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河南省气象学会2013年年会
河南省气象学会2013年年会

河南省气象学会2013年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郑州
  • 出版时间: 2013-12

主办单位:河南省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河南省气象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利用地面、探空和物理量等资料,对2013年1-2月雾霾天气长时间维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上锋区偏北、冷空气活动偏弱,中纬度环流平直、多短波槽活动影响河南,地面弱气压场、风速较小,是雾霾形成和长时间持续的环流背景条件;地面要素的变化对雾霾的生消和维持有不同的影响.物理量场上,比湿、温度平流、垂直速度、Ω不同的空间分布反映了大气的变化特征,与雾霾的形成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T-1np图上探空曲线不同分布、逆温强弱、逆温层顶温度高低和层结高度的不同对雾霾生消持续有着较好的指示意义.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的6h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月14日我国中东部大范围大雾天气从环流背景、动力和热力机制等方面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雾类型属于典型的辐射雾,中高层稳定的环流形势、低层的暖平流和地面的弱冷空气扩散为本次大雾提供了稳定的层结和弱风条件;逆温层的出现和大雾关系密切;近地面弱的辐合上升运动有利于水汽的聚集和向高层输送,中高层的辐散下沉运动一方面有利于近地面的辐射降温,另一方面使得水汽稳定在中低层,有利于大雾的持续发展.
  • 摘要: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Micaps常规资料、雷达回波等气象资料,采用天气学和天气动力诊断分析方法,对2013年5月25-26日河南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空槽东移促使西南涡东出是这次暴雨形成的主要环流背景;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散度场配置和高层负涡度、低层正涡度的涡度场配置引发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此次降水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整个降水过程中,南阳整层水汽充沛,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雷达回波为大片层状云回波,速度图上可以识别出暖平流.
  • 摘要:利用河南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探测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了林州山区降水特征及下垫面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区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均明显多于周边丘陵地区,降水强度也大于周边丘陵地区;迎风坡降水明显,一定高度内山体越高降水量越大.山体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及迎风坡的抬升作用,使山顶处风速加大,易产生低空急流,或使产生低空急流维持和加强,而低空急流易引发对流性降水.
  • 摘要:根据河南省100站降水和气温资料,用降水量和气温定义入汛日期,通过REOF分析、M-K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入汛日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根据入汛日的不同,将河南省分为5个不同区域,分别为豫北区、豫东区、豫南区、豫西北区和豫西南区.(2)平均来看,豫南区入汛最早,豫北区最晚.豫南区入汛日期最稳定,豫西南区入汛日期最不稳定.(3)各区分别有2~4a、6~8a和8~12a3个周期,但是3个周期出现的时间在各个区域不尽相同.(4)各区入汛日期均有提前的变化趋势,豫南区和豫西南区变化最为明显,其中豫南区和豫西南区分别可以通过90%和95%的置信度检验.突变点在各个区出现时间也不同.
  • 摘要: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Hadley中心的海表温度资料,通过谐波分析和SVD分解发现,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APO)具有多尺度的变化特征.APO与热带海温的年际耦合性表现为当热带太平洋海温呈现E1 Nino型时,APO的空间表现为"负—正—负"的分布型;当热带太平洋海温呈现类E1 Nino modoki型时,APO空间表现为西北—东南反相型;当热带太平洋海温呈现暖池型时,APO在大陆上空表现为"负—正—负"的分布型,而在海洋上空表现为一致型.
  • 摘要:应用T639、ECMWF资料和中央气象台强对流降水落区预报,对2011年洛阳机场发生的强雷暴、强对流天气、飞行航路积冰、降水进行对比分析预报,结果表明:中央台强对流天气预报对雷暴预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但要同时参考T639的K指数、850hPa假相当位温;对于积冰预报可参考T639风场、湿度场、温度场预报;对于降水预报,利用欧洲中心形势预报结合日本降水、德国降水及T639降水预报,可对降水过程进行有效把握.
  • 摘要: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NECP 1°×1°格点再分析资料、卫星产品资料以及雷达资料对2013年8月1日发生在河南省的一次多单体风暴引发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高空槽携带冷空气南下触发的,其稳定少动为此次过程提供了环流背景,中低层切变线以及低空急流为对流发展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上干冷下暖湿以及较大垂直温度递减率,加大了对流不稳定;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低层正涡度平流、高层负涡度平流,存在明显上升运动,比湿较大的区域内,发生在一定的垂直风切变和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的环境条件下;强对流发生区域与TBB低值中心区以及强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强对流回波自河南西南部生成并向东北移动,东移过程中不断加强、发展、合并,连成带状,形成列车效应,回波强度在50dBz以上.径向速度上出现反气旋和辐散系统,零速度线呈现出反"S"型,低层为西风,高层为西南风,风随着高度逆转,有冷平流出现.
