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2018国际能源变革论坛
2018国际能源变革论坛

2018国际能源变革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苏州
  • 出版时间: 2015-11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能源局;江苏省人民政府

会议文集:2018国际能源变革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尽管国际能源转型已经起步,但还需要培养和引导,以充分发挥潜力。为了实现“希望的未来”,这场能源变革必须能让所有人享有能源,能够提高能效并使能源更加清洁,从而加强能源安全。为了推动能源转型,需要开展广泛的全球性行动。各国须利用巴黎气候大会之机达成一项新的国际协议,树立减排雄心,调动气候融资,以充分利用投资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并提高能效。例如,将目前估计超过5500亿美元的燃油补贴用于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可能使现有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部署速度提高两倍。如果措施得当,能源转型将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安全和更加繁荣的未来。
  • 摘要:可再生资源是一个非常经济也是能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各个国家都在抓住机遇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也在抓住机会转向更加可持续的国际能源。不仅国际的能源变革用到了可再生资源,现在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大力地发展可再生资源,而且在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领先地位。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也让可再生能源从一个非常小众的能源形式变成了一个主流,而且它的效率及成本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能够让以更低的成本去发电,这也改变了全球能源结构的一个格局,对我们的全球及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知识的分享也能确保每个国家都会获得他们能源变革所需要的相应能源结构,并且促进本国能源市场的改革。另外的一些技术,比如说光供热系统还有纯电动车这样的一些变革,能够降低对高成本选择的依赖性。
  • 摘要:在进行能源未来的情景规划时,要考虑能源使用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通过这些科学方法的使用,能够对新的能源政策制定时的经济性和成本进行严谨的分析。总的来说,依据最近的能源分析可知,丹麦在能源体系中采用的建模分析方法及综合的能源规划技巧方面是世界领先水平,所以也非常希望能够进行国际合作。虽然丹麦是一个小国,但是还是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推动整个世界经济通过国际合作向更为绿色、更为高效的格局转型,可以助一臂之力。
  • 摘要:由能源消费带来的气候影响逐步加剧,实现能源转型的需求迫在眉睫。自一个多世纪以来,工业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全球的人口发展到了现在的近70亿,消除贫困的成效也尤为显著。但在享受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成果的同时,人类也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问题。必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能源技术创新等多种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在生产、运输、加工转换、终端消费等各个环节建立有利于绿色、清洁、高效能源利用的能源系统。综合价税财金等经济调解手段及技术标准等行政约束性手段,建立促进能源转型的政策体系,最终建成支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能源系统。
  • 摘要:电力转型的动力来源应该从政府主导推动逐步地过渡到用户主导推动。政府主导推动阶段是参与者的培养阶段,这一时期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应用主体数量会大规模增加,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会出现由用户主导推动的真正意义的变革阶段。从中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来看,由于电力市场化程度有限,政府主导推动阶段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政府应该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尽可能的宽松政策,做好市场主体的培育工作;另外政府应该主导协调多部门配合,从建筑、交通等多领域形成协同发展之势,共同推进以电力转型为核心的能源转型。
  • 摘要: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已基本成为共识,包括风能、低碳;很多区域组织及国家都提出了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此前的G20会议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议题的讨论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在中国及未来举办的G20可再生能源会议上,可以从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标准互认、推动可再生能源产品成本下降、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及长期稳定的激励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可再生能源发展问题,并尝试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量化指标和行动计划;在推动世界可再生能源可及性方面,特别是亚洲可再生能源可及上,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同时也应该注意协调世界各国及各国际组织在其中的作用.
