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旅游世界》 >藏在牌匾楹联中的故事

藏在牌匾楹联中的故事

         

摘要

你不知道的楹联楹联,又称对联,因为古时候常常悬挂或粘贴在楼堂宅殿的楹柱上而得名,也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春节的时候贴在门上的叫作春联。楹联并没有规定字数的多少,只是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也被视为诗词形式的演变,有“诗中之诗”的美称。楹联在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在“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五代后蜀主孟昶因为平日善习联语,所以趁新年来到之际,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用来测试大臣的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看后却并不满意,于是亲自提笔写下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称为“题桃符”,这也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副春联。直到宋代,它才被推广到楹柱上,后来又普及作为装饰及喜事、丧事,明代开始被叫作对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