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届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届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届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2-21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届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老挝局势渐趋紧张,中国出于对自身安全的优先审度及对印支革命传统分工格局的领会,一方面鼓励老挝人民党开展一定程度的武装斗争,一方面与苏方联合推动第二次日内瓦会议的召开,积极支持以梭发那·富马为首的老挝中立派,以期老挝局势暂时缓和,防止老挝沦为美国军事基地,为巴特寮赢得发展时机.作为中国对老政策的形成阶段,1959至1961年中方的政策因应带有鲜明的代表性与延续性:中方希望老挝处于"边打边谈"的半僵持状态,使战事局限于一国之内,同时避免局势冻结.中国重在斟酌应对国际会议的"束缚",平衡武装与政治斗争的关系,其一系列政策举措大大消减了老挝中立的实际意义,促使老挝最终沦为"革命的中立国家".就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互动而言,中苏两国在日内瓦会议前夕虽实现了协调同步,但苏联的政策态度均被中方视作"修正主义外交"的重要例证;中国不仅将南越与老挝斗争视为一体,将越方作为援老中枢,还主动接纳了越劳与老挝人民党的统属关系,从而使越老特殊关系愈加"特殊",为老挝党日后疏离中共埋下伏笔.
  • 摘要:1957-1963年的麦克米伦时期是英国核战略的重要阶段.在1957年,继承了丘吉尔政府防务思想的麦克米伦政府大力拥护"大规模报复战略",希望以强化核威慑的形式来减缓经济压力,重振国威.到1958年左右,在邓肯·桑迪斯的主持下,英国已经初步建成依赖单一核力量的威慑.然而,受到核战略理论批评与经济、技术境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英国核威慑之路困难重重,不断遭到质疑,于50年代末一度陷入僵局,并在60年代初顺应美国核战略变革的浪潮,吸纳北约的外交军事实践经验,开始从"大规模报复战略"撤退,表现出"最小威慑"与"分级威慑"的基本特征.到1963年,英国核战略的面貌相比1957年时已经了发生值得注意的变化,成为一种具有本国特色的核力量-常规力量均衡的威慑体系.
  • 摘要:二战期间美加区域联合防御的具体实践始于奥格登斯堡会议成立的常设联席防务委员会.战后初期美国方面非常重视加拿大在北美区域联合防御系统中的作用,虽然在《里约热内卢条约》签署之前美加两方没有达成任何有关区域联合防御的官方协议,但两国在联合防御和军事合作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也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实际问题.从《里约热内卢条约》,经"五角大楼文件"到《北大西洋公约》最终签订,战后初期美加区域联合防御体系基本形成,加拿大已经亦步亦趋地完全登上了美国的冷战战车.
  •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前后几十年,哈尔滨是华侨华工赴俄最重要的中转站.在十月革命后的20世纪二十年代,《滨江时报》对旅俄华侨华工的生存状况、救济措施以及问题原因等进行了系统的深入报道和详细解析,笔者认为,国家救助旅俄华侨华工的相关措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具体的实际效果值得反思。同时,旅俄华侨华工的自身素质及相关组织的实际作用也需要探究。
  • 摘要:19世纪中叶的反蓄婢运动,不但是英国对香港政策的转变,更是英国想法延伸至管理殖民地层面.自1842年中国鸦片战争战败后,香港被割让予英国.在战争后殖民母国的思想如何影响其施政便是本篇文章主要的核心.英国对香港殖民之初,对香港采取的管治政策以经济利益为主,对香港华人社会尽量不干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极欲重申帝国光荣,其使用的方式是在殖民地实行母国理念与价值,在此情形下,英国政府对华人社会中一些不合乎自由思想的行为变得不能容忍,例如华人社会的蓄婢制.反蓄婢运动中,英国人与香港华人精英有不同看法.英国人以为蓄婢是奴隶制,英国国会经过了解后下令港英政府废除蓄婢,这可以说是英国第一次主动干预香港殖民事务.另一方面,香港华人精英对此感到不满.他们认为只要将女性保护好便应继续维持蓄婢制.港英政府因害怕华人反弹,发出一条没有实现时间的法案.在英国国会多次向港英政府施压的情形下,才逐步实现废蓄婢.
