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2002年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年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年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2
  • 召开地:香港
  • 出版时间: 2002-01-19

主办单位:香港道教学院

会议文集:2002年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介绍了关於道教神学的一般理解,认为宗教有神学是宗教与其他社会实体的主要区别还介绍了道教神学的时代特点.
  • 摘要: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道教在历史上的几次浮沉,以为道教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否能够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第二,是否能够在面临困境时摆脱传统的桎梏而有所变通;第三,是否能够积极"有为".对于前两点,因符合《老子》"和其光,同其麈"及《易传》"穷则变,变则通"之精神,殆无争议.而对於第三点,或会有人以为悖于老子"无爲"之说而持不同看法;是故,笔者着重借明代《道藏》所收诸家注疏《道德经》之文来对"无为"之含义进行了厘清,以爲《道藏》诸家对于"无为"的理解实际上并未将其视为无所事事,而是多透露出一种积极有为的精神,甚至以"大有为"作为其主要的内容. 在厘清传统道教对于"无为"含义的理解后,笔者针对现代道教在弘道传教上存在的相对消极倾向,主张应破除将"无为"视为无所作为这种思想障碍,以积极有为的态度回应现代社会的挑战.此外,笔者还就道教在现代社会中求得更大发展的措施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管之见,主张:一、应当在教义教制方面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以使古老的道教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二、应当在传教手段方面有所创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传媒来弘道布教;三,应当重视人材的培养和使用,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道教教育;四、道教界诸团体应当通力合作来大力进行经济开发,以令道教的经济实力不断状大;五、应当积极支持学术研究,以增强道教的发展动力。
  • 摘要:我们说宗教的关怀是终极关怀,这意味着每一个宗教都有着这样的关怀.而所谓"终极",有两层含莪:一是没有什麽问题不在关怀之列的,天地万物、社会人生,乃至意识心理,无所逃于其间;二是这样的关怀是最爲彻底的,从最初的可能、到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果,再到这个结果之後的最後的安顿,都无例外地被纳入了关怀的范围.可是事实上宗教自发生便不是只有一种,且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以不相同的形式发生了,如此,便产生了一种宗教如何对待其他宗教的问题.从一种宗教本位的观点来看,自己是一元的,这是宗教的终极关怀决定了的,自己的教莪表明的总是包罗无遗的,道不遗物,道不遗人,相信自己对任何问题会有一以贯之的态度和处置的方法.从宗教现象上来看,宗教却是多元的,不仅自己,而且别的宗教都有类似的态度和方法,这是任何宗教不能不面对的一个事实.由於从一元的角度,每个宗教都有扩张的欲望;而从多元的角度,每个宗教都必须处理与其他宗教的关系.所以,每个宗教都处在多元与一元之间. 能否成功处理一元与多元关系,取决於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是否承认多元宗教的事实;二是自己的信仰是否容得下真理的多元性质. 道教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多元宗教相处的经验.尽管在历史上佛道曾经互黜,但在唐代就已经互相承认了;儒教虽算不得完整的宗教,但它有很强的宗教性,道教也与它达成了互相认可.所谓"三教合一",并不是三教合爲一体,而是三教各自对其他宗教教义和信仰形成了某种宽容和认同,还试图从对方那里吸收"养分",给自己以有益的补充.近代以来,西方宗教传入中国,在教案史上没有道教与天主教和基督教发生激烈冲突的记录.这与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的情形很不一样.在这个意莪上来说,道教处理与其他宗教的态度,是现代处理宗教间关系的一个典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教教义的信仰上,也特具有宽容精神."道"作爲最高的信仰,它表明的只是一个纯粹的精神(Spirit),与其他宗教的最高信仰可以相通,而且,《道德经》也没有表现出独断态度,即《道德经》的原创者没有把自己所述说的看作绝对不变的真理,只是把自己所述说的看作逹到真理的途迳,而达到真理的途迳又可以是多元的.这种态度在庄子那里成爲了一种哲学的和宗教的相对真理观,真理是一个整体,任何的偏私与狭隘都有害于对真理的把握.只有抛弃了自我及其自己所在的任何派别,才能达到真理.在後来的道教理论家那里,道教只是引导人们逹到真理--道--的一个途迳而已,从不排除别的途迳的可能性. 上述两个方面,说明道教具有能力处理好一元与多元之间的关系.那麽,当代道教面临的任务在於,在全球化浪潮下,如何既能合理地处理自己与世界其他宗教的关系,又能够有效地坚守自己的教义信仰和阵地,并在宗教实践中充分地展示自己对待现实生活和各种文化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发展壮大自己,爲人类的和平相处和人性友善做出贡献.
