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02年中国古代白瓷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年中国古代白瓷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年中国古代白瓷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2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02-10

主办单位:上海博物馆

会议文集:2002年中国古代白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对湖南出土的东汉“早期白瓷”进行了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南东汉遗址和墓葬相继出土一定数量的“白瓷”。除少数见数见之于报道,多数尚未发表,故学术界对湖南东漠白瓷知之甚少。在这些瓷器中,4件来自湘乡,其他出自长沙,都是日常生活用的酒器或食器。这些白瓷的胎釉中含铁量速低于同时代的青瓷,然而又与稍后的白瓷不同,因此可称之为“早期白瓷”。除四川丰都有一件相似器物出土,其他早期白瓷全部发现于湖南,且绝大部分出自长沙地区。从出土地点分析,可能为湖南所产。从其釉面白中泛青的现象分析,这种早期白瓷尚未脱离青瓷窠臼,甚至可能与青瓷同烧,即当时湖南青瓷窑中兼烧少量白瓷。
  • 摘要:本文对水邱氏墓金银扣白瓷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关于这批白瓷的窑口问题,认为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仅凭目鉴欲精确地作出判定是不科学的,必须建立全国范围的窑口成分谱系,才能将这些器物对号入座。②金银扣工艺最初出现在南方,而非传统认为的始于北方。③这些白瓷在追型上仿造金银器,其制作目的很可能和当时用金银器饮食可以延年益寿的观点有关。
  • 摘要:本文对巩义窑唐代白瓷进行了研究。巩义市原名巩县,着名的窑址有三处,分别为黄冶窑、铁匠炉窑和白河窑,其中大、小黄冶窑以三彩制品为主,铁匠炉窑和白河窑主要烧制白釉瓷器,但白河窑在生产白釉瓷的同时,也兼烧一定数量的黑釉瓷和少量的唐三彩制品。唐代是巩义窑烧造的鼎盛时期,产品种类和数量大增,形成批量化、系列化生产。在巩义市范围内共发现唐墓30余座,出土白瓷器逾70件。从目前掌握的墓葬材料看,巩义唐墓所出土白瓷器分别为初唐、盛唐和中晚唐的制品,以盛唐产品居多。巩义窑烧制的白釉瓷器,胎质坚实细腻,釉色洁白匀净。是我国南北各地所有瓷胎中三氧化二铝含量最高和二氧化硅含量最低的瓷器。巩义窑白瓷釉已发展为石灰-碱釉。当时制瓷工匠已经成功掌握了白瓷的选料配方,烧制工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巩义黄冶窑很有可能是唐开元年间烧制贡瓷的窑口。
  • 摘要:本文对南方青白瓷即白瓷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通过有关文献上并无将宋元景德镇窑和南方其他窑场生产的瓷器称作“青白瓷”,而为“仿定器”,以及“青白瓷”主要出现在外销瓷与瓷铺名称的记载,结合出土实物,得出南方青白瓷即白瓷的新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影青”原是晚清人对明永乐及后期带有刻划或印花白瓷的称谓,用之引称景德镇等南方窑场的产品当指那些与永乐白瓷株用相同装饰工艺的白中闪青的器皿。南方瓷器胎中高硅,低铝、低铁、低鈇,釉中高钙,并不是区分青白瓷和白瓷的标准。
  • 摘要:本文对宋金北方白瓷进行了比较学研究。宋、金时期的北方白瓷生产区域,主要是沿着太行山麓及其余脉形成一条自东北向西南的斜线分布。位於太行山麓及其余脉的河北曲阳的定窑、苍岩山麓的井陉窑,山西的平定窑、盂县窑、榆次窑(孟家井窑),介休窑,虽然所处地域不同,但是形成的风格却大同小翼,所产白瓷的白度也呈现出两头强中间弱的现象,这与当地的原料资源和生产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丰富的原料资源、燃料资源,技术精良的窑工以及良好的商品交易环境,造就了此时的北方白瓷生产向登峰造极的地步发展。本文意在抹用比较学的方法对宋、金时期北方白瓷生产的主要窑场进行对照和比较,对几个重要的节点追行分析和讨论,找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性,藉以得出一种相对完善的结论。
  • 摘要:本文对景德镇五代白瓷兴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高质量的五代白瓷为什么突然在景德镇地区大量出现?本文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景德镇地区含铁量低的瓷石的发现及其在青瓷生产上的使用,为五代白瓷的产生奠定了原料和生产技术的基础;第二,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地区对白瓷需求量大增,是景德镇五代瓷窑兴烧白瓷的社会经济原因。
  • 摘要:本文对故宫博物院早期白瓷藏品进行了研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隋唐早期白瓷,分为细白瓷、粗白瓷两类。细白瓷如隋代白釉罐、白釉杯,唐邢窑白釉瓶,“徐六师记”铭白釉皮囊壶等,胎色洁白,胎质坚细,釉色白纯,釉质光润,标志着其成形技艺的娴熟。亦见有于白胎上施细白薄层化妆土者。这些白釉器表明了我国早期白瓷在北朝创烧,及至隋代已臻成熟,唐代白瓷的配釉、施釉、成形,烧窑工艺技术精进显示其已经进入鼎盛期。科学测试的结果表明,早期白瓷釉的配方,从高石灰釉改进为低石灰釉,儡见有石灰-碱釉及碱-石灰釉。定窑工匠又成功地配制出镁-灰釉。白瓷的烧成,进步舆成熟,使我国古代制瓷工艺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其意义深远。内丘邢窑,很可能在北朝晚期创烧出白瓷,当是北朝白瓷的重要产地之一。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隋唐早期白瓷,基本上为北方地区瓷窑所烧,究其原因当与北方地区蕴藏的高铝低硅,铁,鈇含量低的粘土直接关联,不容置疑亦应与南北地区长久文化积淀形成的社会习俗,人们对色彩欣赏的习惯与禁忌心理紧密相关。
