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07-10-12

主办单位:中国动物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实验测定了夏季和冬季的白头鹎在环境温度为5~35℃范围内体温、代谢率和热传导等指标,并探讨其代谢产热特征。结果表明:白头鹎的平均体温在夏季和冬季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40.3±0.1℃rn 和40.2±0.1℃;基础代谢率(BMR)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为2.86±0.16mlO<,2>g<'-1>h<'-1>,冬季3.32±rn 0.16mlO<,2>g<'-1>h<'-1>。白头鹎的热中性区在夏季为27.6~32.9℃,冬季为27.3~32.5℃:夏季白头鹎的热传导平均值为0.24±0.01mlO<,2>g<'-1>h<'-1>℃<'-1>,冬季的热传导平均值为0.25±0.01mlO<,2>g<'-1>h<'-1>℃<'-1>。白头鹎代谢率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和其代谢产热有关,白头鹎通过调整代谢产热来适应冬季冷的环境。
  • 摘要:动物能量代谢的生理生态特征与物种的分布和丰富度密切相关,基础代谢率(BMR)是恒温动物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最小产热速率,是动物在清醒时维持身体各项基本功能所需的最小能量值,是内温动物能量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率的大小即可能受到中心效应器官的限制,又可能与支持中心效应器官的外周器官相关联。上述观点分别代表"中心限制假说"和"外周限制假说"。此外还有"对称性形态构成假说",即决定恒温动物代谢率的中心器官与外周器官协同进化。在研究中我们测定了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的BMR、体重和各器官的重量,分析了白头鹎各器官的季节性变化及与BMR的关系。白头鹎的BMR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较高,夏季最低。rn 其内部器官(肝脏、心脏、肌胃、小肠、肾脏和整体消化道)及肌肉的变化同样有明显的季节性。白头鹎的BMR与肝脏、心脏、消化道等内部器官和肌肉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验证了"对称性形态构成假说"。
  • 摘要:2006年7月-8月在福建菜屿列岛采集到黄嘴白鹭(Egrettaeulophotes)雏鸟5只和卵壳23个。采用微波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雏鸟羽毛、骨骼、肌肉、肝脏、肾脏等组织及卵壳样本中的钒(V),铬(Cr),锰(Mn),铜(Cu),锌(Zn),砷(As),硒(Se),镉(Cd),钡(Ba),铅(Pb),汞(Hg)等11种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积累重金属元素最多的器官为肝脏、卵壳和羽毛,其积累的重金属含量显著高出其他器官。肝脏积累最多的元素是Zn、Cu、Mn、Cr、Se、Hg。卵壳中积累的最多的元素是As、V、Ba、Cd。羽毛中积累最多的元素为Pb。与国内外其他地区鸟类的同种组织相比较,在本实验所测定的11种元素当中,只有卵壳的V和As两种元素含量范围偏高,其它元素含量都处于正常范围内。
  • 摘要: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是全球濒危的鸟类之一。本文设计了一系列引物用于PCR扩增黄嘴白鹭的线粒体全序列。PCR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大概在1000-2000bp,适合于TA克隆和测序。测序结果通过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分析比对,确定为线粒体来源,序列拼接后为17579bp的环状分子。应用这套引物也成功地扩增了其它6种鹭科鸟类的线粒体全序列,说明该引物在鹭科大部分鸟类中具有通用性,为进一步应用线粒体DNA研究鹭科鸟类的种群结构和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可选择的方法。
  • 摘要: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隶属雀形目(Passeriformes)、鹎科(Pycnonotidae)、鹎属(Pycnonotus),是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常见鸟类。近几年来,在其原有分布区以北,陆续发现白头鹎新记录:其种群数量亦呈上升趋势。本文对白头鹎不同地理种群间的谱系地理与遗传结构进行比较,以期了解现有分布格局的分子生物学依据。研究包括了27个地理种群的113个个体。选用谱系地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 (mitochondrial Cyt-b)基因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在长度为840bp的序列中,检测到71个变异位点,64种单倍型。结果发现种群具有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0.9690)与低的核苷酸多样性(π=0.00496)。网络分布分析将来自台湾的单倍型与分布于大陆的单倍型分开。AMOVA分析亦表明有95.44%的变异来自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只有1.73%的变异发生在5个不同地理种群间。Tajima's D及Fu's统计上呈现显著负值(P<0.01)。结果表明白头鹎经历种群扩张,并伴随着种群快速增长。这种遗传结构特点可能是由于其强的适应性和迁移能力造成。但是,仍可发现岛屿对白头鹎谱系地理格局有一定的隔离作用。
  • 摘要:海南孔雀雉隶属于鸡形目雉科孔雀雉属,是我国的特有种类,仅分布于海南省。由于缺少翔实的分类证据,它的准确分类地位,即:是灰孔雀雉的一个亚种还是独立的物种,目前仍有争议。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孔雀雉只有灰孔雀雉(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1种,下辖2个亚种,即指名亚种(Polyplectron b. bicalcaratum)和海南亚种(Polyplectron b. katsumatae)。其中指名亚种见于云南省西部、西南部西双版纳等地;而海南亚种为中国海南岛的特有亚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孔雀雉有两种,即灰孔雀雉和海南孔雀雉(Polyplectron katsumatae)。由于采样困难,对于海南孔雀雉的分类地位,即是一个亚种还是一个独立种,尚未进行探讨。本研究通过分析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和细胞核的内元片段来界定海南孔雀雉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构成相互独立的系统发育枝并有相当大的遗传距离,达到了成种的尺度,分子证据显示海南孔雀雉应为独立的物种:结合分子钟,推测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的分化年代大约为1.4±0.3百万年前。野外数量调查发现,该物种从1990年的大约2700只迅速下降到2000年的300只左右。鉴于海南孔雀雉目前野外种群数量极低且仍有下降趋势,我们建议尽快将物种列为IUCN的濒危物种加以保护。本研究从分子角度确认了海南孔雀雉的独立物种地位,希望将来能从宏观形态方面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摘要: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是仅分布于我国海南岛的特有鸟类,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本研究应用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和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共37个海南山鹧鸪个体的样品进行分析,并对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做出初步评价。分析表明,海南山鹧鸪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控制区部分序列共1,350bp,其中有79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性指数(Nucleotide diversity) Pi=0.0158。37个样品中共检测出20个单倍型,其中两个主要单倍型的频率分别占到32.4%和18.9%,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aplotype diversity) Hd=0.869,与其它濒危鸟类相比,呈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歧点分布分析(mismatch distribution)呈多峰态,显示历史种群处于稳定的状态。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说明海南山鹧鸪数量的下降尚未危及种群的遗传和进化潜力。
  • 摘要:。以10×rn 10m的巢样方和随机样方调查植被表明,黑额山噪鹛喜欢在针阔混交林中乔木稀少而灌木丰富的地点营巢,巢树以云冷杉树为主(69%,n=13)。黑额山噪鹛窝卵数为3.70±0.82(2~5,n=10),巢损失率为20%,平均每巢出飞雏鸟2.10±1.29(0~4)只。">黑额山噪鹛(Garrulax sukatchewi)是中国特有鸟类,仅分布于甘肃南部至四川北部山区的高山针叶林中,分布区极为狭窄,被国际鸟类联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列为全球性易危种(vulnerable)。目前关于黑额山噪鹛的基础生态数据非常有限,2005-2007年,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采取路线调查、声音回放、录像监测以及自动温度记录技术研究黑额山噪鹛的繁殖生态学与声谱。rn 黑额山噪鹛全年以成对活动为主,大多数情况下仅雄鸟叫,为1-4个"ji-er"的连续重复。在繁殖期亦记录到雌雄鸟合唱,推测为一种警戒鸣叫。黑额山噪鹛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由雌雄鸟共同营巢,在调查面积为90ha的针阔混交林区中,共发现9个繁殖巢,3个弃巢,依据巢密度,初步推测黑额山噪鹛的密度为12.1对/km<'2>。以10×rn 10m的巢样方和随机样方调查植被表明,黑额山噪鹛喜欢在针阔混交林中乔木稀少而灌木丰富的地点营巢,巢树以云冷杉树为主(69%,n=13)。黑额山噪鹛窝卵数为3.70±0.82(2~5,n=10),巢损失率为20%,平均每巢出飞雏鸟2.10±1.29(0~4)只。
  • 摘要:鸟类鸣声具有识别、联络、警告、求偶等多种作用,是协调个体间和群体间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研究鸟类鸣声对于了解鸣声通讯、种群结构及种属分类等有重要意义。黄腹山雀是中国的特有种,在北京小龙门林区1070~1450m的森林中为绝对的优势种。2006年4-5月及2007年6月,我们对北京小龙门林区黄腹山雀的鸣唱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实施了同种和近缘种的回放实验。对采集自36只个体、420个鸣唱句子的句型、句子组成、以及各句子的音节组数、音节数、频率、时间等参数特征的进行了分析。发现黄腹山雀每个句子常为同一音节组的不断重复,一共记录到60种音节组,每个句子的音节组数平均为2.61±0.21个(Mean±SE,下同,n=36,1.00~8.50),音节数平均为6.43±0.68个(n=36,1.00~26.OO)。音节组所包含的音节数平均为2.52±0.11个(n=60,1.00~5.00)。黄腹山雀的鸣唱声较短,其每个句子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11±0.07s(n=36,0.16~2.65),每个音节组的平均持续时间为0.41±0.02s(n=35,0.16~0.59)。鸣唱最高频率平均为8.31±0.18kHz(n=36,6.22~10.24),最低频率平均为3.18±0.13kHz,(n=36,2.21~5.15)。与小龙门林区同域分布的其他四种山雀(褐头山雀、煤山雀、沼泽山雀、大山雀)相比,黄腹山雀的句型最多,每个句子的平均音节组数最少,鸣唱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其鸣唱频率也仅次于大山雀。回放实验表明黄腹山雀对其他4种山雀鸣唱反应均不明显。对同种个体的歌声反应强烈,具体表现为不断靠近回放的音箱,常在距离扩音器约3m内持续跳跃、飞翔,并伴随连续不断、急促的鸣叫。
  • 摘要:一般认为,特别是鸡形目鸟类,在繁殖季节雄鸟具有占区鸣叫行为。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为雌雄同型的鸡形目鸟类,有关其繁殖行为尚未有研究。2006年3-7月,在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发现海南山鹧鸪雌雌鸟均具有领域鸣叫行为,且雌雄个体通过鸣叫共同参与领域的防卫。这是国内首次发现鸡形目鸟类中雌性个体具有领域鸣叫行为。利用语图分析仪,对海南山鹧鸪的雌雄个体的鸣声类型进行了声谱分析。借助激光测距仪,通过录音回放实验,比较了雌鸟和雄鸟对不同录音回放的反应。野外调查表明,22对海南山鹧鸪的雌雄鸟均对混合鸣声有反应,且反应的鸣声也为混合鸣声,即雌雄鸟都对混合鸣声有反应。而在雌雄分开的单独鸣声回放中,22只(100%)雌性个体对雌性叫声有反应,仅7只(18.2%)雄性个体对雌性叫声有反应;回放雄性叫声中,分别有19只(86.4%)雌性和17只(81.8%)雄性个体有反应。分析表明,对于雌性鸣声回放,雄鸟和雌鸟的反应具有极显著差异(Z=-4.716, P<0.001),即占区雌鸟对入侵雌鸟的反应要比占区雄鸟对入侵雌鸟的反应极显著地强烈:rn 对于雄性鸣声回放,雄鸟和雌鸟的反应无差异(Z=-0.369,P=0.712),即两者都对入侵雄鸟有较强烈的反应。雌性鸟对于雌雄两种鸣声回放反应无显著差异(Z=-1.774, P=0.076);而雄性鸟对于雌雄两种鸣声回放具有极显著差异(Z=-3.31, P=0.001),即占区雌鸟对于入侵者是雄性或者雌雄的反应无显著差异,都是强烈的,而占区雄鸟则不同,对入侵雄鸟反应强烈,但对入侵雌鸟则不然。
