,可以成为在细胞水平药物生物活,是研究的强有力的工具。并提出用该相关技术与系统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中药复方的分子作用机制,从现代生物哲学视角诠释了中药复方君丞佐使配伍的用药理论原理,为中药复方的研究指明了可能途径。
  • 摘要:“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特色优势的重要思想,探讨经典名方异病同治原理是传承发展中医药基础理论的良好切入点。前期文献挖掘和实验研究表明,当归芍药散主要病机是“肝郁脾虚”,其广泛药理活性与组胺介导的生理病理功能有相似性,并通过组胺1型受体发挥改善水肿、疼痛、镇静等活性;继而提出新研究构想“当归芍药散可通过整合调节组胺受体表达及信号转导途径达到异病同治目的,“肝郁脾虚”病机可能与组胺能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而位于下丘脑的组胺能神经元可能是调控的中心”,正开展相关研究,以期为阐释当归芍药散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依据,为探讨中药复方的异病同治原理提供思路方法借鉴,为进一步探讨“肝郁脾虚”的科学内涵奠定基础。
  • 摘要:中医学起源发展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以及维护健康、抵御疾病的科学。中医学是我国自主创性的优势领域,在推进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把握符合中医发展规律的创新方向,强化以中医为主体的发展意识;必须坚持基于中医临床实践的自主创新,坚持基于文献与理论研究、知识挖掘的原始创新,坚持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必须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为中医自主创新提供人才资源;必须加强平台建设,建设代表国家水平的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科学实验研究平台、中医药信息与数据研究平台;必须尊重学术民主、鼓励学术争鸣、促进学术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发展中医理论,全面提高中医防病治病能力,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 摘要:中医理论数学化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阴阳五行数学是中医理论数学化的重要支柱,阴阳五行生理公式是阴阳五行数学与中医相结合的纽带。对病性的变化和转化进行理论分析,对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逻辑检验和由既病推断未病,都得借助阴阳五行生理公式。
  • 摘要:目的:依据中医学“肾藏精生髓主骨”、骨的生长发育与肾精-脑髓-骨髓密切相关的藏象理论,研究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的相关病理机制以及补肾益髓益髓中药调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去卵巢造模方法建立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空白组、补肾益髓中药低剂量组、补肾益髓中药高剂量组、补脾中药对照组,盖天力钙片对照组、骨疏康颗粒对照组;给予补肾益髓中药干预12周;以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进行骨密度(BMD)检测,以RT-PCR法检测大鼠股骨、肾、下丘脑组织TGF-β1、TIEG1 mRNA的表达,以 Western b1ot法检测股骨、肾、下丘脑组织TGF-β1、TIEG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空白组骨、肾组织TGF-β1、TIEG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下丘脑组织明显升高。用药12周后,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高剂量组可明显提高股骨头骨密度,明显优于补脾组中药。补肾益髓高、低剂量组、盖天力组、骨疏康组可明显上调骨、肾组织TGF-β1 mRNA、蛋白以及TIEG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补肾益髓高,低剂量组、补脾组、盖天力组、骨疏康组均可明显下调下丘脑组织TIGF-β1 mRNA、蛋白以及TIEG1mRNA及蛋白表达的表达水平。结论:肾虚骨质疏松症病理机制之一在于TGF—β1与TIEG1mRNA及蛋白表达异常,并可能存在下丘脑-肾-骨的反馈调节机制,揭示骨的生长发育与肾精-脑髓-骨髓密切相关的部分生物学依据;补肾益髓中药可以有效地防治该病症,对下丘脑-肾-骨反馈机制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从而阐明中医学“肾藏精生髓主骨”藏象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 摘要:目的:地中海贫血是因先天性基因缺陷致使珠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的一种遗传性血液病,也叫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它是世界上发病率高、危害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探讨基于“肾”脏象理论,从肾论治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的证治规律和客观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用补肾益髓法的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在广西高发区治疗地中海贫血(α-,β-型),疗程3个月。结果:在广西高发区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型地贫96例,α-型地贫HbH病81例,结果表明:对同一中医证侯(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证)的两种地贫(α-,β-型)患者,用补肾益髓法的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均取得肯定的疗效,患者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与血液指标的提高相一致。