  • 摘要:2013年1月至2月平顶山多次出现区域性霾、雾、雾霾共存天气.利用2013年1月至2月发生在平顶山的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实况资料,以2013年2月16日平顶山区域性雾霾天气为主,从环流形势、物理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00hPa锋区偏北,中纬度环流较平,低层持续有暖湿气流输送,地面风速较小,大气相对稳定,是这次雾霾天气发生的重要天气背景.2)水汽条件是形成雾霾的关键因素,而霾形成则整层较干.近地层最大相对湿度<80%时,有利于霾的形成;80%<近地层最大相对湿度,有利于雾霾和雾的形成,这对雾霾天气的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3)雾、霾、雾霾出现时,近地层有弱的上升运动或弱的下沉运动或两种运动都非常弱.4)稳定的大气层结状态是雾霾天气维持的重要条件之一.5)逆温层并不是雾、霾、雾霾天气出现的必要条件.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分析产品和雷达资料,对2013年8月1日凌晨的一次致灾强对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是在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大气中产生的,地面辐合线是这次强对流产生的触发机制,强对流发生在地面等温线和等露点线的密集区内;低空的西南风急流,使得强对流回波形成弓形带状回波;大风均发生在弓形带状回波的后侧;中尺度辐合线、辐合区、逆风区的出现和维持是产生局地强降水的一个有用的指标;较大的垂直液态含水量的维持可产生强降水,垂直液态含水量的增减,预示着地面强对流天气的开始和减弱.
  • 摘要:利用MICAPS、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8月1日驻马店的强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水过程是在低槽东移形势下,由中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地面横切、地面风场切变及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强对流天气发生时段低层水汽辐合跃增,配合强劲的垂直上升运动,在强对流区上空建立深厚的湿层.过程前期处在副高边缘西南气流中,这为强降水的发生积聚了大量不稳定的能量.同时大的CAPE值和K指数,也体现出大气层结较强的不稳定性.
  • 摘要:利用濮阳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产品,结合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13年8月11日傍晚出现在豫北地区(安阳)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天气是以灾害性大风为主,伴随有雷电和短时强降水、局地还有冰雹出现的强对流天气;此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系统有副热带高压、500hPa低槽、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锋.低层垂直风切变和较强的层结不稳定有利于弓形回波的产生;反射率因子图显示系统为一个典型的弓形回波带,顶部回波最强,同径向速度图均表现出明显的"Ⅴ"型缺口.雷达资料分析表明,中尺度涡旋(M)、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和回波顶高度值(ET)对雷雨、冰雹和地面破坏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 摘要:2013年6-8月驻马店市气温异常偏高,平均气温达到自1958年有资料以来的极值.6-8月≥37℃高温日数也达到有历史资料记录的第三多年.华北、西北、黄淮大部分地区被高强度的暖气团控制,以及黄河以南受高空副热带高压控制,晴朗少云,大气透明度极好,太阳辐射增强,是2013年6月16-18日驻马店出现高温天气的直接原因.驻马店高温天气分干热型和湿热型.干热型高温往往出现在东亚大槽建立后的稳定维持阶段,并与850hPa≥20℃的暖区活动密切相关,一般出现在6月份.湿热型高温和副热带高压的进退及850hPa≥20℃的暖区活动密切相关.副高西伸北抬,同时850hPa受≥20℃的暖区控制,易出现高温天气.此时,若副高稳定不动,驻马店市就会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此种类型的高温多出现在7月份.根据500hPa形势和850hPa温度场及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850hPa温度预报,可作出驻马店高温天气分型预报.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资料、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在分析了2013年7月8日濮阳强降水过程的热力、动力条件和中尺度暴雨系统的发生发展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这次暴雨过程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加强西伸北上、850hPa西南低涡前暖切变线整体北抬的形势下,由700和850hPa切变线和低空西南急流共同作用形成的.暴雨区位于在700hPa切变线与850hPa切变线之间、西南低空急流左前方产生的.(2)副高西部边缘的西南低空急流成为这次大暴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条大尺度暖湿输送带,为暴雨区提供了充沛的热量和水汽,同时也增强中纬度暴雨区的斜压不稳定.(3)中低层辐合线的存在和弱冷空气的中低层侵入增强了暴雨区的辐合和暖湿空气的抬升并大量凝结,形成暴雨.(4)强大稳定的副热带高压,对西来降水系统起阻挡作用,使中β尺度暴雨云团移动缓慢,较长时间在河南东北部滞留、发展而造成当地强降水.(5)卫星云图上,团状的、密实的强中β尺度对流复合系统的形成和维持是造成短时强暴雨的直接原因.(6)多普勒雷达图上,在有利的切变线大尺度背景条件下,多条强中小尺度回波短带的汇合使回波加强,形成大范围的层积混合降水回波,强回波的列车效应产生当地的暴雨天气;径向速度图上,切变线降水的径向速度图表现为大范围入流风场与出流风场的相互交汇并有像锯齿形的交错现象,说明强降水的产生是由于冷暖气流的汇合,并在汇合区产生多个中小尺度的辐合、旋转系统发展形成的.
