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05北京中法急救论坛
2005北京中法急救论坛

2005北京中法急救论坛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8-05-26

主办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会议文集:2005北京中法急救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在九七年香港回归以前,是根据英国专家报告,仿效欧洲惯用的模式而建立的,救护车服务于公立医院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九七年以后,这套体系一直沿用至今,不过一些运作程序已因国际上不同专家一些研究报告而作出改善,香港的急救医疗救援体系可以概括分成院前紧急救援,院内医疗急症服务及公众急救培训三大范畴。
  • 摘要:随着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多和公安工作的发展,急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警察急救技能的培训相比,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及对伤害现场的畏惧心理是普及公众急救知识的瓶颈。本文借鉴了警察急救技能的培训方法,提出应该面向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深入调研发现问题,积极为国家立法提供依据;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培训长效机制,从特殊群体入手,以点带面,全面启动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
  • 摘要:随着疾病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保证两个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的人才就成了突出的问题。面对病情复杂的危重患者,需要一批受过专业训练及培养的急救专科医师,他们能在第一现场迅速作出诊断和处理。对急救专科医师需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定期复训和考试;定期到综合医院进行系统培训;加强国际交流与协作;同时注重培训后备医疗救援人才。
  •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入选2001年3月至2004年9月间来院发病在12h以内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及高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结果:入选STEMI患者737例,男581例,女156例,平均年龄60.8±11.4,其中674例行直接PCI,IRA前向血流达TIMI III级为93%,死亡率为2.9%,无复流发生为7.9%,单支、双支、三支病变分别为48.3%,26.6%,25.1%,来院到血管开通时间为53.5±35.6分钟,入选高危的UA/NSTEM189例,其中53例行PCI治疗,死亡率为2%。共置入支架767枚,包括碳硅涂层支架、肝素涂层支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裸金属支架。结论:在ACS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应积极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时间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无复流和心肌水平再灌注的影响。方法:1999年10月至2004年10月因STEMI在我院行PCI的患者145例,根据发病到开始介入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6小时内为早期介入组(92例),6~12小时内为延迟介入组(53例)。其中85例直接置入支架,60例球囊预扩张后置入。12例应用了远端保护装置ANGIOGLJARD XP。应用TIMI血流分级和心电图ST段回落判断两组再灌注情况。比较两组再灌注情况,并对TlMl3级率和心电图ST段无回落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梗死前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IRA和术前TlM10~1级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早期介入组术后TlMl3级率显著高于延迟介入组(94.6%vs 81.1%,P<0.05),ST段无回落率显著低于延迟介入组(21.7%vs 45.3%,P<0.01)。单因素分析发现,早期介入与术后TlMl3级率轻度相关(P<0.05;rp=0.1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早期介入(OR=0.67,95%CI=0.48-0.80)和远端保护装置的应用(OR=0.74,95%CI=0.57-0.93)是ST段无回落的保护因素。结论:在发病12小时内进一步缩短介入治疗时间对于改善S下EMI再灌注有显著意义。故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大力提倡建立心肌梗死急救的绿色通道,尽量缩短开始介入治疗的时间。另外,远端保护装置对于改善心肌水平再灌注也有显著意义。