  • 摘要:本文对安徽省博物馆藏出土五代北宋白瓷器进行了研究。安徽省博物馆收藏了一批五代,北宋墓葬出土的白瓷器,有些是从有确切纪年的墓葬出土的, 除了2件出土于安徽歙繇,其余皆为合肥市出土。特别是有几件出于五代纪年墓中的白瓷器,对研究五代时期的白瓷极有价值。由於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本地窑口受到南北制瓷风格的影响,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这批白瓷有个别器形就具有北方瓷器的风格。本文认为可能产自湖南,或是产自江西吉州一带,也有可能是安徽宣州窑的产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晏公窑,始烧于唐代,窑址出土有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产品,而五代白瓷在胎釉,工艺上都优於北宋产品,说明五代是宣州窑白瓷发展的最高阶段。
  • 摘要:中文的“瓷”,基本上包含英语中所谓的“stoneware(炻器)”和“porcelain(瓷器)”。本文探讨了自新石器时代至唐朝期间,中国北方从低温白陶至高温白瓷的发展过程,范围包括陶器,炻器及瓷器,并举维多利亚和阿伯特博物院藏品为图例。
  • 摘要:本文对河北定州两塔基出土的净瓶进行了研究。净瓶又称军持,是僧人随身携带的必需物品。从北宋以后,实际上军持只作为一种水瓶的名称保留了下来,形制上与唐代的军持已经完全不同了。河北定县两座宋代塔基出土了28件净瓶,在对这批净瓶的研究中发现,两塔基出土的净瓶可能与密宗的法事活动有关。其中出土的“官”字款瓷器是地方官府采用官搭民烧的方式烧制的器物,其产品既可作为土贡供奉给中央,也可以作为高档商品,参与社会流通。
  • 摘要:本文对五代宋元时期吉州窑仿定窑白瓷生产进行了研究。最近的考古发掘显示,自五代起私有陶瓷作坊空前发展,并在宋代达到顶峰,14世纪中叶开始衰退,而同时景德镇瓷业开始兴旺,占据了垄断地位。宋元时期,瓷器的生产往往由几千个作坊承担,规模或很小或中等,仍以家庭模式并与其他作坊互相抄袭来经营,生产出的瓷器大同小翼。传统观点认为其原因是工匠流动所带来的技术传授。如果我们注意一下吉州窑仿定窑象牙白釉瓷器,从它的纹饰、造型和工艺上分析,同时研究生产方式的组成(作坊和窑厂),不难发现所有吉州窑仿定器只不过模仿了定窑的风格,其原因不可简单地归结为技术的传授,也可能是受本地市场需求的影响,以及由产品的大范围流通造成的。
  • 摘要:本文对德累斯顿奥古斯都大帝藏品中的德化瓷器和宜兴紫砂器进行了介绍。腓特烈·奥古斯都一世(1670-1733),即奥古斯都大帝、萨克森选侯和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是一个热情的艺术品收藏家。德累斯顿博物馆保留着他举世闻名的藏品。作为巴洛克时代的一位统治者,奥古斯都大帝对东亚陶瓷情有独锺。德累斯领的陶瓷藏品就是建立在他收藏的中国和日本瓷器的基础上的。国王的最初动机也是想制造出欧洲自己的瓷器。1710年,欧洲白瓷的生产首次发端于遘森,这是一个距离德累斯顿不速的小镇。在万余件保存至今的东亚瓷器中,有大量的中国青花瓷器、五彩瓷器和德化瓷器以及清康熙时期(1662-1722)的宜兴紫砂器。400多套包括1250件德化瓷器仍然存在,这是中国以外最大的德化瓷器收藏之一。绝大多数器物都记绿在一份详细的目录中,该目录自1721年记起,列出了国王瓷器宫殿--日本宫内的所有瓷器。其中罗列的东亚陶瓷总数超过13000件;随着进一步的增加,1727年藏品数增加到21000多件。该目录根据器物的类型和色彩进行了分类。每一件器物的底部都刻或昼上一个数字以及一个密码记号。这些确认的器物为其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同时,在欧洲瓷器历史的开端,德化瓷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德化瓷器和宜兴紫砂一起为欧洲炼金家约翰·弗里德里希·伯特格尔(1682-1719)和学者瓦尔特·冯·奇思豪斯(1651-1708)充当了直接的动力和样本。在奥古斯都大帝的要求和控制下,经过对东亚瓷器进行仿制的各种努力,1707年伯特格尔终於第一次成功地制作出了白瓷器物。
  • 摘要:本研究在实验室中,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法和MGR分析法,以及偏光显微镜观察切片等方法,对萨马拉出土的9块瓷片进行了测试分析,以期确定其产地。
  • 摘要:本文比对了西亚和欧洲的陶瓷烧造方法,并解读18世纪早期欧洲陶瓷的发展。当时的欧洲虽然原材料稀缺,采用了以含石英、石灰和钠盐、钾盐的灰粉为原料制造玻璃,但在高温烧造技术上已有一定的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在漠唐两朝中国的开放和扩张,邻近国家以中国为楷模引进了制瓷技术。
  • 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国白瓷碗对亚巴斯王朝白浊釉陶器产生影响。唐代白瓷被出口到世界各地,并对各地的陶器产生影响。伊斯兰陶器中的白浊釉陶也受到中国白瓷的影响而为世人所知。但是,其具体的情况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本文对中国白瓷和亚巴斯王朝白浊釉陶器的关联,以萨马拉、西拉拂、阿里和哈雷伊拉四处遗址的出土文物为例,指出以下的六点看法:(1)在唐代,从中国运往西亚的白瓷主要是碗;(2)白瓷多为都市市民阶层所使用;(3)出口西亚的唐代白瓷主要以北方地区的产品为主,多为河北、河南两省的产品;(4)亚巴斯王朝白浊釉陶碗是以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碗为主进行模仿的;(5)亚巴斯王朝白浊釉陶器以9世纪上半叶为中心被大量生产;(6)白浊釉陶碗在此之後,成为在器面上上彩的多种伊斯兰彩釉陶器的基础。
  • 摘要:本文对朝鲜白瓷与官窑陶政进行了研究。高丽青瓷的使用至朝鲜朝式微,至世宗朝(1419-1450)更是起了一大改革,即原以金银器为“内用器”(宫廷用器)改由“白瓷”替代,从此白瓷的技术迅速发展,并催生了青花瓷的出现。15世纪后半叶,受中国景德镇官窑的影响,朝鲜于京几遗广州设立第一座官窑,至1883年永久废窑为止,在漫长的四个世纪中烧制御用白釉瓷器。然而官窑设立以後,其他各地原有的窑址数量减少,陶瓷品质也逐渐劣化,似乎到了没落或消失的地步。所幸因百姓日用瓷器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各地再建窑厂并继续生产日用器皿。本文以古文献《朝鲜王朝实绿》的记载为主要依据,并参考发掘报告和学者的研究论文等,探讨了朝鲜白瓷的特征和当时与官窑相关的陶政。
  • 摘要:本文对中国古代白瓷国际学术研讨会情况进行了介绍。2002年10月30-31日在上海博物馆举行了一次关于中国古代白瓷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收到论文五十余篇,观摩了来自中国各地区及德国、英国、法国各单位收藏的器物和标本,甚至包括了近几年在印度尼西亚海域9世纪沉船“黑石号”发现的器物和标本。会议对中国古代白瓷的某些领域进行了探讨。