  • 摘要:空军作为一种相对年轻的军事力量,从其诞生至今也不过两百余年的历史.英国空军的发展,与世界空军发展的步调基本一致,甚至起步时稍有滞后.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英国空军在成立初期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首先从世界空军发展的大背景出发,探究英国空军诞生的原因和初创过程.然后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心,研究英国空军在一战中飞速发展和为战争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从中得出重要结论即自从空军诞生以后人类的作战不再限于海陆,还迈入了苍穹,由平面式两军作战发展为海、陆、空三维立体空间作战.战争的进攻和防御战略也随之发生巨变.同时,新生力量对传统力量产生了重大冲击,使得像英国这样在传统军事实力上具有优势的国家开始不安,在战略上开始转变.总而言之,空军对现代战争和国际关系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 摘要:历史教科书在建构社会的二战认识和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可是,在同一个“中国”的语境下,中国、台湾与香港对二次大战的描述出现明显的差别。因此,本文在追溯三地不同的政治环境和教育政策后,便会采用中、台两地的“统编本”,以及香港的《中国历史》——由孙国栋编撰、钱穆校订,人人书局出版社出版的课本——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和比较1950年代后期至1960年代初三地历史教科书对二次大战的描述。由于二战时的抗日战争涉及对国、共的论述,是战后历史教育的敏感课题,因而是体现三地历史课本编写原则的重要范例。还会进一步探讨三地历史教科书为学生建构二次大战的面貌,从而了解三地的社会状况和对此课题的知识观。
  • 摘要: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内部存在一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对来自共产主义威胁夸大化的错误认知.在冷战制度化与意识形态对抗的氛围下,美国政府往往夸大这种威胁的程度与范围,结果导致一些政策偏离实际,出现不理性的特点;1954年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与巴基斯坦建立军事同盟便是一很典型的认知误判.美国决定与巴基斯坦结盟的重要原因是害怕苏联对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构成威胁,力图利用巴基斯坦作为中介以对抗这种威胁.实际上,美国政府的决定是夸大了苏联对在中东对美国的威胁.美国与巴基斯坦结盟决定恶化了印巴矛盾,损害了美国在南亚原定的目标和利益.
  • 摘要:约翰·伯奇协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具有代表性的极右翼组织.冷战局势的发展,主流保守派的利用,以及成立者罗伯特·韦尔奇的出色的个人能力,是协会得以建立并存续的条件.协会继承了麦卡锡强调的"共产主义阴谋论",但在表述内容与宣传方式更加切合实际和多样化.作为美国社会公认的"极右组织",协会的言行却不曾越过美国国家法律的限制,并且始终与主流秩序基本保持一致.协会的主张对战后美国保守主义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发展史体现了美国社会对极端力量的自我协调能力.
  • 摘要:歌德学院以从事德语教学和宣传德国文化闻名于世.德国现代史中的三个阶段歌德学院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从学院建立之初的魏玛共和国时期纯粹教授德语,经历二战时期被纳粹的对外宣传所利用,再到联邦德国时期结合文化外交和语言政策的转变,见证了德国外交的变迁,同时1951年改造后的歌德学院也践行着联邦德国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实行的外交主张.探究歌德学院发展的历史脉络得以更加全面的了解20世纪30年代以来德国的外交考量,也为文化外交和语言政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摘要:本文论述了六至十二世纪孔雀赠送的演变构成,对赠送人、次数、数量、意图以及孔雀在中日两国的评价做了简要的分析整理。笔者认为,由于孔雀华丽魁伟的外貌以及浓重的佛教色彩,都决定了其与一般动物的赠送截然不同。六至十二世纪日本的孔雀赠送,对于日本朝廷而言,拥有孔雀这具有重大意义,这一点,特别是从孔雀的传览、让渡等事例,只有天皇、院、摄关家才能享有此种特权的状况看得出来。这种情况,无论是带来孔雀一方的新罗政府还是中国商人都是十分了解的。可以说,孔雀作为顺利展开与日本王权而非普通民众的友好关系的手段,具有重要职能。
  • 摘要:新英格兰制造业的发展贯穿于整个殖民地时期,对北美独立运动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英国重商主义政策从制定到执行全是从自身利益考虑,但是在客观上塑造了地区专业化并且推动具有相似自然禀赋的新英格兰制造业的发展,逐渐培养了一种竞争关系.随着市场的扩大,英国重商主义政策所带来的弊病积重难返,使其对殖民地经济发展更多处于"疲于应对"的被动地位.新英格兰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将北美带入了前工业化时代最有利的位置而且激化了与母国的矛盾,最终成为独立运动的重要诱因之一.
  • 摘要:近代中国和美国共同经历体育的复兴,而此间基督教青年会首先受其影响然后很快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体育所具有的娱乐、健身、振奋精神和砥砺意志的基本功能,两国青年会在倡导体育动机具有同质性和相似性,如考虑盈利;社会改良;吸引和教化青年,使之远离恶习.但是深受国内和国际形势影响也有复杂变化.在美国为了新教应对天主教和东正教信仰的移民竞争、践行完人的理念及适应美国在世界的扩张.当基督教青年会在美国传入近代中国,在不同阶段和程度考虑传播基督教激发青年民族意识.救国强种;寻求支持,促进在中国发展;继承和发扬国粹;培养科学精神和民主思想;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渗透等.而这正是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本色化和西方帝国主义扩张的产物和体现.