  • 摘要:能源互联网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和纽带,通过将多种能源互联互通,从而大幅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通过能源系统与互联网深入融合,以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改造传统能源系统,大幅提高能源电力系统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智能化及运行管理水平,从而大幅提高接入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借鉴互联网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向用户提供便捷的能源电力信息综合服务,促进国民经济和各部门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展能源互联网技术,是国家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是“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关键举措。其核心目标,首先是通过接入可再生能源能力的大幅提升,为实现能源转型,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一代能源系统,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涉及的新装备制造及服务新业态,将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
  • 摘要:在国际社会中,德国率先提出了,告别化石能源,转型为通过可再生能源满足能源供应及能源消费的明确目标.能源转型引发了德国工业政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德国能源转型的最初尝试始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目前已取得许多成就,但要实现长期目标,仍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付出更多努力.能源市场变革过程是一个激活诸多潜力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新方法和技术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 摘要:通过研究和比较世界各国的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发现,如果把中国、美国和欧盟三大能源消耗体进行比较,欧盟部分国家显然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丹麦尤其突出(见图1~图4).以"零碳"为目标的"丹麦绿色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球探寻能源供应和安全最为成功的案例,充分证明了人类只要选对了的发展路径,完全有可能彻底打破能源瓶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而且,"丹麦绿色发展"的诸多极佳实践和具体做法,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可持续性城镇化、现代能源转型和生态文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 摘要:低碳发展的直接含义是指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更广义的理解应该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包含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内容,创造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引导人类迈向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低碳发展不仅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更是为了中国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义务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上市高度一致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外两个大局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客观上,向低碳、绿色、可持续转型是一场国际竞赛,能源的低碳转型是全球的发展趋势,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这方面国际合作空间非常广阔。
  • 摘要:可再生能源在提高电力普遍服务水平、解决电力可及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源转型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包活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低碳能源在世界未来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将大大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解决电力可及性中占据重要地位。可再生能源具有智能化特点,在解决偏远山区或者主电网无法可及的地区具有明显优势。从挑战角度来看,边远、贫困地区电力可及性弱势群体和自然资源开发收益递减(级差地租)及相对昂贵的可再生能源之间存在矛盾,在解决电力可及性方面政府需要发挥责任主体的作用。
  • 摘要:电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转型是能源转型的重要内容.中国能源格局正处于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型的变革中,中国电力行业将在能源的这次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资源可持续、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经济可承受"是能源电力发展的基本目标.建立以低碳、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系统,是世界主要国家推进新一轮能源转型的共同选择.这有利于促进能源、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可实现"资源可持续、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由于80%以上的非化石能源主要通过转化为电力才能实现高效、便捷的使用,因此,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此轮能源转型的重心和关键——"安全可靠、经济可承受"的发展目标需要通过电力转型来实现,电力转型决定了能源转型的成败.
  • 摘要:中国的能源转型需要有必须改变的决心、可以改变的信心和逐步改变的耐心,中国会同其他国家一起,走出一条新兴的能源发展道路。如果说现在的发达国家走了一条主要依靠化石能源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成为世界的榜样,引领了世界的发展方向。那么,中国可以走一条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并重的现代化道路,成为后发国家是实现现代化的榜样,引领世界能源转型的方向,为21世纪末用可再生能源或非化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作出自己的贡献。
  • 摘要:对于志在成为高技术服务业的认证认可行业来说,创新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从近几年我们的创新实践看,有两项原则是必须要坚持的:一项是要围绕认证认可本质进行创新,传递信息,建立信任,服务发展;另一项是要从满足市场需求、创造客户价值的方向进行创新,也就是要从企业有什么困难、行业存在什么问题上去挖掘,通过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协助企业进步,促进行业发展.
  • 摘要:光伏行业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清洁、平价和智慧的能源。中国的光伏行业在过去的十年中做了三件事:提升光电转化效率。把太阳能到电能的直接转化效率从十年前的14%-15%提升到今天的18.5%-20%。大家听起来好像觉得不高,但其实煤电的能源转化效率是30%-40%。降成本。把光伏发电的每瓦安装成本从十年前的60多元人民币降到今天的6-7元人民币。完善产业链。十年前有人说光伏是“两头在外”“污染留给自己,清洁能源让欧美享用”。建立起从冶金硅、多晶硅提纯、硅棒、硅锭、硅片、电池片、组件直至终端光伏发电系统的完整产业链,并带动了高纯化学品、金属、粉末冶金、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学、铜、铝、钢铁、金属加工、电力电子、基建等一大批相关产业。
  • 摘要:风电应用不断衍生新模式。技术进步和应用不断深入,风电逐渐开始衍生出供暖、制氢、海水淡化、智能微网等一系列新的发展模式。尤其是智能微网,由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分布式发电设施、储能装置、能量变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具备发配电能力,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可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孤立运行,是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节点和最重要组成部分。风电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据中国权威能源研究机构分析预测,205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可满足能源消费的62%,终端能源消费57%-65%是电力消费;终端电力消费中85%的电力来自清洁能源(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等),风电装机容量将超过2.4亿千瓦。风电行业发展市场潜力依然巨大,是值得中国风电人和能源人长期坚持从事的事业。
  • 摘要: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消耗迅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然而,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很低,中国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建立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机制,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绿色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现状,总结出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转型和国际能源合作方面的建议。
  • 摘要:本文阐述了强化碳减排的综合治理思路,要体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在节能和提高能效下体现碳减排效果。体现综合治理思路,推出多样化手段,包括推进能源需求管理、能效管理。和系列节能措施等。碳减排必须具有制度保证和法律保障,包括严格贯彻落实《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水资源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和土地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其路线图;必须通过法律措施给予保障。
  • 摘要:"重塑能源:中国"项目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属能源研究所、美国落基山研究所、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及能源基金会(中国)联合开展研究.该项目旨在帮助中国详细规划路径,使中国在通往2050的道路上,实现具成本效益的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供应占比最大化,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安全和环境质量.