  • 摘要:目的:评价爱通立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六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剂量。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为rt-PA 0.9 mg/kg,B组rt-PA 0.7mg/kg,C组为对照组,不用rt-PA;并将三组又进一步各分为两个亚组,一亚组为克赛组(A1、B1、C1),二亚组为非克赛组(A2、B2、C2)。溶栓剂量在50mg~90mg之间,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及Barthel指数(Bl)评定溶前,溶后24小时、3天、7天、90天的疗效。结果:90天各组的有效率:A组79.8%,B组86.55%,C组63.7%,A+B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A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90天显效率:A组68.75%,B组74.85%,C组42.05%,A+B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A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90天痊愈率:A组46.05%,B组39.45%,C组21.1%,A+B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A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90天死亡率:A1组16.2%,A2组6.5%,B1组17.6%,B2组47%,C1组20.7%,C2组15.6%,A+B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A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克赛组与非克赛组无显著性差异。各组48小时内总出血率:A组22.06%,B组16.88%,C组0%,A+B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脑出血率:A组10.29%,B组6.49%,C组0%,A+B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A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症状性脑出血率:A组1.47%,B组1.3%,C组0%,A+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克赛组与非克赛组亦无显著性差异。90天死亡加重度致残率:A组13.45%,B组12.65%,C组18.9%,A+B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rt-PA六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0天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0天病死率溶栓组(A+B组)与对照组(C组)有显著性差异,总出血率、脑出血率溶栓组(A+B组)与对照组(C组)有显著性差异,但症状性脑出血率溶栓组(A+B组)与对照组(C组)无显著性差异。rt-PA六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溶栓剂量0.7mg/kg与0.9mg/kg疗效基本相同,0.7mg/kg可能更适合国人应用。
  • 摘要:目的:总结西安市院前急救的病种构成及其流行病学规律,为制定诊疗护理常规、制定培训计划、确立科研课题、上级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安市2001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的所有急救出诊病例按所属病种、年龄、性别、年份、月份进行统计,用统计学方法及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制成直观的统计图表。结果:西安市院前急救位于前九位的病种依次是外伤(19.30%)、脑血管病(17.09%)、心血管病(14.25%)、死亡(8.09%)、急性中毒(7.33%)、内科其它系统(6.24%),消化(5.24%)、呼吸(4.64%)、耳鼻喉科(2.98%)。各病种均有各自的流行病学规律。
  • 摘要:目的:探讨肾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外伤性肾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外伤性肾出血6例,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超选择性插管后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或明胶海绵颗粒+弹簧栓栓塞治疗。结果:6例急性外伤性肾出血均取得良好止血效果,其中5例取得保留患肾有效止血的效果;1例为严重的肾损伤,行主干栓塞起到止血作用后,择期行肾切除。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外伤性肾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
  • 摘要:院前急救是指对急、危、重伤病员的事发现场和转送途中的紧急医疗救护。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交通事故等各种突发事件频次的急剧升高,社会对院前急救的需求越来越大,医学界对院前急救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也越来越重视,院前急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将患者转送到医院,更加强调就地实施有效救护,以及现场和医院急诊室的互动,从而实现更高的救护服务质量。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院前急救还存在很多不足,距离科学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首先总结出当前我国院前急救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针对各种问题设计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分别从政府职能,社会关注、法制建设。管理和技术进步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最后,借鉴国外院前急救的先进经验,以案例剖析的方式,重点介绍了信息技术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其对提高急救服务质量的重要作用。