  • 摘要:本文对白瓷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探讨。白瓷产生于6世纪晚期,其特点是在白色胎体上施加一层透明釉.在英语中,白色瓷器的概念并不像中文的“白瓷”那么宽泛。在中国,“白瓷”的胎色可以不是纯白的,许多还是灰色或偏褐色的,并施有一层白色化妆;釉色可能也不太纯净,偏青或偏黄。由于中国早期白瓷的制作是通过减少青瓷胎釉中的杂质来实现的,因此在过渡时期就产生了介於青瓷和白瓷之间的瓷器类型。白瓷首先出现在中国北方,其制作工艺在隋代已经成熟,并一直发展到宋代。定窑的白瓷生产使用煤作燃料。南宋时期福建和广东的许多窑口也开始生产瓷器,而景德镇在中国南方的白瓷生产中扮演了中心角色.它生产的白瓷釉色偏青,大量产品外销至柬南亚和日本。当时中国南方的白瓷生产快速发展,其巨额利润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 摘要:本文对湖南出土的历代白瓷和青白瓷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文章分为两个部分两部分:一是介绍长沙东漠至宋元墓中出土的白瓷。其中包括柬漠白瓷酒瓯和白瓷盂等。长沙唐墓中出土的白瓷数量不多,其产品主要来自北方的邢窑和定窑。五代十国时,长沙楚墓出有大量白瓷,包括定窑系,景德镇黄泥头窑白瓷和窑系不明的白釉绿彩印纹盒等,两宋时期江西景德镇湖田窑生产的青白瓷在长沙宋墓中出土的数量较多,并对湖南青白瓷窑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二是介绍湖南古窑址中出土的白瓷。包括柬漠湘阴窑、唐代长沙窑生产的乳浊釉白瓷和南宋至元代耒阳磨形窑生产的青白瓷,以及元代衡柬麻园窑生产的纪年青白瓷等。通过以上资料的介绍,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湖南出土白瓷和青白瓷的大致情况。
  • 摘要:本文对白瓷的出现及其发展进行了探讨。白瓷是在烧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白瓷和青瓷唯一的区别仅在于原料中含铁量的不同,其他一切工序并无差异。白瓷虽然在北齐时期已经出现,但其真正烧制成功应当是在隋代。唐代邢窑是北方最先烧成白瓷,并将它提高到“白如雪”,“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高度发展水平的重要瓷窑。定窑在唐代后期受其影响烧制白瓷,经过五代,北宋的发展逐渐成为北方最着名的白瓷窑,于是形成了一个以邢窑为代表的北方白瓷系统,与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系统并驾齐驱向前发展的格局。五代时期,景德镇烧制白瓷,不仅打破了唐代“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而且还为青白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元以后乳白釉与甜白釉白瓷的烧成,又为明清彩瓷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彩瓷是在白瓷上加彩的一种瓷器新品种,它的出现舆发展,标志着我国白瓷进入到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新阶段。
  • 摘要:本文对白瓷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白磁”一词的起源问题,并考察湖南地区东汉墓葬出土的原始白瓷;第二部分从历史文献中查找有关白瓷的记载,包括四川大邑窑和广州白瓷,并根据考古出土实物讨论南方白瓷及相关问题;第三部分胡云法先生收藏的大量有款白瓷进行了分析。
  • 摘要:本文对安阳隋张盛墓和北齐范粹墓出土白瓷产地问题进行了研究。1959年发掘的隋代开皇十五年张盛墓和1972年发掘的北齐范粹墓,出土有质量较高的白瓷。这些白瓷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它们的产地在哪里,一直是古陶瓷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对河南博物院所藏的一批白瓷标本研究之后发现,它们和1974年河南安阳发现的安阳窑白瓷是同一窑场的器物,造型,胎釉和烧造工艺都是相同的,科学测试表明它们的胎釉化学成分也是接近的。两个墓葬出土的青釉瓷器和安阳窑青瓷也是相同的。安阳相州窑是一处隋代的烧瓷窑址,烧造年代约当公元7世纪前后,从时间跨度上也包括了北朝晚期这一段。范粹墓出土白瓷和相州窑标本从造型上看也非常相似。北齐范粹墓距隋代张盛墓的时间,从各自墓志得知,也只有短短的二十年,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从社会、 自然和经济条件来看,安阳地区有着瓷业发展乃至白瓷诞生的必要的社会条件和资源条件,安阳相州创烧白瓷是完全可能的。
  • 摘要:本文对我国白瓷诞生地进行了探讨。北朝时白瓷的诞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北方的制瓷匠师有意识地使用了含铁量较低的胎料和釉料来烧制白釉瓷器。它不但丰富了瓷器的釉色品种,为日后各种彩瓷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而且启始了我国瓷器在不同品色方面所作的创新和追求,从而促成了中国瓷器在这个基础上得以产生与青瓷不同的艺术风格,并从这个时期开始形成南北两大瓷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齐头并进地向前发展。白瓷首先出现在北方,固然与它的原材料和烧造习惯有关,同时,文化传统,审美趣味、社会心理、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等诸社会因素也起着各种各檬的影响。自北齐始,我国瓷器分为青、白两大瓷系并驾齐驱地向前发展,这是北朝时新的审美风尚所造就的一种新的眼光和结果。唐代河北内丘所生产的“类银”,“类雪”的邢窑白瓷,正是北朝白瓷在一个新的文化层次上的昇华。
  • 摘要:本文对晚唐、五代南方白瓷进行了研究。传世与出土的晚唐,五代时期白瓷中颇有些与北方白瓷不同的不明窑口白瓷。由近年来的窑址调查所得新资料,对出一些安徽地区生产的白瓷,可归纳南方白瓷的一些特徵,更可进一步找到其海内外的分布,从而了解南方白瓷在当时的重要性,及对浙江临安出土的重要白瓷及其产地加以厘清。
