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国防痨协会科普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
中国防痨协会科普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

中国防痨协会科普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西藏林芝
  • 出版时间: 2010-08

主办单位:中国防痨协会

会议文集:中国防痨协会科普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118条结果
  • 摘要:内蒙古地区1993年-2009年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结核病的防治、控制项目。项目的成功实施,与政府的重视、严谨的方案以及各级结防专业人员的无私奉献密不可分。主要针对自治区结防所所做的开发领导层和宣传防病政策及知识的工作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对如何面对未来和挑战提出了建议。
  • 摘要:目的:评价2003-2009年泸州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方法:分析泸州市2003-2009年肺结核病例发现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2003-2009年接诊58631名可疑肺结核病人,就诊率从2003年85.97/10万提高到2009年297.12/10万。登记肺结核病人27157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1682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12441例。涂阳登记率从2003年31.66/10万提高到2009年54.76/10万,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从2003年22.99/10万提高到2009年40.32/10万。涂阳肺结核病人平均治愈率87.77%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平均治愈率90.23%,初治涂阴完成疗程率92.22%。结论: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确保了肺结核病人发现和治愈目标的实现。
  •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促进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作用,为更好地开展农村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有效的干预模式。方法:回顾辖区县各疾控部门针对不同目标人群采取不同的健康促进方式和方法,全面分析健康促进对农村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干预效果。结果:健康促进活动开展前后人群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9.93%和63.95%,可疑者年就诊率由0.48%0上升到1.35960。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由02年的10.34/10万上升06年的47.57/10万;初治涂阳治愈率由83.89%上升到92.17%;%。结论:健康促进对农村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在结核病控制的进程中必须注重农村实际科学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工作。
  • 摘要:目的:对近6年间广东省涂阳肺结核的登记和治疗转归情况进行队列分析,为下一步工作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以2003-2008年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的年度报表作为资料来源,分析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登记情况和治疗转归情况等。结果:2003-2008年共发现户籍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189737例,流动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18929例,涂阳登记率分别为43.56/10万、20.08/10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流动人口涂阳肺结核登记数逐年大幅上升,平均每年递增率达26.89%。户籍人口涂阳肺结核治愈率平均93.75%,而流动人口仅为71.78%(P<0.001)。流动人口涂阳患者复治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流动人口结核病严重影响我省结核病防治效果,必须将其纳入结核病防治规划并制定相应措施,才能加快我省结核病疫情的整体下降速度。
  • 摘要:目的:通过对部分学校传染性肺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的调查,了解马鞍山市学校结核菌感染情况,为开展相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部分学校结核病案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采用PPD 0.1ML(5TU)左前臂掌侧中部中央皮内注射,72小时后观察皮试结果,对高度疑似者进行X线胸部摄片和痰涂片结核杆菌检查。结果:总阳性率达66.27%,强阳性率达49.06%,未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结论:学校学生和教师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结核杆菌感染率高于非密切接触者学生和教师,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学校结核杆菌的传播进行阻断。
  • 摘要:目的:为确保上海世博会的召开,让市民更好的享受公共卫生安全,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进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确保其患者的家庭成员及周边的密切接触者减少感染机会,以达到减少传播、控制耐多药的暴发流行。方法:做好患者发现、患者治疗管理外,要通过管理控制、环境控制和个人防护等措施,加强对医务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高危人群的感染控制工作,防止耐多药结核菌的传播。结果;病人配合的情况非常好,大部分病人就是在去医院就医时都会戴上一次性口罩,经多次上门抽查访视病人的痰液处理和餐具均使用了消毒药片浸泡等,这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高危人群的感染控制直到了积极作用。结论: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提倡管理控制,环境控制,加强管理者与耐多药病人的沟通、理解,才能更好的做到减少传播,控制感染。
  • 摘要:目的:评价宝安区实施结核病控制(DOTS)策略的效果。方法:利用宝安区结核病控制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宝安区在组织机构建设、流动人口管理、专项经费落实、人员培训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特有的宝安结核病控制提高了防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降低宝安区结核病的疫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论:通过国家重大专项,全面实施新的DOTS策略必将有力地推动了宝安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从而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提供基础和依据。
  • 摘要:研究了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方法和管理措施,并对不同化疗方案的成本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我国制定耐多药结核病的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在沂水县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希望为今后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1月,在沂水县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了1228名农民,主要围绕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对其进行了调查问卷,一道双选题七道多选题,共计一百分。答卷完成后用Epidata3.0和SPSS13.0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个乡镇的1228名农民,平均分为67.4分,分值范围为0-85.7分,其中得最高分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4.3%,20个乡镇的平均分为67.4分,其中平均分最高的是杨庄87.5分,平均分最低的是姚店子镇35.9分。结论:针对农民这一群体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还应常抓不懈,并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结核病防治过程的始终,有针对性、多样性、阶段性、系统性地开展,另外加强“结核病坚持正规治疗是可以治愈”等信息的宣传也是尤为重要的。
  • 摘要:目的:了解结核病疫情的流行情况和结核病的危害程度,为国家制定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实施方案》,以国家随机抽样确定的汉薛镇生蕃村及周围六个村全体居民为抽样人口,核实应检人口,并对其全部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问诊检查、X线检查和痰液实验室检查。结果:共落实抽样户884户,抽样人口3164人,应检人口1661人。实际到场接受调查1605人,行动不便直接查痰15人,外出就近拍片寄回14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2例),患病率489.6/十万(涂阳患病率122.4/十万)。结论:我县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患病率仍然较高,结核病防治工作要继续加强。
  • 摘要:目的:了解全国5省登记报告肺结核患者的性别特征,促进结核病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方法:利用描述性和比较性方法,分析全国5省登记报告肺结核患者的性别特征,以及不同性别肺结核患者的年龄、职业、治疗结局和诊断延迟的差异及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全国5省登记报告肺结核患者男性高于女性,东部、南部和中部的男女性别比要高于西部和北部。大部分省份女性肺结核患者的平均年龄低于男性,职业中女性非农民所占比例较高,治疗结局不存在性别差异。不同性别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延迟不存在差异,但5省之间存在差异,浙江平均为23天,黑龙江为185天;职业、年龄和性别是影响诊断延迟的重要因素。结论:登记报告的肺结核患者存在性别差异,而且不同性别肺结核患者的年龄、职业也存在着差异,但治疗结局和诊断延迟的差异不明显。老年女性患者和农村务农女性获得结核病诊疗服务的可及性较差。
  • 摘要:目的:探讨“跨区域转诊追踪”管理模式和“常规跨区转诊”管理模式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断治疗的影响。方法:将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跨区域转诊追踪”管理模式和“常规跨区转诊”管理模式的管理,然后分析两种不同管理模式对病人中断治疗率的影响。结果:实施“跨区域转诊追踪”管理模式(研究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断治疗率为2.0%,“常规跨区转诊”管理模式(对照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断治疗率为9.0%,研究组病人的中断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μ=3.04 P<0.01),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跨区域转诊追踪“管理模式能明显降低跨区域转诊流动人口肺结核的中断治疗率。