  • 摘要:通过学习借鉴,在急诊工作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急救白金十分钟(EPTM emergencyplatinum tem mins)的概念。狭义EPTM是指紧急事件发生后,无论经过怎样的程序,以送到医院急诊科或相关科室抢救间为起点,到医生进行紧急救治的最初10分钟为止。这10个1分钟的价值越早价值越高,它对于指导医师树立急诊专业的时间-效价观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以此作者提出“链式流程复苏”(环环相扣的6个链环:1初步快速判断病情;2呼吸的阶梯化管理;3中心静脉通路;4全面系统检查;5改良氧利用率判断危重程度;6确定性救命手术)的方法和“创伤小组建设和管理”(1组长指挥原则;2确定抢救的各个阶段,在时间上置化急救操作步骤标准;3抢救的固定站位原则,病人头部为组长(指挥者)位,第一优先操作位置确定后,其他操作者以“Z”字形展开;4抢救过程的录像、录音资料管理;5回顾、讨论及总结的制度。)。广义EPTM是指紧急事件发生为起点,到最初的十分钟左右为终点,这一时间段叫广义EP10M,它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值得向社会公众进行推广和普及相关的急救知识。
  •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市2004年发生的11起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救治情况。结果:120急救指挥中心接警突发事件后,迅速派出急救车和协调现场救护。11起突发事件共受伤或发病229人,现场死亡173人。经现场急救,无再增加死亡人数。结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可全天候,全方位,高效率的应对突发事件,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共同编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精神,从紧急医疗救援指挥系统建设、急救网络建设、培训中心建设、应急救治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了论述和探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思路。
  •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院外急救生态链体系关系。其次,介绍了医疗纠纷中存在的狭义纠纷与广义纠纷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机制。最后,根据医疗纠纷的发生机制,提出了对该问题的防范措施。
  • 摘要:急诊医学的临床实践是识别、复苏、稳定、评估、治疗和转诊的时间依赖性过程,所接触的病人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迄今我国的急诊医师是所谓急诊内科或急诊外科医师,难以有效地完成上述临床任务。为此,北京朝阳医院和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灾难,难民、急救医学研究所合办了三期一年制培训班。学期六分之一时间为理论授课,六分之五时间用以临床实践。学习内容包括各器官系统急症、创伤以及各种抢救技术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血管内置管、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技术等。为使学员在此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接触病人、病种和抢救技术,邀请了有特色且相应病人较多的医院结成“医院联盟”,完成了短期强化培训,达到补课性继续教育的目的。
  • 摘要:理论上讲,急诊科仅应负责急诊,全科医学和非急诊医学应该由市区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所保障。在涉及严重急诊的情况下,法国的机构有一个通过SAMU进行院前急诊分类并通过院前医疗救护车(SMUR)进行院前处置后直接运往院内具有处理能力的相关机构的概念。这就是为什么在法国的急诊科中仅仅有很小部分致命急诊的原因。急诊包括两个分离的区域,一个接诊区和一个短期医疗区(ZHTCD),后者在急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急诊的良好运行和影像学及生物学科室的组织有很重要的关系,因此,急诊信息化和健全院内医疗是提高组织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急诊不能弥补在急诊之前的医学机构的不足,无论是预防,治疗的普及化或治疗的不足。
  • 摘要:对于目击者来说对心跳呼吸骤停作出判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疾病的判断,目击者要呼唤临近人请求帮助或拨打求救电话,通过初步分析病情,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交换救治,同时及时进行除颤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待医护人员感到现场后进行心律复苏检查及呼吸复苏治疗。
  • 摘要: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急诊医学有了长足发展。急诊在保障人们生命和健康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部分医院的急诊科都已经完成了从依赖型向支援型的转变,个别医院建立了自主型的急诊科。急诊的功能定位及业务范围也日趋明确。但急诊在教育、科研、职称晋升等方面的问题尚需进一步完善。
  • 摘要:2003年暴发的SARS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在应对突发灾难事件中存在的问题。紧急救援中心建设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已受到广泛关注。湖北省有6028万人口,地级城市13个,各地紧急救援中心建设方案已初步完成。本文根据其现状及紧急救援中心功能提出了建设中应注意独立设置机构:实现医疗急救体系网络化;着力提高院前救治水平;着力提高紧急事件医疗救援能力;实现平战结合;实现救治体系标准化等问题。