  • 摘要:本文对南方地区出土五代白瓷进行了比较研究。近年来在南京市的南唐二陵和南唐国京城遗址附近出土了一些白瓷,在南方各地的五代-北宋时期墓葬中也出土了不少白瓷,大多具有五代-北宋时期的时代特徵,但究竟归属什麽窑口,还颇多争议。本文主要根据未知窑口和已知窑口白瓷的胎釉化学组成特点,并参考其外观特征,对出土白瓷的窑口归属问题提出新的判断方法。景德镇五代-北宋时期的瓷胎都是高硅,低铝、低铁、低鈇的,钙、镁含量比北方瓷低,釉中CaO含量明显高於北方瓷,只有个别例子和北方瓷相近。瓷胎断面有玻璃光泽,胎釉色调白中泛青,支钉叠烧也是景德镇五代时期白瓷的一个重要特徵。就瓷质而言,黄泥头窑、胜梅亭窑和湘湖窑的白瓷属於细白瓷,石虎湾窑白瓷则属於粗白瓷。繁昌骆冲窑白瓷的Al2O3和TiO2都明显高於景德镇,青白瓷胎亦如此。根据这些化学组成特点,可以把骆冲窑和景德镇窑的白瓷区别开采。另外,骆神窑白瓷的胎釉色调都是白中泛黄,也和景德镇白瓷不同。目前,安徽地区几个窑口的研究工作还做得很少,以上论述有待今後进一步证实。湖北青山窑白瓷和青白瓷的胎也具有高硅低铝的特点,但铁、鈇含量较高,胎色白中偏黄,釉色白中带青灰,属於粗白瓷。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和景德镇窑、骆冲窑的白瓷相区别。目前对青山窑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以上论述亦有待今後进一步证实。定窑白瓷和其他北方白瓷一样,胎中Al2O3含量特别高,瓷化程度较差,断面没有玻璃光泽,有些还有一定的吸水率。还原气氛较弱或偏氧化,胎釉的色调都白中偏黄,与南方白瓷有明显差别。定窑白瓷胎的另外一个特点是Al2O3含量波动很大,波动范围在27-36%之间。在装烧方法和底足样式上,五代一北宋时期的定窑白瓷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可以与南方白瓷和其他窑口的北方白瓷区别开来。
  • 摘要:本文对中国古代白瓷的胎釉元素成分进行了分析。中国古代白瓷,青白瓷的烧造地域广泛,区分和鉴别不同产地的古陶瓷一般是通过器物的器形、胎釉质地、装饰风格等进行的,而古陶瓷的胎釉元素成分分析同样也会为古陶瓷的产地判别提供一定的信息。本文通过对邢窑、定窑、辈县窑、龙泉务窑、景德镇窑,繁昌窑,青山窑等生产的白瓷、青白瓷和相关青瓷产品的胎釉元素成分分析,探讨了利用元素成分判别白瓷产地的可能性。中国南方和北方生产的古陶瓷在胎的元素组方面有明显差异,最显着的差异当属常量元素中硅和铝的含量,南方陶瓷胎的特徵是低铝高硅,而北方陶瓷胎的特徵则是高铝低硅。南北方陶瓷胎中Al2O3含量的分界线大约在25-27%。对於几件在南方出土,舆南方某窑口有相近风格的古陶瓷残片,化学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具有明显的高硅低铝的特点,因此当属北方瓷器无疑。各窑口在地域上的差翼,导致了所用原料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部分体现在常量元素有所差异上,更明显地反映在微量元素上。通过对繁昌窑、广西容县窑,景德镇地区、青山窑陶瓷胎的微量元素分析,再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域上有一定距离的古陶瓷产品,其胎的微量元素含量也有较大差异,甚至同在景德镇地区的某些窑口的古陶瓷样品也有一定的差异。从而说明胎的微量成分,在南方白瓷的产地判别上能起到很好作用。北方窑口的情况要稍稍复杂一些,虽然龙泉务窑,巩县窑和邢、定两窑可以有一定的分别,但邢窑和定窑的元素成分结果就有点不太好区分。主要原因是定窑白瓷胎的元素成分数据有一定的分散性,而这种分散性究竟是对应於不同分期,抑或对应於作坊上的差翼,尚不得而知。因此,这方面的判别有待於可以反映出定窑整个体系的完备样品数据库的建立。白瓷釉的元素成分舆胎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可以通过釉的常量及微量元素对白瓷产地作初步的辅助判别。但釉的元素成分情况更为复杂,因为同样的胎料上,可能会掺杂有釉配方发展变化的情况。另一方面,釉层厚度的变化,对微量元素的定量分析也会有相当的影响。通过本文工作可以看出,胎釉元素成分分析不仅可用以研究古陶瓷烧造工艺,而且在白瓷的产地判别等方面也可发挥作用。进而,古陶瓷元素成分分析结果,可以为古陶瓷的排比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关於白瓷的元素成分数据库还很不完善,进一步的判别分析有待更详昼工作的开展。
  • 摘要:本文对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附近勿里洞岛海域发现的“黑石号”沉船中的唐代白瓷,从造型、胎釉、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白瓷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精白瓷,胎质细白,釉质润泽,器壁较薄,造型规整;另一种胎质较粗松,器壁较厚,釉质较浊,胎、釉间通常施白色化妆土,并确定它们都是中国北方窑口的产品。为判断产地,通过QuanX型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对沉船出土的2件标本和8件邢窑标本、12件曲阳窑标本、4件巩县窑标本的胎、釉成分进行测试,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沉船中的精白瓷应该是河北邢窑或曲阳窑的产品。粗白瓷的产地则为河南巩县。
  • 摘要:本文对埃及福斯塔特遗迹出土的晚唐至宋代白瓷进行了研究。埃及的福斯塔特作为中世纪伊斯兰世界和中国进行陶瓷贸易的重要遗址,一直为世界各国的陶瓷学者所重视,日本大阪出光美术馆曾组团专门进行调查,发现了中国陶瓷残片一万二千七百余片。福斯塔特遗迹出土的白瓷以唐代後期的邢窑白瓷为始,北宋中期的广东窑系白瓷相继,随后是北宋后期至南宋的景德镇窑白瓷.其中唐、五代的白瓷标本139片,尽管量少,白瓷的质量却很精良,还有一刻“官”字款的残片,可分为典型的邢窑产品和邢窑系产品两大类,数量上以邢窑系产品为多。福斯塔特遗迹出土的宋代白瓷有景德镇窑白瓷,广东窑系白瓷,而广东窑系的产品较多,它们应当是11世纪前半期的作品,包括广东省的广州西村窑、潮州笔架山窑的作品。景德镇窑白瓷集中在北宋後期至南宋阶段。