  • 摘要:目的:总结32例艾滋病合并TNM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TBM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32例艾滋病合并TBM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热30例、头痛29例、意识障碍18例、抽搐12例,脑膜刺激征25例,咳嗽27例,咯痰25例。不同程度存在艾滋病相关表现。常合并肺结核(75%)及其他肺外结核(12.5%)。所有病例CD4+<200/ul。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升高,蛋白质升高,糖降低,氯化物降低,ADA升高。结论:艾滋病合并TBMI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病情重,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治疗上抗结核治疗+激素,适时联合HARRT治疗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途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利用“3·24结核病防治日”在深圳各区抽取24所学校16174名学生,知晓途径问卷设计五个选项,分别是学校教育、媒体宣传、医院宣传、课外阅读和其他。结果:按不同类别统计,学校教育、媒体宣传与其他途径均在获得途径顺位的前三,是中学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最有效途径;文化程度、性别、年龄、每天学习时间、每天睡眠时间、锻炼时间,是否有学习压力,家庭收入,是影响知晓途径的因素。结论:今后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应针对这一特点,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 摘要:目的:评价SF-36量表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中的适用性,并分析相关因素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用SF-36量表对100例MDR-TB患者和200名正常人进行生命质量测评,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对完成疗程100例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治疗1年的生命质量总评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配对t检验、多元方差分析评价疗效。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SF-36量表分半信度0.96,各维度及总表的Cronbach's a系数均大于0.7。MDR-TB患者的生命质量总分及8个维度得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或治疗1年的生命质量总分及8个维度的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年后的总分及PF、PR、GH、VT、SF、ER、MH7个维度较对照组低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响MDR-TB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耐药数目,不规则治疗、Hb降低。结论:SF-36量表适于在MDR-TB患者中运用MDR-TB患者的生命质量均显著降低,治疗后生命质量明显提高,但治疗1年后仍不能恢复正常。影响MDR-TB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耐药数目、不规则治疗、Hb降低。
  • 摘要:目的:评价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转诊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把486例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跨区域转诊健康教育模式”和“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从患者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和遵医行为等2个方面评价其实施效果。 结果:研究组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率为95.52%,对照组为79.58%,研究组肺结核患者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肺结核患者的遵医行为为88.21%,对照组为64.17%,研究组肺结核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跨区域转诊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和遵医行为有明显的效果,可在跨区域转诊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管理中推广使用。
  • 摘要:目的:掌握社区居民对TB/HIV双重感染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的干预措施和深入研究提供基线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6月-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将669名15岁以上深圳市社区居民纳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获取研究相关信息。结果:89.4%(598/669)既听说过艾滋病也有听说过结核病,但仅38.7%调查对象听说过TB/HIV双重感染,13.0%调查对象接受过TB/HIV双重感染的相关知识。相当大一部分居民不了解艾滋病与结核病相互影响的相关知识,缺乏对艾滋病、结核病筛查意识。仅69.2%调查对象认为可以预防TB/HFV双重感染,除对一些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认识相对较差外,对艾滋病和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知晓情况较好。结论:目前社区居民缺乏对TB/HIV双重感染相关知识的认识,对杜区居民的TB/HIV双重感染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 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深圳市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实施效果,为探索有效的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结核病网络报告疫情和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季报表进行病例登记、治疗转归队列和经费使用情况分析。结果:全市共登记13984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例,其中涂阳肺结核7871例,涂阴肺结核6113例。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总体到位率由56.14%提高到86.47%。活动性肺结核督导管理率达到98.02%。新涂阳肺结核病例2月末阴转率为74.77%,活动性肺结核病例成功治疗率为83.91%。未转出病例的痰菌阴转率和成功治疗率均显著高于转出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项目总体经费使用率达到93.08%。结论:项目实施近4年来,深圳市管理和治愈了大量肺结核病人,但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多,流动性大,管治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 摘要:目的:研究复发肺结核病人内源性或外源性感染。方法: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测定肺结核病人第一次发病和复发时的结核菌株DNA指纹的变化。结果:选择的4例病人中,3例病人在两次发病的结核菌株DNA指纹相似度为100%,1例肺结核病人在两次发病的结核菌株DNA指纹相似度为85%。结论:我市复发肺结核病人以内源性感染为主,也存在外源性感染的情况。
  • 摘要:目的:总结回顾卫十项目,为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项目终期自评工作方案,从经费投入、病人发现、治疗管理等指标对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结果:2002年~2009年期间,全区共筹措结核病控制项目经费172.91万元,由当地财政向世行贷款的“卫十项目”项目经费为主,中央级和省级专项经费为次。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从2002年的20.4/10万提高到2009年的35.9/10万,2005年以来新涂阳病人的发现率达到70%以上;医疗机构转诊是病例发现的主要来源;项目在脆弱人群和一般人群中公平覆盖。8年间共登记治疗满一年涂阳肺结核病人1419例,治愈1264例、平均治愈率为89.1%。结论:“政府重视,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结核病控制格局已基本形成,并获得历史性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合作仍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关键所在;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机制亟待完善,当地财政应逐年增加结核病防治经费。
  • 摘要:目的:分析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的结核病防治效果,探索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的措施。方法:收集4个项目县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等数据,并与本地人口比较分析。结果:(1)4个项目县3年共登记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165例,新涂阳占46.4%,同期项目县新涂阳占45.0%;(2)新涂阳患者中,青壮年占96.7%,与本地人口患者同年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x2=498.6 p<0.05);(3)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选择就诊于综合医院的比例高于本地人口(x2=176.1 p<0.05);(4)流动人口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3.6%,同期本地人口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7.4%,有统计学意义(x2=15.0 p<0.05)。结论:泉州市项目县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DOTS策略是成功的。
  •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痰检质量,如期实现玉溪市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方法:市结核病防治科痰检室对所辖县区实验室每年2次现场评价,检查实验室检验设备、实验室安全、涂片、染色、镜检等问题,各县区结核病实验室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痰涂片检查,按要求保存,分为初检和复检并记录结果。结果:5年共抽取6636张痰涂片,痰膜面积、厚薄、无脱落合格率5年均达90%,染色合格率达95%,但5年差异有显著性(X12=94.128, X22=29.769, X32=123.028,X42=67.235 P<0.05 );各年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分别达到98%和96%的标准,且各年间差异无显著性(X12=2.891 X22=3.132 P>0.05)。结论: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痰涂片检查工作,保证实验室人、财、物的供给;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实验室建设、改造和管理;加强结核病检验技术培训;痰检人员与防治管理人员应做好痰标本的收集、结果报告、登记等工作,使我市痰涂片镜检质量得以保障,以便如期实现我市结核病防治规划各项目标。
  • 摘要:目的:针对女性人群,进行了关于肺结核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的调查,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方向和重点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结核病防治门诊确诊的130例菌阳肺结核女性患者为调查对象,年龄介于17~80岁,平均30.92±4.61岁。用一对一调查问卷的形式,以《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中提出的5条结核病核心和人口学基本信息为调查内容。调查者当场回收调查信息并准确统计,结果:本次调查对象共130人。全部问卷统计显示,对1~5条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4.62% (110/130),24.62% (32/130),26.15% (34/130),76.92%(100/130)和67.69% (88 /130)。知晓率根据受教育情况、初复治及年龄有不同的关联作用。结论:控制肺结核病的关键是提高涂阳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针对此情况应该:1、重视女性人群的健康教育。2、加强社会公益宣传,对复治菌阳肺者重点宣教。