研究提出了地中海贫血中医核心病机的假说,验证了它的客观性,并初步揭示了疗效特点和作用环节。结论:基于“肾藏精生髓、髓生血”理论,用补肾填精益髓法从肾论治,辩证治疗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是有效的。高发区临床实践和疗效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肾藏精生髓、髓生血”理论的客观性。研究结果为从一个侧面揭示肾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方法:本文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针灸穴位和经络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数字人数据和CT,MRI数据,对人体结缔组织断面图像进行标记和重建,并与中医经络相比较。并对全身筋膜结缔组织支架进行生物进化和胚胎发育分析。结果:对人体结缔组织断面图像进行标记和重建,显示出与中医经络记载走行接近的影像结构,提示全身的结缔组织均与经络密切相关。结论:经络的解剖学基础是人体筋膜支架。经络的组织学结构为的非特异性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穴位是筋膜上在接受刺激时能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部位。提出一种新的解剖学分科方法和学术研究领域:筋膜解剖学。筋膜解剖学认为人体是由非特异性结缔组织支架所构成的支持与储备系统以及由已分化功能细胞所构成的功能系统所构成。对支持与储备系统本身的研究以及支持与储备系统和功能系统相互关系的研究称之为筋膜学。
  • 摘要:中医病因学的研究大多是对单一病因的研究,虽有对痰瘀、湿热等复合病因的研究,但缺乏系统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变化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经常处于环境、心理、饮食等多种危险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复合病因致病将会更加常见于临床,而之前注重对单一病因进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已经远远滞后于现代临床的需求。这就要求重新审视中医病因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重视中医复合病因的研究,探索与时代特征相符合的中医病因学说,以适应医学临床和多学科交叉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中医基础医学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医学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的医学使命。
  • 摘要:本文旨在阐明“痰”在人体内生成和蓄积,达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人体多种复杂而难治的病变;“蒙蔽神明”、“阻滞气机”、“壅塞血脉”、“泛溢肌腠”、“积聚成瘤”、“宿痰失道”等,是“痰”的突出致病特点。古今医家在痰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深入发掘、整理、阐明,使之有效地运用于痰病的预防和临床诊疗。
  • 摘要:目的:引进并修订国际经前期综合征(PMS)诊断标准,建立国内PMS诊断参考标准。方法:运用引进的美国妇产科学会PMS诊断标准和量表,采用整群抽样法,进行国内大样本、多中心检验和修订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填写修订后的量表,连续填写2个月经周期。结果:对引进的诊断标准和量表作了翻译与修订,并检验了量表的信、效度,以引进的PMS诊断标准作为回顾性诊断标准,以量表作为前瞻性诊断标准,两者相结合。结论:修订后的PMS回顾性和前瞻性诊断条件可作为国内诊断参考标准。
  • 摘要: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性研究,结合有关中医证候模型的文献研究,分析现有中医证候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证候模型拟临床研究的概念,并对其可能的应用价值进行评述。提倡用临床实验方法研究中医证候的科学规律及其演化过程,并对病证结合模型动物进行中药干预,评价药物的对证候模型的作用及内在本质,构建符合中医药作用的特点药物评价技术及研究平台。
  • 摘要:中医药信息学是由中医学和信息科学交叉产生,对其内涵与原理的研究将丰富学科理论,促进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发展。本文对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产生的理论基础与学科特点进行了论述,并从中医药信息的形成、获取、识别、转化、反馈控制、经验性知识激活与传播等方面探讨了学科原理和任务。
  • 摘要: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传统知识领域。独特的生命和疾病观,是中医的核心思想和智慧,它不属于科学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定与现行某些不适宜传统知识生存的制度发生对抗。因而,在建立保护名录工作的基础上,必须积极地思考并建立相关保护标准和规范,这将是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
  • 摘要:新安医学作为一个区域特色明显的医学流派,其形成决不是一种偶然,从历史、经济、文化、地理诸方面深入剖析其形成因素。新安医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的“统一与结合”上,即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学派纷呈与和谐融通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家族传承与学术传承的有机统一与结合,以儒通医与融合道佛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地理新安”与“医学新安”的有机统一与结合,中医科学与徽学文化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同时,从理论学术价值、文献资源价值、临床应用价值以及精神文化价值各角度阐发其当代价值。