  • 摘要:受西风槽及西南涡的共同影响,2013年5月25-26日,河南省出现了一次大范围暴雨强度的降水天气.基于自动站气象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FY2号卫星红外云图等,分析了此次暴雨天气的特征,并检验了GFS、T639和ECMWF等3种数值模式对中低层主要天气系统及其演变特征、降水量级、降水落区及垂直速度等因素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产品对于短时间内暴雨天气系统的演变有一定的指示意义;3种数值模式都很好地把握了主要影响系统,但在系统的位置及演变、降水落区及量级的预报上都有一定偏差.其中,GFS预报与实况较为接近,ECMWF与GFS预报能力相当,因受其时空分辨率的局限,对于降水开始及结束时间把握不好;T639模式预报的天气系统及降水落区都偏南.通过检验不同数值模式对同一降水过程的预报效果,可以为预报员积累预报经验,为类似天气的预报提供借鉴.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2年7月4-5日沙澧河流域暴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分析,对垂直螺旋度水平分布和湿位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变压区超前强降水约1~2h.垂直螺旋度极值与大暴雨极值有对应关系,大暴雨中心出现时间比垂直螺旋度强中心出现时间约滞后3~6h.湿位涡演变分析发现,暴雨大暴雨发生前、期间、结束,暴雨区处于对称不稳定状态,垂直涡度得到较大增长,导致上升运动的加强和水汽的垂直输送,有利于降水增幅.
  • 摘要:应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和FY-2D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以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2年8月26-27日发生在豫东南的一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是这次区域暴雨发生的有利背景.降水分为两个相对集中阶段:第一阶段影响系统为低槽和切变线,第二阶段为低涡.台风"布拉万"外围偏东风为这次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地面冷暖空气交汇和辐合线为这次暴雨过程的主要触发机制;但是这次暴雨的不稳定能量并不强.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显示,此次暴雨前一阶段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后一阶段为混合性降水.豫西南地区垂直上升运动和相对湿度条件的变化与降水的时段和强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为预报暴雨的有利依据.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TBB资料及河南省自动站逐时加密的地面降水资料,对2012年7月7-8日和2013年5月25-26日豫东地区两次暴雨过程进行对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中高纬稳定的环流形势是大暴雨发生的有利背景.(2)"0707"过程中850hPa切变线和低涡对暴雨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触发作用,而"0525"过程中则是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触发了暴雨的产生.(3)两次过程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空及超低空输送,低层正螺旋度向上伸展的高度越高,低层辐合越强,越容易产生对流性天气.(4)两次过程期间豫东地区均位于θse高值区;两次过程均有冷空气入侵、位涡扰动沿θse密集区下滑的现象.(5)"0707"过程云顶温度更低,对流系统发展更高.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物理量、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2年4月24日鹤壁区域性大到暴雨过程天气气候特征演变分析发现:4月21-24日08时500hPa副高偏强;100hPa青藏高压脊线越过15°N以北,在18-21°N之间徘徊,位置异常偏北;副热带西风急流活跃在33°N以北,为鹤壁这次暮春区域性大到暴雨过程提供了天气环流背景.低空西南急流偏强、位置偏北,地面倒槽配合西南低涡东移北上是本次鹤壁暮春区域性大到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物理量场上,水汽高湿区水平方向舌状呈SW-NE向,由四川伸向华北;K指数降水前升至30℃以上,沙氏指数SI<2℃,大气存在不稳定层结;垂直速度和散度场上,上升运动由下向上发展,散度场空间辐合大值中心轴线自上而下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清晰地反映了本次降水天气的复杂演变过程,弥补了探空资料间隔时间太长的弊端.
  • 摘要:采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以及WRF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对2008年7月14-15日发生在河南省北部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及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发现,这次暴雨过程是由西风槽东移和副热带高压的快速西进与东退造成的,暴雨产生在500hPa槽前及588dgpm线、312dgpm线的外围.WRF中尺度数值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这次暴雨过程的落区及强度.利用模式输出的时空分辨率较高的资料,对此次暴雨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水汽辐合持续出现在暴雨天气过程中,水汽辐合主要来自近地面层,最大值在925hPa,低层水汽辐合最大值出现在暴雨发生前;河南北部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将底层充沛的水汽向高空输送,并且水汽输送持续时间长;暴雨中心位于最大垂直速度中心附近;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增强加大了大气的抽吸作用,导致暴雨区上空垂直上升运动增强,促使降水加强.