  •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市初治涂阴肺结核诊断新标准执行情况的评价,为新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进一步落实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的涂阴肺结核诊断标准(简称“新标准”),组织市级专家小组对2009年我市各区确诊的1485例初治涂阴肺结核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1485例病例经重新确认,965例诊断符合新标准。五个辅助诊断条件构成比为:肺结核可疑症状63.72%,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14.92%,抗结核抗体检查阳性3.22%,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3.87%,诊断性治疗或随访观察排除其它肺部疾病14.27%。结论:我市初治涂阴肺结核的诊断和新标准的完全吻合仍有距离,应加强对新标准的培训和学习,以提高初治涂阴肺结核的诊断水平。
  • 摘要:目的:对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与板式组合药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进行对比和评价。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1994-2009年发表的关于固定剂量复合剂与板式组合药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效果对比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后,采用RevMan5.0.2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有6篇论著纳入meta分析,分析显示:基于FDC的化疗方案与板式组合药化疗方案的治愈率相比,固定效应模型OR值为1.9l,95%CI(1.37,2.66),随机效应RR值为1.02,95%CI(1.00,1.06),提示应用FDC有可能提高初治涂阳患者的治愈率;对2月末痰菌阴转率[固定效应OR=1.16,95%CI(0.90,1.49)]、3月末痰菌阴转率[固定效应OR=1.27,95%CI(0.85,1.90)]和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率[随机效应OR为1.14,95%CI(0.45,2.92)]等指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现有文献结果支持FDC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效果比板式组合药更好,但此结论尚有待通过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论证和检验。
  •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全人口结核病人的有效发现、治疗和管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自2001—2007年对社区全人口肺结核病人进行归口管治、病人发现,督导管治效果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模式前后进行比较,分析该模式的效果。结果:通过对社区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治、病人发现,督导管治效果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模式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发现采用该模式对肺结核病人管治效果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社区全人口肺结核管治模式防治效果明显提高,成效显著,对区域结核病控制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区域结核病疫情。
  •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分支杆菌对异烟肼(INH)的耐药分子机制,检测KatG、inhA基因突变在结核分支杆菌对INH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和PCR-SSCP方法对95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和47例耐INH肺结核病人痰标本KatG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为对照,44株药物敏感株的KatG、inhA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5%、0.51株耐INH分离株中,31株KatG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率为60.8%;3株inhA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率为5.9%。47例耐INH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KatG基因44例扩增阳性、inhA基因40例扩增阳性,其基因突变检测率分别为47.7%、7.5%。结论:KatG基因突变是INH耐药性的重要分子机制,inhA基因与INH耐药性有相关性。
  • 摘要:目的:了解中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选取1900人参加问卷调查。结果:总体平均知晓率81.44%,男性平均知晓率80.24%,女性平均知晓率85.71%。高中学生平均知晓率83.63%,初中学生平均知晓率79.36%,私立初中学生平均知晓率78.18%,公立初中学生平均知晓率77.94%,职业高中学生平均知晓率76.21%,普通高中学生平均知晓率87.36%;其他知识平均知晓率60.93%。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电台(82.89%)、学校健康课(76.06%)、报刊/杂志(61.84%);同学们希望的获取知识途径主要是学校健康课(80.48%)、电视/电台(78.56%)、网络(69.15%)。结论: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和学生群体对结核病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对宣传途径的需求不同。
  • 摘要:通过改善儿童的健康营养情况,可以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文章首先介绍了儿童营养学的基础以及营养不良与结核病的关系和影响,最后对营养辅助治疗的细节进行了详尽论述。儿童结核病营养不良重要是合理的喂养是保持营养好的状态,仅是希望获得的一个方面,最更重要的是维持细胞、器官与组织的代谢,使之发挥正常的功能,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生理功能的调控,加速组织的修复,促进儿童结核病的康复是儿童营养治疗的根本。
  • 摘要:目的:分析惠州市惠阳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关部门制订肺结核病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将2005~2009年惠阳区慢性病防治站和惠阳区结核病控制办公室提供肺结核病人资料、肺结核疫情网报资料、转诊追踪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09年惠阳区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平均每年为206.14/10万,涂阳发现率为39.74/10万;患者住址分布以淡水、秋长镇居多;患者以男性为多,男女比例为2.54:1;年龄以青壮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工人、农民为主;结核病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结论:2005~2009年肺结核病报病人数呈逐波缓慢下降趋势,控制成效显现;病人报病地域分布差异明显,部分乡镇的结核病发现和转诊工作仍需加强;患者以男青壮年居多,职业以工人、农民居多,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不容忽视;结核病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不利于结核病防病治病;应加强务工人员的结核病宣传教育,抓好结核病的发现和管治工作,以进一步控制结核病疫情流行。
  • 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探讨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采用Excel 2003对全省2009年肺结核疫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9年山东省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为28.47/10万,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为24.23/10万。地区分布鲁南鲁西地区高于鲁中东地区;时间分布有很弱的季节性;年龄以55~64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最高;性别分布男性明显大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结论:应加强山东省农村地区,特别是劳动力人群的肺结核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 摘要:主要就结核病的防控方面的措施谈了自己的看法,包括:加强结核病病防治工作小组的工作能力、病人登记、病人接触者登记、及时了解登记者的情况、做好宣传工作、对病人限制活动范围等措施,并逐一展开进行叙述。通过我们的努力,施小钱也能办大事;简单平凡的工作也能解决大问题。
  • 摘要:主要介绍了盯胎县疾控中心结防科针对上半年结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排查原因的基础上,对各乡镇进行区别归类,开展的各项针对性的督导工作。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结防工作督导,为如期实现结核病防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结防各项措施得以落实,大大提升了全县结核病控制工作水平。
  • 摘要:目的:分析大理州2009年结核病防治现状,为制定巩固和加强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核实全州结核病控制统计信息数据,运用NTP控制指标分析与评价防治现状。结果:2009年大理州网络直报肺结核/疑似肺结核病人总体到位率为89.60%;结核病人登记率为61.43/10万,新涂阳肺结核发现率为81.23/%;涂阳肺结核治疗2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0.59%,3月末累计阴转率95.25%,治愈率为93.52%。结论:大理州2009年结核病防治工作在各层面均能达到关键指标要求,但加大病人发现力度仍是当前要务,耐药和耐多药是目前防治的难点。
  • 摘要:主要谈了江苏省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经验,主要包括1、政府重视、同意固化、行政推动2、确定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3、充分利用不同媒介和方法4、充分利用非政府的独特作用。对这四条经验军展开进行了论述,此后对流动人口健康促进效果和体会进行了阐述。
  • 摘要:目的:了解泰州市2006-2008年结核病流行现状和危害程度,预测流行趋势,为本地区防控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08年泰州市结核病疫情监测资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6-2008年泰州市涂阳肺结核新登率在40.1/10万-40.6/10万之间,发病及死亡以中老年为主,55-64岁年龄组患病登记率最高。结论:未来几年泰州市结核病流行趋势平稳,但呈小幅下降的趋势。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遏制结核病高发态势。
  •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现况,评价结核病健康促进效果,为更好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广汉市雒城镇社区共抽取500名居民,用问卷的形式对有关结核病的传播、就诊、治疗、预防知识、获取结核病防治信息来源等问题进行调查,并汇总分析。结果:被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知识10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8.3%,10条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43.9%,有417(83.4%)的调查对象认为肺结核能传染,有的调查303(60.6%)对象正确回答国家关于免费检查和免费治疗肺结核的问题。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广汉市雒城镇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不高,应结合当地特点,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扩大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面,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把全面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作为工作的重点。