  • 摘要:再看能源世界,30年后,全球能源装机的80%将是可再生能源。未来能源系统将是由数以亿计的风机、太阳电池板、储能设备、用电终端、充电网络等组成的分布式系统,传统能源企业的运营模式很难支撑,需要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来重构未来的能源系统。我认为,未来管理权重要过拥有权,正如共享经济代表Uber和Airbnb的模式。未来能源系统真正的挑战不是电量的问题,而是柔性容量问题,是怎么来调度管理和对待灵活性的问题。容量管理将是电力市场的关键技术,这项技术不是掌握在实体资产拥有者手里,而是在系统管理者手中。未来的能源互联网领军企业可以不拥有实体能源资产,但一定是未来能源体系的智慧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手段,真正地将上游供给与下游需求无缝对接,像指挥乐队一样。在零边际成本的时候,你真正做的是指挥者、是管理者,而这个时候,什么时候被调度、被指挥或者优化,才是未来能源世界最重要的元素。远景希望创造能源行业的Uber模式。
  • 摘要:在能源发展中,大力推进四个转变:在资源上向低碳方向转变,生产上向绿色生态转变,消费上向节约高效转变,空间布局上向集中与分散并重转变。着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建立坚实的基础。
  • 摘要:在德国,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在接下来的35年希望从化石燃料和核能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所以到2050年基本要实现经济的脱碳化,温室气体的排放要削减80%~90%.德国的各个部门都在贯彻这项战略,包括电力、交通及供热等部门.所有部门的运行原则都一样,就是优先提高能效.那些无法通过提高能效而节省的电力,希望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能源供应生产.因为在供热及其他的一些行业中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有所限制,所以看到电力行业仍然是最主要的使用主体.也需要市场能够越来越多地去处理可再生资源供应问题。今年的目标是达到30%甚至35%的比例,因此市场必须做好准备去处理大量的风车和太阳能板供应能源出现的问题。
  • 摘要:本文阐述了此次论坛对能源转型的国际合作仅是个开始,将会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一起,抓紧研究并提出联盟成立的方案,明确联盟的宗旨、任务和组织管理机制等,建立能源转型成果,欢迎各国政府、机构及产业界积极响应与参与。同时,中国作为明年G20峰的会主办国,国家能源局将在能源领域举办系列会议,初步考虑研究并提出G20分享下的可再生能源行动计划,以延续、深化此次论坛的合作成果。
  • 摘要:自人类开发利用能源以来,能源始终处于转型变革之中,变革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能源变革既有漫长的量变积累也有飞跃式的质的革命,可以说人类生产力的每一次大的飞跃,都伴随着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实现能源转型,需要推进以能源的清洁化和低碳化为特征的能源生产革命和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提高能源效率为特征的能源消费革命,注重节能技术提高能效,抑制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不合理需求。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和清洁化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实施“两个替代”,即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及以电代煤、以电代油。
  • 摘要:从德国的能源转型来看,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需要提高。首先,加强制度设计,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如在增加储能储热装置、提高输电容量和开展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等方面。其次,发展可再生能源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处理好清洁、经济、可靠性三者的关系。可再生能源发展虽是大势所趋,但不能以单纯追求装机容量为目标,盲目扩大规模。最后,能源战略应设定长远目标并动态调整。中国能源战略及规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有待提高,应制定明确、完善的顶层设计和长远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定期评估机制动态调整。
  • 摘要:国内外嘉宾们通过激烈探讨和互动,得出了一个主要共识—“能源革命,需求先行”。在需求侧,能源消费引导着这场能源生产革命,也有很多秘密武器,如提高能效的电动汽车、零碳建筑、强大的分布式系统及微网技术等。要利用需求侧的变化让供应侧变得更有活力。电力转型有着巨大的市场,目前全球终端用电的电器比例为23%左右,到2050年至少能提升到60%以上。提高能效具有很大的市场。电动汽车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储能方式。工业能效提升的潜力非常大,在这方面德国的经验非常丰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市场潜力巨大。发展低碳技术。