  • 摘要:利用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产品,对2012年7月4-5日发生在河南沙澧河流域的大暴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SWAN产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1h降水量≥30mm的站点对应的1h最大反射率因子97.4%在45dBz以上,回波顶高84.6%在11km以上,反射率因子预报情况较好.(2)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高值区与1h降水量≥10mm降水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定量降水估测对此次特大暴雨过程1h降水量≥30mm有较好的估测能力.(4)定量降水预报(QPF)对此次过程1h降水量≥30mm的站点预报量级普遍偏小,平均QPF预报误差偏小30mm.(5)回波移动矢量(COTREC风场)指示着未来风暴移动的方向,且1h强降水中心与COTREC风场辐合区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图、乡镇雨量站、卫星云图等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方法,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降水天气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地形影响等方面,分析了2013年7月20日信阳区域性暴雨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主要是在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与高空低槽东移南压相结合的大尺度环流下,由河南南部的近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中低层切变线和低空西南急流共同作用造成的.低空西南急流为大暴雨的产生输送了充足的水汽,近地面辐合线加大了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低层大气散度辐合中心正处于河南东南部,垂直速度强上升区也在信阳一带,为暴雨产生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条件;假相当位温θsc低层大值区在垂直方向上呈Ω分布,都对强降水预报有指示意义.地形迎风坡效应加大了降水的强度和量级.
  • 摘要:分析了2013年5月25-26日驻马店市暴雨过程的雨量分布特征,地面倒槽系统的演变趋势,高空高度场、温度场配置形势,卫星云图演变情况,地面、高空中尺度天气形势,雷达回波基本反射率、径向速度特征,中尺度气旋产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有典型强降水天气形势,高空低槽、中低层低涡、地面低压倒槽相配合;大范围、长时间存在的湿区为暴雨天气提供了丰富的水气和很强的不稳定能量;低空急流的存在为暴雨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高低空显著流线也是判断强降水的重要指标;降水前期,雷达回波速度场上,低层为明显的"S"型,有暖平流,高层为反"S"型,有冷平流,冷平流叠加在暖平流之上,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当中低层低涡影响和控制本区域时,低层低涡中心至低空急流左侧,正是暴雨容易发生的区域,在低涡西北部降水明显偏弱,所以低层低涡的具体路径对强降水的区域分布非常重要。
  • 摘要:利用三门峡市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2006-2009年冰雹个例资料,结合豫西山区地形特征,分析了豫西丘陵地形对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落区的影响,结论如下:豫西地区每年都会发生雹灾多次以上,对当地经济作物危害很大;最早产生冰雹灾害的月份为5月,最晚为10月,其中以6月产生次数最多;冰雹灾害产生时间多在午后到傍晚,集中时段是在14-16时,傍晚之后的18-22时也有一个弱的峰值,而每日的06时-12时没有产生过冰雹灾害.冰雹灾害影响范围比较小,其最大直径(影响范围内两点间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50km,大多数雹暴的雷达初始回波出现在降雹点的西北部,少数出现在降雹点的东北部、西南部或西部.豫西大部分地区都可能产生冰雹灾害,但在丘陵地形的影响下,有两个较集中的地带,一个在渑池县境内,另一个在卢氏县中北部到灵宝市南部地区.冰雹灾害落区均分布在山体的迎风坡上,且都在河流沿岸或附近.基于以上结论,总结得到豫西山区冰雹灾害预报预警的重要着眼点及方法.
  • 摘要:对2013年4月18-20日洛阳一次强寒潮天气从实况、高低空形势进行了分析,并从TlogP探空图上分析了嵩县冰粒形成的原因,另外从雷达回波图上观测到了零度层亮带.低空至地面强冷平流持续影响是造成洛阳强降温及地面大风的直接原因,低空急流及其有利位置对该地降水有较大贡献,零度层亮带现象造成了比实际偏强的回波.
  • 摘要:个例研究是气象工作的主题之一,但能做好的气象学者很少.针对天气个例研究,提出16项在研究和写作方面帮助科研人员提高个例研究水平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研究设计、组织和研究方法、论文写作和图表设计.其他包括引用和参考文献、术语和格式.
  • 摘要:通过对1951-2012年安阳市4-9月基本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安阳市汛期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在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安阳汛期气温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主汛期降水时段有后延长趋势;汛期内强降雨、风雹、雷电、高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受强对流天气系统入侵路径影响,林州山区的雷暴、冰雹天气多于东部平原.
  • 摘要:利用1951-200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GPCC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降水的年代际转变及与南亚高压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江淮流域及华南三个区域的夏季降水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及90年代初存在三次明显的年代际转变,与之对应的南亚高压西伸脊点指数、南界指数及东伸脊点指数同样存在年代际转变,且二者关系密切.南亚高压偏西、偏弱的年份,华北地区低层盛行偏北风,高层存在异常气旋,盛行下沉运动,干旱少雨;南亚高压偏北、偏强的年份,江淮流域低层风场存在异常气旋,以上升运动为主,降水偏多;南亚高压偏东、偏强的年份,华南地区低层风场有异常气旋存在,高层以辐散运动为主,盛行上升运动,降水偏多.