  • 摘要:福清市人口众多、分布广泛,人口流动速度快,对本市实施整体的整体结核病防治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在福清市疾控中心结防科、福清市二医院、福清市高山中心卫生院等5个定点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每年都可以完成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指标,文中主要对每年发现的新涂阳病例的人数情况及对其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
  • 摘要:目的:通过每年一次的规划年终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加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晓率调查内容,从而初步了解全省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采取访谈式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统一设计调查问卷,由接受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逐题询问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2008年和2009年年终考核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在67.9%到68.6%之间,与我省2003年全省全人口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调查的总体知晓率75.3%相比略低,两年完全答对的比例分别为32.1%和23.4%,完全错误的比例分别为6.7%和3.5%,与2003年调查比较接近(2003年分别为26.2%和4.5%)。结论:我省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规划要求的80%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还有5%左右的人完全不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人们对结核病的主要症状,特别是咳嗽咳痰多长时间怀疑得了肺结核还不甚了解,提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特别是要针对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比较低、接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有限的人群,采取其易于接受的宣传手段和方法,并反复强化,达到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的目的。
  • 摘要: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是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主要对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领导的重视支持、健全的工作机制、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和规范的培训。总之,要积极开发领导,进行社会广泛动员和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建立“深层次、多角度、广粗盖”的健康教育工作长效运行机制,才能有效控制结核病。
  • 摘要:通过对老年结核病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支持(PPST)模式的的护理活动,在护士培训和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认为在开展心理护理活动时应注意心理护理技术和方法,切实增强心理护理的可操作性。
  • 摘要:目的:了解高三年级学生肺结核病罹患率。方法:应用PPD试验和X线检查对肺结核病患者所在年级全体学生开展筛查。结果:共发现5例肺结核病病例,其中痰检涂阳1例,涂阴4例。结论: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易发生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应定期开展学校肺结核病筛查工作。
  • 摘要:为了提高对肺曲菌病的认识,本文对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自2004年1月-2008年8月期间收治的8例曾误诊为肺结核,后经手术或有典型的曲菌球形成,证实为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临床资料、肺曲菌病的发病机制、肺曲菌病的诊断、误诊为肺结核病的原因以及肺曲菌病的治疗等方面。
  • 摘要:首先对老年肺结核疾病逐年上升的原因进行分析和临床症状进行阐述。最后对预防老年肺结核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指导患者预防和康复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分析2003-2007年丰泽区结核病防治效果。方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和结核病防治各项目要求,对2003年、2007年丰泽区初诊病人门诊登记本与结核病人登记本,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卡,结核病患者年报表等资料归纳分析。结果:2003-2007年,肺结核患者957例;5年来共登记治疗活动性初、复治涂阳3个月末痰菌转阴明显高于2个末月痰菌转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91.2%。结论:做好结核病的预防和防治,应当坚持履行以下措施:普及防治知识;及时与患者沟通;有针对性的治疗。
  • 摘要:目的:分析近3年来广州市海珠区肺结核病人的疫情追踪情况对肺结核人发现的影响。方法:选2008年-2010年在结核病网络直报中,居住在广州市海珠区的肺结核病人核查追踪访视工作进行研究,分析本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病人的特点,探讨追踪访视技巧,制定出适合各类人群并能提高追踪到位率的方法,建立肺结核病人追踪、访视机制。对结核病的发现作逐年对比分析。 结果:广州市胸科医院第二门诊部对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本辖区肺结核患者实施全面追访,追踪到位率大幅增加,结核病人发现率逐年增加。结论:肺结核的疫情追踪是发现病人的一个重要环节,规范非结防机构对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工作,不断完善追踪访视技巧、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结防机构对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病人的追踪效率,从而达到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
  •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促进对流动人口结核病人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自2007年深圳市福田区实施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以来,通过创立“首诊医生健康教育一确诊后主管医生和督导员共同督导并健康教育一治疗过程中三级督导员健康教育”的模式,对辖区流动人口结核病人进行健康促进;客观系统记录"2005—2006年”与"2007—2008年”两阶段的流动人口结核病人的就诊及治疗情况,分析健康促进前后流动人口结核病人在转诊到位率、痰菌阴转率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结果:通过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及加强督导管理,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到位率及初治病人的治愈率、痰菌阴转率、迁出率等有所提高并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健康促进在针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DOTS实施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保证了DOTS策略的有效实施,提高了结核病的治疗效果及管理效果。
  • 摘要:目的:了解台州市2008/2009年耐药结核病疫情现状,评价DOTS策略执行的效果。方法:按WHO/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的要求对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耐药结核病监测,统计耐药相关指标。结果:4个监测点共入选病人126例,对118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4种抗结核药物(H、R、S、E)进行耐药性测定,总耐药率为39.83%,其中初始耐药率为39.47%,初始耐多药率为4.39%,获得性耐药率为50.00%,获得性耐多药率为25.00%。初始耐药病例中,53.33%仅对1种药物耐药,4种药物的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S(27.12%)、H(15.25%)、R(10.17%)和E(2.54%),对1种和2种及以上药物的初始耐药率分别为28.07%和11.40%。结论:台州市耐药结核病疫情十分严峻,进一步提高DOTS质量是当务之急。
  • 摘要: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3CDVThZ/9DVTh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0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同时耐INH、RFP的耐多药肺结核,采用3CDVThZ/9DVTh方案治疗,疗程中每月进行痰结核菌检查和肝功能检查,疗程的3、6、9、12个月摄胸片。结果:100例完成疗程时痰菌阴转率88%,病灶吸收率94%,空洞闭合率88.6%。肝功能异常率12%.无一例因药物副反应停药。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采用方3CDVThZ/9DVTh方案,治疗效果满意,药物副反应轻微,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通过对全县中小学生的PPD试验反应水平及肺结核患病情况,确定中小学生肺结核病防治重点人群。方法:在左前臂掌侧中、下交界处,皮内注射PPD试剂0.1ml,72小时后查验皮试反应。结果:高中学生阴性率为46.83%,初中学生阴性率为69.74%,小学生阴性率为63.41%。结论:要加强高中学校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 摘要:目的:为了总结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以便更好推动地区结核病控制策略可持续发展。方法: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的要求,对病人发现、转诊、治疗转归指标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得出有关结论。结果: 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以后如皋市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逐年增高,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涂阳新登记率从1999年22.34/10万和2.47/10万分别上升到2008年75.23/ 10万和40.87/10万:转诊率从1999年7.85%上升到2008年71.18%:10年共治愈肺结核病人7676例,治愈率从1999年80.56%上升到2008年96.88%。结论: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是显著的,但仍有不足之处,仍需继续努力。
  • 摘要:目的:探讨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无肺内结核病灶的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治,分析其延误诊断原因。 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09年12月沈阳市胸科医院内科门诊12例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2例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PPD均为强阳性,血沉均增快,抗结核治疗1周左右体温均有下降。8例增强CT检查6例环形强化。4例浅表淋巴结手术病理活组织检查3例为结核肉芽肿,1例为肉芽肿性病变,结核不除外。结论:长期发热中青年患者抗感染治疗无效,应注意纵隔淋巴结结核。PPD、结核抗体检查、浅表淋巴结病理检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可明确诊断。
  • 摘要: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环境,人员密度大、相互接触较为密切,青少年作为结核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应该加强其教育力度。因此在这个环境内更需加强对结核病的防治教育,主要从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学校结核病健康促进的应用和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挑战做了详细介绍。