  • 摘要:本文对萨马拉发掘的有关结果进行了介绍。萨马拉的考古发掘是由德国萨马拉探险队在1911-1913年间进行的。领队为弗里德里克·扎勒。发掘者为恩斯特·赫茨菲尔德,同时他还是发掘成果的主要撰稿人。萨马拉遗址考古发掘的绝大多数陶瓷资料已经由弗里德里克·扎勒出版发表。至今,这本书仍然是了解萨马拉出土陶瓷的主要来源。萨马拉遗址发掘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该城市,特别是宫殿的情况。公元838-883年,萨马拉曾被翼族占领过一段短暂的时间。9世纪的最後十年中,亚巴斯王朝的国都迁移到了巴格达,尽管该城市的部分区域至今还可以看到人类一直居住的遗迹,但是大多数出土物还是属於9世纪的。萨马拉出土的中国陶瓷曾经被广泛地讨论遏,但是联系到最近中国的考古发现,我们还应该重新回顾一下。基于这一目的,柏林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萨马拉遗址出土原物在研讨会期间进行了展出。这对于考察萨马拉出土资料和中国出土陶瓷标本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来说,实在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机会,原形和仿制品之间的具体关系在此也有望得到阐明。
  • 摘要:本文对唐代白瓷器在西安的发现进行了探讨。现在的西安是唐代京城长安,在墓葬、大明宫遗址,唐代西市遗址、唐代佛教寺院遗址,在当时达官贵族居住的南、北和西大街等地都出土了大量的唐代白瓷,其中隋大业四年李静训墓、郭家滩隋大业六年姬威墓以及火烧壁出土的白瓷,在中国古代陶瓷史研究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白瓷大部分是黄堡窑、邢窑和定窑的产品.另外,在西安还出土了一批“盈”字款的白瓷,现已明确是河北邢窑的产品。是唐代内库--大盈库的定烧产品,还有一批“官”、“新官”款的白瓷则是“以进上方,备赏赉”,或上层有钱阶层在定窑的定烧制品。
  • 摘要:本文对临安水邱氏墓出土的晚唐白瓷器进行了研究。浙江省临安市发现并清理了五代吴越国国王钱缪母亲墓--水邱氏墓,出土了17件白瓷器,大多数器物口沿,足沿都镶金银扣,外底部有“官”或“新官”款。水邱氏死于唐天复元年(901)。这批白瓷经与同出的越窑青瓷,以及唐乾宁二年(895)钱宽墓出土的白瓷比较,发现舆定窑、邢窑器有某些共同特点,但又不完全相同。“官”舆“新官”款瓷器在时间上是有先后的,“官”款白瓷器应略早于“新官”款的。“新官”款瓷器比“官”款的显得精美,是在“官”款瓷器基础上得到追一步改进的产物。晚唐时期的白瓷器已改变了唐代浑圆厚重的风格,代之以精巧优美的新型产品。水邱氏墓陪葬的器物不是中原唐皇帝赐物,而是当时吴越国宫廷王族的普通生活用具。
  • 摘要:本文对邢窑装饰进行了探讨。邢窑瓷器以其洁白、莹润、素雅为世人所称道,除了胎形装饰外,也常见有工具装饰。邢窑装饰种类较多,计有旋纹、模印、压印、按压,雕塑、贴塑、捏塑、刻划、镂空,削边。三彩、点彩等。大致可分为北朝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至五代四期。虽然各时期装饰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总体上与同时期北方系瓷器装饰一样,仍以胎形装饰为主。在早期阶段,窑工们已能熟辣掌握多种装饰技法,并生产出了融多种装饰于一体的器物。殆至盛唐,装饰手法更加丰富。邢窑各阶段的产品及其装饰也都直接或间接反映出相关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审美趋向。厚葬的风行,饮茶和斗茶之风盛行。中唐时期屡禁民间铜器的制造和销售,都促进了瓷器的生产。邢窑装饰由最初阶段的光素无纹发展到胎形装饰,再到工具装饰,这种现象不仅说明了人们对美的事物的不断追求,同时也是社会竞争使得各窑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结果。
  • 摘要:本文在介绍西安市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翰林”、“盈”字双款白釉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完成果,对传世及出土“翰林”、“盈”字款白瓷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对这类白瓷的产地,烧造年代、款字的涵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翰林”、“盈”字款白瓷与唐代宫廷设置的“翰林院”及“大盈库(百实大盈库)”有关,是唐代河北道之邢州专门为宫廷烧造的贡品。其年代当在开元以后,唐朝灭亡后不复烧造。其烧造地点在今河北省内丘县城关一带。
  • 摘要:本文对巩县窑白瓷进行了研究。巩县窑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境内,是我国着名的古代瓷窑,是一处源于北朝,蛊于唐,衷微于宋、金的大型窑群。唐代是我国陶瓷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巩县瓷窑达到鼎盛阶段,所产白瓷在河南地区最为出色。巩县瓷窑从唐代起即有“河南贡白瓷”的记载。巩县瓷窑的瓷器釉色,是从隋代开始由青变白的,隋代巩县瓷窑已充分掌握了白釉的配制和使用,能稳定地烧成白瓷。到了唐代初期,由于该地区原料丰富,烧瓷集中,交通便利,官府便在此建立了瓷器作坊,设置官暑。巩县窑产品大量外销,推动了世界陶瓷工艺的发展,对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 摘要:本文对河南巩义出土隋代白瓷进行了研究。1987年秋,在巩义市(原巩繇)南约30公里的夹津口镇一砖厂发现一座古墓。现巩义市博物馆收藏有该墓出上的30余件瓷器。近年采在巩义市发现了白瓷大多为唐代的器物,因此从一座墓葬发现这麽多隋代白瓷是极为罕见的。从其制作工艺、胎釉、造型等方面看,这些白瓷与当地烧造的唐代瓷器相似,因此被认为是巩县窑的产品。窑址调查显示,巩县窑至少在隋或唐代早巳开始烧造青瓷,到了唐代,巩县窑生产的白瓷质量明显提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一件瓷猪器表整体施以黑釉,另有9件器物使用了不同的釉和彩进行装饰。这批隋代白瓷的面世,无疑是继北齐范粹墓和隋代张盛墓等为数不多的早期白瓷之后所增添的新内容,同时将巩县窑烧造白瓷的历史提前了一个阶段。