  • 摘要:宗教是人类历史上历时最久、分布最广、影响最深刻的精神现象.在生存环境相对隔绝的条件下,不同的族群和文化发展出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教义.最初,人们对本文化本宗教之外的信仰和神充满了疑虑,这种疑虑在现实利益的驱动和情感的催化之下酝酿成为相互的警惕和敌意.汉字的"我",在甲骨文中是"一手持戈"的形象,这表明"我"的本义是"持戈守土以御外敌".显然,"我"意味着对"他"的排斥.排斥"他者"的态度也在原始宗教中一再证实,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都表明,在原始的部族中,其他部族的正神往往被视为本部族的邪神,这种互相敌视的态度,正是排斥"他者"的表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不同的宗教和教派就是这样保持着"互为他者"的状态,互相用排斥的态度对待对方. 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把昔日处于分隔状态的人群纳入一个共同的世界,"地球村"是人类当前生存的基本环境,而走这"地球村"的人们都各自背负着自己的历史,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观念.全球一体化带来了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并存的问题,每一种文化、每一种宗教信仰都面对着与其他文化其他宗教共存的问题,道教也不例外. 多元共存的处境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之间如何相互沟通和理解,退一步说,实在难以理解和沟通之处,也需要建立起宽容的态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我一他"的关系转变为"吾一你"的关系.这一点,《庄子·齐物论》的"吾丧我"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这是道家道教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多元共存的处境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各种文化各个宗教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以防丧失独立存在的价值.伴随全球一体化而来的本土化倾向表明,每一种文化和宗教都在努力.对於道教而言,需要做的是,用现代的语言对道教的教义这行系统化的整理和理论化的说明.这是道教继绩保持独特魅力并走向世界所不可忽视的任务。
  • 摘要:近代来华传教士对道教的挑战不仅给基督教神学解释和在中国的本土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直接对近代中国道教徒的觉醒和道教文化的复兴産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来自基督教的认同和赞誉,使丧失自信的中国道教徒和鄙视道教的社会有识之士,逐渐能够客观地看待道教(家)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以及中国文化复与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来自传教士的批评和攻击,虽然有可能加深道教在社会上的负面、消极印象,但同时也使抱残守缺的道教徒逐渐意识到现实中存在着的严重的生存困境,并使一些开明的道教界有识之士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道教及其自身所存在着的积弊和时病,从而逐渐自觉地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道教文化革新之路.虽然像陈撄事这样真正具有革新意识的道教徒还非常稀少,但是他毕竟代表着中国道教文化复兴的希望所在. 近代基督教来华对道教的挑战和陈撄宁等近代道教先进对基督教的回应,给当代多元宗教与文化处境中的道教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迪:道教文化在多元处境中必须积极面向全球化,利用多元处境中的宗教和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大力推进道教全球化发展战略.这不仅有利於道教文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而且也是道教文化永保青春活力的必然要求。
  • 摘要:务实求存,注重现世人生与自然社会的"治理",出世而不离世是道教教义思想的特色之一.从早期汉代的《太平经》到清代闵一得所辑《古书隐楼藏书》,道教治世思想从早期救世说演进为"即身以治世"的医世说,其所内蕴的丰富理身治世"道理",有其现代政治伦理价值和社会现实意莪.其一,道教治世思想认为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天-地-人综合治理;其天地人共治的社会治理思想包含有深厚的环境伦理价值.其二,道教治世说将治国与治身结合起来,主张身国同治,使得道教内修外养成仙出世与济世利人入世的冲突与矛盾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进而为道教徒在现实生活中修身济世提供神学理论依据.其三,道教治世思想主张以德治国,有其现代政治伦理价值和意义。
  •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太平经》及《老子想尔注》部份经文以查考道教信仰创造主的来源,从而确定道教神的起源绝不像基督教及伊斯兰教般是先于天地万物就有的.然而理论上,道教神的起源是由道而生气,气聚而生神.因此,在道教建构的天地自然中,无论天地间的万二千物及人世间所信奉诸神,皆根源于道,派生于气,周流于六极八方之中。