  • 摘要:3个肺叶受累者多伴空洞形成和播散病灶;病变形态多样复杂,但以典型浸润病灶常见(43/6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主要为继发型肺结核和血型播散型肺结核。">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肺部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89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X线胸片、肺部CT影像学检查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原发型肺结核5例(5.62%),以儿童原发综合征为主,表现为肺内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肿大淋巴结组成的哑铃状"X2极影”。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9例(21.35%),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见(12/19),表现为全肺野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特点:7例为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继发型肺结核65例(73.03%),病变累及单叶常见,两叶受累次之,三叶以上受累较少,右上肺叶是最好发部位,>3个肺叶受累者多伴空洞形成和播散病灶;病变形态多样复杂,但以典型浸润病灶常见(43/6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主要为继发型肺结核和血型播散型肺结核。
  • 摘要:主要论述了该县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的情况,主要包括:成立组织、领导重视、社会参与、媒体与社会宣传等等重要手段, 通过以上一些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极大促进了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我县结核病转诊工作,同时也加大了结核病人的发现力度,从而为我国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成都市龙泉驿区2007-2009年结核病监测结果来评价现行的防治措施效果。方法:对全区结核病发病情况进行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评估。结果:2007-2009年间,肺结核病平均新发登记率、平均新发涂阳登记率、平均复发登记率和平均复发涂阳登记率分别为52.38/十万、21.47/十万、4.66/十万、3.63/十万;一年转归队列分析新发涂阳平均治愈率为97.9%。结论:按照现代防治策略的要求,通过免费查治、报病奖励、培训宣传、加大转诊、归口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施行,不断提高了传染性肺结核病例的登记率和治愈率。
  • 摘要:目的:了解西山区实施"DOTS"防治策略以来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探讨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山区2004—2008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区2004年报告肺结核发病率为41.82/10万,痰检涂阳率为22.78%;2005年报告肺结核发病率为133.56/10万,痰检涂阳率为23.37%;2006年报告肺结核发病率为142.81/10万,痰检涂阳率为25.62%;2007年报告肺结核发病率为95.11/10万,痰检涂阳率为36.34%:2008年报告肺结核发病率为97.75/10万,痰检涂阳率为40.92%。地区分布不均衡,以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居住地发病较高,2004年以马街街道办事处报告肺结核发病率最高,为121.00/10万,2005、2007、2008年均以福海街道办事处报告发病率最高,在178.58/10万-383.65/10万之间,2007年以马街街道办事处报告肺结核发病率最高,为310.76/10万;没有明显季节性分布;年龄分布主要在青壮年组,占发病总数的59.57%;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2004-2008年男女发病性别比分别为1:0.42、1:0.66、1:0.66、1:.65、11.60。职业分布前四位是农民、工人、民工、离退休人员,2004、2006、2008年以农民为主,2005、2007年以民工为主。结论:随着西山区"DOTS"策略防治肺结核工作的实施及不断加强,结核病归口管理得到有效落实,报告肺结核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后又平稳下降,从41.82/10万到142.81/10万再到95.11/10万,从全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降到第三位。说明西山区肺结核传染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肺结核防治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肺结核防治工作经费的投入;加强肺结核防治减免政策的宣传;加强流动人员的管理及落实病人的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措施。
  • 摘要:目的:了解非治疗因素对结核分枝杆菌,艾滋病病毒(TB/HW)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以2007—2008年三个省共6个县,新发现TB/HIV双重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非治疗因素对抗结核治疗转归的影响。结果:采用治疗成功(治愈+完成治疗),丢失(中断治疗)作为结局变量,共纳入294例患者观察。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HW感染途径主要为静脉吸毒及性传播,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无固定职业,为小学或以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文化程度低、离异或丧偶患者,抗结核治疗中断治疗率高。结论:要减少TB/HIV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中断治疗率,应重视患者心理支持及治疗前后的健康教育,尤其对无固定职业、文化程度较低、离异或丧偶患者。
  • 摘要:目的:通过测量和比较肺结核患者对FDC和板式组合药的服药依从性,探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用于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测量的可行性。方法: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试验组使用FDC,对照组使用板式组合药,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中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64。研究共调查患者试验组230例、对照组233例,试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01,P=0.000)。结论:FDC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板式组合药;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用于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测量时具有较好的内在信度和敏感性,可以推广应用。
  • 摘要:目前,结核病仍是目前严重影响我国公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目标是“高治愈率”,要实现此目标关键是对肺结核病人进行严格的DOTS管理,而对于病人成功的化疗管理离不开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病人自觉接受督导化疗的意识,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及治愈率,减少传染和发病。详实有效的形式是完成健康教育的关键,其中最关键的是通过管理医生的努力,做到病人每次服药都在管理医生的面视下完成,确保高治愈率。
  • 摘要:目的:评价该市实施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6年来的工作成效和问题,为今后龙井市实施结核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为龙井市结核病防治所2003年一2008年卫生部项目实施以来接受登记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074人,其中涂阳病人(传染性病人)544人。采用因症就诊和综合医院转诊为主的发现方法,全市实行归口管理,采用项目统一化疗方案和全程督导下短程化疗(DOTS)管理。结果:6年共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074例,其中涂阳病人544例,占50.7%。项目工作实施以来涂阳病人逐年上升,到2008年开始下降;涂阳病人治愈率逐年提高,平均治愈率为94.3%。结论:项目工作和免费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说明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摘要:目的:了解弱势群体结核病现状。方法:报表、数据统计,病案随访。结果:65岁以上的结核病人患病率10.5万,发病率O.96%,病人数居高不下。结论;加强弱势群体肺结核病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才是结核病防控根本。
  • 摘要:目的:为确保上海世博会的召开,让市民更好的享受公共卫生安全,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进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确保其患者的家庭成员及周边的密切接触者减少感染机会,以达到减少传播、控制耐多药的暴发流行。方法:做好患者发现、患者治疗管理外,要通过管理控制、环境控制和个人防护等措施,加强对医务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高危人群的感染控制工作,防止耐多药结核菌的传播。结果;病人配合的情况非常好,大部分病人就是在去医院就医时都会戴上一次性口罩,经多次上门抽查访视病人的痰液处理和餐具均使用了消毒药片浸泡等,这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高危人群的感染控制直到了积极作用。结论: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提倡管理控制,环境控制,加强管理者与耐多药病人的沟通、理解,才能更好的做到减少传播,控制感染。
  •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防治与健康促进策略对学校结核病控制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目标学校采取一系列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干预活动后,采用直接和间接评价指标,全面探讨结核病防治知识,促进对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干预效果。结果: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48.6%,干预后为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结核病相关行为正确率干预后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对提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在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取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为了解监狱服刑人员肺结核病的患病、发病情况,控制肺结核病在监狱内的流行和蔓延。方法:建立监狱服刑人员健康档案,连续两年同一时间对监狱服刑人员开展肺结核病查普工作,并对发现的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检查。结果:2008年11月、2009年11月监狱服刑人员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883.1/10万、822.2/10万,经卡方检验,X2=0.091,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年发病率为347.8/10万,发病率与患病率比率为1:2.4;对普查新发现的15例病人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为6例患者已出现可疑肺结核症状>2周、就诊延误率为40%;患者居住环境通风状况良好,未发现同一仓内有两个或以上肺结核病人的情况;但对服刑人员未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密切接触者检查未发现病人。结论:监狱服刑人员肺结核疫情较高,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和项目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筛查问卷在HIV/AIDS病人中确诊和排除活动性结核的作用,为基层医生HIV/AIDS中活动性结核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对4个县HIV/AIDS病人进行连续纳入,通过结核病筛查问卷收集了每个患者的结核病可疑症状信息,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进一步的临床检查。分析了单一症状,多个症状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上的敏感度、特异度、似然比、验后概率。分析采用的金标准是当地艾滋病诊断治疗专家组根据痰检、胸片等定诊结果。结果:我国当前采用的HIV/AIDS病人结核病筛查问卷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65.6%。HIV/AIDS病人中可疑症状出现频次排序依次为:咳嗽咳痰、夜间盗汗、和容易疲劳。出现痰中带血、反复低烧的患者,患活动性结核的概率显著增加。单一症状分析,咳嗽咳痰在诊断活动性结核上灵敏度最高为92.1%,特异度为73.8%。咳嗽咳痰阴性是排除活动性结核的有力指标。可疑症状筛查阳性患者中,出现1.3个症状的可疑者占85.4%,发现了78.6%的确诊活动性结核。仅有1个症状可疑者,验后概率为5%,同时,拥有2-5个可疑症状的患者,验后概率均稳定在12%左右,应受到同等重视。结论:结核病筛查问卷筛查成本低且有效。在资源有限,缺少诸如培养条件地区,简单可行的筛查问卷是发现活动性结核的有力工具。