  • 摘要:在全球保障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应对气候问题的大背景下,为了世界,包括中国的能源系统朝低碳化和无碳化的方向转型。但能源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审视每种能源的定位问题,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措施和战略。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能源系统将进入一个多元的时代。长期来看,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成为主体能源。同时,天然气作为清洁的低碳能源,未来将在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变的历史阶段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促进能源转型有很多的新举措,包括技术的革新、城市用能体系的变革、高效交通能源体系的建设及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祸合发展。应该进一步完善现在的能源市场体系,深化加快改革。清洁、高效、低碳,既包括向非化石能源转型,也包括化石能源内部的升级和转型。转型需要技术支撑,也需要政策作为保障。
  • 摘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个稳定的监管环境及越来越清楚的市场信号,都是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资本流向所需要的领域.绿色金融绝对要"接地气",要真正地与实业相结合.新能源将会成为未来经济的核心动力之一.绿色金融必须是市场和政府结合推动.公开、透明地发布新能源的实时运行数据,也可有效降低项目的投资风险.
  • 摘要:当前,在国家"推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政策指引下,中国能源体制与结构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能源产业相关业态正向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能源供给多元化、能源技术与装备升级、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等方向转变.在能源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作为在现代经济中发挥资源调节作用的金融机构,需要正确认识能源产业转型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更需要在能源产业转型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加强对能源行业的研究、把握能源转型发展的方向、创新能源产业金融服务产品与手段、寻找能源产业金融业务新的增长点,在与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
  • 摘要:在中国,由于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能源价格体系并没有形成,目前还延续的调整单项能源,甚至单个项目定价的办法。这肯定改变不了目前这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导致环境污染的能源结构。应让能源回归其商品属性,让市场的手形成一个能源价格体系,让能源的价格、质量与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运行效率目标挂钩。
  • 摘要:现在,正在进行很多以光伏发电促进能源革命方面的研究,力争加快能源革命和体制机制的建设。国土、农、林、草等部门土地数据库联网,出台光伏电站建设涉及各类用地时申报及办理的规范流程。为清洁能源项目的审批设立绿色通道,简化手续,提升效率。国土、农、林和草原等主管部委应该尽快出台文件,明确可用于光伏电站开发的土地类型,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简化审批手续,减少申报流程,考虑将补贴发放权力下放,由地方财政拨付,以此加快企业补贴发放速度。规划布局匹配朱来智慧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在今后规划新能源建设项目时,统筹电网规划建设。新能源的发展步伐不能再一味求快,而是要更注重稳中求进、合理布局、降低成本。
  • 摘要:能源问题包含诸多因素,能源的供给、价格、消费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地缘政治问题等,都影响着世界的格局和地球的未来.从本质上讲,能源系统需要在三个目标中寻求平衡,即能源安全、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及能源的可持续性.能源安全,要求能源持续地满足合理的消费;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关注能源价格;能源的可持续性,既要考虑环境因素又要具备经济性.
  •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和人口的增长,近年来能源问题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气候问题已成为全球议题,日益引起各方的关注.作为世界领先的能源企业,法国道达尔集团认为,首先需要提供可持续、可负担的能源,以满足能源需求.面对复杂的挑战,有关各方的协作是重中之重.这其中包括国家间的协作、机构间的协作及全球范围内各行业的自发行动.油气行业作为全球首要的化石能源生产者,也必须通过协调合作、尽其所能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做出贡献.