  • 摘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对急性心肌梗塞疾病进行医学确诊,通过对疾病的确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无论在病人家里或在急救车上,静脉溶栓已无可置疑成为急救人员的通用方法。院前急救时,在症状出现2小时内溶栓,尽管再梗塞的发生率稍高,但对于死亡率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来讲,它比血管成形术更有效。院前溶栓的决定建立在确诊心梗的基础上,它的受益应永远和潜在的颅内出血的风险相权衡。为了取得最佳效果,血管成形术应在处理病人之时立即进行;一旦胸痛超过一小时,溶栓仍是优先采取的措施。但若是心梗的病人,且存在溶栓禁忌症,应尽可能建议病人进行血管成形术。
  • 摘要:80年代以来,国际多个大型临床试验证实,溶栓治疗可降低AMI死亡率30%以上,从而早期溶栓治疗便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血管再通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与意义、院前溶栓治疗、及溶栓药物临床应用的选择的介绍,确定了溶栓治疗该疾病的治疗对策。
  • 摘要:社会发展和要求使120应急医疗救治队伍的发展在当今中国经受着考验和挑战。经费不足和“欠账”太多使单纯院前型急救中心医疗救治能力提高很难实现;参照(比较)系统错位或混乱,使120执业医师只能成为急救技术员和搬运工,医疗救治能力更难提高;国际救治规范已表明了医疗救治的“院前院内一体化”,以求最佳救治效果,因而120急救中心的医疗救治队伍应寻求更紧密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方式或机制。120医疗救治队伍的法定执业医师模式是中国院前急救应重点学习诸如法国SAMU等的依据,以此为参照(比较)系统,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栖”角色定期轮(转/)换制是保证救治能力提高的最佳途经。管理群体对120救治能力状况和所面对问题的清晰度是急救中心管理与发展的关键前提。
  • 摘要:在南亚地区发生的地震海啸灾难中得到启示,认为前线急救服务机构,最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一套周边地区,以至国际间不同急救服务单位的沟通机制,更好的预测灾难的发生以及开展灾后救助救援工作。
  • 摘要:中南院前急救培训中心针对指挥调度型急救模式的特点和院前急救队伍构成情况,2004年举办各类院前急救技术培训班8期,对来自广东省10个城市62间医院和澳门消防局救护队共461名急救人员进行急救岗位,院前急救技术、灾难现场急救技术的规范培训。院前急救技术规范培训重点是统一规范院前急救行为,加强现场重要急救技术的配合,提高现场急救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治水平,这种方式适合我国各种急救模式的急救队伍培训,尤其是急救指挥型。
  • 摘要:本方案分析了北京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的职责定位,明确了建设原则、系统结构、功能定位和系统构成,作为系统建设的基础。系统将开发5个应用平台,建设24个子系统,运用6个技术亮点,体现6项先进性能,具有国内一流水平,期望能达到建设目的。
  • 摘要:目的:通过对257例经急救医师即刻实施现场心肺复苏的心搏骤停(CA)患者救治分析,探讨院外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目击CA者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CPR)。根据病情给予电击除颤、呼吸循环支持及药物治疗。生命体征恢复、抢救时间超过30分钟或亲属要求放弃抢救时停止实施心肺复苏。结果:本组病例现场抢救成功57例(22.18%),有效32例(12.45%),总有效率(34.63%);无效168例(65.37%)。257例CA时心电图显示心室颤动64例,CPR成功50例(78.13%)。心室静止193例,CPR成功7例(3.63%)。71例年龄<60岁现场抢救成功的CA者20例(28.17%),186例≥60岁的抢救成功者37例(19.89%)。本组病例原发病为冠心病者166例,占总数的64.59%。其中急性心肌梗塞96例(37.35%)。结论:①CA发生时除颤能否成功与除颤开始时间密切相关。②高龄CA者抢救无效多因伴有器质性疾病,脏器功能衰竭,部分患者CA发生时已处于疾病终末期,复苏成功率较低。③本组病例CA的原发疾病主要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院外抢救急性心梗时须高度警惕、及时处理CA。④配备完善的院外急救设施和足够的专业急救人员,加强院外急救医师急救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急救意识,普及基本急救技能,使现场第一目击者能在第一时间对CA患者进行正确的初级CPR,为专业急救医师后续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是使院外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院前长途转送中呼吸机应用相关问题。方法:23例患者,年龄30-60岁,采用加拿大O-TWO型呼吸机对此类患者进行呼吸机支持。并使用心电监护仪全程监护。结果:院前转送成功率96%。结论:采用便携式呼吸机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呼吸模式并对各参数进行的合理调节以及适当的辅助用药能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院前转送过程中的存活率。