  •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居民结核病主要症状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内随机抽取3个市,然后按人口比例在3个市抽取相应数量人群。使用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进行入户面对面询问式调查,了解居民对结核病主要症状的知晓情况,分析影响居民结核病核心知识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居民对结核病主要症状的知晓率仅为16.4%。把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该知晓率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男性的知晓率高于女性(P<0.05),高文化程度组的知晓水平高于低文化组(P<0.01),对于职业因素分析,医生行政教师人员组高于商业人员组,工农学生无业人员组最低(P<0.01)。结论: 广东省居民对结核病主要症状知识信息知晓水平较低,必须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
  • 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规律治疗过程中痰菌转阳的原因。方法:对照性分析53例临床规律治疗过程中痰菌转阳病例。结果:53例病人中,菌阴病例18例:第二月转阳的7例(44.4%),1例症状,原始耐药3例(16.7%),病灶均吸收;第三月转阳的2例(11.1%),1例症状,1例病灶无变化,1例病灶吸收;第五月转阳8例(44.4%),病灶吸收。菌阳病例35例:第三月转阳的13例(37.1%),无症状,病灶均吸收,第五月转阳的12例(34.3%),无症状,病灶吸收,第六月转阳的8例(22.9%),2例有症状,3例病灶恶化(7.7%),1例由于免疫疾病服用大量激素,且耐药。结论:合并症、年龄、复治、性别是肺结核痰涂片转阳的主要原因;肺结核患者规律疗程前6月都是重要的痰菌观察期;初治患者标准化疗四药中首选利福平而非利福喷丁。
  • 摘要:目的:了解艾滋病防治机构对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向结核病防治机构转诊的到位率和转诊到位时间间隔,探讨影响转诊的因素。方法:艾滋病防治机构的医生在对HIV/AIDS患者提供检测后咨询和随访时,进行结核病可疑症状的问卷筛查,对问卷筛查阳性的患者,转诊病人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结核病防治机构记录患者到位时间和相关因素。结果:艾滋病防治机构向结核病防治机构转诊有结核病可疑症状的HW/AIDS患者130例,转诊到位率64.6%(84/130),结核病检出率7.1%(6/84)。转诊当天到达结核病防治机构者36例(42.9%),1~14天内到达的32例(38.1%),15~30天内到达的8例(9.5%),30天以后到达的8例(9.5%)。结论:建立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机构间合作机制,对提高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可疑症状转诊率和缩短转诊到位时间十分重要。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影响转诊到位率的因素,加大力度提高转诊到位率,及早发现和治疗结核病人。
  • 摘要: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的诊治情况和出院后的管理情况,为探索结核病专科医院与结核病防治所的合作模式提供依据。 方法: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选择两个省级结核病专科医院,收集2007年住院治疗的全部肺结核病患者相关信息。结果:374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主要通过X线、临床症状和CT检查诊断,查痰率低(x2=17.7,P<0.05),其中334(89.3%)例使用了二线抗结核药,出院后仅有30(8%)例患者被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结论: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诊疗不规范,出院后未得到系统的管理,政府应加大对医院的经费投入,建立结核病专科医院和当地结核病防治所的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
  • 摘要:目的:评价第一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民间组织为结核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试点的阶段性效果,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对活动前后结核病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定性访谈方式了解结核病患者、卫生行政人员、结防机构领导及门诊医生等对试点活动的满意程度、意见和建议等。结果;活动后结核病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问题的正确率均具显著提高(P<0.01),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核病患者、卫生行政人员、结防机构领导及门诊医生等均认为结核病患者心理支持试点方案合理,效果明显。结论:第一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民间组织为结核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试点阶段性效果明显,应广泛推广。
  • 摘要:目的:评价燕山地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为更有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燕山地区十四所学校学生,分成高、中、小学生三组,对十四条信息进行问卷调查,收回合格问卷1531份,合格率99.4%。经过六个月的健康教育工作后,同样对象、同样内容再次作答,收回合格问卷1511份,合格率99.6%。结果:受访学生对结核病知识内容知晓率为:43.42%,其中全部正确者占5.81%,其中咳嗽、咳痰多长时间应该考虑可能是得了肺结核病?如果怀疑得了肺结核病最好去哪里看病?检查、治疗肺结核病有免费政策吗?全部正确回答上述3条者占26.65%。经过六个月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结核病知识内容知晓率有了很大提高,为71.14%;其中全部正确者占25.22%;前述3条全部正确者占54.79%:经差异性分析,健康教育前后,除小学组的结核病知识内容全部正确者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对提高燕山地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有显著效果,为我们今后工作重点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目的:探索农村居民结核病健康促进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方法:选择简阳市两个基本条件近似的乡镇,分别采用大众传播模式和人际传播模式两种不同的健康促进模式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在健康促进模式开展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健康促进模式的效果。结果: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前后,农村村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35.67%和76.45%,两种不同模式的健康促进活动后平均知晓率为:三合镇(大众传播模式)76.91%、三星镇(人际传播模式)76.05%。广播电视和宣传画册是农村居民最喜欢的宣传形式,而且大众传播的费用少于人际传播。结论:在农村地区,以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宣传画册等大众传播形式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仍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效果良好的宣传形式,该形式简便易行,经济实用,便于在农村广泛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有创及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10例肺结核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设为序贯治疗组,以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方式通气,在SIMV频率降至10~12次/分,PSV至10~12cmH2O或/和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时改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PSV+PEEP)。对照组为回顾性研究既往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1例,以SIMV+PSV方式至撤机,分别观察患者VAP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住院费用、恶化死亡率等指标。 结果: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情况相仿(p>0.05)。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缩短[(5.2±3.2)、(10.5±5.5),p=0.01],VAP发生率明显下降(0/10、4/11,p=0.03),住院费用明显降低,[(2.7±1.1)、(4.6±2.3)万元,p=0.01],患者恶化死亡率无明显下降(1/10,3/11,p=0.31)。结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肺结核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能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减少VAP发生,降低医疗费用,但不能降低病死率。
  • 摘要:目的:了解掌握全区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现状健康促进策略的执行情况,并对下一步完善健康促进策略、干预措施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区101个旗县区按GDP按高、中、低进行分层,每层随机抽取了2个旗县区,每个旗县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抽取3个村,每村抽取100户,每户抽取2人,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公众进行入户面对面询问式调查。结果:被调查者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3.5%,知晓率与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有不同程度的关联作用。城市高于农牧区,高学历者知晓率大于低学历,农牧民和学生知晓率最低;利用电视和面对面的人际方式提高公众知晓率。结论:对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目标人群有针对性的并利用有效的传播媒介开展健康促进工作。
  • 摘要:目的:了解福建省山区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对3个山区县(市、区)12-65岁公众进行结核病防治有关知识、信念、行为的持有情况及获取肺结核防治信息的渠道的问卷调查.结果:听别人说的(81.9%),电视(50%),传单、折页、宣传画(40.7%)是公众获得肺结核信息的主要宣传方式。8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49.8%,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总知晓率(48.9%)。3条主要核心信息总知晓率总知晓率为36.12%。结论:近年来,福建省结核病健康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民众对主要核心信息的掌握有待提高,需通过合适媒介、经济有效方法提高之.
