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一代:理论版》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策略探析

         

摘要

小学语文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学会阅读,使学生拥有自主寻找生词、理解陌生语境的能力。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提升了汉字储备量,从大量阅读训练中找到了阅读的规律,并吸收学习阅读材料中的正面精神,提升自我素质修养。在有教师指导的语文阅读中,学生还可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文本内容,提高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开辟出新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生的生活语言实践会包括诗歌朗读、古诗背诵等“节目”。如果有人问学生:“这首古诗是谁写的?还写过其他古诗吗?”这时学生往往被问得哑口无言。因为没有在课堂上接触过这样的问题,教师让背诵古诗就背诵古诗,令其书写字词其就书写字词,学生并没有学习过知识之间的关联。这个问题就说明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并没有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小学生处在学习和记忆的最佳年龄段,学好语文将会为其未来的学科研究打下坚实基础。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将会使学生不拘泥于表面知识的学习,在拓宽眼界的同时习得运用语文技能的方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