  • 摘要:在巢密度很大的群居鸟类中,打乱巢的分布后要重新确定巢的位置是很困难的,这增加了混淆双亲的可能性。很多群居的鸟类中,种间卵的颜色和斑点上存在着很大的变异,这使得一些鸟能够识别自己的卵。因此,个体间卵的识别是可以预期的。为验证这一假说,2007年5月,在海南澄迈县永发镇冲尾村,选取群居性繁殖的池鹭(Ardeola baccbus)和牛背鹭(Bubulcus ibis)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种内和种间换卵的实验研究。野外共选取了143巢进行实验,其中池鹭84巢,牛背鹭59巢。在种内换卵实验中,40巢池鹭中,仅2巢拒绝了换入的同种卵,占5.0%;32巢牛背鹭中,也仅有2巢拒绝了换入的同种卵,占6.25%。池鹭和牛背鹭之间差异不显著(P=1.000, n=72)。在种间换卵实验中,18巢池鹭中,仅1巢拒绝了换入的异种卵,占5.56%;18巢牛背鹭中,有3巢拒绝了换入的异种卵,占16.67%。但池鹭和牛背鹭之间差异不显著(P=1.000,n=36)。在鹌鹁蛋放置实验中,26巢池鹭仅1巢拒绝了放入的鹌鹑蛋,占3.85%;9巢牛背鹭中,有3巢拒绝了放入的鹌鹑蛋,占33.33%。rn 池鹭和牛背鹭之间差异不显著(P=0.718, n=35)。实验结果表明,对同种卵,牛背鹭和池鹭都表现出较低的对卵的识别能力;对差别不很明显的异种卵,二者也都表现出较低的对卵的识别能力。但对差别较为明显的异种卵,牛背鹭的识别能力似乎大于池鹭,但这需要更多的实验证据。
  • 摘要:对许多夜行性迁徙的雀形目鸟类(如莺类、石(艮鸟)类),从平常的日间活动转变为迁徙时期的夜行性活动,需要复杂的生理、行为上的转变。先前的一些研究发现,melatonin,一种与生物节律相关的由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与鸟类的夜行性迁徙有关,但具体的生理、行为机制却不被了解。为了更好的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探讨melatonin在鸟类夜行性迁徙中所起的作用。研究选择的两种鸟类分别是夜行性迁徙鸟类(Saxicola torquata),园柳莺(Sylvia borin)。研究所要验证的假说是melatonin浓度的变化是引发夜行性迁徙的起始机制。rn 具体方法是:当实验鸟类处于迁徙性季节(具有频繁的夜间活动),我们实验性提高melatonin的浓度,观察夜行性活动的强度是否有所变化。反之,当这些鸟类处于非迁徙阶段,通过降低melatonin的生物浓度,来诱导夜行性迁徙活动的提前发生。研究结果发现:melatonin浓度的改变通过直接以及间接两种方式控制夜行性迁徙活动。当Melatonin浓度升高时,一种是直接抑制夜行性活动,而另一种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反馈的方式间接来降低、或阻止夜行性活动。Melatonin对夜行性迁徙活动的抑制分别有迁徙行为、季节上的差异。对短距离迁徙的种类作用较强,长距离迁徙的种类作用较弱。在秋季迁徙时作用较强,夏季迁徙时作用较弱。非迁徙季节降低夜行性迁徙鸟类melatonin浓度的研究发现,在非迁徙季节的早期、晚期,melatonin能够诱导夜行性迁徙活动的提前发生,但活动的频率未能达到实际迁徙的强度。但在非迁徙季节的中期,melatonin不能够诱发夜行性迁徙活动。因此,我们的结果发现:夜行性迁徙活动是在内源的生物节律控制下,它将整个迁徙时期分为敏感期与非敏感期。Melatonin作为一种外源刺激,在敏感期的范围中,能够诱发夜行性迁徙活动;但如果发生在非敏感期,这个外源性的刺激是无效的。
  • 摘要:繁殖行为是鸟类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007年4-8月,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无线音影传输系统、DV摄像和温度数据记录仪,对铜蓝鹟(Eumyias thalsssina)的繁殖及雏鸟生长进行了观察。在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铜蓝鹟的繁殖期为每年的5-8月,巢址选择在天然石缝、土坎或废弃屋檐上,雌鸟单独筑巢及孵卵,筑巢期8-10d。所发现的卵有白色和粉红色两种色型。温度数据记录仪监测发现,雌鸟在孵卵期间外出的频率少,且时间短。雌雄个体共同育雏。雏鸟生长曲线表明,前、中期雏鸟生长各指标逐渐上升,在12日龄左右达到高峰并趋于平缓。
  • 摘要:在研究猎隼(Falco cherrug)生态习性的过程中,笔者还搜集了其他猛禽的繁殖资料。2006年5月14日,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卡拉麦里保护区,发现一雕(号鸟)(Bubo bubo)的巢,内有3只约一周龄的幼鸟。这是目前为止考察队发现的第一个被利用的雕(号鸟)巢穴。洞巢位于岩石峭壁之上,洞口敞开,朝向西方。崖高15m,巢高10m,除了食物残骸巢内无任何铺垫物。经纬度45°20'N和90°rn 10'E,海拔1260m。该地区为少雨干旱的区域,植被稀疏。在巢内及其附近收集到130多个遗留物和食丸等,遗留物包括小型动物的头骨、新鲜尸体、皮毛和羽毛等。考察发现雕(号鸟)有储存新鲜食物的习惯,当时巢内堆积有5具比较完整的鼠类尸体。食丸的大小95mm×35mm,内含鼠毛、骨骼等难以消化的东西。经过初步分析,有以下种类: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灰仓鼠(Cricetulusmigratorius),鼹形田鼠(Ellobius talpinus),黄兔尾鼠(Lagurus luteus),小林姬鼠(Apodemus sylvaticus),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羽尾跳鼠(Scirtopoda telum),草兔(Lepuscapensis),粉红椋鸟(Sturnus roseus)及其他不明遗留物和食丸等。rn 同时,在雕(号鸟)巢附近还发现有棕尾(狂鸟)(Buteo rufinus)繁殖,巢间距约40m。在其他地方也记录到雕(号鸟)与大(狂鸟)、猎隼、红隼为邻的现象。如此贫瘠的地方,猛禽之间的竞争势必很激烈,这种"好邻居"如何维持,依然令人费解。虽然,夜间活动的(号鸟)类与白天活动的鹰类存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离,但也有相互捕食或者攻击的情况。这个区域还分布有其他至少25种猛禽,在本地繁殖或越冬的(号鸟)类有红角(号鸟)(Otus scops)、长耳(号鸟)(Asio otus)、短耳(号鸟)(Asio flammeus)、纵纹腹小(号鸟)(Athene noctua)。另外,在新疆荒漠地区,雕(号鸟)面临的威胁包括过度开发造成栖息地丧失、非法的捕猎、利用毒饵灭鼠、高压线和变压器电击导致的死亡、露天矿利用氰化物(剧毒)、保护与管理疏漏、高速公路撞击、偷窃鸟蛋和雏鸟等。
  • 摘要:杂色山雀(Parus varius)属雀形目山雀科,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包括8个亚种,其中2个亚种分布在中国,Parusv. varius主要分布在辽东山区,而Parus v. castaneoventris仅限于台湾地区,分布区域狭窄而断裂,在生态学上属衰落物种。有关我国杂色山雀的繁殖研究迄今还没有人做过详细报道,因此开展此项研究,将会了解杂色山雀的种群现状和推测其未来命运,为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04-2006年的3-7月间,在辽宁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杂色山雀(Parus varius varius)的繁殖及繁殖成功率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杂色山雀主要营巢于海拔400~900m的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繁殖期在3-7月,其洞巢种类多样,有树洞、墙缝、岩石缝、电柱孔洞、金腰燕旧巢等;筑巢期约15d;巢为碗状,巢结构的2/3由苔藓构成;窝卵数为6~8枚,平均(6.92±0.92)枚(n=13):雌鸟单独孵卵,孵化期为(14.00±0.00)d(n=10):育雏由雌雄鸟共同承担,育雏期为(17.50±0.58)d(n=4)。与分布于日本东京西南部大陆的同亚种杂色山雀繁殖基本参数相比,辽东山区种群除了育雏期比日本的杂色山雀略短外,其他参数基本一致。杂色山雀繁殖成功率为50.95%,人为活动干扰是造成杂色山雀卵和雏损失的主要原因,占总损失的74.19%。繁殖力为2.22,小于长白山4种山雀科鸟类大山雀(4.75)、煤山雀(4.35)、褐头山雀(3.87)、沼泽山雀(3.23)的繁殖力,这种低繁殖力是否会影响杂色山雀种群的未来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摘要:考察地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的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交汇处,地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也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和长江水系白龙江的发源地。保护区有脊椎动物5纲、26目、58科、197种,包括我国特产鱼类9种、两栖类4种、爬行类1种、鸟类17种、兽类9种,其中国家Ⅰ类保护的8种,Ⅱ类保护的30种。rn 2007年4-8月,我对则岔保护站附近蓝马鸡(Crossoptilonauritum)进行野外考察。保护站位于海拔3000m处,周围植被以青海云杉为主,森林边缘为农田,种植青稞、燕麦、马铃薯等。由于当地藏族宗教的保护,这里的野生动物与居民和睦相处,在10km<'2>范围内生存着50-80只蓝马鸡。但是随着今年8月份贡去乎水电站、博碌(贡去乎-阿拉段)通乡公路等一些工程的开工,以及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势必影响着蓝马鸡的栖息环境。此外,当地藏民以云杉为其燃料,并做建房材料来源,这对蓝马鸡的栖息地会进一步破碎化。rn 碌曲县位于川北-甘南-兰州这条西部高原重要的旅游热线上,一些重要旅游景点如:九寨沟、郎木寺、尕海、则岔石林等均在蓝马鸡栖息地附近。旅游业虽然使这里的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但也对当地生态环境,尤其是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地旅游部门应当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状况开辟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n 蓝马鸡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CITES附录。迄今,在对蓝马鸡的地理分布、起源演化探讨,栖息地环境描述,生态习性观察,人工饲养繁殖等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翔实的繁殖生物学以及影响其栖息地选择的环境因子还鲜有报道。研究内容深度有待加深,数据量化方面也有待提高。
  • 摘要:褐头鸫(Turdus feae)是我国华北地区山地特有的繁殖鸟种,主要分布于吕梁山脉,太行山脉及燕山山脉海拔在1500-1900m以上的针阔混交林林缘。由于分布区狭窄,繁殖地面临着森林砍伐的威胁,其种群数量在减少,被IUCN列为"易危种(vulnerable)"。国内对于褐头鸫繁殖生态研究很少,巢址选择更是知之甚少,仅在《北京鸟类志》中对其巢位有记载。为此,我们于2005年5月至2006年8月对北京百花山及河北雾灵山的褐头鸫巢址选择和活动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rn 调查主要在5月底至8月进行,褐头鸫此时已进入育雏期。调查者通过鸣声对个体进行定位,结合观察寻找褐头鸫的巢址。当发现巢后。使用GPS对巢址进行定位并在巢树上进行标记。待7月中下旬至8月,雏鸟离巢后对巢址进行测量。测量的参数包括巢所在的海拔、巢树的种类,巢树的高度,巢址的高度,巢址上方的郁闭度。个体标记无线电发射器在6月下旬进行,采用雾网捕捉,将发射器安置在腰中部,利用三角定位法对标记个体进行定位。调查共发现褐头鸫的巢9个,其中百草畔7个,雾灵山2个。巢址位于海拔1730~1930m(平均1600.44m),巢树均为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巢树高度8~10m。巢址的平均高度为4.59m(3.9~7m),巢上方的郁闭度55%~75%,巢十分隐蔽,从树下方亦很难发现。标记1只褐头鸫雄性个体,获得有效活动位点242个,以使用90%调和平均值法计算其在繁殖期的活动区1.29~2.29ha,为同域分布的黄眉姬(翁鳥)(Ficedula narcissina elisae)的4~6倍(0.2~0.5ha)。活动区以巢树做中心,在繁殖后期面积增大。由于在6~7月多雨,其活动区及活动性在雨天或缩小。与北京鸟类志记载的褐头鸫巢址位于1.5~2m的灌木中相比,我们调查的巢址位于高大的华北落叶松近顶端。巢址高度的变化可能认为是褐头鸫繁殖的地区为近年来开发的旅游景点,巢区人为干扰较大,而这一海拔的华北落叶松为80年代种植的人工林,到现在已经成材,想比其他杂木林,乔冠层的郁闭度较高,有利于巢的隐蔽。在调查中还发现,褐头鸫的主要天敌为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和鸦科鸟类。
  • 摘要: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在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采用样方法研究了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的冬季觅食地选择。紫水鸡在冬季对觅食地植被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偏爱水葱植被。对62个觅食地样方的18个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草本密度、草本均高、草本盖度、灌木种类、水质和水位这6个因子是冬季觅食地选择的主要因子。对通过判别分析,枯高、动物性食物丰富度、距大道距离、草本种类、距小道距离、距所处水面边缘距离是区别冬季觅食地和对照地样方的最重要参数,判别准确率可达78.1%。总之,紫水鸡冬季喜欢在水葱或芦苇等草本植被生长良好、具有特定水位或水质及中等程度的人为干扰的地方觅食。冬季觅食地的恢复和保护对紫水鸡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 摘要:作者于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3-6月于扎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林甸县育苇场附近的沼泽湿地中进行了火灾对丹顶鹤繁殖的影响研究。通过对33个丹顶鹤巢周围生境因子的测定,并与20个随机样点进行差异性比较,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探讨丹顶鹤巢址选择性与各生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将所得数据与火烧前的16个丹顶鹤巢的相关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总结了火灾对丹顶鹤繁殖和巢址选择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rn 1.火灾对火烧后第一年丹顶鹤的分布产生影响,使丹顶鹤集中于没有火烧的区域筑巢,而第二年后基本恢复原有分布,通过火灾后连续三年的丹顶鹤种群数量调查,发现火灾对丹顶鹤种群数量没有影响。rn 2.火烧对丹顶鹤巢周围隐蔽条件产生影响。火灾烧掉了许多收割剩余下的零散芦苇,而这些零散分布的芦苇恰恰是丹顶鹤筑巢必不可少的隐蔽条件。由于火灾使巢周围隐蔽物高度降低,巢距隐蔽物距离加大,使丹顶鹤巢周围隐蔽条件降低。rn 3.火灾对丹顶鹤巢材具有影响。火烧使芦苇大面积减少,促使当地芦苇价格上涨,导致对芦苇的收割强度加大,致使散落在野外的芦苇数量减少,从而造成丹顶鹤巢材短缺。丹顶鹤通过降低巢高度和减少巢大小的方式来适应火灾和收割芦苇带来的巢材短缺。rn 4.火灾前后丹顶鹤巢址选择性发生变化,植被类型、巢周围植被高度、巢距周围隐蔽物距离、巢周围隐蔽物高度、巢距明水面的距离和巢距人为干扰地的距离是影响丹顶鹤巢址选择的主要生境因子;rn 而巢下水深、巢区内明水面面积和巢周围植被盖度对丹顶鹤巢址选择不产生影响。rn 5.通过对火烧前后丹顶鹤巢各生境因子的测定,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发现:火灾前后巢周围植被高度、巢距周围隐蔽物距离、巢距火烧地距离、巢周围隐蔽物高度等四项生境因子差异性显著。说明火灾使上述四项生境因子发生改变。而火灾前后巢下水深、巢距明水面距离和巢距人为干扰地距离等三项因子差异不显著。说明火灾对上述三项生境因子没有产生影响。火灾使丹顶鹤巢址选择性发生某些改变,丹顶鹤通过这些改变来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