  • 摘要: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正在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的日益变暖,空气和水的污染日益严重,土壤肥力的日益耗尽,许多可耕土地逐渐被沙漠所吞没,大批动植物种逐渐被消减,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与日俱增,凡此种种,均造成人与自然十分紧张的关系,以致使人类社会面临着全球性的严重的生态危机.这种危机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均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是人性的异化所产生的结果.如何克服这种危机,防止人性的异化,是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人类提供了发人深省的智慧,在今天愈来愈显其独特的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
  • 摘要:道教生态伦理观所要处理的是人与自然打交道时必须恪守的伦常,这些伦理规范包含在道教的各种戒条中.道教生态伦理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崇尚自然,即自然而然.生命中心主义是道教生态伦理观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其核心的内容.道教生态伦理观的目的是试图拯救自然环境使其免遭人为破壤,为人们营造一种良好的生存空间。
  • 摘要:道教的环保观念是一种透过对天人宇宙观念的认知而产生的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态度,以及必须遵守的、严谨的戒律.今天却在都市生活中由于燃点香火、焚烧金银纸以及诵经等仪式,受到紧邻而居者、或是一些非信徒所诟病,而理由经常是:空气污染和噪音.道教宫庙如何在对于传统的坚持、以及现代社会对环保的诉求中取得平衡,以便使道教徒的文化生活能够回归自然,真正地对地球人的生态环境作出贡献?这是本文探讨的主题.本论文首先综合前说的重点,以了解道教维护天人和谐的环保观念;其次试图分析道教在现代环保政令中所遭遇的问题;第三考证道教仪式的典故,如上香与焚烧符纸的基本观念,当试找出适合现代宫庙探取的环保措施,作为因应政策以及社会需求的变通之道。
  •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具有深邃的生态智慧.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道教教义中的环境保护思想:(1)道教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观念中所蕴含的生态整体思想;(2)道教关于"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观念对自然价值的尊重;(3)道教的自然无为观念所蕴含的因应物性、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4)道教的"少私寡欲"思想对现代入树立适度消费观念的启示;(5)道教的贵生戒杀精神与保护环境的具体规定.挖掘、弘掦道教教义中的环境保护思想,不但可以为当代环保理论提供有价值的文化资源,而且对于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摘要:洞天福地理论是道教宇宙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内涵用现代语言可以解释如下:此即在我们人类栖居的以地球为中心的居留空间中(即所谓的"大天世界")还并存着三十六所相对隔绝、大小不等的生活世界(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处特殊地域(即七十二福地).这些洞天福地大多位於中国境内的大小名山之中或之间,它们通连贯通,构成一个特殊的地下世界.其中栖息着等级较低的仙灵或避世人群.本文将围绕文献、概念、理论形成、生态因素等主题对唐以前道教洞天福地理论进行系统研究.
  •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的问题,是道教生命哲学与西方传统及现代生命哲学的异同.笔者认为:道教哲学把宇宙看作生生不息、恒常流动的大生命.道是宇宙生命的本源,它生成万物,而万物皆有灵性,变动不居.宇宙就是各种生命遵循"道"的法则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自然过程.这种宇宙观与西方现代生命哲学大致相同.但是,道教哲学与西方传统的本体论哲学和现代生命哲学都不尽相同.一方面,道教哲学所定义的宇宙本体,不是与现象毫不相关的自在之物或纯粹的理性法则,而是能生成万物应感万物的"自然道体",是生命的本源与归宿.另一方面,道教也不像西方现代生命哲学家那样,夸大人的意志自由和生命本能,否定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而是肯定人只有相对的自由意志和创造性,并且预设人生有自觉悟道合道的终极关怀.由于道体的形上性与人的自主性都被看作是相对的,道教哲学避免了陷入意志自由与客观必然性的矛盾,开辟了个人自我修炼从有限通向无限的道路.因此道教哲学不是西方现代意义的生命哲学,其中保留着传统宗教形上学论的特徵,只能被看作一种"早熟的生命哲学". 无论是现代的或是早熟的生命哲学,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关注个人生命(特别是精神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道教哲学珍视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要求恢复被文明异化所破壤的人的自然本真状态,保全个人生命的独立存在和心灵自由,不受外在物利的奴役和损害."