  • 摘要:2013年8月14-17日洛阳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连续高温天气.分析结果发现:南亚高压和大陆副高的持续配合利于洛阳地区大范围的高温天气的产生;700hPa和850hPa暖平流是形成高温天气的重要因素;地面暖低压的持续控制是造成此次长时间高温天气的重要条件.欧洲中心的数值预报、T639以及洛阳本地的温度预报方法对此次连续高温天气过程均有指导作用.
  • 摘要: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对河南省周口市2013年7月出现的高温天气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850hPa暖气团、地面暖低压是这次高温天气出现的主要影响系统.同时对这次影响局地温度变化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平流项和垂直运动项在此次升温过程中作用较小,非绝热加热项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考虑非绝热加热项的作用.
  • 摘要: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有关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中尺度区域自动站逐时地面资料和NCEP/NCAR 1°×1°全球业务分析资料等,分别从气候学与天气学两个角度对2013年信阳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以来信阳持续少雨是此次高温干旱发生的气候背景;2013年为东亚夏季风高指数年,是此次高温干旱的季风因子;亚洲中高纬度维持稳定西风环流是此次持续高温干旱的环流背景;西太平洋副高和大陆高压较常年偏强且稳定是导致信阳持续高温天气的关键影响系统,大陆高压控制下信阳更易出现极端高温;地面热低压对信阳持续高温干旱起到增幅作用.
  • 摘要:2013年6月27~28日,鹤壁市连续两天出现日最高气温大于37℃的高温天气,通过对连续两天的高温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分折发现,这类天气多发生在高空槽后稳定的西北气流影响下,地面图上从蒙古到我国大部为强大的暖低压,气压场呈南高北低形势,地面为偏南风,我市上空为一致的下沉气流.高温天气的出现与前期的气温、湿度等要素密切相关,还和前日20时欧洲850hPa温度场预报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对鹤壁市出现的高温天气形势及成因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提前发布高温预警和做好服务工作.
  • 摘要:近几年9、10月份,河南西南部等地出现了90年代以来少有的超长秋连阴雨天气.阴雨时间之长、降水量之大、造成灾害之严重也是罕见的.对1981年以来超长连阴雨过程500hPa环流形势与热带气旋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副高的西伸脊点在95-105°E时,西太平洋上台风西行中国南或北上日本岛,形成超长连阴雨环流形势,使南阳产生秋汛期超长连阴雨过程.
  • 摘要: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采用常规中尺度分析方法和Barnes滤波方法,对2013年6月7日14-20时林州本站出现的一次局地短历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此次降水过程是发生在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下,降水主要发生在500hPa低槽槽前的上升运动区和700hPa切变线附近;江淮气旋北端的不断增强的偏东气流为降水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近地层的偏东气流受地形抬升作用,为局地出现强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利的辐合抬升和触发条件;通过滤波发现,此次过程,林州处于鞍型场中,且处于风向辐合线和风速辐合线附近;地形对偏东气流产生的抬升作用,对对流天气的触发和对降水的螬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负散度大值区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附近有利于回波生成和发展;两回波带合并容易加强;短历时强降水发生时,垂直累积液态水迅速跃增.
  • 摘要:利用武陟国家一般气象站2008-2012年逐日的草面温度、地面温度和气温观测数据,分析讨论了该县草面温度平均值、极端值、均方差特征以及草面温度与地面温度、气温在不同气象条件下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武陟县年平均草面温度日较差的大小和纬度、季节、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有关;在晴天少云状况下草面温度与气温、地面温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地面有积雪时地面温度与草面温度的年平均绝对差值最大,阴雨天气时草面温度与气温的年平均绝对差值最小.
  • 摘要:应用NCEP1°×1°资料,对2009年11月13~14日发生在华北及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南省沿黄以北)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形成机制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发现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区)与浓雾的形成与发展有直接关系.水汽通量输送的变化及地面辐射降温,导致了这次大雾的形成机制在持续过程中发生了两次改变,即由平流雾变成辐射雾再转变为平流雾.分析表明:降雪及东路冷空气带来的海上水汽为前期平流雾的形成储存了大量的水汽,而雪后中路冷空气南下形成夜间的晴冷天气所造成的辐射降温是辐射雾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冷空气影响结束后的气温回升过程中,水汽通量输送的加大导致了辐射雾再次转变为平流雾.
