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六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论坛
第六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论坛

第六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论坛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1-06-01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学院

会议文集:第六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探究中国与国际人权规范的互动,对当前在中国外交研究中占据主导的"社会化"议程提出质疑,论证中国政府转变人权理念,推进人权事业,参与国际人权规范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文章建议中国国际关系学者更加重视行为自主性问题,关注国家对自我的反思和改变机制,以改革开放的进程为中心,更多地从国际—国内互动的视角思考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这一历史性命题.
  •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新世纪十年间中国地区主义研究的成果,探讨其中存在的缺陷,并初步讨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大多数议题和术语都是西方学界的舶来品,地区主义业不例外。中国地区主义研究中比较的范围还较狭窄。因此,需要从更广泛的层面看待地区主义问题,需要努力扩大宏观视野。中国的地区主义研究即趋热和应景研究较多,加强地区主义研究,注重对不同地区的地区主义发展进行跟踪和观察,在中国地区主义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地区主义研究的进步,使政治实践与理论研究有机结合,也是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对于未来中国地区主义研究的发展来说,需要更全面的视野、更为填密的思维、更加踏实的工作,为崛起的中国制定更加有利的地区战略,也能够促进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和发展。
  • 摘要:本文主要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认识国际关系结构,这就形成了结构现象学的发展道路.现象学基于主体性,但与结构相连是一个挑战性的话题.后胡塞尔的现象学没有与胡塞尔现象学很好的沟通.这一点也反映在国际关系理论上对结构主义的否定.这主要体现在实践论和诠释学中,这两者如何能够更好的结合是本文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反驳了心理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构认识,并从自足性、明见性、共在性、层次性和直接现实性递进地论述了现象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对结构主义的影响.从纯粹结构回到实践论,这是通往结构现象学的本质直观的道路。
  • 摘要: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成为霸主,它才会停止权力的追求,转而维持权力,成为一个维持现状的国家,国际体系也将会成为一种霸权体系结构.但秦国的兴起与进攻性现实主义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以春秋时期秦国的兴起来验证该理论的正确性与不足性.周天子式微之后,春秋战国时代进入一个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以秦国为例,秦国从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获封为诸侯,伯爵。战国时期国力逐渐增强,最后一统天下。但秦国的兴起与进攻性现实主义最大的不同是,秦国成为西戎霸主之后,并不满足于区域霸主的地位,而继续不停的扩张武力,将整个战国国际体系并吞,成为前无古人的新的中华帝国,也在帝国成立之后,继续向外扩展疆土,向另一个国际体系进攻。几乎与秦国同时期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后来的元帝国、日本的丰臣秀吉,也是如此发展。
  • 摘要: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有关学者在对一体化现象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体化理论。一体化理论是对一体化现象的理论抽象,西方一体化理论主要来自欧洲一体化的经验.但根据欧洲经验总结得出的模式和理论在其他地区并不一定适用,欧洲一体化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欧洲一体化理论也并不能等同于一体化理论.目前西方一体化理论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一体化理论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突破欧洲一体化理论的区域局限.在这方面已有学者在超越西方一体化理论方面做出了努力,例如依附论和阿查亚在东盟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相关研究者在对拉美一体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依附论.总而言之,学术界已经在打破一体化理论中的欧洲中心主义现象方面作出了贡献。一体化理论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加大对欧洲以外其他地区一体化研究的力度,对这些地区的一体化经验进行理论抽象,进一步丰富一体化理论,推动一体化理论的发展。
  • 摘要:文章首先通过从晚清西方传教士开创"先秦国际法"研究的"人为推动"到民国时期学者的"学术自觉",回顾民国时期"先秦国际法"研究的缘起和简况.其次以两部代表性著作为主,从"礼法合一"及"古今相通"两个层面探讨民国时期学者"先泰国际法"研究的主要关切和叙述手法.最后指出民国"先秦国际法"研究对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构建的几点启示.在当代中国国际关系中,应运用传统文化精神,思考世界和关怀世界,不失为对中国传统哲学一种新的继承,应构成学者对中国迈向一个真正“大国”的首要关切。
  • 摘要:环境ODA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国际经济现象,更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政治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从国家利益和目标出发,打着环境援助的公益大旗,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对环境ODA进行战略性运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环境ODA奠定了日本重要的国际地位,不仅是日本国际贡献的反映,更是日本扭转身份认同、推进环境外交战略、确保综合安全保障、发挥软权力效应、实现政治大国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发展趋势来看,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日本仍会积极发展环境ODA,追求国际环境博弈中的最大收益.