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是道教哲学基本的价值观.它与西方观代哲学重视个人生存价值和意志自由,要求解除外在异化物对生命本能的压抑,使个体生命能健康自由发展的思潮,大体是一致的.在追求生命的超越意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关保方面,道教哲学具有现代性. 基于上述对道教生命哲学的认识,本文试图对现代社会面临的某些生命伦理学问题,有所回应.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在"生存与死亡"方面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伦理问题.诸如人工怀孕、无性繁殖(克隆)、安乐死等等.道些"非自然"的孕育或终结生命的技术,与人们熟知的传统宗教伦理观似乎是冲突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既需要人们回顾传统的生命观,吸取前人的智慧;又必须面对现实,尊重人们利用现代技术自主选择生与死的权利. 在涉及新的生命孕育技衍方面,道教的基本立场是保持生命孕育的"自然性".但是所谓"生命的自然孕育",不是说人类只能探用非技术的方式繁衍生息,而是指人人都有平等的生育自主权.科学技术应该被用於帮助每个人都能生出健康的后代,而不是智力和体力上的超人.因为人生的终极目的不是优化自己的肉身,而是使自我的灵魂复归於永恒的生命源泉. 在涉及自杀及安乐死方面,道教主张维护生命的尊严,消除对死亡的畏惧.人的生命是精神与肉体和谐共存的自然现象.因此既要爱惜生命,慎重对待死亡,也不应无视个人爲维护生命的尊严和完全,而要求自主选择死亡的权利.道教重视生命存在的价值,追求养生长寿;但是也反对肉身崇拜,不畏惧死亡.因爲死亡的意义不是化作虚无,而是人的精神生命复归自然的生命源泉。
  • 摘要:本文试将道教伦理道德规范的精华作一概括并阐述其现代意义:一、贵生乐生.其内涵包括尊重人类生命和自然万物的生命,这将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提供思想启示.二、尚朴绝僞.倡导诚朴,禁戒口是心非或妄语和不信,在诚信危机的现代社会,更凸显出特别的意义.三、俭啬寡欲.这既是道德规范又是养生延命之道.对于沉溺于物欲的现代人类是有益的训导.四、忠孝仁义.道教吸收儒家伦理思想,将忠孝仁义奉为立身根本,反映出道教对于社会需要的适应,对其进行现代诠释,仍是公民所应具备的道德素质.五、谦下不争.六、克己慈让.七、持柔守弱.这是道教所倡导的处世之道和修炼所必须持守的品德,有益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道教在阐述这些道德要求时,还揭示了利己与利他的辩证统一关系。
  • 摘要:《参同契》被认为是与东汉象数易学关系密切的道教丹经,研究者也多从源于象数易学的"先天易学"理论去理解把握《参同契》的内丹修炼思想. 可是,笔者在考察唐宋时期道教丹书时看到,《参同契》的文献情况相当复杂,《参同契》既没有定本,又与同源、同类的丹书混同,《参同契》的丹学思想没有共同的解释方向,也与所谓的"先天易学"没有关联. 导崇理性、完成了宋代儒学"理学"化转换的儒者朱熹,晚年因政治挫折和贫病交困,渴望从道教的内修中寻找摆脱,对丹经《参同契》表示了极大的关心.朱熹晚年倾向内修,他撰写的《参同契》注解,却使《参同契》的内修思想获得了理论化的契机. 我们在考察文献时看到,朱熹在南宋中期接受了由北宋时期李挺之一邵雍提出的"先天卦变"的易学理论,把"先天易学"导入到《参同契》内修思想的解释之中,并在校勘《参同契》文本,为《参同契》作注时,删除和更改了与"先天易学"思想不符的《参同契》经文,由此完成了由他提出的"先天易学"起源于《参同契》的论说,也由此写成了他所需要的《参同契》定本. "先天易学"是一种精细的理论,朱熹把它导入《参同契》中去以后,使得《参同契》的内修思想获得了一种可以合理把握的理论形态,改变了当时《参同契》文献的不安定状态,并对以后的注本产生了影响. 朱熹的使道教内修思想理论化的努力,使少数人秘传的道教内丹修炼术渐为社会容纳和接受.在秘传宗教到处盛行的今天,宗教内修思想理论化的努力,应该说是具有现代意义的。
  •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现时在香港道教斋醮仪式中所见到的"祭幽"(或称"超幽")科仪,并分析当中所包涵的道教义理,特别是"普度"的思想.就先人的丧葬仪式选择,现今大多数居住在香港以及九龙地区的香港民众,都选择在殡仪馆用道教打斋仪式为先人超度;而在新界地区,传统围村居民及水上渔民更多用道教打斋仪式进行丧礼.除此,每年在新界及离岛乡村地区,更按一定年数的循环而分别举行地方上的打醮活动.因此之故,虽然香港社会已经发展成为一国际现代化的大都会,但是传统道教斋醮仪式仍然保存下来,从使商业化、城市化及世俗化带来道教斋醮仪式活动的一些改变,但是,作为一清楚的社会及宗教事实,道教仪式传统仍然是香港人现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论文尝以香港道教斋醮中共有的"祭幽"仪式作为个案例子,探索这次道教学术会议主题--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据本论文作者的资料记录,现在主要流行于香港道教斋醮仪式中所探用的"祭幽"科书,分别有:《青玄集要炼度施食科仪》、《普施炼幽金科》(亦称《焰口科》)和《先天斛食济炼幽科》.本论文的目的并不是要追溯三种幽科书的历史来源,同时亦不是比较它们之间仪式上的差异,相反,本论文当试从"普度"的主题分在上述三种幽科书中所见有关道教生死和拯救的思想,以致说明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可有的意义关系。
  • 摘要:近代伟人康有为在其思想形成过程中,宗教理念与经验起了很大的作用.对此,以梁啓超爲代表的一些近代学者即主张,除了是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之外,康有爲还是位宗教家.本文即当试探索康有爲的道教经验.内容包括:一、康氏的道教经验。二、康氏的艺术理想小结.