  • 摘要:麻雀(Passer montanus)是人类居住区鸟类群落的优势种,人类环境的变化与该物种的生存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正在蚕食着麻雀赖以营巢和取食的环境,进而影响麻雀在城市的分布。鉴于此我们以北京市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从多个尺度分析了城市景观结构对麻雀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点周围200m和400m尺度的高层建筑不利于麻雀的分布,而低层建筑和植被有利于麻雀的分布,其中200m尺度的影响更大。研究点周围500m尺度和750m尺度内公园和校园总面积的增加有利于越冬期麻雀对该栖息地的利用,其中500m尺度的影响更大。在城市规划中应考虑高层建筑、低层建筑和植被的合理分布,在开发高层建筑的过程中应适当保留低层建筑和植被。城区的公园和校园不仅是麻雀的主要分布区域,同时也可为周边分布的麻雀提供扩散的空间,公园和高校校园的密度影响城区麻雀的分布,因此具有复合植被结构的公园更有利于麻雀的生存。
  • 摘要:2006年12月至2007年3月对浙江省临安市青山湖地区冬季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该地区冬季鸟类有60种,隶属12目29科,其中留鸟31种(51.67%),夏候鸟2种(3.33%),冬候鸟23种(38.33%),旅鸟4种(6.67%)。东洋界种类20种(33.33%),古北界种类25种(41.67%),广布种15种(25%)。水域湿地有15种(25%),农田33种(55%),针阔混交林17种(28.33%),针叶林20种(33.33%),竹林2种(3.33%),斑茅丛7种(11.67%)。
  • 摘要:2006年6-7月,2007年4-8月,采用样线调查法、截线法和栖息地取样技术,在北京小龙门林场对洞巢鸟类群落进行数量调查,并在小龙门地区悬挂人工巢箱,对北京地区洞巢鸟群落结构及繁殖生态进行研究。rn 在小龙门地区共计调查到18种洞巢鸟类,其中优势种类为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褐头山雀(Parus montanus)、普通(币鳥)(Sitta europacea),分别占总数的32.8%,17.8%和12.8%。经分析小龙门地区洞巢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2.16,均匀度指数J=0.747,结果说明小龙门地区洞巢鸟类群落维持着较高的多样性水平,群落中鸟类分布结构合理,当地的生态恢复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rn 在小龙门地区找到自然巢、人工巢一共40个,其中普通(币鳥)的巢有8个,褐头山雀的巢有12个,白眉姬(翁鳥)的巢6个。研究发现各种洞巢鸟对洞巢的选择有差异:普通(币鳥)、褐头山雀、黑头(币鳥)(Sitta villosa)偏爱啄洞型洞巢;煤山雀(Parus ater)、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大山雀(Parus major)利用啄洞巢的同时,也利用结洞和裂洞巢;白腹蓝姬(翁鳥)(Cyanoptilacyanomelana)、冕柳莺(Phylloscopus coronatus)多选择缝隙及土崖穴;黄腹山雀大多营地面土穴巢;而北红尾鸲(Phoenicurusauroreus)适应性特强,可在许多种环境种筑巢。同时研究发现初级洞巢鸟往往较次级洞巢鸟先进入繁殖期,这与次级洞巢鸟不能啄洞相关。同一科中的洞巢鸟在繁殖时间和对巢的选择类型上有差异:普通(币鳥)和黑头(币鳥)在繁殖时间上有明显分化,相差一个月左右。白眉姬(翁鳥)(Ficedula zanthopygia)和黄眉姬(翁鳥)(Ficedula narcissina)虽然繁殖时间相差较小,但在巢位选择上有明显差异,白眉姬(翁鳥)只利用小口的洞巢,黄眉姬(翁鳥)却利用大口的洞巢。由此说明洞巢鸟尽管都利用洞巢这个共同的资源,但在繁殖时间和洞巢选择类型上均有差异,可以说洞巢鸟类在生态位上是有分化的。
  • 摘要:我们于2000年-2004年3-7月的鸟类繁殖季节,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林中作了鸟类群落组织结构形成机制的研究。通过5年的研究发现,该林型的鸟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丰富度都在12-17种,每年的个体数在52-79只之间;年间种类的相似性为0.7692-1之间;变异系数(CV)一般都在21%以上。从波动系数看(CF),大多数都在1.388~3.564之间。说明该鸟类群落结构是相对稳定的。鸟类群落组织结构形成和稳定是由于存在"关键类群"。"关键类群"是以提供巢资源而被其他种鸟类所利用,实现鸟类群落组织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我们把影响群落组织结构形成和群落格局的物种称为"关键类群"(Key group)。次生阔叶林夏季鸟类群落组织结构形成的关键类群有两个:一个是初级洞巢鸟;另一个是喜鹊。在39.8hm2的次生阔叶林样地中,鸟类群落结构形成中的关键类群和利用其巢繁殖的鸟类,个体数量占63.17%,消费生物量占78.8%。5年中,喜鹊每年新筑巢12.2个,每年的递增率46.62%;喜鹊新旧巢被其它鸟的利用率在25%-40.7%之间。初级洞巢鸟类每年新啄洞5.6个,新啄洞每年递增率为29.4%。次级洞巢鸟利用率在58.8%-91.7%。喜鹊和初级洞巢鸟在群落结构形成中的功能是他们每年筑新巢和旧巢被其他鸟类所利用,形成"投资→效益"或"初级生产者→消费者"的关系。因此,关键类群和利用其巢繁殖的鸟类在鸟类群落结构形成中都是主体,并起着重要制约作用。
  • 摘要:样地中记录了繁殖鸟类39种,种类数量变动从1987年-2006年,种类丰富度范围是20-36种。每年平均26种,每年都出现的种类为16种。繁殖鸟个体数量(多度)最高在1996年为250只,最低在1991年为132只。20年中,总的趋势是在增加(斜率,m,鸟类密度对年份回归=0.9951)。rn 在种群水平上,采用变异系数(CV)和Whittaker's (1975)波动系数(CF)检测鸟类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变异系数(CV)的范围从18%.27%的绿鹭到61.59%的红隼,其它种鸟类大都在30%-50%之间。从波动系数看,39种繁殖鸟类波动系数(CF)从1.082756的斑嘴鸭、灰脸(狂鳥)鹰和黑尾蜡嘴雀到2.108233和2.091238的大山雀和普通(币鳥),大多数在1.20-1.50之间。20年的繁殖鸟类的波动有三个阶段,即1987年至1996年;1997年至2001年;2002年至2006年。在每个阶段中有小的波动,但总的趋势是繁殖鸟类的丰富度在增加。根据鸟类的捕食类型空间结构不同划分为四个集团,每年的数量波动以树冠层取食集团的波动最大,波动系数为1.082765-2.943268。地面取食(17种)和树冠层取食(14种)种类最多,树干取食和水域取食最少。这种群落结构分布是与次生阔叶林植被结构相适应的。rn 气温和降雨量与鸟数量的变化相关系数都不大,即气温和降雨量不是鸟类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相对而言,气温对鸟类数量变化比降雨量与鸟类数量变化有更强的关系,前者多为正相关而后者却多为负相关,就总体而言,气温的升高对鸟类的增加有弱的促进作用,而降雨量的增加对鸟类的增加有细微作用。可能与树洞和土洞营巢的鸟类(15种),及利用喜鹊巢繁殖的鸟类(8种)有关,因为,在39种繁殖鸟类中有23种,占59%的鸟类的繁殖和繁殖成功受气候的影响很小。rn 种类随着对特殊生境的需求他们的分布甚至局部多度在时间上依生境结构而变化(Noon et al., 1979)。许多研究陆地生境鸟类随着特殊植被模式和结构而出现(Jarnes et al., 1984)。在我们研究的次生阔叶林中,20年植被结构中优势树种的重要值也有变化,鸟类随着出现。在样地中,自皮柳、黑桦、糠椴、蒙古栎、紫椴是优势树种。从胸径大小的重要值看,<20cm白皮柳、蒙古栎仍为优势,胸径为20~30cm白皮柳、黑桦、糠椴、蒙古栎的重要值也最大,其中蒙古栎在胸径为20.30cm和>30cm的重要值最大,喜欢在老龄林中营巢的环颈雉、花尾榛鸡、松鸦、灰脸(狂鳥)鹰、三宝鸟等也相继出现,也为初级洞巢鸟、次级洞巢鸟和大型鸟类提供了营巢条件。随着槭树、杨树、稠李、胡桃楸等小径木树种的林下木增多,也相继出现了需要此生境的鸟类,如短翅树莺、黑眉苇莺、扇尾沙锥、红尾伯劳等。rn 构建的鸟类群落结构的过程和特点:(1)在50-60年的温带次生阔叶林中,种类丰富度为20-36种。鸟种类个体数(多度)是132-250只。rn James and Wamer (1982)也在几个阔叶林鸟类群落检验了种类丰富度范围是21-28种。Holmes (1986)在一个林龄为60-75年的阔叶林样地研究16年,种类的丰富度范围是17-28种,个体数最高为214只,最低为89只。因此,在林龄60年以上温带阔叶林中种类丰富度和个体数的阈值应分别为20-36种、132-250只。(2)随着植被的演替鸟类也随着构建新的群落,这种构建的鸟类群落是一种演变的过程,也是鸟种的侵入和退出的过程。我们的资料表明,20年中次生阔叶林繁殖鸟类丰富度分为三阶段,从1987-1995年的9年间鸟类种数基本没有变化,在20-22种之间;1996-2001年的6年间鸟类种类丰富度为24-32种;2002-2006年的5年间鸟类种类丰富度为29-36种。(3)20年中每年都有繁殖记录的鸟类有16种,他们是构建鸟类群落的主体。rn 20年次生阔叶林繁殖鸟类资料表明,在鸟类群落构建中存在"关键类群"(Key group)或"组织或结构中心"(Organism-centered)。rn (1)20年中每年都有繁殖记录的鸟类有16种,他们是构建鸟类群落的主体。其中,留鸟9种,夏侯鸟7种。留鸟9种,个体数为1400只,消费生物量为358.54g/hm<'2>,占总消费生物量(1033.29g/hm<'2>)的34.7%;夏侯鸟7种,个体数为1190只,消费生物量为170.28g/hm<'2>,占总消费生物量的16.5%。共计占总消费生物量的50.2%。(2)在这16种鸟类中,喜鹊和初级洞巢鸟是"关健类群"(Key group)或"组织或结构中心"(Organism-centercd)。因为红脚隼、红隼、长耳(号鳥)占据喜鹊新巢和旧巢繁殖;大山雀、白眉姬(翁鳥)、普通(币鳥)、灰椋鸟利用初级洞巢鸟大斑啄木鸟、小斑啄木鸟的巢洞繁殖。由于喜鹊和初级洞巢鸟的存在为7种鸟提供了营巢条件。利用喜鹊巢筑巢的鸟类有3种,总的利用率为29.0%-68.8%;次级洞巢鸟巢洞利用率在58.rn 8%-91.7%。喜鹊和初级洞巢鸟在群落结构形成中的功能是他们每年提供新巢和旧巢的巢址资源被其他鸟类所利用,形成"初级生产者—>消费者"的关系。5年中,喜鹊每年新筑巢12.2个,每年的递增率46.62%;初级洞巢鸟类每年新啄洞5.6个,新啄洞每年递增率为29.4%。rn 从上述资料和分析,在温带次生阔叶林中有3个因子引起鸟类数量变化和波动:(1)繁殖季节的气候(温度和降水量),(2)自然森林系统中生境的变化,(3)种类间的侵入。常年在此繁殖的16种鸟类是构建结构性群落和在群落组织结构形成中的主体;而16种鸟类中的喜鹊和初级洞巢鸟是群落组织结构形成的"关健类群",即"组织或结构中心"(Organism-centered)。">本文是对次生阔叶林繁殖鸟类20年的观察资料进行分析,这些资料是在一个尺度一个生境上检验鸟类群落结构动态变化。我们的目的是阐述什么原因引起种群变化,将揭示什么是结构性群落和在群落组织结构形成中的"关健类群"或"组织或结构中心"(0rganism-centered)。结果表明,在39.8hm<'2>样地中记录了繁殖鸟类39种,种类数量变动从1987年-2006年,种类丰富度范围是20-36种。每年平均26种,每年都出现的种类为16种。繁殖鸟个体数量(多度)最高在1996年为250只,最低在1991年为132只。20年中,总的趋势是在增加(斜率,m,鸟类密度对年份回归=0.9951)。rn 在种群水平上,采用变异系数(CV)和Whittaker's (1975)波动系数(CF)检测鸟类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变异系数(CV)的范围从18%.27%的绿鹭到61.59%的红隼,其它种鸟类大都在30%-50%之间。从波动系数看,39种繁殖鸟类波动系数(CF)从1.082756的斑嘴鸭、灰脸(狂鳥)鹰和黑尾蜡嘴雀到2.108233和2.091238的大山雀和普通(币鳥),大多数在1.20-1.50之间。20年的繁殖鸟类的波动有三个阶段,即1987年至1996年;1997年至2001年;2002年至2006年。在每个阶段中有小的波动,但总的趋势是繁殖鸟类的丰富度在增加。根据鸟类的捕食类型空间结构不同划分为四个集团,每年的数量波动以树冠层取食集团的波动最大,波动系数为1.082765-2.943268。地面取食(17种)和树冠层取食(14种)种类最多,树干取食和水域取食最少。这种群落结构分布是与次生阔叶林植被结构相适应的。rn 气温和降雨量与鸟数量的变化相关系数都不大,即气温和降雨量不是鸟类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相对而言,气温对鸟类数量变化比降雨量与鸟类数量变化有更强的关系,前者多为正相关而后者却多为负相关,就总体而言,气温的升高对鸟类的增加有弱的促进作用,而降雨量的增加对鸟类的增加有细微作用。可能与树洞和土洞营巢的鸟类(15种),及利用喜鹊巢繁殖的鸟类(8种)有关,因为,在39种繁殖鸟类中有23种,占59%的鸟类的繁殖和繁殖成功受气候的影响很小。rn 种类随着对特殊生境的需求他们的分布甚至局部多度在时间上依生境结构而变化(Noon et al., 1979)。