  • 摘要:德国天气在线模式对焦作最低气温预报能力优于对最高气温的预报,对高温预报准确率平均达到62.95%,对低温预报准确率平均70.20%;对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均有偏低的倾向,低温偏低值大一些;对3、4月份的温度预报能力最差,对8、10月份的预报能力最好.德国天气在线温度预报产品经过订正预报后,准确率明显提高.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平台提供的相关资料,对濮阳市2013年4月18-20日的大风、强降温、中到大雪、晚霜冻、倒春寒等多种灾害性天气过程,用天气学的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得出:(1)造成大风和强降温的高空影响系统是中路冷空气南压形成的密集的高空锋区,地面影响系统是强势庞大的冷高压.(2)由于东北冷涡携带的横槽不断分裂冷空气南下,使气温连续下降,致使地面气温降至0℃左右,出现了晚霜冻害,加之冷高压持续控制,使气温持续偏低,出现了倒春寒天气.(3)500hPa和700hPa的低槽、850hPa的切变线是产生降水的影响系统,850hPa的强锋区和地面庞大的冷高压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4)500hPa和700hPa的中低空西南风急流为本次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供应.物理量场显示出700hPa上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对本次降水贡献较大.(5)此次过程降温剧烈,850hPa气温48h内下降了19℃,700hPa和850 hPa气温均降至0℃以下,使降水相态由降雨转成降雪.(6)对这次多种灾害性天气过程,EC预报场提前给出了预报信息,为正确诊断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7)EC对500hPa的低涡中心强度和地面的冷高压中心强度预报都偏弱3~4个单位,700hPa槽线两侧的风速预报偏小4m/s左右,释用时注意订正;850hPa温度场预报误差很小,与实况场基本一致.
  • 摘要:利用高空地面观测资料、NCEP6h一次的1°×1°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三门峡市2013年2月3日回流形势下"雷打雪"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700hPa的低槽和850hPa西南涡是这次暴雪伴雷电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地面倒槽与回流形势的共同作用,是造成此次过程对流发展旺盛的直接原因.地面温度对降水相态的变化有明显的指示意义.逆温层以及"上干中湿下冷"的垂直结构是判定此次不稳定能量强度的重要依据,低层露点锋的抬升作用触发了此次对流天气的发生.雷达风廓线资料显示出此次过程中雷电活动发生在低层冷暖平流交汇处风切变逐渐加大时,随着风速切变的稳定以及暖平流的向上扩展,雷电活动结束,为今后三门峡冬季雷暴预报预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摘要: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及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对2013年8月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500hPa中高纬度贝加尔湖至河套均为低涡或槽区,0801过程850hPa有切变存在,发生强对流地区与切变线位置对应较好,0811过程中低层无明显的切变辐合,发生强对流地区位于高层东北风波动出口区的左侧.两次过程地面都有切变辐合系统存在,均出现了准静止锋式切变辐合.组合切变强回波区就是风切变最强处,与40dBz以上组合反射率因子强回波位置一致,能清晰地指示出风切变的所在和强弱,其位置与地面辐合线位置保持一致,大风区出现在组合切变最强中心附近或前方,极大风速出现在组合切变最强之后的1~3个体扫时间.云顶升伸展高度的前部是风切变最强的区域,由此可判定雷暴大风将出现的区域.
  • 摘要:利用订正后的探空温度对数压力图(T-1np图)对济源2013年汛期影响较大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边缘,中低层虽无明显辐合系统,大气层结不稳定度较高,但CAPE值达到2500J·kg-1以上时,会有强对流天气发生;中低层有切变等辐合系统,大气层结不稳定度相对不高,CAPE为中等强度时(1000-2500J·kg-1)也会发生强对流天气;从单站一天特征量变化情况来分析,稳定度参数的各特征量都在增加;对T-1np图进行订正,稳定度参数特征量变化最大的是CAPE值和LI指数,其它特征量变化不明显,用订正后所得到的CAPE值、LI指数进行强对流天气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在自西向东的影响系统中,对处于济源上游的西安站探空资料进行订正后所得结果,对预报济源强对流天气参考性更强.订正后,正不稳定能量面积都明显增大,不稳定层结增厚,表明白天不稳定能量是在积累增大的过程,对预报济源下午到夜里是否产生强对流天气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摘要:本文利用卫星云图、区域性自动站、多普勒雷达产品及常规观测资料,对发生在2013年8月1日河南北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发生在豫北前期高温闷热天气当中,对流层有不稳定层结高空有冷空气侵入爆发的,雷达观测表明:反射率因子强度达到50dBz以上,并且速度图上有气旋性辐合或逆风区存在.
  • 摘要: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6h分析资料,对2012年6月8--13日发生在河南省南阳市的一次持续高温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青藏高原-蒙古西部(95°E-105°E)这一区域,500hPa、700hPa、850hPa三层均为强大的暖高压脊控制,形势稳定,而且大气层结非常稳定,地面处于暖低压底部或受暖低压控制,主导风为偏南风,是造成高温天气出现并持续的主要原因.其中6月11日间断一天没有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是由于地面形势场中强大的暖低压间歇减弱造成的.
  • 摘要:利用Micaps资料对2012年6月中旬河南省持续性高温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河南持续高温天气过程中,大气层结稳定,高空受强西北气流控制,低空为强而持久的暖中心,地面上处于南高北低的气压场,受偏南气流控制;从物理量上看,暖平流、下沉运动以及空气干燥都是形成这次高温天气的重要条件.
