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丝绸之路的互动与共生学术研讨会
丝绸之路的互动与共生学术研讨会

丝绸之路的互动与共生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大连
  • 出版时间: 2016-10-27

主办单位: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大连大学

会议文集:丝绸之路的互动与共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16世纪是全球化的开端.明代白银货币化作为一个典型个案,是全球史的一部分,同时也标志着传统丝绸之路向全球的极大扩展.从中国本土出发,以明代白银货币化作为切入点,突破传统制度史的框架,考察明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转型、全球化开端时期中国与全球的互动关系,这无疑是一个关乎中国乃至全球史发展进程的重要课题.
  • 摘要:近年来,民族走廊和丝绸之路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国家确定"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更赋予"民族走廊"和"丝绸之路"以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同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藏彝走廊与茶马古道相比,"东北亚走廊与丝绸之路"研究则显得十分薄弱.本文试对东北亚走廊与丝绸之路做一初步的整体思考,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一带一路”强调“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区域大合作,它涵盖了政治、经济、贸易、交通、文化等各个领域,体现了联系与发展、开放与互动、合作与共赢的国际视野。2015年,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建设中蒙俄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东北被纳入“一带一路”战略中。东北亚走廊与丝路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在“一带一路”视域下,东北亚走廊与丝路研究既要借鉴其他民族走廊与丝路研究的成熟做法,更要有创新和突破。
  • 摘要:自1905年以来,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辽东半岛地区的汉墓群不断被发现.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在辽东半岛的区域内所发现的汉墓已达数十组群,汉墓的单位数量可达数干座,墓中所出土的各类文物达数万件.这些汉墓的发现,说明辽东半岛区域继战国燕秦之后,汉族群体再度举家、举族,倾邑、倾城,从中原迁徙到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其中辽东半岛便是这些汉族群体重要的集聚区,汉墓中出土的丰富文物表明,他们长期在这里繁衍生息,过着富裕稳定、和谐美满的生活.在汉墓群附近还发现了为数众多的汉代古城,表明这些汉墓群与汉代古城构成了两汉时期辽东半岛居民所经历的生存与死亡的完整过程.这些汉墓的存在,证明辽东半岛的汉化过程在两汉时期已经完成.
  • 摘要: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早开通,连接欧亚大陆众多文明的交通要道.作为古代欧亚商贸通道,丝绸之路不仅使东西方物质文明得到交流,促进了丝路沿线诸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同时亦促进了东西方精神文明的相互碰撞与融合.古代西域各国,作为东西方物质与精神文明汇集之地,更是见证与参与丝绸之路交通史诸多不朽,首屈一指,为鄯善国.百年来围绕鄯善国及其同丝绸之路在考古、语言、地理、历史等领域研究均取得了可喜成果。尤其国内对于怯卢文文书以及鄯善国史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30余年间,研究范围的广度与深度皆迈入新的阶段。众多研究成果不仅为鄯善国史的进一步丰富起到推动作用,并且将鄯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艺术方面与丝绸之路千丝万缕之联系十分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引入注目。因传世文献记载之缺漏,关于鄯善国史的构建仰赖当地出土文书的记载,特别是怯卢文文书所记鄯善国方方面面细枝末节。结合鄯善国境内考古发掘与怯卢文文书内容进行相互补正,是一直以来鄯善国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且研究之进一步深入仍需今后在语言、考古领域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努力。但同时亦需注意,因不同学者对怯卢文文书所进行的不同解读,楼兰、鄯善研究中一些存在争议的论题本就扑朔迷离,而在一定程度而言,一些怯卢文文书存在被过度解读的现象。同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正在被不断放大。在这样一个研究趋势之下,诸如韩森教授对丝路贸易之地位提出的质疑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这对后来的研究者亦作了提示,尤其在鄯善国与丝绸之路关系的研究方面,仍要回归其研究本质,即对怯卢文、汉文文书等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的、深入的分析理解。同时仍需将文书与传统史料、考古以及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相结合,融会贯通,以还原鄯善国身处丝绸之路中其本来面貌。
  • 摘要:环塔里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和多族群迁徙的经停地,多宗教并存是本地区宗教信仰的基本特点.汉唐时期,以丝绸之路为媒介的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带动了沿线地区多元宗教文化的繁荣,以环塔里木地区为代表的绿洲社会逐渐形成了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并存局面.唐宋以后,由于中原政权对西域统治的薄弱甚至缺失,使得绿洲丝绸之路逐渐陷入沉寂,亚欧大陆东西方文化交流受阻,中亚地区的文化传播主要为自西向东的单向传播模式,来自中原内地的生活方式、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等对环塔里木地区的影响明显减弱,伊斯兰教—元宗教在该地区迅速传播,汉唐以来形成的多元宗教信仰局面逐渐走向瓦解.