许多研究陆地生境鸟类随着特殊植被模式和结构而出现(Jarnes et al., 1984)。在我们研究的次生阔叶林中,20年植被结构中优势树种的重要值也有变化,鸟类随着出现。在样地中,自皮柳、黑桦、糠椴、蒙古栎、紫椴是优势树种。从胸径大小的重要值看,<20cm白皮柳、蒙古栎仍为优势,胸径为20~30cm白皮柳、黑桦、糠椴、蒙古栎的重要值也最大,其中蒙古栎在胸径为20.30cm和>30cm的重要值最大,喜欢在老龄林中营巢的环颈雉、花尾榛鸡、松鸦、灰脸(狂鳥)鹰、三宝鸟等也相继出现,也为初级洞巢鸟、次级洞巢鸟和大型鸟类提供了营巢条件。随着槭树、杨树、稠李、胡桃楸等小径木树种的林下木增多,也相继出现了需要此生境的鸟类,如短翅树莺、黑眉苇莺、扇尾沙锥、红尾伯劳等。rn 构建的鸟类群落结构的过程和特点:(1)在50-60年的温带次生阔叶林中,种类丰富度为20-36种。鸟种类个体数(多度)是132-250只。rn James and Wamer (1982)也在几个阔叶林鸟类群落检验了种类丰富度范围是21-28种。Holmes (1986)在一个林龄为60-75年的阔叶林样地研究16年,种类的丰富度范围是17-28种,个体数最高为214只,最低为89只。因此,在林龄60年以上温带阔叶林中种类丰富度和个体数的阈值应分别为20-36种、132-250只。(2)随着植被的演替鸟类也随着构建新的群落,这种构建的鸟类群落是一种演变的过程,也是鸟种的侵入和退出的过程。我们的资料表明,20年中次生阔叶林繁殖鸟类丰富度分为三阶段,从1987-1995年的9年间鸟类种数基本没有变化,在20-22种之间;1996-2001年的6年间鸟类种类丰富度为24-32种;2002-2006年的5年间鸟类种类丰富度为29-36种。(3)20年中每年都有繁殖记录的鸟类有16种,他们是构建鸟类群落的主体。rn 20年次生阔叶林繁殖鸟类资料表明,在鸟类群落构建中存在"关键类群"(Key group)或"组织或结构中心"(Organism-centered)。rn (1)20年中每年都有繁殖记录的鸟类有16种,他们是构建鸟类群落的主体。其中,留鸟9种,夏侯鸟7种。留鸟9种,个体数为1400只,消费生物量为358.54g/hm<'2>,占总消费生物量(1033.29g/hm<'2>)的34.7%;夏侯鸟7种,个体数为1190只,消费生物量为170.28g/hm<'2>,占总消费生物量的16.5%。共计占总消费生物量的50.2%。(2)在这16种鸟类中,喜鹊和初级洞巢鸟是"关健类群"(Key group)或"组织或结构中心"(Organism-centercd)。因为红脚隼、红隼、长耳(号鳥)占据喜鹊新巢和旧巢繁殖;大山雀、白眉姬(翁鳥)、普通(币鳥)、灰椋鸟利用初级洞巢鸟大斑啄木鸟、小斑啄木鸟的巢洞繁殖。由于喜鹊和初级洞巢鸟的存在为7种鸟提供了营巢条件。利用喜鹊巢筑巢的鸟类有3种,总的利用率为29.0%-68.8%;次级洞巢鸟巢洞利用率在58.rn 8%-91.7%。喜鹊和初级洞巢鸟在群落结构形成中的功能是他们每年提供新巢和旧巢的巢址资源被其他鸟类所利用,形成"初级生产者—>消费者"的关系。5年中,喜鹊每年新筑巢12.2个,每年的递增率46.62%;初级洞巢鸟类每年新啄洞5.6个,新啄洞每年递增率为29.4%。rn 从上述资料和分析,在温带次生阔叶林中有3个因子引起鸟类数量变化和波动:(1)繁殖季节的气候(温度和降水量),(2)自然森林系统中生境的变化,(3)种类间的侵入。常年在此繁殖的16种鸟类是构建结构性群落和在群落组织结构形成中的主体;而16种鸟类中的喜鹊和初级洞巢鸟是群落组织结构形成的"关健类群",即"组织或结构中心"(Organism-centered)。
  • 摘要:从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共捡到死鸟866只,能分辨出种名的有59种、283只,隶属于10个目23个科。留鸟、冬候鸟、夏候鸟分别占总种数的59.3%、18.5%和5.6%。珠颈斑鸠、麻雀死亡数量最多。澳门地区所捡死鸟数量在各区域分布非常不均匀(F2,39=9.824,p=0.003),以澳门半岛发现的死鸟数量最多、占总数量的73.2%,而(乙水)仔和路环发现的死鸟数量分别占死鸟总数量的14.3%和12.5%。澳门地区死鸟平均密度为3±0.5只/km2/yr(1只/km2/yr-6只/km2/yr)。死鸟在一年中的分布不均匀,以2-7月份死鸟数量多,而8-12月份死鸟少,但差异不显著(F13,28=0.598,p=0.825)。每月死鸟总数量与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相关(F2,ll=5.466,p=0.022),回归方程是Y=3.624X1-4.321X2(X1=月平均湿度,X2=月平均最高气温)。也即表明,每月死鸟数量与月平均湿度正相关,即湿度越大、死亡的鸟数量越多;而与月平均最高气温负相关,即平均最高气温越高,鸟类死亡数量越少。鸟类死亡数量与风速和降雨量没有关系。目前澳门地区死鸟平均密度可能被低估,但澳门半岛死鸟密度(6±1只/km2/yr)基本能反映该环境下的野生鸟类死亡密度。
  • 摘要:本研究应用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扎龙地区两个采集地点共30个斑背大尾莺样本的线粒体控制区部分序列的变异进行分析,并对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做出初步的评价。797bp序列长度的检测结果表明:30个样本共检测到15个变异位点,其中仅有一处为颠换,其余均为转换,核苷酸多样度(Nucleotide diversity) Pi=0.00139,平均核苷酸差异(Average number of pairwise nucleotidedifferences) k=1.106。30个样本共检测到14个单倍型,其中一个单倍型的频率占到53.3%,单倍型歧异度(Haplotypediversity) Hd=0.772,斑背大尾莺扎龙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同亚科下的广布近缘种东方大苇莺相比偏低。两个采集地点样本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0.03537,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rn 本研究利用细胞色素b来研究斑背大尾莺的分类地位。对斑背大尾莺细胞色素b全序列进行扩增,共得到1134bp片段长度的序列。大尾莺属和蝗莺属共8种鸟类的835bp细胞色素b片段长度用来探讨斑背大尾莺的分类地位以及蝗莺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细胞色素b的遗传距离和建树结果显示斑背大尾莺与蝗莺属亲缘关系很近,支持将斑背大尾莺划分在蝗莺属。细胞色素b的建树结果还显示出蝗莺属的非单系性。此外遗传距离和建树结果还显示史氏蝗莺和小蝗莺间的亲缘关系很近,河蝗莺和鸲蝗莺间的亲缘关系很近。
  • 摘要:对再引入释放前的饲养个体进行适应性野化训练,是提高再引入成效的重要步骤。2004-2005年,我们在陕西省洋县华阳镇首次对饲养朱鹮放飞前的野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在释放地建造了一个封闭的大网笼作为野化场所,其中包含野生朱鹮生活的各种栖息环境。两年中各有12只朱鹮在网笼中进行野化。研究个体在释放到网笼之初有不同程度的惊吓飞撞反应,当天不能上树夜宿,不能进入水田觅食。野化过程中,朱鹮能较快的适应网笼内的各种夜宿、觅食环境,并培养良好的飞行、警戒能力。野化前后期相比,朱鹮对水田和沼泽的觅食选择比例以及日间行为节律有显著变化。亲鸟饲养幼鸟、模拟亲鸟饲养幼鸟和人工饲养成鸟对不同觅食地的选择性没有显著差异,但成鸟更容易接受深水环境,而幼鸟能更早上树夜宿。恰当的佩戴无线电发射器、适宜的有害物管理和减少干扰是野化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 摘要:研究者于2006年冬季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河套灌区,进行了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觅食选择的研究。统计数据显示,大斑啄木鸟在光肩星天牛轻度危害区的啄食率为14.91%,中度危害区为19.86%,重度危害区为13.93%;在树干高度6m以上的啄食率为27.25%,明显高于6m以下的16.18%;并且在啄食率高的危害区和危害高度,对大幼虫的啄食率显著高于小幼虫。结果表明,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的觅食选择主要反映在:趋向于选择危害程度适中的。
  • 摘要:1999~2006年春夏季节对河南郑州市区夜鹭的生态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夜鹭于每年3月上旬至9月底在市区行道树营巢繁殖,在营巢地居留期约210d。夜鹭单独成群,或与池鹭、白鹭形成混合集群。由于夜鹭个体大,迁到时间早,在种间竞争中处于优势,数量呈上升趋势,到2003年,达到6630对(当年雏鸟未记在内)。夜鹭具有明显的选龄配对现象,在观察到可区分年龄的繁殖对中,雌鸟的年龄均小于或等于雄鸟,未见雌大雄小者,雄鸟最小繁殖个体为2龄(3y),雌性最小繁殖个体为1龄(2y)。营巢期3~5d,夜鹭窝卵数为3.rn 40±0.754枚,孵卵期28.1765±3.0144(22~34)d。出雏数为2.85±1.268只,孵化率为87.10%,据雏鸟20日龄统计,平均出巢数为2.rn 45±1.146只,成活率为85.96%。雏鸟留巢期为48~50d,比荒野地明显延长。
  • 摘要:为了持续监测丹顶鹤繁殖期的生境选择情况,以便为丹顶鹤野生种群的复壮保护对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基础数据参考,2002~2005年3~5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点观察法、GPS定位、样方法、因子测定法、扫描取样法、焦点取样法等外业调查方法和t检验、F检验、因子分析等内业处理方法对丹顶鹤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孵化期,丹顶鹤主要选择芦苇沼泽(86.49%)营巢,生境选择具有特异性和非随机性,以必要因子(包括植被类型、明水面、人为活动频繁地距离、人为活动不频繁地距离)为主,其次是育雏因子、巢材因子、孵化因子。
  • 摘要:我们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的次生林内,对1996年标记的被5种次级洞巢鸟利用并保存下来的104个巢址进行了4年再利用跟踪调查。rn 所标记的巢址被5种次级洞巢鸟、2种初级洞巢鸟和花鼠利用。标记巢址总的再利用率为55.16%,次级洞巢鸟对标记巢址的再利用率为51.29%,说明次级洞巢鸟利用过的巢址仍是其后续繁殖季节的重要资源。每种次级洞巢鸟都偏爱同一种类以前利用过的巢址,被同种鸟重复利用巢的繁殖成功率明显高于只被利用一次的巢,表明被同一鸟种多次利用的树洞是该种鸟繁殖更适宜的巢位。次级洞巢鸟对标记巢址存在交叉利用现象,且对再利用的巢址具有选择性,影响次级洞巢鸟巢址再利用的因子主要包括洞口类型、洞口水平直径、洞内径、洞深、洞距地面高和洞口垂直直径。次级洞巢鸟在对巢址资源的再利用中不存在明显的时滞现象。
  • 摘要:2006年3月至4月,采用无距离估计样线法对哀牢山徐家坝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的鸟类群落做了直接观察。运用聚类分析,依据鸟类的栖息取食行为格局将鸟类群落划分为l1个取食集团。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各个集团在栖息基层、取食基层及取食方式上的分离,使各集团分割了该地区的取食空间和食物资源。而集团内部的各个种间通过对取食基层和取食高度的进一步划分,主要是对取食高度的划分,使得集团内部的取食空间和食物资源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划分,使种间竞争减至最小,群落中的所有种类因而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得以共同生存下来。也表明了鸟类群落结构主要不是由于鸟类对资源的竞争而存在,而主要是由于鸟类对资源的分割而存在。
  • 摘要:2006年3月-6月,对繁殖于藏北班戈县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取食地利用进行了调查。研究期间根据当地对土地的使用和黑颈鹤对生境的利用情况,把土地划分为4种生境类型为溪流、苔草沼泽、湖入水口和湖滩涂。结果表明:繁殖期黑颈鹤取食地特征是高海拔,缓坡(<5°),肉食性食物较丰富,淡水且偏酸性(PH在6-7之间),干扰小,易于隐蔽的湿地。
  • 摘要:2006年对弄岗喀斯特森林下层鸟类混合群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鸟类混合群102群,34种鸟类出现在混合群中,另外还有2种哺乳动物(赤腹松鼠和中缅树(鼠句))也经常跟在鸟类混合群后面活动。混合群中鸟类全部为食虫鸟类。混合群中大部分鸟类为留鸟,共24种1511只,纬度迁徙鸟类9种185只,海拔迁徙鸟类仅白喉扇尾鹟1种17只。弄岗喀斯特森林鸟类混合群大部分包含4~9种鸟类,平均大小为5.97±2.08(n=74)种。混合群鸟类个体主要在11~40只之间,平均群个体数为24.81±10.52(n=74)只。灰眶雀鹛(Alcippemorrisonia)为弄岗喀斯特森林下层鸟类混合群的核心种。从灌木林、幼年林到成熟林,随着演替的不断进行,混合群的种数和混合群的大小都有所增加。
  • 摘要:于2006年3~9月,在不同的繁殖阶段在青海湖15个重要的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对水鸟的资源状况和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文中列出了74种水鸟在青海湖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青海湖水鸟的群落结构主要以普通鸬鹚、雁鸭类和鸥类为主,鹭科鸟类和(行鸟)鹬类较少;青海湖并不位于(行鸟)鹬类主要的迁徙路线上,而是在迁徙路线的边缘部分;调查同时表明青海湖北迁(行鸟)鹬类的数量和种类少于南迁,我们推测在春季迁徙期由于我国西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许多湖泊和河口等湿地尚处于冰冻状态,(行鸟)鹬类所需的食物资源较少;而中部和东部由于海拔低,气温相对较高,许多湿地都已解冻,食物相对丰富,因此(行鸟)鹬类在北迁时选择接近中部和东部的湿地作为中途停歇地。
  •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利用不同的分子标记对中国鸟类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概况,进一步了解中国鸟类各目间与目内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一些有争议鸟类的系统发育位置也进行了研究。