  • 摘要:受2013年第12号台风"潭美"登陆后低压倒槽和低槽切变线的接连影响,驻马店市出现一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这次降水过程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潭美"外围云系造成,后一部分转为低槽切变线影响.文章从高空、地面、卫星云图、数值产品、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资料进行成因综合分析,为今后对此类暴雨预报提供一些借鉴.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ECMWF、日本数值产品资料,分析了2013年5月河南大暴雨过程,并对ECMWF、日本预报产品进行天气学检验.结果表明:高空低涡、低槽、地面倒槽是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高空辐散与低空辐合叠加,使上升运动发展维持;低空急流带来充沛的水汽,大量的水汽在河南辐合.日本模式500hPa的系统强度、位置、涡度区预报较准确;700hPa湿区范围基本能反映水汽条件的好坏,垂直速度预报较好;850hPa的系统位置、强度、锋区位置、强度较准确;地面倒槽位置预报较好,倒槽形势下降水区优于气旋形势,气旋生成时间较准确,气旋中心比实况偏北,24小时优于48、72小时预报.ECMWF模式对系统强度、位置,水汽条件、冷空气情况,气旋生成时间等96小时内都有较好的效果;对降水起止时间、范围、强度,能做出较准确预报.
  • 摘要:对2013年5月25-26日大暴雨过程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中纬度环流由纬向型转为经向型,低槽缓慢东移并加强发展,槽前有西南急流和槽前在平顶山区域存在气旋性辐合,是此次以稳定性降水为主的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中低空低涡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高低空急流的配合为暴雨形成和维持提供有利的条件.高空低槽前较强的暖平流使沿海高压脊加强,其阻挡作用使低槽移动缓慢,进而使降水时间较长.地面气旋右前方的强烈辐合及地形对其右前方的偏东风的作用,为这次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地形抬升条件.充足的水汽供应和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为大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和动力条件.低涡切变型暴雨一般出现在6-8月,而此次大暴雨出现在初夏,尽管平顶山市气象台也做出了大到暴雨的预报,但预报量级比实况偏小很多.目前平顶山市气象台仍难对大暴雨做出定量的准确预报,需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研究.
  • 摘要: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13年5月25-26日河南省西南涡暴雨的影响天气系统和物理变化过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西南涡暴雨天气发生在典型的两槽一脊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低槽前的正涡度平流促使西南涡形成,加之倒槽顶部暖锋锋生,以及反气旋性的200hPa高空急流和700hPa、850hPa的西南急流和925hPa东南急流的有利配合,形成高低空的耦合及冷暖空气交绥的有利形势,造成了此次覆盖面积大、累计降水量大,并伴有弱对流性的暴雨天气.(2)物理量诊断结果表明,对流层中低层水汽通量散度辐合明显,尤其在925hPa辐合中心的存在以及加强,值得关注.温度对数压力图显示大气不稳定层结、对流层中层干侵入特征明显,特别是700hPa的平流逆温和较小的CAPE值很好地解释了对流性不强的原因.散度、涡度图显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抽吸"机制的存在,并被p坐标垂直速度图中宽广的大上升运动区验证.河南中部的等熵位涡显著增高与相对湿度明显降低,说明了暴雨过程的干侵入特征.(3)红外云图和水汽图像配合,可反映低槽云系和西南涡云系叠加东移过程中,中低层辐合带云系、高空扰动云系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图中变形场区和水汽图上暗区对下沉气流和干冷空气有指示作用,揭示了良好的动力机制和对流触发机制.云顶亮温低值区与降水量大值区对应.(4)雷达图上,积云和层状云混合降水回波的合并与传播反映降水加强以及未来对流回波生成和发展的地方,"列车效应"是形成暴雨的主要原因.雷达速度图上零速度等值线的"s"形显示冷、暖平流配置,折角反映了暖锋的存在及移动,"牛眼"型结构及大值所在纬圈位置,都反映了急流的存在和配置.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回波对2013年7月4日焦作区域性大到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产生在西风槽与副高相互作用的天气形势下,受中低层切变线影响,产生了焦作市区域性大到暴雨;副高外围强盛的西南气流不断将海上充沛的水汽输送到暴雨区并在此汇集,使得湿层加厚,为强降水产生提供了有利水汽条件.雷达反射率资料显示,大范围强度大于35dBz的回波自西北方向不断从焦作地区经过产生的"列车效应",造成了焦作地区的强降水.