  • 摘要:客观的不利和主观的限制使"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之创建遭遇了困境,但是时代的发展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机遇:建构主义对文化和观念因素的重视;多学科交叉运用的理论成果不断涌现;新兴社会科学的本土化成果斐然.遵循这一趋势,采取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忠"这一政治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比较中日政治文化的异同.笔者在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史资料中进行了"话语"的取样分析,得出了同样来自对家庭尽"孝"的"忠"这一政治价值观念在中日两国历史上形成了同字不同意的特殊现象,并对其差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笔者认为对当代的中国来说,理解国家行为体自身文化特征对身份和利益的建构作用,以及对国际文化结构的融入或者抵制作用,是打破国际关系理论本土化困境的突破口.
  •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今,中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和行为经历了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对核不扩散规范从积极抵制发展到部分接受,再到坚定支持.对此有三种解释:美国干预论、制度参与论和战略文化论,但这三种解释都存在一定问题.规范合法性是解释中国核不扩散政策和行为变化的关键.合法性、国际压力和利己考虑是三个重要变量.核不扩散规范在中国的合法性状况决定着中国的核不扩散政策、行为及变化,而国际压力和利己考虑则影响着这种变化的速度与广度.
  • 摘要:传统国际关系理论认为,由于国际公共事务所涉及国家数量较多,制度性安排是解决国际公共事务的可行之道.但国际社会具有鲜明的"小群体"特征,因此,国际公共事务也可以通过自主治理来实现."自主治理"是国际事务的相关行为体(主权国家)在没有外部力量介入下对事务的自我治理,是通过自主协商等互动实践进而实现集体选择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实践性、进程性的特征.某种程度上,北极事务已经处于"自主治理"中.即可能是各国通过长期的实践最终达成一定的制度安排,也可能是一种关系治理模式,即在搁置争议的基础上,就北极问题进行不断的互动、磋商。而后者的可能性则相当之大,北极理事会已经为相关各国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
  • 摘要:本文旨在对英格兰学派学者赫德利·布尔的国际社会理论和中国学者赵汀阳的天下体系理论进行比较分析.笔者认为,这两种看似南辕北辙的世界秩序观,其致思路径却有异曲同工之处:都以现实世界中秩序的重要性及其(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作为分析起点;都以人性问题和资源问题作为秩序缺失的深层原因;都以建立或维持有正义内涵的世界秩序作为价值取向;都以制度建设作为建立或维持秩序的基本途径;都以突出其他秩序模式的弊端作为证明自身模式有效性的重要依据.通过比较,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世界秩序的性质、世界政治组合模式的变迁以及超越地方中心主义的途径等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得出一些对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启示:一是注重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探寻,二是注重对传统概念的界定、发展和运用,三是注重对世界历史和政治哲学的结合.
  • 摘要:本文拟由建构主义视角解析致使"黄祸论"复萌的中俄关系与俄国内部互动,继而再反向理顺"黄祸"的建构,并就其未来发展试做推论.冷战后俄罗斯与中国国力此消彼长,使俄国对中国在远东地区人口扩张的"黄祸"疑惧复萌.中国百余年来饱经内忧外患,但无论在帝俄、苏联乃至于当代的俄罗斯,此一"黄祸"阴霾如影随形地存在.显见俄属远东"黄祸论"绝非物质与利益的表层诠释即能释疑,而需要更深层蕴涵的身份剖析.俄国人与中国人在长年的互动后似已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相处模式,避免引起无谓的纷扰。纵使俄人对中国人仍有反感,但在两国民众特质与行为模式日渐趋同的情况下,彼此间的身份认知隔阂自然将逐渐降低。民众间的互动他日或许能补足俄国内部欠缺的自下而上的建构作用,“黄祸论”届时自能消弭。当然,在“黄祸论”真正消饵前,如何有效管理,甚至于逐渐弭合两国人民间存在的隔阂,依旧是中俄两国间的一大考验。
  • 摘要:本文试着分析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中间道路",来阐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建设的"中庸之道",找寻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普适性和国别性的最佳契合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构建,除了在对理论客体进行“中庸之道”的探索外,另外也要加强理论主体的建设,包括人的层面,需要建立一大批富有学科背景知识和研究特色的职业国际关系学者;在国家层面,在国家对国际关系研究不断重视和加大投入的同时,更应该从国情出发,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使之为中国的外交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在国际社会层面,应该遵循世情,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国家理论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与进步。
  • 摘要:作为社会科学一个分支的国际关系学无法将"实然"研究与"应然"研究截然分开。中国的国际关系伦理学刚刚起步,已有的零散研究主要集中在梳理西方国际关系伦理学的发展脉络、挖掘中西方的伦理传统、辨析国际关系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以及探索构建适于当下的国际伦理等议题上.为了引导国际关系从"实然"走向"应然",在不断丰富和深化国际关系伦理学研究议程的同时,应自觉地将国际伦理与国际规范研究、文明研究的研究议程相结合,探索连接三者的适宜路径.对于规范来讲,只有深入分析其背后的价值逻辑,才能深刻理解规范的本质,这对于理解和认识规范的演化机制以及不同地域文化对规范的吸纳、内化和反当过程的特征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