  •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对急性上消化道病人采用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诊组)与非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非急诊组)两种方法。结果:急诊组的出血发现率高于非急诊组;两组的出血原因有差异;急诊组的胃镜下治疗机会多于非急诊组;急诊组的病人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均优于非急诊组;两组的死亡率相同。结论: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对治疗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有价值。
  • 摘要:目的:比较双水平压力调节(BIPAP)通气与容量控制通气(VCV)对健康及急性肺损伤(ALI)猪的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猪麻醉后气管切开,分别给予VCV及BIPAP两种模式通气,VCV时潮气量:12-15ml/kg,BIPAP时吸气压参照VCV时的平台压设定,测定不同通气模式下的呼吸力学指标。从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从股动脉置入动脉导管,测定不同通气模式下的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参数。以油酸诱发急性肺损伤猪模型,重复测定两种通气模式下的上列参数。结果:不论有无ALl,BIPAP通气时呼吸频率(RR)较快,气道峰压(PIP)较低(二者均p<0.05)。在ALl状态下,BIPAP与VCV相比,Cdyn较高(23.3:17.8,p<0.01),PaO2较高(75:68,p<0.05),PvO2较高(42.0:34.2,p<0.05),PaO2/FiO2较高(163:131,p<0.05),mPAP较低(22.6:25.2,p<0.05),CO较高(4.02:3.69,p<0.05),DO2较高(216:187,p<0.05),Qs/Qt较低(22.2:27.5,p<0.05)。结论:与VCV相比,BIPAP有利于开放自主呼吸,降低PIP,改善肺部气体交换,降低肺内分流,提高DO2,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 摘要:在急诊医学的理念上,美国系统与法国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特别是在院外阶段,两种观点看起来是互相对立的。传统的美国系统是医助人员为基础,以“搬上车就走”的形式,而法国是以“就地稳定”的急救理念为特征。两者相互对立。通过对两种急救方式的分析,虽然美国和法国这两种救护措施都存在各自的优点,但同时也都存在一个问题,即:救护时间延长问题。
  •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目前院前急救现状的分析,就中国院前急救现状,根源,提出中国院前急救为什么要搞标准化,院前急救标准化包括那些内容,怎么样搞标准化。以期提高中国院前急救的规范管理,形成一个中国院前急救医疗良性发展的稳定环境,供同行商榷。
  • 摘要:文章介绍了急诊护理教学中心(CESU)在对急诊医助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培训的重要作用,受益者首先是卫生专业人员,但是通过对培训人员的培训,使其他专业种类的人员也能够进行此类培训。以教师和在校医生护士的培训为目标,它对培训人员的培训活动作出指导。但CESU不承担对公众进行急救方法教学的使命。
  • 摘要:急诊专业已经成为公共健康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急诊专业的教育为期两年,之后会得到一个辅助专业文凭。理论教育建议以组织研讨为教学形式;实际教育包括医院实习。评估和认可取决与医院实习手册、笔试、口试(病例分析)、学术论文答辩。每一个学习模块要通过笔试认可,未及格者要重新通过考试。急诊教学同时涉及到成人与儿童,内科与外科,院内与院前,它的建设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封闭式的教学,一种是开放式教学,一般采用后者,有利于急诊医生融入到整个医疗团体中并得到认可。
  • 摘要:对我国灾难急救现状应从以下几点考虑:1.灾难事件医疗救治的组织准备:进行必要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应付和处理突发事变的应急能力。组织地域性的演习演练。制定应急抢救预案。2.灾难事件现场医疗救护的组织:现场简单的正确处置可以大大减小死亡率和致残率。最先到达现场的抢救组织应负责现场抢救的展开,进行现场伤病员的分类和紧急处理。3.灾难事件的医院自救问题:在地震、战争等灾难事件中,医院也可能是灾区之一,医疗单位要有两套急救方案和两套急救队伍,还要和地区急救组织保持联系,在必要的时候能争取到援助。4.灾难事件的创伤救治问题:培养创伤救治的专门人才是提高创伤救治水平的关键。5.灾难事件医疗的经验总结:重点是抢救的组织实施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一定范围内传达和讨论,供大家借鉴。
  • 摘要:文章以北京奥运会紧急医疗救援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市的城市状况进行分析,建立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在介绍了紧急医疗救援体系构成的基础上,针对紧急医疗救援体系,提出建设发展思路。最后指出一个城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能力的强弱,能多层面地体现该政府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必须全面提高北京市突发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构筑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防护屏障。
  • 摘要:整个西欧特别是法国正在面临诸如经济发展迟缓、欧洲法律调控社会消费、保健消费所带来的赤字的经济危机。伴随着工业的增长,19世纪后半叶工人们组建了健康保险系统(称为社会保险),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在财政上帮助那些患病的工友和家庭。然而健康保险同样有益于社会医疗保健财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使每个人都负担的起、免费、平等享有医疗保健,西欧的每个公民普遍进入了健康保险系统。与私人保险相比较,健康保险系统的宗旨是在公民中根据他们的收入而不是健康状况相互支持、互相帮助。