  • 摘要:2001年开始猎隼(Falco cherrug)生态习性与种群状况研究,至2007年,已经持续七年整。这期间完成千余个食丸和遗留物的搜集与分析;对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等地的猎隼分布及种群密度进行了持续观察;首次利用卫星跟踪技术研究猎隼的迁徙;先后给幼隼注射电子微芯片micro-chip 30多个(只),并回收到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猎隼及微芯片1个(只);还对青海玛多和四川石渠等地小电网调查(150-200km),统计猛禽遭遇电击死亡数据;着手调查猛禽对青藏铁路桥梁和公路桥梁的利用(300km)。这些研究内容与中国西部猎隼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密切相关。考察期间,同时对分布区内其他猛禽进行了调查,包括胡兀鹫、大(狂鸟)、棕尾鵟、金雕、红隼、黄爪隼、雕鸮、小鸮等。
  • 摘要:本文采用标准地调查和查迹法相结合方法,进行野外调查,研究了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捕食作用,试验地设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研究结果表明: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捕食量,因光肩星天牛虫口密度不同呈有规律的变化趋势,随着光肩星天牛虫口密度的增加,大斑啄木鸟的捕食量开始为正加速期,接着是负加速期而后达到饱和水平,两者间捕食功能反应呈Holling Ⅲ型,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捕食率随光肩星天牛虫口密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大斑啄木鸟与光肩星天牛的数值反应为正密度反应。
  • 摘要:在鸟类繁殖季节,通过悬挂山雀类人工巢箱,确定了大山雀(Parusmajor)的常见窝卵数与最佳窝卵数.大山雀常见窝卵数为11枚(10.854±0.14, n=115).随着窝卵数的增加,卵重和卵体积逐渐增大,雏鸟出飞数、出飞率也相应地增加,达到窝卵数为11枚后有下降趋势.不同窝卵数的出雏数差异极显著(x2=39.016, df=6,P=0.000).回归分析表明:窝卵数与繁殖成功参数存在二次函数关系.运用二段最小平方法拟合,窝卵数与繁殖成功参数的回归方程为:窝卵数=11.1731-0.0305×卵重(w)+(6.241603E-006)×卵体积(v)+1.1105×出雏数-0.0205×出飞数+0.5881×出飞率-12.6394×孵化率(R2=0.9691, P<0.01).为此,验证了常见窝卵数就是最大生产力窝卵数的Lack假说.也验证了个体最优化假说(IOH).
  • 摘要:以往有关白冠长尾雉的研究多侧重于形态解剖和野外生态生物学研究等方面,尚无笼养条件下白冠长尾雄产卵时间分布的专门研究。为此,于2002年3月至2007年6月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目的是掌握白冠长尾雄人工繁殖的基本规律,为开展易地保护奠定基础。
  • 摘要:通过对3对圈养丹顶鹤繁殖期性活动行为的记录,进行了繁殖期性活动行为模式四个阶段的8个时间区的划分,并通过SAS8e软件对各个行为时间分配率进行了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分析,得出丹顶鹤性活动行为模式的时间分配比率:第四个时间区段所占比例最大,第五个时间段几近不变;雄性求偶炫耀行为与雄性求偶鸣叫行为在行为时间分配模式上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在丹顶鹤性活动中,雄性处于主动地位,且通过雄性求偶行为来激起的雌性性反应至交配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
  • 摘要:纯色鹪莺(Prinia inornata)具有繁殖期身体量度小于非繁殖期的特性,开展相关研究对了解鸟类新的生存和繁殖策略有重要意义。从2005年12月至2006年6月在广东省肇庆地区对纯色鹪莺的繁殖行为开展研究。结果如下:[1] 繁殖期体长和尾羽长均极显著(P<0.01)小于非繁殖期,翼长显著(P<0.05)小于非繁殖期;[2] 每年3月下旬开始出现筑巢现象,雌雄共同筑巢,筑巢时间4~5d,巢多建在禾本科植物上,巢址选择与水源关系密切,主成分分析显示,距水边距离占主导地位(34.88%),依次是距地面高度(18.55%)、距最近水面高度(12.9 5%)、巢口方向(9.08%)和巢区植被盖度(8.51%);[3] 筑巢后1~2d产卵,窝卵数4.7±1.6,孵卵期持续8~10d,亲鸟轮流坐巢,亲鸟会根据窝卵数的不同调整坐巢次数和坐巢时间。窝卵数越多,亲鸟坐巢时间越长;[4] 纯色鹪莺的巢成功率为43.8%,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外界干扰。rn 据此,我们认为纯色鹪莺在繁殖期的高投资和繁殖行为,可能是研究该物种的生存对策的重要线索。
  • 摘要:2004年和2005年的4~7月,采用聚集取样的方法,对甘肃省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和盐池湾自然保护区高山雪鸡(Tetraogallushimalayensis)繁殖期的两性觅食效率和警戒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表明,无论是繁殖前期还是孵卵期,雌鸟的觅食效率均高于雄鸟,雄鸟的警戒性则高于雌鸟,而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时期的同性雪鸡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山雪鸡的雄鸟不参与孵卵和育雏,但在雌鸟产卵和孵卵期担任警戒;并对野生高山雪鸡的警戒行为进行了分类。
  • 摘要:苍鹭是具有代表性的湿地水禽之一,是能很好反映湿地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由于1999年以来连年的干旱或火烧,从2002年起扎龙自然保护区开始连年注水进行生态恢复。2004-2006年3-5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通过定点观察法、GPS定位、因子测定法等方法对苍鹭巢址选择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巢址选择对芦苇沼泽具有高度专一性:巢址微生境选择具有特异性和非随机性(巢下水深、人为活动不频繁地距离、人为活动频繁地距离、植被密度等生态因子差异极为显著,植被高度、植被盖度差异不显著),以必要因子(水深、人为活动不频繁地距离、植被密度)为主,其次是干扰因子(人为活动频繁地距离和植被高度)和隐蔽因子(即植被盖度)。
  • 摘要: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对湖北省武汉市城区湖泊和湿地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70种,隶属12目25科。其中古北界鸟类32种(45.71%),东洋界鸟类24种(34.29%),广布型鸟类14种(20.rn 00%),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通过核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二级保护鸟类7种。最后,根据笔者实地调查情况,分别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 摘要:小兴安岭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的白头鹤(Grus monacha)繁殖地,这里的白头鹤的分布与数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2007年春季,我们借助卫星图片和地形图,根据白头鹤繁殖期的领域行为,通过地面实地调查,对黑龙江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新青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涉及的调查面积为37万ha。调查结果显示,白头鹤繁殖种群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小兴安岭的沾河湿地以及汤旺河湿地。共记录到104只白头鹤,超出了全球数量的1%。平均密度为2.70-2.83只/万ha。找到了3个繁殖巢和1个旧巢。调查结果为今后保护区开展湿地和白头鹤的保护,以及申请加入国际重要湿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对华东地区七省市(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和福建)鸟类区系进行了研究。华东鸟类计669种,隶属于22目84科。留鸟215种(32.14%),夏侯鸟106种(15.84%,冬候鸟188种(28.10%),旅鸟131种(19.58%),迷鸟13种(1.94%),季节型不明的16种(2.39%)。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种186种(27.80%),古北界种340种(50.82%),广布种140种(20.93%),地理型不明3种(0.45%)随着纬度增高,留鸟种数依次递减,夏候鸟和冬候鸟种数相近,沿海省旅鸟较多,与候鸟迁徙有关。地理型中,东洋界鸟类种数随着纬度增高而递减,古北界种数增加。华东鸟类区系组成明显具东洋界、古北界混杂和过渡的特征。古北界和东洋界东端分界线应在长江以北、鲁中南山地以南。华东中国鸟类特有种有20种,中国鸟类模式种114种,占中国鸟类模式种总数的21.15%。
  • 摘要:据1996~2006年调查资料表明,重庆市巫山五里坡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为止记录有鸟类294种,隶属于17目51科。其中列入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的鸟类有2种, 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的鸟类有35种,共计占鸟类物种总数的12.59%。仅分布于中国的鸟类有11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鸟类物种有2种,特有种分布占鸟类物种总数的4.42%。从属区系为:古北界110种;东洋界113种;广布种71种;不同从属区系物种分别占库区鸟类物种总数的比例为:古北界37.41%,东洋界38.44%,广布种类26.19%。如果仅考虑繁殖鸟类226种的从属区系为:古北界58种,东洋界110种,广布种58种;不同从属区系物种分别占库区繁殖鸟类物种总数的比例为:古北界25.66%,东洋界48.67%,广布种类25.66%。在划分的7个鸟类生境中,与灌草丛和森林这2种生境相关的鸟类物种数和适应值最高。
  • 摘要:纳帕海自然保护区位于滇西北香格里拉县,是湿地鸟类迁徙中途停留觅食的"驿站"和越冬地。保护区迄今未有全面系统鸟类调查,笔者于2002~2006年先后在该保护区进行了5次调查。共观察记录鸟类14目37科130种。本文对纳帕海保护区的鸟类种类构成和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有效保护管理提出了建议。
  • 摘要:2007年3月26日至7月16日,以路线调查法为主,辅以定点观察法,对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怒江河谷潞江坝东岸农耕区春夏季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记录到鸟类65种,隶属于11目35科,其中留鸟48种,占总数73.8%;夏候鸟10种,占15.4%;繁殖鸟共58种,占总数89.2%;冬候鸟9种,占13.8%;旅鸟2种,占3.1%。
  • 摘要:广泛收集了安徽省繁殖鸟类的分布资料,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物种生境适宜性分析,预测物种的分布范围并获得数字化的分布图。以404.685km2的425个栅格作为安徽省繁殖鸟类分布格局分析的基本地理单元,基于栅格内的物种分布型组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鸟类地理分布区大致以大别山北缘-巢湖一线为界分为两大组,东洋型物种在整个安徽境内比例均占60%以上,同时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格局;而基于栅格内的物种组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上可将鸟类分布分成三组,与安徽省气候带的划分基本一致,在区域尺度上可分为7组,显示出与地形地貌之间的密切联系。rn 鸟类热点区分析表明,安徽省所有繁殖鸟类、列入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繁殖鸟类、列入CITES附录Ⅰ、Ⅱ中的繁殖鸟类及列入IUCN红色物种名录受胁等级的繁殖鸟类的丰富度热点区分别为:皖南山区、休宁山区和青阳、江淮丘陵区、休宁山区。总丰富度热点区与列入各名录的繁殖鸟类丰富度热点区不完全一致,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对鸟类分布造成的影响。
  • 摘要:按国家林业局2003年《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简报》中发布的"水鸟名录"对陕西省分布的水鸟进行了统计,并按陕西省动物地理区划,分别统计了4个地理省8个地理州中水鸟的物种组成,并计算了省间和州间的群落相似性指数。结果表明,陕西省共有水鸟104种,其中留鸟20种、夏候鸟32种、冬候鸟22种、旅鸟30种。河流众多的关中平原省的渭河谷地平原州的水鸟种类最多,有85种,水鸟最少的是干旱的黄土高原省的南部黄土塬土石山地梢林州,仅有23种;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的是相邻的黄土塬土石山地梢林州和渭北台塬州。群落相似性最低的是距离最远的长城风沙州和大巴山地森林州。最北部的长城风沙州的夏候鸟最多,中部的渭河平原州冬候鸟最多,南部的汉江沿岸浅山谷地盆地州的留鸟最多。
  • 摘要:作者于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的11月-2月,对冬季鸟类集群行为及捕食行为作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冬季鸟类集群行为有三种类型,混合群是集群行为的主体。混合群的大小在2-187之间波动,(X=32.03,SD±29.895,N=75)。混合种群中出现频率在50%以上为核心种,有大山雀、沼泽山雀、普通(币鸟)三种,核心种在混合群中的数量变动在1-88之间(X=12.73,SD±12.81)。大山雀和普通(币鸟)的凝聚系数最大为1.26,关联系数也最大。生态位宽度上,大山雀>沼泽山雀>普通(币鸟)。生态位重叠中,核心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平均为X=0.620(SD±0.104)。大山雀与沼泽山雀生态位重叠比较大(0.74)。普通(币鸟)在混合群中出现频率为100%;普通(币鸟)与大山雀和沼泽山雀的关联系数与凝聚指数最强(表4,5),普通(币鸟)与大山雀和沼泽山雀生态位重叠都为O=0.56。因此,普通(币鸟)在混合群核心种竞争中起着关键作用。大山雀和沼泽山雀的生态位宽度相似、凝聚指数和关联系数最小,而生态位重叠最大,说明大山雀和沼泽山雀在核心种群中处于次要地位。