  • 摘要:将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中医药复杂性问题的研究,当今已成为中医学界新的研究热点。一些学者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在阐述了系统科学体系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点以及中医药系统复杂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并从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个层次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
  • 摘要:目的:提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中医临床信息分析的研究方法。方法:介绍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具体计算过程并结合实例说明。结果:根据所收集到的291例肝炎肝硬化临床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找出与脉象变化密切关联的症候指标。结论: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以定量地从许多临床症状、体征中找出与证候变化最为密切的指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量化基础。
  • 摘要:传统用药经验中包含了很多宝贵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对于中药新药的研发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些信息的参考价值会被削弱。本文结合中药新药的特性,讨论如何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用药经验所包含的宝贵信息。
  • 摘要:本文针对中药注射剂的高风险性,阐述了如何对其非临床安全性试验进行合理设计以客观反映其安全性,以及如何对其试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以达到加强中药注射剂风险控制的目的。
  • 摘要:目的:益肾蠲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应用“益肾蠲痹法”对54例曾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因副作用而改用益肾蠲痹法治疗3年以上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激素剂量、血沉、C反应蛋白、ENA系列等指标变化。结果:54例SLE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下降,ESR、CRP明显下降;激素用量逐渐撤减至停服,ENA系列指标阴转率最高达96.3%。结论:益肾蠲痹法对难治性SLE,具有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明显等理想疗效,是一种易于推广使用、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治疗方法。
  • 摘要: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传承研究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临床服务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传承研究的内容应从医术、医理、医道三个层面把握,并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师徒型传承、院校型传承、科研型传承等传承研究模式,以及整理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理论创新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促进名老中医有效传承研究模式与方法的发展,推动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和创新。
  • 摘要:药对是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组成简单却具备配伍的基本特征,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优势,具有内在的组合变化规律与丰富奥妙的科学内涵,也是复杂方剂组成的基础。本文基于药对配伍的原则、药对配伍组合特点及现代研究认识等对其配伍组合的现代科学内涵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与中药新药发现提供借鉴,为中药药对的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研究补肾强督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补肾强督法治疗29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BATH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AI)、患者总体评价(PGA)、脊柱炎症、脊柱痛、中医症状积分及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补肾强督法治疗后患者ESR、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ASFI、BASDAI明显减少;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临床达ASAS20、50、70患者分别占4.5%、13%、56.8%。结论:补肾强督法可以调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免疫水平,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显著的治疗作用。
  • 摘要:中药药对是联系方剂和中药的重要环节。对于药对中药物间的结构关系中医理论有多角度的论述,但缺少现代研究方法,难以同中医理论相联系。本文采用关联规则发现方法,分别应用标准Apriori算法以及改进的分步式计算方法,对625个药对348味药物中包括性味归经功效共49个属性形成的数据库进行挖掘研究,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方法更适用于分析药物间的关联规则,集中度更好,易于发现有价值的关联规则。