  • 摘要: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合理的发现治疗及管理方法。方法: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与户籍肺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以青壮年为主,主要发现方式为健康体检,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但病情严重,迁出率高,治愈率低。结论:加强流动人口肺结核的发现、治疗和管理是控制结核病传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 摘要:目的:分析阳江市结核病耐药现状,为评价和指导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基本数据。方法:通过科研立项,选择全市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初治涂阳和复治涂阳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用LJ培养基(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用绝对浓度法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氧氟沙星6种药物做敏感试验,了解涂阳患者的耐药率。结果:入选病例1147例,其中初治涂阳872例,复治涂阳275例,涂阳肺结核病患者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40.28%(95%CI:37.44-43.12)、10.03%(95%CI:8.29-11.77)。结论:从阳江市耐药监测结果来看,阳江市的耐药状况处于较高的水平,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需采取有力措施,控制耐药结核病,减少耐药菌株的蔓延。
  • 摘要:目的:分析浦东新区肺结核病发现和登记情况,为制定未来结核病预防与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09年10年间浦东新区户籍人口肺结核发现、登记及管理等相关资料,汇总分析。结果:10年间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5339例,分析显示10年来浦东新区肺结核发病呈缓慢下降趋势: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为主:新发病例占绝大多数:55%的患者为辖区医院报告,并以二三级医院为主:管理方式以住院后的家庭督导为主。结论:进一步强化一级医院的结核病发现网络,采取多种发现方式提高发现率;利用家庭督导的模式,提高患者管理依从性。
  • 摘要:目的:探索和评估一种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方式的效果,为结核病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寿宁县3个乡镇的农村妇女进行面对面询问式的现场问卷调查,并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调查对象的结核病防治知识8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从42 02%上升到86 35%,8条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从19.33%上升到70.83%。结论:经过面对面宣传,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提升。在今后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面对面人际交流的方式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以提高我县公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
  • 摘要:目的:评价深圳市跨区域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管治效果,为制定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流动人口结核病人转出登记本、结核病管理信息专报系统和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季报表,比较转出和未转出的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管治情况。结果:2009年深圳市转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593例,占流动人口肺结核登记病例的12.O%。转出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到位反馈率为76.2%,但重新登记率(54.2%)明显高于代管率(42.9%)。跨区域转诊丢失率为23.8%。转出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成功治疗率(32.0%)显著低于未转出者(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深圳市跨区域转出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重新登记率明显高于代管率。跨区域转诊丢失率较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管理效果欠佳,转出患者的成功治疗率显著低于未转出者。建议强化流动人口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机制。
  • 摘要:首先对肺结核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意义和肺结核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通过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认为实施信息、教育与交流、经济支持、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社会支持等可提高肺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
  •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空洞型肺结核形成过程中IL-4、TNF-α所起的作用,了解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局部病灶水平与外周血IL-4、TNF-α分布。方法:采用ELISA的方法,对我院住院的肺结核患者分为空洞型肺结核组(n=17)和非空洞型肺结核组(n=16),在抗结核治疗前分别对痰上清液及血清中IL-4、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痰上清液中IL-4的水平(200.99±191.67ng/ml)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水平(49.71±22.20ng/ml),约为血清中的4.45倍;痰上清液中TNF-α的水平(560.22±399.89ng/ml)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水平(144.93±39.10ng/ml),约为血清中的4.52倍。2、非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痰上清液中IL-4的水平(140.73±83.23ng/ml)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水平(47.41±14.45ng/ml),约为血清中的2.87倍;痰上清液中TNF-α的水平(463.90±268.22ng/ml)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水平(145.19±58.30ng/ml),约为血清中的3.50倍。3、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痰上清液IL-4、TNF-α的水平均高于非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的水平,其中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痰上清液中IL-4的水平是非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的1.43倍,TNF-α的水平是非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的1.21倍:而在空洞与非空洞型肺结核中IL-4、TNF-α的血清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IL-4、TNF-α水平,在病灶局部明显高于外周血;尽管非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的IL-4、TNF-α水平在病灶局部高于外周血,但病灶局部水平低于空洞型肺结核病人。局部病灶IL-4可能参与肺结核空洞形成过程。
  • 摘要:目的:评价滨州市肺结核病人网络报告、转诊及追踪情况,提高病人转诊、追踪及发现工作。方法:对滨州市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季报表、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以下简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肺结核病人平均年报告率61.1/10万;综合医疗机构转诊病人的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36.3%,结防机构初诊病人检出率为20.8%;涂阳病人转诊到位率44.6%,菌阴转诊到位率38.6%,未查痰病人转诊到位率54.3%;63.8%的病例就诊延迟;报告病人的追踪率99.4%,追踪到位率为70.3%。结论: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综合医疗机构门诊医生对肺结核病人的宣传教育,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对肺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工作,是提高病人发现的重要途径。
  • 摘要:目的:为了解和掌握云南省结核病治疗中肝功能损伤病例的发生情况,以便制订切合云南实际的有效措施预防或减少结核病治疗中肝功能损伤病例的发生,提高结核病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愈好转率,降低云南省结核病的复治病例和耐药率。方法:以回顾性调查的方式,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由云南省16个地洲129个县CDC结防人员对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治疗管理的结核病人治疗中出现肝功能损伤的病例进行填报,共收集调查表175份。结果: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占6.65%0。肝功能损伤发生的男女之比为:2.18:1:平均年龄:42.59岁,年龄>60岁者仅占19.43%;文盲至初中文化程度占85.71%;肝功能损伤病例中初治肺结核占90.29%,病变范围在三个肺野及以上的占56.57%。结论:肝功能损伤病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多见于文化程度低的初治肺结核病人,在有条件的地区病人开始接受抗结核治疗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对有明显问题的病人尤其是男性、文化程度低的初治肺结核病人先在结核病定点医院解决问题后再抗痨治疗,或同步进行,抗痨治疗中注意观察,对症处理;治疗前做好解释工作,治疗中注意加强营养,可望减少肝损伤病例的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003年~2010年3月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二分所的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的2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波及两肺叶为多占56%,以双侧同时患病较多占56%,空洞仅16占%。涂阴培阳44%,涂阳培阳56%,菌型鉴定以龟分枝杆菌为多占32%。耐药以耐多药比例最大(占60%),耐药顺位为耐多药>耐二药>单药。仅有2例是对一二线抗结核药全敏感。其中19例(76%)为初治病例,6例复治病例(24%)。 结论: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可能导致了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习性发生了变化,以至于目前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I临床特点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为了更好地控制耐多药肺结核,防止耐多药结核菌及具有耐多药性质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和感染,因此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不容忽视。