  • 摘要:综述目前鸟类线粒体假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对数据库中现有的鸟类Numts进行统计。与其它脊椎动物的Numts序列相比,家鸡的JNumts数量少,都是独自整合到核染色体中,无通过复制产生。对假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Numts序列特征、Numts序列产生及插入机制以及对物种系统发育学的研究。
  • 摘要:伴随风力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场对鸟类的影响也逐步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鸟类学家的重视。通过查阅最近20年来国际上的研究文章(包括网络上可获得的资料),从鸟类撞击风电机、干扰、障碍物效应、栖息地的丢失或改变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风力发电场对鸟类的影响表现及程度,并进行了综合讨论。分析已往进行的研究,认为研究中比较缺乏对风力发电场鸟类基础背景资料的调查研究,今后风力发电场对鸟类的影响研究应该以Before-After-Control-Impact (BACI)的设计开展。
  • 摘要:鴴形目(鴴鹬类)鸟类种类很多,广布于世界,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它们大多具有春秋远距离迁徙的习性,因而是各国鸟类学家在环志和能量生态方面重点研究的对象。我国现有77种鴴形目(鴴鹬类)鸟类。对该类群栖息地选择、种间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可以对该类群的栖息地选择进行正确的预测,为迁徙鴴鹬类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对策。加强盐城、崇明东滩、鸭绿江口等地鴴形目鸟类的研究和保护对深入了解鸟类的迁徙对策,维持全球鸟类迁徙路线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自1976年郑作新编著的《中国鸟类分布名录第二版》出版时起,迄2006年为止,国内先后出版全面记录中国鸟类名录的专著计有10部之多。各专著对一些种鸟类的中文名称不甚统一,不利于观鸟和自然保护区的监测记录;尤其对建立"中国鸟类标準化名称分类系统数据库"和"中国鸟类分布名录数据库"更为不利。故此,本文提出统一中文鸟名的几点原则和有关的16种鸟类中文名称的修改意见。抛砖引玉,以求鸟类学界同人的关注。
  • 摘要:湖北省鸟类资源信息系统是湖北省动物资源信息平台的一个子系统,包括湖北省鸟类信息数据库、湖北省濒危和保护鸟类数据库、湖北省药用鸟类数据库、信息交互平台、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内容如下。rn 1、湖北省鸟类信息数据库收录了18目,61科,215属,461种鸟类的基本信息,图谱461幅。每物种的信息包括物种名称、物种代码、保护级别、俗名、英文名、居留型、形态描述、生境、省内分布、国内分布、国外分布、参考文献、同物异名、图谱、分类阶元等。可以根据分类阶元、俗名、分布区等查询湖北省鸟类的信息,支持组合查询、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rn 2、湖北省濒危和保护鸟类数据库收录了18目,44科,270属,179种濒危保护鸟类的基本信息,图谱179幅。每物种的信息包括中文名、拉丁名、俗名、英文名、IUCN等级、CITES等级、国家保护等级、湖北省保护等级、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中国红皮书濒危等级、生活习性、种群状况、濒危原因、保护措施、省内分布、图谱、分类阶元等。可以根据鸟类的中文名、拉丁名、英文名查询信息,也可以通过鸟类的保护等级与名称组合查询;支持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rn 3、湖北省药用鸟类数据库收录了17目,32科,140种药用鸟类的基本信息,图谱140幅。每物种的信息包括中文名、拉丁名、别名、形态描述、生态资料、地理分布、药用部位、采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图谱、备注、分类阶元等。可以根据中文名或拉丁名、成分、药理、功能主治查询药用鸟类的信息;支持组合查询、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rn 4、系统的主要功能:通过Internet对湖北省鸟类资源信息和数据的录入、检索、统计、存储、输出、更新、交流和维护;实现数据共享;用户在信息交互平台上进行交流;收集用户交流的有效信息;rn 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管理、维护、修改、增加、删减物种信息的功能,通过后台远程维护与管理来实现。rn 5、系统功能和结构的实现:数据录入软件采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的SQL Server2000,前端开发工具使用Borland的Delphi 7,通过ODBC、DAO/RDO、OLEDB以及ADO实现与关系数据库与其它数据源的连接。网页开发使用了ASP与Java、XML。
  • 摘要:本文以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白头鹎的体重、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 BMR)、肝脏和肌肉酶活等指标,分析白头鹎BMR以及肝脏和肌肉产热的季节性变化,从细胞酶学水平上揭示白头鹎基础产热的季节适应规律。方差分析表明:白头鹎的BMR、肝脏和肌肉产热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rn 白头鹎BMR在冬季达到最高值,夏季最低;白头鹎肝脏和肌肉的线粒体状态4呼吸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冬季最高,夏秋季较低,表明肝脏和肌肉参与了白头鹎基础产热。
  • 摘要:青藏高原常常被誉为"世界第三极"。栖息于青藏高原上的鸟类需要以独特的方式适应其恶劣的天气状况、不可预测的食物因素、较低的含氧量等。本研究通过采用标准化的捕获-处理-抑制的方法,对栖息于青藏高原的树麻雀在繁殖前期、繁殖后期、换羽期肾上腺皮质酮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时期,雌、雄对捕获产生的应激反应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本底水平的皮质酮浓度在不同时期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应激引起的最大皮质酮浓度在繁殖后期明显高于繁殖前期和换羽期。由于捕获引起的应激反应导致皮质酮浓度显著高于本底水平。对于捕获引起的应激反应在繁殖后期显著高于繁殖前期和换羽期。与低海拔地区相比,青藏高原树麻雀以其特殊的方式适应这种极端的环境。
  • 摘要:雉科(Phasianidae)大都雌雄异色,雄性具有华丽的羽毛,雌性多具棕褐色隐蔽色。从形态来看,角雉、血雉和斑翅山鹑其尾较翅为短,尾羽的换序从中央到外侧,这些特征与鹑族(perdicini)各属相同被划为鹑族:勺鸡与原鸡,雌雄异色,被划为雉族(phasianini)。长期以来对它们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着争议。在此我们通过PCR扩增鸡形目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us)、原鸡(Gallus gallus)、鹌鹑(Coturnixcoturnix)、石鸡(Alectoris chukar)、斑翅山鹑(Perdixdauuricae)、绿孔雀(Pavo muticus)、勺鸡(Pucrasiamacrolopha)、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reevesii)共10个属19个个体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的部分基因,获取片段长度为828bp。由于一些种类的样本缺乏,还有一些种类不能用该引物扩增,因此从Genbank获取灰胸竹鸡(Bambusicolathoracica)、黑鹧鸪(Francolinus francolinus)、灰孔雀雉(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虹雉属(Lophophorus)、红胸角雉(Tragopan satyra)、灰腹角雉(Tragopan blythii)、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马鸡属(Crossoptilon)、黑长尾雉(Syrmaticus Mikado)、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鹇属(Lophura)、岩雷鸟(Lagopus mutus)、西方松鸡(Tetrao urogallus)、蓝镰翅鸡(Falcipennis canadensis)、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等雉科和松鸡科(Tetraonidae)的22种样本的相应序列,以角叫鸭(Anhima cornuta)和海龟(Kachuga dhongoka)为外群,对这20个属33种鸟类同源序列的比较分析,鸡形目20个属中,遗传距离雷鸟属与松鸡属之间最短为8.4%,锦鸡属与鹌鹑属之间最长为18.0%。角雉属与虹雉属最短为10.8%;血雉属与鹇属最短为13.3%;原鸡属、鹧鸪及竹鸡与勺鸡属最短,而与鹌鹑属最长;勺鸡属与虹雉属最短为10.6%;斑翅山鹑与马鸡属、虹雉属最短,与鹌鹑属最长为17.5%。rn 将雉科的15个属分为5个属及雉族和鹑族,遗传距离角雉属与雉类为13.5%,与鹑类为15.3%;血雉属与雉类为15.1%,与鹑类为16.O%;勺鸡属与雉类为12.3%,与鹑类为13.5%:原鸡与雉类为14.8%。与鹁类为13.6%:斑翅山鹑与雉类为14.8%,与鹑类为16.3%。分别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和最小进化法(Minimumevolution method)对鸡形目(Galliforms)和雉科鸟类构建分子系统树,在鸡形目中,NJ树中血雉与松鸡科聚类,角雉支系与雉类被松鸡科隔开,而在ME树及雉科种类的系统树中,都是角雉与雉类相聚。雉类的长尾种类马鸡属、雉属、锦鸡属、长尾雉属、鹇属始终聚在一起,角雉属、虹雉属与斑翅山鹑形成一个支系,共同组成雉类。勺鸡为一个独立分支,松鸡科的松鸡属、雷鸟属与镰翅鸡属始终形成一个支系,竹鸡属、鹧鸪属与原鸡属始终形成一个支系,鹑类的石鸡属与鹌鹑属聚在一起,中间的孔雀雉属、孔雀属两支将竹鸡属所在支系与鹑类分开。其结果表明:血雉、角雉与斑翅山鹑应归于雉类,而勺鸡和原鸡分别为一独立分支。它们在系统树中分枝短,支持率低,说明在早期进化中可能发生过快速的适应辐射。根据化石资料、鸟类现在的分布以及分子钟推测:角雉可能于上新世起源于横断山脉的四川西南部或云南北部地区。随着气候的逐渐变冷,黄腹角雉向南迁移;由此分两支:一支往西,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另一支黄腹角雉往南,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血雉结合亚种分化,可能起源于中新世横断山脉的四川西南部地区。温度的变化以及高山、峡谷形成的复杂生境,使其分化出的各个亚种分为两支:一支往西,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另一支往北,分布于我国西北部,而四川亚种则生活在其发源地。勺鸡为独立进化的一个类群,大约在晚上新世起源于横断山脉的云南地区。随着气候的变冷,亚种的分化形成两支:耐寒的一支向西部及北部高海拔区迁移,喜温的一支向东部低海拔处迁移。原鸡划归雉类不妥,竹鸡、原鸡、鹧鸪可能为同一祖先起源于中新世南亚大陆。斑翅山鹑为雉类。根据化石和现在的分布斑翅山鹑和松鸡科可能都起源于中新世欧亚大陆北部,在系统发生树中,松鸡科与雉科的其它属形成一个平行支系,说明松鸡科还达不到"科"的级别。位于横断山脉的云南或四川地区可能为中国雉科鸟的起源中心。血雉、角雉、原鸡、斑翅山鹑和勺鸡等种类,出现分类地位的不确定性,说明雉和鹑可能不是单系群:也说明雉和鹑的分类只是形态特征上的意义,而不代表它们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
  • 摘要: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极为常见的一种小型鸣禽。本文以武汉市区白头鹎的鸣唱为研究对象,采用运用Avisoft SAS-Lab Processing(德国)鸟声分析软件对其鸣唱类型和音节类型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按照采样地点划分为组(微地理种群),对组间、组内不同白头鹎个体间的鸣唱差异进行了探讨。rn 本文分析了来自武汉市区26只雄性白头鹎的667个鸣唱,共发现18种基本鸣唱型、53种音节类型。每只雄性白头鹎的鸣唱曲目为1~3种基本鸣唱型,平均每个体至少能唱6.7种音节类型(4~14)。平均每个鸣唱包括5.0个音节(3~11)、4.6种音节类型(3~8)。白头鹎能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在基本鸣唱型的基础上产生鸣唱变异:1)省略、添加或替换鸣唱中的个别音节;2)对鸣唱中的某个部分进行重复;3)将不同的鸣唱型进行拼接组合。所发现的18种基本鸣唱型平均每种至少具有2.0个变异类型(1~5),这种鸣唱型的变异在个体间和个体内普遍存在。个体间能共享1~2种鸣唱型。所划分的5个组内普遍存在鸣唱型和音节类型的共享,而组间则无鸣唱型的共享,但有音节类型共享。采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衡量白头鹎个体间音节的共享情况,发现个体间的音节共享程度在组内要大于组间,因此认为越是邻近分布的白头鹎个体具有越相似的鸣唱。
