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年记者》 >对抗式新闻解读的受众心理机制分析

对抗式新闻解读的受众心理机制分析

         

摘要

cqvip:对抗式新闻解读渐成社会常态英国文化学者斯图亚特·霍尔在著作《电视讨论中的编码和译码》中指出,受众和传者之间对于符号的理解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受众和传者产生交集的基础是符号,大众传播的过程是意义的传递,而不是信息的传递。霍尔指出,受众对信息的解读有三种方式,即主导-霸权解读、协商解读和对抗性解读。对于传播者来说,主导-霸权解读方式是最佳的解读方式,受众会最大程度地理解传播者的意图,接受传播者的意识形态。其次是协商解读方式,这种方式中受众对传播者的观点部分认同,同时又不完全接受,有受众自己的一些看法。

著录项

  • 来源
    《青年记者》 |2019年第24期|34-35|共2页
  • 作者

    赵玉桥;

  •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