  • 摘要:在中古道教各宗派中,以东晋末年在江南形成的灵宝派与佛教关系最为密切.而这种关系也是近年国际道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古灵宝经中充斥着大量佛教术语和内容,早在南北朝到隋唐佛道之间的激烈论战中,古灵宝经就一直是佛教激烈攻击批判的主要对象.在二十世纪的佛道关系研究中,存在着两种明显的倾向,一方面,正如日本学者福井文雅所说,"以往研究者着重关心的是发现道教和佛教的相似点".即强调佛教对道教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内外尚有不少学者至今仍沿袭了中古佛教的立场和看法,用"剽窃"、"抄袭"等描述灵宝经中的佛教内容. 我们试图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古灵宝经固然充斥着如此大量的佛教术语和内容,但是早期灵宝派究竟是如何认识、看待和回应佛教这种外来文化的?早期灵宝派究竟是以一种什么立场来吸收外来佛教的?我们认为只有道样,才能分辨出古灵宝所体现的究竟是一种具有被动性质的外来宗教的"影响",还是一种"拿来主义"的主动吸收借鉴;只有道样,才能认识古灵宝经既包罗衆经,整合各种宗教流派,又试图"超九流,越百氏"的教义特点;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认识中古早期道佛之间关系复杂而隐秘的关系史.而敦煌本古灵宝经佚经《灵宝威仪经诀上》,则爲我们重新认识早期佛道关系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早期灵宝派在大量借鉴吸收佛教的同时,其实更体现了极爲鲜明的"文化本位立场".它坚持佛教只是元始天尊教法的一个分支,灵宝经是高于佛教的,是宇宙中最高的道.早期灵宝派甚至试团将佛教徒纳入其经教的传授范图.而灵宝经的这种思想既与汉晋天师道内部"老子化胡说"的演变有关,亦与早期上清派有关.古灵宝经对佛教的兼融与超越,极为典型地体现了历史学家陈寅恪所说的"道教之真精神". 由于古灵宝经这些典型材料的绝大部分早在南北朝到唐初佛道论战中即已被删改,致使早期灵宝派这一立场和思想长期隐晦不彰.但在《灵宝威仪经诀》等一些较早的敦煌写本中却有相当保存.同时,我们认为,国际道教学界将敦煌道经写本称为"民间典籍"并与《道藏》中所谓的"规范道教经文"相区别,也是值得商榷的.