  • 摘要:在传统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由于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消耗污染水资源、破坏自然栖息地,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不仅使生态环境的天平处于长期失衡状态,更带来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相比较而言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是一种优质绿色电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迄今出台多项扶植政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并且鼓励先进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中国新能源的迅速发展与国家的政策扶持密不可分,光伏标杆电价和相关补贴政策对于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鼓励金融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才能更好地把这个行业培育起来。
  • 摘要:电力工业是中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能消耗及其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电力需求正在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同时中国领土面积幅员辽阔,资源分布不均衡,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电力工业绿色、清洁和可持续发展?如何在新一轮电力改革中兑现国际承诺,实施能源革命,推动电力工业的创新升级?这些都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
  • 摘要:能源作为支撑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能源系统的每一次转型,不仅给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推动了商业模式、甚至是社会形态的巨大转变.因此对能源系统发展趋势的判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能源政策、需求及不同技术路线成本的分析,来对全球能源系统中长期的趋势进行判断。
  • 摘要:中国能源转型的发展方向应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终端用能需要高比例电气化。要实现能源需求总量和能源强度双控制,需要建成可再生能源为核心或主导的电力供应系统,才能实现总量和强度的双控制。如果电力系统能够实现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可再生能源电力达到86%以上,一次能源的供应量可以从65亿吨标准煤降到34亿吨标准煤。这就可以实现能源需求总量的控制目标。任何一个能源产业的发展都需要10-20的时间,可再生能源并不能马上替代一切能源,化石能源依然是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但是对煤炭、石油的利用应逐步减缓增长,到停止增长,实现技术创新。以煤炭技术为例,模式创新尤为重要,目前风电、太阳能发电在现有电力系统里与煤电竞争,利益分配出现矛盾,煤电小时数不断降低,还没有从量变引起质变,当2050年煤电运行小时数达到1000小时的时候,煤电电价是目前电价的5倍,则煤电厂的盈利模式就发生了根本转变。这是整个能源转型后,现有化石能源的新出路。从主力能源供应变为辅助能源供应。
  • 摘要:中国核电经过30年发展,全面实现了自主化,并带动形成了完整的核电工业体系,具备每年开工10-12台核电机组的制造能力;工程建设能力可以满足30-50台机组同时建设;核燃料供应保障充分,按照国家“3个1/3”的战略部署,近10年来,中国核电企业在纳米比亚、哈萨克斯坦等海外铀资源开发上取得突破进展,完全能够满足后续核电规模发展的需要;各核电企业已储备了充足的科研、设计、工程、运行等各类人才。国内所有运行核电机组安全业绩优秀,一半以上机组的安全业绩位居世界前1/10的领先水平。大亚湾基地投运20年来,6台机组运行业绩全球领先,是国际核能界的“金字招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30年不间断的核电建设经验,中国已经掌握了核电“自主创造”的技术能力。除发展大型堆反应堆外,中国还紧跟国际核电技术发展潮流,积极推进小型核反应堆的研发。
  • 摘要: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中国能源安全战略.能源"革命"是本次会议的关键词.着力推进能源革命,包括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在雾霾治理的迫切需求下,控制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成为共识.协鑫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承"把绿色能源带进生活"的理念,持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能源与服务,通过创新驱动、追求卓越,致力成为最受尊重的国际化清洁能源企业.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仍存在一些政策瓶颈.为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协鑫提出"可再生能源机制、补贴政策及税收政策"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 摘要:ABB集团是电力和自动化领域的优秀企业,公司的经营宗旨是用电力和效率创造美好世界,这和目前全球正在进行的能源变革非常契合.最近几年,注意到全球的能源和电力市场正在经历深远的变革.中国政府也已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0%,能耗到2025年降低34%.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充分利用新能源是必由之路.从能源结构看,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在电力装机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用能侧看,电能替代从基础设施逐步扩展到工业和民用的各个方面,包括船舶岸电、电采暖、蓄冷蓄热、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及用户与电网的互动等.
  • 摘要:与中国一样,对世界许多国家而言,未来的能源供应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从全球能源市场的动态来看,能源需要实现转型,即转向清洁与可再生,提高能效,确保能源安全及数字化.在德国,能源转型(德文为Energiewende),作为一个国家的能源改革,已经于2011年由德国政府正式立法实施.德国设定的目标很有挑战性,包括以下几项: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的占比2020年达到35%,2050年达到80%.国家层面制定数字智能发电的规划与技术路线图。制定数字智能发电技术标准与规范。鼓励发电企业在新建项目中示范数字化发电并逐步过渡到未来电厂建设标准。鼓励多元企业参与数字智能发电的建设及行业标准设立,快速提升全行业水平。鼓励发电集团建立多模态的设备监测诊断中心,远程集中监测设备运行状况。建立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诊断分析,优化设备的性能,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与智能电网对接,有效的调配设备间发电比例。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