  • 摘要:丝绸之路的开通是东西方世界双向拓进的结果.虽然汉代以前,中西方世界就已经有了直接或间接的各种交流.中国的丝绸在汉以前虽已通过周边的少数民族,"辗转流传"至西方,但要说丝路正式开通,却依然是张骞通西域以后的事.结合当时的历史而言,张骞及随行使者所踏足之地,实际上是"希腊化世界"的东部地区.其中以帕提亚,亦即安息"最为大国".约公元前115年,帕提亚人"随汉使来观汉之广大",此后陆续遣使来汉.丝绸之路上的两个大国由此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丝路亦因此得以进一步拓通、延伸.
  •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出台实施前,中巴两国政府高层及智库机构就对中巴经济走廊开展了前期研究.从历史的视野看,中巴经济走廊自中国新疆喀什出发,一路奔向西南,至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全长达3000公里,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基石和旗舰项目,不仅承担着建设中国西南向经济走廊的重要任务,而且与巴基斯坦未来发展规划高度对接.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时,综合以往中巴的战略构想,提出两国共同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蓝图,目前已展开了多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中巴经济走廊规划不仅涵盖通道的建设和贯通,更重要的是要以此带动中巴双方在走廊沿线开展基础设施、交通能源、金融、旅游、人文交流等多领域的合作,创立更多工业园区和自贸区等.
  • 摘要:2016年中国中外关系史年会,在大会主办方、承办方的精心准备下,以及与会代表的共同参与下,至此已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学术日程.这次大会,时间紧凑,内容丰富,进展顺利,颇有成效,正如以上各位老师所总结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就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领域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充分的交流.其中不少学者带来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这些研究成果颇具深度,视野亦颇高远,加之论坛热烈的氛围,乃使本次会议学术研讨得以圆满完成.此次参会论文充分反映了会议主题所指引的问题取向,即丝绸之路的互动与共生。论文不仅涉及传统的陆上丝路通道、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还包括了历史上的东北亚丝绸之路等各个对外交往的通道,正如邀请书所言:“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全国各地纷纷召开关于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会议”,但我们这次会议却是“整合各条丝路全面关系的会议”。而之所以能顺利举办这样的会议,是因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的会员涵盖了各条丝路的专家学者”。会上许多学者发表了丝绸之路与中外历史文化研究的诸多见解与观点,特别是有关东北亚丝绸之路问题的探究成为此次中外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议题,也是本次会议许多学者的旨趣所在,递交学术论文达巧篇左右,大家从不同视角加以论述,旁征博引,说明了这一交往通道的历史存在和意义,为会议增添了精彩。总之,所有与会专家学者在这次会议中的发言都体现出了良好的学风和学术规范,使本次会议彰显出浓厚的学术气氛。当然,一些论文亦谈到了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的关系、丝绸之路与区域合作等问题,乃亦使本次会议在学术性之外,又体现出了其现实意义。
  • 摘要:茶叶原产地是中国,茶文化也是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的.茶叶在中华文化中形成了一种特殊形象并占据着重要地位.大约从唐代起,茶叶与茶文化便开始向中亚地区传播,从17-18世纪起,茶叶分别经广州港向西方,通过恰克图之路向俄罗斯传播,于18-19世纪形成了丝绸之路的分支茶叶之路的鼎盛时期.中国茶叶为世界文明的进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贡献.
  • 摘要: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航海事业密切相关,也与海外贸易的发展和繁荣有着紧密的联系.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初步形成期,公元7-13世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展时期,15-16世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期.1405-1433年以郑和为首的中国船队七下西洋,到达了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的一些国家,带去了陶瓷、丝绸、钱币等,输入了香料、宝石、珍奇异兽等.半个世纪后,葡萄牙、西班牙开展了大规模的航海探险活动,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的探险队到达非洲南端,发现好望角,并进入印度洋;1497年,以达迦马为首的船队沿迪亚士航线继续向前,于1498年到达印度西南部的卡利卡特,开辟了从大西洋绕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航线.哥伦布在15世纪发现了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完成环球旅行.新航路的开辟使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等陆续来到亚洲,在亚洲建立了贸易基地.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从亚洲延伸到了美洲.