  • 摘要: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至7月1日南阳城区灾害性大暴雨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发生在副高主体边缘的高温高湿环境中;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非常明显,包括中低层西南风急流的建立、冷空气的参与,特别是地面辐合线的存在对不稳定能量的触发作用显著;强回波对应强降水,雷达图上降水回波的列车效应非常明显,是造成此次大暴雨的关键.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河南省由西南低涡诱发的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低槽及槽前的正涡度平流的动力作用所伴随的垂直环流导致了大尺度环流系统热力结构的变化,温度平流是使后倾斜压扰动发展的原因;高低空急流的耦合有利于上升支的加强,造成强垂直运动的发展,为暴雨的发生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充沛的水汽输送和有利的动力条件导致强降水的生成;自由大气中低涡环流的演变表现出风场非连续性特征及风速辐合,对大暴雨的落区有非常重要的贡献;700hPa上垂直螺旋度的水平分布对暴雨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 摘要: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对2013年5月25-26日信阳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落区出现在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低空急流中心的左前方和低涡移动方向的前部和右侧.水汽通量散度负中心和水汽通量等值线最密集的区域与暴雨的落区一致.低层正涡度的变化与低涡系统的发展是同步的,低涡发展,中低层正涡度增强,当低层正涡度减小、高层正涡度增加时低涡系统开始减弱.低涡在源地时正涡度平流强度较小,低涡发展缓慢;当低涡将要从源地移出时正涡度平流强度达到最大,低涡随之出现了一次暴发性发展;之后正涡度平流强度开始不断减弱,低涡发展速度又开始减缓.低涡在生成阶段,强上升运动中心出现在低涡中心附近;发展和成熟阶段,强上升运动中心增至最强,并向对流层顶层和底层扩展,下沉气流区和上升气流区相对于低涡中心前移;当下沉气流区和上升气流区以低涡中心为界,强上升运动中心逐渐减弱时,低涡进入消亡期.在暴雨过程之前乃至整个降水过程中,河南省中高层无干冷空气的侵入,无法构成上千冷、下暖湿的对流性不稳定层结,所以此次过程河南的降水以稳定性降水为主,无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出现.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商丘地面自动气象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降雨资料以及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13年5月25-26日发生在商丘的一次区域性暴雨成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沿海高压脊加强阻挡的作用下,由高空配合西风槽、中低层沿切变线自西南向东北移动的西南涡及低空西南急流和东南急流和地面气旋的共同影响,造成了商丘这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中尺度雨团是造成大暴雨的直接因子.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NCEP全球分析资料(Fn1),对2013年8月6-7日华北地区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是在副高稳定、低槽东移的背景下发生的,低空南风急流提供充足的水汽,冷平流的影响都是暴雨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尺度切变线是暴雨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降水效率高的对流云团是暴雨形成的直接原因.暴雨发生在切变线的南侧,低空急流的左侧.K指数的高值区对于预报暴雨出现的时段和区域效果很好.充沛水汽是暴雨出现的必要条件,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区与对流性天气发生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螺旋度大值区与对流性天气落区有较好对应关系,强降水出现在螺旋度大值区的中心.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逐日分析资料,对2011年4月1-2日发生在河南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寒潮强降温过程由低槽在东移过程中发展,并与从高原上移来的短波槽同位相叠加,进一步发展为东亚大槽,引导冷空气南下暴发所致;过程前期受河套暖倒槽控制增温明显,850hPa强冷平流入侵使得地面气温降幅加大;强风的形成除与冷平流入侵有关外,还与高空动量下传有关.另外,地面冷锋前后3h变压对预报未来6-12h大风有重要参考意义.
  • 摘要: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以及NECP 1°×1°格点再分析资料,从天气成因、形势环流、物理量等方面对2013年3月8-10日北方大范围内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的作用及冷锋后偏北大风是这次沙尘天气的主要成因;沙尘暴发生在气压梯度较大的地方;沙尘暴暴发前后地面要素的变化特征,可以作为沙尘天气预报中的一个参考依据;沙尘暴暴发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低层为正螺旋度,高层为负螺旋度,上升运动较强;高空急流的动量下传以及加强锋区维持了沙尘天气的发展.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1°×1°6h分析资料、自动雨量站资料,采用统计对比分析、诊断分析等方法、对2011年9月18日陇海铁路豫西三门峡市陕县观音堂段下行线路堑护坡发生的滑塌地质灾害气象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坍塌事故发生地位于国土部门确定的地面塌陷、黄土崩塌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地区;2011年9月4-19日连阴雨的累积降水量和9月18日强降水过程的触发是此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200hPa副热带急流带的存在和稳定,乌拉尔山高压脊和副热带高压的长时间稳定维持和明显偏强,连续短波低值系统和冷空气的频繁活动,是形成此次连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自动土壤水分站土壤湿度的变化对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河南省农业气象实验站资料、中国气象局历年搜集的霜冻灾情报告,对河南省冬麦区111个基本气象观测站近41a(1971-2011年)霜冻低温进行EOF(正交函数分解)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豫北、豫西、豫东一带是河南晚霜冻低温平均发生概率和强度最大的地区;冷空气在山坳低洼处易于堆积而又难以流出,加大了豫西山地、丘陵(最强的晚霜冻低温区)的降温幅度;当时间系数为正值时,晚霜冻低温EOF法的前三个模态分别表现出"北多南少""东北多西南少""东多西少"的特征,为河南省晚霜冻的主要特征;除受冷空气的直接影响外,晚霜冻还与天空状况(云、雨、雪、雾等)、冬小麦生长发育特征、前期土壤墒情、地形地理分布等有关.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