  • 摘要:近年来,激光成为了医学上作为诊断和治疗的工具,同时作为一种工具也被应用于许多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研究中,特定波长的激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和分布是由组织的光学特性决定的,而组织的光学特性与生物组织的生理状态(比如成分)有关,通过测量生物组织表面的漫射光的分布可以了解组织的生理状态,本次实验通过在相同条件下,测量及比较人体经络及其周围组织表面的漫射光分布,从实验上证明激光沿经络与非经络路径的漫射光分布存在差异。
  • 摘要:中医西医不同而分距,使中医术语难明。经中医药历久的研究,主流医学仍久不见有应用任何中医概念。本文目标为介绍建立中医范例TCM—P的方法,使已研究足足有余的中医理论放进主流应用。把中医[肾】脏以身体末端为范例,把腹腔腹膜以后及以下的组织,包括肾上腺、肾及泌尿器官、生殖器官、卵巢、盘腔肌肉及下背筋腱肌肉,成一块整体功能结构看作[肾】脏,而这末端功能和其上互动紧密协调脑神经及荷尔蒙机制则解释【肾】脏脏象。此【肾】脏范例成全主流基本要求标准,包括解剖与生理紧密关连,且因独特而有启导性意义。 本文介绍以古籍及现代研究作复证宽的方法,此范例对中西医发展的好处。西医可因此由器官和系统观演化至脏器群的模式,让现今科学研究开始重视的复杂生理模型具体化。此平台让中医西医以简单言语沟通,而产生好的研究渠道。
  • 摘要:中药复方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和精髓,它是通过所含的各种成分之间和各成分与相应的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治疗疾病的,是一种多成分多靶点的非线性复杂体系。目前尚没有系统研究的实例。系统生物学的引入为中药复方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的特点是通过层次与层次之间,网络与网络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建立起的复杂系统,具有单个系统所没有的性质,与中药复方的研究思路不谋而舍,利用系统生物学的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用于研究中药复方,将极大地促进中药复方的研究。
  • 摘要:目的:采用粗糙集与支持向量机结合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中医临床肝硬化的辨证研究。方法:根据所收集的293例中医肝硬化患者临床的相关信息,采用粗糙集方法建立证候决策信息表,并通过计算提取与肝硬化各证型有密切关联的重要症状、体征。然后,利用这些提取的症状组合作为支持向量机的出入进行分类学习,从支持向量机分类结果得到相应的证候。结果:采用不同的输入指标所得到的辨证平均正确率均高于70%,尤其采用粗糙集约简后辨证的准确率为84.4%左右。结论:基于粗糙集与支持向量机的中医辨证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对于中医临床辨证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传统中医药重视从宏观、整体、系统角度研究疾病的发展状态,药材的使用多为复杂的混合物体系,所以如何对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和探明其作用的机理是传统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随着系统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其中特别是代谢组学的高通量、整体性的研究技术和研究思路,对中药方剂中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及其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此外,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将为从现代科学的基础上解释中药的整体作用机制提供新方法:而代谢组学的研究成果,则可能为建立新型的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评价的技术平台作出贡献。
  • 摘要:蜂胶是由蜜蜂采集到的天然产物,已有数千年的民间用药历史。蜂胶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药理研究表明蜂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活性成分,可以改善血管的弹性和渗透性,可以舒张血管、清除血管内壁积存物,增强心脏收缩能力,并可有效的抑制血小板集聚,且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蜂胶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其显著的疗效和神奇的多种功能已引起医药界的高度重视。目前,蜂胶的各种制品虽然丰富,但大多均为保健食品制剂。通过近几年的预试性工作认为,蜂胶及其有效部位蜂胶总黄酮具有非常明确的抗心肌缺血作用,且毒性低,故将其开发研制成国家五类新药。
  • 摘要:目的:提出一种以系统生物学信息获取及处理实现辨证施治量化体系的实施方案。方法:基于对中医“证”这一系统生物表型的量化模式识别,系统生物学信息获取及处理经知识发现的途径遍及现代辨证施治量化体系的所有主要环节即首先获取人体的宏观无创系统表型属性如经络电生理参数及症状信息;而后通过有示教的机器学习优化算法以有效临床案例作为示教标准而得以开发出辨证施治量化系统。结果:以“中医治未病”的例证显示了本实施方案可实现辨证施治量化体系中生物信息的低成本获取及优化规范的辨证施治量化知识库的建立。结论:此辨证施治量化体系可试应用于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中,并可期望进一步推广到其他传统医学领域作为低成本的个体化量化诊疗平台使用。
