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2015年漓江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定量研究

2005-2015年漓江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定量研究

         

摘要

为了定量研究喀斯特地貌条件下发育的岩溶河流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规律,本文以漓江流域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和2015年GF-1多光谱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选取土地变化动态度、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等12个指标,从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类型水平两个尺度,定量研究漓江流域10年的景观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林地、水田、灌木林地在2015年分别占漓江流域总面积的44.78%、15.02%和13.76%,2005-2015年有林地和水田面积分别减少了71.09km2和117.66km2,变化幅度较大,河流面积保持相对稳定,10年内仅减少0.39km2.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方面,林地分别以31.79%、21.17%和17.80%的比例转化为水田、旱地和草地;耕地主要转化为林地和居民地,转化率为46.44%和21.32%.从斑块类型水平看,2005-2015年景观破碎度加剧,斑块个数净增419个,斑块形状逐渐复杂化,疏林地破碎化程度最高,斑块个数由2005年的146个增加到2015年的541个,聚集度指数下降了9.76,主要受林果业种植的影响,河流分布集中化,支流减少,聚集度指数升高了38.85,形状指数降低了3.77.从景观类型水平看,2005-2015年景观多样性指数增加了0.09,蔓延度减少了2.96,景观趋于多样化,破碎度加剧,分布不集中,连通性减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