  • 摘要:本文就北京市目前医疗急救服务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北京市急救资源的整合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相应的管理、监督机制也必须加强。建议政府借助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机遇,对现有的北京市社会急救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建立一个完善,规范的医疗急救市场运行机制,同时本文作者对就如何进行急救资源整合进行了若干思考。
  • 摘要:文章介绍了法国SAMU-SMUR急救系统的优越性,包括医疗调度接线员及调度医生问题存在的优点。同时介绍了法国急救中心与其他医疗急救(消防车、私人救护车等)的紧密合作。同时与其他国家的医疗就助系统相比较,分析差异。总之,法国的SAMU/SMUR系统是很出色的,随机应变的,与时俱进的。同时可以很快地被其他的国家吸收采纳,由于该系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各国可以将一些特殊的观念、各自的医疗文化特点和现行的道德标准引入其中。
  • 摘要:针对大量伤员的治疗,医院组织两种救治方法,一种的院前组织,一种是院内治疗管理。首先,院前组织由一名医生和护士随行,提高救助质量,随后迁移到附近临时医疗站进行救治。其次,对大批伤员救治设立一个专门计划负责保证在限定时间内尽快地,将最多的伤员给以尽可能的最优质的救治护理,即:白色方案。同时在每一个白色方案里和相关通函的院前急救部分都需要顾及NRBC(核、放射性、生物性、化学性)风险。
  • 摘要:现实不仅使感染科医生、而且使管理部门重新考虑现存的和即将到来的传染病的处理。就此而言,这一概念可以肯定传染病随时间流逝而继续存在,因此为流行性的。无论是自然存在的疾病,还是由生物恐怖主义引起的风险,传染病的处理都应预先考虑,而且应该有最佳的组织。这就意味着能够理解这些预警措施,病原携带者、病人或潜伏期病人的管理,具有最大限度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向隔离设备良好中心的转运,以及预防措施的提供:抗生素、疫苗接种、以及针对专业人员及公众的信息。另外根据需要,应事先建立实验室以便进行针对未来的新药的研究、快速诊断的取得、以及治疗或一种疫苗的研制成功。这对在国内及国际传染病监测的情况下,投入行政手段(隔离观察、边防检查)也很必要。这说明了传染病流行期及流行后期,在所有的参与者之间的良好协作和配合的重要性。
  • 摘要:在抗感染治疗领域里急诊科医师面临空前挑战,不仅要面对大量社区获得性感染,而且要应对众多医院获得性感染。在社区获得性感染中病毒性感染常被忽略而错误地使用抗生素治疗。对急诊医师应进行规范化培训,使其有能力对社区感染进行分类,识别真正需要抗生素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忽视危重患者,将导致死亡增加。建议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对严重程度/危险重度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对策。对严重医院获得性感染,应强调治疗的“黄金时期”或“救治窗”,避免延迟治疗、升阶梯治疗或频繁更换治疗方案。也应避免不分轻重的“重锤出击”。注意分期(早期/晚期)、分层、分级,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细菌学分布情况,重视局部细菌现状与耐药情况。个体化分析,制定经验性治疗方案。急诊科医生应特别注意生命支持,尤其是气道保护。在抗感染治疗开始之前充分正确留取微生物学标本,为后方专业科室序贯治疗提供最佳条件。同时应与检验科、微生物室和后方专业科室保持良好沟通。
  • 摘要:严重多发创伤的处理需要一个多学科的受过相关的训练的医生(麻醉医生、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和医疗辅助人员的救治小组,以及重要的医疗设施(全天可用的乎术室、外科特别是神经外科和心胸血管外科,放射介入治疗科、CT室、输血室、功能强大的急诊化验室)。这种能力只能在这个救治小组能接诊大量的伤者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因此显示出把病人集中在人员和设备良好的中心的重要性,因此这种中心数量很少。这种集中只有在加强院前的有效手段时才有意义,也就是能够把病人向这个中心快速转运。创伤的处理不能即时发挥,而应该充分准备。这种急诊在非最佳的方式处理下不可避免的导致不应该的死亡及残废。
  • 摘要:目的:进一步提高多发伤伴昏迷救治水平。方法: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1978年11月-2004年12月救治的3361例多发伤伴昏迷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总治愈率93.2%(3133/3361)、病死率6.8%(208/3361);(2)昏迷时间<1h伴神经功能异常及昏迷时间≥1h伴或不伴神经功能异常组病死率为39.5%(136/344),较昏迷时间<1h无神经功能异常组病死率明显增高3.0%(9213017)(P<0.01),创伤评分值(GCS、ISS、RTS)比较,差别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RTS更能确切地反映多发伤伴昏迷不同SBP患者生理功能紊乱的严重程度和救治结局;(3)多发伤伴昏迷患者SBP<90mmHg组病死率为33.3%(68/204),较SBP>90mmHg组病死率5.1%(160/3157)明显增高(P<0.01);(4)头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病死率为8.2%,76.5%死于肺部并发症;严重胸或腹损伤增加头伤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27.4%)及死亡率(32.6%);严重头胸腹伤并存,病死率高达61.9%。结论:快捷高效的创伤急救系统与及时准确的外科处理和加强并发症的处理是提高多发伤伴昏迷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