  • 摘要:共性技术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方法,许多国家将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作为科技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中医药研究整体发展情况及共性技术现有基础的分析,提出目前在共性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共性技术的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 摘要:中药肾毒性已经成为制约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应用的一大障碍。为了确保中药的安全使用,有必要加强中药成分的毒理学研究,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毒理评价体系,以指导临床更合理的使用中药,使中药更好的走向世界。为探讨基于细胞的中药安全性评价新方法的有效性,建立了用肾小管上皮细胞(MDCK,HK-2)筛选和检测中药成分肾毒性的体外试验系统,已应用于中药成分(马兜铃酸、七叶皂苷等)的体外肾毒性研究,并深入研究其毒性作用机制。本文对目前的有关研究进行概述,并对基于细胞的中药安全性评价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摘要:以癌痛消颗粒的水溶剂对小鼠灌胃,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来评价其安全性。半数致死量实验以不同浓度的药液及饱和药液对小鼠灌胃,观察7天未见小鼠死亡,无法测出半数致死量。进行最大耐受量实验,以饱和溶液1天内对小鼠灌胃3次。灌胃后小鼠心、肝、脾、肺、肾、睾丸/卵巢等与体重的比值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值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灌入药物总量相当于3.78g生药,折合成人临床日用量为314.8倍,符合临床应用及推广要求,对长期毒性实验剂量的设计和药物Ⅰ期临床实验起始剂量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摘要:本文从测量学及信息提取的角度,对中医脉象研究进行分析与探讨,对脉象的客观量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与方法,针对中医药传统脉证知识,构建古代脉象数理模型,进而挖掘现代生物学、生化学相关关联指标,实现脉象的现代数理量化描述的新思路。以期使脉象理论形成开放的系统,真正实现发展创新中医脉象理论的最终目的。
  • 摘要:目的:探讨颜正华教授治疗胃胀痛君药的性味归经特点。方法:收集颜老临证治疗胃痛医案118例,使用EpiData 3.02软件对君药的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录入,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君药性味归经:四气方面,微寒药物占29.2%,微温药物占29.2%,平性药物占15%;五味方面,辛味药占36.5%,甘味药占32.6%,苦味药占27.5%;归经方面,入脾经占24.3%,入胃经占16.3%,入肺经占16.3%,入肝经占15.7%。②比较首、末诊不同君药,温性药物首诊占50%,末诊占27.2%;寒性药物首诊占18.2%,末诊占36.4%。辛味药首诊占36.1%,末诊占19.4%;酸味药首诊未使用,末诊占8.3%。结论:颜正华教授在治疗胃胀痛过程中,用药平和,其性多微寒、微温或平,其味多辛、甘,多入脾、胃、肝、肺经。比较首、末诊不同君药,发现初期多用温、热、平性之品,后期用药多平、寒;初期多用辛、甘味药,后期酌加酸味药。
  • 摘要:为了解六味地黄丸不同极性成分组对大鼠尿样HPLC—UV代谢表型影响的差异,本文分别以50%乙醇溶液和乙酸乙酯为提取液,得到六味地黄丸两种不同极性成分组的提取物,经测定两提取物中马钱素和丹皮酚含量有明显差异。两提取物大鼠灌胃后收集尿样作HPLC—UV分析,所得指纹图谱数据进一步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给予不同提取物的大鼠尿样具有不同的代谢表型,且该表型与给药时间、剂量相关。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修复炎证模型HPLC—uV代谢表型的物质(组)可能主要存在水溶性成分组中。本文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HPLC—UV技术可用于六味地黄丸的代谢组学研究。
  • 摘要:本研究尝试创立一种基于药性位势模型与功效知识元网格的模型化表征方法,并藉以探讨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之间的内在关联规律,从而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进行现代诠释。本研究将使中药传统药性理论知识体系呈现开放性,并为实现中药药性数字化表征开辟新的途径,也可为探讨中药配伍理论的内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摘要:为观察伍用大黄蒽醌对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在大鼠体内吸收动力学的影响。两组大鼠分别给予配伍药物和黄芩提取物,在不同时间点从门静脉中采集血浆样本,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黄芩苷浓度的经时变化,用经典的房室模型和双部位吸收模型分别对浓度-时间数据进行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实验建立的血浆中黄芩苷的HPLC测定方法准确、精密、可靠;黄芩苷在门静脉中的吸收模型符合双部位吸收模型:配伍大黄蒽醌后,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在大鼠门静脉中的血药浓度显著升高,吸收时间有所延长,从相关计算的吸收动胃学数据表明黄芩提取物配伍大黄蒽醌后可提高黄芩苷的吸收程度,延长吸收时程,这从吸收动力学的角度为大黄黄芩配伍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摘要:本研究采用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通过建立运动性疲劳的细胞模型对中药红景天抗运动性疲劳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取新生大鼠骨骼肌细胞,将其随机分成红景天组和对照组。在两组细胞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2mg/m1红景天提取物和等量的D-hanks液进行培养。两组细胞分化成肌管后,将用钙离子染料处理过的细胞置于共聚焦显微镜上检测其荧光强度。待荧光强度稳定时,分别向两组细胞加PH为6.5的D-Hanks液,记录并比较两组细胞用酸刺激前后荧光强度的改变幅度。结果发现,两组细胞胞浆内钙离子的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强,但红景天提取物组细胞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红景天提取物对酸刺激引起的疲劳骨骼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红景天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骨骼肌细胞胞浆内钙离子浓度有关。