  • 摘要:本文对晚唐五代定窑白瓷进行了研究。早期定窑白瓷一直是定窑研究的薄弱环节,其研究对象也多局限於各地出土的“官”和“新官”款白瓷器。1997年,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出土了一批精美的晚唐五代定窑白瓷,本文以这批墓葬资料为切入点,结合各地出土的晚唐五代定窑白瓷,对定窑的烧制历史及其在晚唐五代时期的胎、釉,造型、装饰等方面的工艺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进而阐述唐代金银器对定窑的影响,并重新认识越窑与定窑的关保。同时,结合墓葬和窑址新资料,对定窑的覆烧、印花制瓷工艺和“官”“新官”款器研究现状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 摘要:本文对定窑白瓷铭文与南宋宫廷用瓷进行了研究。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留下了一定数量的定窑有铭文白瓷片。瓷器上的铭文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特征,刻有铭文的定窑白瓷虽然占实际使用瓷器的比例很小,但它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南宋初期宫廷用瓷的状况,揭示了定窑白瓷在南宋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宫廷生活的主要用瓷之一。其刻制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装坯烧窑前刻制的,数量很少;另一种是瓷器运到宫廷后,由玉工根据需要加刻上去的,大部分属于后一类,它们是南宋宫廷的专用器物。定窑白瓷铭文内容主要为使用翠位和使用主人,其产生、发展,消失的轨迹与南宋历史发展同步,为今天人们研究,了解南宋的历史、宫廷生活、人文建筑等提供了非常准确而珍贵的实物资料。个别铭文甚至可以重现历史,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摘要:本文对宋代定窑白瓷和青白瓷进行了比较研究。白瓷的制作在中国渊源甚早。宋朝时期精细白瓷的制作已具相当规模。当时白瓷的生产主要集中于两地:北部的河北和南部的江西。此两区域制作的瓷器在宋代初期就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定窑称霸北方,青白瓷争雄南方。早在10世纪初,上述各窑口已开始制作白瓷。因而白瓷、青白瓷两者在器形、装饰和制作工艺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就不足为怪了。两者针对的市场大致相同,产品均深受同一时期审美趣味的影响。但受原材料、区域风格和服务对象等因素的限制,两者又呈现出显着的差别。对宋代这两类最成功的白瓷产品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能够强调两者的互通之处,遭可以借此拓宽申世纪时期中国陶瓷制作的研究层面。本文先行讨论定窑白瓷和青白瓷在器形,装饰技法、纹饰和烧造工艺等方面的相似之处,揭示两者因时地因素而产生的差异。最后集中探讨以往研究中所产生和提出的问题。
  • 摘要:本文对介休窑白瓷品质进行了研究。介休窑是山西乃至北方地区较为有名的一处窑址,虽然在烧造规模、历史影响等方面逊于定窑,但其白瓷烧造水平在山西地区宋金时期具最高水平。介休窑瓷器品类齐全,宋金时期的产品质量高。产量大,在器物样式和烧造技法方面,对周围的一些窑厂影响较大。介休窑白瓷可分粗、细二种。粗白瓷全部用化妆土,以增强瓷器的白度。细白瓷则不用化妆土,以细腻、白净的胎骨展现自身。器表装饰有印花、刻花,划花、刻划花等手法。刻花装饰显然和耀州窑有较大关系,而有的器物的原形可能源自磁州窑或定窑。烧造技法上采用三叉支具,垫砂,支钉支烧,三叉支具的使用较普遍。介休窑的创烧年代应在北宋初年。
  • 摘要:本文在介绍北京南城宣武区出土邢、定、龙泉务窑白瓷的基础上,对三窑的制瓷成就进行了评价。对北京出土邢窑“盈”字款白瓷的原因,定窑白瓷“芒口”与“镶口”的关系、北宋朝廷“弃定用汝”的原因等进行了探讨。北京古幽州城遗址出土“盈”字款白瓷,当是唐玄宗赐给安禄山的邢瓷珍品;定窑“镶口”是对商品的深加工,并不是非得“芒口”才“镶口”;北宋朝廷“用汝”的原因是徽宗皇帝偏好青瓷;辽,金龙泉务窑白瓷并非都质量粗糙,也有精良之作。
  • 摘要:本文对北宋早期景德镇窑白瓷的外销进行了研究。在日本出土的年代可上溯至五代的烧制于景德镇地区的青瓷和白瓷,至今尚未被大家所承认,因为北宋早期以后,瓷器上的支钉痕就已没有了。但是在景德镇发现的碗、碟的形状,都能在日本的出土品中找到相同器物,特别是北九州的博多津周边一带的遗址--鸿胪馆遗址、博多遗址和太宰府遗址中能发现同类物品。从鸿胪馆遗址SK01方形土坑中发现的器物,毫无疑问是北宋早期白瓷。日本出土的这一时期白瓷的大部分形式在适襄都可以找到。在朝鲜半岛传说有从高丽古墓中出土的白瓷盘口执壶,青白瓷筒形盒,香炉、高圈足碗等(韩国中央博物馆藏),都可判定是到北宋中期为止的器物,这标志着在11世纪就有器物被运到朝鲜半岛。在柬南亚地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Kraton Pajanj等处都发现有中国白瓷。我想中国在北宋时向东南亚出口了大量白瓷器。1964年出光美术馆曾调查遇埃及的福斯塔特遗址,结果发现了10片北宋早期瓷片。如上所述,景德镇外销陶瓷器虽然在日本出土数量还太少,但从东南亚到西亚的出土情况来看,景德镇在北宋早期开始生产白瓷器后,就开始寻求海外市场,并翰出其产品。
  • 摘要:本文以上海博物馆的相关藏品为出发点,探讨了宋、金定窑白瓷的断代和宋代宫廷所用定窑白瓷等两个问题。在对定窑白瓷具体器物的分期断代上,目前仍旧存在相当多的“宋金不清"或“偏宋轻金”的现象,但是由于考古资料的限制和历史文献的缺乏,要解决这一问题有着很大的难度。本文也无意就宋金定窑白瓷的区分作一全面的研究,而是尝试选取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几种代表性的定窑器物,如芒口撇口盘,六出花口盘,折沿盘、芒口平底碟、半球形芒口小碗等等,从造型和装饰风格上找出某些可资断代的线索。对宋代宫廷所用瓷器的研究是一个重大的学术课题,其中定窑白瓷在两宋宫廷的使用方面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文从文献记载、考古资料和传世藏品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梳理,同时提请学者对上海博物馆所藏“乔位”刻铭标本和“凤华”款折腰盘的注意,进一步指出对于南宋宫廷所用定窑白瓷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宋金定窑的分别。
  • 摘要:本文对南京博物院五代白瓷进行了研究。南京博物院曾发掘了连云港玉带河杨吴大和五年墓、速云港玉带河南唐墓与南京祖堂山南唐二陵4座五代墓葬,其中出土了一些白瓷器。大部分的材料是第一次发表。在对出土白瓷进行了分析研究之后,发现许多器物有着共同点,但也存在着差异。它们均有使用痕迹,应为当时墓主人的日用品。本文所述的出土白瓷,可分为细白瓷与粗白瓷两类。南唐二陵中出土的细白釉瓷片代表着当时制瓷的最高水平,对其中一块瓷片做测试,分析数据与北宋定窑的相同。故南唐二陵中应有定窑器。
  • 摘要:本文对大英博物馆所藏明代以前的白瓷进行了研究。大英博物馆有丰富的中国早期白瓷收藏,其藏品尤其以有确切纪年和铭文的器物而着称。这些早期白瓷在烧造年代和窑口分布方面都呈现出多样性,年代涵盖商代至元代晚期,窑口则遍及中国南北各地。