  • 摘要:在明、清时的诸多海道针经中,目前所见绝大部分出自闽、粤及海南舟子船工所记[详见广东科技出版社2016年版《中国历代海路针经》,该书作者及全书目录可参〈《中国历代海路针经》(A Collection of Maritime Routes and Rutters of Imperial Cnina)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2016年8月22日在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首发〉(http://www.world10k.com/blog/?p=3227)],主要航线也多在长江以南,江北至渤海的详细针经较少.近蒙学友刘义杰提示,录得清人所撰《山东海疆图记》卷三·地利部·道里志所保存的一种《黄中海程》,专载江北至华北、东北的航海针路,弥足珍贵,特致谢忱.所谓“黄中海程”,系在山东为官者黄中编撰的航海记录。《山东海疆图记》及《山东通志》引用其文时,均指其为“闽人”,但别的资料则载为浙人。另刊载该书的《山东海疆图记》通常署为佚名,其实真正主编者亦非无考。下面先将相关原文予以引录,以飨读者;然后就黄中籍贯、任官及《山东海疆图记》作者等若干问题略作辨析,抛砖引玉。
  • 摘要:明清时期,不断出使北京的朝鲜燕行使,一方面出于好奇,另一方面为向朝鲜政权汇报中国情况,对沿途见闻大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在这之中,明辽东镇、蓟州镇长城不仅因其雄伟壮观,而给燕行使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长城在明朝与蒙古、女真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也吸引了燕行使的广泛关注,从而成为燕行录的重要内容,使燕行录成为域外长城史料的最大载体.燕行录不仅具体记述了明代辽东镇、蓟州镇长城防御体系的基本格局,而且细致描写了清代该区域长城的保存与破坏状况,对于深入研究明代长城防御体系、清代长城保护状况,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不仅如此,燕行使对于长城的观念与评价,一方面呈现出逐渐与中国本土接近的历史脉络,这反映出长城观念存在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不断向域外传播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反映出燕行使不同的关注视角、政治立场与文化意识,是研究明清中朝关系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尝试对燕行录中的长城记述、观念与评价进行全面考察,并揭示其背后的时代变迁、地缘政治与文化意识,从而揭示长城形象在朝鲜半岛“层累地造成”的历史过程,也就是朝鲜半岛的“长城观念史”。
  • 摘要:吐蕃王朝时期,金属器具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在社会生产、军事作战,以及宗教活动中和对外交往活动中,都不乏各种金属器物.吐蕃王朝的矿冶与金属器具,是当时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吐蕃王朝社会发展水平的表现.学术界以往多关注到元明之后的西藏金属制造,关于唐代吐蕃时期的金属制造与器物较少涉及.但在古藏文文献及敦煌出土文献中,唐代吐蕃人使用金属工具与器具、装饰物的信息可见到不少.本文拟在文献相关内容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发掘的吐蕃王朝时期的金属器物,讨论唐代吐蕃金属制造及其对丝绸之路的影响.吐蕃金属制造,既保留自身传统特征,也不断地融入了丝绸之路多元文化的特征,其开放性与包容性,正是其文化影响力的体现,而民族间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社会生产生活共同受益的基础.
  • 摘要:中西交流自古即有,到明朝时双方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频繁,随之也留下了一定数量的历史记载.其中中国陈诚的《陈竹山文集》和波斯盖耶速丁的《沙哈鲁遣使中国记》是明朝最早的相关记录,二者之间亦有紧密的联系.陈诚三次出使西域诸国,每次都有大量的外国使臣跟随陈诚入朝进贡,建立两国之间的联系,盖耶速丁就是其中之一.而盖耶速丁对中国的观察及描写,可以极大地弥补明朝人因陷于常识而不予记载的缺陷,对了解宫廷生活、边塞制度、节假活动等都有重要的帮助.
  • 摘要:在中外文化交流和诗歌发展都形成高峰的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为唐诗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唐诗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对于认识丝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商业贸易的繁荣,苍茫辽阔的大海引起人们对遥远陌生的世界的遐想,唐诗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风貌.那些不畏风波之险远赴异域从事贸易的海商,还有经海路入华相貌奇异的外国人,往往引起诗人吟咏的兴趣,通过这些诗可以依稀看到活跃在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上往来人员的身影和行踪.
  • 摘要:2016年10月27-30日,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的互动与共生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市仲夏花园酒店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80名专家学者参会.本次会议共分为4个研讨议题,分别是“丝绸之路的历史互动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中外历史文化交流史研究”。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