  • 摘要:中药缓释制剂药代动力学是当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难点,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体内环境是影响中药缓释制剂药代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胃肠道环境、肝脏代谢、肾排泄过程及动物和人体环境的差异性等方面,探讨了体内环境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科学分析了中药缓释制剂药代动力学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的问题和难点,对促进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为了证实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整合协同作用,提出了疾病缩减效应假说:中药复方天然组合化学库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在一定的有效药物浓度范围内,以低于其某一单体成分治疗剂量进入人体后,有选择地反复作用于与某种疾病有关的多个直接靶点或间接靶点,此后,以整合、协同等形式,通过“疾病缩减效应”,达到治疗疾病、减轻病痛的药理作用。方法:选用大鼠束缚寒冷应激性胃溃疡模型,以溃疡指数、胃液游离酸、总酸度、胃泌素等为指标,考察理中丸及其拆方的抗胃溃疡效果。结果:显示理中汤组、人参组和白术组与模型组对比溃疡指数、游离酸与总酸度有显著性差异,理中汤组理论疾病残留度为0.372,实验结果实际疾病残留度为0.320,理论值与实际值十分的接近。结论:表明了理中丸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整合,协同作用达到了对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证实了中药复方疾病缩减效应的客观存在。
  • 摘要:目的:观察当归-川芎不同配比(1:0、2:1、1.5:1、1:1、1:L 5、1:2、0:1)分别经三种制备方法(水提、醇提、先水提后醇提)提取后所得药液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探讨归芎药对因配比与制法的不同而产生功效的差异性。方法:家兔颈动脉取血,比浊法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PT,TT,并比较归芎药对对以上各指标的影响。结果:归芎药对各组均显示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川芎配伍比例逐渐增大时,其生物效应呈减弱趋势;三种不同的提取方法中,醇提取或先水提再醇提的效应强于水提取。结论:当归-川芎不同配比与不同制法所产生的功效变化与它们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差异有关,其内在的物质基础与相关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 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中国传统中药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中多种木脂素成分的药理作用,揭示了此类成分在保肝护肝、抗肝细胞毒性、抗炎、抗氧化、改善体能方面的作用,为中国传统中医中药的部分作用提供了药理研究的基础;展示了五味子在除了中医传统药用价值以外的新的作用领域如防癌治癌和五味子对与神经系统的作用。
  • 摘要: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迅猛发展,对中医药科研管理和效绩评价的研究,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不可尚缺的内容和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综合主观与客观权重方法及灰色系统理论等,建立了主客观结合的多属性综合决策评价方法。并根据所建立的评价方法,结合科研管理效绩评价实例进行了分析与说明。为中医院校科研管理提供了效绩评价的方法和手段.
  •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西医治疗肿瘤时开始逐渐重视患者的生存状态,提出了“个体化医疗”的观点;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肿瘤时,相同的肿瘤,由于辨证分型不同,治疗方药亦不同;不同的肿瘤,由于辨证分型相同,亦可以采用相同的方药治疗,即“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中、西医在治疗肿瘤的观念上形成了交融。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现代医学个体化治疗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相同点,以期为中医肿瘤个体化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 摘要:质量管理“PDCA”循环法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也是JCIA(国际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医院管理标准)推荐的医院质量改进方案。有人称其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本文首先讨论了在中医“治未病中心”实施健康管理的必要性、理论渊源、人才需求等问题。同时,将“PDCA循环法”引入个体生命健康管理过程中,初步建立起个体生命健康管理“PDCA循环法”的运作模式及其实现形式。