  • 摘要:本文是以《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二辑:英国议会档选译)为中心,讨论中国妇女出洋与否的议题,在各国竞相招募华工,进行猪仔贸易之际,变成很关键的问题的原因。首先以外文的史料和二手资料论述了英国西印度群岛需要华工的背景。其次将《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二辑:英国议会文件选译)中有关妇女出洋议题上的争论,依照时序做了整理,其中大致可以看出,英国一开始似乎有意招募的是永久移工,而不是短期打工。但不携家带眷出洋是中国的传统,所以,怀特等人就提出直接用钱购买妇女,不过,这又引发了西印度群岛和英国政府之间不同的想法。同一个时间点,各国都以各样的方式招募中国妇女出洋,英国也就接受原先怀特的建议,给予愿意出洋的妇女更多的钱,不过,还是招不到妇女出洋,直到1859年成立招工所,才有较多的妇女愿意到英属西印度群岛,至终英国结束引进华工之际,妇女的人数只有一千多人,西塞尔·克里门蒂在其作品《中国人在英属圭亚那》中就提到,两性比例失调是英属西印度群岛之所以放弃华工的主要原因。在第三部分,透过史料分析了英属西印度群岛何以如此渴望中国妇女到该地,《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二辑:英国议会档选译)所列出来的理由,几乎都是认为两性比例失调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 摘要:纹章于十二世纪中叶开始被大量用作欧洲冷兵器战场上的识别符号,并于十三世纪中叶逐渐开始作为装饰品用于皇家、骑士和城市阶层.然后,随着中世纪时期走向晚期,骑士时代随之结束,与之相关的作为识别和装饰符号的纹章也慢慢开始有衰落之势.基于这一历史背景,本文以十六世纪苏格兰的纹章为中心讨论了中世纪晚期人们对纹章的取舍和改选并尝试分析了在这些改进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简而言之十六世纪的苏格兰纹章主要受到了三方面的改进,政府开始关注纹章在当时运用和发展的现状,并开始通过设立官员和立法等途径来加强对纹章的管理,让其不至于完全消亡;,不同群体的纹章使用者开始根据自己的身份和需求对纹章的构图进行相应的取舍,这一改进使得根据纹章所能识别的群体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反过来讲也使纹章摆脱了骑士和大家族消亡对其造成的窘境;基于十五世纪纹章制作技术的成熟和十六世纪中后期纹章内部纹饰的极大精细化纹章在中世纪晚期的苏格兰重新得到了贵族和市民阶级的欢迎,也最终让其自身从中世纪中期的战争符号演变成了极富文化性的社会符号.不得不说,纹章在中世纪晚期从战争性符号到社会性符号的演变是目下纹章学和中世纪史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热点.
  • 摘要:明清鼎革之际东北亚地区处于局势持续剧烈动荡与新秩序的重建规明、清(后金)与朝鲜三方逐渐形成了一种微妙的"三角关系".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双方十六、七年来合作抵抗后金中的某些长期模糊不清的史事给予考实,认为朝鲜王朝和明东江镇联盟失败的原因是双方的军事实力皆远逊于清朝,且与明朝、朝鲜战略政策的失误亦有着莫大的关联。但朝鲜与东江镇始终“貌合神离”,彼此猜疑防范,互不信任:东江镇军兵抗金无能却扰鲜有术,使得双方矛盾激化。但是笔者要着重指出的是,尽管最终朝鲜和东江镇均双双败服于清朝,但是双方的交涉亦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其具体有着三方面的体现:至少在毛文龙主镇东江的八年,双方的交涉对于牵制后金使其不能专意“西向”还是起到了相当的作用的,不仅为西线“关宁锦”战场赢得了备战时间也分担了一部分的军事压力,客观上延缓了明王朝的灭亡。“仁租反正”毕竟是一场军事政变,其上台的合法性在朝鲜不乏质疑之声,而毛文龙为仁祖向明朝请封不遗佘力,使得仁祖终于得到上国明朝的正式册封,这对于稳定政变后的朝鲜局势至关重要,不管毛文龙是否是出于私心,但不可否认的是毛氏于此颇有功劳。辽东沦陷后,朝鲜与明朝的陆路交通断绝,朝鲜为表事大之诚惟有海路朝天,然而海上风涛难测,故朝鲜最初的朝天之船多有败没于海中者。东江诸岛几乎是“一”字排开于海中,是朝鲜朝天之船理想的避风及获取补给的所在,即使是毛文龙被杀之后,东江镇也仍然在执行着护途朝鲜朝天使臣的使命。可见东江镇与朝鲜的交涉对于联络明朝与属国,其作用也不宜低估。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