  • 摘要:晋末宋初産生的早期灵宝经(又称"古灵宝经")蕴含着丰富的教义思想,本文从中选取了最有特色的天书观念作爲研究对象,欲通过这一个案分析揭示道教教义与神学的基本特色及其现代价值.根据现存早期灵宝经中有关天书的种种说法,可以将其天书观大致概括如下.1.灵宝经源出天上,非世间通行之文,故有衆多特别的名称,如"天书"、"真文"、"赤书"、"天文"等.2.灵宝经乃由天上之炁自然凝结成文,非人所造爲.3.灵宝经乃神秘玄奥之文,须经圣真注笔解说才能知晓其义.4.灵宝经有一个从天上传到人间的传授系统,处於该系统中的神祗、仙真和道士都不是造经者而只是传经者.5.灵宝经之神圣性从多方面表现出来,如秘藏於天上;由圣真或仙童玉女守护;其文兼具音声;可以变成灵妙之物;若得其文则有成仙不死、度人无量、驱魔治病等种种功效;只有宿有仙籍者才得传授;传授年限极爲严格;轻传或亵慢受罚;等等.6.灵宝经之所以神圣,是因爲它与作爲万物之本源或本性的"道"(炁)相当. 从内容来看,早期灵宝经的天书观直接继承了晋代三皇派、上清派的天书观,并多有发展.这些道派的天书观皆可溯源於中国上古宗教和汉代识纬中的符瑞之说,而以灵宝派的天书观最爲丰富完善,影响也最大,後世道教类书和官方道书目录叙述道书性质时皆以此爲本. 就实质而言,早期灵宝经的天书观是一种文字崇拜.其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种文字不是用作记录的工具,它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气化之物,在这一点上与西方的拼音文字大异其趣;二是这种文字虽实有而又非形而下之物,它与宇宙最高原则"道"或根本元素"炁"相当,也就是说既是万物之本源又是其原理,洞晓这种文字无异於掌握了宇宙的奥秘.综括这两个方面,我们可以认爲早期灵宝经的文字崇拜其实是对自然事物及其原理的崇拜,其天书观不过是道家之"道法自然"观的另一种表述形式.道书中关於道教神祗乃"道"或"炁"之化身或凝结的说法俯拾皆是,说明道教以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爲神性之本质,其神学是一种自然主义神学.从早期灵宝经的天书观念来看,自然主义确实是道教神学的特色,它与犹太教、基督教的超自然主义神学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现代文明无论是在语言、宗教、科技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其産生的不良後果与日俱增.道教用自己的宗教话语表述了对自然的尊崇,它的自然主义神学将大自然而不是神或人置於中心地位,实爲纠治现代文明之弊的良药.
  • 摘要:道教教义有哲理的,有术仪的;本文拟从道教养生说入手,论述它的发展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道经说:"我命在我不在天."(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引《仙经》语)命运既掌握在我手中,而延命之法,即在养生治身.道教的养生说,可以追溯自《老子》.老子书中所言"营魄抱一"、"专气致柔",以及"虚静"、"无为"、"恬澹"、"寡欲"等说,都与养生修道有关;这些说法,不外于养神(恬澹寡欲、虚静无爲)、养形(专气导引)二者.老子的学生文子,以及道家的发扬者庄子,二人在其书中,也沿承了老子的说法,明白的将养生治身之方,分为养神与养形二者.《文子·下德篇》说:"老子日: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庄子·刻意篇》则将修之境界分为两种,其一为"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为申"等养形之人;其一为"恬惔寂寞,虚无无为"、"德全而神不亏"的养神之人;庄子认为养神者的境界,远在养形者之上. 自战国后,养神、养形之说,一直都被历代养生治身者所重视.本文分从养生治身之方--养神与养形;养生之药--上乐、中药、下药三品说起,上药修仙飞昇,中药延年益寿,下药治病去邪;论述养生说的发展,及其对历代人民生活的影响.而现代人民生活中的气功、静坐、太极拳、药补、食补(药膳)等,它的风行,也多少是受了道教养生说影响而来的。
  • 摘要:基於国际、特别是我国持续强劲发展的形势,信奉古老道教的道教界,对道教事业同时代、国情接轨、互动、适应,无不在开动脑筋、启动思考,忖量有关自身的拓新问题.可以说,这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拓新驱动下必然会出现的新趋向.道教界有识之士,在近十年来议论此问题逐渐在升温,近年来更是成爲"热点".在2000年8月间,中国道协道教文化研究所与江西卢山仙人洞协同召关了"第二届卢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主要议题是"发扬道教优良传统,探讨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2001年8月间,中国道协道教文化研究所与江苏茅山道院协同召关了"对廿一世纪道教前景的展望"的讨论会,意在探讨在新世纪如何拓展教务,弘传道教,并使之适应我国大陆地区的社会主义社会,创造更爲美好的前景.今年春,青松观香港道教学院又藉庆祝该院创办十周年的机会倡议以"道教义理如何适应当代社会"爲中心议题,开展学术性讨论.由此可见,关於当代道教前景问题,已经是衆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 摘要:本文探讨了道教的現代化问题,内容包括: 一、道教的復興 二、道教的宗旨 三、道教的神學 四、現代道藏