  • 摘要:许多鸟类的卵色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卵色变化的一个功能之一被认为与巢寄生有关。寄主巢内同一窝内卵色变化小而巢间变化大有利于识别外来的寄生卵。1999年和2001-2007年间,在贵州宽阔水和妥打自然保护区,对大杜鹃(Cuculus canorus)寄生灰喉鸦雀(Paradoxornis alphonsianus)和北红尾鸲(Phoenicurusauroreus)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在50m×50m的尺度内,所发现的灰喉鸦雀和北红尾鸲都产蓝色和白色的卵,但每一窝的卵色均为纯色,即如果该巢为蓝色卵,则全为蓝色卵。野外发现,无论灰喉鸦雀和北红尾鸲,两种色型卵的巢都被杜鹃寄生,但灰喉鸦雀巢中杜鹃卵的色型均与寄主同色,而北红尾鸲白色型卵的巢中杜鹃卵既有蓝色,也有白色。通过DNA分析,确定寄生在灰喉鸦雀蓝色卵中的杜鹃为大杜鹃,而观察确定寄生在北红尾鸲白色卵(具红色斑点)中的杜鹃也是大杜鹃。推测灰喉鸦雀和北红尾鸲分别处于与杜鹃共进化的不同阶段。2007年4-8月,对灰喉鸦雀蓝、白两色卵的巢进行同种卵互交换试验,发现灰喉鸦雀亲鸟对同种色型卵的接受率为91%,对不同色型卵的接受率为9%。利用石膏制成蓝、白两色的大杜鹃的模拟卵重复上述实验,亲鸟对同种颜色的模拟卵接受率为85%,不同色型的模拟卵接受率为6.5%。结果表明,灰喉鸦雀亲鸟对卵的颜色较为敏感,对不同颜色的卵可以辨别。有关灰喉鸦雀和北红尾鸲卵色变化的适应性意义,尚需更多的实验证据。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白鹭(Egrettagarzetta)吐食团,研究福建菜屿列岛的黄嘴白鹭、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大屿岛的白鹭的食性。结果表明:福建菜屿列岛的黄嘴白鹭的食物包括鱼类和虾类,食物主要来源于海岸滩涂,全部为海洋生物物种。大屿岛的白鹭的食物也包括鱼类和虾类,但这些食物既来源于河口及滩涂,也来源于淡水水域。进一步对比分析黄嘴白鹭与白鹭的食性,发现二者对鱼类的选择系数最大,但白鹭的食性更广,鹭类的食性可能与繁殖地的周边环境有关。根据大屿岛的白鹭食性分析结果可知,白鹭的食物主要是非人工养殖的鱼类和虾类,白鹭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白鹭保护与厦门海水养殖业之间并不矛盾。
  • 摘要:通过4年(2003-2007年)对福建菜屿列岛(23 46'05"N-23□rn 49'01" N,117□38'43"-117□45'49"E)黄嘴白鹭Egretta.eulophotes的研究表明:(1)福建菜屿列岛是目前已知纬度最低的黄嘴白鹭繁殖岛屿,在菜屿列岛的青草屿、小巴流岛和小菜屿3个岛屿有黄嘴白鹭繁殖;(2)黄嘴白鹭在菜屿列岛的繁殖时间为4-9月。黄嘴白鹭迁到岛上时间为4月下旬,产蛋时间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8月下旬黄嘴白鹭开始离开繁殖地,9月上旬仍有少量黄嘴白鹭雏鸟无法飞行离巢,9月下旬全部离开菜屿列岛;(3)2004-2007年期间的黄嘴白鹭繁殖巢数为12~70,平均为40.5±27.05;(4)黄嘴白鹭的窝卵数为3.00±0.74(n=50),大部分巢窝卵数为2-4枚,蛋的长、宽和重量分别为44.2±2.0mm,32.9±0.1mm,24.34±rn 2.05g(n=90),孵化期在21天左右,孵化率约为80%,在不同年份有些差别;(5)菜屿列岛的3个黄嘴白鹭繁殖岛屿的主要植被为灌草丛,只有小菜屿上有木麻黄组成的乔木层,黄嘴白鹭筑巢在前2个岛屿的灌草丛中,但筑巢于在小菜屿的树上;(6)菜屿列岛黄嘴白鹭繁殖的主要危害因素包括气候因素(如台风)、人为活动干扰和捕食动物的捕食,因此有必要加强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或呼吁建立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岛屿环境和减少人为活动干扰,实现福建菜屿列岛黄嘴白鹭繁殖种群的保护。
  • 摘要:鸟类在繁殖过程中的拆巢行为(nest destruction behavior)迄今仅有少数报道。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工作期间,我们在发冠卷尾(Dicrurus hottentottus)上发现了这种奇特的行为。为此,我们于2007年6月~8月,在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云保护站(N31.94891°,E114.25495°)对发冠卷尾的拆巢行为进行了观察。发冠卷尾在研究区是一种夏候鸟,年繁殖一窝。野外共观察巢15个,其中自然繁殖成功巢13个,繁殖前期弃巢1个,人为悬挂实验巢1个,累计观察729.85h。观察发现,幼鸟离巢后发冠卷尾的成鸟仍时常回巢并有拆巢行为。对13个自然繁殖成功巢的观察中共记录到回巢行为56次,其中确切的拆巢行为发生频次为0.053±0.029次/h(n=13),占总回巢次数的41.7l%。记录到的每天的回巢行为发生于6:04~19:37之间,上、下午回巢次数分别为0.116±0.rn 176次/h(n=13)、0.028±0.036次/h(n=12;)。幼鸟离巢25天内,记录至有拆巢行为的巢占总数的92.3%(n=13,指自然繁殖成功巢)。发冠卷尾拆巢个体的身份、该行为在各地种群中是否普遍存在以及这种行为在生态和进化上的意义等问题,尚需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研究。
  • 摘要:我们于2004-2007年,在湖北省兴山县、巴东县,对赤腹鹰进行了繁殖生态学研究,共找到繁殖巢18个。研究结果显示:赤腹鹰一般于5月初迁到湖北,迁来后即开始配对、婚飞、筑巢产卵。产卵期从5月初一直持续到6月初,窝卵数3.71±0.73(n=14)。雌雄鸟共同孵化,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27-28d(n=4)。育雏前期,雌鸟大部分时间在巢中照顾雏鸟,而雄鸟主要负责捕食;至中后期,雌雄亲鸟共同捕食哺育雏鸟,育雏期26d。赤腹鹰繁殖成功率不太高,在被观察的18个巢的55枚卵中,85.45%的卵顺利出雏;雏鸟的63.64%的雏鸟成功离巢,平均每个繁殖巢l.94只(n=18)。导致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小型不如类、鸟类、爬行类天敌对卵和雏鸟的捕食。在赤腹鹰繁殖期间,存在协助其他个体繁殖的利他行为。
  • 摘要:普通(币鳥)(Sitta europaea)和黑头(币鳥)(Sitta villosa)是林区两种常见的次级洞巢鸟,为典型的食虫鸟。2007年4-7月,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小龙门林场对普通(币鳥)和黑头(币鳥)的种群数量、巢位特征以及繁殖生态学进行了研究。并在门头沟百花山地区以及延庆松山自然保护区也做了部分调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rn 采用固定样线统计法对小龙门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普通(币鳥)和黑头(币鳥)的种群数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对研究区内的11条样线进行了调查。rn 根据统计,在研究区内,小龙门地区四月份普通(币鳥)和黑头(币鳥)种群密度样线法调查结果为16.25只/Km<'2>和1.25只/Km<'2>,5月份统计结果为20.55只/Km<'2>和1.11只/Km<'2>,6月份为普通(币鳥)16.67只/Km<'2>,7月份普通(币鳥)是26.65只/Km<'2>。rn 其中门头沟百花山地区六月份的普通(币鳥)和黑头(币鳥)分别为42.5只/Km<'2>和30.0只/Km<'2>。对比延庆松山地区七月份的调查结果为5只/Km<'2>和11.67只/Km<'2>。由调查发现,黑头(币鳥)相对于普通(币鳥)分布的海拔相对低一些。rn 根据发现的巢的数据统计,普通(币鳥)最早开始筑巢在4月6日,较晚的在4月中下旬,营巢期在10-ll天,营巢结束后5-6天开始产卵,每日产一枚,通常在早上4-5时产卵。产卵多在5月中上旬,最早的一巢产卵于4月27日。研究发现,产卵之后当雌鸟离巢的时候,会用垫物覆盖卵,通常为垫在巢内的棘皮桦树皮,使人不容易发现卵。随着卵数的增加,雌鸟留巢的时间也逐渐增加。孵化期在13-17天,最早孵出雏鸟在5月15日。雏鸟出飞最早为5月31日,一般在6月中上旬。rn 而黑头(币鳥)相对于普通(币鳥)的繁殖时间,通常会早一些。rn 在发现的10个普通(币鳥)巢中,共产卵73枚,平均窝卵数为7.3±0.rn 4枚;共孵出幼鸟55只,平均每巢窝雏数为5.5±0.4只;顺利出飞的幼鸟共44只,平均每巢的出飞数为4.8±0.6只。平均孵化率为0.75±0.05,平均出飞率为0.65±0.08。并且利用人工巢箱繁殖和利用啄木鸟旧洞繁殖的成功率差异不显著。造成繁殖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天敌捕食。
  • 摘要:1994-2006年期间,我们通过无线电遥测、GPS技术在浙江开化水坞山区、开化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和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区与日活动距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白颈长尾雉的月活动区大小为0.024~0.243km<'2>,且以冬季的月活动区面积最大,其中1月份活动区面积变小,随后逐月增大;但进入繁殖期,白颈长尾雉月活动区面积再次变小。活动区大小的变化受到气候、食物条件、栖息地类型及其片段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冬季平均日活动距离和最大日活动距离均小于春季的,而均大于夏季。
  • 摘要:黑琴鸡(Tetrao tetrix)属于松鸡科鸟类,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黑琴鸡曾是我国传统的狩猎鸟类。但近几十年来,由于过渡的猎捕和栖息生境的破坏以及农业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等原因,致使我国黑琴鸡种群数量下降,分布区缩减,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黑琴鸡资源保护及种群恢复。rn 本文对黑琴鸡种群数量与分布区现状调查,在我国黑琴鸡东北亚种分布区内共布设调查样带1653条,调查遇见黑琴鸡实体400只,确定黑琴鸡分布面积41837km<'2>,种群数量24785±2737只,即在2.2-2.8万左右,平均分布密度0.592只/km<'2>,其中8000余只分布在河北省围场县以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1万余只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而黑龙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三江平原只有6000只左右,吉林长白山区虽有分布,但数量稀少,几乎濒临灭绝,我国黑琴鸡分布密度最高地区为围场县塞罕坝林区,种群密度达7.28±0.875只/km<'2>,其次是内蒙古呼盟所属红花尔基林业局,种群密度为5.347±0.645只/km<'2>,种群数量最多的应属红花尔基林业局,达到8000多只,其次就是河北塞罕坝林区,种群数量超过5000只,其余各个林业局种群数量都没有超过千只,只有内蒙古牙克石林管局的库都尔林业局种群达800只,其余各林业局黑琴鸡种群数量都在100只至几百只之间,从行政区划来看,黑琴鸡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种群数量近1.3万只,其次为河北省,种群数量近0.7万只,黑龙江省种群数量不足0.6万只,大兴安岭3千余只、小兴安岭与三江平原共计2千多只,吉林长白山、新疆自治区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边缘。rn 我们通过数量化理论主份分析及聚类方法对营巢地生境状况的评价进行了尝试。黑琴鸡的营巢地生境解析为以下10个组成因子,即:林型、食物条件、隐蔽条件、干扰程度、距水源距离、坡向、坡位、坡度、巢位、海拔。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已经测定的可能影响黑琴鸡营巢的各种因素的差异进行量化分析。分析认为,离水源远近、食物丰富度、隐蔽级、林型、坡向、干扰级6个因素是10个因素中相对更为重要的因素。黑琴鸡一般选择食物比较丰富、隐蔽条件好、离水源较近的阳坡、半阳坡的落叶松混交林、人为干扰小的位置筑巢。rn 受威胁现状:河北围场附近地区黑琴鸡,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河北省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和河北省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内,种群密度较高,这里生境条件较好,人为干扰较少,受到很好保护。随着保护区的建立,保护工作的加强,保护区内黑琴鸡等野生动植物资源将会得到很好的保护。其余种群分布在周围区域,种群数量少、分布密度较低,有的生境状况较好,但农业、林业人口较多,人为干扰严重,部分地区黑琴鸡生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黑琴鸡种群下降严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即表现了黑琴鸡的广泛分布同时也体现了集中分布,集中分布区主要有呼伦贝尔盟的红花尔基林区,其次是牙克石林管局所属的库都尔林业局,已经建立了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核心区主要在红花尔基林场,建立了汗马自然保护区致使该区内的黑琴鸡等野生动植物资源将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大兴安岭东坡是黑琴鸡在黑龙江省的主要分布区,该区域也表现出了集中分布与零星分布相结合的特征,该区建立了南翁河自然保护区、绰纳河自然保护区,这里针叶林比例较大,天然樟子松林、杜鹃—落叶松林分布广泛,气候相对湿润、温暖适于黑琴鸡繁衍,该分布区部分黑琴鸡得到了很好保护。小兴安岭、三江平原与大兴安岭比较情况有所不同,集中分布不明显。在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地区,虽说有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如胜山自然保护区、大沾河自然保护区、嫩江源自然保护区、茅兰沟自然保护区、红河自然保护区、三江自然保护区等,但近几年来,该区域黑琴鸡生境破坏严重,岛状林面积逐渐缩小,致使黑琴鸡生境质量下降,呈现分布区继续缩减,种群数量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在黑琴鸡的分布区内,各保护区内的黑琴鸡数量约占全国总数量的35.1%。也就是说全国三分之一的黑琴鸡种群能够切实得以保护,近三分之二的种群没有分布在保护区内,他们将面临着各种威胁。
  • 摘要:2007年2-5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在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对白鹇海南亚种(Lophura nycthemerewhiteheadi)的早季活动区和生境利用进行了研究。野外共标记了9只白鹇个体(3雄6雌),其旱季活动区面积为13.31±15.4ha(最小凸多边形法,MCP)和20.72±16.46ha(90%调和平均数法,90%HMT)。白鹇对各种生境因子的利用存在选择性,利用生境与对照生境中在乔木最大高度、乔木平均高度、0-0.5m郁闭度、乔木密度、乔木种类、灌木种类、灌木盖度、距水源及公路距离等变量有显著性差异。