  • 摘要:目的:分析阆中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为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年~2008年项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年间利用免费药品、全球基金、日本援助、中央补助经费等项目和地方财政配套共226.82万元。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人2425例;减少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250~1900人,节约医药资源462万元,避免误工损失110~169万元,节约医药资源230万~354万元人民币,治愈后恢复劳动力一年可创产值444万元。结论:结核病控制项目是一项投入少,社会和经济效益巨大的疾病控制项目,充分利用项目资源,发挥各级结核病控制机构的主观能动作用,能使结核病控制工作更好地加强,有利于脱贫致富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 摘要:目的:结核病控制项目中重症肺结核进行了不同方案的治愈率和复发率的比较分析,探讨方案的合理性。方法:对3HREZ/6HRE、3H2R2E2Z 2/6H2R2E2、2HREZ/4HR、2H2R2E222/4H2R2进行组间分层分析:I对II、I对Ⅲ、I对Ⅳ、II对Ⅲ、II对Ⅳ、Ⅲ对Ⅳ。评价治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1)强化期痰菌阴转情况:I组痰菌阴转241(88.9%)例、Ⅱ组痰菌阴转227(85.9%)例、Ⅲ组痰菌阴转208(81.5%)例、Ⅳ组痰菌阴转209(79.2%)例:2)疗程结束痰菌阴转情况:I组痰菌阴转268(98.8%)例、II组痰菌阴转256(96.9%)例、Ⅲ组痰菌阴转234(91.8%)例、Ⅳ组痰菌阴转235(89.0%)例;3)强化期结束吸收情况:I组X线明显吸收253(93.4%)例、Ⅱ组X线明显吸收240(91%)例、Ⅲ组X线明显吸收214(84%)例、Ⅳ组X线明显吸收217(82%)例;4)疗程结束吸收情况:I组X线吸收268(99%)例、Ⅱ组X线吸收251(95%)例、Ⅲ组X线吸收227(89%)例、Ⅳ组X线吸收227(86%)例。经过Mantel-Haenszel估计:I组和II组无明显差异(P=0.028);Ⅲ组和Ⅳ组无明显差异(P=0.292);但I组和Ⅲ组(P=0.003)、I组和Ⅳ组(P=0.001)之间存在明显差异,II组和Ⅲ组也存在差异(P=0.002)。5)3年内细菌学复发情况:统计0-3年的细菌学复发,结果I组和II组无差异,但和Ⅲ组、Ⅳ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治愈率和3年复发率两个评价因素中9个月方案明显优于6个月方案;提倡适时修改和补充结核病控制项目中重症肺结核治疗方案的不足和缺陷,使之更加趋于合理。
  • 摘要:目的:评价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营养支持在复治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出4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营养支持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抗痨治疗相同,营养支持治疗组加用肠内营养粉(安素)每日3次,每次55克,15 d为一疗程。结果:在42例肺结核患者合并营养不良39例,发生率92.8%(39/42);营养支持组治疗后理想体重百分数、白蛋白、明显上升(P<0.01)。结论:复治肺结核患者合并营养不良比例较高,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天数。
  • 摘要:目的:对2006-2009年我院收治的7例艾滋病与结核杆菌双重感染病人中1例因AIDS合并肠结核穿孔而实施手术治疗的麻醉进行分析报告。方法:对其一般资料进行阐述,随后阐述了硬膜外麻醉的过程。结果:比较麻醉用药量:全麻诱导量、术中维持量明显小于其他人群,全麻苏醒时间和其他人群无明显差异。病人术后6个月痊愈出院。结论:本文通过对AIDS与MTB杆菌双重感染并重度免疫抑制的麻醉应该是①首选硬膜外麻醉②病人病情较危重,麻醉宜浅不宜深③术中要纠酸,补液。④血常规示:血小板增高,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要注意术中发生心梗。
  • 摘要: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笔者结合自己在一年来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体会,提出四点经验,主要包括:使领导重视、发挥媒体宣传、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有利时机,开展宜传活动,并逐一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努力,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强化措施、夯实基础,为抓好我市的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而努力工作。
  • 摘要:目的:为了解在校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现状和初步评价工作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3.1软件进行资料的录入,sas9.1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对于结核病核心信息,单项知识知晓率几乎均在95%以上,远远高于2006年的调查结果;四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82.68%。结论:在了解了广大学生对结核病核心信息有较好的把握后可多普及其它相关的结核病防治知识以加大学生对结核病的了解,从而有利于更好的做好学校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顺昌县2002-2009实施结核病规划成效,为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根据我省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资料对2002年-2009年上半年规划期间项目实施成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平均就诊率达152.85/10万,发现活动性病例998人,其中初治涂阳590,治愈率达88.97%:复治涂阳113例,治愈率达63.64%。共减少了217人因结核死亡,避免了6385人被结核菌感染,减少了639个新发肺结核病人。挽回6070.5伤残调整生命年(DAILY),挽回社会总价值共计51441.74万元。成本效益比值为74.39。结论:顺昌县通过实施结核病规划,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社会效益。
  • 摘要:目的:掌握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竹山县疾控中心现有结核病防控资料进行统计、归纳汇总,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建议。结果:竹山县自1997年肺结核纳入乙类传染病报告以来。至2009年底共报告肺结核443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74.73/10万,疫情分布于17个乡镇,四季均有发病,以冬春季发病为高。发病最小年龄4个月,最大年龄86岁,主要集中于20~59岁年龄组,病人职业以农民为主,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化疗药物的使用,肺结核死亡专率大幅度下降。大年龄组人群免疫水平低下、经济贫困导致大量人群流动、病人发现率低以及艾滋病的流行是现阶段肺结核流行的重要因素。基层防治能力不足,边远地区DOTS策略难以全面实施也是制约结核病控制进程的原因之一。结论:强化政府承诺,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加强依法管理力度,全面推行DOTS策略,同时应加强防控能力建设,以提高DOTS策略实施质量。
  • 摘要:目的:了解普陀区2000-2008年户籍人口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耐药情况,为制定适合辖区的耐药病人管理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2000年至2008年普陀区新登记户籍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32例进行结核菌分离菌株的菌型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在632例患者的分离菌株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率为26.27%,耐多药率为8.07%,初治病例耐药率为25.25%,复治病例耐药率为30.23%,不同年份耐药率、耐多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耐药=22.750,P=0.004;x2耐多药=19.065,P=0.015)。自2001年开始,耐3种药物及以上病例所占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x2趋势=2.374,P=0.018)。结论:普陀区户籍人口耐药结核病控制形势仍然严峻。应进一步加强对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的药敏检测,提高治疗针对性。同时,全面贯彻DOTS策略,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全程规则治疗率,以控制耐药现象的发生。
  • 摘要:目的:对2008年4月-2010年6月底的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慢性传染病人、治疗失败病人、治疗3个月后痰菌仍阳性病人和已确诊的耐多药病人统一转诊到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治疗监测;确保耐多药专项管理经费;加强市级实验室的建设;成立由临床、防治、放射、微生物等专业组成的专家小组,定期对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监测评估;根据患者一线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按照标准对卡那霉素需替代时,使用卷曲霉素,对标准方案中的口服药需替代时,使用乙胺丁醇等替代,对少数耐氧氟沙星者用加替沙星替代;进行治疗检测;根据不良反应程度进行不同治疗;确保不间断供应一、二线抗结核药物;进行病人登记;DOT管理者安排到所属辖区的督导点服药。结果:2008-2010年6月底耐多药结核病例发现情况和2008-2010年6月底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管治情况。结论:有政府的支持,健全的三级防痨网络,良好的DOTS基础,科学的实施方案,耐多药结核病防治一定会取得好的成果。
  • 摘要:目的:探讨144例我所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对2003-2008年龙井市结核病防治所登记治疗管理的144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以2HREZ/4RH方案治疗后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44例患者早期经过积极抗结核治疗以及激素、抽胸水等治疗,治愈80例(55.6%),基本治愈57例(39.6%)好转6例(4.2%),恶化转变为脓胸1例(0.7%)。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早期合理规划治疗,积极采用“抗结核药+激素+积极抽水”的综合治疗方案减少发病率,防止后遗症发生,提高治愈率。但减少或减轻胸膜肥厚是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 摘要:新时期结核病的控制策略目标是“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要提高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就必须结核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开展有效的防控措施。本文对滨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年来结核病防治开展实施情况、医防合作模式及病人的督导管理工作进行经验阐述,为做好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病人的发现,更好的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从而提高病人的治愈。方法:通过加强对乡村医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进一步培训。借助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和乡村医生接触病人的最早有利时机,使得病人在最快的时间到结防机构就诊。结果:通过一年来乡村医生的转诊,使得我县2009年的病人发现数较上一年多发现病人50例。结论:与前相比,乡村医生参与结核病疑似病人的转诊,对本地区多发现病人有很大的帮助,P<0.05:同时对确诊病人的治疗管理,减少病人的就诊环节,减少经费开支,也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我院2008~2010年非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8年3月~2010年3月无锡市传染病医院结核病实验室所做结核分支杆菌药敏试验的279例菌株用TCH和PNB进行菌型初步鉴定,采用绝对浓度法对十二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奥氟星、对氨基水杨酸、卷曲霉素、力克肺疾、利福喷丁、丁胺卡那和丙硫异烟胺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分离出来的16株NTM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79例菌株中NTM分离率为5.73%,有三例全耐药。(2)16株NTM对吡嗪酰胺呈现全耐药。(3)除对丁胺卡那的低浓度与高浓度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对其它十种药物低、高浓度的耐药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许多非结核分支杆菌对抗结核药物呈天然的抗药性。结论:无锡市非结核分支杆菌处于较低的流行水平。针对非结核分支杆菌的高耐药性,需要制定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对NTM感染和NTM病应予高度重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