  • 摘要:目的:研究逍遥散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大鼠模型的抗抑郁药理作用。方法:利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CUMS),以逍遥散和三种阳性药为干预药物,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并采集相关生物样本,进行NMR、GC-MS和HPLC分析,结果用SPSS、SIMCA-P和MATLAB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生物标志物的提取及指认。结果:CUMS大鼠模型在第21天建立成功,逍遥散高中剂量及阳性药在行为学及代谢物分析上,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逍遥散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且中剂量效果最佳。
  • 摘要:目的:研究逍遥散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微生态调节作用。方法:复制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结合孤养模型,选择盐酸氟西汀为阳性对照药;无菌收集造模3周后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采用ERIC—PCR扩增,形成菌群DNA指纹图谱,借助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组样品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ERIC—PCR指纹图谱结合多元变量统计方法能够分析肠道细菌的种群结构,方法可行,操作简便;本研究选择的肠道部位中,结肠菌群DNA指纹图谱反映的信息最多,优势菌群种类最多;与正常对照相比,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大鼠的肠道菌群DNA指纹图谱明显不同;逍遥散与氟西汀干预对慢性不可预知模型大鼠肠道菌群DNA指纹图谱均有影响。结论: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可用于中药药理肠道菌群结构分析,21天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对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及组成均有影响,逍遥散具有扶持正常菌群生长和调整菌群失调的作用。
  • 摘要:目的:验证熵聚堆法所拟方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及作用机理,以明确其可行性。方法:对近10年文献中治疗NASH的方剂进行熵聚堆方法处理,确立熵聚堆系列方;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熵聚堆1号方、2号方、l+2号方组、模型组、易善复组,用高脂饲料进行NASH造模,并用熵聚堆系列方及易善复治疗10周,最后检测各组肝组织脂质代谢相关因子、线粒体DNA修复酶,以及肝功能、血脂、病理等指标,并进行统计。结果:熵聚堆系列方组PPARα、PGC-1α含量均高于模型组,SREBP-1c、SCAP含量均低于模型组,熵聚堆系列方组线粒体DNA修复酶含量高于正常组,熵聚堆系列方可以降低肝脏酶谱,降低血脂,减少肝脂比,改善肝脏病理损害。结论:熵聚堆系列方对NASH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干预脂质代谢相关因子从而调节脂质代谢,可以提高线粒体DNA修复酶促进受损肝细胞自身修复,可以减轻脂肪在肝脏的沉积,因此熵聚堆法创立方剂具有可行性。
  • 摘要: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合成分泌的白三烯B4(LTB4),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对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影响。方法:取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加入外源性的LTB4或者在LIT存在的情况下,加入MK-886(5-LOX激动蛋白FLAP的抑制剂)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培养液中的LTB4,TNF-a和IL-1β。结果:在原代培养的RA滑膜细胞中,LTB4的含量为23.13±8.67pg/ml(n=4,Mean±SD)。当加入LIT后,显著地刺激了LTB4分泌。而在LIT存在的情况下,MK-8861μM、10μM显著地抑制了LTB4的分泌。原代培养的RA滑膜细胞中,IL-1β和TNF-α分别为12.49±4.05pg/ml和43.48±7.70pg/ml(n=6,Mean±SD)。加入外源性的LTB410-9和LTB410-8M后,分别使IL-1β和TNF-α分泌增加了1倍和2倍。而LIT刺激内源性的LTB4分泌升高后,也使IL-1β和TNF-α的合成显著增加。在LIT存在的情况下,MK-8861 μM,10μM显著降低了二者的分泌。结论:在原代培养的类风湿滑膜细胞中可检测到LTB4的分泌;LTB4可以调节TNF-α和IL-1β的蛋白表达。
  • 摘要:目的:利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肾炎、糖尿病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探讨慢性胃炎、肾炎、糖尿病中医四诊信息规律性。方法: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肾炎、糖尿病现代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文献中四诊信息规律性。结果: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胃炎、肾炎、糖尿病四诊信息均可以分为四类:疾病诊断相关症状或体征、疾病诊断相关症状或体征的中医特征性描述、疾病诊断不太相关的全身症状或体征、疾病诊断无关的舌脉象。症状出现频率高的是疾病诊断相关症状。在胃炎文献中,运用聚类分析将症状和舌脉象聚类为3类,能分别代表中医脾胃气虚、肝胃不和、肝郁化火侮脾犯胃证候类型。在肾炎文献中,运用聚类分析将症状和舌脉象聚类为2类,能分别代表中医气阴两虚,外感风邪和气阴两虚,外感风寒证候类型。在糖尿病文献中,运用聚类分析将症状和舌脉象聚类为3类,能分别代表中医脾肾气虚、肺胃热盛,心脾两虚、胃热炽盛和肾阴亏虚、胃热炽盛证候类型。若将症状和舌脉象聚为10类,则分别代表中医治疗以上疾病辨证过程中证候分类的常见症状或舌脉象的组合。结论:从统计学角度出发,慢性胃炎、肾炎、糖尿病现代文献中的中医四诊信息具有规律性,同时该规律性与中医学辨证理论一致。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