  • 摘要: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当今世界野生丹顶鹤迁徙种群的最大越冬地,但近年来因栖息地变迁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和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论文通过对丹顶鹤的越冬数量和分布调查,结合历史资料、参考文献和卫星照片分析得出以下结果:rn 1.盐城自然保护区在丹顶鹤种群保护方面的重要地位。rn 根据最新资料统计,全球野生丹顶鹤总数约为2600只。其中在日本北海道东部钏路沼泽地(岛屿种群)约1000只,是不迁徙的留鸟种群。另一个为大陆种群,越冬地主要在江苏盐城,越冬总数一般在1200只左右。2000年1月调查在盐城滩涂有1128只丹顶鹤分布。占国内越冬总数的94%。占全球迁徙丹顶鹤种群近80%。rn 2.盐城沿海滩涂丹顶鹤的分布处于动态变化之中。rn 根据各年度数量分布情况分析表明:丹顶鹤的越冬数量已由前期的20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1000只左右,但分布范围却由原来的连续分布,变化为现在的岛状分布。并且越冬期丹顶鹤在人工湿地的分布(数量)与人工湿地的范围、面积、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的强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两年调查结果显示,丹顶鹤在各类人工湿地分布的数量较前有所减少。rn 为此保护好现有丹顶鹤栖息的原生滩涂生境是一项现实而又长远的战略任务,应依法得到有效实施;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生态工程等类人工湿地的科学性,并制订长期的管理计划和目标及其相关技术规程,确保其最大限度的持续性的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适度控制以经营为主的一类人工湿地的生产规模,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影响的频率和强度;严禁污染性的工业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政策法规,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的通知精神落实各项措施,在允许开发的区域根据滩涂湿地特性,构建布局合理、自然和谐的人工—半人工—自然复合生态及经济系统,达到协调自然保护与当地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将丹顶鹤越冬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得以永续性的开展下去。
  • 摘要:李操等2000年报导攀枝花市有四川山鹧鸪分布,该记录存在诸多疑问。笔者2004年在盐边县红宝乡获得一号鸡形目鸟类标本,经鉴定,为环颈山鹧鸪,属四川省新记录。通过进一步实地考察,并对比攀枝花市记录的分布地与凉山山系东北部四川山鹧鸪典型生境的差异,我们认为在攀枝花市分布的实为环颈山鹧鸪而非四川山鹧鸪。
  • 摘要:鹭科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种类之一,也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类指示动物。为了保护和利用资源,本文对中国鹭科鸟类多样性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中国鹭科鸟类有9属20种,可分为树巢类和芦巢类二大生态类型。树巢型鹭类群落结构多样性受栖息地结构、植物多样性、林木的水平和垂直层次复杂性的影响。而芦巢型则栖息地结构简单,(开鳥)类群落多样性也较低。中国鹭类的地理分布,除紫背苇(开鳥)(Ixobrychus eurhythmus)为古北界种类,海南(开鳥)(Gorsachius magnificus)、黑冠(开鳥)(G.m.melanolophus)2种为东洋界种类外,其余种类为广布种。台湾有澳洲界种类斑鹭(Egretta picata)的记录,当属迷鸟。
  • 摘要:林型结构与鸟类群落组成有一定关系,本文应用频率指数估计法、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群落优势度(D)、均匀度(J)以及种间相遇概率(PIE)对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杭州植物园有鸟类6目17科31种,其中留鸟22种、夏候鸟5种、冬候鸟3种、旅鸟1种。麻雀、白头鹎、大山雀为优势种。分类区和桃花园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3.276和3.253,竹类区相对较低;均匀性指数竹区和桃花园相近;鸟类群落优势度以桃花园最高,为7.065,其次为分类区,而灵峰探梅区较低;种间相遇概率(PIE)相近。不同林型结构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各区鸟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
  • 摘要:从2006年7月到2007年6月,在澳门季风常绿阔叶林次生林中张网3836网小时,捕到林下层鸟类46种249只。其中非雀形目鸟类7种、31只;雀形目鸟类38种218只,捕到雀形目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分别占总种类和总数量的84.4%和87.6%。在所捕的鸟类中,留鸟19种161只,分别占总种类和总数量的42.2%、64.7%,冬候鸟占总种类和总数量的28.9%、24.9%。林下鸟平均网捕率为6.9±0.8只/100网小时,并且网捕率与网捕种类密切相关(R=0.82,p=0.002),回归方程为Y=0.244 X-0.03 (Y=网捕率,X=网捕种类,F1.9=17.95,p=0.002)。林下鸟的优势种是暗绿绣眼鸟(Zosteropsjaponicus)、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和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它们分别占捕获鸟类总数量的17.7%、14.5%和11.2%。澳门森林林下鸟群落中,食虫鸟是林下鸟类群落的主体,其种类和数量分别占总种类和数量的63.0%、63.9%;食谷鸟占第二位,占总种类数的10.9%,占总数量的4.4%;各食性鸟类捕获数量差异明显(F6.77=6.52, p=0.000),食虫鸟的捕获数量高于其它食性鸟类的捕获数量。林下鸟类群落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F11.112=5.611, p=0.000),无论是捕获的鸟类种类、还是鸟类数量,均以12月份最多,而以2月份最少。12月的捕网率大大高于其它任何月份的网捕率(p=0.000),但其它各月间的网捕率差异不明显。澳门林下鸟的网捕率高于鹤山人工林,但又低于尖峰岭和车八岭的原生林。澳门林下鸟群落中的迁徙鸟比例非常高,其中灰背鸫是优势种,说明许多南来北往的迁徙鸟途径澳门,澳门不仅是沿海水鸟的迁徙加油站和停歇地,也是许多陆生迁徙鸟类的加油站和越冬地,澳门森林栖息地的保护对迁徙鸟类完成生活史非常重要。
  • 摘要:外来植物入侵不仅会改变入侵地的植被类型和结构,造成鸟类的栖息地丧失或破碎化,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响入侵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使得本地鸟类的食物资源减少或食物资源类型改变。通过比较崇明东滩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群落与土著种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中的鸟类群落及潜在食物(节肢动物、芦苇种子和互花米草种子),得出以下结果:rn 1.通过利用迷网在两种植被群落中捕捉鸟类发现,芦苇群落中鸟类网捕率(1.00±0.82只/网小时)显著高于互花米草群落中的鸟类网捕率(0.14±0.22只/网小时,p<0.001)。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为两个群落的优势种,其中在芦苇群落中占捕获鸟总数的43.4%,在互花米草群落占50.8%。苇码(Emberizapallasi)是芦苇群落中的另一优势种(24.2%)。rn 2.用网捕和收割植株两种方法在两种植被群落中共采集到节肢动物1389头,隶属10目。其中入侵种互花米草群落中有节肢动物8目51头,而芦苇群落中有节肢动物9目共1338头。两种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类群也有很大区别,互花米草群落中出现的优势类群为蜘蛛目和双翅目;而芦苇群落中的优势类群包括同翅目,鞘翅目及缨翅目。rn 3.通过对网捕到的114只鸟的粪便中的食物残渣分析,鉴定出8个目的节肢动物及互花米草和芦苇的种子。这些鸟的主要食物中出现率最高的为同翅目的宫苍仁蚧(Nipponaclerdabivvakoensis)(84%),芦苇的种子(62%)和半翅目昆虫(26%)。rn 4.对两种植物群落中的潜在食物结构及鸟类粪便中的食物结构的多变量分析(ANOSIM)表明,在芦苇群落中捕获的鸟类的粪便中的食物结构与芦苇群落中的潜在食物结构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0.248)高于互花米草群落(0.112),而在互花米草群落中捕获的鸟类的粪便中的食物结构与芦苇群落中的潜在食物结构的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0.236)也比互花米草群落的(0.205)高。这暗示着在互花米草群落中活动的鸟类的食物资源可能与芦苇群落存在更密切的关系。rn 综上所述,互花米草的入侵减少了本地越冬鸟类的食物资源,并使鸟类受到影响。
  • 摘要:1998~2006年,我们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这里是候鸟经松嫩平原迁徙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9年共环志鸟类13目37科165种184273只,其中春季135种80366只,秋季140种103907只。环志最多年份为2002年,44633只。环志数量最多的种类是白腰朱顶雀(Carduelisflammea),27283只,其次是黄雀(C. spinus),20163只。在所环志的鸟类中,春季以小(巫鸟)(Emberiza pusilla)、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黄眉柳莺(Phylloscopusinornatus)、栗(巫鸟)(E. rutila)、田(巫鸟)(E. rustica)、黄眉(巫鸟)(E. chrysophrys)、燕雀(Fringillamontifringilla)、黄雀等8种为优势种;秋季以白腰朱顶雀、黄雀、田(巫鸟)、黄眉柳莺、燕雀、北朱雀(Carpodacus roseus)等6种为优势种,占秋季环志数量的69.3%。系统的环志监测,为深入开展鸟类环志研究,探索鸟类迁徙规律,以及进行鳥类疫情监测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
  • 摘要:在对广西白眉山鹧鸪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产于广西大明山和九万大山的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与广西其它地区及浙江、江西、广东、福建等省的标本显著不同,经研究认为是一新亚种,命名为:白眉山鹧鸪广西亚种Arborophila gingica guangxiensis新亚种
  • 摘要:为探讨几种常见有机氯农药在不同鸟类羽毛中的分布情况,于2007年5月在合肥市野生动物园采集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及白鹤(Grus eucogeranus)的胸部廓羽、飞羽及尾羽样品共51个,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其中op'-DDT、pp'-DDD、pp'-DDE、pp'-DDT、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及六氯苯九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检测结果发现pp'-DDD、pp'-DDE、pp'-DDT、β-六六六、δ-六六六在东方白鹳和白鹤羽毛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pp'-DDD的残留量最高,在东方白鹳的廓羽、飞羽和尾羽中的残留量分别达到0.8936ug/g、0.8353ug/g、0.7516ug/g(干重);其在白鹤的廓羽、飞羽和尾羽中的残留量分别达到0.5685ug/g、0.5077ug/g、0.4657ug/g(干重)。pp'-DDD和pp'-DDT残留量在胸部廓羽、飞羽及尾羽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但东方白鹳廓羽和尾羽中pp'-DDD残留量显著高于白鹤的。
  • 摘要:2007年1-5月,运用微波消解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冬季生活在牡丹江市工厂区、绿化区和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三个不同区域中的麻雀(Passer montanus)心脏、肝脏、肌肉和羽毛中汞和砷的含量。结果表明:(1)麻雀的不同组织对汞和砷的积累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汞在肌肉中的富集能力最低,砷在羽毛中的富集能力最高,最高可达4.5898ug/g;(2)工厂区和绿化区中麻雀体内汞和砷的含量均高于对照区(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肝脏组织在对比中比其他组织显著;(3)三个区域的麻雀体内砷的富集量均高于汞的富集量。
  • 摘要:崇明东滩是候鸟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迁徙停歇地,2006年候鸟北迁时期,在崇明东滩对8种常见(行鸟)鹬类的体重变化进行了研究。对(行鸟)鹬类每周平均体重的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行鸟)鹬类在迁徙停歇期的体重变化有四种模式:1)雄性斑尾塍鹬、雄性尖尾滨鹬、翘嘴鹬和黑腹滨鹬等种类,在崇明东滩停歇期间体重呈先基本不变或不明显下降,然后再显著上升的趋势;2)雌性斑尾塍鹬,则在停歇期间体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3)雌性尖尾滨鹬、红颈滨鹬和大滨鹬等种类,在停歇期间体重呈波动变化;4)红腹滨鹬和中杓鹬等种类,在停歇期间体重无明显变化。这表明在崇明东滩迁徙停歇地,一些候鸟能够有效的补充能量,而另外一些可能无法补充充足的能量。本研究对于了解崇明东滩在(行鸟)鹬类迁徙途中的作用以及评估迁徙停歇地的质量具有一定价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