  • 摘要:本文对福尔克藏品中的中国早期白瓷进行了介绍。对迈伦·福尔克和波林·福尔克来说,他们所获得的东亚艺术品特别是中国陶瓷是对其学者型收藏方法及其对亚洲艺术强烈热情的一种检验。他们收藏的中国陶瓷十分有趣,不仅因为其藏品是美国最重要的收藏之一,而且因为他们慷慨地欢迎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学者来研究。在孩童时期,遘伦·福尔克和波林·福尔克就已经接触了中国艺术,成年后他们购买了一些中国文物。然而,直到1937年他们访问中国以后,才想到要成为“收藏家”。虽然福尔克藏品中也包含了一些精美的中国青铜器和玉器,但只有陶瓷才是他们的收藏重点。他们购买了少量的清代瓷器,绝大多数藏品为宋、元和明代瓷器。其中宋元部分包括不少有趣而罕见的作品,也有各种白瓷。本文即对部分白瓷进行了考察。福尔克藏品中的白瓷包括南北方各地窑口生产的容器和俑像。其中有的可以在考古发掘资料中找到同类器物,有的也见於亚洲或西方其他一些藏品中,还有的则是独一无二的。本文试图将福尔克藏品中的白瓷放在最近的考古和艺术史研究的背景下追行考察,同时也尝试说明福尔克藏品何以对当今美国人加深理解和欣赏中国瓷器具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 摘要:本文介绍了泰国南部郭各考遗址(Ko Kho Khao)和林门波遗址(Laem Pho)出土的两种类型的中国白瓷。依据有关文献和铭文,这两个遗址的年代是在9世纪上半叶。其中定窑白瓷的发现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的,因为东南亚地区同时期的沿海遗址中定窑瓷器十分普遍。然而,根据中子活化分析结果,我们确定出土物中包含有巩县窑瓷器,这一发现令人惊讶。以往巩县窑瓷器从来没有被当作是9世纪中国外销瓷的一部分。
  • 摘要:本文挑选展示了20世纪20-40年代卡尔·申佩收藏品中20件白瓷的圄片。很久以来白瓷在瑞典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至今仍然如此。50年前,很多人都知道卡尔·申佩收藏的这些为数秉多的白瓷,但是过去的30年间却很少人有机会看到它们。这一收藏目前保存在瑞典乌尔里瑟港的一家私人博物馆内,也是第一次可以在一个地方进行展示。该博物馆藏品主要是单色釉瓷器,其中中国北方白瓷占很大部分,约有250件左右,且都是明代以前的产品。藏品中包含有南北方几个窑口的白瓷。本文介绍的是公元580-1200年闸,河南、河北生产的一些白瓷以及辽代白瓷,并没有什么新的研究,只是给大家介绍上个世纪20-40年代瑞典收藏家感兴趣的东西。
  • 摘要:本文对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藏北宋白瓷进行了介绍。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以收藏唐宋陶瓷闻名,其中特别是以浙江越窑青瓷最为出色,可能是中国以外早期青瓷收藏量最大的地方。同时,也收藏了唐宋的白瓷。这些白瓷和青瓷以及其他明代以前的陶瓷都是赫伯特·英格拉姆爵士在1956年捐赠的。这些白瓷和青瓷比较起来虽然在稀缺性上稍逊一筹,但是也很重要,而本文将着重介绍阿什莫林博物馆所藏北宋时期的白瓷。阿什莫林博物馆所藏约330件唐宋时期的白瓷中约有60件可断为北宋时期,许多都与考古发掘实物相近。例如两件定窑盘和江苏江阴地区墓葬出土的定窑器类似,而一件带盖的青白瓷可舆南京南郊墓中出土实物作比较。本馆所藏更多的青白瓷类型都可以在湖田一带的发掘品中见到。本文更深入地比较馆藏白瓷舆出土实物,以期对北宋白瓷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有关本馆所藏白瓷资料以及捐赠者的历史背景也将一并介绍。最后,两件特别有趣的北宋早期白瓷的科学分析结果也将提出来讨论。
  • 摘要:本文对唐代白瓷仿金银器公益进行了探讨。陶瓷在唐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白瓷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盛唐以后,烧造白瓷窑口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增长速度超过了南方烧造青瓷地区。唐代白瓷在造型设计,花纹装饰方面仿金银铜器,出现很多新器形,这些精美白瓷别具一格,代表了唐代制瓷工艺的成熟与技艺的精湛。唐代白瓷在造型和装饰方面仿金银铜器的做法,不仅为唐代瓷业创作开拓了新思路,也为宋代瓷业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唐贞观之治後,随着经济繁荣,国力增强,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西亚银器不断传入,中国金银器制造业作为独立手工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唐代白瓷仿金银器的成功与金银器迅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唐代白瓷仿金银器也与唐代进奉之风有着直接关系。
  • 摘要:本文对白瓷和青白瓷进行了研究。景德镇的青白瓷是在五代白瓷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新的瓷器品种。以往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人们对白瓷和青白瓷的区分及相关的烧造工艺缺乏共同认识,时有争议。本文通过化学组成和胎釉的各种外观特征,揭示青白瓷和白瓷在化学组成和烧造工艺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了解烧造工艺对釉色、质感等外观特徵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他相关问题,从而以求取得对白瓷和青白瓷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科学测试的结果表明,化学组成和烧造工艺对釉色和质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南方地区的白瓷和青白瓷,胎的化学组成相当接近,都属于高硅、低铝、低铁质胎,两者都要求胎色洁白,瓷化程度高,断面有玻璃光泽。青白瓷和白瓷的主要差别之一是釉的化学组成不一样,青白瓷多数属于高钙釉,少数属于中钙釉,白瓷釉多数属于中钙釉或低钙釉。青白瓷因为CaO含量高,玻化完全,故釉面晶莹光润,釉层清彻透明,玻璃质感强;白瓷因为CaO含量低,玻化不完全,故釉面针孔橘皮多,釉层中气泡,石英、钙长石析晶多,透明感差,质感接近玉石。