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易混淆的膀胱活检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1例报告
【24h】

易混淆的膀胱活检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1例报告

机译:易混淆的膀胱活检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1例报告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目的:探讨膀胱活检中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以及与其它小细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例膀胱黏膜活检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82岁,膀胱镜下见:在膀胱颈部10~12点可见黏膜突起如蕈状,蒂不明显。活检组织光镜下见:1)尿路上皮下小细胞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及巢状分布,间质增生;2)瘤细胞体积小,呈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胞浆极少,局部瘤细胞胞浆宽广透明;3)核为圆形、椭圆形或梭形,核深染且结构不清,部分核不规则,可见双核、核重叠及多核瘤巨细胞,核仁不明显;4)未见核分裂象;5)局部组织可见挤压现象及局灶凝固性坏死;6)可见脉管浸润;7)局部异型增生的尿路上皮基底层处与固有膜内的小细胞性肿瘤成分有移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免疫表型CK少数细胞弱(+),其余标记均(−),病理诊断为:小细胞低分化癌。临床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未送病理,数月后发现肠系膜多个转移瘤结节,瘤细胞形态与活检相似,局部瘤细胞核偏位,可见核仁及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显示上皮性标记、p63及CD44V6均(+),神经内分泌标记(−),综合考虑最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伴肠壁转移。结论:膀胱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在膀胱镜活检标本中诊断难度较大,应重视其病理特点,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和免疫组化特征综合评价,当二者不能提供有价值的帮助时,确诊还需以HE切片形态学特征为主,同时在报告中加以注明。膀胱镜活检标本病理诊断尿路上皮癌核分裂象应是有或无。
机译:目的:探讨膀胱活检中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以及与其它小细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例膀胱黏膜活检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82岁,膀胱镜下见:在膀胱颈部10~12点可见黏膜突起如蕈状,蒂不明显。活检组织光镜下见:1)尿路上皮下小细胞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及巢状分布,间质增生;2)瘤细胞体积小,呈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胞浆极少,局部瘤细胞胞浆宽广透明;3)核为圆形、椭圆形或梭形,核深染且结构不清,部分核不规则,可见双核、核重叠及多核瘤巨细胞,核仁不明显;4)未见核分裂象;5)局部组织可见挤压现象及局灶凝固性坏死;6)可见脉管浸润;7)局部异型增生的尿路上皮基底层处与固有膜内的小细胞性肿瘤成分有移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免疫表型CK少数细胞弱(+),其余标记均(−),病理诊断为:小细胞低分化癌。临床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未送病理,数月后发现肠系膜多个转移瘤结节,瘤细胞形态与活检相似,局部瘤细胞核偏位,可见核仁及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显示上皮性标记、p63及CD44V6均(+),神经内分泌标记(−),综合考虑最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伴肠壁转移。结论:膀胱小细胞性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在膀胱镜活检标本中诊断难度较大,应重视其病理特点,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和免疫组化特征综合评价,当二者不能提供有价值的帮助时,确诊还需以HE切片形态学特征为主,同时在报告中加以注明。膀胱镜活检标本病理诊断尿路上皮癌核分裂象应是有或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