  • 摘要:宗教之神圣性与世俗化的讨论是当今人们关注传统宗教的一个焦点.中国传统的道教,既主张入世济世,又以神仙之道爲信仰,追求神仙超越的品格和合道的自然体性,将道俗两种生活圆融结合起来以修道,既要修人道以爲基础,作社会楷模,又要以修仙道爲归趣,如由忠孝诚信逹至齐同慈爱、由济世利人逹至上善若水、由重人贵生逹至逍遥成仙、由清静以正逹至道德爲宗等,就是道教教化与修行所遵循的重要意义.根本的目的是要导人超越凡俗之累以修道成仙.当今之世,要把道教的思想文化和生命生活的智慧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利益人生,利益社会,福臻家国,德臻人间.一方面要入世济世以度人,广行善举,关爱社会人群,利济他人,奉献社会;一方面要不失自我主体,坚持修持修炼,证仙合道.正确处理仙道与人道、修仙与社会义务、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信仰与理性等方面的关系,以期入世与修仙证道相统一.希望人人都能通过学道、悟道、行道、修道,生活得生命健康、精神逍遥。
  • 摘要:《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启示我们:自然无为,真静应物,是解决道教教义适应现代社会的金钥匙.这需要全教下决心一起研究道教教义和把握现代社会,一起真静应物.真静应物,就是要用现代精神对道教教义进行诠释,创立道教教义的现代诠释学.道教教义的诠释应当响应社会,接受社会的影响,好比风吹树动;应着眼于对现代社会的回应,好比树动吹风;应以神圣性为体,以世俗性为用,保持二者的一致与统一,好比大树根深干挺.我相信,广大道长、道教界学者和信徒,一定会怀着对现实的超越和对理想的追求,推动道教教义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和文化,尽到光荣的社会责任和严肃的历史责任。
  • 摘要:道教在现代社会里生存与发展能达到多大的规模,取决於社会对道教有没有需要、道教有没有满足这些需要的功能.本文从这一前提出发,探讨了道教在现代社会里发展的可能性和趋势.作者认爲,现代社会中仍有对道教的宗教和社会需要,道教则有满足此类需要的功能,这使得它具有生存和发展的依据;道教的非赢利性经济的增强,使得宫观有所发展,道教的规模会有扩大;道教在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中的纽带作用,是其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其海外传播的契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道教能协调与社会及政权的关系,有序地发展,但其规模比较有限.如何正对客观形势,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以更好地发展,主动权还在道教界自己手里。
  • 摘要:现代中国文化的处境现代中国文化的主体在内地,而台湾与港澳的文化,则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现代中国人生活的种种模式组合爲现代中国文化.两岸四地的文化现状,反映了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大部分中国人,由政府官员到各行业的从业员,由知识分子到草根阶层,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都表现出轻视,甚至是排斥的态度,而对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则趋之若鹜,这又反映在以能说英语爲荣,而背後实际上是浓重的功利思想在作祟.本文认为提倡传统宗教以对治严重的道德腐败,同时强调弘扬道教的迫切性.
  • 摘要:太极图"(○)"是道教的徽号,更是道教文化特质的总表徵,此犹佛教之"卍"字符、基督教之"十"字符,特别具有宗教文化的象徵意义.道教太极图式,蕴含"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理,兼具"有太极含阴阳,阴阳含八卦之妙",藉此可以理解阴阳对立、阴阳交感、阴阳推移之关系.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可以推验於天地万物人伦日用之间,体现其海纳(润)藏、博大精深之内涵.本文试图结合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之关系,从森罗宏富之道书中,撷取经典教义之精华,申说对待流行循环往复之要旨,以探究道教太极图之义蕴;进而从太极图之整体观,考量宇宙全息统一规律,道之应化,理一分殊,阴阳消息,生生无已,充分显示道教太极图之全体大用;太极立体思维的发挥,可以全方位、多面向的思考问题,晓悟人生穷通变化之理,从日常生活衍生之俗谚中,尤能体会道教太极图与生活智慧的时代意义.