白瓷和青白瓷的釉,除了质感不同,它们的釉色也有差别,这些差别与烧成温度、烧成气氛及釉层厚度密切有关。青白瓷必须遵守特定的烧造工艺,否则,即使采用高钙釉的配方,也得不到青白瓷应有的釉色和质感,看上去和白瓷没有明显差别。北宋时期景德镇窑的青白瓷是典型的青白瓷,釉色青中泛白、白襄显青,玻璃质感强,工艺特点是采用高钙釉配方,釉层比白瓷明显较厚,烧成温度较高,玻化完全,还原气氛强,原料质量好,铁、鈇含量较低。安徽繁昌窑、湖北青山窑以及其他一些窑场的青白瓷大部分属於非典型青白瓷,釉色不好,有时很难区分是青白瓷还是白瓷,主要原因是釉层不够厚,烧成温度偏低,玻化不完全,还原气氛不足或偏氧化,釉的配方不稳定,原料质量不好,铁、鈇含量偏高。青白瓷和白瓷的主要区别,一看釉色,二看质感。有些白瓷窑襄烧造的产品,虽然釉色白襄稍泛青,但釉的透明感较差,质感接近玉石,釉的化学组成也和该窑的白瓷一样,属於申钙釉,作者认为,它们是白瓷在较强还原气氛中烧成的结果,不能称之为青白瓷。繁昌窑和青山窑所烧造的非典型青白瓷,釉色青不青,白不白,透明感较差,它们是没有按照青白瓷的烧造工艺烧制而成的结果。青白瓷是南方地区的特产,北方地区极少烧造,这襄面既有历史传统等原因,也有原料方面的问题,北方瓷的胎都是高铝质胎,瓷化程度差,与典型青白瓷胎的要求不符,不适合制造青白瓷。
  • 摘要:中国古代瓷器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艺术高超,蕴涵着丰富的科技,人文信息。长期以来,瓷器始终是文物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我国古代白瓷、影青瓷之间的色度差异,为古代不同产地的白瓷、影青瓷釉色提供了定量的色度表征。
  • 摘要:本文对早期白瓷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探讨。白瓷的创制与成熟是中国古代成熟瓷器创烧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技术革命和进步。白瓷是在北方地区改善青瓷质量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是通过改良胎釉质量和在胎釉之间加施白色化妆土两种方式使青瓷逐渐发展成白瓷的。追寻这两种方式的发展轨迹,可见改善胎釉质量的方式逐渐成为制作精品瓷器的方式,而施化妆土的方式从早期的易于制成白瓷的手段,发展成专为制作民间日用瓷的主要方法。到了宋代,这两种方式正式分野为两支系统,即以定窑为代表的白釉瓷器,胎质细白,施略失透的白色釉的精细白瓷,以磁州窑为代表的胎质较粗,胎色较深,因而在胎上施白色化妆土的较粗白瓷。这两类白瓷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了富有特色的装饰。这是白瓷发展成熟的体现。
  • 摘要:本文对隋唐五代白瓷进行了研究。隋唐五代白瓷飞速发展,将多姿多彩的盛世气象表现得很是充分。在窑址、墓葬,文化遗址等方面出土白瓷的排比研究中,发现隋唐五代白瓷有明显的阶段性。阶段性特点的出现为分期打下基础。第一期,隋至唐太宗(581-649)。和北朝相比,白瓷发展相当快,但数量和种类都不能与青瓷等品种相比,工艺不成熟,受青瓷影响明显,“南青北白”局面尚未出现。第二期,高宗至玄宗(650-755).大唐蛊世逐渐出现,白瓷飞速发展。品种多,质量精,应用到社会各个方面,“南青北白”局面形成。第三期,肃宗至宪宗(756-820)。品种和数量减少,工艺没有显着提高。第四期,穆宗至五代十国(821-960)。白瓷重新发展,突破“南青北白”局面,从皇室至庶民百姓之家都有应用,并通过海外贸易输送到许多国家和地区,成就巨大。
  • 摘要:本文对五代十国的杨吴与南唐白瓷进行了探讨。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分裂时期,十国中的杨吴国与南唐国是此期有承接关系的两个南方小国,虽然偏安一隅,但在杨昊与南唐统治的70余年中,南方经济普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古陶瓷历史上曾产生影响的一些着名瓷窑,如赣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都地处南唐的中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皖南的歙县、绩溪,繁昌、泾县诸窑在杨吴国、南唐国时期崛起,它们有的烧造青瓷,有的生产白瓷,所以杨吴国与南唐国的瓷业生产是古陶瓷史上值得关注的一段历史,是南方白瓷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当时的白瓷产地区域非常广泛,遍及江南,其中以景德镇黄泥头窑、繁昌柯家冲窑烧制的白瓷质量最佳,影响最大。白瓷在宋代演变为青白瓷,风靡海内外。
  • 摘要:本文对河北北朝至隋代瓷器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探讨。河北是我国古代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位于河北南部邯郸、邢台一带的窑场,至少在东魏时期已经能够烧造精美的青瓷。到了隋代,邢台境内的窑场迅速发展。瓷器品种除了青瓷,还烧制出成熟的白瓷、黄釉瓷和黑釉瓷。河北的制瓷业与南方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借鉴南方烧瓷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很快,从北魏後期到北齐短短几十年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特别是优质瓷的开发利用和成形工艺的成熟。在青瓷向白瓷演变的过渡时期,釉面由青转白的过程大体经历了自然和人为两个阶段。河北的早期白瓷应当萌发于北齐,至隋代白瓷已经完全成熟。白瓷是由青瓷派生出来的,黄釉瓷则是青瓷本身发展和改进的结果。
  • 摘要:本文对白瓷工艺进行了研究。白瓷是中国古代陶瓷的重要品种,且也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隋代之前出现的白瓷有其原始性,柬漠时期湖南地区和北朝时期北方出现白瓷,我们应该看到它们存在的原始性,但同时也都应该承认它们已具有了白瓷的一些形态,而不能以某些现在科学技术的标准来苛求它们。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在陶瓷原材料和烧造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南北方的界线是应该从原材料方面多加考虑,而不应仅限於历史地理和传统疆域。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