  • 摘要:全真教是由王重阳创立的宗教.王重阳主张全真教徒首先必须出家,生存完全依赖乞食,否定包括农业在内的一切生産劳动.这一主张的目的在於要使教徒因全面依靠他者生存而矫正充满自导心的自我意识.王重阳设定了超越自身生死的道、天等世界,唤起人们本来具有的谦虚的品质.王重阳在山东所建立的五会之中,最后一个是三教平等会.平等与道德、清净等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虽然并不具有社会意义,但是,它与"饥来吃饭,睡来合眼"的教说互相补充而表现了重阳教莪的本质.本论文指出,重阳教义中有关人类存在的自然性的理论在现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首先对"内圣外王"命题的学派性质进行考辨,继而概括了"内圣外王"的思想旨趣.作者认为"内圣外王"本属于道家的重要思想,后来道教对此也相当关注.在今天的社会里,"内圣外王"依然对现实的精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 摘要:维护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体系是由儒家建立的,道家道教对于这个体系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坚持其崇尚自然的观念,既以人的自然本性作为伦理建构的合理前提,也由自然之说培养起平等意识.这种观念,对于当代中国的伦理重建具有启示意义。
  • 摘要:丹道修炼者常言:顺则生人,逆则成仙,在现代社会中到底在顺与逆中有所抉择?由于出家修行如全真道,是一种既定的制度;而丹道的修炼又有在家修炼的.因此如何先了人道后修仙道,就关系丹道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及现代生活的调适,由于其由顺而逆的过程,关涉身与心、性与命,到底如何在了人道的顺应生活中,同时解决性、命问题,乃是值得注意的现代课题.诸如家庭生活、参与道的社会活动、个人道德及其人生观,都可在符合其教义的前题下,塑造宗教人、修道者的生活方式及生命风格.在此即以台湾地区的经验说明其现代意义,借以论证丹道修炼可以现代化而融入现代生活中。
  • 摘要:本文主要由"修道"途迳讨论道教教义的现代意义,这也是道教异乎其他宗教的地方,即是含糊了宗教上"道"的终极内容,而特别强调"进道"的方法和途经,一俟方法途迳用得对时,道的内容自然可以获得(即明儒一分工夫一分良知的态度,良知在逐步工夫中呈现),既得之后,又不能言传.这个保存宗教"道"内容的神秘性和主观绝对性的态度,是种真正宗教的高修维,也达到了不倚靠"宣传基础"而建立的一种宗教文化. 一种独我自证的主观绝对体系所建立的道教神秘核心,不求分享,排除了因集体文化外衣的动因所投射出世俗宗教的假象,直接探取超现象的"玄牝之门"和"无何有之乡".是长期以来最吸引世人的地方,也是世人对道教最觉得迷惑的地方,如果认为我们人类知识只局限于传统物理学的三维空间世界内的话,那么"道世界"该是三维空间以外的"方外"世界了,得进入便是"得道",不能进入便"不得道",就不能因觉得无法进入而虚设一个人人都能进入的"人间仙境"(人为的天乡)去将就其事,这会更使真正的"天乡"无法获致.注意现代知识认为一般宗教都是人类精神的投影,起码道教不道麽想,它的超现象教义的主架确实申明了此点. 一般宗教只具有精神面,主张同时并重物质面的,似乎只有道教,哲学地理解这话,即是说一般宗教都是心物二元,唯有道教是心物一元,表现在修行方面就是"性命双修"论理了,由"性"(精神面貌)的改变影响"命"(物质面貌)的改变;相反句话的主受词也如是.神仙、长生是可学而致的信念,即是这生理异化的超现象生理形态,可藉生理现象这基础上修致,背后隐含着任何物类之共通性和同一性的基本原理,和作为宇宙一体道个重要命题的具体明证,才是性命双修所要开示的真正教义。
  • 摘要:以有形的仪式与艺术,传达了灵性感通的无形世界.运用了身体动作与话言旋律,象徵了神人交感的整体和谐情境,艺术美感促进了信仰的身心体验,逹到了人神相和的灵感境界.从汉末以来,道教的斋醮仪典与科仪音乐就开始有着相当规模的发展,在先秦国家祭祀大典的基础下,其内容与门类愈来愈丰富多样,累积了许多的礼仪操作系统,最能发挥周公制礼作乐的文化精神,造成了道教多采多姿的祭祷仪式与艺术宝藏.道教的音乐表演是为了达到科仪教化的宗教目的,可以说是别具一格与独树一帜的.从其音乐观念到实践操作,都扣紧在"通神降魔"与"修道养生"的宗教目的与功能上,是配合着道教信仰的终极关怀而来,审美趣味与宗教理境是密切结合的,道教音乐与神圣信仰具有着须臾不分的一体性.科仪的操作,即是人与神交感的修炼途迳,模指着神圣的无限存有,一再朗现其拔度存亡与消灾解厄的救苦力与济护力.各种人神交通的仪式,一方面用来表达人们对神明的敬畏、崇祀与皈依的心情,一方面用来清除一切生存的灾咎、罪孽与厄运,进一步为生者祈福禳灾,为死者忏悔超度,来感化普天下的所有众生,表达了道教对生人与死者无微不至的关怀.音乐与科仪的配合,美化了降神的仪式作用,增强了神圣的修道体验,体现了道的神奇造化.修道者在仪式的操作下体验到超越的灵性世界,达到了与神明相通的宗教目的.音声崇拜,也算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经由音韵的符号来沟通人与神,获得了灵感的体验。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